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复习练习873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复习练习8731.pdf(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一、填空 1、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乐府四言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统领全篇写景的一个字是“_”。写景时,先写岛上的_,次写海面上的_,最后写天空中日月星辰。本诗的情感基调是_。2、观沧海的作者是 ,字,末年 家、家、。他的诗以 见称。3.前三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_”写的是动景,“_”写的是静景。二、给下面加点词释义: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2、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三、用/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四、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都是写海上的景象。()“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全景式地描绘了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这首诗前八句是实写,后六句是虚写。()“水何澹澹”是描写无风时海面水波动荡的样子,“洪波涌起”是描写有风时大海波涛汹涌的壮阔气势。()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情,借勾画大海吞吐日月、
3、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五、按要求写出诗句 1、点出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的诗句是:2、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3、虚写诗人想像之景的句子是:4、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六、探究提高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归纳主题。2、下面的诗句描写沧海的景象,有动有静,试作分析。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3、下面的诗句中,“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七、“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句意理解正确的是()A.日、月的运行,都是从大海里升起又降落;银
4、河灿烂,也好像是发源于沧海之中。B.日、月朗照大海,星星闪烁,辉映于海面。C.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好像都是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去了一样。D.太阳月亮不停运转、银河灿烂,它们有的没入海底,有的投映到海面。八、对这首诗理解做个最佳抉择()A.诗人先写山岛风光,再描绘海面景色,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B.诗人立足于山岛,先远观,再近观,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C.诗人先实写,再虚写,最后抒情。D.先全景式地展现大海景象,再描绘岛上风光,最后在描绘大海波涛汹涌的基础上,借拟写大海吞吐日月的气势来抒发自己壮阔的情怀。九、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闻
5、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一、词语注释 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左迁:贬谪,降职。古人尊右卑左,因此把降职称为左迁。龙标:古地名,唐朝置县,今湖南省黔阳县。杨花:柳絮。子规:即杜鹃鸟,相传其啼声哀婉凄切。杨花落尽:一作“扬州花落”。龙标: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五溪:是武溪、巫溪、酉溪、沅溪、辰溪的总称,在今湖南省西部。3 与:给。随风:一作“随君”。夜郎:汉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
6、为夜郎。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县境,与黔阳邻近)。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君直到夜郎西”。译文: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听说你路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节奏划分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阅读理解 1.首句中有哪些意象,请写出来。2.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作者为何“寄愁心与明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4.赏析本诗的后两句。5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2分)6.从“我寄
7、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解读出了诗人哪些情感?(3分)7、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8、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 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B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C “过五溪”说明诗人旅途之艰难,也包含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D 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E 诗歌想像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9、在本诗中,李白为什么要以“明月”入诗?10、古人在诗词中描写情境用来营造气氛的鸟儿很多,为什么李白独选“子规啼”
8、来入诗呢?11、王昌龄被贬龙标是什么季节?为什么?12、从诗中发出的情感信息,揣摩李白写此诗时的心理活动。13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2 分)14.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解读出了诗人哪些情感?(3 分)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一、常识填空 1、次北固山下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 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 诗。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作者是 ,是 代诗人 。二、注释 1.次:2.北固山:3.客路:9.潮平两岸阔:10.风正:11.悬:。12.海日:1
9、3.残夜:14.归雁:用/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三、按要求写出诗句 1、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颔联是: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四、探究提高 1、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3、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分析。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
10、常识填空 1、从诗歌的体裁看,天净沙秋思是一首 。“天净沙”是 ,“秋思”是 。2、天净沙秋思 作者 ,是 代著名作家 。二、用/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三、按要求写出诗句 天净沙秋思点明主旨的诗句是:四、探究提高 1、天净沙秋思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2、作者描绘苍凉萧瑟的秋景有什么用意?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归纳主题。4、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写一段描述性的文字,字数 150字左右。(课后完成)同步练习答案 观沧海 一、常识填空 1、观 树木百草 秋风洪波 苍凉慷慨,悲壮激昂 2、观沧海的作者是曹操,
11、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3.动景:水何澹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静景: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动景静景各写一点即可)二、登上 来 多么 耸立 银河 好像 庆幸、很 诗 三、用/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四、五、按要求写出诗句 1、点出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的诗句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2、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3、虚写诗人想像之
12、景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4、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六、探究提高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归纳主题。本诗作者描写了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抱负。2、下面的诗句描写沧海的景象,有动有静,试作分析。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动静结合,描写大海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描写静景,表现了岛上的勃勃生机;“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动景,表现了大海的磅礴气势。3、下面的诗句中,“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13、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有助于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想像之景(或主观感受),体现了诗人的博大胸怀(或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七、C 八、D 九、示例:(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在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杨花,子规(如果答“扬花纷纷”“子规悲鸣”类的答案只可得 1 分。2.抒发了诗人对远方的友人的关心,思念和同感情。3.远在扬州、行止不定的诗人只好把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向老友遥致思念之忧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深地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4.明月本是无
14、知无情的,但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赋予了明月以人的情感色彩,将月亮人格化了,形象巧妙地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与牵挂。5.杨花和子规鸟。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6.诗人听说友人将左迁龙标时的惆怅和恋恋不舍之情。7、答案:拟人,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8、B C 9、答案:“明月”除了有普天同照、能够把心儿带给朋友外,更能表现友谊的纯洁,表明王昌龄人格的高洁。10、答案:子归鸟叫声凄凉,有“不如归去”之意,古人用来作为悲情之鸟,李白用“子规啼”表示对朋友悲惨命运的忧虑,对朋友挽留不舍之情。11、暮春 从“杨花落尽子规啼”可以看出,“杨花落尽”是暮春的景象,“子规啼”是暮春的气象。12、
15、忧虑和愤懑。表想了真挚、纯洁的友谊。13、杨花和子规鸟。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14、诗人听说友人将左迁龙标时的惆怅和恋恋不舍之情。次北固山下 一、常识填空 1、次北固山下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五言律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抒情诗。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作者是王湾,是唐代诗人。二、住宿,此指停泊,途中暂时停宿。在今江苏镇江市北,北临长江。旅途。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风顺(而和)。挂 海上的旭日。夜色已残,指天将破晓。夜将尽而未尽的时候。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飞往北方。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三、用/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
16、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四、按要求写出诗句 1、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颔联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五、探究提高 1、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初春。青山、绿水、潮平、风正、江春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思念故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3、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似乎江面与岸齐平,船上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悬”是端直高挂的样子,风“正
17、”表明顺风,同时又是和风,因此帆便端直高挂了。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分析。(1)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2)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天净沙秋思(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常识填空 1、从诗歌的体裁看,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2、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 二、用/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三、按要求写出诗句 天净沙秋思点
18、明主旨的诗句是:断肠人在天涯。四、探究提高 1、天净沙秋思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些都是凄清、悲凉、感伤之景。(说明:“小桥流水人家”是以乐景反衬哀景,“小桥流水人家”虽好却不是自己的家乡,有家归不得,更加悲从中来,肝肠寸断。)2 作者描绘苍凉萧瑟的秋景有什么用意?极力渲染悲凉气氛,表达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惆怅之情。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归纳主题。通过秋景的描写,表现羁旅游子的孤苦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4、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写一段描述性的文字,字数 150字左右。(课后完成)深秋,夕阳西下。古道上,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正踽踽独行,陪伴他的惟有那匹衰瘦的老马。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将要归巢的乌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之上的小桥,看到溪水流经的几户人家,炊烟袅袅,充满幸福温馨,而他此刻却有家难归,眼看太阳就要落山了,自己今夜又要投宿在何处?独自承受长夜漫漫,怎么能不悲从中来,肝肠寸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