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描写手法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描写手法课件.ppt(7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关于诗歌鉴赏描写手法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77页描写方式:1、描写的角度、顺序:层次感(视角、角度):(正侧、上下、远近、高低;俯视、仰视)搭配时间、空间顺序:(今昔、远近、内外)色彩(对比、渲染、明暗)点面结合(大处着墨小处落笔、整体局部、概括与具体)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77页描写技法描写技法:A A、结合法:、结合法:远近、动静、声色、正侧、虚(想象、联想)远近、动静、声色、正侧、虚(想象、联想)实、点面、视觉、听觉、嗅觉实、点面、视觉、听觉、嗅觉 、明暗、明暗等等 B B、衬托法:、衬托法:衬托、反衬、以动衬静、以声衬静;衬托、反衬、以动衬静、以声衬静;C C、对比法:、对比法:对比、
2、明暗对比;今昔对比,空间对比对比、明暗对比;今昔对比,空间对比 D D、工笔与白描工笔与白描 E E、列锦列锦 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77页(三)表现手法(三)表现手法描写手法描写手法1 1、描写角度:、描写角度:高低(俯仰)、远近、高低(俯仰)、远近、动静、明暗(光影)动静、明暗(光影)、形声色味态、感官(视听嗅触味)、点、形声色味态、感官(视听嗅触味)、点面(整体与局部)面(整体与局部)2.2.描写内容:描写内容:人:人:外、语、心、神、动、细节等外、语、心、神、动、细节等物:物:色、香、形、声、味、细节等色、香、形、声、味、细节等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77页 3.3.描写方法:描写方法:
3、(1 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2 2)动静结合)动静结合 (3 3)虚实结合)虚实结合 (4 4)明暗相衬)明暗相衬 (5 5)视听结合)视听结合 (6 6)点面结合)点面结合 (7 7)远近结合)远近结合 (8 8)声色结合)声色结合 (9 9)细节描写)细节描写 (10 10)渲染)渲染 烘托烘托 (11 11)白描)白描 (12 12)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77页答题步骤:答题步骤:(1)(1)准确指出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用了何种手法;(2)(2)结合诗句阐释这一手法是结合诗句阐释这一手法是如何用的;如何用的;(3)(3)此手法此手法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传达出诗人怎
4、样的感情(效果)效果)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77页请从观察角度的变化角度来赏析。请从观察角度的变化角度来赏析。山行山行 杜牧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此诗采用了此诗采用了远近结合远近结合的方式。的方式。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第一。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后两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句描绘了秋山近景。“霜叶
5、红于二月花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生机勃一句,生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似春光的美感,表现了诗人登山时的喜悦之情和勇于攀登的表现了诗人登山时的喜悦之情和勇于攀登的精神(效果)。精神(效果)。由远到近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77页一二句:远近结合一二句:远近结合三四句:上下结合三四句:上下结合碧瓦碧瓦范成大范成大 碧瓦前头绣碧瓦前头绣幙幙遮,赤栏桥外绿溪斜。遮,赤栏桥外绿溪斜。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由近到远、由上到下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77页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6、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王籍入若耶溪入若耶溪)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王维山居秋暝山居秋暝)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杜甫绝句绝句)动静结合动静结合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77页村行村行王禹王禹偁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
7、乡。注:此诗为作者被贬谪商周时所作。注:此诗为作者被贬谪商周时所作。动静结合/声色结合(多角度描写)动:马穿山径、万壑有声;动:马穿山径、万壑有声;静:峰立斜阳、棠梨叶落、荞麦花开静:峰立斜阳、棠梨叶落、荞麦花开声:万壑有声声:万壑有声色:初黄、胭脂色、白雪色:初黄、胭脂色、白雪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77页虚:虚:不不在在眼眼前前的的 A A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B B已逝之景之境。已逝之景之境。C C设想的未来之境。设想的未来之境。虚实结合D D设想的异地之境。设想的异地之境。在眼前的,实实在在的。在眼前的,实实在在的。实实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77页课文实例回顾课文实
8、例回顾柳永柳永雨霖铃雨霖铃 上片除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是实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是实写;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实结合,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淋漓尽致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77页 夜雨寄北夜雨寄北 李商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本诗采用了本诗采用了虚实相生虚
9、实相生的手法。的手法。一、二句是实写一、二句是实写,用巴山夜雨衬托自己不能回家与亲,用巴山夜雨衬托自己不能回家与亲人相见的愁情。人相见的愁情。三、四句是虚写三、四句是虚写,想象与亲人相聚时两人共剪窗,想象与亲人相聚时两人共剪窗花、深夜长谈的欢乐场面,以想象的乐景反衬现实花、深夜长谈的欢乐场面,以想象的乐景反衬现实的悲情。的悲情。本诗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本诗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77页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多会衍生出渲染渲染的效果。侧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多衍生出烘托烘托的效果。正
10、、侧正、侧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77页渲染 渲染本来是国画的一种手法,诗歌渲染本来是国画的一种手法,诗歌通过多角度通过多角度用用对环境、景物等进行描写,这些描写是作多方对环境、景物等进行描写,这些描写是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77页 早寒有怀早寒有怀 孟浩然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注注当时作者漫游在长江下游一带。当时作者漫游在长江下游一带。襄水:古属楚国
11、。襄水:古属楚国。诗人是诗人是如何突出如何突出“早寒早寒”的特点的特点的?的?诗人抓取深秋特征性景物,借助树叶诗人抓取深秋特征性景物,借助树叶飘落飘落,大雁,大雁南飞、南飞、“北风北风”呼啸呼啸突出了突出了“早寒早寒”的特点的特点,为诗人的为诗人的思乡之情渲染了氛围。思乡之情渲染了氛围。抓取特征性景物(渲染)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77页色彩渲染色彩渲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以以“黄黄”衬衬“翠翠”,以,以“白白”衬衬“青青”,色彩鲜明,更,色彩鲜明,更托出早春的生机初发的气息。两首句还写到黄鹂的啼鸣,托出早春的生机初发的气息。两首句还写到黄鹂的啼鸣,
12、诗人对这幅生机盎然,绚丽多彩的早春图分别从视觉和诗人对这幅生机盎然,绚丽多彩的早春图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进行刻画,而这种有声有色的手法,也增听觉两个角度进行刻画,而这种有声有色的手法,也增加了诗句的生机。加了诗句的生机。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77页社日社日 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栖对掩扉。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栖对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侧面烘托:侧面烘托:本诗本诗不正面不正面写社日的热闹场面,而写社日的热闹场面,而是通过社日时家家半掩扉、和社日尾声时扶得是通过社日时家家半掩扉、和社日尾声时扶得醉人归的生活细节,醉人归的生活细节,侧面侧面表现
13、社日的热闹和节表现社日的热闹和节日村民的快乐。日村民的快乐。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77页夜雪夜雪 白居易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作者从哪些作者从哪些角度来表现夜雪之大角度来表现夜雪之大这一主题的?这一主题的?从侧面描写:从侧面描写:通过通过触觉触觉写写 “衾枕冷衾枕冷”,写出被子、枕头的冷,写出被子、枕头的冷,衬托衬托出雪大,出雪大,通过通过视觉视觉写写“窗户明窗户明”,写出雪越大,就越明亮,看到,写出雪越大,就越明亮,看到的越明亮,的越明亮,反映反映雪也就越大。雪也就越大。通过通过听觉听觉写写 “折竹声折竹声”,
14、写出雪大,积压在竹上的雪就,写出雪大,积压在竹上的雪就多,竹子自然就会被压折,多,竹子自然就会被压折,烘托烘托出雪大。出雪大。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77页 听蜀僧听蜀僧濬濬弹琴弹琴 李白李白蜀僧抱绿绮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注:注:绿绮:古代名琴。绿绮:古代名琴。流水:借用流水:借用“高山高山流水流水”典故典故。霜钟:霜钟:山海经山海经中山经载,中山经载,丰山有九种,霜降而鸣。丰山有九种,霜降而鸣。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
15、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暗几重”的理解的理解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77页主要用了侧面描写手法(步骤一)。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步骤二)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步骤三)。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77页点面结合:点面结合:“点点”,指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指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详细描写写;“面面”:指对人事景物的:指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点面结合:点面结合:就是就是“点点”的的详细描写详细描写和和“面面”的的叙述或叙述或概括性描写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其实也就是的有机结合,其实也就是局部局部与
16、与整体整体的的关关系。系。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77页江雪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本诗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本诗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点面结合点面结合 开头两句诗人用飞鸟远遁、行人绝迹的景象渲染出一个荒寒寂寞的意境,让读者感受到了凛冽逼人的寒气。折射出当时严酷的政治环境;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个寒江独钓的渔翁形象,在漫天大雪里,渔翁不惧风雪,身披蓑衣独自一人端坐在小船上在江面垂钓。这个渔翁的形象显然是诗人自身的写照。曲折地表达出诗人在政治改革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顽强不屈、凛然无畏、傲岸清高的精
17、神面貌。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77页好事近好事近朱敦儒朱敦儒摇首出红尘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惯披霜冲雪。晚来风定钓丝闲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看孤鸿明灭。”三四句从面上对渔父的志趣和生活概貌做了总的交代三四句从面上对渔父的志趣和生活概貌做了总的交代,后用后用洗练的笔墨摹写了一个恬淡自适的渔父形象。而在静态洗练的笔墨摹写了一个恬淡自适的渔父形象。而在静态的画面上的画面上,又加上了孤鸿这个动点。全诗点面结合又加上了孤鸿这个动点。全诗点面结合,表达了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不受约束的闲适生活。
18、诗人超脱世俗、不受约束的闲适生活。”静态的静态的“千里水天千里水天”的画面上的画面上,又加上了孤鸿这个动点。全诗又加上了孤鸿这个动点。全诗点面结合点面结合,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不受约束的闲适生活。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不受约束的闲适生活。”再如李白再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长江天际流。”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77页对比: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双方不分主次,双方都出现衬托: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两者主次分明,有时主体不出现。对比和衬托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77页“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
19、改鬓毛衰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对比: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77页 台台 城城 刘禹锡刘禹锡台城六代竞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台城六代竞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台城: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以奢华著称,台城: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以奢华著称,就是今天的南京。就是今天的南京。1.1.这首诗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这首诗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全诗分析。全诗分析。2.2.本诗是一首怀古诗,试结
20、合诗歌最后两本诗是一首怀古诗,试结合诗歌最后两句,简要分析句,简要分析,诗人通过诗人通过“怀古怀古”,抒发了怎,抒发了怎样的情怀?样的情怀?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77页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1.对比,台城今昔之对比。曾经对比,台城今昔之对比。曾经“六代竞六代竞豪华豪华”,“万户千门万户千门”一片繁荣景象,一片繁荣景象,“事事最奢最奢”更是道出了其奢华无比;而今,野草更是道出了其奢华无比;而今,野草丛生,满目疮痍,衰败不堪。形成了强烈而丛生,满目疮痍,衰败不堪。形成了强烈而鲜明昔盛今衰之对比。给人以无限的历史兴鲜明昔盛今衰之对比。给人以无限的历史兴亡之感,发人深思。亡之感,发人深思。2.2.通过
21、陈后主因通过陈后主因玉树后庭花玉树后庭花而亡国亡而亡国亡身的历史悲剧,批判了其作为国君却奢侈荒身的历史悲剧,批判了其作为国君却奢侈荒淫,纵情享乐,不理朝政;同时,怀古伤今,淫,纵情享乐,不理朝政;同时,怀古伤今,希望当政者能吸取这一惨痛的历史教训,言希望当政者能吸取这一惨痛的历史教训,言语之间融入了诗人深深的忧国伤时之情怀。语之间融入了诗人深深的忧国伤时之情怀。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77页 华清宫华清宫 吴融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绿树碧帘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绿树碧帘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过华清宫过华清宫 李约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
22、四海兵。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1 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要说明。(2 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77页1 1、答案:、答案: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第一首诗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第一首诗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
23、树掩映,温暖如春。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掩映,温暖如春。第二首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第二首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2 2、答案:、答案:第一首诗通过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苦、第一首诗通过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第二首诗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第二首诗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兴衰。感叹王朝兴衰。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77页 (1 1)梅。从视觉和嗅觉,以及开花时间,通过两个)梅。从视觉和嗅觉,以及开花时间,通过两个“道是道是”句
24、写出了花开的季节在冬春之际,花色如雪,香气高雅不同句写出了花开的季节在冬春之际,花色如雪,香气高雅不同一般,花枝旁逸,花栽种在农家院内。一般,花枝旁逸,花栽种在农家院内。(2 2)对比对比,用,用“竹篱茅舍竹篱茅舍”“玉堂琼榭玉堂琼榭”不同环境进行对比,不同环境进行对比,明写梅花不择环境明写梅花不择环境“一般开一般开”,暗赞贫贱不移、富贵不淫,暗赞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高洁品格。的高洁品格。昭君怨昭君怨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人家。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栽,一般开。(
25、1 1)这首词上阕吟诵的具体是什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这首词上阕吟诵的具体是什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2 2)这首词下阕)这首词下阕,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思想?,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思想?高考练兵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77页衬托衬托用乙托甲,使甲特点更突出。用乙托甲,使甲特点更突出。比较常见的反衬用法:比较常见的反衬用法:以声衬静、以动衬静、以乐景写哀情以声衬静、以动衬静、以乐景写哀情 (侧面描写)(间接抒情)(侧面描写)(间接抒情)例:鸟鸣山更幽例:鸟鸣山更幽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77页衬托衬托正衬正衬反衬反
26、衬乐景乐景乐情乐情悲景悲景悲情悲情乐景乐景悲情悲情悲景悲景乐情乐情以动衬静以动衬静现在学习的是第33页,共77页衬托衬托情景衬、动静衬情景衬、动静衬、明暗衬明暗衬现在学习的是第34页,共77页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元稹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哀景哀情哀景哀情元稹贬谪他乡,又身患重病,心境本来就不佳。元稹贬谪他乡,又身患重病,心境本来就不佳。现在忽然听到挚友也蒙冤被贬,内心更是极度现在忽然听到挚友也蒙冤被贬,内心更是极度震惊,万般怨苦,满腹愁思一齐涌上心头。以震惊,万般怨苦,
27、满腹愁思一齐涌上心头。以这种悲凉的心境观景,一切景物也都变得阴沉这种悲凉的心境观景,一切景物也都变得阴沉昏暗了。首尾两句,既是景语,又是情语,以昏暗了。首尾两句,既是景语,又是情语,以哀景抒哀情。又如杜甫的哀景抒哀情。又如杜甫的登高登高。现在学习的是第35页,共77页哀景乐情哀景乐情 喜外弟卢纶见宿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司空曙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灯下白头人。以我独沉久,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况是蔡家亲。前四句描写静夜里的荒村,陋室内的贫士,寒雨前四句描写静夜里的荒村,陋室内的贫士,
28、寒雨中的黄叶,昏灯下的白发,通过这些,构成一个中的黄叶,昏灯下的白发,通过这些,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活画面。这画面充满着辛酸和悲哀。后完整的生活画面。这画面充满着辛酸和悲哀。后四句直揭诗题,写表弟卢纶来访见宿,在悲凉之四句直揭诗题,写表弟卢纶来访见宿,在悲凉之中见到知心亲友,因而喜出望外。中见到知心亲友,因而喜出望外。现在学习的是第36页,共77页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乐景衬哀情乐景衬哀情现在学习的是第37页,共77页 明代归有光的明代归有光的项脊轩志项脊轩志第一段:第一段: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而庭阶寂寂,小鸟时
29、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以动衬静以动衬静现在学习的是第38页,共77页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维)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维)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常健)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常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王维)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刘禹锡)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刘禹锡)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柳宗元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柳宗元)以动衬静以动衬静现在学习的是第39页,共77页 夜夜 雪雪 白居易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已讶衾
30、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此诗三四句写夜景时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此诗三四句写夜景时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有何效果?答:三四句运用了答:三四句运用了以声衬静以声衬静的手法。下雪的夜晚,的手法。下雪的夜晚,诗人彻夜难眠,当听到雪压树枝发出的声响时,诗人彻夜难眠,当听到雪压树枝发出的声响时,更加突现了环境的冷寂孤清。形象地烘托了诗更加突现了环境的冷寂孤清。形象地烘托了诗人凄苦孤独的思想感情。人凄苦孤独的思想感情。以声衬静现在学习的是第40页,共77页鸟鸣涧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声
31、衬静、以动衬静 以声衬静、以动衬静以声衬静、以动衬静:诗人以鸟鸣的声音和花落、:诗人以鸟鸣的声音和花落、月出的动态,非常生动深刻而细致传神地表现出春月出的动态,非常生动深刻而细致传神地表现出春山月夜的清幽闲静。山月夜的清幽闲静。现在学习的是第41页,共77页 明暗衬明暗衬 明暗衬明暗衬指的是指的是色彩、光线色彩、光线等方面的衬托。等方面的衬托。古代诗人很善于运用色彩,也很讲究着色艺术。古代诗人很善于运用色彩,也很讲究着色艺术。他们常巧妙地运用词语进行色彩搭配,并赋予他们常巧妙地运用词语进行色彩搭配,并赋予色彩生命或借色彩传情,从而寄寓特定的内心色彩生命或借色彩传情,从而寄寓特定的内心情感和审美
32、情趣。情感和审美情趣。明暗衬可以产生以次托主明暗衬可以产生以次托主的审美效果的审美效果。现在学习的是第42页,共77页例如,唐代诗人王维的例如,唐代诗人王维的鹿柴鹿柴中的后两句:中的后两句:“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林深树密,阳林深树密,阳光很少,直到夕阳西下的时候,才有几道余光很少,直到夕阳西下的时候,才有几道余光斜射进来,把地上的青苔照得一片明亮。光斜射进来,把地上的青苔照得一片明亮。正如闪电能显现夜的黑暗一样,这一点点亮正如闪电能显现夜的黑暗一样,这一点点亮光,反而使人更感到林的昏暗、幽深。光,反而使人更感到林的昏暗、幽深。再如张继再如张继枫桥夜泊枫桥夜泊中的中
33、的“江枫渔火对愁眠江枫渔火对愁眠”,暗的,暗的“江枫江枫”与明的与明的“渔火渔火”相映成趣。相映成趣。现在学习的是第43页,共77页 早行早行 陈与义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有何效果?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以明衬暗:以明衬暗: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反衬夜色之暗;以动衬静:以动衬静:“草虫鸣草虫鸣”反衬出环反衬出环境的寂静;两处反衬写出了诗人出行之早,侧面烘境的
34、寂静;两处反衬写出了诗人出行之早,侧面烘托了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托了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现在学习的是第44页,共77页含义: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含义: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白描现在学习的是第45页,共77页过华清宫过华清宫杜牧
35、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诗人仅诗人仅摄取杨贵妃看到跑马飞送荔枝的人发出会心摄取杨贵妃看到跑马飞送荔枝的人发出会心一笑的细节入诗一笑的细节入诗,一切尽在不言中了。诗人的隐讽态,一切尽在不言中了。诗人的隐讽态度在于度在于“妃子笑妃子笑”与与“无人知无人知”,由此可见,千里,由此可见,千里迢迢飞送荔枝,完全为了博得一人的欢心,至于外迢迢飞送荔枝,完全为了博得一人的欢心,至于外人是不知内情的,看到快马飞驰的紧急情况,或许人是不知内情的,看到快马飞驰的紧急情况,或许以为是为了军国大事呢?以为是为了
36、军国大事呢?“妃子笑妃子笑”的细节,起到的细节,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细节刻画(工笔)现在学习的是第46页,共77页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 元稹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暗风吹雨入寒窗。作者自己被贬他乡,且在作者自己被贬他乡,且在“垂死病中垂死病中”,当听到挚友,当听到挚友遭贬消息时,竟遭贬消息时,竟“惊坐起惊坐起”。一个极富表现力的细节,。一个极富表现力的细节,惟妙惟肖地摹写出作者当时陡然一惊的神态,表达了对朋惟妙惟肖地摹写出作者当时陡然一惊的神态,表达了对朋友命运的深切
37、关怀,道尽了友情的真谛,情深意浓,诗味友命运的深切关怀,道尽了友情的真谛,情深意浓,诗味隽永,耐人咀嚼。元、白二人友谊之深,于此清晰可见。隽永,耐人咀嚼。元、白二人友谊之深,于此清晰可见。白居易在江州读诗后,深受感动。他在给元稹的信中说:白居易在江州读诗后,深受感动。他在给元稹的信中说:“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耳。”(与微之书与微之书)现在学习的是第47页,共77页“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雄鸡报晓、残月未落、霜等特征性景物突出雄鸡报晓、残月未落、霜等特征性景物突出“早早行行”。商山早行商山早行 温庭
38、筠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列锦(意象组合)现在学习的是第48页,共77页其他常见的表现手法其他常见的表现手法现在学习的是第49页,共77页联想和想象联想和想象 A A、联想、联想联想,联想,从某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另一事物从某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另一事物。联想有联想有三种形式三种形式:一种是一种是相似联想相似联想,一种是一种是相对联想相对联想,还有一种是还有一种是相关联想相关联想。联想有联想有两个要素:两个要素
39、:“有联系有联系”;“另一个另一个”。现在学习的是第50页,共77页 咏柳咏柳 贺知章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诗这首诗主要的表现手法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全诗分是什么?请结合全诗分析。析。答:答:联想联想,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运用巧妙的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运用巧妙的比喻比喻,塑造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形象,一改杨柳,一改杨柳抒离情的象征义。抒离情的象征义。现在学习的是第51页,共77
40、页想象想象想象想象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形象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形象的思维过程。的思维过程。例:例: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的(刘禹锡的望洞庭望洞庭)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现在学习的是第52页,共77页赋、比、兴赋、比、兴 1 1、赋赋:就
41、就是是详详细细地地叙叙事事写写景景,并并表表示示出出作作者的态度。者的态度。2 2、比:、比:就是把一物比作另一物,打比方就是把一物比作另一物,打比方现在学习的是第53页,共77页3 3、起兴、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他物他物”常是诗人对眼前或意中的景、事、常是诗人对眼前或意中的景、事、物的描写,渲染一种与诗人接下来要抒写物的描写,渲染一种与诗人接下来要抒写的事物相吻合的气氛、情调,并很自然地的事物相吻合的气氛、情调,并很自然地导出要抒发的情感,故导出要抒发的情感,故“兴,起也,引物兴,起也,引物以起吾意以起吾意”。如如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开头开头“孔雀东南飞
42、,五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里一徘徊”,既是,既是“兴兴”,又是,又是“起兴起兴”。现在学习的是第54页,共77页 感兴(其七)张九龄:感兴(其七)张九龄: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因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岂因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写丹橘耐寒、甘美是想引出自己的不媚世俗的节操,也含有以丹橘自喻的意思,可称“比兴”。现在学习的是第55页,共77页 移情移情 移移情情就就是是将将人人的的情情感感转转移移到到事事物物或或别别人人身身上上,使
43、外物(人)与人同喜同悲使外物(人)与人同喜同悲1 1、移情于物、移情于物,也可说为,也可说为象征象征、托物言志托物言志比比如如杜杜牧牧的的“蜡蜡烛烛有有心心还还惜惜别别,替替人人垂垂泪泪到到天天明明”。姜夔姜夔扬州慢扬州慢中中“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废池乔木犹厌言兵2 2、移情于人,可说为对写法。、移情于人,可说为对写法。如如王王维维的的九九月月九九日日忆忆山山东东兄兄弟弟中中的的“遍遍插插茱萸少一人茱萸少一人”现在学习的是第56页,共77页象征象征象征是通过象征是通过特定的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具体形象,表,表现某种现某种抽象的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概念、思想和感情
44、的艺术手法。如,如,蜡烛: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的具体形象,体形象,联想到:联想到:舍己为人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的崇高精神。蜡烛蜡烛=舍己为人精神舍己为人精神象征象征现在学习的是第57页,共77页象征手法表达效果象征手法表达效果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是可以使文章更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托深远之意。现在学习的是第58页,共77页登崖州城作登崖州城作 李德裕李德裕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
45、遭绕郡城。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后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后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果?答:象征,后两句描写青山环绕,层峦叠嶂,答:象征,后两句描写青山环绕,层峦叠嶂,自己所处的郡城正在严密封锁,重重阻隔之自己所处的郡城正在严密封锁,重重阻隔之中。象征了自己被政敌迫害的景况,表达了中。象征了自己被政敌迫害的景况,表达了思归不得的忧伤。思归不得的忧伤。现在学习的是第59页,共77页 屏风 李商隐 六曲连环接翠帷,高楼半夜酒醒时。掩灯遮雾密如此,雨落月明两不知。诗中的屏风有何象征意义?这样写好在哪里?请作较简要的分析。答案:诗中屏风的“掩灯遮雾”象征以谗言
46、蒙蔽视听的小人。李商隐一生郁郁不得志,是因为受人谗害很深的缘故,诗人借咏屏风表达了自己的怨恨。这样写显得极其含蓄委婉。现在学习的是第60页,共77页龙龙象征皇上象征皇上最高权力最高权力,凤凰凤凰象征象征皇上的德行皇上的德行,麒麟麒麟是是长治久安长治久安的象征,的象征,鹤鹤是是永生永生的化身,的化身,猿声猿声是是旅人离分时的伤感旅人离分时的伤感的表现,的表现,蝙蝠蝙蝠跟西方相反,代表着跟西方相反,代表着幸福幸福,鸳鸯鸳鸯是是爱情爱情的象征,的象征,大雁大雁给分离的情人给分离的情人带来消息带来消息,知了知了象征象征复活之后便是死亡复活之后便是死亡,梧桐梧桐常在描写常在描写秋天秋天的诗中出现,的诗中
47、出现,杨柳杨柳表示表示别离别离,兰花兰花是是纯洁纯洁的象征,的象征,牡丹牡丹是是富贵富贵的标志,的标志,“梅梅”象征象征高洁、清秀、淡雅、素朴高洁、清秀、淡雅、素朴;“菊菊”象征象征高洁、傲霜斗雪高洁、傲霜斗雪的坚强,被称为的坚强,被称为“隐逸之花隐逸之花”;“兰芷兰芷”象征象征名贵、孤芳、清高名贵、孤芳、清高等等。等等。现在学习的是第61页,共77页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作者是怎样写作者是怎样写“思家思家”的?的?一、二句一、二句写诗人自己写诗人自己,通过描述寒冬腊月、灯前抱膝独坐,通过描述寒冬腊月、灯前抱膝独坐的冷清画面的冷清
48、画面渲染渲染了一种孤独寂寞的氛围,为下文正面描写了一种孤独寂寞的氛围,为下文正面描写“思思家家”作了情感上的铺垫,烘托作了情感上的铺垫,烘托诗人的思家思亲之情。诗人的思家思亲之情。三、四句作者运用三、四句作者运用对写对写法,法,不是直接写自己如何想念家人,而不是直接写自己如何想念家人,而是是通过想像冬至夜深时分家人围坐灯前谈论远方的自己的情景,通过想像冬至夜深时分家人围坐灯前谈论远方的自己的情景,来表现来表现“思家思家”之情,使思念之情更浓之情,使思念之情更浓现在学习的是第62页,共77页2.2.对写法对写法 这是古代诗词常用的一种表达技巧,这是古代诗词常用的一种表达技巧,也叫曲笔,即诗人不直
49、抒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是也叫曲笔,即诗人不直抒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是从对方着笔,展开想象,是推进一层的写法,这从对方着笔,展开想象,是推进一层的写法,这样更加显得情深意厚,并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遐样更加显得情深意厚,并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遐想。想。现在学习的是第63页,共77页示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示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送严士元送严士元 刘长卿刘长卿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50、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注注刘长卿与好友严士元在苏州相逢,短暂相聚后又送刘长卿与好友严士元在苏州相逢,短暂相聚后又送严去湖南。严去湖南。审题审题本诗中间四句本诗中间四句写景写景,其中,其中三、四句三、四句分别分别从从哪个角度哪个角度?五、五、六两句六两句又又分别分别从哪个角度从哪个角度?送别诗送别诗现在学习的是第64页,共77页答:三句取答:三句取视觉视觉角度,四句取角度,四句取听觉听觉角度,都是写角度,都是写两人相聚时的景物两人相聚时的景物。五、六两句都是写送别时的景物,五句从五、六两句都是写送别时的景物,五句从现实现实的的角度(角度(实写实写),写严士元乘船从江上离开时的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