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0年7月自学考试05677法理学试题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2010年7月自学考试05677法理学试题答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全国2010年7月自学考试法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567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法学分支学科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被称为(B)A.法律体系B.法学体系C.法系D.法的历史类型2.研究法的基本问题、一般问题和共通性问题的专门学问,被称为(C)A.综合法学B.应用法学C.法理学D.刑名之学3.本身没有明确规定具体的规则内容,但明确规定可以或应当依照、援用、参照其他规则来使本规则的内容得以明确的规则是(D)A.确定性规则B.委托性规则C.任意性规则D.准用性规
2、则4.由法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法的主要内容是(C)A.统治阶级意志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C.权利和义务D.秩序和正义5.我国宪法第25条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这一原则属于(D)A.公理性原则B.程序性原则C.诉讼性原则D.政策性原则6.下列关于“法体现执政阶级意志”这一法的本质的理解,有错误的是(B)A.法是阶级性和社会性的统一B.法完全不反映其他社会主体的利益和愿望C.法所体现的执政阶级意志是该阶级的共同意志D.法所体现的执政阶级意志是由其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7.把法律秩序等同于法、法制或法的体系的学者是(A)A.凯尔森B.庞德C.埃利希D.哈
3、特8.法对社会主体和社会关系所发生的实际影响是(A)A.法的作用B.法的价值C.法的功能D.法的效力9.以下属于民法法系的国家是(D)A.印度B.英国C.澳大利亚D.德国10.下列关于法的移植的正确说法是(C)A.不同法系之间不能进行法的移植B.不同政治制度之间不能进行法的移植C.法的移植以供体(被移植的法)和受体(接受移植的法)之间存在共同性为前提D.各国国情的不同决定了法的移植基本上是不可能的11.在英国历史上,当没有先例可遵循时,由王室顾问、大法官根据公平原则加以判决而形成的法,被称为(D)A.普通法B.制定法C.习惯法D.衡平法12.在提出法案前所进行的有关立法活动,即为正式立法提供条
4、件的活动,被称为(C)A.立法过程B.立法完善C.立法准备D.由法案到法13.立法体制的核心问题是(A)A.立法权问题B.立法技术问题C.立法的原则D.立法的指导思想14.法得以形成的资源、进路和动因被称为(A)A.法的渊源B.法的形式C.法的表现形态D.法的效力等级15.按照一定的顺序将各种法或有关法集中起来,加以系统编排,汇编成册。这是指(B)A.法的清理B.法的汇编C.法的分类D.法的编纂16.在我国法学界,将一个国家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称之为(B)A.法系B.法的体系C.法的渊源D.法的形式17.法在实施过程中,对行为和事项具有的约束力,被
5、称为(B)A.法对主体的效力B.法对事的效力C.法的时间效力D.法的空间效力18.下列不属于守法理由的是(D)A.畏惧法的惩罚B.守法的习惯C.利益衡量的理性选择D.人的本性19.存在着确定的权利主体,而没有确定的义务主体的法律关系是指(C)A.调整性法律关系B.保护性法律关系C.绝对法律关系D.相对法律关系20.凡属于特定人所有,不能转让与他人的权利是指(B)A.债权B.人身权C.从权利D.所有权21.下列关于法律责任与法律义务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A.前者有惩罚性,后者不一定B.两者的主体都具有特定性C.前者主体不特定,后者主体特定D.两者都有惩罚性22.在我国,当法律规定需要进一步明
6、确含义的,有解释权的主体是(B)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D.最高法院23.现代社会最主要的法律职业主体不包括(C)A.法官B.律师C.公证员D.检察官24.从监督的模式出发,将不同的子系统相互之间进行的监督称之为(D)A.自循环监督B.系统内监督C.纵向监督D.系统间监督25.在民主和法制建设中,法制是民主的(C)A.基础B.力量C.保障D.前提26.学者们所指的独立于立法、执法和司法权之外的“第四种权力”是指(A)A.社会舆论B.执政党监督C.公民的监督D.法律职业群体监督27.国家权力机关对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权力的行使进行监察和督促的专门活动,被称为(B)A.法律监督B.
7、立法监督C.宪法监督D.权力监督28.不同种类的法律文化之间也有可能相互吸收,这种现象被称为法律文化的(A)A.融合性B.共通性C.变异性D.超越性29.在下列选项中,关于西方法律传统的正确表述是(C)A.政法合一B.德主刑辅C.权利文化D.礼法相结合30.把用来描述法律系统中观念性和精神性要素的一个法学范畴称之为(D)A.法律系统B.法律传统C.法律文化D.法律意识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理论法学是从总的方面探求法学研究对象的法学分支学科,其主
8、要内容包括法的(ABCD)A.基本概念B.基本原理C.基本原则D.基本规律E.技术性规定32.法的普遍有效性是指(AD)A.法的适用对象具有普遍性B.所有的法都可以在全国适用C.法可以永远适用D.法的适用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具有普遍性E.法的有效性遍及一切生命体33.法的适用的基本要求有(ACD)A.高效B.独立C.权威D.公正E.服务34.法的体系的特点有(ACE)A.建构性的B.灵活的C.统一的D.封闭的E.发展变化的35.在中国建设法治国家需要注重把握的基本条件有(BCE)A.计划经济B.现代市场经济C.现代民主政治D.加强公权力E.现代法律文化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
9、20分)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说明其正确或错误的理由。36.不同主体按照相同程序就同一领域问题制定两个以上法律规定时,应该适用“新法优于旧法”原则。答:(1分)必须是同一主体制定的法律才适用该原则。若是不同主体,首先应考虑到“下位法服从上位法”原则。(3分)37.法律正义是正义中的基本正义。答:(1分)首先,并不是所有的正义都可以转化为法律正义,只有部分适合于国家和社会生活基本关系事项的正义,才可以转化为法律正义。其次,正义总的看属于高层次伦理规范,正义中的较高要求,人们并非都能做到,因而不适合转化为法律正义。再次,适合上升为法或转化为法律正义的正义,也并
10、非在任何情形下都适合上升为法或转化为法律正义。(3分)38.立法就是指制定新法律的活动。答:(1分)立法不仅包括制定新法的活动,还包括认可和变动法的活动。(3分)39.法案就是指议案。答:(1分)法案只是议案的一种,是指有提案权的主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提交有关主体审议的关于制定、认可、变动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提议和议事原型。(3分)40.任何不受制约的权力都有可能走向腐化。答:(1分)这是由国家权利的特点所决定的,因为,国家权力的行使是由专门的国家机关的人员所进行,由于人性的弱点加上国家权力的权威性,如果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就有可能变成专制和独裁。(3分)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
11、20分)41、为什么法律需要正义?答:(1)法律需要以正义为一种基本的价值目标,从而使法在其基本路向上达致比较理想的境况。(2分)(2)正义可以作为评判法之良恶优劣的标准。(1分)(3)正义观念是促进法的进步性变革的经常性力量。(1分)(4)正义是法之阙失的一个重要弥补者。(1分)42、法律责任免除的情形。答:常见的法律责任免除情形包括:(1)时效免责。法律责任的存续通常有一定期限,如果法律责任存续超过法定期限,可以被免除。(1分)(2)不诉免责。属于不告不理:范畴的,当事人不诉,实质上免除了责任人的法律责任。(1分)(3)因履行不能而免责。(1分)(4)协议免责、辩诉交易免责。(1分)(5)
12、自首,立功免责。(1分)43、我国法学界所认为的划分部门法的根据是什么?答:我国法学界所认为的划分部门法的根据主要是:(1)划分部门法的首要标准是法所调整的对象,即一定社会关系的性质和范围。(2分)(2)其次是法的调整方法和手段。(1分)(3)划分部门还要遵循一定的原则。(1分)(4)还要考虑法的渊源以及法的形式和分类等因素。(1分)44、法律意识对法治建设有哪些作用?答:法律意识在法治建设中的主要作用有:(1)法律意识是加强立法工作,促进立法完善的思想基础。(1分)(2)法律意识是贯彻依法办事的法治原则的思想保障。(2分)(3)法律意识是正确执法和司法的必要的思想条件。(1分)(4)法律意识
13、是推动自觉守法的一个重要思想动力。(1分)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5、为什么说法的实施是建立法治国家的关键环节?答:法治不仅仅是由法律制度组成,更是立法、守法、执法、司法等动态过程运行后而形成的法律秩序。离开法的实施,法治就只能停留在纸面上。(2分)法治国家的建设不能离开法的实施,是因为:(1)法的实施是实现法的作用和目的的前提条件。(2分)(2)法的实施是实现权利和义务的必需环节。(2分)(3)法的实施是建立法治国家的重要内容和条件。(2分)(4)法的实施具有补充和促进立法发展的作用。(2分)46、试论中国法治建设的基本原则。答:(1)法律应当成为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国家一切活动都应当接受法律的规范,社会生活各个基本环节都应当由法律来规制。(3分)(2)法律应当在整体上臻于良法之境。即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体现人民主权原则,公民权利得到有效保障,法律能够体现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需要等。(3分)(3)法应当在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具有极大的权威,即所有组织和个人的法律权利得到保障,义务都依法履行。(2分)(4)法应当体现和保障国家权力的分权与制衡。即一方面通过法律制度保障国家权力资源的合理和有效配置,化集权为分权。另一方面,通过法律制度对分工行使的各种权力实行有效的制衡,以免分权之后,出现以小专权代替大集权、多专权代替大集权的状况。(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