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戏曲史读书笔记388.pdf

上传人:深夜****等你... 文档编号:84173600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00.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元戏曲史读书笔记388.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宋元戏曲史读书笔记388.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宋元戏曲史读书笔记388.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元戏曲史读书笔记388.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宋 元 戏 曲 史 读 书 笔 记(总 3 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2 宋元戏曲史读书笔记 宋元戏曲史是中国第一部史料详赡、论证严密的戏曲史,该书原名为宋元戏曲考,是王国维在戏曲研究方面带有总结性的最重要的着作。宋元戏曲史以宋元戏曲为主要考察对象,追溯了中国古典戏曲的起源和形成过程,同时也探讨了一些中国戏曲史研究中带根本性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王国维将人间词话中的“意境论”成功地运用于戏曲学理论之中,原文如下:“然元剧最佳之处,不在其思想结构,而在其文章。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

2、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王国维认为元剧最佳不在思想结构而在文章,实乃知言。并将“意境”这一美学范畴运用于曲学,也是发前人所未发之论。就宋元戏曲史中所体现的审美取向而言,从人间词话到宋元戏曲史,王国维的美学观基本无甚变化。所变化的是王国维的研究兴趣由西学转移到了国学,由纯思辨哲学转移到文史考证之学。宋元戏曲史正是王国维运用乾嘉考证之学得出的研究成果,钩沉故实,颇多创见。宋元戏曲史的学术意义,一方面来自于作者对戏曲艺术的构成及发展时序的独特体察和描述,另一方面也来自于作者对中国古代戏曲学在文学史上的准确定位。王氏之前,中国虽有不少曲论着作,但客观而言,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戏曲史学。戏曲在古

3、代文论中尚未取得独立的文体地位。而宋元戏曲史的首要贡献在于将戏曲从传统的诗歌中剥离出来,确定了戏曲本体观念。在王国维看来,戏曲是具有独立发展历史的艺术样式。王氏一反历史之偏见,将戏曲提高到与传统文学诗词同等的地位。不仅在事实上钩沉前人所鄙弃的戏曲,为之树碑立传,而且从理论上挖掘了戏曲的崇高价值。对戏曲学这一新兴的学科门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建构,确定了戏曲学的本体观念和学科品格。就这一意义而言,宋元戏曲史可谓是中国戏曲学的开山之作。宋元戏曲史还对戏曲的起源和流变过程进行了冷静而科学的探索,在中国学术史上首次较为正确地回答了戏曲艺术的起源与形成等诸问题。进而得出结论,中国戏曲是由某种单一的形式发展而

4、来,到了宋代歌舞方才合一而形成戏剧。“至于元杂剧出,体制遂定,南戏出而变化更多,于是我国始有纯粹之戏曲。”将戏曲的形成视为动态发展并不断综合的过程。王氏对中国戏曲起源的探索考辨,至今仍为学术界所重视。宋元戏曲史的另一重大贡献,是充分肯定了元杂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如王氏认为“若元之文学,则固未有尚于其曲者也”,对元代文坛曲文学独领风骚的格局进行了准确判定。并在此基础上对元曲的审美特质作出体认:“元曲为中国最自然之文学。”以“自然”二字概括了元曲的文学特色,可谓真知灼见。王国维确定了戏曲的本体观念,描述了戏曲形成和流变的大致历程,重新对元杂剧的文学史地位和文学价值进行评估,由此构

5、建了较为系统的戏曲史学的完整框架。因此,宋元戏曲史的问世,标志着戏曲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王国维为国人开辟了曲学研究的门径。梁启超曾评价:“曲学将来3 能成为专门之学,则静安当为不祧之祖矣。”(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东方出版社 1996 年版)就这一意义而言,王国维实为当代戏曲学的开山祖师。宋元戏曲史论述中国戏曲的形成过程,全书共十六章,以宋元两朝为重点,徵引历代有关资料,说明其渊源流变。书中介绍了古代巫者的装神和娱神;春秋战国时代倡优的戏谑和讽谏;汉代的角觗戏;唐代的歌舞戏、滑稽戏、参军戏等。书中认为,宋代滑稽戏得到进一步发展,而小说与讲史的故事结构,傀儡戏和影戏的人物造型,舞队的形体动

6、作,乐曲的成套唱腔,都促进了宋杂剧的形成。但宋杂剧尚兼有竞技游戏,还不是纯正的戏曲。与宋杂剧时间相近、体制相仿的有金院本。元代充分继承前人成果又加革新,诞生了体制严格的元杂剧,是为中国戏曲的真正开端。中国戏剧艺术在元代达到了高度的繁荣,但却因以往学者的轻视而晦暗不显。本书在这方面作了开创性的工作,全面考察,追根溯源,回答了中国戏剧艺术的特征,中国戏剧的起源和形成等根本性的问题,并使得元曲这一瑰宝重放异彩,也为今后戏剧史研究指明了道路。作者在本书中指出:“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着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而为此学者,大率不学之徒;即有一二学子,以余力及此,

7、亦未有能观其会通,窥其奥筊者。遂使一代文献,郁湮沉晦,且数百年,愚甚惑焉。”这说的是我国传统文学观对戏曲的轻视,历代研究者“未有能观其会通,窥其奥筊”,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我国古代对戏曲的研究。在王国维吸收了西方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后,写出宋元戏曲考,中国的戏曲研究才开始由古代传统向现代科学的方向转化。(从西方引入悲喜剧理论来研究古典戏曲,这在戏曲批评史上是个创举。王国维的胞弟王哲安将其兄的研究方法概括为:乾嘉学风的严密证实和西学的逻辑推演两者的相互制约和影响。)在第八、九、十、十一、十二五章是其对元人杂剧的研究。第八章“元杂剧之渊源”主要从“形式”(即元剧所用调牌)和“材料”(即内容题材)两方面

8、论证其渊源自“宋金旧曲”、宋金“古剧”。在“元剧之时地”一章,王国维主要是根据录鬼簿等文献考证元剧历史分期、流传地域、发达原因等问题,许多结论对后世影响深远。王国维将元曲分为三期:“一、蒙古时代:此自太宗取中原以后,至元一统之初。录鬼簿卷上所录之作者五十七人,大都在此期中。其人皆北人也。二、一统时代:则自至元后至至顺后至元间。录鬼簿所谓“已亡名公才人,余相知者或不相知者”是也。三、至正时代:录鬼簿所谓方今才人是也。”按照这样的分期法,可以得到的结论是:第一期作者最多,且皆为北人,可见大都、平阳等北地为“杂剧之渊源地”,元中叶后,杂剧中心南移至杭州,杂剧遂走向衰微。(原文 P78 元初 至 不足怪也)王国维关于元剧前盛后衰的论断,是后人对元剧研究中最有影响力的看法,但实际上也有一些问题。元钟嗣成录鬼簿是今人了解元剧历史最重要4 的原始资料,王国维据此勾勒元剧历史是可以理解的,但录鬼簿本身并非“按年代次序”编写的,所以王国维及后人据录鬼簿的分组对元剧进行分期是不够可靠的。洛地录鬼簿分组、排列及元曲作家的“分期”一文曾指出,录鬼簿下卷“方今才人”组甚至有不少迟于“前辈已死”组,他据元曲家生平重新“分期”,发现前、中、后三期作家人数略相当,并无前盛后衰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