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篇:边缘集群接入(征求意见稿).docx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84161876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80.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部分第3篇:边缘集群接入(征求意见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2部分第3篇:边缘集群接入(征求意见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部分第3篇:边缘集群接入(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部分第3篇:边缘集群接入(征求意见稿).doc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Q/CSG Q/CSG XXXXX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发 布2022-XX-XX 实施2022-XX-XX发布南方电网云边融合智能调度运行平台体系化技术标准第2-3部分:边缘集群接入(征求意见稿)Q/CSG XXX目 次前 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总体技术要求25边缘集群接入云端26边缘集群系统间互联57边缘网关接入边缘集群78非功能性要求10III前 言为贯彻落实公司体系化、规范化、指标化目标,全面支撑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运行,承接公司数字化转型与数字南网建设任务,适应电网运行特征从计划性、集中式向开放共享、智能互动的方

2、向转变,构建全面支撑电网安全运行和现货市场高效运营两大业务融合的智能调度运行平台,特制定南方电网云边融合智能调度运行平台(CEP)体系化技术标准。本次发布的体系化技术标准用于指导公司CEP云端系统、边缘端系统的建设。本体系化技术标准分为7部分27篇41分册,第1部分为体系及定义,共2篇,描述了总体架构和术语定义;第2部分为模型及接口,共3篇,描述了边缘集群与边缘网关的模型、协议及交互等要求;第3部分为云端系统,共5篇,描述了调度云平台、云端系统平台、云端应用、云端系统人机交互、云边数据交互等要求;第4部分为边缘端系统,共5篇,描述了边缘集群、边缘网关技术要求及边缘网关应用开发、智能运维、即插即

3、用等要求;第5部分为智能应用,共2篇,描述了各类智能应用技术等要求;第6部分为本质安全,共6篇,描述了云端和边缘端的本质安全技术等要求;第7部分为测试及检验,共4篇,描述了云端系统检验、边缘端系统检验、本质安全检测等要求。本体系化技术标准体系架构如下表所示:部分篇分册编号第1部分:体系及定义第1篇:总体架构和一般要求TS1.1第2篇:术语和定义TS1.2第2部分:模型及接口第1篇:边缘网关即插即用模型TS2.1第2篇:边缘网关即插即用接口及协议TS2.2第3篇:边缘集群接入TS2.3第3部分:云端系统第1篇:调度云第1分册:基础资源即服务TS3.1.1第2分册:平台即服务TS3.1.2第3分册

4、:数据即服务TS3.1.3第4分册:调度云平台与边缘集群协同交互TS3.1.4第2篇:云端系统平台TS3.2第3篇:云端应用开发TS3.3第4篇:云端系统人机交互TS3.4第5篇:云边数据交互TS3.5第4部分:边缘端系统第1篇:边缘集群 TS4.1第2篇:边缘网关TS4.2第3篇:边缘网关应用开发 TS4.3第4篇:边缘网关智能运维TS4.4第5篇:边缘网关即插即用 TS4.5第5部分:智能应用第1篇:预测及分析第1分册:人工智能系统负荷预测TS5.1.1第2分册:人工智能母线负荷预测TS5.1.2第3分册:人工智能新能源功率预测TS5.1.3第4分册: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能源交易TS5.1.

5、4第5分册:云边融合统一优化模型TS5.1.5第2篇:协同控制第1分册:电化学储能自动调频控制TS5.2.1第2分册:新能源有功功率自动控制TS5.2.2第3分册:充电设施云边协同自动控制TS5.2.3第4分册:微电网云边协同自动控制TS5.2.4第5分册:可调节负荷云边协同自动控制TS5.2.5第6分册:虚拟电厂云边协同自动控制TS5.2.6第7分册:配电网自动电压控制TS5.2.7第8分册:云边协同控制TS5.2.8第6部分:本质安全第1篇:本质安全技术导则TS6.1第2篇:云端系统本质安全TS6.2第3篇:边缘网关本质安全TS6.3第4篇:边缘集群本质安全TS6.4第5篇:数据安全TS6

6、.5第6篇: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应用和传递TS6.6第7部分:测试及检验第1篇:云端系统检验TS7.1第2篇:边缘网关检验TS7.2第3篇:边缘集群检验TS7.3第4篇:本质安全检测TS7.4本技术标准是该系列的第2部分第3篇。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标准化部归口管理。本文件由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提出、编制和负责解释。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本文件参加单位: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员: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标准化部(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科翔路11号南网科研基地

7、,510663)。南方电网云边融合智能调度运行平台体系化技术标准第2-3部分:边缘集群接入(征求意见稿)1 范围本技术标准规定了CEP中边缘集群接入的技术要求。本技术标准适用于南方电网CEP边缘集群的规划、设计、建设、改造和检测。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技术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技术标准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技术标准。凡是不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技术标准。GB/T 1373 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 GB/T 22239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31994 智能远动网关技术规范G

8、B/T 33590 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技术方案GBT 33604 电力系统简单服务接口规范GB/T 36478.1 物联网信息交换和共享 第1部分:总体架构 GB/T 36478.2 物联网信息交换和共享 第2部分:通用技术要求DL/T 476 电力系统实时数据通信应用层协议DL/T516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DL/T 550 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功能方案DL/T634.5101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 采用标准传输协议集的IEC60870-5-101网络访问DL/T634.5104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101部分:传输规约 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DL/T 860

9、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DL/T 890 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EMS-API)电网设备通用数据模型命名规范DL/T 5002 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DL/T 5003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Q/CSG 110003-2012 中国南方电网EMS电网模型交换技术方案Q/CSG 1204005-2014 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技术规范Q/CSG1204009-2015 中国南方电网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技术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2014第14号令 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国能安全201536号 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3 术语和定义TS1.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

10、本技术标准。3.1公共信息模型(CIM) Common Information Model公共信息模型(CIM)是一个抽象模型,描述电力企业的所有主要对象,特别是与电力运行有关的对象。通过提供一种用对象类和属性及他们之间关系来表示电力系统资源的标准方法。3.2可扩展标记语言(XML)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是一种包含了数据以及数据说明的文本格式规范,可用来传输和存储数据。3.3可伸缩矢量图形(SVG) Scalable Vector Graphics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XML)、用于描述二维矢量图形的一种图形格式。SVG由W3C制定,是一个

11、开放标准。3.4Java消息服务(JMS) Java Message ServiceJava消息服务是一组Java应用程序接口,它提供创建、发送、接收、读取消息的服务。3.5协议(规约) Protocol用于不同系统中实体通信行为的一组规则和格式(语法和语义)的集合。3.6安全接入区 Secure Access Zone安全接入区设立一个独立的数据接入网络区域,将使用无线通信网、电力企业其它数据网(非电力调度数据网)或者外部公网等通信环境的终端装置以及其他边缘系统接入生产控制大区。安全接入区与生产控制大区的联接处必须设置经国家指定部门检测认证的电力专用横向单向安全隔离装置。安全接入区与公网网络

12、设备之间应部署国密加密认证装置。4 总体技术要求边缘集群是对上具备与云端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和应用协同,对下具备接入边缘网关数据,并提供数据集成、监视、预测、控制、优化分析应用的边缘节点。边缘集群的接入包括边缘集群自身接入云端系统,也包括边缘网关接入边缘集群,同时也包括了网省地边缘集群纵向互联以及不同功能范围的边缘集群之间、边缘集群与其他系统之间的互联,实现云边、边缘之间的数据、模型、服务和运维的协同交互。边缘集群接入架构如下图1:图1.CEP边缘集群接入架构示意图边缘集群包括部署在各级调度主站的边缘集群,根据业务需要部署在安全I、II、III区,以及安全接入区;边缘集群通过所在安全区进行接入交互

13、,所有的接入交互应符合安全要求。5 边缘集群接入云端定义边缘集群与云端系统的模型、数据、运维管控以及服务交互方案,支撑边缘集群与云端系统数据分析、应用决策、市场互动。5.1 模型交互5.1.1 技术要求模型交互主要包括边缘集群与云端系统之间进行模型、图形等的交互,模型、图形等文件交互基于通信协议、服务或其他接口方式实现。a) 模型交互应包括:常规电网模型、新型电力模型(如集中式新能源、分布式发电、虚拟电厂、综合园区、充电设施模型)等。模型应符合Q/CSG 1204005-2014等对电网公共信息模型规范的要求。b) 图形应符合Q/CSG 1204005-2014中对基于SVG的公共图形规范要求

14、;c) 边缘集群的模型和图形在交互前应经过校验,保证图形和模型信息的规范化和正确性;d) 模型交互宜支持增量模型交互,应支持增量图形交互;e) 宜支持历史模型版本的获取功能。5.1.2 界面要求为所有模型交互提供统一的交互情况监视界面,要求如下:a) 应提供交互运行状态监视界面;b) 应具备交互的启停、链路切换等界面功能。5.1.3 接口与服务要求应满足接口与服务要求如下:a) 应支持通过调度数据网或调度专网完成边缘集群与云端系统通信;b) 模型交互的交互方式应遵照“(CEP)体系化技术标准第3部分第1篇第4分册:调度云平台与边缘集群协同交互”之云边应用交互方式规定;应支持根据业务数据需求,结

15、合数据源分析结果,形成数据模式及接口交互定义;c) 应具备通信通道的主备冗余功能,当主通道采集发生故障后,相应的备通道能即时自动升为主通道运行;主备通道切换时,通过适当的主备通道切换机制和数据保全机制,实现在故障切换期间数据不丢失、不跳变;d) 应支持模型、图形文件的压缩传输功能;e) 应支持模型、图形文件的可靠传输机制,保证重要数据传输的完整性,能检测传输过程的损坏;f) 宜支持图形和模型文件的选择召唤与全量召唤,支持图形和模型文件运行版本自动校核更新功能。5.1.4 部署要求模型交互应部署在安全II、III区,在同一安全区内实现边缘集群与云端系统的通信交互,严禁跨区交互。5.2 数据交互5

16、.2.1 技术要求数据交互主要包括边缘集群与云端系统之间通过规约进行数据采集和转发,也可通过服务或消息队列进行数据的交互。交互的数据包括边缘集群采集和集成的数据、云端的控制信息、计划数据、市场交互信息,以及接收云端训练好的人工智能模型参数等。以下数据使用通信规约方式或消息队列方式交互:a) 边缘集群上送常规电网设备、新型电力设备(如集中式新能源、分布式发电、虚拟电厂、综合园区、充电设施)等的遥测、遥信、遥脉等量测数据;b) 云端向边缘集群下发面向常规电网设备、新型电力设备(如集中式新能源、分布式发电、虚拟电厂、综合园区、充电设施)等的控制策略、计划值、预测数据、错峰预警等信息;c) 告警信息。

17、以下数据可以通过服务或消息队列接口方式:a) 常规电网设备、新型电力设备(如集中式新能源、分布式发电、虚拟电厂、综合园区、充电设施)等的E语言遥测、遥信等数据;b) 主配网、新能源设备等的标志牌状态等文件;c) 常规电网设备、新型电力设备(如集中式新能源、分布式发电、虚拟电厂、综合园区、充电设施)等的设备状态、设备告警信息;d) 能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的报价、出清等数据;e) 接收云端下发的人工智能模型参数。5.2.2 界面要求为所有数据交互提供统一的交互情况监视界面:a) 应提供交互运行状态监视界面;b) 应具备交互的启停、链路切换等界面功能。5.2.3 接口与服务要求应满足接口与服务要求如

18、下:a) 应支持通过调度数据网或调度专网完成边缘集群与云端系统通信;b) 数据交互的交互方式应遵照“(CEP)技术系列标准第3部分第1篇第4分册:调度云平台与边缘集群协同交互”之云边应用交互方式规定;c) 应支持根据业务数据需求,结合数据源分析结果,形成数据模式及接口交互定义;d) 应具备通信通道的主备冗余功能,当主通道采集发生故障后,相应的备通道能即时自动升为主通道运行,主备通道切换时,通过适当的主备通道切换机制和数据保全机制,实现在故障切换期间不丢失数据;e) 应针对实时数据提供定时全数据发送,保证数据的一致性;f) 应支持数据的可靠传输机制,保证重要数据传输的完整性,能检测传输过程的损坏

19、。5.2.4 部署要求数据交互应部署在安全II、III区,在同一安全区内进行边缘集群与云端系统的通信交互,严禁跨区交互。5.3 运维管控5.3.1 技术要求云边运维管控是指边缘集群上送自身状态数据至云端,接收云端系统对边缘集群应用程序的升级部署管理和状态监视。a) 应支持发送边缘集群的运行环境状态,包括主机、网络、存储等硬件或虚拟硬件的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磁盘使用率、网络端口状态、网络端口出入流量、网络端口丢包率等运行状态;b) 应支持发送边缘集群运行环境运行状态告警,包括主机、网络、存储等物理硬件告警,虚拟主机、虚拟网络和虚拟存储的告警;c) 应支持发送边缘集群的应用程序运行状态,包括

20、容器集群、容器实例、关键应用的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和在线或离线等运行状态;d) 应支持发送边缘集群的应用状态告警,包括应用容器实例、应用容器集群等的告警;e) 应支持发送边缘集群的服务组件告警,包括容器管理集群、数据库集群、微服务网关、消息总线等的告警;f) 应支持上送边缘集群的容器镜像至云端,支持接收云端系统下发的容器镜像;g) 应支持上送边缘集群的程序部署情况,包括部署的容器集群信息、虚拟机信息、应用程序版本信息等;h) 应支持向云端系统发送应用程序包,发送应用程序拉取请求;i) 应支持接收并处理云端系统下发的应用程序部署包,实现应用部署与升级;j) 云边运维管控过程应该满足云边量测的

21、安全许可;k)5.3.2 界面要求应满足接口与服务要求如下:a) 应为运维管控交互提供统一的交互情况监视界面,能够监视交互的状态;b) 应具备交互的启停、链路切换等界面功能。5.3.3 接口与服务要求应满足接口与服务要求如下:a) 应支持通过调度数据网或调度专网完成边缘集群与云端系统通信;b) 运维管控的交互方式应遵照“(CEP)技术系列标准第3部分第1篇第4分册:调度云平台与边缘集群协同交互”之云边监控交互方式规定;c) 应具备通信通道的主备冗余功能,当主通道采集发生故障后,相应的备通道能即时自动升为主通道运行,主备通道切换时,通过适当的主备通道切换机制和数据保全机制,实现在故障切换期间不丢

22、失数据;d) 应支持数据的可靠传输机制,保证重要数据传输的完整性,能检测传输过程的数据损坏;e) 应支持对重要管控命令进行验证校验操作,防止无权限的误操作。5.3.4 部署要求运维管控应部署在安全II、III区,在同一安全区内进行边缘集群与云端系统的通信交互,严禁跨区交互。5.4 服务交互5.4.1 技术要求云边服务交互是边缘集群调用云端系统所提供的基础及应用服务功能,以及云端系统调用边缘集群所提供的应用服务功能。a) 应支持调用调度云提供的资源服务,如云主机、容器集群等;b) 应支持访问云端基于大数据分析及AI引擎的应用服务;c) 应支持云端申请调用边缘集群资源服务,如边缘侧的虚拟主机、容器

23、集群等;d) 应支持云端调用边缘集群的边缘计算服务。5.4.2 界面要求应为服务交互提供统一的交互情况监视界面,要求如下:a) 能够显示交互的资源情况,监视交互的状态;b) 应具备交互的启停、链路切换等界面功能。5.4.3 接口与服务要求应满足接口与服务要求如下:a) 应支持通过调度数据网或调度专网完成边缘集群与云端系统通信;b) 服务交互的通信方式应遵照“(CEP)技术系列标准第3部分第1篇第4分册:调度云平台与边缘集群协同交互”之云边应用交互方式规定。c) 应具备通信通道的主备冗余功能,当主通道采集发生故障后,相应的备通道能即时自动升为主通道运行,主备通道切换时,通过适当的主备通道切换机制

24、和数据保全机制,实现在故障切换期间不丢失信息;d) 服务交互应满足安全防护、可靠性及可用性要求。5.4.4 部署要求服务交互应部署在安全II、III区,在同一安全区内进行边缘集群与云端系统的通信交互,严禁跨区交互。6 边缘集群系统间互联定义边缘集群和边缘集群(包括现有常规OS2系统)、边缘集群与其他系统之间纵向、横向的交互方案,支撑系统之间的模型、数据互通。6.1 边缘集群之间纵向互联实现边缘集群和边缘集群(包括现有常规OS2系统)之间纵向互联,实现边缘集群之间的模型、数据交互。边缘集群交互参照Q/CSG 1204005-2014中对数据接口与协议的要求。6.1.1 模型交互模型交互主要包括边

25、缘集群之间通过服务进行模型、图形等的交互。模型、图形等文件交互基于服务或或消息队列等其他接口方式实现。a) 模型交互应包括:常规电网模型、新型电力模型(如集中式新能源、分布式发电、虚拟电厂、综合园区、充电设施)等。模型应符合CIM标准,符合Q/CSG 1204005-2014中对电网公共信息模型规范的要求;b) 图形应满足SVG图形格式要求,符合Q/CSG 1204005-2014中对基于SVG的公共图形规范的要求。6.1.2 数据交互数据交互主要包括边缘集群之间通过规约进行数据采集和转发,也可通过服务或消息队列进行数据的交互。以下数据使用通信规约方式或消息队列方式交互:a) 边缘集群上送常规

26、电网设备、虚拟电厂、集中与分布新能源、充电设施、综合园区等的遥测、遥信、遥脉等实时数据;b) 边缘集群纵向传输面向常规电网设备、虚拟电厂、集中与分布新能源、充电设施、综合园区等的控制信息;c) 计划值,预测数据、错峰预警等信息;d) 告警信息。以下数据可以通过服务或消息队列接口方式:a) 常规电网设备、虚拟电厂、集中与分布新能源、充电设施、综合园区等的E语言遥测、遥信、遥脉等数据,以及预测数据、计划数据等;b) 主配网、新能源设备等的标志牌状态等文件;c) 常规电网设备、虚拟电厂、集中与分布新能源、充电设施、综合园区等的设备状态、设备告警信息。d) 边缘集群系统状态数据,包括边缘集群的运行环境

27、状态、应用程序运行状态以及告警等。6.1.3 界面要求为所有数据交互提供统一的交互情况监视界面:a) 应提供交互运行状态监视界面;b) 应具备模型交互日志;c) 应具备交互的启停、链路切换等界面功能。6.1.4 接口与服务要求边缘集群互联应支持通过调度数据网或调度专网完成边缘集群之间通信。应支持根据业务模型需求,形成模型数据格式及接口交互方案,按方案进行模型数据交互。a) 应支持 DL/T634.5-104、DL476-92规范扩展规约方式实现,持通信协议扩展;b) 应支持服务总线通信方式实现通信;c) 应支持消息队列通信方式实现通信;d) 应针对实时数据提供定时全数据发送,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28、e) 应支持模型文件的可靠传输,保证重要数据传输的完整性,能检测传输过程的损坏;f) 宜支持图形和模型文件的选择召唤与全量召唤,支持图形和模型文件运行版本自动校核更新功能。6.1.5 部署要求纵向交互应部署在I、II、III区,宜根据边缘集群所处的安全区,在同一安全区内进行边缘集群之间的通信交互,严禁跨区交互。6.2 边缘集群其他系统横向互联边缘集群和其他系统之间的模型、数据交互参照Q/CSG 1204005-2014中对横向主站间数据交换的要求,实现边缘集群与电网公司各部门(如计划发展部、市场营销部、生产技术部、基建部、物资部、安全监察部、财务部)间的模型数据交互。6.2.1 模型交互模型交

29、互主要包括边缘集群之间通过服务进行模型、图形等的交互。模型、图形等文件交互基于服务或其他接口方式实现。边缘集群可以接入GIS、营配等其他系统的电网模型,也可以为其他系统提供电网模型。a) 模型交互应包括:常规电网模型、新型电力模型如集中式新能源、分布式发电、虚拟电厂、综合园区、充电设施,用户信息等。模型应符合CIM标准,符合Q/CSG 1204005-2014中对电网公共信息模型规范的要求;b) 图形应满足SVG图形格式要求,符合Q/CSG 1204005-2014中对基于SVG的公共图形规范的要求。6.2.2 数据交互数据交互主要包括边缘集群将数据输出给其他系统应用,也可以接入其他系统的数据

30、。输出数据包括:a) 常规电网设备、虚拟电厂、集中与分布式新能源、充电设施、综合园区等的遥测、遥信等实时数据;b) 计划值,预测数据等信息;c) 告警信息;d) 历史数据等。输入数据包括:a) 计量数据;b) 操作计划;c) 检修计划;d) 天气数据等。6.2.3 界面要求为所有数据交互提供统一的交互情况监视界面:a) 应提供交互运行状态监视界面;b) 应具备模型、数据交互日志。c) 应具备交互的启停、链路切换等界面功能。6.2.4 接口与服务要求边缘集群互联应支持通过数据网络完成边缘集群与其他系统之间的通信。应支持根据业务模型需求,形成模型文件格式及接口交互方案,按方案进行模型文件交互。a)

31、 应支持服务总线通信方式实现通信;b) 应支持消息队列通信方式实现通信;c) 可根据系统情况自定义交互接口实现模型传输;d) 应针对实时数据提供定时全数据发送,保证数据的一致性;e) 应支持模型数据的可靠传输,保证重要数据传输的完整性,能检测传输过程的损坏。6.2.5 部署要求横向交互应部署在II、III区,宜根据边缘集群所处的安全区,在同一安全区内进行边缘集群和其他系统之间的通信交互,严禁跨区交互。7 边缘网关接入边缘集群定义边缘网关接入边缘集群技术方案,支撑边缘网关与边缘集群之间模型、数据、状态、运维管理交互。其中常规远动终端(变电站智能远动机或配电终端)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边缘网关与边缘集

32、群进行数据交互。边缘集群通过与边缘网关的交互,实现各类数据的采集和设备监控。7.1 模型交互7.1.1 技术要求模型交互主要包括边缘网关接入边缘集群,实现模型、图形等的上传。边缘集群应支持接入边缘网关设备的模型信息,包括:a) 电网模型:包括电网一次设备以及新能源新型电力设备、充电桩等建模,参照变电站模型(厂站、电压等级、间隔、设备、拓扑)层次关系进行建模;b) 设备模型:指边缘网关及其接入的二次设备的建模,包括一二次设备的关联关系、量测信息、运行状态等,实现设备态势感知、在线监测等应用的基础支撑。模型交互应该满足下列技术要求:a) 应支持对边缘网关的即插即用功能,实现模型召唤、本地导入、更新

33、与管理;b) 应支持不同边缘网关的模型自主召唤;c) 模型宜采用XML格式组织;d) 模型应具备版本管理功能。7.1.2 界面要求应提供统一的模型交互情况监视界面,要求如下:a) 应提供交互链路状态监视界面、交互日志展示;b) 应具备交互的启停、链路切换等界面功能。7.1.3 接口与服务要求应满足接口与服务要求如下:a) 应支持边缘网关提供的不同标准格式的模型文件解析;b) 应支持 DL/T634.5-101、DL/T634.5-104、61850、MQTT 等通信协议;电能量采集和传输协议应支持 DL/T698.45、DL/T 645 等;支持通信协议扩展;c) 应支持串口、网口通过调度数据

34、网或调度专网与变电站智能远动机或配电终端、智能网关通信;d) 应支持4G/5G无线通信网、电力企业其它数据网(非电力调度数据网)或者外部公用数据网的虚拟专用网络方式(VPN)等通信接口与配电终端、分布式新能源等新兴市场主体的边缘网关通信。应通过安全接入区接入边缘网关;e) 应支持模型文件的可靠传输机制,保证重要数据传输的完整性,能检测传输过程的损坏;f) 宜支持图形和模型文件的选择召唤与全量召唤,支持图形和模型文件运行版本自动校核更新功能。7.1.4 部署要求应满足部署要求如下:a) 应支持部署在I、II、III安全区,宜根据边缘集群所处的安全区,在同一安全区内进行边缘集群和边缘网关的通信交互

35、;b) 边缘网关通过公共网络接入边缘集群时应设置安全接入区。7.2 数据交互7.2.1 技术要求边缘集群应支持接入边缘网关进行数据交互,交互数据包括:电网运行状态数据上送和电网运行方式切换,调频、调峰等指令下发,集群与网关间应用协同交互数据等。数据交互应满足下列技术要求:a) 应支持对边缘网关的数据的召唤与存储,包括边缘网关本地设置、本地日志以及历史数据;b) 应支持对边缘网关上送电网运行状态数据的接收和处理;c) 应支持接收边缘网关上送的常规电网设备、集中式新能源、分布式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站、储能、综合能源、微电网和虚拟电厂的数据;d) 应支持命令下发,包括向边缘集群下发电网运行方式切换、

36、调频、调峰等指令;e) 应支持远程登录边缘网关并浏览信息;f) 应支持边缘集群应用与边缘网关应用协同交互;g) 应支持向边缘网关下发数据订阅命令;h) 应能根据不同的采集场景和采集规模,根据一定的分配原则,以采集厂站、通信终端为最小单位,在数据采集量超过集群容量上限时能够基于规则自动横向扩展集群实例规模,实现大容量数据交互;i) 应具备通信通道的主备冗余功能,当主通道采集发生故障后,相应的备通道能即时自动升为主通道运行,主备通道切换时,通过适当的主备通道切换机制和数据保全机制,实现在故障切换期间不丢失数据;j) 当采用消息队列接口方式时,应具备数据交互实例故障时自动拉起数据交互实例并恢复消息队

37、列的处理,故障期间的数据应能够缓存在消息队列服务端,避免数据丢失;k) 应能够通过运行消息总线多主题并发处理模式实现高吞吐量数据交互;l) 应支持跨安全采集区,I区或III区采集功能,实现海量数据跨区协同采集和处理,应满足跨区数据采集的实时性和正确性。7.2.2 界面要求应提供统一的模型交互情况监视界面,要求如下:a) 应提供交互链路状态监视界面、交互日志展示;b) 应具备交互的启停、链路切换等界面功能。7.2.3 接口与服务要求应满足接口与服务要求如下:a) 应支持DL/T634.5-101、DL/T634.5-104、MQTT等通信协议;电能量采集和传输协议应支持 DL/T698.45、D

38、L/T 645等;支持通信协议扩展;b) 应支持串口、网口通过调度数据网或调度专网与变电站或配电终端通信;c) 应支持4G/5G无线通信网、电力企业其它数据网(非电力调度数据网)或者外部公用数据网的虚拟专用网络方式(VPN)等通信接口与配电终端、分布式新能源等新兴市场主体的边缘网关通信。应通过安全接入区接入边缘网关。7.2.4 部署要求应满足部署要求如下:a) 应支持部署在I、II、III安全区,宜根据边缘集群所处的安全区,在同一安全区内进行边缘集群和边缘网关的通信交互;b) 低安全区的边缘网关接入高安全区的边缘集群时应设置安全接入区。7.3 运维管控7.3.1 技术要求边缘集群应支持对边缘网

39、关运维管控,包括:对边缘网关资源、系统服务、应用管理等的部署与运维。运维管控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a) 应支持边缘网关的即插即用,自动完成和边缘网关的通信连接和设备注册;b) 应支持对边缘网关应用服务的部署;c) 应支持对边缘网关的远程管理包括版本升级、参数配置等;d) 应支持对边缘网关的状态监测,包括在线状态、应用状态等;e) 支持对边缘网关应用功能启停等;f) 宜基于XML与边缘网关建立统一的信息交互模型。7.3.2 界面要求应提供统一的模型交互情况监视界面,要求如下:a) 应提供交互链路状态监视界面、交互日志展示;b) 应具备交互的启停、链路切换等界面功能。7.3.3 接口与服务要求应满足

40、接口与服务要求如下:a) 应支持 DL/T634.5-101、DL/T634.5-104、61850、MQTT 等通信协议;电能量采集和传输协议应支持 DL/T698.45、DL/T 645 等;支持通信协议扩展;b) 应支持串口、网口通过调度数据网或调度专网与变电站或配电终端通信;c) 应支持4G/5G无线通信网、电力企业其它数据网(非电力调度数据网)或者外部公用数据网的虚拟专用网络方式(VPN)等通信接口与配电终端、分布式新能源等新兴市场主体的边缘网关通信。应通过安全接入区接入边缘网关。7.3.4 部署要求应满足部署要求如下:a) 应支持部署在I、II、III安全区,宜根据边缘集群所处的安

41、全区,在同一安全区内进行边缘集群和边缘网关的通信交互;b) 低安全区的边缘网关接入高安全区的边缘集群时应安全接入区。7.4 安全接入区7.4.1 技术要求边缘集群与通过公共网络与边缘网关进行交互,需建设安全接入区,技术要求包括:a) 边缘网关接入应在安全接入区进行接入,安全接入区和生产控制大区之间必须通过正反向隔离装置进行隔离;b) 安全接入区出口应配置安全网关或纵向加密装置。7.4.2 界面要求应具备通信的监视和控制画面。7.4.3 接口与服务要求应提供的接口与服务为:a) 安全接入区接入边缘网关,应支持4G/5G无线通信接口与配电终端、分布式新能源等新兴市场主体的边缘网关通信;b) 应支持

42、 DL/T634.5 101、DL/T634.5 104、MQTT 等通信协议;电能量采集和传输协议应支持 DL/T698.45、DL/T 645 等;支持通信协议扩展。7.4.4 部署要求低安全区的边缘网关接入高安全区的边缘集群时应通过安全接入区。7.4.5 性能要求无。8 非功能性要求边缘集群接入应至少满足Q/CSG 1204005-2014标准中相关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等非功能要求。8.1 性能要求为满足大规模接入场景,边缘集群接入应支持1000万遥测、1000万遥信等大容量设计要求。8.2 可靠性要求应满足可靠性要求如下:a) 边缘集群接入应通过关键硬件设备及软件采用冗余配置、集群化、容灾备用等技术手段,消除单点故障,确保不因部分软硬件故障而影响功能的正常运行;b) 系统年可用率99.99%;c) 运行寿命10年;d) 边缘集群接入的服务器、网络设备等MTBF20000小时。8.3 安全性要求应满足安全性要求如下:a) 边缘集群应满足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工业控制系统安全要求;b) 边缘集群接入应按照电力系统安全防护要求部署建设,边缘集群的安全分区分为安全I区、安全II区、安全III区、安全接入区等。8.4 全自主知识产权要求边缘集群的接入软件如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等软件应采用国产或开源自主可控软件。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行业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