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保护问题调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环境保护问题调研.pdf(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农村环境保护问题调研 关于文水县周边农村环境的调查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农村逐渐向城镇转化。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但在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不得不应对环境问题,乃至由环境问题引发的风险问题。农村日益成为污染的聚集地,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农村的生态环境破坏日趋严重,农村的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农村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不仅严重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而且直接制约农村工业农业生产的发展后劲,最终将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与社会的良性运行,而且在环境权益保护方面,农村居民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在应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难问题之时,必须更加重视
2、保护好农村居民的环境权益;同时,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排污行为要建立起有效监督机制,积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提高效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发展农村的重要战略,也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生态环境建设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如果没有良好的环境,经济再发达也不能称其为新农村。所以,农村环境问题必须引起社会的关注并亟待加以解决。文水县位于山西中部,太原盆地西缘,西倚吕梁山,东临汾河水。我县人口约40 万,人口主要分布在城区和周边的一些村子,分布相对集中。由于受到一些旧的生活习惯的影响,再加上无人管理,许多村民将垃圾随意投弃于池塘、路旁、田边及阴沟,
3、致使往日人欢鱼跃的清澈池塘成了臭气熏天、蚊蝇满天飞的水中垃圾场;池塘里、河岸边、水泥路旁到处都有成堆的垃圾。除了烂菜皮之类的生活垃圾外,还有破鞋子、塑料袋、农药瓶等白色垃圾,农村的生活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生活垃圾不仅是新农村形象的破坏者,更是滋生蚊蝇、传播疾病的巢穴,严重影响到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可见,妥善处理农村生活垃圾的问题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科学实施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和集中处理应当即刻实行。目前,一般乡镇建造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场地的处理能力局限于镇属附近村居,大部分村居仍然得不到处理,存在的原因一是收集困难,多数村居没有设置垃圾箱,没有专人负责;二是运输困难,乡镇属环卫所只对镇所在地附近
4、村的生活垃圾负责清运,无法满足全乡镇要求;三是经费困难,到村居清运垃圾需要配备运输车辆和人员安排,经费得不到满足。其次,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村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一些新工业厂区及村内的小厂作坊没能及时纳入环保的有效管理范围,导致乱排乱放现象时有发生;村庄几十年来形成的自然排水沟渠池塘近些年来也被密集的民房所包围、堵截和填埋。目前,全县农村水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有的河流不仅不能饮用,甚至不能满足养殖、灌溉的要求。大多数河流已被污染,特别是有机物严重超标。在我们当地,许多的工厂建在河流的上游,其排出的污水顺势而下,而且污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流进了村里的河里,导致当地的河流污浊不堪,不能饮用灌
5、溉。还有就是诸如“垃圾往水里倒,牲畜死了往水里扔”等陋习十分普遍,造成农村河道水质严重恶化。由于现在许多年轻人在外打工,而只有父辈们还在田里耕作,他们受到旧的思维的影响,每到春秋,人们就会在田里焚烧作物秸秆,一度烟雾罩大地,遮天蔽日,作物秸秆焚烧已成为一大公害。随着农村人口生活方式和农业生产方式的 变化,农作物秸秆 50%以上已弃之不用,或一烧了之,或抛弃于河湖沟渠、道路两侧,不但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而且污染大气、污染水体,影响农村生态环境。秸秆季节性焚烧还严重影响交通、输电线路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又一大公害。在新农村建设中还一直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即人地矛盾。人地矛
6、盾一直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农村工业企业占用和毁坏了大量农田,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损害。如今我国可以开垦的荒地所剩无几,而现有耕地却被大量侵占,其中农村工业的占地面积是惊人的。自 1979 年以来,农村工业的占地面积已经达到 1 亿多亩,如农村砖瓦业就是消耗耕地的大户。据有关部门测算,每生产65 亿块砖,要消耗 1365 万吨土,相当于 45500 亩土地被削平一尺。除直接占用耕地外,农村工业还污染和破坏了大量农田。据统计,全国每年因工业废水而污染的耕地面积达 2 亿多亩,占耕地总面积的 15%左右;每年因污染而减少的粮食超过了 100 亿公斤,直接经济损失 125 亿元,其
7、中因为农村工业污染和破坏而引起的达 47%以上。从生态的角度说,人口的聚集所引起的有机物生态循环系统的改变。生态系统的循环存在一个内在的平衡机制,如果没有外部因素的作用,这个内在机制是能够保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人口在散居的情况下,人们从生态系统获得农产品,经食用和消化后,排泄物又注入生态系统,这些有机物会成为生态系统的投入,进入下一个循环过程。由于城镇化使农村人口聚集于城镇,而城镇的有机排泄物及其他废弃物又不能有效地进入农田生态系统,这样就割断了有机排泄物及废弃物与原来的农田生态系统的联系,从而生成两个环境问题因素:一是城镇的有机排泄物和废弃物的集中,造成了城镇环境的有机物污染,如目前各种类型
8、的城市共同存在的生活垃圾处理和环境污染问题,就是具体表现;二是农田生态系统的有机投入物减少,为了保持生态系统投入与产出的平衡,就必须用各种替代物如化肥等替代有机物投入,而农田大量注入化学肥料,会形成生态问题。农村环境恶化是由多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但主要有以下原因:1、环保意识淡薄,重视程度不够。环保意识淡薄、缺乏科学发展观是导致污染产生的根本原因。一是部分地方领导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和政绩,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没有把环境和生态优先考虑,没有将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在处理环境与经济关系时,片面强调眼前和局部利益,以致在决策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求一时的经济增长,走“先污染、
9、后治理”的弯路。二是现行的一些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不能适应国际环保发展的需要我国现行的一些环保法规已不能适应国际环保发展的需要,如我国目前实施的 1996 年 5 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其第三章第 15 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向水体排放污染物未超过国家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排污费;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按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排污费。超标准排污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制定规划,进行治理,并将治理规划上报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备案。由此可见,对于未超国家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企事业单位,只要缴纳排污费就属合法;而超标准排污的企业、
10、事业被强迫缴纳排污费并进行治理。这种作法仍是过去政府对污染的控制通过对企业强迫征收排污费促使企业将外部成本内部化,并不是借鉴国际上“绿色企业”那样自动将排污费作为产品生产成本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的做法,来促使企业走绿色化生产轨道。三是由于对农村环保宣传教育的力度不 够,群众环境保护的意识总体还不够强,许多群众往往会对涉及自身利益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举报或投诉,而对自身破坏或影响环境的行为缺乏自我约束。2、乡镇环保力量薄弱,难以适应形势需要。一是“兼”多“专”少。目前全市配有的乡镇环保员大部分是兼职,专职的比例很小。这样环保员的主要精力不可能放在环保工作上,许多工作只能是“点到为止”,不能深入开展工
11、作。二是业务不精。目前镇环保助理队伍学历参差不齐,专业“五花八门”,急需加强环保操作实务培训。三是人员常变。环保工作业务性强,往往分管领导、环保助理干上一年半载才能熟悉业务,适应岗位。而部分乡镇环保工作人员变动过快,使刚刚启动的乡镇环保工作在工作质量和效率上大打“折扣”。因此,当前农村环保队伍建设难以适应日益繁重的环保任务,很难将各项环保方针政策落到实处。3、环保资金投入不足。目前,环保投入严重不足,仍是各地普遍存在的问题。环保投入不足,导致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环保队伍自身建设难以跟上形势需要,环保机构设置滞后,缺乏有效的手段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由于工作经费紧张,一些基层环保局没有财政拨款,环
12、境监测、监理设备老化,环保执法手段和装备落后。环保投入不足已严重制约农村环境质量的改善和环保事业的发展,许多改善环境质量的措施和亟待解决的重大环保工程得不到落实,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于农村城市化进程。4、环境规划的制定和实施难以到位。无论是农村城镇化建设还是农村经济的发展,都缺乏科学系统的环保规划,没有充分地考虑到环境因素。城镇发展布局和产业结构不合理,一些小作坊和乡镇企业“遍地开花”,造成严重的农业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另外,许多地方的生态环境保护虽然有规划目标,但是一旦考虑经济发展,那些破坏环境的项目出现在经济规划中,就全然不受环保规划的影响;或一旦注意到资金、人力、物力的实际流向时
13、,就会注重经济增长计划,而非环保计划。5、农民落后的生产、生活习惯。长期以来,农村生产技术落后,信息资源匮乏,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农民养成了许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不良生产、生活习惯。譬如缺少科学种田的指导,滥用化肥和农药;卫生条件差,垃圾随处扔;前茬秸杆影响后茬,就一烧了之;等等。这种淡薄和落后的环保意识在农民身上根深蒂固,造成制造污染的主体十分庞大,因而污染现象十分普遍,难以根治。鉴于以上农村环境问题的分析,我们应该制定一些相应的对策并进行一些探讨。(一)加大农村环保管理力度,规范小企业、养殖场、小作坊排污管理。工业污水的危害大家不言自明,处理不好会影响到大气、水源质量,破坏生态环境等等。目
14、前,部分乡镇小企业、小作坊、养殖场等的排污设施没能引起足够重视,有些还处于随意放任状态,河港成批死鱼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完善近郊新工业区排污管理,加大近郊及村内小作坊、养殖场排污管理力度,保护和恢复农村自然环境迫在眉睫。1.广泛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在农村建立完善的环保举报奖惩制度。2.环保部门积极介入农村环保工作,定时定期到各乡镇重点村巡查。重点排查城郊结合部企业排污情况,及时将其纳入城市排污管网。3.严格限制上游企业排污要求,重点监察饮水源及上游村庄的环保状况。引导规范小作坊、养殖场等正确处理污水,杜绝其随意排放。(二)疏浚沟渠河道,保留村内池塘。千百年来形成的沟渠
15、、池塘、河道,不但是村落历史的见证,先人选择居住地的智慧结晶,更是农村一道倩丽的风景线。在当前许多农村没有完善的排水管网和消防设施的情况下,不但是当地良好的小气候的晴雨表,而且是防火防旱、调洪蓄水的自然设施,其作用不可低估。这些作用不是有自来水就能完全替代的,应予以疏浚和保留。因此,整治疏浚河道、沟渠池塘,是保持和恢复农村自然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措施。(三)实施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和相对集中处理,改变农村环境面貌,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四)广泛宣传环保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农村环保工作的合力。这也是解决环保问题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利用各种媒体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向农村干部宣传环境保
16、护对生态建设的重要性,促使其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环保工作的紧迫性;向广大农民宣传公益意识、环保意识,从而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关心环境、个个参与环境保护的氛围,把全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广泛开展环境警示教育,通过反面案例,使广大干群受到震动和教育。通过组织开展各种农民喜爱的科普宣传和文化体育等活动,加强对农民的科普教育和政策引导,引导广大农民革除陋习,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帮助农民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倡导购买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生活消费品,选购减量包装的商品,促使生活垃圾实施减量、无害和资源化。动员家庭成员净化、绿化、美化居住环境,将美化居住环境与保护环境结合起来,使农民在创造美的环境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以求内在美与外在美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总之,在工业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农村环境质量下降问题日益突出。农村占地阔,城乡环保差别客观存在,农村环境治理难度较大,单凭政府一方面的推动显然不够,只依靠农民自己治理也不现实。因此,以农民为主体、以政府为主导,加强农村环保宣传与监管,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力度,多管齐下,才能真正治理好农村环境问题。只有治理好农村的环境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一个有着优美农村环境的地市才是真正的高品质的人类宜居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