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附答案)人教版2022年高中生物基因的本质知识点总结(超全)21956.pdf

上传人:得****3 文档编号:83957858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33.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末附答案)人教版2022年高中生物基因的本质知识点总结(超全)21956.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文末附答案)人教版2022年高中生物基因的本质知识点总结(超全)21956.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末附答案)人教版2022年高中生物基因的本质知识点总结(超全)21956.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末附答案)人教版2022年高中生物基因的本质知识点总结(超全)21956.pdf(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 (每日一练)(文末附答案)人教版 2022 年高中生物基因的本质知识点总结(超全)单选题 1、艾弗里所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遗传物质是()A糖类 B蛋白质 CRNADDNA 2、下列关于细胞内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温会破坏蛋白质和核酸分子中肽键 B氨基酸的种类和空间结构决定蛋白质的多样性 C变性后的蛋白质仍然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D构成 T2噬菌体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3、下图是科学家对果蝇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定结果,下列有关该图说法正确的是()A控制朱红眼与深红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 B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后代中都能表达 C控制白眼和朱红眼的基因在遗传时遵

2、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D基因是指有遗传效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2 4、下列生理过程中,在生物膜上发生的是()A水绵细胞内 CO2的固定 B人体细胞内 DNA 分子的复制 C酵母细胞内H与 O2的结合 D人体细胞内丙酮酸分解成乳酸的过程 5、把含14N 的大肠杆菌培养在氮源为15N 的培养液中。完成一次细胞分裂后,再放回氮源为14N 的环境中培养,DNA 复制一次后,将大肠杆菌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分离 DNA,如果 DNA 是以半保留方式复制,则 DNA 组成分析应为()A3/4 轻氮型、1/4 中间型 B1/4 轻氮型、3/4 中间型 C1/2 中间型、1/2 重氮型 D1/2 轻氮型、1/2 中间型

3、 多选题 6、某研究小组用放射性同位素32P、35S 分别标记 T2噬菌体,然后将大肠杆菌和被标记的噬菌体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分别进行搅拌、离心,并检测沉淀物和悬浮液中的放射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组的悬浮液含极少量32P 标记的噬菌体 DNA,但不产生只含32P 的子代噬菌体 B甲组被感染细菌内含有32P 标记的噬菌体 DNA,也可产生不含32P 的子代噬菌体 C乙组悬浮液含极少量35S 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也可产生含35S 的子代噬菌体 D乙组被感染的细菌内不含35S 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也不产生含35S 的子代噬菌体 7、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著名的 DNA 双螺旋结

4、构模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3 A沃森和克里克从 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特点设想出 DNA 的复制方式 BDNA 分子的一条链上相邻碱基通过“磷酸脱氧核糖磷酸”相连 C环状质粒 DNA 分子中,每条链上的脱氧核糖均与两个磷酸基团相连 D人体内控制 珠蛋白的基因由 1700 个碱基对组成,其碱基对可能的排列方式有 41700种 8、下图表示赫尔希和蔡斯所做的 T2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步骤。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中的细菌可以是肺炎双球菌或大肠杆菌 B用含35S 的大肠杆菌培养 T2噬菌体,从而获得含35S 标记的 T2噬菌体 C过程可将亲代 T2噬菌体的 DNA 和蛋白质分离开,单

5、独观察两者的作用 D用32P 标记的噬菌体进行实验时,若侵染时间过短会导致上清液放射性增强 4 人教版 2022 年高中生物基因的本质_005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艾弗里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1)研究者:1944 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等人。(2)实验材料:S 型和 R 型肺炎双球菌、细菌培养基等。(3)实验设计思路:把 DNA 与其他物质分开,单独直接研究各自的遗传功能。(4)实验分析:只有 S 型细菌的 DNA 能使 R 型细菌发生转化。DNA 被水解后不能使 R 型细菌发生转化。(5)实验结论:S 型细菌的 DNA 是“转化因子”,即 DNA

6、 是遗传物质。同时还直接证明蛋白质等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艾弗里所做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通过把 DNA 与其他物质分开,单独直接研究各自的遗传功能,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同时还直接证明蛋白质等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故选 D。小提示:本题考查 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过程,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答案:C 解析:细胞中的核酸根据所含五碳糖的不同分为 DNA(脱氧核糖核酸)和 RNA(核糖核酸)两种,构成 DNA 与 RNA的基本单位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高温会破坏蛋白

7、质的空间结构而使其变性,但不会破坏蛋白质的肽键。A、高温不会破坏蛋白质中的肽键,核酸分子中没有肽键,A 错误;5 B、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以及肽链的空间结构决定了蛋白质的多样性,B 错误;C、变性后的蛋白质肽键没有被破坏,仍然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C 正确;D、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 DNA,其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D 错误。故选 C。3、答案:D 解析:等位基因控制生物的相对性状,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遵循遗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表达有选择性,隐性基因不一定能够表达。A、朱红眼与深红眼基因是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不是等位基因,A 错误;B

8、、该染色体上的基因若控制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则在后代中不一定能表达出来,B 错误;C、白眼和朱红眼的基因属于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遗传时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C 错误;D、基因是指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即有遗传效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D 正确。故选 D。4、答案:C 解析:1)、有氧呼吸过程:第一阶段:场所:细胞质基质 反应式:1C6H12O6(葡萄糖)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2ATP)第二阶段:6 场所:线粒体基质 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6H2O20H+6CO2+少量能量(2ATP)第三阶段:场所:线粒体内膜 反应式:24H+6O212H2O+大量能

9、量(34ATP)2)、无氧呼吸:场所:细胞质基质 反应式:C6H12O6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 或 C6H12O6 2C2H5OH(乙醇)+2CO2+少量能量 3)、光合作用过程:光反应:场所:类囊体薄膜 反应式:H2OH+O2和 ADP+PiATP 暗反应:场所:叶绿体基质 反应式:CO2+C52C3和 2C3(CH2O)+C5 A、水绵细胞内 CO2的固定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不在生物膜上,A 错误;B、人体细胞内 DNA 分子的复制主要是在细胞核内,也可以发生在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基质,B 错误;C、酵母菌细胞内H与 O2的结合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C 正确;7 D、人体细胞内丙酮酸

10、分解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不在生物膜上,D 错误。故选 C。小提示:本题主要考察细胞内的生化反应,熟悉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中分阶段的物质变化过程是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5、答案:D 解析:含14N 的 DNA 放在15N 环境中复制一次,则形成的 DNA 一条链中含14N,另一条链中含15N,再返回原环境,一个中间型 DNA 复制两次,形成四个 DNA,这四个 DNA 中有 3 个 DNA 的两条链均是14N,1 个 DNA 的一条链中含14N,另一条链中含15N。将含14N 的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5N 的培养液中,完成一次细胞分裂后所形成的 2 个子代 DNA 分子都是中间型,再放回原环

11、境中复制一次后,形成 4 个 DNA 分子,其中有 2 个 DNA 分子的一条链含15N,另一条链含14N;另外 2 个 DNA 分子两条链均含14N,所以子代 DNA 组成分析为 1/2 轻氮型、1/2 中间型。ABC 错误,D 正确。故选 D。小提示:6、答案:ABD 解析:1).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培养大肠杆菌,用32P、35S 分别标记大肠杆菌用32P、35S 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用32P、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普通大肠杆菌搅拌、离心检测悬浮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核酸合成组装释放。A、甲组用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由于 P 存在于

12、 DNA 中,悬浮液含极少量32P 标记的噬菌体 DNA,说明这一部分 DNA 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内;进入大肠杆菌的 DNA 进行半保留复制,所以不会产生只含32P 的子代噬 8 菌体,A 正确;B、甲组用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由于 P 存在于 DNA 中,在侵染过程中,DNA 进入大肠杆菌体内,由于噬菌体繁殖所需原料来自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且 DNA 复制为半保留复制,所以可产生含32P 的子代噬菌体和不含32P 的子代噬菌体,B 正确;C、由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不会进入大肠杆菌,所以乙组的悬浮液含较多35S 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不会产生含35S 的子代噬菌体,C 错误;D、由于噬

13、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不会进入大肠杆菌,乙组被感染的细菌内不含35S 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也不产生含35S 的子代噬菌体,D 正确。故选 ABD。小提示:7、答案:AC 解析:1)、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DNA 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 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腺嘌呤一定与胸腺嘧啶配对,鸟嘌呤一定与胞嘧啶配对,碱基之间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2)、A 和 T 之间形成两个氢键,而 C 和 G 之间形成三个氢键,所以 C 和 G 的含

14、量越多,DNA 分子结构越稳定。A、沃森和克里克从 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设想出 DNA 分子复制的方式为半保留复制,A 正确;B、DNA 分子的一条链上相邻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相连,B 错误;C、链状 DNA 分子的两条链各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分子,但质粒 DNA 分子是环状的,不存在游离的磷酸分子,每个脱氧核糖与两个磷酸相连,C 正确;D、人体内控制-珠蛋白的基因由 1700 个碱基对组成,其碱基对的排列方式只有一种,特定的基因有其独特的 9 碱基对排列方式,D 错误。故选 AC。小提示:8、答案:AC 解析:1).噬菌体的繁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 DNA)合成(控制

15、者:噬菌体的 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 或32P 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3).上清液和沉淀物中都有放射性的原因分析:用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中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a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b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也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用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沉淀物中也有少量放射性的

16、原因:由于搅拌不充分,有少量35S 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使沉淀物中出现少量的放射性。A、由于噬菌体只能侵染大肠杆菌,因此甲、乙中的细菌只能是大肠杆菌,A 错误;B、用含35S 的大肠杆菌培养 T2噬菌体,由于噬菌体在大肠杆菌体内寄生,产生其子代噬菌体原料来自大肠杆菌,因此,获得含35S 标记的 T2噬菌体,B 正确;C、为搅拌过程,该过程可将亲代 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被侵染的大肠杆菌分开,C 错误;D、用32P 标记的噬菌体进行实验时,若侵染时间过短,部分亲代噬菌体还未侵染细菌,经过搅拌离心后分布在上清液中,因此会导致上清液放射性增强,D 正确。10 故选 AC。小提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