《2022年北京法律硕士考试考前冲刺卷1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北京法律硕士考试考前冲刺卷1测.pdf(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1/11 2022 年北京法律硕士考试考前冲刺卷(本卷共分为 2 大题 50 小题,作答时间为 180 分钟,总分 100 分,60 分及格。)单位:姓名:考号:题号 单选题 多项选择 判断题 综合题 总分 分值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 37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清代的则例 A专指刑事单行法规 B指清政府针对中央各部门的职责、办事规程制定的基本规则 C指皇帝就某项事务发布的“上谕”或经皇帝批准的政府部门提出的建议 D指经过整理编订的事例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强制性是法律固有的特性,其他社会规范不具有强制性 B法律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可以合理地约束司法
2、人员的自由裁量权,减少司法腐败 C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具有逻辑上的联系,追究法律责任都要通过法律制裁 D法律解释的主体只能是有权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3.下列有关法律与社会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在当代中国建立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法律具有积极而广泛的作用 B社会应以法律为基础,而不是相反 C法律有时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引导性,超前于社会现状,引导社会进步与发展 D法是一定社会阶级的一种社会调控手段,是社会关系的调整器 2/11 4.某国家机关与某演员签订一份演出协议,该国家机关所享有的权利是 A公权 B对世权 C相对权 D管理权 5.关于法律起源一般规律的表述,正确的是_。A由无强制性规范的调整
3、发展为有强制性规范的调整 B由个别调整逐渐发展为规范调整 C由原始社会的习惯发展为习惯法再发展为判例法 D由公法为主发展为公法和私法并重 6.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是_。A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B阶级矛盾不可调和 C社会革命力量的推动 D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 7.法律主要依靠_来实施。A人们内心信念 B社会舆论 C道德教化 D国家强制力 8.大陆法系渊源于_。A 汉穆拉比法典 B古希腊法 C古罗马法 3/11 D古代中国法 9.世界上迄今为止基本上完整保留下来的最早的成文法典是_。A 汉谟拉比法典 B 法经 C 国法大全 D 十二铜表法 10.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性质的法产生的是_。A1949
4、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1949 年关于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与确定解放区的司法原则的指示 C1950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D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1.法的历史类型的划分标准是_。A法的历史渊源 B法的外部特征 C社会形态 D社会生产力水平 12.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两大法系的表述,正确的是_。A大陆法系是在普通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B英美法系在诉讼程序方面倾向于职权主义 C西班牙法律属于英美法系 D两大法系的差别在逐渐缩小,但差别还将长期存在 13.民法法系的发展是以_。A普通法为基础 B判例法为基础 4/11 C罗马法为基础 D衡平法为基础 14.普通法法系中的普通
5、法指的是_。A英国历史上的普通法 B德国的普通法 C流行欧洲的罗马法 D法国民法 15.原始社会中调整人们行为的规则主要是_。A习惯 B道德 C宗教 D法律 16.犯罪是()的行为。A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 B危害社会 C违反法律 D应受法律制裁 17.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又犯新罪的并罚,如果判有期徒刑的,采用()。A先并后减法 B先减后并法 C吸收法 D并科法 18.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是指行为人已经开始实行()。A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构成某种犯罪的客观要件的行为 B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 5/11 C准备犯罪工具 D窥测作案现场 19.下列不是洗钱罪的对象的有()。A毒品犯罪的违法所得 B走私
6、犯罪的违法所得 C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违法所得 D非法经营罪的违法所得 20.下列犯罪不能适用假释的有()。A因抢劫罪被判处 7 年有期徒刑 B因强奸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C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 9 年有期徒刑 D因贪污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21.玩忽职守罪的犯罪主体是()。A国家工作人员 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D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22.村民某甲投毒将集体的耕牛毒死后进行屠宰销售,造成严重的食物中毒。则甲这种行为应构成()。A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 B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7、 C破坏生产经营罪 D销售伪劣产品罪 23.在罪刑法定原则支配下,()是犯罪的基本法律特征。A社会危害性 B刑事违法性 C人身危险性 D刑罚惩罚性 6/11 24.下列属于妨害司法罪的有()。A组织越狱罪 B传授犯罪方法罪 C非法生产警用装备罪 D妨害公务罪 25.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贿赂的含义是()。A财物 B财产性利益 C不正当利益 D财务和不正当利益 26.对死刑适用的限制主要表现在()。A适用条件的限制 B适用对象的限制 C适用程序的限制 D执行制度的限制 27.刑法第 121 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航空器遭受严重破坏的,处死刑。”这一条款中
8、所规定的法定刑是()。A绝对确定的法定刑 B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 C相对确定的法定刑 D自由设定的法定刑 28.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犯罪客体是()。A一般客体 B同类客体 C直接客体 D复杂客体 29.在刑法理论上,根据犯罪构成在形态方面的特点,将犯罪构成分为()。A基本的犯罪构成和修正的犯罪构成 7/11 B标准的犯罪构成和派生的犯罪构成 C简单的犯罪构成和复杂的犯罪构成 D叙述的犯罪构成和空白的犯罪构成 30.下列哪些情形应当受到追诉期限的限制?()A在人民法院受理了某甲故意伤害一案后,某甲不知去向 B某甲因出国而未在法定期限内对某乙的侮辱案提出控告 C某甲向公安机关报案,声称自己被抢劫,但接案
9、人员对其报案怀疑而未立案 D某甲得知同案犯某乙被公安机关抓获,遂逃逸 31.缓刑考验期限,从()起计算。A羁押之日 B判决确定之日 C判决宣告之日 D判决执行之日 32.一罪与数罪的区分标准是()。A行为 B犯罪构成 C法益 D因果关系 33.对于一般主犯,()。A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B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全部犯罪处罚 C应当按照其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D应当按照其实行的全部犯罪处罚 34.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别之一是()。A犯罪的主体不同 B犯罪未果的原因不同 C犯罪的结果不同 D犯罪行为不同 35.以下关于宣告死亡法律后果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8/11 A
10、被宣告死亡人丧失民事主体资格 B被宣告死亡人与其配偶的婚姻关系自然解除 C被宣告死亡人的财产交由财产代管人管理和支配 D被宣告死亡人原先参加的民事法律关系归于变更或消灭 36.下列社会关系中不属于民法调整的是()。A继承关系 B所有权关系 C合同关系 D征税纳税关系 37.国有土地使用权的主体是()。A国家 B政府 C社会 D一切符合法定条件的单位和个人 二、多项选择题(共 37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多个符合题意)1.下列选项正确地揭示了法律的形成过程的是_ A从个别调整发展为规范调整 B从自发调整发展到自觉调整 C从集体调整发展到国家调整 D从习惯法调整发展到制定法调整 2.
11、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包括_ A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 B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C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 D秘密投票原则 9/11 3.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在实质上是一致的,包括_ A领导力量一致 B国家职能一致 C阶级基础一致 D历史使命一致 4.在下列选项中,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不得在其中担任职务的有 A国家行政机关 B国家审判机关 C国家检察机关 D政协全国委员会 5.下列诸项表述中,能够成立的有 A立法体制是国家权力分立与制衡的体制 B司法具有被动性、中立性与终极性 C执法的内容具有广泛性,而执法活动具有单向性 D守法是与违法相对的一种状态 6.宪法实施的目的和意义在于_ A实
12、现制宪者意图 B树立宪法权威 C培养公民和公务员的宪法意识 D实现宪法的演进 7.清代地方司法机关分为_ A州县 B府 C省按察司 D总督(巡抚)10/11 8.法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具体包括_ A维护人类社会基本生活条件 B维护生产和交换的秩序 C组织社会化大生产 D推进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 9.某甲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了一套价值 34 万元人民币的商品房,银行每月从某甲的工资存折上扣划 1300 元,用于偿还银行的贷款,某甲和银行之间的这种法律关系属于 A基本法律关系 B隶属型法律关系 C相对法律关系 D普通法律关系 10.法治国家以理性文化作为观念基础,这种理性文化具体又包括_ A科学精神 B诚信精神 C权利观念 D制度与规则意识 11.下列诸项表述中,能够成立的有 A立法体制是国家权力分立与制衡的体制 B司法具有被动性、中立性与终极性 C执法的内容具有广泛性,而执法活动具有单向性 D守法是与违法相对的一种状态 12.关于唐代的刑事立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A区分公罪与私罪 11/11 B自首原罪 C累犯加重 D六赃犯罪,处刑较重 13.下列选项中,可以成立的表述是 A法律条文是表示法律规则的形式 B正当防卫不属于法律责任减轻与免除的条件 C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第一次将法律划分为公法与私法 D法不溯及既往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公民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