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抚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及对策--正文(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隔代抚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及对策--正文(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隔代抚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及对策摘要:家庭隔代抚养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该现象的产生既有亲缘关系方面的基础,又有其自身无法规避的现实原因。伴随着这种现象的存在,各种相关的问题也随之凸显,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隔代抚养的教育方式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笔者试图从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现状和对儿童心理的影响以及解决对策等方面切入,从而能够对隔代抚养这一现象有一全面的认识,并为改善现状提供思路。关键词:隔代抚养 心理发展 对策 隔代抚养是指由祖辈对孙辈的起居生活进行照顾和教育的现象。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压力的增加,不少年轻父母在生完孩子后选择把
2、孩子托付给父母抚养,因此抚养孩子的重任便逐渐落在了老一辈(孩子的祖父母、外祖父母)肩上,这些隔代长辈成为孩子的实际监护人,这使得原先稳定的家庭亲子抚养模式发生改变,而出现了当今普遍存在的“隔代抚养”现象。就目前看,隔代抚养的现象主要出现在农村夫妇两人都外出打工的家庭和城市双职工的家庭。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约70%的独生子女是由其祖辈抚养着,其中部分是祖、父、子三代同住。可见,孩子主要由祖辈抚养的现象极为普遍。一、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儿童期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为有效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成人应为儿童提供合理
3、均衡的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宜的锻炼,满足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创设温馨的人际环境,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亲情和关爱,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形成使其终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该指南还指出儿童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儿童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其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三岁以后,随着经验的积累,儿童的动作思维逐渐减少,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了,他能借助物体形象或表象来思考。到了学龄前末期和学龄初期,儿童的抽象思维开始萌芽和发展。了解和掌握了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特点,
4、便于施以正确的教育,提高家庭教育的预见性,收到好的教育效果。一般来说,儿童心理具有下列特点:(一)模仿心理喜欢模仿是儿童的本性,所以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则,处处为孩子作示范,作榜样。孩子不到一岁大的时候,就能模仿简单的声音和动作,到了两岁光景的时候,他能模仿复杂的动作。到三、四岁的时候模仿能力发展得更快了。总之,家中人之举动言语是孩子模仿的主要对象,若家中人之举动文雅,则他的举动大概也会文雅的;若家中人之言语粗陋,则他的言语大概也是粗陋的。所以做父母的不得不事事谨慎,务使己身堪有作则之价值。(二)好奇心理儿童生来是好奇的,五六个月大的婴儿,一听见声音就要转头去寻,一看见东西就要伸手来拿。到了四、
5、五岁,好奇动作就格外多了,看见路上的汽车来了,他总要停住脚看看;听见外面锣鼓声响了,他也要去看看。根据儿童的这种好奇心,做父母的对他爱看爱问就不要厌烦而予以斥责,应当尽量满足他,给予他解释一切。柏拉图说过,“好奇是知识之门”,儿童若不好奇,那就不去接触事物了,不与事物接触,就明白不了事物的性质和状况了。 (三)好游戏心理儿童是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要知道多运动则多强健,多游戏则多快乐、多经验、多学识和多思想,所以做父母的就必须注意小孩子的动作和游戏,应该准备良好的设备使小孩子得到充分的运动;同时,父母应该给孩子寻找适宜的伴侣,使孩子受到良好的影响;有此二者,小孩子的身体就容易强健,心境就
6、常常快乐,知识就容易增进,思想就容易启发。 (四)合群心理婴幼儿尤其喜欢群居,两岁时就要与同伴游玩,到了五六岁,这个合群心就发展得更强烈。做父母的正可以利用这种好群的心理以教育小孩子。首先,父母要使他选择良好的小朋友交往;其次,父母可以协助他选择善良的动物如猫、狍、兔子等作他的伴侣;还有,父母再给小布娃娃之类以安慰他的寂寞,促进孩子诚恳、忠厚等优良个性品质的发展。(五)喜欢野外生活心理大多数儿童都喜欢野外生活,到室外去玩就欢喜,终日在家里就不十分高兴。不过儿童的野外生活须以年龄为限。年龄较小的儿童,叫他们采采花、种种树,举行短距离的活动就可以了。年龄较大的儿童,便可叫他们采集标本,举行旅游活动
7、等等游戏以增长他们的知识,强健他们的体魄,愉快他们的精神,使他们无形中得到许多好处。儿童不论年纪大小,男的女的,都喜欢野外生活,做父母的要经常领孩子到野外去玩玩走走。 (六)喜欢成功心理儿童做事喜成功,所以给儿童所做的事不可太难,使其灰心,以致下次不愿再做而且阻碍其进步。做父母的应创造条件,让孩子养成做事的兴趣及自信力,并使其每做一件事情都取得成功。(七)喜欢称赞心理二三岁的小孩子就喜欢“听好话”的,喜欢旁人称赞他的。比如今天他穿一件新衣服,就要给他父亲看;着了一双新鞋子,就要给他同伴看。到了四五岁的时候,这种喜欢嘉许的心理还要来得浓厚。假使他不愿意刷牙齿,你可指着一个牙齿洁白而肯刷牙齿的小孩
8、子说:“他的牙齿多好看,多清洁,你若天天刷牙齿,你的牙齿也会象他这样整齐好看呢!”小孩子听了你的话,恐怕就要去刷了。若刷了之后,你可就称赞他说:“呀!你的牙齿是白一点了,好看得多了。”他听了必然觉得非常的高兴,下次洗脸时就喜欢刷牙了。当然,教育小孩子时,这种赞许心理父母要利用得当,不可用得太滥,一滥就失掉它的效用,反不若不用为妙。二、隔代抚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必须承认,隔代抚养作为我国传统的抚养方式,具有其积极的意义,祖辈丰富的养育经验、人生阅历以及耐心和时间都是隔代抚养这一现象不可忽视的巨大优势,而且隔代抚养有助于孩子养成尊重老人的优良品德,这些都有利于儿童的成长。但是,尽管隔代抚养有其合
9、理的一面,隔代抚养也存有很多问题。(一)祖辈过分溺爱,阻碍孙辈自我成长祖辈在年轻的时候,因为生活和工作条件的限制,对子女可能没有能够很好地照顾,他们很容易产生一种补偿心理,从而把对子女的爱以及对孙辈的爱全部集中到孙辈的身上,对孙辈(孩子)疼爱有加,凡是孩子要的,定会想方设法满足。以至于事事代劳,处处迁就孙辈(孩子),使孩子过于“自我”,影响自我意识的发展,形成自私、任性的不良性格和依赖性强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等问题,不便养成自主独立的性格。(二)忽略孩童成长需求,妨碍孙辈个性发展祖辈的教育意识的缺乏和教育方法的不当,容易使孙辈(孩子)错失形成友好交往和优良品质的良好机会。祖辈的世界观形成于几十年
10、之前,由于受教育的程度、知识面等方面的原因,他们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也不容易改变。他们往往采取过于传统的方式来教育孙辈(孩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接受新知识的速度。加上他们对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可能限制孩子的各种探索活动,希望孩子乖巧听话,这很容易泯灭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和冒险精神,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孩童创造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的发展,以致孩童缺乏开创精神。同时,多数老年人由于年岁大了,喜欢安静,不爱运动,也不爱外出活动。所以孩子经常与祖辈们在一起生活,就会容易产生视野狭小、缺乏活力、心理老化等问题,导致幼儿产生社交恐惧症、性格怪异化、心理脆弱化。(三)情感需
11、求不足,导致人格发展不全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对父母的情感需求,是其他任何感情所不能取代的。即使孩子的祖辈(爷爷奶奶、外婆外公)整天全身心地泡在孩子身上,将自己全部感情投到孩子身上,也是无法取代父母之爱的。孩子缺少血肉相连的父母之爱,极可能使孩子因情感缺乏而产生情感和人格上的偏差,导致产生诸如心理和行为障碍、对人对物缺乏爱心、易产生暴力倾向和行为等问题。(四)引发家庭矛盾,导致亲子隔阂隔代教育育儿观念不一导致家庭矛盾甚至亲子隔阂。对孩子来说,父母是他最重要的亲人。父母不能陪在身边,他就容易产生被抛弃的感觉而在内心留下阴影。孩子被祖辈迁就也会养成父母看不惯的行为习惯,当父母在某个时间段内接管孩
12、子,或者从祖辈手里完全将孩子接管过来时,他们可能就会急于去扭转孩子的这些所谓的问题行为,父母和孩子之间就极容易出现对立情绪,二者就容易对立。这种对立情绪会让孩子更加疏远父母,退缩到祖辈的身边。于是祖辈和父辈之间就很容易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引发家庭矛盾。如果祖辈再出面阻扰父辈“教训”孙辈,这种矛盾就会进一步激发。 笔者的一位亲戚,因觉得杭州的教育条件较好,就将孩子送到在杭州的父母家,一直到孩子14岁时,才接回到身边。可孩子回来后,与父母好像是陌路人似的。开始孩子的父母以为与孩子还处于磨合期,就想尽一切方法拉近与孩子的距离,然而两年过去了,他们与孩子的关系仍处在开始的状态,令他们后悔不迭,痛苦不已。
13、(五)增加祖辈的负担和压力,孩子刚开始还容易带,但当他们大的时候,疑问多的时候,想要寻求更多的知识,祖辈就无法满足他们,既造成祖辈的挫败感。从生命周期和学习能力来讲,祖辈与孙辈是朝阳与夕阳的关系。祖辈如挂在西边的夕阳,虽有光亮,但不免有落下去的危险;孙辈就如初升的太阳,越升越高。祖辈抚养孙辈时,刚开始孩子的需求不多时,或许还可以满足他的需求,但随着孙辈年龄的增长,知识面的扩展,探索能力的提高和自主性的增强,他的需求越来越多,心理变化会越来越复杂。要解决这些问题,这对于身体机能逐渐下降的祖辈来说是强人所难或难以为继的。同时,这也给祖辈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如果将孙辈照顾的很好,能使其健康的成长,一
14、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但如果在其监管的过程中,孙辈出现了什么问题,他们是难以向子女交代的。而且,这又会引发许多新的矛盾和冲突。三、解决隔代抚养问题的对策调查显示,全国近五成孩子跟着祖父母长大,孩子的年龄越小,与祖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比例就越高;换言之,随着社会高龄化趋势的形成,隔代抚养现象愈来愈普遍。年轻的父母在生活、学习、工作压力下,该采取什么对策解决好隔代抚养问题呢?笔者在多年的研究实践中作了如下探索,并取得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一)两代人统一思想认识 由于出生与成长的环境和时代有着显著的差异,两代人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自然也会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比如,年轻一代可能更注重孩子智力培养、个性发展,他们往
15、往会更多地向孩子传递知识,给他更多自由,让他自由探索;而祖辈们则更看重道德教育,可能就会给孩子更多的约束。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两代人要尽量平心静气多一些沟通,只有统一认识,才能避免在孩子面前暴露分歧,防止他利用这种分歧要挟父母或者祖辈,引发更多的问题。父母们最好尽量多向祖辈请教,多一些温和的沟通,而祖辈们最好利用各种渠道多接受新思想,学习新知识,用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二)寻找合适的平衡点祖辈在养育孙辈(孩子)时最好用理智控制感情,分清爱和溺爱的界限,爱得适度。父辈也是如此,要权衡自由与规则之间的界限,不能给了自由而缺乏规则。否则,没有规则的环境并不能帮助孩子获得更好的发展,相反,一
16、个缺乏规则的环境反而会带给孩子更多的不安全感。此外,祖辈和父辈之间很容易争抢孩子的爱,出现亲子嫉妒的现象。孩子本质上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依附于任何人。因此,无论祖辈还是父辈都要冷静地看待孩子,积极创造机会,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尽可能多接触家庭里其他的成员,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家庭教育的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三)尊重祖辈的心理需求在隔代育儿的大家庭里,沟通显得格外重要。它不仅可以让孩子成长得更好,还可以让一个家更和谐、更美满。在养育孩子这件事上,年轻父母往往趋于理性,着眼于孩子的品格培养、智力开发等;而祖辈,是趋于感性的,他们疼爱孙辈,往往愿意尽量去满足孩子的愿望,而没太理会这些做法对孩子是不是弊大
17、于利。在养育中,没有绝对的对错。努力寻找“隔代教育”和“亲子教育”的最佳结合方式,尽力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当祖辈执意坚持自己的观点或做法,而这种做法又不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时,年轻父母则不妨做点让步;如果是原则性问题,那么在坚持己见的同时,也要讲求沟通方式,不要得理不让人。祖辈帮我们带孩子,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帮助,应该尽量让他们感到宽心、肯定和安慰。(四)承担必要的责任年轻父母不管多忙都要尽量多抽时间与孩子在一起,不要以忙为借口,把对孩子的教育权、抚养权完全交给祖辈。如果父母长期忽视孩子渴望跟父母在一起的这种心理需求,他的心理健康就会受到影响,比如,孩子可能变得非常缺乏安全感,对周围
18、环境和人群缺乏信任,并且,为了获得父母更多的关注,他也可能出现更多的问题行为,让父母头痛不已。(五)构建家校桥梁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应努力做好家校联系工作,可以通过诸如开家长会,亲子活动,家长论坛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家长从中了解正确的教育理念。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学校可以向家长提供一些育儿的建议,而家长之间也可以互相交流讨论,谈谈自己的育儿心得,取长补短,及时地改正自己教育中不得当的地方,从而给予孩子更加好的家庭教育。隔代教育像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如何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祖辈家长要以理智控制情感,分清爱和溺爱的界限,要爱得适度,正确的爱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还应积极创造机会让孩子和其父母多接触,疏通感情,两代人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家庭教育的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参 考 文 献1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教育部 2012年版2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86年版3 余逸群.隔代教育的弊端健康论坛 2001年版4 薛静华. 欧阳文珍. 隔代养育利弊的心理学分析 当代教育论坛 2008年版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