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纳斯生态旅游发展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喀纳斯生态旅游发展研究.docx(6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分类号: 学号: 1076201014487 密 级: 单位代码: 10762 新疆师范大学 2010届硕士学位论文 喀纳斯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The Research on Ecological Tourism development of kanas 研究生姓名:任娟娟 学科、专业:人文地理学 研究方向:旅游开发与规划 院系、年级: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2010级 指导教师:楚新正 (教授 ) 新疆师范大学 2013年 6月 4日 新疆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 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
2、个人 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 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 日期: 年月日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新疆师范大学有关保留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艮 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新疆师范大学。学校有权保 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 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或其 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 保密论文注释: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在
3、_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非保密论文注释:本学位论文不属于保密范围,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全文电子版同意提交后可在校园网上发布,供校内师生浏览。 本人签名: 日期 : 导师签名: 日期 : 摘要 20世纪末,在我国生态旅游以一种不同于大众旅游的旅游形式被提出,目 前已成为旅游发展的热点。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 在新疆虽然起步较晚,但许多景区已进入了生态旅游发展的初始阶段,而作为新 疆旅游龙头景区的喀纳斯也不例外。 喀纳斯是国家首批的 5A级旅游风景区,具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随着喀 纳斯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景区年接待旅游人数逐年増长,可由于规划的原因,导 致区域旅游基
4、础设施和接待能力严重不足,环境承载压力巨大;在景区经营管理 上,也存在发展目标不清晰、发展思路不明确、管理不规范等 问题;同时人们更 多关注旅游活动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视其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致使喀纳斯也 步入了 “ 先开发后治理 ”的旅游开发模式,区域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这 给喀纳斯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本文从游客、旅游管理部门和当地居民三大利益主体之间协调发展的角度出 发,以生态学、旅游学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为理论依据,详细阐 述了喀纳斯景区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和现状;并依据景区三大利益主体的问卷调 查和访谈所获的数据分析,发现喀纳斯生态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诸多
5、,对研 究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构 成阻碍。 经调查研究得出,影响喀纳斯生态旅游发展的主要问题有: ( 1)旅游管理部 门方面:政府管理体制混乱,造成产权不清晰,直接损害当地居民和游客的利益 ; 管理措施落后不完善,如在旅游旺季,无法调控游客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高度密集 化现象。 ( 2)游客方面:在每年的 7-9月份,景区游客数量严重超载;在旅游活 动中,大部分游客的生态意识较强,但在实际行动中,游客对于景区的生态环境 破坏仍然较严重,意识与行动不相符。 ( 3)当地居民方面:由于经济利益驱使, 当地居民及旅游经营者失去了对于景区的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的强烈保护意识, 在一定程度上严重破坏了生态旅
6、游环境,对景区的可持续发展起到消极影响。 针对上述问题,管理部门应该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健全和完善景区的法律 法规体系和管理制度,加强景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对游 客应加强生态环保意识的教育与宣传,促使游客的生态意识与旅游行为相一致, 还应采取控制游客容量的合理措施;对当地居民进行教育和宣传,鼓励他们积极 参与喀纳斯生态旅游的经营活动,使他们从中受益,以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关键词 :喀纳斯 景区;生态旅游;三大利益主体;可持续发展 I Abstract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ecological tourism are put
7、forward with a different form unlike mass tourism travel in our country, at present is become a hot spot of tourism development. Ecological tourism, as a kind of ideal mode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xinjiang started late, but many of the scenic area has entered in the init
8、ial stage of ecological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as a leader of xinjiang tourism scenic spot of kanas is no exception. Kanas is the first national 5A_class tourist scenic spot, has a wealth of eco-tourism resource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Kanas scenic ,years Number of Tourists grow
9、ing year by year, due to planning, leading to a serious shortage of regional tourism infrastructure and capacities, environmental carrying enormous pressure; the scenic business management, there are also development goals are not clear, the development of ideas is not clear, not standardized; same
10、time,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tourism activities, while ignoring the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resulting in Kanas has entered the first development governance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l,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facing the region have become increas
11、ingly prominent, which poses a serious threat to to Kana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angle of tourists, tourism management departments and local residents the three stakeholders, which relate to the knowledge of ecology, tourism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ies , elaborated the Kanas
12、scenic spot tourism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the status; granted to the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of the the scenic three major stakeholders and based on data analysis, we found ou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in Kanas that obstacle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13、eco-tourism in the study area . 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the main problems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in Kanas: ( 1 ) Tourism management department: management confusion of government department lead to unclear property right, it damage to the interests of local residents an
14、d visitors directly; Inadequate management measures, such as tourist season visitor density concentration can not be regulated in time and space. (2) Tourists: in 7-9 months, the number of tourists overloaded seriously;, most of the tourists ecological awareness is strong within tourism activities,
15、but scenic ecological damage is still more serious, consciousness and actions do not match. (3) Local residents: due to get the economic interests, the II local residents and tourism operators lost of strong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national culture for scenic spot, in
16、 another word, it take serious damage to the ecological tourism environment,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cenic spots. According to the above problem, the management should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renew the idea and perfect the legal system and management system for scenic
17、spot, strengthen prote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cenic area; as tourists should be strengthen the consciousness education and publicity about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ompting tourists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and behavior is consistent, a
18、lso should be taken to control the capacity of tourist reasonable measures; through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to encourage residents to participate in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obtain benefits, so that this helps to improve the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wareness . Keywords: Kanas scenic s
19、pot, eco tourism, three major stakeholder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I 目录 1绪论 . 1 1.1选题背景 .1 1.1.1生态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向 .1 1.1.2研究区发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 .1 1.1.3实践基础 .2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3 1.2.1研究 g的 .3 1.2.2研究意义 .3 1.3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4 1.3.1研究方法 .4 1.3.2技术路线 .5 2国内外研究进展 .6 2.1国外研究概况 .6 2.1.1生态旅游的兴起 .6 2.1.2生态旅游的界定 .6 2.1.3生态旅
20、游研究进程 .7 2.2国内研究的现状 .8 2.2.1生态旅游的提出 .9 2.2.2生态旅游的研究现状 .9 3喀纳斯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13 3.1研究区概况 .13 3.1.1区域范围 .13 3.1.2自然条件 .15 3.1.3社会经济条件 .16 3.2喀纳斯生态旅游资源类型 .17 3.3喀纳斯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分析 .18 3.3.1壮观的森林景观是景区生态旅游的王体景观 .18 3.3.2神秘的喀纳斯湖是景区生态旅游的核心景观 .19 3.3.3奇特的三湾景观是景区生态旅游的窗口 .19 3.3.4独特的图瓦民俗是景区生态旅游的文化景观 .20 IV 3.4喀纳斯生态旅
21、游开发的现状分析 . 20 3.4.1规划与开发的进程 . 20 3.4.2开发的旅游项目 . 21 3.4.3喀纳斯湖区的开发现状 . 22 3.4.4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 24 4喀纳斯生态旅游发展调查与研究 . 25 4.1研究区三大利益主体的问卷调查与访谈 . 25 4.1.1旅游管理部门对生态旅游的理解与措施 . 25 4.1.2游客对生态旅游的认知与体验 . 28 4.1.3景区发展生态旅游对当地居民的影响 . 33 4.2喀纳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6 4.2.1公众生态意识淡薄,生态理念落后 . 37 4.2.2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体制不完善 . 37 4.
22、2.3利益分配不均导致生态效益损耗严重 . 38 4.2.4资源限载与客源超载相互矛盾 . 39 4.2.5图瓦文化在开发中受到严重冲击 . 39 4.3喀纳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 39 4.3.1加强生态意识的宣传和教育,更新观念 . 39 4.3.2健全法制保障,确保综合决策机制的建立 . 40 4.3.3加强经济体制改革与创新,使利益得到合理分配 . 40 4.3.4完善管理体制,控制游客容量 . 41 4.3.5正确处理保护民族文化与发展生态旅游的关系 . 41 5结论与讨论 . 43 5.1 会吉 . 43 5.2讨论 . 44 参考文献 . 45 M绿 . 49 在读期间发表
23、的论文 . 53 翻寸 . 54 V 绪论 1绪论 1.1选题背景 1.1.1生态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向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旅游业以不断增 长的势头迅速发展,已经被正式列入国民经济序列。与此同时,随着旅游者收 入水平和需求层次的提高,也随着旅游者出游次数的增加,人们已不再满足于 城市观光游览等这种传统的旅游方式,而对旅游的需求向多层次方向发展,趋 于追求能够满足其特殊需求且富于刺激性的旅游方式。因而生态旅游将成为新 型的旅游形式,在旅游业众多的形式中迅速脱颖而出,成为旅游业中增长最快 的部分。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生态旅游正处于高速成长阶段,发展势头十分强劲
24、1。 著名旅游专家、 美国联邦政府顾问朱丹仁教授指出:将在全世界普及的四种新 兴旅游活动形式中,生态旅游居首位,其次是文化旅游、参与性旅游和修养性 保健旅游 2。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它是随着人类自身对生态环境 质量的关注而产生的。因为在旅游发展中存在的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生态退 化等系列问题,对现代旅游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如何解决 这种旅游与环境的矛盾问题,恢复退化的旅游环境和合理利用现有的旅游资源, 关键在于发展适合当地的生态旅游模式 3。可见,生态旅游的发展能促进旅游 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整个 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正如世界旅游组织于 2002 年所提出的那样:
25、 “ 生态旅游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 。 1.1.2研究区发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 生态旅游因其追求资源的原生性、独特性而日益成为旅游开发热点之一。 出于旅游区独特的资源条件,我国众多旅游区对旅游开发的模式定位为生态旅 游 4。倡导对环境保护的这一新型的旅游形式,在理论上为旅游区的开发提供 了一种适宜的发展模式,但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许多旅游区开发的旅游形式 与造成的旅游后果却大都表现为非生态旅游的特征,使得旅游区的生态系统完 整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生态问题,违背了生态旅游开发 的初衷。出现这种理论与实践相互矛盾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旅游需求的大众性、 游客生态环境意识的薄弱、旅游区管
26、理理念的落后、地方片面追求旅游经济效 益等。分析其矛盾,对于如何真正理解生态旅游的涵义、开发与运作旅游区生 第 1 页共 54页 绪论 _ 态旅游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选择新疆喀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研究: 一是因为目前喀纳斯在全疆旅游业中占龙头地位。喀纳斯是我国极其难得 的具有欧洲生态系统特征的区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条件,形成 了喀纳斯秀丽神秘的自然风光、种类繁多的生物资源和丰富奇特的人文景观 5。 198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喀纳斯自然保护区。 1986年,经 国务院批准,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990年,自治区旅游发展规划将喀纳 斯定为新疆重点生态旅
27、游开发区。自 1998年以来,每年到喀纳斯旅游的人数成 倍増长,接待规模不断扩大。 2007年,景区接待游客达到 131.4万人次,创喀 纳斯年接待量历史最高峰 6。 2012年 -2013年,喀纳斯景 区正在积极筹备申报国 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二是因为喀纳斯是生态旅游脆弱区。在新疆区域,作为干旱区较具代表性 的喀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外界的干扰更为敏感与脆弱 4。喀纳斯虽然具有 奇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以及诸多的唯一性,乃近年来已成为新 疆乃至全国的旅游热点之一,但在实际的旅游运行中却反映出了诸多的矛盾, 如对喀纳斯湖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原始图瓦村落的搬迁等已经对旅游区的 生态系
28、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m。虽然喀纳斯在其旅游规划中对 “ 生态旅游 ” 发展模式进行了明确的定位,但真正如何去理解生态旅 游的内涵、制定科学与 规范的生态旅游发展体系、有效地引导与规范游客的旅游行为,从而协调好开 发与保护的关系,使新疆这片具有独特魅力的自然区域在保持其原生态的状况 下,得以健康、持续地发展,已成为喀纳斯发展的当务之急。 因此,要实现喀纳斯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生态旅游意识,尽 快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生态旅游规划和管理,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开展生态旅 游规范化建设,正确处理保护民族文化与发展生态旅游的关系,使喀纳斯旅游 真正回归到 “ 生态 ”的轨道上,以实现喀纳斯生态旅游
29、的可持续发展。这对对喀 纳斯起步较晚、尚 未成熟的生态旅游来说,既是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 5。 1.1.3实践基础 笔者选此题主要基于长期以来对生态旅游发展动态的关注及其人们对生态 旅游的需求的扩大,并多次到喀纳斯的实际考察调研,直接了解人们对生态旅 游产品质量的挑剔以及对生态旅游产品层次提出的更高要求。同时,也深刻体 会到了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整体提高,但在生态旅游的实际运行中出现 的诸多矛盾,如旅游管理部门管理理念和体制的落后、游客旅游行为特征的不 足、 a地居民参与旅游意识的淡薄等因素促使笔者以本区为研究区域,希望能 第 2 页共 54页 _ 绪论 通过自己的实践和调查分析,能为以上
30、矛盾提供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促使研究 区生态环境的保护。 考察的时间为:在 2009年 -2012年期间,每年的 6月 -10月份,笔者都以导 游的身份设身处地的到喀纳斯景区进行体验。尤其在 2012年的 7月 -9月份,笔 者对喀纳斯景区进行了实际调研,对当地的旅游管理部门进行了访谈,对来景 区旅游的游客和当地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其具体情况见 4.1。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研究目的 喀纳斯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俗风情是当地人民的宝贵财富,也 是喀纳斯旅游区发展生态旅游的基础,当地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门、旅游者、旅 游经营者和当地居民及研究者都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它。通过科学规划、合理
31、开 发、适度利用及有效管理,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以期在为当地经济发 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为子孙后代及人类留下这宝贵的财富。 结合 “ 生态旅游破坏生态 ” ,生态旅游不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本文以可 持续发展理论、旅游学、生态学等学科知识为理论依据,从利益矛盾的角度将 喀纳斯生态旅游区作为一个生态旅游系统来探讨 生态旅游在实际运行和发展过 程中的问题,提出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相协调的理念。这一理念要求对喀纳 斯生态旅游的研究必须对不同的利益主体进行分析和研究,如对旅游管理部门、 游客和当地居民等方面的研究。同时,通过对喀纳斯生态旅游区域规划状况的 分析和生态旅游发展的实证调查研究,归纳总
32、结出目前开展生态旅游过程中影 响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及矛盾,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进一步为生态旅 游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相结合的发展提供了实证研究的依据。 1.2.2研究意义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从喀纳斯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中找出目前还存在的 主要问题,进一步明确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及人们对生态旅游的需求,从而 使得旅游区的管理部门、游客和当地居民这三大利益主体可以通过相应的措施 及对策而实现喀纳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通过本研究以期确定喀纳斯生态 旅游的具体形象和定位,同时也希望能为新疆旅游企业和旅游景区提供有价值 的指导和借鉴。 第 3 页共 54页 绪论 _ 1.3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
33、.1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结合管理部门管理措施的访谈、游客生态意识及行为特征及当地 居民的参与行为的调查问卷,对喀纳斯生态旅游发展进行分析和衡量。由于本 文中需统计的数据较多,因此本文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主要是定性分析和定量 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 文献研究 通过网络资源收集和整理国内外生态旅游的相关文献和与喀纳斯研究区域 相关的文献资料。这些资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素材和理论基础,形成了本文研 究的理论框架,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调查问卷和访谈内容。 (2) 实地调查 实地调查是指主要到喀纳斯旅 游区进行实地考察,访谈等。其调查的主要 对象包括旅游管理
34、部门、游客及当地居民。 1) 问卷调查法 本文主要依靠问卷调查获得所需数据,问卷调查采用实地发放的方式,主 要对象是当地居民和游客。 2) 现场访谈法 主要对长期从事与喀纳斯生态旅游相关的研究人员、工作人员和当地旅游 管理部门进行相关问题的访谈。 (3) 图表及数据分析法。主要对调查问卷及访谈得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 包括对喀纳斯研究区高峰期主干道车流量数、游客容量、居民参与旅活动的数 量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第 4 页共 54页 1.3.2技术路线 绪论 第 5 页共 54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 2国内外研究进展 2.1国外研究概况 2.1.1生态旅游的兴起 生态旅游 (Ecotourism)
35、 词最早可以追溯到 1965年,美国学者 Hetzer倡导 的生态性旅游 (ecological tourism)。 1976年,加拿大林务局制作的旅游指南中也 用过“ Ecotour” 一词,指南中描述为 “ Ecotou” 就是帮助你了解景观,包括自然和 文化 ”8。 “ 生态旅游 ” ( Ecotourism) 词在文献中正式提出是在 1983年,由国际 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 (IUCN)的生态旅游特别顾问墨西哥人 H.Ceballos Lascurain首先在文章中使用,他不仅被用来表征所有的观光自然景物的旅游, 而且还强调被观 光的对象不应受到损害,是在持续管理的思想指导下开展的旅
36、 游活动 9。 1986年在墨西哥召开的国际环境会议上, “ 生态旅游 ” 作为环境发展 战略首次被提出,即被正式确认。这一阶段,生态旅游刚被提出来,还没有全 球性开展,学者们也主要是对现存旅游在发展上提出环境和资源的生态问题。 2.1.2生态旅游的界定 国外生态旅游的研究在理论上与趋向于成熟,但目前在实践方面还。很多 学者还在致力于理清生态旅游的真正含义的问题上,好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立 场给生态旅游下过不同的定义 1。 1987年, Ceballos-Lascurain在题为生态旅游之未来 ( the future of ecotourism)中给出了生态旅游的定义:生态旅游就是前往相对没有
37、被干扰或污 染的自然区域,专门为了学习、赞美、欣赏这些地方的景色和野生动植物和存 在的文化表现 (现在和过去 )的旅游 9。 1992年,美国学者 D.N.B.Lee认为理想的生态旅游系统包括:旅游者对旅 游地具有较强保护意识,当地居民在旅游业发展中能综合考虑环境和文化的需 求,并积极参与长期的规划战略,减少旅游业的负面影响,从而培育一个有利 于当地社会发展的经济体系 11。 1993年,世界生态旅游协会 ( TIES)把生态旅游定义为:为了解当地环境 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有目的地到自然区域所做的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 展在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同时创造经济发展机会,让自然资源的保护 在
38、财政上使当地居民受益 12。 1994年,澳大利亚国际生态旅游研究中心的拉尔夫 巴克利 (Ralffiuckley)将 第 6 页共 54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 生态旅游定义为:以自然为基础的旅游、可持续旅游、生态环境保护旅游和环 境教育旅游的交迭部分 13。 199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 IUCN)提出对生态旅游的定义是: “ 生态旅 游是在自然区域开展的有利于保护自然资源,促进社区居民经济发展的一种负 责任的旅游。 ”这也是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生态旅游定义。 2008年,澳大利亚的昆士兰生态旅游规划中,将生态旅游定义为: “ 生态旅 游包含一系列基于自然的活动,使游客可以欣赏和理解自然与文
39、化遗产,对这 些活动应本着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原则进行管理。 ” 这是生态旅游概念 发展显现的一种新趋势。 在生态旅游概念界定上的分歧,导致对生态旅游类型划分上的多样化特点。 Linberg 方面分为中坚的 (hard-core)和专注的 (dedicated)生态旅游,一方面又划 分为主流的 (mainstream)或临时的 (casual)生态旅游 14。 Orams划分生态旅游为积 极主动型和消极被动型两种。主动型生态旅游是指有着更为严格标准的生态旅 游。它的开展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提高,代表着强调资源基础得以改善的可持续 发展的形式。相比之下,被动型生态旅游则是仅仅以维持资源现状,不
40、对自然 或人文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弱可持续旅游模式 15。 可见,国外研究者对于生态旅游的定义虽然各持 己见,但始终还是以保护 自然环境为基础,逐步从环境保护教育、生态意识到社区经济及文化生态旅游 发展,在进一步的完善生态旅游的内涵。 2.1.3生态旅游研究进程 20世纪 90年代,是旅游业对环境与生态问题研究十分活跃的时期,有很多 的学者参与到这个领域中来,国际范围的生态旅游研究不断深入,生态旅游这 一概念也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在此期间,各国研究机构主要对生态旅游概念 的准确定义、生态旅游的规划与开发及生态旅游与自然资源保护等方面进行了 研究 16。对此研究的主要学者有:澳大利亚的 PeterSValentine、 美国的 Hawkins、 加拿大的 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