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附答案)2022届初中生物生物和生物圈经典大题例题253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末附答案)2022届初中生物生物和生物圈经典大题例题2531.pdf(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 (每日一练)(文末附答案)2022 届初中生物生物和生物圈经典大题例题 单选题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下列体现了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A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B大树底下好乘凉 C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加疏松 D莲藕的茎和叶柄是中空的 2、多姿多彩的生物使地球充满了生机,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A雪松 B翠鸟 C平菇 D恐龙化石 3、下列关于生物及其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B能由小长大的物体一定是生物 C机器人能完成人的一些工作,所以是生物 D“一母生九仔,连母十个样”描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 4、瓢虫以蚜虫为食。科研工作者对自然保护区的瓢虫和蚜虫数量进
2、行了调在研究,得到如下图所示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2 A图中 a 代表瓢虫,b 代表蚜虫 B瓢虫所需能量最终来源于蚜虫 C随着瓢虫的数量增加,蚜虫会被消灭殆尽 D蚜虫获得的能量只有一部分传递给了瓢虫 5、承载着“一带一路”美好愿景的中老铁路,沿线地势落差很大,植物分布各具特色。阔叶林往往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地方,针叶林往往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地方,这说明影响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光照 B温度 C水分 D空气 6、下列选项中不是生物的是()A大雁 B草履虫 C机器人 D木耳 7、仙人掌适于生活在沙漠里,而不适宜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活,对此起制约作用的生态因素是()A温度 B水分 C阳光 D土壤
3、8、“葵花朵朵向太阳”、“龙生龙,凤生凤”中描述的现象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分别是()生物能生长 生物都有遗传特性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ABCD 9、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生态系统包括()3 A黄河中所有的水生动物 B黄河水和泥沙中的细菌、真菌 C黄河中所有的水生植物 D黄河中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1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相关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话中包含的食物链为“蝉螳螂黄雀”。C森林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强。D一片森林中的所有动物和植物是一个生态系统。11、下列措施能够提高
4、一个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是()A减少食肉动物的数量 B平衡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 C增加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D增加分解者的数量 12、生活在亚马孙热带雨林里的切叶蚁,将树上的叶子切成小片后带到蚁穴中发酵,然后取食发酵叶片上长出来的蘑菇。切叶蚁有时也会跑出热带雨林,落户到当地人的部落里掠食木薯叶。上述材料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A切叶蚁 B蘑菇 C木薯 D蚁穴 13、沙漠上到处都是不毛之地,只有靠近水源的地方出现绿洲,这说明会影响植物的分布 A光 B温度 C水 D空气 14、城市生态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城市生态系统对其他生态系统具有依赖性 B城市生态系统对其他生态系统能产生强烈干扰 C城市生态系统要大量输
5、入输出物质和能量 D城市生态系统人是这一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15、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生物圈 B海洋 C森林 D荒漠 多选题 4 16、如图为某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据图判断,下列正确的是()A在鹰获得能量最少的一条食物链中,鹰处于第三营养级 B草能制造有机物,位于第一营养级 C作为生态系统,图中缺少的成分是分解者 D在此生态系统中,一共有 4 条食物链 17、狼群共同捕猎山羊,狼与狼之间是(),狼与羊之间是()。A竞争 B捕食 C合作 D寄生 18、生物小组的同学要去调查社区的生物种类,四位同学进行了分工,在分工时发生了一点小小的争执,原来他们是为了记录的事儿。你认为他们设计的记录方法
6、中,不正确的是()A要记录生物的数量 B看到蚂蚁之类的小动物可以不计 C要记录生物的名称 D空中偶尔飞过的鸟和昆虫忽略不计 19、一个湖泊被 DDT 污染,在湖泊中有一条食物链“藻类水蚤小鱼大鱼鱼鹰”,由此可以推断,体内DDT 积累最少和最多的生物分别是()A藻类 B水蚤 C大鱼 D鱼鹰 20、一个生态系统的四种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肯定不正确的是 5 A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丙丁甲乙 B甲、乙、丙、丁及它们生活的环境组成了生态系统 C甲和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 D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则可能引起乙和丙的数量增加 6 2022 届初中生物生
7、物和生物圈_015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环境;环境也影响生物。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解答时可以从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方面来切入。A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洪水来临时容易溃堤,表明生物蚂蚁对环境大堤的影响,A错误。B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台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 错误。C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加疏松,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 错误。D莲的地下茎(莲
8、藕)和叶柄中都有贯通的气腔,以满足呼吸的需要,适于在有水的地方生存,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 正确。故选 D。2、答案:D 解析:生物的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ABC雪松、翠鸟、平菇都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A、B、C 均不符合题意。D恐龙化石,是恐龙的骨骼埋藏在地下,有机物被分解,经过矿物的填充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因此不属于生物,D 符合题意。7 故选 D。3、答案:A 解析:生物的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
9、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A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这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A 正确。B能由小长大的物体不一定是生物,如钟乳石,B 错误。C机器人能完成人的一些工作,但是不具备生物的特征,所以不属于生物,C 错误。D“一母生九仔,连母十个样”描述的是生物的变异现象,D 错误。故选 A。4、答案:D 解析: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传递的,能量沿食物链传递的规律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因此越往食物链的末端,能量越少,生物的数量也随着食物链级别的升高减少。可见在一个稳定的生态
10、系统中植物的能量(数量)多于草食性动物中的能量(数量),草食性动物中的能量(数量)多于肉食性动物中的能量(数量)。A如图中 a 的数量多于 b 的数量,瓢虫以蚜虫为食,根据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分析:图中 a 代表蚜虫,b代表瓢虫,A 错误。B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B 错误。C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一般是相对稳定的,它们之间及其与环境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一定范围内随着瓢虫的数量增加,蚜虫也不会被消灭殆尽,C 错误。8 D瓢虫以蚜虫为食,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所以蚜虫获得的能量只有部分传递给瓢虫,D 正确。故选 D。5、答案:B 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
11、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有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环境影响生物,海拔每升高 1 千米气温下降 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所以,阔叶林往往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地方,针叶林往往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地方,这说明影响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故选 B。6、答案:C 解析: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如花鸟鱼虫、飞禽走兽、人、微生物等。另一类是无生命的物体,叫非生物,如泥土、水、金属、钟乳石、珊瑚等。大雁、草履虫、木耳都是有生命的,是生物;机器人是没有生命的
12、,不是生物,C 符合题意。故选 C。7、答案:B 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沙漠中的仙人掌,叶片退化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因此仙人掌可以适应沙漠干旱缺水的环境,而不适宜生活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故选 B。9 小提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8、答案:C 解析: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
13、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葵花朵朵向太阳,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龙生龙,凤生凤,体现了生物具有遗传现象。故选 C。9、答案:D 解析: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A黄河中的所有水生动物属于生物部分中的消费者,没有非生物部分、生产者和分解者,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错误。B黄河水和泥沙中的细菌、真菌只是部分分解者,没有生产者、消费者等,因此不属于
14、生态系,错误。C黄河中所有的水生植物,只是部分生产者,没有消费者、分解者等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错误。D黄河中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即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属于生态系统,正确。10 故选 D。10、答案:C 解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生态系统的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其中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最复杂,自动(自我)调节
15、能力最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营养结构最简单,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最弱。A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还缺少非生物部分,因此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错误。B螳螂、蝉、黄雀都是动物都属于消费者,缺少生产者,因此”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不可以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错误。C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自动调节能力最强。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人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
16、农田中的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的结构单一,食物链单一且不完善,一旦人的作用消失,农田生态系统就会很快退化,占优势地位的作物就会被杂草和其他植物所取代。因此,森林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强,正确。D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它由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组成。一片森林里所有生物,只有生物部分,没有非生物部分(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错误。故选 C。11、答案:C 解析:11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有一定的限度,据此答题。根据生态平衡的定义,即: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
17、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这种能力就越强,即这种能力受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所限制。因此,增加物种种类和数目,能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故选 C。12、答案:D 解析: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切叶蚁是动物,蘑菇是真菌,木薯是植物,它们都具备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蚁穴不具备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故选 D。13、答案:C 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
18、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沙漠干旱缺水,而水是生物体的主要组成分,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沙漠上到处都是不毛之地,只有靠近水源的地方出现绿洲。因此影响这些植物分布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水分。故选 C。14、答案:D 12 解析: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能量和物质代谢强度高,对其它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依赖性,是最弱的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起重要支配作用;植物是生产者,种类和数量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而不是野生动物。该生态系统的
19、特点是能量和物质代谢强度高,对其他生态系统具有很大的依赖性,因此城市生态系统不是独立的,必须依赖其他生态系统提供的物质和能量(如大量的农副产品)才能维持平衡。故选 D。15、答案:A 解析: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 10 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 10 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 20 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故选 A。16、答案:BD 解析: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
20、在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所以在此生态系统中流入猫头鹰体内能量最少的那条食物链是最长的那条食物链,即:草昆虫杂食性鸟鹰,是第 4 营养级,A 错误;在该生态系统中草的数量最多,位于第一营养级,B 正确;作为生态系统,食物网只表示出了生物部分,还缺少分解者和分生物部分,C 错误;在此生态系统中,有四条食物链:草吃草籽鸟鹰,草鼠狐,草鼠鹰,草昆虫杂食性鸟鹰,D 13 正确。17、答案:CB 解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狼群共同捕猎山羊,互相合作,所以狼与狼之间是合作关系。狼与羊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关系,狼以捕捉羊为食,所以,它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关系
21、。故选:CB。小提示:对于生物和生物之间的关系,应根据具体的情况分析它们的关系,不能一概而论。18、答案:BD 解析:在生物种类的调查中,要记录生物的数量,A 正确;在生物种类的调查中,要记录生物的种类,不管动物的个体大小都要记录,B 错误;生物的名称也是记录的内容,C 正确;空中偶尔飞过的鸟类和昆虫也是记录的内容,D 错误。19、答案:AD 解析: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在食物链“藻类水蚤小鱼大鱼鱼鹰”中,营养级最高的生
22、物是鱼鹰,蓄毒最多,营养级最低的生物是藻类,蓄毒 14 最少。所以一个湖泊被 DDT 污染,在湖泊中有一条食物链:藻类水蚤小鱼大鱼鱼鹰,则体内 DDT 含量最少和最多的生物分别是藻类和鱼鹰。故选 AD。小提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物富集的特点。20、答案:BC 解析: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图中丙表示生产者,甲乙丁表示消费者。由图可知,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丙丁甲乙,A 正确;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甲、乙、丙、丁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缺少了分解者,故 B 错误;甲、乙和丁都是消费者,C 错误;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则可能引起乙和丙的数量增加,D 正确。小提示:掌握生态系统、食物链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