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教版中学初一下册生物期中试题(附答案)36837.pdf

上传人:得****3 文档编号:83972701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2.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人教版中学初一下册生物期中试题(附答案)36837.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24年人教版中学初一下册生物期中试题(附答案)36837.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人教版中学初一下册生物期中试题(附答案)36837.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人教版中学初一下册生物期中试题(附答案)36837.pdf(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4 年人教版中学初一下册生物期中试题(附答案)1下列有关“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认识,错误的是()A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B森林大量消失与部分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没有直接关系 C猩猩、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都属于现代类人猿 D分析“露西”化石,“露西”可能采用了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 2如图是人类同卵双胞胎自然形成的过程示意图,代表生理过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过程发生在输卵管中 B过程到移入子宫前,所需能量主要来自受精卵 C过程伴随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D两个胚胎的性状极为相似,性别不同 3同等重量的下列物质,在体内完全分解,释放能量最多的是 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

2、D维生素 4在学习过程中,框架图是帮助我们理解生物学概念的有效方法,下列选项中符合该框架图中、对应关系的是()A细胞质线粒体叶绿体 B动物细胞液泡细胞壁 C无机物水蛋白质 D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5如图为人体部分器官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消化脂肪的酶 B开始消化淀粉 C分泌的消化液中含多种消化酶 D是消化和吸收蛋白质的场所 6下图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设计,图中试管均置于 37温水中 10 分钟后各加入唾液加入清水了加入唾液滴入 2 滴碘液,以下说法对的的是()A3 支试管均变为蓝色充分搅拌、充分搅拌不搅拌 B3 支试管均不变为蓝色馒头碎屑 I 馒头碎屑、

3、馒头块 C号试管不变蓝色,号试管变蓝色,号试管变浅蓝色 D号试管和号试管不变蓝色,号试管变蓝色 7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器官,其中属于消化道的是 A B C D 8图为肺部的气体交换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 代表氧气,b 代表二氧化碳 B血管甲为肺动脉,血管丙为肺静脉 C血管甲流的是动脉血,血管乙流的是静脉血 D血液在流经血管乙时,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9如图为模拟膈肌运动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甲图表示呼气,膈肌收缩 B乙图表示吸气,膈肌收缩 C图中玻璃管模拟气管、支气管 D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通过呼吸运动完成 10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这是因为()A鼻腔前部生有鼻毛

4、,对空气有清洁作用 B鼻黏膜能分泌黏液,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C鼻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 D前三项都对 11关于呼吸道各结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气管璧上的腺细胞分泌液可使气管内保持湿润 B鼻腔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够温暖气体 C吞咽时,会厌软骨会张开,保证气管、咽内空气畅通 D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12下列血液成分中,能吞噬病菌的是()A血浆 B白细胞 C红细胞 D血小板 13在一次交通事故中,李明受伤需要输血,李明的爸爸(A 型血)、李明的妈妈(B 型血)和已经年满 18 岁的哥哥(O 型血)都想给李明献血,但医生说,三人中只有爸爸的血绝对不能输给李明,

5、李明的血型是()AO 型血 BA 型血 CB 型血 DAB 型血 14如图是正常人体某部位毛细血管及血流方向示意图,下列针对此图的各种分析中,错误的是()A如果 B 是肺泡处的毛细血管,则 A 和 C 中流动的分别是静脉血和动脉血 B如果 A 和 C 中流动的都是动脉血,则 B 是肾小球 C如果 B 是小肠壁内的毛细血管,则血液流过 B 的变化是:葡萄糖增多,尿素增多,氧气减少 D如果 B 是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则血液流过 B 的变化是:葡萄糖增多,尿素增多,二氧化碳增多 15a、b、c 三图分别代表人体的三种类型的血管,箭头代表血液流动方向,关于这三种血管的描述,错误的是()Aa 管壁厚;b

6、 管壁较薄,弹性较小 Ba 是动脉;b 是静脉;c 是毛细血管 C血液流经 c 后,必定有某些物质含量发生改变 D一般打吊瓶时,注射的是 a 血管 16如图是人的肾单位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的名称是入球小动脉 B原尿是血液经过图中的过滤作用形成的 C原尿经过图中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D某病人尿液中有蛋白质,从尿液的形成过程看,其病变最可能的部位是图中的 17图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B上连膀胱,下接肾脏 C具有暂时贮存尿液的作用 D具有排出尿液的作用 18科学家用微穿刺技术检测了肾单位内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情况。如图 A、B、c 分别代表肾

7、单位的不同结构,C 的结构名称和生理过程分别是()A肾小管、重吸收作用 B肾小管、滤过作用 C肾小球、重吸收作用 D肾小球、滤过作用 19如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的示意图。分析某健康人结构中液体的物质浓度,正确的()选项 物质 浓度大小 A 蛋白质=B 无机盐 C 葡萄糖=D 尿素 AA BB CC DD 20图甲是人体内分泌系统部分器官示意图,图乙中右侧的男性是激素分泌异常患者。患者的病因是 A分泌的生长激素过多 B分泌的生长激素过多 C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过多 D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过多 21下列关于眼睛的使用和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A近视眼可以通过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B长时间在摇晃的车上用手机阅读电

8、子书籍不影响视力 C保持正确坐姿,眼与书本应保持 33 厘米左右的距离 D经常检查视力和坚持做眼保健操,有利于预防近视 22如图是人体完成缩手反射的神经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完成反射活动的正确传导路线是 edabc Bc 是效应器 C如果图中的 a 受损,则反射也能进行 D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23如图是神经元结构模式图,图中序号代表()A细胞体 B神经末梢 C树突 D神经纤维 24下图是眼球结构及成像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图表示正常眼成像过程 B近视眼原因之一是结构2过度变凸 C结构3既是成像也是视觉形成的部位 D远物和近物都能看清是因为结构1

9、有调节作用 25夏日的微风,带着大自然炽热的生命气息经过两年的生物学学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已根植你的心底下列叙述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A提倡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B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 C开发森林资源,多使用一次性木筷 D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率 26图 1 是“平衡膳食宝塔”,图 2 是消化系统模式图,图 3 是小肠壁纵切图。请据图回答:(1)图 1 中最底层(E 层)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主要是_,该营养物质在图 2 消化道的_内分别被消化(填代号)。(2)某学生因偏食出现牙龈出血等症状,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建议该学生多摄入图 1中_层食物。(填代号)(3)

10、“学生饮用牛奶”有利于中小学生的生长和发育,主要是因为牛奶中的_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4)图 2 中,_分泌的_不含消化酶,但能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5)图 3 中,小肠内表面有许多 _和 _,使小肠具有巨大的表面积,小肠绒毛腔内含有丰富的 _,该管壁及绒毛壁都只有一层扁平的_构成,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27下图 1 是人体呼吸系统模式图,图 2 是肺泡处气体交换模式图,图 3 是组织细胞处气体交换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1)图 1 人体的呼吸系统中(5)_是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2)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_(填“呼吸运动”或“扩散作用”)来完成的。(3)呼气时,当血液流经

11、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 b 气体穿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出肺泡,再通过呼气排出体外,此时血液中的 b 气体浓度_(填“大于”、“等于”“小于”)肺泡内该气体的浓度。28人的正常生活需要获取营养物质和氧气,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下图为人体血液循环部分示意图,请思考作答:()内填字母或序号,_上填文字)(1)心脏主要由肌肉组成,心脏四个腔室中(_)_的壁最厚。(2)血液由 B 出发,流经血管 1,在组织细胞处完成物质交换,由血管 4 送回 C,这一循环途径称为_。(3)血液只能由 A 流到 B、C 流到 D,是因为有_防止血液倒流。(4)血液由 D 出发,经血管 3 到达肺部毛细血管网,进行气体交换

12、后,血液成分的变化是_。(5)考场上,大脑飞速运转,需消耗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小肠吸收的一个葡萄糖分子,由血液循环运送到脑细胞,需要经过心脏_次。29小明妈妈回到家,先把米饭焖上,热油炒鸡蛋,炒得嫩嫩的盛出来,爆香了蒜末,放肉片,再放苦瓜丁,最后把鸡蛋倒回去,加点盐。米饭的香味混着苦瓜、鸡蛋和肉的气味,钻到鼻子里,让小明感到那么幸福。请根据材料和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吃饭后,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能被肠液消化的有_。既有消化功能又有吸收功能的器官是图一中的_(填序号)。(2)完成图二中 c、d 过程是通过_实现的,参与该活动的呼吸肌是_。(3)被吸收的营养成分随血液循环首先进入图三中的,此时血液

13、成分的特点是_。(4)图四中内的液体中有葡萄糖,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由于 _的重吸收作用。(5)小明每天都喝适量的水,这样不但有利于体内的代谢废物随尿液及时排出体外,而且对调节人体内_、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也有重要作用。30医生常用膝跳反射诊断被检测者神经系统是否受损,下图一为该反射示意图。图二是近视眼和远视眼以矫正方法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中处具有_,用橡皮锤叩击处,若小腿弹起,说明该反射的神经结构完整。(2)完成膝跳反射的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是_(用图中序号和箭头表示),若图中结构受损伤,则叩击后_(选填“有反射无感觉”或“无反射有感觉”或“无反射无感觉”)。(3)膝跳反射

14、是否需要大脑皮层参与?_(填“是”或“否”)。(4)膝跳反射实验,主要是证明脊髓具有_功能,除此之外,脊髓还具有_功能。(5)体检过程中,视力检测一项,若受试者看到的字母模糊一片,则其此时其视力情况为图二中的_(填图中字母),矫正方法为图二中的_(填图中字母)。1B 解析:B【分析】(1)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2)在距今 1200 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森林大量消失,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

15、,上肢慢慢解放出来,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3)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详解】A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A 正确。B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等环境的改变古猿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上肢慢慢解放出来,由臂行慢慢变为直立行走,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因此,森林大量消失与部分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有直接关系,B 错误。C猩猩、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都属于现

16、代类人猿,它们与人类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C 正确。D“露西”的下肢骨具有较为粗壮的股骨,骨盆的髋骨前后扁、左右阔,这说明她很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D 正确。故选 B。【点睛】解答此题要全面掌握人类起源的有关知识。2D 解析:D【分析】受精、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分化。同卵双胞胎是由一个受精卵分裂后形成的两个胚胎,因此遗传物质相同。【详解】A过程表示受精,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正确。B过程细胞分裂所需能量来自卵黄中的营养物质,所需能量均来自母体,正确。C过程伴随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正确。D两个胚胎由一个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因此性别相同、性状极为相似,错误。故选 D。

17、【点睛】胎盘是胎儿在子宫中发育时获取营养的通道,营养物质是来自于母体。3C 解析:C【分析】食物中含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水等六大类营养物质,它们各具有一定的作用。【详解】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它们各具有一定的作用。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并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水、无机盐、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每克脂肪在人体内氧化分解产生约为 37.6kJ 的热量,葡萄糖约为 16.4kJ,蛋白质约为 16.7kJ。所以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在体内完全分解,释放能量最多的是脂肪。【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同等重量的糖类、脂肪、蛋白质,释放能量最多的是脂肪。4A 解析:A【分析

18、】观图可知:I 包括 II 和 III,II 和 III 是并列关系,解答即可。【详解】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内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和线粒体是并列关系,A 符合题意;动物细胞无液泡和细胞壁,B 不符合题意;蛋白质是有机物,无机物中不包括蛋白质,C 不符合题意;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是并列关系,D 不符合题意。【点睛】仔细观图,掌握图中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5C 解析:C【分析】图示为消化系统模式图,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其中是肝脏,是胃,是胰腺,是大肠。【详解】是肝脏,能够分泌胆汁,胆汁流入小肠后,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A 错误。是胃,胃中的胃腺能够分泌胃液,胃液能够初步消化蛋

19、白质,不能消化淀粉,B 错误。是胰腺,分泌胰液,含有多种消化酶,能消化淀粉、脂肪、蛋白质,C 正确。是大肠,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D 错误。【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6C 解析:C【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3)消化酶的特性:一、专一性:一种特定的酶只能催化

20、一种特定的底物;二、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比其他无机催化剂要高;三、酶有个最适温度(或者范围)。【详解】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全部分解成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号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号试管馒头块与唾液没有充分混合,唾液不能把淀粉全部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变浅蓝。所以滴加碘液后,号试管内液体不变蓝色,号试管变蓝色,号试管变浅蓝色,故选项 C 正确。故选 C。7C 解析:C【分析】本题考查消化系统的知识。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消化道可分为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它们的作用是容纳、磨碎、搅拌和运输食物。其中小肠是消化食物与吸收养分的主

21、要部位。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分泌的消化液胆汁储存在胆囊中)和胰腺,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能促进食物的分解。【详解】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C 正确。故选 C。【点睛】熟知消化系统的组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B 解析:B【分析】图中各部分的名称分别是 ab 肺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cd 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管甲是肺动脉,乙是肺部毛细血管,丙是肺静脉。【详解】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经过肺泡中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减少,氧含量增多,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经过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增多,氧含量减少,由动脉血变为静脉

22、血。A根据箭头可见:a 代表气体出肺,b 代表气体进肺,A 错误。B血管甲是肺动脉(内流静脉血),乙是肺部毛细血管,丙是肺静脉(内流动脉血),B正确。C血管甲是肺动脉,其中流动的血液为静脉血,乙是肺部毛细血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C 错误。D经过肺泡中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减少,氧含量增多,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D错误。故选 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肺泡里的气体交换。9A 解析:A【分析】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胸廓体积增大,肺也随之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当肋间肌和膈肌舒张时,胸廓体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

23、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详解】A甲图膈肌舒张,膈肌顶端上升,胸廓变小,肺内气压升高,是呼气过程,A 错误。B乙图膈肌顶端下降,说明膈肌收缩,是吸气过程,B 正确。C该模型中玻璃管代表气管、玻璃罩代表胸廓、气球模拟人体的肺,橡皮膜代表膈肌,C正确。D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的基本意义是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D正确。故选 A。【点睛】理解掌握呼吸过程中膈肌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10D 解析:D【分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是气体的通道,并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

24、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但是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详解】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住灰尘和细菌,鼻粘膜分泌粘液可黏住灰尘,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清洁;粘液还可使空气变得湿润;粘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所以,对吸入气体有过滤,湿润和温暖作用。故选 D。【点睛】本题考查了呼吸系统的组成与功能,重点考查了鼻腔的结构与功能。11C 解析:C【分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详解】A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气管壁上的腺细胞能够分泌黏

25、液使气管内保持湿润,A 正确。B正常人的口腔温度为 36.737.7(平均为 37.2),而鼻腔黏膜内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够温暖气体,B 正确。C吞咽时,会厌软骨会闭合遮住喉的入口,防止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剧烈的咳嗽,C 错误。D呼吸道能使到达肺部的气体变得清洁、温暖、湿润,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D 正确。故选 C。12B 解析:B【分析】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构成的。其中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白细胞的功能是吞噬病菌,血小板的功能是止血凝血。【详解】A血浆是血液中的液态部分,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A 不符

26、合题意。B白细胞是人体与疾病斗争的“卫士”,当病菌侵入人体内,白细胞能通过变形而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的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B 符合题意。C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血红蛋白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C 不符合题意。D血小板会在伤口处凝集,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形成凝血块塞住伤口而止血,D不符合题意。故选 B。【点睛】本题的重点是了解血液的组成成分及其功能。13C 解析:C【详解】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 A 型血人输 A 型血,B 型血的人输 B 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AB 血型的人可以接受

27、任何血型,但只能输给自己,O 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只能接受 O 型血。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由题意可知,李明的爸爸(A 型血),李明的妈妈(B 型血)和已经年满 18 岁的哥哥(O型血),只有爸爸的血绝对不能输给李明,则李明的是 B 型血。故选 C。14D 解析:D【详解】A、肺循环的途径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通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所以,如果 B 是肺泡处的毛细血管,则 A(肺动脉)和 C(肺静脉)中流动的分别是静

28、脉血、动脉血,正确;B、血液流经肾小球时没有发生气体交换的作用,只进行了过滤作用,因此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肾小球内都流动脉血,因此如果 A 和 C 中流动的都是动脉血,则 B 是肾小球,正确;C、血液流经小肠时属于体循环,因此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同时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因此血液流经小肠后营养物质增多,所以如果 B 是小肠壁内的毛细血管,则血液流过 B 的变化是:葡萄糖增多,尿素增多,氧气减少,正确;D、从肾动脉流入肾脏的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部分尿素等废物随尿液排出,因此从肾静脉流出的血液中,尿素等废物的含量减少。同时血液流经肾

29、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属于体循环,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因此,如果 B 是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则血液流过 B 的变化是:葡萄糖减少,尿素减少,二氧化碳增多,而不是葡萄糖增多,尿素增多。考点:血液循环的途径。15D 解析:D【分析】人体具有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种血管,它们共同构成了血液流通的管道。三种血管的特点如表:管壁 管腔 血流速度 动脉 最厚,弹性大 较小 最快 静脉 较厚,弹性小 较大 较慢 毛细血管 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非常细,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非常慢【详解】A从图 a 血液的流动方向由主干流向分支可以看出 a 是动脉血管,管壁较厚、弹性大;图 b 血液的流动方向由分

30、支流向主干可以看出 b 是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小,A 正确。B从图 a 血液的流动方向由主干流向分支可以看出 a 是动脉血管;图 b 血液的流动方向由分支流向主干可以看出 b 是静脉血管;图 c 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可知 c 为毛细血管,B 正确。C由于 c 为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是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所以血液流经此处,血液的成分将发生变化,C 正确。D从图 a 血液的流动方向由主干流向分支可以看出 a 是动脉血管,而打吊瓶时,应该注射静脉血管,D 错误。故选 D。【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血管的类型和特点。16A 解析:A【分析】(1)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

31、用。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可见血浆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等;原尿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尿液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和尿素。(2)图中是入球小动脉,是出球小动脉,是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是肾小囊,是肾小球,是肾小管。【详解】A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图中是入球小动脉,是出球小动脉,是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是肾小囊,是肾小球,是肾小管,A 正确。B血

32、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B 错误。C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C 错误。D如果某病人的尿液中有蛋白质,那么病变部位可能是肾小球的通透性发生改变,D错误。故选 A。【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尿液的形成过程。17B 解析:B【分析】泌尿系统的组成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其中肾脏又被称为“人体的过滤器”,肾由大约一百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由肾小体、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囊、肾小球组成。图示所示的泌尿系统:肾脏、

33、输尿管、膀胱、尿道。【详解】A、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场所,正确。B、输尿管把尿液运送到膀胱,上连肾脏,下接膀胱,错误。C、膀胱暂时储存尿液,正确。C、尿道排出尿液,正确。【点睛】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是本题解题关键。18A 解析:A【分析】(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3)图中,A 肾小球、B 肾小囊、C 肾小管。【详解】血液流经 A 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

34、B 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 C 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因此 C的结构名称和生理过程分别是肾小管、重吸收作用。故选 A。【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和尿的形成过程。19D 解析:D【详解】试题分析:是肾动脉,内流动脉血,是肾小囊腔,里面是原尿,不含大分子的蛋白质,A 错误;是肾动脉,内流动脉血,是肾小囊腔,里面是原尿,二者无机盐的含量相等,B 错误;是肾小囊腔,里面是原尿,是收集管,里面是尿液,不含葡萄糖,C错误;是肾小囊腔,里面是原尿,是收集管,里面是尿液,尿素的含量增加,D 正确。考

35、点:尿液的形成。20A 解析:A【详解】图甲中,是垂体,可以分泌生长激素;是甲状腺,可以分泌甲状腺激素;是胸腺,可以分泌胸腺激素;是胰腺,可以分泌胰岛素。图乙中右侧的男性是巨人症,是由于幼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故选 A 21B 解析:B【分析】保护眼睛要做到(1)防止眼睛疲劳: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的工作。除了眼睛要有充分的休息外,充足的睡眠可以减少眼睛疲劳。(2)良好的阅读环境:包括:适当的照明、良好的纸质、清晰的印刷、大小适当的字体、合适的桌椅高度。(3)良好的阅读习惯:减少精细的近距离阅读,用眼距离保持三十三公分左右,每阅读四十分钟至一小时要休息五至十分钟。休息时不妨出去走走,看看远方,帮

36、助肌肉放松。(4)减少近视的环境:多看远处,尤其现在实施周休二日,更可利用假日到郊外踏青。(5)看电视讲求原则:电视机放置在眼睛视线稍下方;眼睛与电视机的距离为电视机画面对角线的五至七倍;室内灯不可全关掉;电视银幕影像需清晰;每看三十分钟要休息五分钟,可利用广告时段闭目休息或起来走走。(6)正确配戴眼镜:要让眼科医师检查后再配眼镜;镜片的度数、散光轴的角度、瞳孔之距离都要要求正确。【详解】A近视眼的成因是晶状体曲度过大,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导致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而不是视网膜上。而凹透镜具有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因此,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凹透镜,就能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

37、会聚在视网膜上,从而矫正了近视眼,A 正确。B长时间在摇晃的车上用手机阅读电子书籍影响视力,B 错误。C由分析可知:保持正确坐姿,眼与书本应保持 33 厘米左右的距离,C 正确。D经常检查视力和坚持做眼保健操,有利于眼睛的保护,预防近视,D 正确。故选 B。22C 解析:C【分析】反射弧的组成:反射弧包括 e 感受器、d 传入神经、a 神经中枢、b 传出神经、c 效应器五部分。【详解】A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路线: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即完成反射活动的正确传导路线是 edabc,A 正确。Bc 的名称是由肌肉或者腺体构成的效应器,B 正确。C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

38、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果图中的 a 神经中枢受损,则反射不能进行,C 错误。D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在体内起着调节和控制的作用,D 正确。故选 C。23B 解析:B【分析】观图可知:是细胞核、是树突、是轴突、是神经末梢、是胞体,解答即可。【详解】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元的功能是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它的神经元。分析可知,是细胞核、是树突、是轴突、是神经末梢、是胞

39、体。故选 B。24B 解析:B【分析】(1)眼球是眼的主要的结构,眼球近似球体,由眼球壁和眼球的内容物构成,眼球壁分三层:外膜、中膜、内膜,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等。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如下:(2)视觉形成的过程大致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进入眼球,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当视网膜上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获得图像信息时,会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视觉中枢),产生视觉。【详解】A、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形成的物像只有落在3视网膜上,才能看的清楚。图中的物像落在了视网膜的前方。该图表示的是近视眼成像的过程。故是错误的;B、近视的原因是

40、由于用眼不科学,导致2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故是正确的;C、物像是在3视网膜形成的,视觉是在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视觉中枢)形成的。故是错误的;D、看远物时,晶状体的曲度变小,看近物时,晶状体的曲度会变大。晶状体的曲度是由睫状体调节的。图中的 1 是角膜。故是错误的。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25C 解析:C【分析】(1)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是非常严重的,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人们必须具有环保意识。(2)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

41、,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现在有很多与绿色相关的环保名词,就是基于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而提出来的。【详解】提倡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有利于减少碳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A 不符合题意;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这种做法有利于环境保护,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B 不符合题意;多使用一次性木筷,即浪费了资源,有破坏了环境,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C符合题意;正确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率,这种做法有利于环境保护,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D 不符合题意。【点睛】人类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对

42、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造成的破坏,不利于环保。26D 解析:淀粉(或糖类)D 蛋白质 肝脏 胆汁 环形皱襞 小肠绒毛 毛细血管 上皮细胞 【分析】(1)合理膳食是能够满足人体对营养物质和能量需要的膳食,这种膳食所含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合适、互相搭配合理,利于人体的生长发育。(2)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3)图 1 中 E 层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糖类,D 层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 层、B 层含有较多的蛋白质,A 层主

43、要成分是脂肪。图 2 中是唾液腺,是口腔,是食道,是肝脏,是胃,胰腺,小肠,大肠,肛门;图 3 中环形皱襞,小肠绒毛,毛细血管,解答即可。【详解】(1)图 1 中最底层的 E,主要营养成分是淀粉(或糖类),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2)体内缺乏维生素 C 会得坏血病,会出现牙龈出血的症状。该学生常常出现牙龈出血的症状,应是体内缺乏维生素 C,所以,他应多食蔬菜和水果。(3)蛋白质是组成人体一切细胞、组织的重要成分。机体所有重要的

44、组成部分都需要有蛋白质的参与。(4)图 2 中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成人的肝脏重约 15kg,大部分位于腹腔的右上部,肝脏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5)图 3 中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其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它的表面又有很多小突起,称为小肠绒毛,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点睛】此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我们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题意,灵活解答。27肺 扩散作用 大于 【分析】图 1 中:1 鼻腔,2 咽,3 喉,4 气管,5

45、 肺;图 2 中 a 表示氧气,b 表示二氧化碳。【详解】(1)图 1 是呼吸系统的组成图,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2)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前者是指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后者是指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发生在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3)气体总是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 b 二氧化碳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肺泡,再通过呼气排出体外。【点睛】明确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功能以及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28B 解析:B 左心室

46、体循环 房室瓣 静动脉血变成动脉血(或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2 【分析】观图可知:A 左心房,B 左心室,C 右心房,D 右心室,1 主动脉,2 肺静脉,3 肺动脉,4上下腔静脉。【详解】(1)心脏由心肌构成,如图所示心脏的结构中:A 左心房,B 左心室,C 右心房,D 右心室。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管,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到心室。与各自的功能相适应,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同样的道理,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与功能上的差别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即 B 左心室的壁最厚。(2)血液循环

47、如图所示:由循环图可知,血液由 B 左心室出发,流经血管 1 主动脉,在组织细胞处完成物质交换,由血管 4 上下腔静脉送回 C 右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体循环。(3)在心脏的四个腔中:由于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房室瓣,使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在心室和动脉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动脉瓣,使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即血液只能由 A 左心房流到 B 左心室、C 右心房流到 D 右心室。(4)肺循环的路线是:D 右心室3 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2 肺静脉A 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48、。(5)由上图的血液循环途径可知,小肠吸收的一个葡萄糖分子,进入血液循环后,经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需要通过肺循环再回到心脏的左心房、左心室,最后进入主动脉。具体路线是: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上肢的毛细血管网大脑细胞处。可见,肠吸收的一个葡萄糖分子,由血液循环运送到脑细胞,至少需要 2 次流经心脏。【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心脏的结构、血液循环的途径、血液变化以及正确认识图中各结构的名称。29淀粉、蛋白质和脂肪 、呼吸运动 肋间肌和膈肌 营养物质丰富,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肾小管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分析】图一中肝脏,胃、胰腺、小肠;图二中肺

49、动脉,肺静脉;cd 表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图三中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图四中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详解】(1)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口腔可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但没有吸收功能;咽和食道既无消化功能又无吸收功能;在胃内,可把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又可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淀粉、蛋白质和脂肪都可在小肠内被消化,它们的消化最终产物也都被小肠吸收;大肠只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却没有消化功能。可见图中既有消化又有吸收功能的是胃、小肠。肠液中有多种消化酶,能消化淀粉、蛋白质和脂

50、肪。(2)cd 表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是肋间肌和膈肌收缩和舒张的结果。(3)由于小肠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能量是细胞呼吸作用释放的,细胞的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因而流经小肠的血液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但消化后的小分子有机物在小肠被吸收进入血液,因此,经血液循环后首先进入心脏的右心房的血液变为含营养物质丰富,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的静脉血。(4)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