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湄江中学2023学年高三第二次调研生物试卷(含解析)3522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湄江中学2023学年高三第二次调研生物试卷(含解析)35221.pdf(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 学年高考生物模拟测试卷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2 分。)1经下列实验处理后,取样,用不同试剂检测,实验结果正确的一组是()组别 参与反应的物质 反应条件 检测 实验现象 A 米汤 2mL+唾液 15mL 充分混合反应24h 碘液 蓝色 B 牛奶 2mL+唾液 15mL 斐林试剂
2、 砖红色 C 牛奶 2mL+肝脏研磨液 1 5mL 碘液 紫色 D 米汤 2mL+汗液 15mL 斐林试剂 蓝色 AA BB CC DD 2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能促使核酸合成或分解的酶,统称为核酶 B同一个体各种体细胞中的酶其种类相同、但数量不同 CRNA 聚合酶不仅作用于 RNA 的磷酸二酯键的形成,也能作用于 DNA 的氢键 D酶是生物催化剂,因此反应过程中酶的形状不发生改变 3如图为某细胞分裂时的一对染色体示意图,18 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如图所示结构中含四条染色体,称为四分体 B1 与 3、4 互为等位基因,1 与 7、8 互为非等位基因 C减数分裂中,1 与
3、7 或 8 组合可能形成重组型的配子 D若基因 1、5 来自父方,则 2、6 来自母方 4甲图表示反应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乙图表示将 A、B 两种物质混合,再在 T1时加入某种酶后,A、B 两种物质的浓度变化曲线。实验均在最适温度和最适 pH 条件下完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图中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后,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的数量 B若乙图中的物质 A 是淀粉,则 B 可以是麦芽糖,该酶可以是唾液淀粉酶 C乙图中 T2时刻后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的活性 D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中,温度和 pH 都属于无关变量 5洋葱是生物实验中常用的材料,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可用洋
4、葱鳞片叶内表皮作实验材料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B用显微镜观察低温诱导的洋葱细胞既有二倍体细胞也有染色体数目变化的细胞 C低温诱导处理洋葱根尖经卡诺氏液固定后,需用清水冲洗 2 次后才能制作装片 D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应在显微镜下找到呈正方形细胞数目多的区域来观察 6PD-1 是位于 T 细胞表面的一种受体蛋白,与癌细胞表面表达的一种蛋白质 PD-L1 结合后,会使 T 细胞进入静息状态,无法识别癌细胞,并可使 T 细胞自身增殖减弱或凋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T 细胞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成熟于胸腺 B癌症患者体内的细胞免疫力降低,但不影响体液免疫 C抑制 PD-L1 的活性,
5、可成为治疗肿瘤的一种途径 DPD-1 的抗体可增强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监控和清除能力 7兴奋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过程中,有时存在一个突触引起的兴奋被后一个突触抑制的现象。下图是突触 2 抑制突触 1 兴奋传导的过程,以及突触 1 和突触 2 兴奋传导时的电位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通道甲和乙都是蛋白质,空间结构相同,接受适宜刺激后都会使空间结构改变 B兴奋从 A 处传导到 B 处时,导致突触 2 处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 CB 处膜电位未发生变化,是因为离子通道乙处内流的是阴离子 D突触 2 中的神经递质作用后,部分被突触后膜吸收 8(10 分)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内蛋白质和核酸的
6、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同时含有这两类物质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 B同一生物个体内不同形态的细胞中蛋白质不同,核酸相同 C蛋白质的合成只发生在细胞质中,核酸的合成只发生在细胞核中 D蛋白质的合成需要核酸的参与,核酸的合成也需要蛋白质的参与 二、非选择题 9(10 分)甲醇酵母菌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受体菌,研究人员将人的胶原蛋白基因导入甲醇酵母菌中并成功表达。回答下列问题。(1)获取目的基因是实施基因工程的第一步,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有_、_(答出两种)。(2)要使胶原蛋白基因在甲醇酵母菌中表达,需要先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而不是直接将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原因是_和_。(3)甲醇酵母菌可高效表达外
7、源蛋白质并分泌到细胞外,但自身蛋白质分泌到培养基中的很少,这一特点的优点在于_,甲醇酵母菌分泌的胶原蛋白的结构与人的几乎完全相同,从细胞结构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4)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用两种不同的限制酶分别切割目的基因的两端和质粒,使目的基因和质粒获得不同的黏性末端,其目的是_。10(14 分)酒在日常生活、医药、工业等方面用途非常大。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家庭酿制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主要来源于_。啤酒的酿制也离不开酵母菌,熟啤酒需经巴氏消毒,该消毒方式的优点是_。(2)在酿酒过程中,酒精达到一定浓度后发酵会停止。为筛选能耐高浓度酒精的酵母菌,需在培养基中添加_。某研究
8、者在筛选过程中配制了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其中可以为酵母菌提供碳源的是_,为抑制其他细菌的生长,培养基中可加入_。在培养不同微生物时需要调节不同的 pH值,培养细菌时对 pH 的要求是_。(3)工业上生成酒精通常将酵母菌和海藻酸钠混合成凝胶珠,这种固定细胞的方法称为_,对酵母细胞不采用物理吸附法和化学结合法的原因是_。11(14 分)当神经系统控制心脏活动时,在神经元与心肌细胞之间传递的信号是化学信号还是电信号呢?基于这个问题,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取两个生理状态相同的蛙的心脏 A 和 B,置于成分相同的营养液中,使之保持活性。已知副交感神经可以使心率降低。A 保留副交感神经,将 B 的副交感神
9、经剔除,刺激 A 中的该神经,A 的跳动减慢;从 A 的营养液中取一些液体注入 B 的营养液中,B 的跳动也减慢。(1)科学家这样设计实验基于的假说是_,预期结果是_。(2)该实验结果证明了_。(3)神经元与心肌细胞之间传递信号依赖神经肌肉接头(一种突触),在突触小体内能完成的信号转化是_。12DMS(二甲基硫醚)是一种对气候有明显影响的气体,海洋中生成 DMS 的主要过程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圆石藻、浮游动物、海洋细菌等生物共同构成_。圆石藻细胞固定的太阳能,传递给浮游动物的渠道是_。浮游动物所同化的能量,除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外,还将流向_。(2)中间产物 X 的浓度上升到一定
10、程度时,能作为一种_信息使浮游动物对圆石藻的捕食明显减少,这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作用是_。(3)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请用文字和箭头构建一个圆石藻种群与浮游动物种群之间负反馈调节的概念模型:_。2023 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2 分。)1、D【答案解析】淀粉遇碘液变蓝,斐林试剂在水域加热的条件下与还原性糖反应出现砖红色沉淀,双缩脲试剂可与蛋白质反应出现紫色。【题目详解】A、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可将米汤中的淀粉分解,实验后碘液检测不变蓝,A 错误;B、牛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不
11、能分解蛋白质,所以实验后加入斐林试剂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B 错误;C、肝脏研磨液含有过氧化氢酶,不能分解牛奶中的蛋白质,碘液是检测淀粉的,不能检测蛋白质,C 错误;D、汗液中不含分解米汤中淀粉的酶,所以实验后加入斐林试剂,溶液中显示的是斐林试剂本身的蓝色,D 正确。故选 D。2、C【答案解析】A、能促使核酸合成和分解的酶分别为核酸合成酶、核酸水解酶,而核酶是化学本质是 RNA 的酶的统称,A 错误;B、同一个体内不同部位体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不同的,所含酶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B 错误;C、RNA 聚合酶在催化核糖核苷酸形成 RNA 的过程中作用于磷酸二酯键的形成,在转录过程中也可作用于双链 DN
12、A分子中的氢键、使双链 DNA 解旋,C 正确;D、酶是生物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数量和性质不变,但在反应过程中酶与相应底物结合后其形状会发生改变,D错误。故选 C。【答案点睛】本题考查酶的知识,考生识记酶的概念、化学本质和特性,明确酶的催化作用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3、C【答案解析】如图为某细胞分裂时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示意图,其中 1 和 2、3 和 4、5 和 6、7 和 8 都应该是相同基因。【题目详解】A、如图所示结构中含两条染色体,A 错误;B、1 与 3、4 互为等位基因,也可能是相同基因,B 错误;C、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可使 1 与 7 或
13、 8 组合形成重组型的配子,增加配子的多样性,C 正确;D、基因 1 和 2、5 和 6 都是通过 DNA 复制形成的,因此若基因 1、5 来自父方,则 2、6 也来自父方,D 错误。故选 C。【答案点睛】本题通过模式图,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4、C【答案解析】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pH、酶浓度、底物浓度等。甲图中,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增加而增加,当反应速率达到一定值时,此时再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不再增加,是因为起催化作用的酶已经饱和。乙图中,随着反应进行,浓度不断增
14、加的是生成物即 B,浓度不断减少的是反应物即 A,T1 时刻反应开始,T2 时刻反应速度变缓,A 反应物的含量趋于 0,直到最后生成物和反应物的浓度不再变化,此时限制酶促反应的因素为底物浓度。【题目详解】A、甲图中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后,此时再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不再增加,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的数量,A 正确;B、若乙图中的物质 A 是淀粉,则 B 可以是麦芽糖,该图表示的反应为 A(淀粉)酶 B(麦芽糖),该酶可以是唾液淀粉酶,B 正确;C、乙图中 T2时刻后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C 错误;D、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均在最适温度和最适 pH 条件下完成,温度和 p
15、H 都属于无关变量,D 正确。故选 C。【答案点睛】本题以曲线图为载体,考查了影响酶促反应因素的知识,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曲线分析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5、C【答案解析】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的原理:1、低温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2、该实验的步骤为选材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3、该实验采用的试剂有卡诺氏液(固定)、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体积分数为 15%的盐酸溶液和体积分数为 95%的酒精溶液(解离)。【题目详解】A、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为成熟的植物细胞,含有大液泡,可用作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材料,A 正确;B、用显微镜观察低
16、温诱导的洋葱细胞时,由于低温能抑制前期纺锤体的形成,进而使细胞中染色体数加倍,而视野中的细胞只有少数处于前期,因此视野中既有二倍体细胞也有染色体数目变化的细胞,B 正确;C、使用卡诺氏液浸泡根尖固定细胞形态后,要用体积分数为 95%的酒精冲洗 2 次后才能制作装片,C 错误;D、洋葱根尖的分生区细胞具有分裂能力,能用来观察有丝分裂,分生区细胞为正方形,有的细胞正在分裂,所以观察有丝分裂实验时需要在显微镜下找到呈正方形、细胞数目多的区域来观察,D 正确。故选 C。6、B【答案解析】PD-1 是位于 T 细胞表面的一种受体蛋白,它会与癌细胞表面表达的一种蛋白质 PD-L1 发生作用,PD-1 和
17、PD-L1 一旦结合,会使 T 细胞进入静息状态,无法识别癌细胞,并使 T 细胞自身增殖减弱或凋亡,所以 T 细胞可能会减少,细胞免疫降低,T 细胞也参与体液免疫,故体液免疫也会降低。【题目详解】A、T 细胞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熟于胸腺,A 正确;B、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癌细胞表面的 PD-L1 与 T 细胞表面的 PD-1 结合后,可使 T 细胞自身增殖减弱或凋亡,T 细胞既可以参与细胞免疫也可以参与体液免疫,所以癌症患者体内的细胞免疫力降低,体液免疫也降低,B 错误;C、PD-L1 活性被抑制,可减少 PD-1 和 PD-L1 的结合,从而使免疫细胞发挥正常功能,以清除癌细胞,C
18、正确;D、给癌症患者注射 PD-1 的抗体,可使 T 细胞表面与癌细胞表面的 PD-L1 结合的 PD-1 减少,T 细胞凋亡减少,从而使免疫功能增强,进而增强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监控和清除,D 正确。故选 B。【答案点睛】本题属于信息题,着重考查了人体免疫调节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从题干信息中获取解题的有效信息,识记淋巴细胞的起源与分化的场所,明确抗体的专一性,属于考纲中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7、C【答案解析】两个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和肌肉细胞之间形成的结构,我们称为突触。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形成。兴奋在神经元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突触间转化为化学信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与
19、其对应的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得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下一个细胞产生兴奋或抑制,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变化,兴奋后突触后膜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抑制后突触后膜仍旧为外负内正,但电位差可能进一步加大。【题目详解】A、离子通道甲和乙都是蛋白质,但结构不同,A 错误;B、A 处的兴奋无法传导到 B 处,而且突触 2 的信号转化也不是 A 处的兴奋导致的,B 错误;C、突触 2 释放抑制性递质,可导致突触后膜阴离子内流,抑制该处的去极化和反极化过程,C 正确;D、由图可知,突触 2 释放的递质部分被突触前膜回收,而非突触后膜,D 错误。故选 C。8
20、、D【答案解析】细胞内的有机物的种类、元素组成及功能如下表:糖类 单糖、二糖、多糖 C、H、O 供能(淀粉、糖原、葡萄糖等)组成核酸(核糖、脱氧核糖)细胞识别(糖蛋白)组成细胞壁(纤维素)脂质 脂肪 C、H、O 供能(贮备能源)保护和保温 磷脂(类脂)C、H、O、N、P 组成生物膜 固醇 C、H、O 调节生殖和代谢(性激素、Vit.D)蛋白质 单纯蛋白(如胰岛素)C、H、O、N、S(Fe、Cu、P、Mo)组成细胞和生物体调节代谢(激素)催化化学反应(酶)运输、免疫、识别等 结合蛋白(如糖蛋白)核酸 DNA C、H、O、N、P 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催化化学反应(RNA 类酶)RNA【题
21、目详解】A、中心体只含蛋白质,没有核酸,A 错误;B、同一生物个体内不同形态的细胞中 DNA 相同,RNA 和蛋白质不完全相同,B 错误;C、核酸的合成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C 错误;D、蛋白质的合成需要 RNA 等参与,核酸的合成也需要酶的参与,D 正确。故选 D。二、非选择题 9、从基因文库中获取 人工合成 目的基因无表达所需的启动子 目的基因无复制原点(目的基因不能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便于目的蛋白的分离和纯化 甲醇酵母菌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防止目的基因和质粒的自身环化、防止目的基因与质粒反向连接 【答案解析】基因工程是狭义的遗传工程,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是让人们感兴趣的基因(即目的基因)在
22、宿主细胞中稳定高效地表达。为了实现基因工程的目标,通常要有多种工具酶、目的基因、载体和宿主细胞等基本要素,并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操作,它包括目的基因的获得、重组 DNA 的形成,重组 DNA 导入受体细胞也称(宿主)细胞、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和目的基因的表达等几个方面。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即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是实施基因工程的第二步,也是基因工程的核心。其构建目的是使目的基因能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同时,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题目详解】(1)获取目的基因是实施基因工程的第一步,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序列未知)、人工合成(目的基因序列
23、已知)。(2)单独的目的基因容易丢失,且目的基因的表达需要启动子和终止子,目的基因的复制需要复制原点,因此要使胶原蛋白基因在甲醇薛母菌中表达,需要先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而不是直接将基因导入受体细胞。(3)甲醇酵母菌可高效表达外源蛋白质并分泌到细胞外,但自身蛋白质分泌到培养基中的很少,这样分泌到细胞外的蛋白主要是我们需要的目的蛋白,这一特点的优点在于便于目的蛋白的分离和纯化。甲醇酵母菌分泌的胶原蛋白的结构与人的几乎完全相同,从细胞结构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甲醇酵母菌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可以对表达出的蛋白质进行进一步的加工、运输。(4)用一种酶切质粒和目的基因,可能会引起质粒或目的基因自身环化。在构
24、建基因表达载体时,用两种不同的限制酶分别切割目的基因的两端和质粒,使目的基因和质粒获得不同的黏性末端,其目的是防止目的基因和质粒的自身环化、防止目的基因与质粒反向连接。【答案点睛】本题重点在基因工程的步骤及原理,须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识记。10、葡萄皮上野生型酵母菌种 既能杀死酒中微生物,还能不破坏酒中的营养成分 高浓度酒精 牛肉膏、蛋白胨 青霉素(或抗生素)中性或微碱性 包埋法 酵母细胞大,难以被吸附和结合 【答案解析】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6H2O+6O2 酶 6CO2+12H2O+能
25、量;(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酶 2CO2+2C2H5OH+能量。2、微生物的培养基按物理性质分类: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按化学成分分类:天然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按功能分类:选择培养基和鉴定培养基。【题目详解】(1)由于葡萄皮上有野生型酵母菌,因此家庭酿制葡萄酒时无需额外接种酵母菌。啤酒的酿制也离不开酵母菌,熟啤酒需经巴氏消毒,该消毒方式的优点是既能杀死酒中微生物,还能不破坏酒中的营养成分。(2)在酿酒过程中,酒精达到一定浓度后发酵会停止。为筛选能耐高浓度酒精的酵母菌,需在培养基中添加高浓度酒精。某研究者在筛选过程中配制了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其中可以为酵母菌
26、提供碳源的是牛肉膏、蛋白胨,为抑制其他细菌的生长,培养基中可加入青霉素(或抗生素)。在培养不同微生物时需要调节不同的 pH 值,培养细菌时对 pH的要求是中性或微碱性。(3)工业上生成酒精通常将酵母菌和海藻酸钠混合成凝胶珠,这种固定细胞的方法称为包埋法,由于酵母细胞大,难以被吸附和结合,所以对酵母细胞不采用物理吸附法和化学结合法。【答案点睛】准确掌握微生物的培养技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1、在神经元与心肌细胞之间传递的信号是化学信号 B 心脏的跳动减慢 假说正确(神经细胞释放化学物质,使心肌跳动减慢)电信号化学信号 【答案解析】分析题意可知,在该实验中心脏 A 保留副交感神经,A 跳动减慢;剃除
27、心脏 B 的副交感神经,往心脏 B 的营养液中加入心脏 A 的营养液,B 的跳动也减慢,说明 A 的营养液中含有某种物质使 B 心脏的跳动减慢,即证明当神经系统控制心脏活动时,在神经元与心肌细胞之间传递的信号是化学信号。【题目详解】(1)科学家在实验操作中将 A 心脏的液体转移至 B 心脏中,说明科学家提出的假说是神经元与心肌细胞之间传递的信号是化学信号;实验预期是指与假说相符的实验预测,将 A 的培养液中的物质转移给 B 后,化学信号也会随之转移给 B,所以预期结果是 B 心脏跳动减慢;(2)B 的跳动减慢说明确实是 A 的副交感神经细胞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不仅可以使 A 的心脏跳动减慢,也
28、可以转移至 B 心脏处使 B 的跳动减慢;(3)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释放神经递质并作用于后膜,故在突触小体内完成的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答案点睛】神经系统调节生命活动时,产生的神经冲动在突触间传递的过程中,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本实验结合该过程,设计实验探究神经元与心肌细胞之间的信号传递方式,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实验目的,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12、生物群落 食物链(圆石藻浮游动物)流向下一营养级和分解者 化学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答案解析】1、分析题图:生态系统的成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圆石藻是生产
29、者,浮游动物是消费者,某些海洋细菌是分解者。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2)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3)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3、生态系统的稳态主要通过负反馈调节方式进行的,当生态系统中某以成分发生改变后,通过负反馈调节能够抑制或者减弱最初发生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使得生态系统达到或者维持稳态。【题目详解】(1)圆石藻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产者;图中的浮游动物属于消费者;海洋细菌属于分解者。圆石藻、浮游动物、海洋细菌等生物共同组成了生物群落。圆石藻细胞固定的太阳能,传递给浮游动物的渠道是食物链(圆石藻浮
30、游动物)。食物链中某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的去向有:呼吸作用消耗;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图中浮游动物所同化的能量除流经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外,还将流向下一营养级和分解者。(2)中间产物 X 浓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它能作为一种化学信息使浮游动物对圆石藻的捕食明显减少。这体现了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是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3)由图中信息即浮游动物摄食圆石藻细胞可推断,当圆石藻大量繁殖时,浮游动物因为食物充足数量增加,会使圆石藻的被捕食量增加,从而使圆石藻的数量减少。浮游动物排出的中间产物 X 的浓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又作为一种化学信息使浮游动物对圆石藻的捕食明显减少,圆石藻的数量增加,反映了生态系统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维持自身的相对稳定。圆石藻种群与浮游动物种群之间负反馈调节的概念模型如下:【答案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掌握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识记生态系统的功能,掌握物质循环的过程和信息传递的种类、作用、理解负反馈调节的作用机理等,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