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科必修2第一单元测验题集锦新人教第一单元测验题1373.pdf

上传人:深夜****等你... 文档编号:84181453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620.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科必修2第一单元测验题集锦新人教第一单元测验题1373.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历史科必修2第一单元测验题集锦新人教第一单元测验题1373.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科必修2第一单元测验题集锦新人教第一单元测验题137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科必修2第一单元测验题集锦新人教第一单元测验题1373.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中学历史科必修 2 第一单元测验题 -1-历史科必修 2 第一单元测验题 I 一、选择题 1.古代农业的第一个阶段是 A.刀耕火种阶段 B.简单模仿阶段 C.石器锄耕阶段 D.铁犁牛耕阶段 2.观察下列一组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图片,所能得到的正确认识不包括 A 铁制农具出现并广泛运用 B 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 C 农用动力出现革命性变化 D 使用畜力马排鼓风冶铁 是中国传统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 是以满足生产者本身或本经济单位需要进行生产的经济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带有开放性 A、B、C、D、4.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这反映了 A、牛耕的出现 B、牛耕的推广 C、铁农具的使用 D

2、、周王室的日益衰微 5.井田制是我国奴隶社会一种主要的土地制度。下列关于井田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国有土制度,土地归全国人所有 B.获得井田的奴隶主对井田拥有使用权,不得转让与买卖 C.井田制在耕作方式上主要采用奴隶集体耕作的方式 D.井田制在法律上被废除是在战国时期 6.关于小农经济条件下农民的表述,不正确的是:C.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交换 D.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品 7.“如果以为选择原理是近代的发现,那就未免和事实相差太远。早在 1300 多年前,在一部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中,就已有关于选择原理的明确记述。”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所赞誉的这部中国古代的著名农书是 A 梦溪

3、笔谈 B 齐民要术 C 天工开物 D 农政全书 8.汉书上记载西汉时农民每年亩产约一石半,而昌言上说东汉时的农田平均亩产约为“亩收三斛”,亩产量有了较大的增长、你认为造成当时粮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人民更加勤劳 B、牛耕、犁具等劳动工具的进步和推广 C、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D、更加合理地利用了土地资源 9.北宋史学家说:“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田制为空久。”上述言论 A、指出均田制被破坏是必然的 B、没有正确指出均田制被破坏的根源 C、客观地说明了均田制被破坏的原因 D、反映了唐朝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10.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包括 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

4、 北民南迁,带来劳力和技术 统治阶级重视生产的发展 政治中心南移引起连锁反应 A B C D 11.下列哪一项发明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A B C D 12.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取代了井田制。下列现象对这种土地制度的变化起了推动作用的有 奴隶主大量开垦荒地 初税亩等新税制的实行 战国时各诸侯国的变法运动 兼并战争 A.B.C.D.13.明朝海瑞说:“欲天下治安,必行井田,不得已而限田。”丘浚说:“井田既废之后,田不在官而在民,是以贫富不均。”“限田之义,均田之制虽各有所取,然不免拂人情而不宜于土俗,可以暂而不可以常也,终莫若听民自便为之德得。”根据这些材料,指出下列判

5、断错误的是 海瑞正确地分析了明朝的土地问题丘浚客观地分析了我国封建土地所有制中的一些问题他们都看到土地不均这一封建社会的基本现象他们都指出限田、均田是稳定统治秩序,清除贫富不均的基本良策 A.B.C.D.14.中国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大多来自 A、家庭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私营手工业 D、官营手工业 15.关于我国古代冶金业的表述,正确的是 早期铜器主要是生产工具 我国较早冶炼生铁和块炼铁 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 西汉时发明了水力鼓风冶铁装置 A B C D 16.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的青铜器风格虽迥异于中原,但其工艺可媲美于中原青铜器最鼎盛的:A 夏商时期 B 商周时期 C 周秦时期

6、D 秦汉时期 发 明 中学历史科必修 2 第一单元测验题 -2-17.某瓷器收藏家的藏品有秘色长颈细口瓷瓶、五彩镂空云凤纹瓶、青花花卉纹执壶。该收藏家的生活时代不早于:A 魏晋 B 隋唐 C 宋元 D 明清 18.下列陶瓷制品不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是 彩陶 黑陶 白陶 白瓷 19.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私营工商业兴起 B唐代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C从征役制到募役制,是官营手工业生产关系上的重大进步 D.明朝中后期,私营手工业中孕育出雇佣劳动关系 20.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

7、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这段材料反映了明代丝织业中 官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私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产生了雇佣劳动关系 工匠与机户关系紧密 21.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这句话反映的现象是 棉布保暖性好,可以御寒 棉布因其实用性广为流行 棉布完全取代了丝织品的地位 棉布功劳大于丝织品 22.历史上曾有“天下之盛,扬为首”之说,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是 A.东晋 B.唐朝 C.南宋 D.明朝 23.新唐书百官志载:“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击钲三百而

8、散。”这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A 唐对“市”的贸易不加任何限制 B 长安商品经济繁荣 C 唐抑制城市商业发展 D 唐通过有效措施管理城市商业 24.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包括 商业起源很早,并不断发展 商业发展始终处在封建政府的压抑和控制之下 商品经济发展未能动摇封建经济制度 市场交换比西欧发达 A B C D 25.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其上部文字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中部文字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部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从该“印记”中能够获取的准确历史信息是:A.宋代开始生产钢针 B.宋代出现中国最早的商标广告 C.宋代已有

9、集原料收购、生产加工和批发贩卖于一体的经营方式 D.宋代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26.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开始出现萌芽。但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夕,萌芽虽有壮大却无突破,资本主义始终未能成为时代的主要潮流。其最根本的原因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不断侵入 B腐朽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 C中国始终没有出现独立的手工工场D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27.中国封建社会末期“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它造成的后果不包括:A 市场狭小 B 原料不足 C 劳动力缺乏 D 资金短缺 28.下列各项不以“抑商”为初衷的是 A、“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明太祖)B、“申禁人民不得

10、出海与外国互市”(明太祖)C、“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清雍正帝)D、“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清雍正帝)29.史书中关于”共计一胚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的记载直接反映了景德镇制瓷业中 A 规模大,分工极细 B 与传统官办手工工场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 C 形成了雇佣和被雇佣的劳资关系 D 机器生产形成发展 30.“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的叙述,表明了“机户”与“机工”之间 存在着 A、租佃关系 B、雇佣关系 C、人身依附关系 D、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中学历史科必修 2 第一单元测验题 -3-06-07 年彭湃中学历史科必修 2 第一单元测验题 II 班级 学号 姓名

11、 总分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二、材料分析(共 40 分)31.阅读下列材料(14 分)材料一:我国是最早发明植桑养蚕织丝绸的国家。秦汉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农村,户户房前屋后种了桑麻,有的富户拥有上千亩的桑麻。那时候,桑麻种植开始向南发展到湖北、湖南和四川,向北发展到今天的内蒙古地区。汉朝的纺织品,以临淄和襄邑(今河南)所产最为有名。那里的纺织品,种类多,产量大,有名贵的锦、绢、纱等。丝织业经过唐末五代及北宋一个长时期的发展,大大改变了唐中叶以前的面貌。北宋时,丝织业的产地逐渐形成两浙和四川两个中心,整个沿海地带都比较发达。-摘自简明宋史 材料二:中国古代人口地理分布的变化(

12、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摘自简明宋史 材料三:渭水上游的陇山山脉,秦汉时期一片葱茏。秦岭及其北麓在汉代被称为陆海。然而,关中作为许多时代帝王的京畿重地,建筑宫室,营建坟墓,所耗树木无法计算,其中主要是就近砍伐。唐代以后,渭水的流量已经明显减少,航运也就不见记载。秦岭北麓的森林至今早就无影无踪了。-摘自沧海神州 中国历史地理谈丛 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我国古代丝绸生产格局的变化。(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古代丝绸生产格局变化的原因。(13 分)材料一 万历二十一年(1601 年),江苏巡抚曹时聘因苏州民变上疏皇帝,内中提到“吴民生齿最繁,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

13、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臣所睹记,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明神宗实录卷 材料二 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织文曰缎,方空曰纱。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缎工立花桥,纱工立广化寺桥,以车纺丝者曰车匠,立濂溪坊,什百为群,延颈而望,粥后散归。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乾隆)苏州府志卷三 回答:(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提炼明朝中后期苏州地区丝织业的发展情况。(逐条列出,不得摘抄材料原句)。题号 1 2

14、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中学历史科必修 2 第一单元测验题 -4-(2)史学界普遍认为:明朝中后期苏州丝织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试从两则材料中各摘引最有说服力的一句加以论证。33.阅读下列材料:(13 分)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人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宋书(记载南朝刘宋王朝的历史)请回答:(1)从汉代以前到

15、南朝时期,我国江南经济的发展发生了什么变化?(2)导致这一变化的因素主要有哪些?中学历史科必修 2 第一单元测验题 -5-历史科必修 2 第一单元测验题答案 1-5BDBAA 6-10CBBBD 11-15ABCDC 16-20BDDBC 21-25BBDAC 26-30BBCAB 31.(1)变化:唐朝中期以前,中国丝绸的产地主要在北方(黄河中下游地区)。秦汉时代植桑、丝织技术开始向南向北发展。唐朝中期以后,南方的丝绸生产逐渐赶上并超过北方。北宋时,丝绸业的中心已经在四川和东南沿海地区。(每点 2 分,共 8 分)(2)原因: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密度大,过度垦殖;历代帝国多在北方建都,就近砍伐

16、林木,破坏生态。唐末五代以来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自然条件更适宜植桑养蚕。(6 分)32.(1)丝织业最发达;是最主要的手工业部门;从业人数多;有一定分工;技术水平高;出现雇佣关系;形成了劳动力市场。(7 分)(2)材料一:“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材料二:“匠有赏主,计日受值”。这里的机户(主)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匠)是早期的雇佣工人,机户和机工之间形成了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6 分)33.(1)汉代以前江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有了较大发展。(3 分)(2)导致这一变化的因素主要有:生产力水平提高,社会环境安定,政治重心南移,北民大量南迁,自然条件较好等。(10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