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三轮冲刺考前3个月非选择题规范练四、生态类300.pdf

上传人:深夜****等你... 文档编号:84189895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三轮冲刺考前3个月非选择题规范练四、生态类300.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生物三轮冲刺考前3个月非选择题规范练四、生态类300.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三轮冲刺考前3个月非选择题规范练四、生态类300.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三轮冲刺考前3个月非选择题规范练四、生态类300.pdf(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 1 页 四、生态类 一、近六年考察角度剖析 年份 题号 考察角度 2021 丙卷 31(文字表述)以冻原生态系统特点为背景,考察物种丰富度概念,分析土壤有机物质积累原因以及用能量流动特点解释食物链不会很长原因。2021 全国 31(表格类)此题考察种群年龄组成、种群密度与能量流动特点相关知识,意在考察学生图表分析能力、判断能力与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全国 31(文字表述)考察了生态系统构造与功能、种群密度估算、生物种间关系、能量流动相关知识,意在考察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与社会生活中一些生物学问题能力与从题干中获取有效

2、信息能力。2021 新课标 30(文字表此题考察了群落演替类型及定义、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不同群落构第 2 页 全国 述)造特点等,同时考察了学生识记能力与理解能力。新课标全国 31(表格类)此题主要考察生态系统构造与功能,要求学生能够依据能量流动特点绘出食物网,以及种间关系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判断,生态系统功能及物质循环概念识记。2021 新课标 全国 32(表格类)此题以常绿阔叶林恢复为背景,考察群落构造与演替、生态系统稳定性等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群落演替类型及结果;识记群落空间构造,能准确判断影响动植物垂直分层因素;理解生态系统构造与稳定性关系。新课标 全国 31(文字表述)此题主要

3、考察种群与群落根本知识,回归教材。2021 新课标 全国 32(文字表述)此题知识点是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概念与“鹿角效应模拟实验分析,对实验分析是此题难点,解题时要从实验目、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分析入手。第 3 页 2021 新课标 全国 31(文字表述)此题知识点是根据题干信息写出生态系统食物网,根据生态系统食物网分析其种间关系,人类活动对野兔种内斗争影响,对生态系统构造掌握是解题根底。二、根本模型回归 1种群特征内涵及相互关系。2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及其成因与应用。3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相关应用与分析。4群落构造类型、特点及相互关系。5群落演替及其相关规律辨析。6生态系统成分及食物网分析。7

4、生态系统功能综合考察,特别是能量流动图解、物质循环图解与信息传递图解。8辨析生态系统稳定性概念、原理及相关调节机制分析。三、热点模型预测 热点模型一 种群特征及数量变化规律辨析 1请根据以下图种群增长坐标曲线,答复以下有关问题:(1)马缨丹是一种生活于热带地区有毒植物,为到达欣赏目人们把它引种到夏威夷,一段时间后,马缨丹大量繁殖,对夏威夷畜牧业造成严重威胁,图中曲线_符合马缨丹疯狂蔓延趋势。(2)根据生态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曲线_,假设第 4 页 出现_段那么说明人口出现了负增长。(3)曲线与曲线代表种群进化速度较快是_,其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_(一定、不一定)会发生改变。(4)太湖

5、蓝藻事件使太湖美丽形象大打折扣,假设曲线表示太湖中蓝藻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到达_点后,增长速率为 0。(5)依据自然界种群增长特点,人们在进展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时,应把握在_点后进展,原因是_。答案(1)(2)CD(3)曲线 一定(4)F(5)E E点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大 解析(1)根据曲线可知,表示“J型曲线,表示“S型曲线;外来物种入侵,短时间内出现“J型增长,即曲线符合马缨丹疯狂蔓延趋势。(2)自然环境下,人口增长为“S型曲线,与图中曲线符合;假设出现CD段那么表示人口数量下降,说明人口出现了负增长。(3)曲线与曲线代表种群中,进化速度较快是曲线,因为曲线代表种群其基因频率变化更大,进

6、化标志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4)太湖蓝藻事件使太湖美丽形象大打折扣,假设曲线表示太湖中蓝藻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到达F点后,增长速率为 0。(5)据图分析,E点时种群数量为K2,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所以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时,应把握在E点后进展。2图甲表示某生物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关系(表示出生率,表示死亡率),图乙表示该生物一段时间内种群增长速率变化曲线,请答复第 5 页 以下问题:(1)种群密度受多种因素影响,直接影响该生物种群密度因素除甲图中因素外,还有_。(2)根据甲图给出信息,该生物种群密度将会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该生物种群在甲图所示时间内,数量增长模型为_,乙图中_时间段内种群数

7、量增长与此类似。(3)假设一段时间后,甲图中发生重合,说明此时该生物种群数量到达_值,对应乙图上时间点为_。(4)假设该生物为某种经济鱼类,种群增长速率维持在乙图_点可提供最大持续产量。假设甲图分别代表同种生物两个种群在相似生态系统中增长率,这两个种群在各自生态系统适应性上下可描述为_。答案(1)迁入与迁出(2)增大“J型 ab(3)最大(K)c(4)b 种群适应性高于种群 解析(1)直接影响该生物种群密度因素有出生率、死亡率及迁入与迁出。(2)根据甲图给出信息,由于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故该生物种群密度将会增大;该生物种群在甲图所示时间内,种群增长率为定值,故数量增长模型为“J型,乙图中 ab

8、时间段内种群数量增长与此类似。(3)假设一段时间后,甲图中发生重合,增长率为 0,数量不再增加,说明此时该生物种群数量到达最大值,对应在乙图上时间点为 c。(4)假设该生物为某种经济鱼类,种群增长速率维持在乙图 b 点可提供第 6 页 最大持续产量,因此时种群增长率最大,增长速度最快。假设甲图分别代表同种生物两个种群在相似生态系统中增长率,由于种群增长率高于种群,故说明这两个种群在各自生态系统适应性为种群适应性高于种群。热点模型二 种群与群落综合考察 3乔木树种馨香木兰是云南特有珍稀濒危物种。研究人员为探讨馨香木兰种群生态学特性,进展了相关调查研究。(1)为调查馨香木兰所处群落物种多样性,可采

9、用样方法调查某种群密度。本研究中调查乔木层与灌木层时最小样方面积为 5 m5 m,而调查草本层时最小样方面积为 1 m1 m,可见设计最小样方面积原那么是_ _。(2)下表为馨香木兰所处 A、B、C 三个群落物种丰富度调查结果。物种丰富度(种)乔木层 灌木层 草本层 A 群落 B 群落 C 群落 22 由上表可以看出,三个群落中_丰富度最高。在三个群落垂直构造中,丰富度最高是_层,推测是由于其中不仅有相应种类,第 7 页 还含有一定数量_幼树,因而其种类与个体数都较丰富。(3)科研人员调查了三种群落中馨香木兰植株胸径(胸径大小可表示植株树龄大小),绘制成以下图。研究种群年龄组成可以预测在一段时

10、间内_变化趋势,但需结合生物生存环境具体分析。由图可以看出,馨香木兰种群年龄构造属于_型。虽然现在馨香木兰有丰富幼树,但难以进一步发育为优势种。其原因可能是幼树耐荫蔽,在茂密常绿阔叶林下能生长良好。但随着年龄增长,其树木对光照需求加大,在与其他阔叶乔木_中不占优势,从而生长受阻。答案(1)保证在最小面积内根本上能反映组成群落物种数量情况(合理即可)(2)A 群落 灌木 乔木(3)种群数量 增长 竞争 解析(1)依题意“调查乔木层与灌木层时最小样方面积为 5 m5 m,而调查草本层时最小样方面积为 1 m1 m,可见选取样方大小依植物类型而定,设计最小样方面积原那么,是保证在最小面积内根本上能反

11、映组成群落物种数量情况。(2)表中数据显示,三个群落中 A 群落丰富度最高。表中最大数据对应是 A 群落灌木层,所以,在三个群落垂直构造中,丰富度最高是灌木层,推测是由于其中不仅有相应种类,还含有一定数量乔木幼树,因而其种类与个体数都较丰富。(3)研究种群年龄组成可以预测在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图示显示,馨香木兰植株个体数随着胸径增大而减小,胸径大小可表示植株树龄大小,因此馨香木兰种群年龄构造为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第 8 页 属于增长型。馨香木兰植株与其他阔叶乔木种间关系为竞争。4利用鸭杂食特性,鸭稻共作生态系统对防治水稻害虫有明显效果。科研人员就不同处理稻田中水体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

12、及局部动物数量比例进展了研究,数据如以下图所示:(1)螺活动范围小,获得实验数据可通过样方法,选取样方关键是_。(2)分析数据可知,由于稻鸭共作,原本在群落中优势明显_地位下降,而尾腮蚓优势地位明显上升,稻鸭共作能显著降低稻田底栖动物_。(3)稻田生态系统中圆田螺属于_,它与凸旋螺之间构成_关系。水稻种群中碳输出除水稻呼吸途径外,还有_(答出一条即可)。(4)科研人员还发现在稻鸭区水稻根系明显比常规区兴旺,原因是_ _。(5)实验完毕后假设停顿人工管理,两种稻田均将会经历_演替。答案(1)随机取样(2)多足摇蚊 物种丰富度(物种数目)(3)消费者 竞争 流向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4)鸭活动

13、增加了水体溶氧量(活动疏松了土壤、活动增大了空气流动性)(5)次生 解析(1)使用样方法取样时,关键要做到随机取样,这样才能减少实第 9 页 验误差。(2)由图可知,与常规区相比,稻鸭共作区中多足摇蚊优势地位明显下降,取而代之是尾腮蚓;同时,稻鸭共作区中物种丰富度也大幅下降。(3)圆田螺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它与凸旋螺之间构成竞争关系。水稻种群中碳输出除水稻呼吸途径外,还可流向下一营养级或分解者。(4)鸭活动疏松了土壤、增大了空气流动性,因而稻鸭区水稻根系明显比常规区兴旺。(5)实验完毕后假设停顿人工管理,两种稻田均将会经历次生演替。热点模型三 生态系统构造与功能综合性考察 5某弃置耕地主要

14、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展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 J/(hm2a)。植物 田鼠 鼬 固定太阳能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2.451011 1.05109 7.50108 7.15108 2.44107 2.25107 2.18107(1)此地形成群落是_演替结果。(2)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在 1 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 30 只田鼠,第二次捕获 20 只,其中有标记 10 只,那么该种群密度是_只/hm2。假设标记田鼠有局部被鼬捕食,那么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偏小/偏大)。(3)能量沿“植物田鼠鼬流动是单向,而且是_

15、,从第 10 页 田鼠到鼬能量传递效率是_。(4)田鼠与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能量中只有 3%5%用于自身_,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_形式散失。(5)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调节_,以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答案(1)次生(2)60 偏大(3)逐级递减 3%(4)生长、发育与繁殖 热能(5)生物种间关系 解析(1)弃置耕地上保存了原有土壤条件、植物种子与其他繁殖体,因此该演替为次生演替。(2)根据标志重捕法,在 1 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 30 只田鼠,第二次捕获 20 只,其中有标记 10 只,该种群密度是 302010160(只/

16、hm2)。假设标记田鼠有局部被鼬捕食,那么会导致第二次捕获田鼠被标记数量减少,所以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应偏大。(3)因为食物链中各营养级顺序是不可逆,所以能量沿“植物田鼠鼬流动是单向,而且是逐级递减,因为能量有一局部通过呼吸作用离开生态系统,根据表格计算从田鼠到鼬能量传递效率是2.25107(7.50108)100%3%。(4)田鼠与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能量中只有 3%5%用于自身生长、发育与繁殖等生命活动,大多数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5)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稳定。6研究发现,每升天然水中含 0.01 毫克汞或者 0.1 毫克杀虫剂,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某研究小组开

17、展了对某湖泊中环境问题研究,他第 11 页 们首先选取了该湖泊中 5 种不同生物 A、B、C、D、E,并对其进展消化道内食物组成分析;然后又请当地湖泊研究所专家对这 5 种生物体内 2 种污染物含量进展了测定,结果如下表所示。分析答复:生物种类 消化道内食物组成 千克体重污染物含量/mg 汞 某种杀虫剂 A 鱼(甲)鱼(乙)78 96 B 河蚌 水蚤、小球藻 25 57 C 小球藻/3 5 D 鱼(乙)水蚤 10 31 E 水蚤 小球藻 5 15(1)表中生物可能形成食物链(网)为_(请用字母与箭头表示),河蚌(B)与水蚤(E)关系是_,食物链上相邻物种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有

18、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作用是_ _。(2)假设 C 中能量不变,将 B 食物比例由 CE11 调整为 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传递给 B 能量是原来_倍。第 12 页(3)如图为该湖泊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代表生态系统 4 种成分,丁指_,其主要来源除图中所示过程外,还有_;图中以 CO2形式流动是_(填序号)过程;该生态系统中丙为_。答案(1)捕食与竞争 能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稳定(3)大气中二氧化碳库 化石燃料燃烧 分解者 解析(1)从表中统计可看出小球藻是生产者,被水蚤与河蚌所捕食,而水蚤又是鱼(乙)与河蚌食物,鱼(乙)又被鱼(甲)

19、所捕食,由此可知其食物链,其中河蚌(B)与水蚤(E)关系是捕食与竞争。生态系统生命活动正常进展,离不开信息传递,生物种群繁衍,也离不开信息传递;生态系统信息还能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稳定。(2)从 B 出发,当食物比例为 CE11 时,B 能量为 x,需要 C为(12)x1012x101055x;当食物比例调整为 CE21时,B 能量为 y,需要 C 为23y1013y101040y,由于两种情况下,生产者数量是一定,所以 55x40y,那么 y1.375x。(3)由图 2 可知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丁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库,其主要来源除图中所示动植物呼吸作用与微生物分解作

20、用外,还有化石燃料燃烧;是光合作用,是呼吸作用,是乙捕食甲,是分解者分解作用。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CO2形式流动,所以碳以 CO2形式流动是过程。第 13 页 7在环境条件稳定情况下,对某森林生态系统中两种植物进展种群密度调查后,得到如下统计数据:第一年 第二年 第五年 第八年 第十一年 A 种群 5 678 4 321 78 46 10 B种群 0 380 3 360 4 567 6 528 请根据以上调查结果,答复以下问题。(1)该调查可采用_法,A 种群与 B 种群之间存在_关系可能是导致 A 种群密度变化重要因素。在调查期间 B 种群年龄组成最可能为_,从表中数据变化来看,造成

21、 B 种群数量变化可能原因是_。(2)A 种群逐渐减少,甚至可能灭绝情况,给该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可能造成影响是_,最终可能导致生态系统_稳定性下降。(3)对森林中四个物种食物组成进展观察与记录,结果如下表:食物组成 物种甲 全来自植物 物种乙 4/5 来自植物,1/5来自甲 物种丙 1/2 来自甲,1/2 来自乙 第 14 页 物种丁 2/3 来自乙,1/3 来自丙 在下面方框中绘制出该生态系统中可能食物网。(4)该食物网中含有_条食物链,假设物种乙增加 100 kg,那么至少消耗植物_ kg。答案(1)样方 竞争 增长型 条件适宜、没有天敌等(2)以 A 种群为食物生物种类与数量减少 抵抗力

22、(3)如下图:(4)5 900 解析(1)样方法适用于植物种群密度调查。由表中调查数据可知,两种群种群密度均发生了较大变化,可推断 A 种群与 B 种群间存在竞争关系。在调查期间 B 种群种群密度逐年增加,说明其年龄组成最可能为增长型,造成 B 种群数量变化可能原因是条件适宜、没有天敌等。(2)由于 A 种群是生产者,所以 A 种群逐渐减少,甚至可能灭绝,给该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可能造成影响是以A种群为食物生物种类与数量减少,最终可能导致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减弱,抵抗力稳定性下降。(3)根据图表分析,物种丁食物来源是乙与丙,物种丙食物来源是甲与乙,物种乙食物来源是植物与甲,而物种甲食物来源全是植

23、物,所以第 15 页 该生态系统中可能食物网为:(4)根据食物网中食物关系,该食物网中含有 5 条食物链,假设物种乙增加 100 kg,那么至少消耗植物 1001520%20%1004520%900(kg)。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 1 所示生态系统。水体中有藻类植物、水蚤、鲤鱼、腐生细菌等。水蚤以藻类植物为食,鲤鱼以水蚤与藻类植物为食。图 2 为该生态系统碳循环局部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1)要维持图 1 所示生态系统正常运行,一定要将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与有_地方。某种因素使得生产者短时间内大量减少,但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有水平,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_能力,其根底是_。(2)假设藻类植物

24、所固定太阳能总量为 2.0108 kJ,藻类中 1/2 被水蚤捕食、1/2 被鲤鱼捕食,那么鲤鱼所获得能量最少为_kJ。(3)图 2 中_对应生物是图 1 中藻类植物。(4)图 2 甲丁中碳流动形式是_,乙与丙之间关系为_。(5)图 2 中漏画了一个箭头,该箭头是_(用格式“表示)。答案(1)光照(或阳光或散射光)自我调节(负)反应调节(2)1.1107(3)甲(4)(含碳)有机物 捕食与竞争(5)甲环境中CO2 解析(1)维持图 1 所示生态系统正常运行,必须将装置放在有光照地第 16 页 方;由于某种因素使得生产者短时间内大量减少,但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有水平,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25、,其根底为负反应调节。(2)假设藻类植物所固定太阳能总量为 2.0108 kJ,藻类中12被水蚤捕食、12被鲤鱼捕食,水蚤获得能量最少为 2.010810%1.0107,那么鲤鱼所获得能量最少为鲤鱼从藻类那里获得能量鲤鱼从水蚤那里获得能量2.01081210%1.010710%1.1107(kJ)。(3)图 1 中藻类植物是生产者,对应图 2 中甲所示生物。(4)生产者尸体中有机物被分解者分解,碳流动形式是含碳有机物。乙与丙都能以甲为食,乙与丙之间为竞争关系;丙捕食乙,乙与丙之间为捕食关系。因此乙与丙之间关系为捕食与竞争。(5)藻类植物同样需要进展呼吸作用释放 CO2,故图 2 中漏画了那个箭

26、头是:甲环境中 CO2。9如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构造图,请据图答复以下问题:(1)未 在 图 甲 中 表 达 生 态 系 统 组 成 成 分 有_。(2)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鼠种群密度时,在 2 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40 只鼠,全部标记,第二次捕获 30 只鼠,其中有标记是 15 只,那么该鼠种群密度是_只/hm2。第 17 页(3)假设蛇取食鼠比例由14调整到34,从理论上分析,改变取食比例后,蛇体重增加 1 kg,人能比原来多增重_kg(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4)给牧草施加用32P 标记复合肥后,检测32P 在食草昆虫与蟾蜍体内放射性强度,结果见图乙。图中曲线表示_体内放射性

27、强度,假设实验再增加对蛇体内放射性强度检测,那么其到达最顶峰时强度应_(填“高于或“低于)曲线峰值。(5)科学家通过研究种间捕食关系,构建了“捕食者猎物模型,如图丙所示(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仅从该模型分析,图中最可能代表猎物K值数据为_,其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_调节。答案(1)非生物物质与能量、分解者(2)40(3)4.5(4)蟾蜍 高于(5)N2(负)反应 解析(1)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与非生物物质与能量,图中食物网中只有生产者、消费者,未在图甲中表达有非生物物质与能量、分解者。(2)根据题意,标志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计算公式是:该种群数量

28、第一次捕获标记个体数第二次捕获个体数第二次捕获个体中被标记个体数,该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个体数第二次捕获个体数)二次捕获个体中被标记个体数。因此鼠种群数量30401580(只)。调查范围是 2 hm2,那么该鼠种群密度是 80240(只/hm2)。第 18 页(3)流经该生态系统总能量是草固定太阳能总量。蛇取食鼠比例改变前体 重 增 加 1 kg 需 要 草 量 为:11410%10%13410%10%10%775(kg),蛇取食鼠比例改变后体重增加 1 kg需要草量为:13410%10%11410%10%10%325(kg),改变后与改变前可以节省 775325450(kg)草能量可以流向人,所以可以使人增重 45010%10%4.5(kg)。(4)32P 会随食物链在最高营养级体内富集,所以蟾蜍体内放射性强度会高于食草昆虫,据图丙分析,曲线表示蟾蜍体内放射性强度。(5)据图分析,猎物数量在N2处上下波动,所以猎物K值为N2。从图中数学模型中可以看出,在N1N2段,猎物数量减少时,捕食者数量也在减少,捕食者种群数量不会随着猎物种群数量增加而增加;在N2N3段,猎物种群数量增加时,捕食者数量也在增加,但是当捕食者到达一定程度后,猎物又在不断减少,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负反应调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