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劳动力配置押题资料235.pdf

上传人:深夜****等你... 文档编号:84179884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64.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劳动力配置押题资料235.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宏观劳动力配置押题资料235.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观劳动力配置押题资料23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劳动力配置押题资料235.pdf(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1 1 4 6 9 宏 观 劳 动 力 配 置 押 题 资 料(总 6 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2 11469 宏观劳动力配置押题考点 1、劳动力:指人的劳动能力,人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一个国家或地区从事社会劳动的全部人口,即社会劳动力。2、劳动力资源:也称人力资源,劳动资源,它指一定范围内,一定时间点上,有劳动能力的人口的总称。3、劳动力资源与自然资源,资本资源的资源相比,具有的特点为:能动性,资本和自然资源双重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两重性,时效性。4、劳动力配置规律:指劳动力在各产业,各部门,各行业,各劳动岗位之间的分布次序和数量

2、变动的规律。5、劳动力流动:也称劳动力迁移,一般有地域性迁移和行业性迁移,劳动者以寻求新的就业机会为主要动机而产生的迁移,是劳动力变换工作岗位,职业或工作区域而产生的移动。6、劳动力自由流动:劳动者根据意愿,职业能力的社会需要,自由的选择职业,单位和地区的流动方式。7、劳动力流动的经济社会效益: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促进输出地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分工和技术转移,产业扩张效应,出口替代效应。8、影响劳动力配置的制度:户籍制度,工资制度,社会保险制度,劳动就业制度。9、劳动力行政调配制度:国家行政机构和企业主管部门,根据生产需要,运用行政手段对在职的劳动力在部分地区和单位之间调动的

3、制度,是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统筹安排劳动力的重要手段。10、规范分析方法:有一定的价值观去评价经济效益好坏,制度政策效率高低,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11、实证分析方法: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行为在一定前提下产生,行为随前提改变。12、乔根森模型的观点:农业人口向非农转移的原因在于消费结构变化,农业部门不存在边际生产率为零和低于实际工资的剩余劳动,农业剩余是指农产品增长高于人口增长,工资不断上升。13、人口迁移“推-拉理论”:依据运动学的原理,迁移也是两种力量作用的结果,即促进迁移的力量和阻碍迁移的力量。14、系统科学方法论:是从系统的思想出发,对所要研究的事物,进行系统分析和处理

4、的一般途径或路线。15、系统:是由若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构成,存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集合体。16、产权:是分析经济主体行为的一个基本概念,是分析经济问题的一个关键概念,产权是市场交易中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他决定资源的使用方式。17、交易成本:交易成本是一项交易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18、劳动力配置:指一个社会经济中全部劳动力资源,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经济活动的各部门中分配比例及使用情况。19、统包统配制度:指对城镇需要就业的人员由国家统一进行安置的劳动制度。20、托达罗模型:托达罗认为农民的迁移决策不仅取决于城乡实际收入差距,而且还取决于城市就业率和失业率。托达罗

5、模型的出发点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移民的决策,是根据预期收入最大化目标作出的,不能指望发展中国家迅速的工业化能够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吸收尽。21、劳动力流动的决策模型:劳动力流动的真正动力源自流动所带来的经济净收益和心理净收益的组合,这种组合可以称为流动的净效用,流动的净效用为正时,流动性是合理的和理性的。3 22、就业结构:是指社会劳动力,在国民经济中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各领域内的分布、构成和联系。23、产业:指按各种劳动内容和劳动社会职能的相似性,划分的国民经济各个行业。24、产业结构:是生产要素在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状况及关联方式。25、农业劳动力资源数量变动规律:劳动力资源在农业部门的配置既

6、受劳动力资源的自然属性的制约,也受经济属性的制约,劳动力派生需求的性质和劳动力资源配置的自然属性来看,农业劳动力的规模原则上是由社会成员对农产品需求的数量和结构所决定的。26、资本的有机构成:是指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简答题 1、宏观劳动力配置的研究意义:1、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属于自然规律。2、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首要的经济规律。2、宏观劳动力配置的中心任务是研究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3、宏观劳动力资源配置的研究范围:包括从产业结构和地区发展的角度,研究劳动力资源配置变化规律。4、宏观劳动力配置问题的特殊性:1、劳动力资源的宏观配置,既包含有宏观的影响和

7、决定因素,也包含有微观的影响因素。2、按照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顺序配置劳动力资源。3、在于劳动力资源本身的特殊性。4、社会性,经济性。5、变动性,相对稳定性。5、宏观劳动力配置研究的方法:1、系统科学方法论的研究方法 2、实证分析方法。3、规范分析方法。6、劳动力配置的方式:1、按照计划式进行分配,通过行政手段来进行分配。2、按照市场的方式进行分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7、宏观劳动力配置研究的主要内容:1、研究通过何种方式或机制,将社会劳动力资源有效的配置到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地区。2、研究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要的劳动量问题,实际上是研究劳动力的社会分工问题。3、研究在不同的产业、地区、行业间的配置

8、方式,即研究市场机制如何作用于劳动力配置。4、研究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和时期,劳动力配置的特点。5、研究城乡劳动力流动机制及特点。6、研究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劳动力配置特点及变化。8、劳动力的个人所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配置的前提条件:1、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是生产的基本要素,两者的结合构成生产过程。2、劳动力的个人所有是劳动力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前提。3、劳动力的个人所有体现了价值规律的客观作用。9、劳动生产率是反映劳动者从事产品生产的能力和效率的指标,劳动生产率有两种计量方法,一是以单位劳动时间内所产生的产品数量来表示,二是以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所表示。10、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

9、素:4 1、物质技术因素(劳动手段,能源,劳动对象,生产工艺,生产力布局)2、社会经济因素(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劳动者的劳动态度,劳动组织,劳动条件,工作环境,劳动者的生活条件)3、自然社会条件(水气,土壤,天然资源,社会关系,分配制度)11、产权结构的三个基本特点:排他性,可转让性,强制性 12、影响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制度:户籍制度,工资制度,社会保险制度,劳动就业制度。13、制度对经济和社会的作用:1、降低交易成本。2、为实现合作提供必要前提条件。3、提供了激励和规则 4、制度的供给者,主要是政府。5、制度的需求者,是个人,组织,企业及其他经济组织。14、判断社会劳动力资源是否有效的标准:

10、1、劳动力资源是否得到了充分利用。2、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是否得到节约。3、自然资源是否得到较充分的开发利用。4、人民生活水平是否得到提高。5、劳动生产率是否得到提高。15、统包统配制度的具体内容和特点:1、对全社会劳动力资源统包统配 2、劳动力的统一调配 3、单一化的用工形式 4、低工资高福利 5、城乡分割 6、农村劳动力被户籍制度束缚在土地上 7、劳动力几乎没有流动的自由 16、我国城镇劳动力配置二元结构表现出的特征:1、劳动力配置体制的二元性。2、工资收入调节双轨运行。3、城乡劳动力配置的户籍壁垒。4、劳动力产业分布特征。5、城市化与劳动力配置。17、城镇劳动力配置二元结构较长时间的滞留存在

11、,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与劳动力退出障碍,互为因果。2、体制内劳动力配置者的既得利益刚性。3、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严重滞后。4、劳动力供求在总量和结构上都严重失衡。18、传统的劳动力资源配置不是一种高效率的配置方式,其绩效的低下具体表现为:1、导致用人单位人浮于事,和企业富余人员的产生。2、劳动效率低下。3、阻碍了劳动者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19、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三种类型:1、就地向非农产业转移。2、向城镇的易地转移。3、向其他农村地区的易地转移。20、劳动力流动的微观成本:1、直接成本 2、机会成本 3、心理成本 4、风险成本 21、劳动力个人流动的微观收益分析:1、直

12、接收益 2、间接收益 3、心理收益 22、劳动力流动的社会经济效益:1、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2、加速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3、流动劳动力输出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4、有利于劳动力要素比较利益的提高。5、加速产业分工和技术的转移。6、劳动力输出的产业扩张效应。5 7、劳动力输出的出口替代效应。23、流动人口对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1、对流入地的负面影响 (1)加大了流入地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2)加大了流入地的就业压力。(3)社会公共服务压力 2、对流出地的负面影响 (1)在农村人口结构上,可能会不利于农业生产。(2)农村外流劳动力的兼业性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3)农村劳动力外流使

13、农村支付较高的社会成本。24、我国劳动力流动的特征:1、劳动力流向经济发达的地区。2、以寻求就业机会为主。3、以非农产业为主。4、年龄特征。5、受教育水平。25、城乡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方式:1、1949-1957 年,以市场为主的劳动力资源配置。2、1958-1978 年,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主的劳动力资源配置。3、1979 年改革开放以后,劳动力市场逐步得到发展。26、城乡间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变化趋势,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农村劳动力继续向城镇转移。2、劳动力资源继续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3、劳动力资源继续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4、劳动力资源继续流向经济收入高的行业和单位。27、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

14、化,对于提高劳动力的配置效率有重要的作用:1、产业结构整体有机构成的高级化过程,可以促进劳动力的合理配置。2、产业结构转向合理化,可以促进劳动力的合理配置。3、产业结构跃迁有利于经济发展,促进劳动力的合理配置。28、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互动的必要条件:1、能满足有效需求,并与需求结构相适应。2、具有较为显着的结构效益。3、各产业间能相互补充配套,协调发展。4、能吸收先进技术,有利于技术进步。5、有利于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29、我国产业结构的特点:1、由传统的农业国转变为门类齐全,逐步实现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2、由偏重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发展转变为三次产业全面发展。3、由“重重工业,轻轻工业”

15、转变为轻重工业协调发展。4、农业内部结构由片面强调“以粮为纲”,转变为农林牧渔全面发展。5、由忽视甚至限制服务业发展转变为大力促进第三产业发展。30、我国就业结构的特点:1、改革开放前的就业结构 (1)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移滞后于产值结构的变化。(2)第二产业劳动力比重呈现出一种超前提高的状态。(3)第三产业发展滞后。2、改革开放以来的就业结构 (1)女性就业结构变化明显。(2)从业人员的素质不断提高。6 (3)就业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非国有部门的就业人数上升较快。31、影响产业间劳动力配置的因素 1、工资。2、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和水平。3、价格信号。32、促进我国就业结构优化的途径:

16、1、实施积极的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结构。2、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加快城市化进程。3、消除制度性壁垒,完善劳动力市场。4、加大教育培训投资,提高劳动力素质。5、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防范社会风险。33、决定农业劳动力配置的因素:1、农业劳动生产率。2、社会总人口规模和结构。3、工资及收入水平。4、农产品消费水平提高的变动。5、工业化进程。6、农产品贸易。7、农业政策。8、社会因素。34、我国农业劳动力数量和结构变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总量呈现出下降的趋势。2、农业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3、农产品贸易不断增长,农业产业内部劳动力结构不断调整。4、农业劳动力资源配

17、置的发展变化趋势。35、农村劳动力的配置,具体会表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劳动力市场机制成为配置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基础。2、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必然的趋势。3、离土离乡将成为重要的转移方式。36、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具有重要的意义:1、有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2、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3、有利于城市化建设。4、有利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5、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6、提高农产品商品率。7、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转移将缩小收入差距。37、农村剩余劳动力成功转移的重要标志和条件是:1、非农产业的发展。2、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38、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1、生产方式的制约。2、生产力水平的制

18、约。3、农业剩余劳动力素质低下,限制了城镇非农产业对其的吸纳水平。39、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具有重要的意义:1、有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2、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3、有利于城市化建设。4、有利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5、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6、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能使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进入农业领域空间,提高劳动力生产率。7、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将缩小收入差距。40、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措施:1、拓展农业发展的空间。2、提升农村劳动力资源素质。3、深化制度革新实现。4、大力发展小城镇,推进城市化进程。5、加快发展第三产业。6、积极发展国际劳务输出。7、巩固和发展乡镇企业。8、建立和完善城乡

19、统一的劳动力市场。7 41、中国工业部门劳动力数量变化特点:1、工会增长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就业增长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2、工业就业增长弹性值下降。3、工业就业增长贡献率波动较大。4、工业是吸纳就业能力最低的行业之一。5、中小企业对就业的贡献率上升。42、工业部门就业量下降的原因:1、发展战略的影响 2、技术因素 3、结构调整因素 4、劳动力素质 43、第三产业劳动力的配置,具有以下特点:1、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劳动具有统一性。2、发展第三产业,必须依据生产发展的顺序性。3、发展第三产业必须有有限需要和无限需要的辩证法。4、第三产业服务劳动的层次,顺序性和无限性,决定了第三产业的弹性及容纳劳动

20、力的弹性空间。5、第三产业劳动是服务性劳动。6、我国将逐步进入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的时期。44、影响第三产业就业数量和结构的因素:1、行业垄断特点的影响。2、从业人员素质的影响。3、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45、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不足的原因主要在于:1、市场化程度低。2、产业化程度低。3、城市化水平低。46、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扩大劳动就业,需要采取一些政策措施:1、加强第三产业设施建设。2、增加第三产业投资。3、深化第三产业价格与服务收费改革。4、制定鼓励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第三产业的政策。5、搞好城镇规划建设。6、加强劳动就业信息服务。47、为什么说户籍制度是影响城乡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原因 1、户

21、籍制度把人口分布和劳动力配置凝固化。2、户籍制度使流动劳动力在面临就业,培训,义务教育,社会保障方面有差别和歧视。3、改革开放后,户籍制度有所松动,造成流动人员既不能有合法的城市户籍,也能享受城市的福利待遇。48、托达罗模型的出发点:1、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移民的决策,是根据“预期”收入最大化的目标做出。2、城乡的实际收入差距。3、农村劳动力在城市能够找到就业岗位的概率 4、托达罗认为不能指望发展中国家迅速的工业化能够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吸收尽。49、刘易斯模型的主要内容:1、不发达国家存在这两个经济部门,一个是农业自给部门,其劳动报酬低。另外一个是资本主义部门,其工资率高。2、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资本主义部门的扩大和自给农业部门的缩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