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教案(微课版)2007.pdf

上传人:得****3 文档编号:83886285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02.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净沙秋思》教案(微课版)2007.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天净沙秋思》教案(微课版)2007.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天净沙秋思》教案(微课版)2007.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净沙秋思》教案(微课版)2007.pdf(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散曲。2、透过字里行间,想象画面,体悟作者愁苦的情怀。3、理解感悟诗人、作品创造的美的意境。【教学重、难点】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诵读与小组合作讨论法相结合【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一、导入 有这样一首小令,凡是接触过一点古代文学的人,几乎都能够背诵。文人雅士更是由衷地喜爱,称之为“千古绝句”,奉之为“秋思之祖”。国学大师王国维更盛赞它“纯属天籁”。它就是天净沙秋思。(板书课题天净沙秋思)二、解题 这是一首元曲,“天净沙”是它的曲牌名,“秋思”是它的标题。从秋思二字,我们可以猜猜,这首曲可能会

2、写哪些内容?(预设:秋天里的想法。引导:也可能会写一些秋天里看到的景物。)三、朗读诗歌 1、生自由朗读:首先请同学们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自由地朗读这首曲,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出感情。2、生齐读这首曲。3、师配乐朗读。4、生划分朗读节奏。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四、品读赏析,感受诗情 1、本曲前三行列出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氛围?景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氛围:渲染了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2、“断肠人”是谁?断肠人是不是马致远,是不是实指某一个人?明确:当时元曲有一股风气,写秋思写古风。有广泛的代表性,“

3、断肠人”可以说是一切游子,是一种普遍的思乡之情。五、作者简介,进一步把握情感的丰富性 1、让我们一起来认识马致远,看一看他的人生经历,来加深对这首曲的理解。(出示投影)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这是马致远,再看看他所处的朝代:元朝建国以后,把中国人分成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蒙古人和色目人有种种特权,只有他们可以被任用为官员。而古代知识分子读书的目的就是做官,马致远前半生就为功名四处奔波,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可是却仕途坎坷,壮志未酬。2、看了作者马致远的人生经历你会不会有新的感受?这首曲的愁情,除了思念故乡,你还能读出新的味道吗?总结

4、:(预设:怀才不遇,对自己半生飘泊的无奈,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在古代封建社会,热衷功名、怀有抱负是每个读书人的志向。但有些人皓首穷经却怀才不遇。(元代时汉族人尤其是汉族读书人的地位非常低下)这不仅是马致远的遭遇,也是元代文人的遭遇,更是自古以来的封建统治时代所有文人的遭遇。所以,晚清的国学大师王国维在读了这首曲子后感慨万千,忍不住说到:“一曲秋思,心中隐隐作痛,悲泪欲出。”并且赞美这首小令“纯属天籁,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有元一代词家,皆不能办此也。”认为是元曲的压轴之作。元人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更是称之为“秋思之祖”。3、请同学们合上书本,饱含感情地把这首天籁之音齐背一遍。六、课堂小结 师总结:从这首曲当中,我感受到作者作为游子深深的悲切;从你们的朗读声中,我感受到了你们对诗歌的理解。同学们我为你们骄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