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精品文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精品文稿.ppt(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社会心理学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第1页,本讲稿共20页心理求助行为心理求助行为社会心理学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的应用社会心理学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的应用第2页,本讲稿共20页心理求助行为心理求助行为认知和感受、解释、应对疾病行为疾病行为,也称作患病行为(illness behavior)个体的求助行为求助行为指为了缓解心理压力、消除心理障碍而采取的寻求各种帮助的行为,它属于适应性行为之一,实际上是其疾病行为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第3页,本讲稿共20页一、心理求助行为的主要类型一、心理求助行为的主要类型1根据个体对心理不适产生原因的归属,可以将心理求助行为分为以下5种类型:(1)求助于超自然的帮助。如采取烧香
2、、拜佛等(2)求助于自然的帮助。如看风水、算命等(3)求助于医疗的帮助。如看中西医、药膳食补等(4)求助于现代(西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帮助(5)自我心理调节。如修身养性、自我暗示等第4页,本讲稿共20页2根据求助对象是他人还是自己,可将心理求助行为分为自我帮助自我帮助与寻求他人帮助寻求他人帮助:(1)自我帮助:也称自助、自我调节。一般来说,从心理求助行为发生的时间顺序看,人们感到心理不适后,先自助,再求助于他人。(2)寻求他人帮助:这是心理求助行为的主要形式,又可细分为主动求助主动求助与被动帮助被动帮助两种类型。第5页,本讲稿共20页二、影响心理求助行为的心理社会因素影响心理求助行为的心理社会
3、因素(一)社会因素对个体心理求助行为起影响作用的社会因素有很多,如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支持系统(社会助人系统)的类别、效率和易获得性等。在此,我们主要分析一下社会文化因素对个体心理求助行为的影响。(二)个体因素主要分析个体归因、人格特点和代价权衡对心理求助行为的影响。第6页,本讲稿共20页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咨询的文化性:理论、对症状的定义、应对我国目前心理疾病患者求医率低,原因:1.传统世俗观念传统世俗观念对精神疾病的歧视与偏见中国人习惯把心理疾病与个人道德品质联系起来2.强调社会(或群体)取向社会(或群体)取向个人隐私权的淡漠难以接受以个人隐情的尽情倾诉为前提来寻找致病根源进而达到治疗目的的
4、心理咨询与治疗3.“差序格局差序格局”的人际关系心理医生是“外人”4.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慎独、自省自省易形成仅仅依靠个人的自我调节来化解内心矛盾的习惯5.传统文化对非本土化的心理咨询对非本土化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的排斥排斥不愿求助心理咨询。例如,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第7页,本讲稿共20页个人因素个人因素归因归因个体对心理问题或疾患的归因是决定其心理求助倾向的主要决定性因素。人类对心理障碍的主要归因观点:(1)超自然主义归因(2)自然主义归因,例如“天人合一”(3)生物学归因(4)心理学归因(5)社会文化归因,例如,社会阶层、动乱、偏见(6)心理障碍的综合归因我国还有独特的道德性归因第8页,本讲
5、稿共20页人格特点人格特点已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的功能发挥与求助者的人格特点直接相关:(1)人格因素直接影响着个体的社会交换感(2)性格的内外倾向性的影响第9页,本讲稿共20页利弊权衡利弊权衡(1)心理的代价 自尊 男性(2)社会资源代价 互惠性(3)其他代价:包括经济的损耗,精力的损耗,时间的损耗等,尤其是经济的损耗第10页,本讲稿共20页社会心理学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的应用社会心理学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的应用心理咨询心理咨询 三阶段咨询准备阶段、咨询实施阶段和咨询结束阶段咨询关系咨询关系,是指咨询者与来访者之间所发生的相互联系。大多数咨询流派都重视良好咨询关系的建立和维护,认为这是心理咨询取得成效
6、的基础。人本主义一、社会心理因素对建立咨询关系的影响一、社会心理因素对建立咨询关系的影响二、社会认知偏差对心理评估和诊断的影响二、社会认知偏差对心理评估和诊断的影响三、咨询者身体语言在心理咨询活动中的作用三、咨询者身体语言在心理咨询活动中的作用四、暗示对心理咨询与治疗效果的影响四、暗示对心理咨询与治疗效果的影响第11页,本讲稿共20页(一)在初诊接待中适当运用印象整饰技术印象整饰印象整饰,也成印象管理。是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形成(社会知觉),以便使他人印象符合个体的期待。正确理解社会情境、正确理解他人、正确理解自己承担角色的社会期待是成功的印象整饰的基础。1重视首因效应首因效应
7、和光环效应光环效应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影响,最初最初出现的信息影响最大出现的信息影响最大个体对认知对象的品质一旦形成某种倾向性印象,就会用它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好似一个光环套在其上,使其他品质也因光环影响反射出类似色彩真诚、信任、权威感第12页,本讲稿共20页2发挥中心特性的作用发挥中心特性的作用在形成印象的时候,有些特性的信息常常更有分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能够改变整个印象。这些特性就称为中中心特性心特性。一般来说,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者的通情达理、宽容、热情、温暖、真诚、幽默和智慧等特性都属于中心特性,直接影响到来访者对咨询者的印象形成。传递“真诚”
8、的方式:(1)恰当使用支持性的非言语行为包括目光接触、微笑以及朝向来访者倾身而坐(2)不过分强调专业角色(3)适当的自我流露 情感距离咨询者以言语和非言语的方式向来访者披露个人的情况第13页,本讲稿共20页(二)克服社会知觉偏差、纠正认知偏见在建立咨询关系过程中,除了会受到前面所介绍过的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和光环效应的影响外,由于咨询者对来访者的刻版印刻版印象象和相似假定作用相似假定作用(similarity assumption)而造成的认知偏见也是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刻板印象 偏见 歧视在社会认知活动中,人们有一种强烈的倾向,即假定对方与自己有相同之点。初次接待来访者的时候,当咨询者了解到对
9、方的年龄、民族、国籍以及职业等等与自己相同时,最容易作出这种假定准确地共情共情对于咨询者与来访者之间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至关重要的。提高自己的人际吸引力.咨询者的人格特质是影响咨询关系建立和咨询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第14页,本讲稿共20页二、社会二、社会认认知偏差知偏差对对心理心理评评估和估和诊诊断的影响断的影响二、社会认知偏差对心理评估和诊断的影响二、社会认知偏差对心理评估和诊断的影响第15页,本讲稿共20页隐含人格理论(隐含人格理论(recessive personality theory)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形成和发展了自己的一套有关人的各种特征是怎样有规则地联系起来并形成一种总体形象
10、的人格理论相似假定作相似假定作归因偏向(归因偏向(attribution bias)(1)基本归因偏向高估内在因素作用而低估情境因素作用的倾向(2)活动者与观察者的归因差异将自己行为的原因外在化,而将他人行为的原因内在化(3)利己主义归因偏向人们倾向于把积极的行为结果(成功)归因于个人因素,而把消极的行为结果(失败)归因于环境因素(4)低估一致性信息偏向等一致性、一贯性、区别性信息第16页,本讲稿共20页三、咨询者身体语言在心理咨询活动中的作用三、咨询者身体语言在心理咨询活动中的作用第17页,本讲稿共20页1面部表情与目光接触当来访者讲话时,咨询者通过注视对方来表示自己的关注,而当咨询者谈话时
11、,视线可以短时间离开来访者2身体姿势和动作咨询者非言语行为和言语行为要保持一致,尤其是在与来访者对峙时咨询者与来访者之间非言语行为要保持和谐第18页,本讲稿共20页四、暗示对心理咨询与治疗效果的影响四、暗示对心理咨询与治疗效果的影响四、暗示四、暗示对对心理咨心理咨询询与治与治疗疗效果的影响效果的影响四、暗示四、暗示对对心理咨心理咨询询与治与治疗疗效果的影响效果的影响第19页,本讲稿共20页“安慰剂效应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安慰剂安慰剂”安慰剂不仅能产生心理效应,而且也可在人体上引发出积极的生理变化,这是疾病体征改善的原因。任何药物的总疗效都是其药理作用和心理效应之和。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中的“类安慰剂因素类安慰剂因素”:解决问题或治愈疾病的希望与期望、所受到的注意和关心等在临床心理咨询的具体实践中,可以利用暗示原理来放大“类安慰剂因素”的咨询效果。第20页,本讲稿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