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倾斜监测装置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倾斜监测装置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docx(2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倾斜监测装置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倾斜监测装置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版本号:2022版V1.0编号: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22年6月本技术规范书对应的专用部分目录序号名称品类优化清单对应型号1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倾斜监测装置技术规范书(专用部分)目 录1 总则12 工作范围12.1 供货范围12.2 服务界限12.3 技术文件23 应遵循的主要标准24 使用条件34.1正常工作条件44.2特殊工作条件44.3 安全性要求45 技术要求45.1 基本功能要求45.2 监测性能要求65.3 通信功能65.5 电磁兼容性能75.6 环境适应性能75.7 机械性能85
2、.8 可靠性要求85.9 功耗要求95.10 外观及结构96 试验项目及要求96.1 试验环境106.2 功能检验106.3 测量有效性试验106.5 通信方式及一致性试验106.6 电磁兼容性能试验116.7 环境适应性能试验126.8 机械性能试验146.9 电源性能及功耗试验156.10防护等级试验176.11 质量检查176.12 结构和外观检查177 检验规则177.1 型式试验187.2 出厂检验197.3 抽样检验198 技术联络、技术培训及售后服务198.1 技术联络198.2 技术培训198.3 售后服务199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209.1 标志209.2 包装219.3
3、 运输219.4 贮存21附录A22杆塔倾斜监测装置的主要技术指标22附录B23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231 总则1.1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电网设备采购的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倾斜监测装置,提出了该类装置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1.2本技术条件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凡本技术条件中未规定,但在相关设备的国家标准或IEC标准中有规定的规范条文,投标方应按相应标准的条文进行设备设计、制造、试验和安装。对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其要求。1.3如果投标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投标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规范书的要求。如有异议,
4、不管多么微小,都应在报价书中以“对规范书的意见和同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1.4本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1.5本技术规范书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1.6投标方在应标技术条件中应如实反映应标产品与本技术条件的技术差异。如果投标方没有提出技术差异,而在执行合同的过程中,招标方发现投标方提供的产品与其应标技术规范的条文存在差异,招标方有权利要求退货,并将对下一年度的评标工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1.7投标方应在应标技术部分按本技术条件的要求如实详细的填写应标设备的标准配置表,并在应标商
5、务部分按此标准配置进行报价,如发现二者有矛盾之处,将对评标工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1.8投标方应充分理解本技术条件并按本技术条件的具体条款、格式要求填写应标的技术文件,如发现应标的技术文件条款、格式不符合本技术条件的要求,则认为应标不严肃,在评标时将有不同程度的扣分。1.9本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1.10 投标方应提供不少于8年的产品质量保证期。2 工作范围2.1 供货范围合同供货范围为监测输电线路的绝缘子串、跳档或档中风偏的监测装置,详见专用部分附表2.2。2.2 服务界限2.2.1 从装置生产厂家装置安装位置的运输全部由投标方完成。2.2.2 风偏监测装置现场安装和试验在
6、招标方的技术指导和监督下由投标方完成,招标方协助投标方按标准检查安装质量,处理调试投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讯材料等所有材料由投标方提供,通讯布线及接线在招标方技术指导和监督下由投标方完成。2.2.3投标方负责在招标方的监督下对装置进行调试,并按本规范的相关要求,实现监测装置与南方电网全域物联网平台的通信。采用无线通信方式的终端设备,应按照技术规范要求传输至全域物联网平台安全接入区。2.2.4装置安装、调试合格后方可投运。装置投运并稳定运行后,投标方和招标方(业主)双方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管理制度签署合同设备的验收证明书。该证明书共两份,双方各执一份。2.3 技术文件2.3.1 在订货前,
7、投标方应向招标方提供一般性资料,如鉴定证书、型式实验报告、报价书、典型说明书和主要技术参数。2.3.2 在技术协议签订10天内,投标方向招标方提供下列图纸资料及拷贝光盘2份。(a)装置配置图;(b)外形图、安装尺寸基础图;(c)装置使用说明书。2.3.3 装置供货时提供下列资料: 装置的开箱资料除了2.3.2条所述图纸资料外,还应包括安装、运行、维护、修理说明书(中文或中英文对照),部件清单,易损件的清单,工厂试验报告,产品合格证等,一式8份。2.3.4 投标方应提供上述资料的电子版本2份。3 应遵循的主要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8、为有效。所有版本都有可能被修订,应用时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 4943.1 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6388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2314 电力金具通用技术条件GB/T 2317.2 电力金具试验方法第2部分:电晕和无线电干扰试验GB/T 2317.3 电力金具试验方法第3部分:热循环试验GB/T 2317.4 电力金具试验方法第4部分:验收规则GB/T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T 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
9、试验B:高温GB/T 2423.4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12h12h循环)GB/T 2423.6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b和导则:碰撞GB/T 2423.1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GB/T 3482 电子设备雷击试验方法GB/T 3512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热空气加速老化和耐热试验GB/T 6587 电子测量仪器通用规范GB/T 9969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B/T 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 17626.2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 17626.
10、3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 17626.4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 17626.5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 17626.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GB/T 17626.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GB/T 17626.9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GB/T 26264 通信用太阳能电源系统DL/T 548 电力系统通信站过电压防护规程DL/T 1098 间隔棒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DL/T 1247 高压直流绝缘子覆冰闪络试验方法DL/T 5154 输
11、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 1508-2016 输电线路导地线覆冰监测装置QJ/T 815.2 产品公路运输加速模拟试验方法JB/T 9740.4 低速风力机安装规范Q/CSG 1203020 中国南方电网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通用技术规范Q/CSG 1204009 中国南方电网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技术规范Q/CSG1210050-2020 南方电网电力全域物联网平台接入技术规范Q/CSG1210052-2020 物联网平台技术规范4 使用条件4.1正常工作条件a) 环境温度:-25+70;b) 环境相对湿度:5100(产品内部,既不应凝露,也不应结冰);c) 大气压力:550hPa10
12、60hPa;d) 最大风速:35m/s(离地面 10m 高,10min 平均风速);e) 最大日温差:25;f) 日照强度:0.1W/cm(风速 0.5m/s); g) 覆冰厚度:10mm;h) 安全要求:符合GB 4943 中的相关规定及计算机机房内的GB 9361中B类安全规定。i) 装置(含太阳能板、蓄电池等)在狂风、暴雨、冰冻等恶劣自然环境及强电磁环境中运行,其工作稳定性、可靠性不应受到明显影响。4.2特殊工作条件针对具体工程,用户根据实际需求提出特殊工作条件(专用部分表格1.2)。当超出正常与特殊工作条件时,由用户与供应商协商确定。4.3 安全性要求a) 装置不应影响输电线路的运行安
13、全;b) 安装在杆塔上的各功能部件应采取防振、防松措施,而且不应降低杆塔的机械强度;c) 装置与全域物联网平台之间的信息通信应满足安全接入要求,监测装置的安全要求应符合GB4943中的相关规定;d) 装置与全域物联网平台及其通信回路均应符合Q/CSG 1204009中对电力设备在线监测系统的安全防护要求。5 技术要求5.1 基本功能要求5.1.1 数据采集a) 实数据采集应包含以下参量:杆塔顺线和横向倾斜角度;b) 应能采集监测装置电源电压、电量百分比等表征电源性能的参量;c) 对于无线通信方式,应能采集监测装置所在位置通信信号强度;d) 装置各组成单元运行状态;e) 数据采集方式,应同时具备
14、自动采集方式与受控采集方式,应满足受控采集要求;f) 数据采集间隔应满足:根据采集参量的变化特征,可结合用户需求而设定;数据采集间隔最小可设置为5分钟,默认时间间隔为30分钟。5.1.2 记录功能a) 装置运行后应能正确记录和存储实时监测数据,装置异常等情况下应能够正确建立事件标识;监测装置应能存放至少连续90天的监测数据或全域物联网平台因通讯等问题未上传的数据;b) 保证记录数据的安全性,不应因电源中断、快速或缓慢波动及跌落等原因丢失已记录的动态数据;不应因外部访问而删除动态记录数据;不允许人工删除和修改动态记录数据;不应丢失或抹去已记录的信息。5.1.3 报警功能a) 应具有监测功能故障和
15、通信中断等异常情况的自动报警功能;具备数据超标报警、装置功能异常报警等故障报警功能,且设备状态参量报警阈值可设置。b) 报警信息应能区分各种不同类型的异常情况,包括监测数据、装置自检异常等;c) 报警信息应实现实时远传,报警策略设置可修改。5.1.4 自检测与自恢复功能a) 装置应具有自检测功能,提供装置运行状态自检信息,记录故障日志; b) 装置应具有自恢复功能,当出现类似异常供电终止等情况后,装置能够自动恢复正常运行,且存储数据不丢失,并能实现自动补发,通过全域物联网平台的安全接入区实现数据上送至全域物联网平台。5.1.5 装置硬件和软件管理a) 应具备动态响应远程时间查询/设置、数据请求
16、、重启等指令的能力;b) 应具备按远程指令修改装置运行参数的能力;c) 应具备密码认证和远程更新程序的功能,应具备可靠的更新机制与方式; d) 应具备周期性自检功能并能输出自检信息;e) 应具备错误自恢复、定时重启功能;f) 应具备休眠功能,应支持休眠状态下短信唤醒;装置缺省为无休眠;g) 应具备发送短信的功能;h) 宜能通过短距离无线调试工作模式,在现场对装置各监测单元进行实时控制和调试。5.1.6 电源技术要求a) 应具备自动浮充电能、过压保护、欠压保护、过流保护和温度补偿等功能;b) 应具备监测电源性能的功能,并向全域物联网平台上传相关信息。c) 电源模块一般包括能量采集单元、蓄电池和控
17、制器等;d) 应具备宽动态、高效率的供电特性;e) 应具有自管理功能(包括但不限于深度放电保护、过流保护、充放电管理等);f) 应具有完善的远程运行监测功能,能够对电源运行状态、电池电压进行监视,便于及时发现异常情况;g) 蓄电池应充分考虑电池容量受温度和使用时间的影响,选择环境适应能力强、低温性能好、循环使用寿命长的电池;h) 电源模块宜配置独立的充放电控制器,电源模块标称电压宜为DC+12V;i) 持续无光照且无其他电力补充的条件下,蓄电池应至少可以维持监测装置正常运行30天的供电。5.2 监测性能要求监测范围、分辨力和测量误差需符合表1中要求。表1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倾斜监测装置技术指标检测
18、参量检测范围()测量误差限值分辨力()顺线倾角-10+100.050.01横向倾角-10+100.050.015.3 通信功能5.3.1 装置通信方式监测装置的数据通信应满足以下要求:a) 装置应符合设备物模型规范要求,并采用设备直连的方式接入南方电网全域物联网平台,实现设备与全域物联网平台的通信,并满足南方电网电力全域物联网平台接入技术规范(Q_CSG1210050-2020)、物联网平台技术规范(Q_CSG1210052-2020)中相关技术规范要求;b) 监测装置与南方电网全域物联网平台之间应用层数据传输规约应满足南方电网公司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通信规约(架空线路部分)要求;c) 装置应
19、能将采集到的杆塔顺线倾斜角和杆塔横向倾斜角等数据以无线通信方式实时发送到南方电网全域物联网平台,数据类型见附件A: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倾斜监测装置物模型;d) 设备能将状态自检信息定时发送到南方电网全域物联网平台;e) 在通讯中断时,可自动保存测得的数据,待通讯恢复后,及时将存储的数据传回南方电网全域物联网平台;f) 装置宜采用经南网安全认证的通信模组,实现终端与物联网平台的数据传输。物联通信模组是全域物联网平台专用于终端对接全域物联网平台的GPRS通信模组,实现终端与全域物联网平台之间协议转换以及与全域物联网平台的数据对接、认证、安全加密等功能。5.3.2 对时功能a) 装置通信软件应能够接收全
20、域物联网平台的对时命令,宜每天对时一次,对时误差应不超过20s;走时误差应不大于0.5s/24h;b) 装置断电24h以内,内部实时时钟须能正常走时。5.5 电磁兼容性能5.5.1 静电放电抗扰度应满足GB/T 17626.2中规定的试验等级为4级的静电放电抗扰度要求。5.5.2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应满足GB/T 17626.3中规定的试验等级为3级的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要求。5.5.3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应满足GB/T17626.4中规定的试验等级为4级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要求。5.5.4 浪涌(冲击)抗扰度应满足GB/T17626.5中规定的试验等级为4级的浪涌(冲击)抗扰度要求
21、。5.5.5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应满足GB/T17626.6中规定的试验等级为3级的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要求。5.5.6 工频磁场抗扰度应满足GB/T 17626.8中规定的试验等级为5级的工频磁场抗扰度要求。5.5.7 脉冲磁场抗扰度应满足GB/T 17626.9中规定的试验等级为5级的脉冲磁场抗扰度要求。5.6 环境适应性能5.6.1 低温应满足GB/T 2423.1中6.6.1规定的温度为-40、持续时间72h的低温试验要求。5.6.2 高温应满足GB/T 2423.2中15.1规定的温度为+70、持续时间72h的高温试验要求。5.6.3 交变湿热应满足GB/T 2423.
22、4中7.3规定的温度为+55,相对湿度大于90%RH,持续时间12h;温度为25,相对湿度大于95%,持续时间12h的交变湿热试验要求。5.6.4 低温覆冰性能监测装置应能满足在环境温度为-100,环境湿度为90%RH以上,且装置表面全面覆冰,保持时间24小时的覆冰试验要求。5.7 机械性能5.7.1 振动性能在非工作状态下,非包装状态的监测装置应能满足GB 6587.4中第1部分规定的严酷等级的正弦振动:a) 频率范围:塔上监测装置5Hz55Hz,线上监测装置10Hz150Hz ;b) 峰值加速度:10m/s2;c) 扫频循环次数:5次;d) 危险频率持续时间:10min。5.7.2 垂直振
23、动疲劳性能a) 安装在导地线上的监测装置应能满足GB/T 2423.10中5.1、5.2和5.3.2.2中规定的承受振幅A=0.5mm、频率f25Hz50Hz、振动次数N=1107次的垂直正弦振动。b) 5.7.3 碰撞c) 装置应能承受 GB/T 14537中规定的严酷等级为级的碰撞试验。d) 在非工作状态下,非包装状态的监测装置应能承受如下严酷等级的碰撞:e) 脉冲持续时间:16ms;f) 每方向的碰撞次数:1000次;g) 峰值加速度:98m/s2。5.8 可靠性要求5.8.1 基本要求a) 监测装置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不应低于25000h;b) 监测装置的使用寿命不应少于8
24、年,其中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不应低于3年;c) 运行状态下,每日数据缺测率应不大于1%,监测装置各传感器每日无效数据率应不大于3%。5.8.2 电源要求a) 电源模块一般包括能量采集单元、蓄电池和控制器等;b) 在输电线路杆塔上,宜采用太阳能板加蓄电池等供电方式,电源模块应满足监测装置在当地环境条件下连续工作要求;c) 杆塔上电源模块宜配置独立的充放电控制器,电源模块标称电压宜为DC+12V;d) 杆塔上电源模块宜采用分体式设计,蓄电池及充放电控制器宜安装在独立的机箱内;e) 电源机箱单体质量不应超过30kg;f) 持续无光照且无其他电力补充的条件下,蓄电池应至少可以维持监测装置正常运行30天的供
25、电。5.9 功耗要求a) 装置整体应采用低功率设计;b) 峰值功率:15W;c) 在线状态下采集功率:3.5W;d) 在线状态下静态功率:1.0W;e) 休眠状态功率宜不超过0.6W;f) 装置日耗电量: 2.5Ah。5.10 外观及结构a) 监测装置应遵循简单、可靠、适用的原则,采用标准化、模块化、小型化以及低功耗设计,并满足输电线路户外自然环境下长期可靠运行的要求;b) 外观应整洁、无损伤,结构上应针对现场安装过程的起吊、固定工作进行设计;c) 外壳为单层结构时,防护等级应满足GB4208中规定的IP65要求。外壳为双层结构时,外层防护等级应满足GB4208中规定的IP54要求,内层防护等
26、级应满足IP65要求;d) 监测装置单体重量应尽量减轻(不宜超过30kg),安装位置在导线上的部分,单体重量不超过2.5kg;e) 监测装置的金属构件应采用耐腐蚀材料,非金属构件应采用耐老化材料;f) 应具有永久标识,铭牌、文字及符号应简明清晰;g) 应满足防腐蚀、防霉菌、防潮湿、防盐雾要求,并具有防止动物影响的措施;h) 各零部件及相应连接线应有防松措施,无机械损伤;i) 监测装置外接数据线应采用屏蔽线,数据线与电源线均应采用保护措施;所有引线均应采用专用金具固定在线路本体上,并采取适当的防松措施;j) 电源和信号插口应采用防水航空插头,应具备防误插设计;k) 监测装置的外观和结构应与相应线
27、路构件相匹配,便于安装和维护,且安装时应避免对线路本体造成不必要的改变或损伤。6 试验项目及要求6.1 试验环境除环境影响试验及运行中试验之外,其它试验项目应在如下试验环境中进行。a) 环境温度:+15C+35C;b) 相对湿度:25%75%;c) 大气压力:550hPa1060hPa;6.2 功能检验6.2.1试验方法按照现场配置方式组成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倾斜监测系统,给监测装置通电,施加相应信号,分项检测监测装置是否具备本标准要求的各项功能,应进行以下接口测试:a) 测试监测装置的数据输出接口及一致性;b) 测试监测装置的查询功能、配置功能及一致性;c) 测试监测装置的运行状态监测功能、报警
28、功能及远程升级功能等。 d) 6.2.2判定准则e) 监测装置应具备本技术规范书5.1和5.2中规定的功能;f) 应用层数据传输规约应符合附录A南方电网公司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通信规约(架空线路部分)要求。6.3 测量有效性试验6.3.1试验方法a) 计量设备:所有用于检验的计量设备均应按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的要求定期进行校准/检定;b) 检验方法:对技术指标应按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的规定方法进行各项检验。6.3.2判定准则测量范围、准确度等技术指标应满足本技术规范书5.2及附录中规定的技术要求。6.5 通信方式及一致性试验6.5.1 通信方式检验a) 按照南方电网公司输电线路在
29、线监测装置通用技术规范的要求,对监测装置与全域物联网平台的互操作性进行测试,测试内容包括数据模型、通信接口服务及时间同步。b) 按照监测装置与全域物联网平台无线通信方式数据通信规约要求,对装置无线通信功能进行测试,测试内容包括数据帧格式、控制字功能及数据规范性等。c) 装置具备通信恢复能力,当故障消除后,与全域物联网平台无线安全接入的网络通信应能自动恢复正常,信息传送正确。6.5.3 通信稳定性检测在网络流量异常增加、大量突发报文冲击情况下,装置无异常。6.6 电磁兼容性能试验6.6.1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按照“GB/T 17626.2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中规定,并
30、在下述条件下进行:a) 监测装置在正常工作状态;b) 接触放电或空气放电;c) 在外壳和工作人员经常可能触及的部位;d) 试验电压:接触放电 8kV,空气放电15kV; e) 正负极性放电各10次,每次放电间隔至少 1s。在试验期间及试验后,监测装置的功能和性能应达到GB/T 17626.2中规定的a级要求。6.6.2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按照“GB/T 17626.3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中规定,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a) 监测装置在正常工作状态;b) 频率范围:80MHz3000MHz;c) 试验场强:10V/m。在试验期间及试验后,监测装置的功能和性能应达
31、到GB/T 17626.3中规定的a级要求。6.6.3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按照“GB/T 17626.4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中规定,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a) 监测装置在正常工作状态;b) 试验电压:电源端口4kV,数据端口2kV。c) 在施加干扰的情况下,监测装置应能正常工作。在试验期间及试验后,监测装置的功能和性能应达到GB/T 17626.4中规定的a级要求。6.6.4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按照“GB/T 17626.5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中规定,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a) 监测装置在正常工作状态;b) 试验电压:4k
32、V。在试验期间及试验后,监测装置的功能和性能应达到GB/T 17626.5中规定的a级要求。6.6.5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按照“GB/T 17626.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中规定,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a)试验电压:10V;b)扫描频段:150kHz80MHz;c)试验波为1kHZ正弦波对信号进行80%的幅度调制,扫频速率1.510-3十倍频程/s,驻留时间1s,扫描步长1%。在试验期间及试验后,监测装置的功能和性能应达到GB/T 17626.6中规定的a级要求。6.6.6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按照“GB/T 17626.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33、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中规定,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a)监测装置处于正常工作状态;b)稳定持续的磁场强度:100A/m;c)1s3s短时作用的磁场强度:1000A/m。在试验期间及试验后,监测装置的功能和性能应达到GB/T 17626.8中规定的a级要求。6.6.7 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按照“GB/T 17626.9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中规定,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a) 监测装置在正常工作状态;b) 磁场强度:1000A/m。在试验期间及试验后,监测装置的功能和性能应达到GB/T 17626.9中规定的a级要求。6.7 环境适应性能试验6.7.1 低温试验(1)试验方法将
34、整套监测装置(除太阳能采集板)放入恒温恒湿箱,确认电量充足、各功能部件运行正常,且监测装置采集时间间隔为默认采集间隔;按GB/T 2423.1中规定的试验方法和要求,在本标准5.6.1中规定的严酷等级下进行试验,且监测装置采集时间间隔为默认采集间隔,统计试验期间数据缺测率。(2)判定准则试验期间及试验结束30分钟内,整套装置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a)试验结束时装置在线;b)试验过程中,掉线次数不超过2次;c)单次掉线时长不超过1h;d)数据缺测率不大于1%;e)未出现无效数据。6.7.2 高温试验(1)试验方法将整套监测装置(除太阳能采集板)放入恒温恒湿箱,确认电量充足、各功能部件运行正常,且监
35、测装置采集时间间隔为默认采集间隔;按照GB/T 2423.2中规定的试验方法,并在本技术规范书中规定的严酷等级下进行试验,且监测装置采集时间间隔为默认采集间隔,统计试验期间数据缺测率。(2)判定准则试验期间及试验结束30分钟内,整套装置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a)试验结束时装置在线;b)试验过程中,掉线次数不超过2次;c)单次掉线时长不超过1h;d)数据缺测率不大于1%;e)未出现无效数据;f)蓄电池应无鼓包、裂纹、开裂等现象。6.7.3 交变湿热试验(1)试验方法将整套监测装置(除太阳能采集板)放入恒温恒湿箱,确认电量充足、各功能部件运行正常,且监测装置采集时间间隔为默认采集间隔;按照GB/T
36、2423.4中规定的试验方法和要求,在本标准5.6.3中规定的严酷等级下进行试验,且监测装置采集时间间隔为默认采集间隔,统计试验期间数据缺测率。(2)判定准则试验期间及试验结束30分钟内,整套装置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a)试验结束时装置在线;b)试验过程中,掉线次数不超过2次;c)单次掉线时长不超过1h;d)数据缺测率不大于1%;e)未出现无效数据;f)蓄电池应无鼓包、裂纹、开裂等现象。6.7.4 低温覆冰试验(1)试验方法将整套监测装置(除太阳能采集板)放入恒温恒湿箱,确认电量充足、各功能部件运行正常,且监测装置采集时间间隔为默认采集间隔;在-100之间、90%RH以上环境中且装置覆冰条件下,
37、全部数据采集功能开启,保持24h。(2)判定准则试验期间及试验结束30分钟内,整套装置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a)试验结束时装置在线;b)试验过程中,掉线次数不超过2次;c)单次掉线时长不超过1h;d)数据缺测率不大于1%;e)未出现无效数据;f)各传感器应运转正常;6.8 机械性能试验6.8.1 振动试验(1)试验方法监测装置不包装、不通电,固定在振动试验台中央,按照GB/T 2423.10中规定的试验方法和要求,并在本技术规范书中规定的严酷等级下进行试验。(2)判定准则试验后,监测装置应无损坏,紧固件、连接件、模块及元器件无松动、脱落等现象,且通电后监测装置在规定的限值内性能正常。6.8.2
38、垂直振动试验(1)试验方法本试验通过模拟导地线振动,检验安装在导地线上的监测装置耐受垂直振动的能力和对导地线的损伤。参照DL/T 1098规定的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布置参见DL/T 1098,将监测装置按要求固定在受张导线上,导线张力为1025%CUTS;振动条件要求振动频率f为25Hz50Hz,监测装置安装处导线振幅A=0.5mm,振动次数N=1107次。同时测量监测装置夹头处的导线动弯应变值(不应大于允许值100120)。(2)判定准则试验后,检验监测装置各部件无松动,无损坏,夹头无滑移、无明显磨损;监测装置夹头处的导线未损伤;监测装置能正常工作。6.8.3 碰撞试验(1)试验方法
39、监测装置不包装、不通电,固定在碰撞试验台中央,按GB/T 2423.6中规定的试验方法和要求,在本技术规范书中规定的严酷等级下进行试验。(2)判定准则试验后,监测装置应无损坏,紧固件、连接件、模块及元器件无松动、脱落等现象,且通电后监测装置在规定的限值内性能正常。6.9 电源性能及功耗试验6.9.1 蓄电池常温容量(10h率容量)试验(1)试验方法监测装置不包装、不通电,固定在碰撞试验台中央,按GB/T 2423.6中规定的试验方法和要求,在本技术规范书中规定的严酷等级下进行试验。(2)判定准则试验后,监测装置应无损坏,紧固件、连接件、模块及元器件无松动、脱落等现象,且通电后监测装置在规定的限
40、值内性能正常。6.9.2 蓄电池低温放电率试验(1)试验方法a)针对杆塔上供电电源的蓄电池,完全充电后静置1h以上,在环境温度为255的条件下开始放电。在放电过程中,放电电流的波动不得超过规定值的1%;b)进行10h率容量试验,得到蓄电池10h率容量;c)蓄电池再次完全充电后,再进行10h率容量试验,共进行6次循环试验。(2)判定准则10h率容量在第1次循环不应低于90%的额定容量,且在第5次循环以前应达到额定容量。6.9.3 蓄电池荷电保持能力(容量保存率)试验(1)试验方法a)针对杆塔上供电电源的蓄电池,完全充电后,进行10h率容量试验,得到静置前容量;b)蓄电池再次完全充电后,在255的
41、环境中静置30天;c)蓄电池静置30天后,不经补充电立即进行10h率容量试验,得到蓄电池静置后容量;d)计算出蓄电池自放电试验后的容量损失百分数值。(2)判定准则蓄电池静置30天后,其容量保存率不应低于95%。6.9.4 电源过流保护试验(1)试验方法使用带直流电度表的放电仪,接入电源的输出端,检测当放电电流大于整定值时蓄电池是否停止放电。(2)判定准则放电电流大于整定值时,应停止放电,监测装置停止工作;放电电流小于整定值时,应恢复放电,且监测装置自动恢复工作。6.9.5 电源供电时间等效试验(1)试验方法在环境温度为0,按照现场配置方式组成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仅依靠充满电的蓄电池供电,在采
42、样时间间隔为默认采集间隔、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进行测试。(2)判定准则蓄电池单独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0日。对于视频类电源,满足每天工作1小时,持续15天。6.9.6功耗试验(1)试验方法a)将监测装置(除太阳能采集板)放入恒温恒湿箱,确认各功能部件运行正常;b)箱内温度25条件下,装置持续运行1h,用0.1级万用表分别测量监测装置不同运行状态下供电回路的电流和电压,计算峰值功耗、在线状态下采集功耗、在线状态下静态功耗、休眠状态功耗。(2)判定准则应满足本标准5.8和5.9中规定的相关技术要求。6.10防护等级试验(1)试验方法依据GB 4208中规定的试验要求和方法进行检验。(2)判定准则应满足本技
43、术规范书中规定的相关技术要求。6.11 质量检查(1)试验方法通过计量称重设备对监测装置进行质量检查。(2)判定准则应满足本技术规范书规定的相关技术要求。6.12 结构和外观检查(1)试验方法通过目测对监测装置进行外观和结构方面的检查。(2)判定准则应满足本技术规范书中5.10规定的相关技术要求。7 检验规则装置检验分为型式试验、出厂检验和抽样检验三类,试验项目按表2所列规定执行。表2 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倾斜监测装置检验项目序号试验项目分类检验项目依据条款型式试验出厂检验抽样检验1功能检验功能检验(含数据传输规约测试)6.22有效性准确度6.37电磁兼容试验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6.5.18射频电磁
44、场辐射抗扰度试验6.5.29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6.5.310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6.5.411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6.5.512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6.5.613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6.5.714环境试验低温试验6.6.115高温试验6.6.216交变湿热试验6.6.317低温覆冰试验6.6.418机械性能试验振动试验6.7.119垂直振动试验6.7.220碰撞试验6.7.321电源性能及功耗试验电源常温容量试验6.8.122电源低温放电率试验6.8.223电源荷电保持能力试验6.8.324电源过流保护试验6.8.425电源供电时间(无阳光工作日)试验6.8.526功耗试验6.8.627结构和外观检查结构和外观检查6.928质量检查质量检查6.1029防护等级试验防护等级试验6.11注1:表示必须做的项目,表示可选做的项目,表示不做的项目;注2:功能检验(含数据传输规约测试)在型式试验时可不包含数据传输规约测试;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