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CD、CRD作业指导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CD、CRD作业指导书.pdf(3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隧道 CD、CRD、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法 开挖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明确隧道开挖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隧道开挖施工,尽可能地减少超挖,保证隧道的开挖作业安全、保证开挖质量。2 编制依据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 铁路隧道钻爆法施工技术要点手册 爆破安全规程 XCZQ-3 标段施工图设计文件 3 适用范围 适用于 XCZQ-3 标段隧道洞身 CD、CRD、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法段开挖施工。4 隧道开挖施工 4.1 方案设计 要求本线隧道按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
2、,并要根据不同围岩级别及周边环境选择相应工法,应根据监控量测结果,适时施作二次衬砌。隧道施工严格按照“严控水、强支护、短进尺、勤量测”的原则组织施工,应特别注意地表水对隧道的影响,要加强调查和处理。隧道破碎带按照“先支护、后开挖、短进尺、弱爆破、快封闭、勤量测”的原则进行组织施工。隧道开挖前,首先完成洞口截水沟、洞口土方及边仰坡防护施工。洞口土方采用挖掘机配合装载机自上而下分层施工,大型自卸汽车运输,并及时做好坡面防护,开挖一段(台阶)防护一段(台阶)。洞口明洞采用明挖法施工,开挖至明暗分界线后,先施做护拱混凝土,然后施做暗洞超前大管棚,随后立即做好明洞衬砌,随后进入暗洞施工,待明洞混凝土达到
3、设计规定的强度后及时进行明洞洞顶回填。暗洞开挖根据设计及围岩情况级地段采用 CRD 法或 CD 法或三台阶临时仰拱法或弧型导坑预留核心土法施工,每循环进尺控制在 1 榀钢架间距。隧道采用钻爆法开挖,出碴采用装载机配合大型或中型自卸汽车无轨运输。施工通风采用管道压入式通风。在施工过程中应不断总结经验,优化工艺。加强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加强围岩监控量测管理。根据量测结果,及时调整预留变形量及支护参数,适时施作二次衬砌,确保隧道安全。开挖方法的改变,要严格按程序申请设计变更。4.2 中隔壁法(CD 法)CD 法是在软弱围岩大跨度隧道中,先开挖隧道的一侧,并施作中隔壁,然后再开挖另一侧的施工方法,主要
4、应用于级围岩浅埋软质岩地段。4.2.1 CD 法施工工艺 CD 法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1。4.2.2 CD 法施工工序说明 CD 法施工工序见图 2。、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钢架施作隧道侧壁 42 超前钢花管及导坑侧壁 22 水平锚杆超前支护。人力配合机械开挖部,高约为 6.0m,宽约为 7.5m。施作部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即初喷 4cm 厚混凝土,架立型钢钢架和 I18 临时钢架,并设锁脚锚杆(管),安装径向锚杆及铺设钢筋网片,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在滞后于部一段距离后,挖掘机开挖部,人工整修表面。导坑周边部分初喷 4cm 厚混凝土。接长型钢钢架和 I18 临时钢架,并设锁脚锚杆(管)
5、。钻设径向锚杆并铺设钢筋网片,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在滞后于部一段距离后,挖掘机开挖部,人工整修表面,施作导坑周边初期支护,步骤及工序同。、在滞后于部一段距离后,挖掘机开挖部,人工整修表面,施作导坑周边初期支护,步骤及工序同。、在滞后于部一段距离后,挖掘机开挖部。接长 I18临时钢架至隧底,底部垫槽钢。、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分析,待初期支护收敛后,拆除 I18 临时钢架。利用仰拱栈桥灌筑 部边墙基础与仰拱。、利用仰拱栈桥灌筑仰拱填充部至设计高度。、利用衬砌模板台车一次性灌注部衬砌(拱墙衬砌一次施作)。4.2.3 CD 法施工控制要点 上导坑、部的开挖循环进尺控制为 1 榀钢架间距(0.6m),下
6、导坑、部的开挖可依据地质情况适当加大,但必须满足规范及相关规定。导坑开挖孔径及台阶高度可根据施工机具、人员等安排进行适当调整。钢架之间纵向连接钢筋应及时施作并连接牢固。4.3 交叉中隔壁法(CRD 法)CRD 法是在软弱围岩大跨径浅埋隧道中,先开挖隧道一侧的一或二部分,施作部分中隔壁和横隔板,再开挖隧道另一侧的一或二部分,完成横隔板施工的施工方法,主要应用于级软弱围岩浅埋地段的施工。4.3.1 CRD 法施工工艺流程 CRD 法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3。4.3.2 CRD 法施工工序说明 CRD 法施工工序见图 4。、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钢架施作隧道侧壁 50 小导管及导坑侧壁 22 水平锚杆超前支
7、护。机械开挖部,人工配合整修。必要时喷 5cm 厚混凝土封闭掌子面。施作部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即初喷 4cm 厚混凝土,架立型钢钢架和 I18 临时钢架,并设锁脚锚杆(管),安设 I18 横撑。安装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在滞后于部一段距离后,机械开挖部,人工配合整修,必要时喷 5cm 厚混凝土封闭掌子面,导坑周边部分初喷 4cm 厚混凝土,接长型 钢钢架和 I18 临时钢架,安装锁脚锚杆(管),安设 I18 横撑,钻设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在滞后于部一段距离后,机械开挖部,人工配合整修,并施作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步骤及工序同。、在滞后于部一段距离后,机械开挖部
8、,人工配合整修,并施作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步骤及工序同。、在滞后于部一段距离后,机械开挖部,人工配合整修。隧底周边部分初喷 4cm 厚混凝土。接长18 临时钢架,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拆除下部横撑,安设型钢钢架仰拱单元,使之封闭成环。、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分析,待初期支护收敛后,拆除 I18 临时钢架及上部临时横撑。利用仰拱栈桥灌筑部边墙基础与仰拱混凝土。、灌筑仰拱填充部至设计高度。、利用衬砌模板台车一次性灌注部衬砌(拱墙衬砌一次施作)。4.3.3 CRD 法施工控制要点、为确保施工安全,上导坑、部的开挖循环进尺控制为 1榀钢架间距(0.6m),下部、部的开挖可依据地质情况适当加大,部仰拱一次开挖
9、长度依据监控量测结果、地质情况综合确定,一般不宜大于 6m。、中间支护系统的拆除中间支护系统的拆除时间应考虑其对后续工序的影响,通过围岩监控量测进行确定。当围岩变形达到设计允许的范围之内,并在严格考证拆除的安全性之后,方可拆除。同时要注意后续作业的及时跟进。如围岩稳定条件满足设计要求,临时支撑可在仰拱混凝土浇筑前一次性拆除,一次拆除长度依据仰拱浇筑长度确定(一般为 46m)。中隔壁混凝土拆除时,要防止对初期支护系统形成大的振动和扰动。可采用风镐由上至下逐榀拆除钢支撑之间的喷射混凝土,以及临时支护与初期支护连接部位附着在钢架上的喷射混凝土,临时钢构件采用气焊烧断。4.4 三台阶临时仰拱法 三台阶
10、临时仰拱法是在软弱大跨度隧道中,分三个台阶对隧道进行开挖、并在开挖中台阶及下台阶后加设临时仰拱的一种开挖方法,主要主要应用于级围岩浅埋硬质岩地段。4.4.1 三台阶临时仰拱法施工工艺 三台阶临时仰拱法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5。4.4.2 三台阶临时仰拱法施工工序说明 三台阶临时仰拱法施工工序见图 6。、在上一循环的超前支护下,弱爆破开挖部施作部周边的初期支护:初喷混凝土,铺钢筋网,架立钢架(设锁脚锚杆或锚管),钻设径向锚杆,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弱爆破开挖1 部施作1 部初期支护:初喷混凝土,铺钢筋网,架立钢架(设锁脚锚管或锚杆),钻设径向锚杆,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施作临时仰拱:架设临时横撑
11、A,铺设钢筋网,并喷混凝土封闭临时仰拱。、同1 部施工工序,开挖及支护2。、弱爆破开挖1 部施作1 部边墙初期支护,即初喷混凝土,铺钢筋网,架立钢架(设锁脚锚管或锚杆),钻设径向锚杆,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同1 部施工工序,开挖及支护2。、弱爆破开挖1 部施作1 部仰拱初期支护,即初喷混凝土,铺钢筋网,架立钢架,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灌筑部仰拱与边墙基础;待仰拱混凝土初凝后,灌筑仰拱填充部至设计高度。、根据监控量测分析,确定二次衬砌施作时机,拆除临时横撑铺设环+纵向透水盲沟,防水板+土工布利用衬砌模板台车一次性灌筑部(拱墙)衬砌。图 5 三台阶临时仰拱法施工工艺流程图 图6 三台阶临时仰拱
12、法施工工序图 4.4.3 三台阶临时仰拱法施工控制要点、隧道施工应坚持“弱爆破、短进尺、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钢架之间纵向连接钢筋应及时施作并连接牢固,工序变化处之钢架应设锁脚锚管或锚杆,以确保钢架基础稳定,下台阶安全,防止塌方。、复合式衬砌段在施工时,须按有关规范及参考图的要求,进行监控量测,根据监控量测的结果进行分析,确定灌筑二次衬砌的时机及调整支护参数,必要时可喷混凝土封闭掌子面。、工 18 横撑连接处或与钢架连接处均设钢垫板(24201.6cm)。、当岩体极破碎自稳性较差,必要时可采取喷混凝土封闭掌子面或预留核心土的方法施工。、若边墙钢架发生明显内移,必要时可架设临时横撑 B;若拱
13、顶钢架发生明显下沉,必要时可参照 CRD 法增加临时竖撑,并进行系统支护补强,以确保施工安全。、应确保仰拱至开挖面距离不大于 35m,以保证及时封闭成环。4.5 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法 先开挖上部导坑成环形,并进行初期支护,再分部开挖剩余部分的施工方法。主要应用于级围岩、岩质较好地段的施工。4.5.1 隧道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法 工艺流程见图 7,施工工序见图 8。岩石隧道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施工工序说明: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法,将开挖断面分为上、中、下及底部四个部分逐级掘进施工。上部宜超前中部 35m,中部超前下部 35m,下部超前底部 10m 左右。为方便机械作业,上部开挖高度控制在 4.5m左右
14、,中部台阶高度也控制在 4.5m 左右,下部台阶控制在 3.5m 左右。开挖前拱部施作 42 或 50 超前小导管对拟开挖岩体进行注浆预加固,待浆液达到一定强度后,采用小型挖掘机开挖,预留一定厚度由人工持风镐修边到位。每一台阶开挖完成后,及时喷射 4cm 厚微纤维混凝土对围岩进行封闭,设立型钢钢架及锁脚锚杆,施作系统锚杆,最后铺设钢筋网,分层复喷微纤维混凝土到设计厚度,必要时各台阶设临时仰拱加强支护,完成一个开挖循环。4.5.2 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法 工艺流程见图 9,施工工序见图 10。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施工工序说明:、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钢架施作隧道侧壁 50 小导管。机械开挖部,人工配合整
15、修。施作部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即初喷 4cm 厚混凝土,架立钢架和18 临时竖撑。钻设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机械开挖部,人工配合整修。初喷 4cm 厚混凝土。接长型钢钢架,并设锁脚锚杆。钻设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在滞后于部一段距离后,机械开挖部,人工配合整修。初喷 4cm 厚混凝土。接长型钢钢架,钢架基础垫设槽钢并设锁脚锚杆。钻设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开挖部,并施作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步骤及工序同。、在滞后于部一段距离后,机械开挖部,人工配合整修。步骤及工序同。、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分析,待初期支护收敛后,逐步拆除 I18临时竖撑。开挖部。、在滞后于部一段距离后
16、,机械开挖部,人工配合整修。、开挖隧底剩余部分部。、利用仰拱栈桥灌筑部边墙基础与仰拱及隧底填充混凝土(仰拱与填充应分次施作。、利用衬砌模板台车一次性灌注部衬砌(拱墙衬砌一次施作)。5 综合超前地质预测预报 本标段线隧道地质情况较为复杂,存在浅埋、软弱地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需结合施工地质工作予以查明。为此,要求针对本线隧道的具体情况,开展综合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成立专业的超前地质预报室,由总工程师负责,配置物探、水文、地质、试验专业工程师并配备先进的预测、预报设备和仪器,并将综合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纳入施工工序。尤其是隧道存在破碎带时,必须提前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确保隧道安全通过。针对隧道具体的工
17、程特点,采用地貌、地质调查与地质推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定性预测。具体采取的措施有:对开挖全过程进行综合预测、预报,方法有地质素描法(常规地质法)、超前钻孔、炮眼加深、地质雷达中短期预报、TSP 长期预测预报、红外线探水法预报等。施工中应该将几种预报手段综合运用,取长补短,相互补充和印证。综合监测结果,及时提出对不良地质的处理措施,以降低施工风险,确保工程质量和运营安全。超前地质预报若发现前方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时要及时通知设计单位到现场核实,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设计变更方案。常规地质法 常规地质法适用于为近期开挖、支护提供预报。开挖面围岩级别、岩性、围岩风化变质情况、节理裂隙、产状、地下水等情况进
18、行观察和测定后,绘制地质素描图,通过开挖后利用罗盘仪、地质锤、放大镜、皮尺等简单工具对开对洞内围岩地质特征变化分析来推测开挖面前方的地质情况,据以指导施工。超前水平钻孔(炮眼加深)采用超前水平钻机钻进过程中钻速和钻碴的变化对开挖面前方较短距离内的地质情况进行判断,为提高其预报的准确度,与地质素描配套使用。通过超前钻探取芯测定含水率为主要手段确定下一步施工方案。对富水隧道应及时探明地下水的储量及分布,探水的方法主要采用钻探法。地质雷达 为提高地质预报的准确性,除采用常规地质法和陆地声纳以进行地质预报外,同时利用地质雷达进行地质超前预报,其探测范围在40m 范围内,是一种非破坏型的探测技术,具有抗
19、电磁干扰能力强,分辨率高,可现场直接提供实时剖面记录图,图象清晰直观。地质雷达主要应用于探测隐伏断层、破碎带,探测地下岩溶、洞穴,探测地层划分。6 爆破施工 隧道的爆破作业,应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爆破作业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开挖断面、开挖方法、循环进尺和爆炸材料进行钻爆设计。钻爆设计应根据爆破效果不断优化爆破参数。钻爆设计的内容包括炮眼(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的布置、深度、斜率和数目,爆破器材、装药量和装药结构,起爆方法和爆破顺序,钻眼机具和钻眼要求等。钻爆设计土应包括炮眼布置图、周边眼装药结构图、钻爆参数表、主要经济指标和必要的说明。爆破参数应通过试验确定。当无试验条件时,可参照表 1
20、、表 2 选用。表 1 光面爆破参数 岩石类别 周边眼间距 E(cm)周边眼抵抗线 W(cm)相对距离 E/W 装药集中度 q(kg/m)极硬岩 5060 5575 0.80.85 0.250.30 硬岩 4050 5060 0.80.85 0.150.25 软质岩 3545 4560 0.750.8 0.070.12 表 2 预裂爆破参数 岩石类别 周边眼间距 E(cm)至内排崩落眼间距(cm)装药集中度 q(kg/m)极硬岩 4050 40 0.30.4 硬岩 4050 40 0.20.25 软质岩 3540 35 0.070.12 注:1.表中所列参数适用于炮眼深度 1.04.0m,炮眼
21、直径 4050mm,药卷直径 2025mm。2 当断面较小或围岩软弱、破碎或对曲线、折线开挖成形要求较高时,周边眼间距 E 应取较小值。3 周边眼抵抗线 W 值在一般情况下均应大于周边眼间距 E 值。软岩在取较小 E 值时,W 值应适当增大。4 E/W:软岩取小值,硬岩及断面小时取大值。5 表列装药集中度q为2号岩石硝铵炸药,选用其它类型炸药时,应修正。周边眼应沿隧道开挖轮廓线布置,保证开挖断面符合设计要求,硬岩开眼位置在轮廓线上,软岩可向内偏 510cm。底板和仰拱底面采用预留光爆层爆破,级围岩段的中心水沟应与隧底光爆层同时爆破成形。辅助眼交错均匀布置在周边眼和掏槽眼之间,力求爆破出的石块块
22、度适合装碴需要。周边炮眼与辅助炮眼的眼底应在同一垂直面上,掏槽炮眼加深 1020cm。当开挖面凹凸较大时,应按实际情况调整炮眼深度,使周边眼和辅助眼眼底在同一垂直面上。炸药可选用岩石硝铵炸药和乳化炸药。7 劳力、机械设备的配置 人员、机械设备应结合隧道开挖方法、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配套的生产能力应为均衡施工能力的 1.21.5 倍。隧道单口施工,根据开挖方法配置 1 台大型挖掘机或 2 台小型挖掘机平行作业,另备 12 台装载机进行装碴施工,大型自卸汽车不宜少于 4 辆,20m3/min 空压机一般不应少于 3 台。根据客运专线隧道大断面的特点,每工班开挖作业人员不宜少于20 人。8 质量要
23、求 8.1 验收规范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 8.2 分项验收标准 8.2.1 主控项目 隧道开挖断面的中线和高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查数量的 10%平行检验。检验方法:采用仪器测量。隧道开挖应严格控制欠挖。当围岩完整、石质坚硬时,岩石个别突出部分(每 1m2不大于 0.1m2)侵入衬砌应小于 5cm。拱脚和墙脚以上内断面严禁欠挖。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检验方法:施工单位采用自动断面仪测量等仪器测量周边轮廓断面,绘断面图与设计断面核对;监理单位见证测量,现场核对开挖断面。洞身
24、开挖中,应在每一次开挖后及时观察、描述开挖面地层的层理、节理、裂隙结构状况、岩体的软硬程度、出水量大小等,核对设计地质情况,判断围岩稳定性。检验数量:施工、监理单位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进行工程地质观察和描述;监理单位见证检查。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钻眼前,应根据钻爆设计图准确标出炮眼位置,钻孔时应按钻爆设计要求严格控制炮眼的间距、深度和角度。掏槽眼的眼口间距和深度允许偏差为 5cm。周边眼的间距允许偏差为5cm,外插角应符合钻爆设计要求,眼底不应超出开挖轮廓线 15cm。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一开挖循环检查全部掏槽眼和 10 个周边眼;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查数量的 20%见证检查
25、。检查方法:测量。隧底开挖轮廓和底部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隧底范围石质坚硬时,岩石个别突出部分(每 1m2不大于 0.1m2)侵入衬砌应小于 5cm。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检验方法:施工单位用仪器测量底部高程,绘断面图与设计断面核对;监理单位见证测量,核对开挖断面。隧底开挖后应及时核对隧底地质情况。当需要进行加固处理时,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每处检查一次。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进行地质描述;监理单位见证检查。8.2.2 一般项目 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的炮眼痕迹保存率,硬岩不应小于 80%,中硬岩不应小于 60%,并在开挖轮廓面上均匀分布。检验数量:施工
26、单位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检验方法:对照钻爆设计资料,观察、计数检验炮眼痕迹保存率。水沟开挖位置、基底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靠边墙的水沟应与边墙基础同时开挖、一次成型。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检验方法:观察、仪器测量。9 安全、质量控制措施 加强对技术及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全体参建人员的安全、质量意识。坚持“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组织施工。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规定的开挖方法进行施工,否则应按照变更程序申请改变施工方案。在隧道开挖前,对隧道地表中线附近范围进行勘察,对地表冲沟、深井、滑塌、地表附着物等不良地质情况进行统计,并按里程桩号逐一登记、拍照,尤其是隧道下
27、穿高速公路、管线等大型构筑物地段,施工中应加强监控量测工作,严格按设计方案施工,确保隧道安全、顺利通过。每循环进行测量放样,严格控制超欠挖。定期对测量控制点进行检查、复核,避免由于隧底下沉、上鼓、不均匀变形及人工或机械碰撞等原因对控制点的损害。边墙、仰拱或底板等的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软弱地基处理方法和施工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隧底开挖前应进行施工工艺设计。开挖后应按设计要求的量测项目及频率进行围岩量测,及时反馈量测信息。隧道开挖中,应在每次开挖后及时观察、描述围岩裂隙结构状况、岩体软硬程度、出水量大小,核对设计情况,判断围岩的稳定性。土质隧道在开挖过程中,尽量减少挖掘机对隧道边沿的开挖,
28、应采用人工风镐对隧道周边进行修整,减少对围岩的扰动,避免侧壁或拱顶掉块现象。拱脚、墙角应预留 30cm 人工开挖,严禁超挖。土质隧道拱墙脚严禁被水浸泡。开挖完毕后,应尽早对围岩进行支护封闭,减少围岩暴露的时间。制定安全施工应急预案,日常做好应急物资储备。洞口工程施工,宜避开雨季和严寒季节。洞口施工前,应先检查边、仰坡以上山坡稳定情况,清除悬石,处理危石,施工期间实施不间断监测和防护。施工应做好洞顶、洞门及洞口防排水系统。洞门及洞内排水沟应进行铺砌,砂浆抹面,防止地表水及施工用水下渗,影响结构安全。地层含水量大时,上台阶掌子面附近宜开挖横向水沟,将水引至隧道中部纵向排水沟排出洞外,以免浸泡拱脚。
29、必要时应配合井点降水等措施将地下水位降至隧道二次衬砌底部以下,确保施工顺利进行。隧道明洞段施工时,边仰坡应分层分段开挖,并按设计及时做好防护。临时边仰坡应进行适当放坡。明洞段因地基加固等施工的振动可能造成边坡失稳时,应预先在边坡上设置观测桩进行监测,并派专人检查边坡的稳定情况。发现边坡有开裂、变形现象时,应立即对边坡体进行加固处理,确保安全后方可继续进行施工。爆破作业时,所有人员应撤离至不受有害气体、振动及飞石伤害的安全地点。安全地点至爆破工作面的距离,在独头坑道内不应小于 200m,当采用全断面开挖时,应根据爆破方法与装药量计算确定安全距离。当相对开挖工作面相距 40m 时,两端施工应加强联
30、系,统一指挥。当两开挖工作面相距 1015m 时,应从一端开挖贯通。设置放炮前的安全检查员,及时检查现场的安全情况,以确定是否可以起爆,爆破后经专职安全员检查,排除瞎炮等安全隐患后,其他人员方可进入施工现场。10 其他注意事项 暗洞分部开挖时,在满足设计规范及安全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适合机械化作业的施工工艺,分部尺寸划分合理,各分部尽量平行作业,从而达到快速施工的目的。弃碴时要由专人指挥、堆放整齐、边坡平整,弃碴场需设置挡墙。施工过程中杜绝随意倾倒弃碴和弃土。施工完毕后,对弃碴场及时平整,并做好绿化、防护,避免水土流失。隧道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作业环境应符合下列职业健康及安全标准:A空气
31、中氧气含量,按体积计不得小于 20%;B粉尘永许浓度,每立方空气中含有 10%以上的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不得大于 2mg,每立方空气中含有 10%以下的游离二氧化硅的矿物性粉尘不得大于 4mg;C有害气体最高允许浓度:a 一氧化碳的最高允许浓度为 30mg/m3,在特殊情况下,施工人员必须进入工作面时,浓度可为 100mg/m3,但工作时间不得大于30min;b 二氧化碳按体积计不得大于 0.5%;c 氮氧化物(换算成 NO2)为 5mg/m3以下;C 隧道内气温不得高于 28;D 隧道内噪声不得大于 90Db。施工独头掘进长度超过 150m 时,应采取机械通风,确保洞内每人供应 3 m3/min 的新鲜空气。便道及施工现场要注意撒水防尘,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隧道施工作业地段必须保证足够的照明。不安全因素较大的地段应加大照度。在主要交通道路、洞内抽水机站应设置安全照明,漏电地段照明应采用防水灯头和灯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