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梅花著名的经典诗词5篇.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8384774 上传时间:2022-03-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8.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描写梅花著名的经典诗词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描写梅花著名的经典诗词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描写梅花著名的经典诗词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描写梅花著名的经典诗词5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描写梅花著名的经典诗词5篇 古人有句名言:“宝剑锋自削尖,梅花自苦寒。”梅花之所以如此芳香,是因为他不怕寒冷,用不屈不挠的生命使自己在冬天得以生存。冬天的花都枯萎了,只有梅花开了,特殊香。今日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描写梅花闻名的经典诗词,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描写梅花闻名的经典诗词1 留春令 咏梅花 宋 史达祖 故人溪上,挂愁无奈,烟梢月树。一涓春水点黄昏,便没顿、相思处。曾把芳心深相许。故梦劳诗苦。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 作品赏析 【注释】: 咏物词在南宋时已发展成熟,周邦彦人称“缜密典丽”,“ 富艳精工”,史达祖继承了这种创作风格,而其除了字锻句炼外,又使情景融合无际,更加浑融。上

2、片写溪上月下赏梅情景。词人自号梅溪,作词一卷也以梅溪二字命名,爱梅之情可见始终很深。他曾往好友张镃(功甫)南湖园中赏梅,醉公子咏梅寄南湖先生 云:“秀骨依依,误向山中,得与相识。溪岸侧。今后梦魂隔。相思暗惊清吟客。想玉照堂前、树三百。”诉说与梅花溪畔相识,钟爱情深,别后梦魂相隔,相思暗惊,弄得多情鬓白,剪愁不断,沾恨泪新。这首留春令在词意和感情上与此极为相像,由词意可知词人是大约在春天的一个傍晚来到梅花溪的。此时太阳落山,月亮升起皓空,但见那梅树在明月清光的映照下,银光素辉,清奇幽绝,格外动人。可是,那梅树梢头却因暮色尚未散尽,而月色又不明朗,朦朦胧胧,看不清梅花的冰姿雪容。这情景对一心赏梅,

3、爱之情深的词人来说,自然是很扫兴的,心中不觉浮起难以抑制的怨愁,显出百般无奈的神情,因而以清空骚雅之笔写出两句奇异的词句:“挂愁无奈,烟梢月树。”前句写情,后句写景,情由景生,妙合交融。其中“挂愁”很是形象,也是词人爱用的字眼。他曾在八归中说:“只匆忙眺远,早觉闲愁挂乔木。应难奈,故人天际,望彻淮山,相思无雁足。”这“挂愁无奈,烟梢月树”八个字,清辞奇思,深得词家三昧。姜夔说:“邦卿词奇秀清逸,有李长吉之韵,盖能融情景于一家,会句意于两得。”就此而论,实在是恰切之评。过拍两句:“一涓春月点黄昏,便没顿、相思处”,写词人月下徘徊,愁思难释的情景。暮色已浓,明月倒映,把一涓春水照得上下透亮,打破了

4、溪上昏暗的暮色,仿佛一切都无所隐匿,连词人的满怀相思也没有可安排的地方,真个是“寸心外,安愁无地”,闲婉深曲的细腻感情在低低的诉语中得到全面的吐露。“春月”,一作“春水”。水字不如月字。用月字,既写月光月色,又映带出水光水色,水月相融的清美含蓄意境宛若可见。句中的“点”字形象地写出月光映澈溪水,点破黄昏,消去暮色的明秀清幽景象。而且春月点破黄昏又富有一种动态感,化静为动,饶有情趣。 下片写月下的回忆和遐想。第一句“曾把芳心深许”,上承“相思”二字,用拟人化手法叙说梅花相爱情深,曾两情相悦,至今犹沉醉在从前欢爱的回忆中。梅花原来无情,而词人以情观花,故而花着我之色调而亦有情。但“相思一度,秾愁一

5、度”吧,美妙的时间已经逝去了,往事犹记,旧情依旧,魂牵梦随,柔情似水,满腹衷肠,急迫欲诉,却又思绪纷乱,欲说又不知从何说起,于是悲戚戚地吐出一句:“故梦劳诗苦!”这个“苦 ”字,是相思之苦、想说而说不出的苦,感情份量很重,着力表达了词人对梅花相爱之深、相思之切的感情。当他无计可诉相思的时候,蓦然想起东风或能传达相思之苦,是它最先把春的信息带给梅花。所以殷切地盼望这多情的使者能把刻骨的相思带给梅花。可是,听说多情的东风早被那竹外的梅花留住,痴迷着梅花沁人的清香,难以拿它作使者了。因而词人无限哀怨地说出末结两句:“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 。”写到这里,词人的心头更加沉重了。虽然梅留东风只是

6、“闻说”,未必是真,但在词人想来,疑虑难释。只能悲观地将之当真。怨恨、苦痛、悲观、哀痛的困难感情一齐涌了出来。从这结尾两句来看,词人咏梅花,似别有怀抱,但词人却未未明,也许是留给有心的读者探寻其心曲的奥妙吧。这首小令“不写形而写神,不取事而取意,对所咏之物不露一字,通篇不见梅字而到处梅在,正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词意深曲含蓄,词情跌宕低徊,奇思巧语,妥贴轻圆,确为词中俊品。 描写梅花闻名的经典诗词2 小重山令/小重山 潭州红梅 宋 姜夔 人绕湘皋月坠时。斜横花树小,浸愁漪。一春幽事有谁知。东风冷、香远茜裙归。鸥去昔游非。遥怜花可可,梦依依。九疑云杳断魂啼。相思血,都沁绿筠枝。 作品赏析 【

7、注释】 潭州:今湖南长沙市。 湘:湘江,流经湖南。皋:岸。 茜:大红色。 沁:渗透。 【评解】 此词以咏梅为题,抒吊古怀人之情。上片写景。首两句点出“潭州”与“梅花”。 “东风”两句,因物及人。梅苑人归,蘅皋月冷。一春幽事,有谁得知。下片抒情。鸥 去之后,昔游全非。因今思昔,感怀吊古。相思血泪,都沁绿枝。全词即梅即人,亦景 亦情。清爽雅丽,凄婉工巧。 【集评】 黄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六:白石道人,中兴诗家名流,词极精妙,不减清真 乐府,其间高处,有美成所不能及。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感怀吊古,愁并毫端。其凄丽之致,颇似东山、淮 海。 这是一首咏物词。白石的咏物词所咏最多的是梅、柳 ,这是因

8、为其中关合着他的一段“合肥情事”,他与合肥情侣相遇于合肥赤兰桥,其地多柳树,而分手时为梅开季节。夏承焘先生的考证即为:“白石客合肥,尝屡屡来往,两次离别皆在梅花时候,一为初春,其一疑在冬间。故集中咏梅之词亦如其咏柳,多与此情事有关。”(姜白石词编年笺校行实考)张炎说:“诗难于咏物 ,词为尤难。体认稍真,则拘而不畅;模写差远,则晦而不明。要须收纵联密,用事合题,一段意思全在结句,斯为绝妙。”(词源卷下)并标举了咏物词的几条原则:第一,求神似而不求形似;其次,结构上要能放能收,浑然天成;第三,所用典故必需符合题旨 ;第四,结句必需点明“ 一段意思”。若用以上原则衡量此词,可谓到处吻合。这首词在调下

9、标明“赋潭州红梅”,潭州(今湖南省长沙市)盛产红梅,以“潭州红著称于世。词中从咏红梅入手,但又不拘泥于纯粹写梅,写梅写人,即梅即人,人梅夹写,梅竹交映,含蕴空灵,意境深远,收放自如,达到似花非花,似人非人,花人合一的朦胧迷离的审美境界。 起句“人绕湘皋月坠时”,点明人物 、地点、时间。湘皋,湘江岸边。屈原离骚:“步余马于兰皋兮。”注:“泽曲曰皋。”水滨江岸往往是情人幽会的志向场所,加之红梅掩映,更富诗情画意的美感。然而此刻词人写的不是相聚时的快乐,而是写离别后的哀愁。一个“绕”字,写出百般无奈,万种离愁。绕者,徘徊也。“月坠”二字说明其“人”(抒情诗中的主子翁经常是作者自己)已在此徘徊良久。月

10、坠湘皋,环境凄清,以此烘托心境,其愁苦悲凉可以想见。其次、三两句由人及梅,正面点题。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然词人不是写梅影映照于水面 ,而是写梅影浸透在水中 ,着一“浸”字 ,感情已很剧烈,再以“愁”字形容涟漪,将涟漪拟人化了。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调。”(人间词话)。愁人观物,触目皆是愁色,这在美学和修辞上叫做移情。诗人写梅多写其横,写其斜。如苏东坡和秦太虚忆建溪梅花诗云:“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词人这里不仅写其疏影横斜,而且突出一个“小”字。“花树小”,一作“花自小”。小字有娇小纤弱意。唯其娇弱,更显得楚楚可怜,让人顿起爱心。以上三句用

11、写意的笔法,描绘出潭州红梅独特的品行风貌,奠定了全篇离别相思的基调。 “一春”三句既是写人,也是写梅。它既承上句,进一步写梅之愁,又从“幽事”慢慢逗引起无限难过往事,暗暗点出心目中那个“人”来。梅的“一春幽事”是什么?是“嫁与车风春不管”,转瞬间“又片片,吹尽也 ,几时见得 ?”(白石暗香)春残花落,惆怅自怜,除清风明月外,亦复谁知?“香远茜裙归”,是以茜裙女子的归去,象征梅花之飘舞。茜裙,即红裙。香气被寒冷的东风吹远了,而落花仍依恋残枝,在树下回旋。此句充溢了奇异的想象,“香”犹花魂,缥缈而去;茜裙则是由花瓣幻化出来的形象,如在眼前。这个幻化出来的形象,即是白石魂萦梦牵的合肥情侣,这是白石一

12、生的“情结”所在,所以看到了梅花,会立刻联想到分别的情人。那季节春寒料峭,红梅绽放,他与穿着红裙的女子在江边分别。词人渐行渐远,回首岸边,只见那红裙渐远渐小,以至成为一个红点,就像江边的一朵红梅。此时此刻,词人又深情地望着湘江边上的红梅,双眼慢慢模糊,幻化出当年江边的“茜裙”来 。人耶?梅耶?真耶?幻耶?这样的描写,是写物而不凝滞于物,符合上面张炎所标举的第一个标准。 过片一笔宕开,以“鸥去”结束对往事的回忆。词中本咏红梅,为何一下子又扯到江鸥?此法即张炎所云“收纵联密”中的一个纵字,也就是说不拘泥于故实,而要从远处着笔。鸥是眼前的景物,符合湘皋这一特定地点。词人在江皋徘徊,惊起一滩鸥鸟;而鸥

13、鸟的拍翅声又惊醒词人,使他从迷惘的回忆中回到当前。啊,这一切原来都是幻觉,往昔的情事就象鸥鸟一样飞去了。词写到此处,假如接着从远处着笔,则失其收纵自如之妙,于是“遥怜”二字又把它收回本题,并与上阕的“香远”遥相绾合,从而构成一体,深得“联密”之致。“花可可”,与前面的“花树小”遥相呼应。可可,小也,形容梅朵小如红点。“可可”和“依依”俱为叠字,且平仄相谐,声韵极美。词林纪事引楼敬思语,说姜白石词“能以翻笔、侧笔取胜”。这首词上阕由梅及人,写己之相思,下阕始则宕开,几经翻转,写对方之相思。从对方写来,将两地相思系于一树红梅,故其相思之情,愈翻愈浓,益转益深。细细品尝“遥怜”以下诸句,即可探知个中

14、消息。“九疑”三句,看似写竹,实为写梅。 在词人看来,这红梅之红,分明是娥皇、女英二女的相思血泪染成的,也即自己恋人的相思血泪染成的。这里用湘妃的典故,既关合潭州湖南之地,又借斑竹暗喻红梅,以娥皇、女英对舜帝之相思,比作合肥恋人对己之相思,虽从对方写来,并以侧笔刻画,然却“用事合题”,特别精当。因为其中“相思血”三字,是牵合梅与竹的媒介。这也可见白石用典的妙处。前人用典,用其本意,有时显得呆板、平直;白石用典,只是取其所需,只取其大意,不拘泥于故实,用的特别敏捷。 这首词在审美价值上是创建了一种含蓄朦胧的美。清人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卷一中说:“所谓沈郁者,意在笔先,神余言外。凡交情之冷淡,身世之

15、飘舞,皆可于一草一木发之。而发之又必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此词没有像一般的咏物词那样,斤斤于一枝一叶的刻画,而是着重于传神写意 。从空处摄取其神理,点染其情韵,不染尘埃,不着色相,达到“野云孤飞,去留无迹”(张炎词源的妙境)。它通过“月坠 ”、“鸥去”、“东风” 、“愁漪”以及“绿筠”的渲染烘托,通过“茜裙归”、“断魂啼”、“相思血”的比拟隐喻,塑造出一种具有独特风采的、充溢愁苦、浸透相思情味的红梅形象,借以表达对心上人的深深眷恋。 描写梅花闻名的经典诗词3 点绛唇 咏梅月 宋 陈亮 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 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 清入梦魂,千里人许久。 君知否。

16、雨孱云愁。格调还照旧。 作品赏析 【注释】 “水边”句:用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诗意。 小窗如昼:形容月光光明。 雨僝云僽:指风吹雨打。僝僽:摧残。 格调:指品行。 【评解】 这首月下咏梅词,以梅言志,借月抒怀。上片写月下梅影,横斜水边。诗人小窗独 坐,暗香幽情,交相融合。下片写明月清辉伴我入梦,梦中向千里外的好友致意。并表 示即使遭到风雨摧残,高洁的品质也不会变更。全词含蓄委婉,寓意殊深。 描写梅花闻名的经典诗词4 长相思 惜梅 宋 刘克庄 寒相催。暖相催。催了开时催谢时。丁宁花放迟。角声吹。笛声吹。吹了南枝吹北枝。明朝成雪飞。 作品赏析 【注释】: 本词题为“惜梅

17、”;上片着重在一个“惜”字上。 起首两句写梅的开放和谢落。“寒相催”,“暖相催”是指气候转暖,促使梅花萎谢。以下两句叹息寒催梅开,暖催梅落,早开便会早落,因此就嘱咐花儿,还是迟一点开吧。其惜花之心,由此可见。及到花飞春去,就感伤不已,真是惜花兼又伤春。对此作者有不同的看法,认为,花儿开得迟些,甚而至于不开,那就没有谢落之事,当然也不会生惜花之心。此即所谓“无得亦无失”,也是妙参佛理的“了达”之语,由此可见作者的人生看法是“殊有悟境”。 下片从惜梅引申到伤时。先写闻曲有感,但闻角声传出大梅花、小梅花的曲调,笛声传出梅花落的曲子。因为汉代军中之乐横吹曲中有梅花落是笛中曲名。角也是军中吹器 ,唐大角

18、曲就有大梅花、小梅花等曲。“鸣角”又有“收兵”之义,因此,边疆告急,城危如卵,谁又能担当起复原中原的重任呢?词意至此,已从惜花转到忧时。“吹了南枝吹北枝”,此句承上两句而来;南方气候温柔,寒流罕至 ,岭梅往往南枝花落,北枝花开,所以说角声、笛声吹落了南枝梅花,又吹落了北枝。这里暗与上文照应,隐指危机存在于偏安江南之小朝延。 末句词意一转,仍归结到惜梅上。梅花开时芳香阵阵,沁人心脾。梅花落时,片片花瓣,漫天飘舞,宛如飘飘白雪,使人观之不胜叹惋,欲留不能。一个“惜”字,深化骨髓。 描写梅花闻名的经典诗词5 忆秦娥梅谢了 宋 刘克庄 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老。浙河西面边声悄

19、。淮河北去炊烟少。炊烟少。宣和宫殿,冷烟衰草。 作品赏析 【注释】: 北宋灭亡,中原沦丧,人民生活在异族的铁蹄之下。这对生活在南北宋之交和南宋时代的文人士大夫心灵造成了巨大震撼,并成为他们在诗词中反复吟咏的主题。刘克庄这首词就是这样,他通过鸿雁北归,问候北方人民,遥想中原的残缺景象,表达出渴望统一的剧烈愿望。“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江南梅花凋谢了,万物渐渐复苏。北方边塞地区也应当冰融冻解。南来过冬的鸿雁正及早地归去。刘克庄此词,别开生面,托付北去的鸿雁,带口讯向长期处于金人统治下的宋遗民进行慰问。“ 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老。”大梁,是指北宋首都汴京。遗老,年老的遗民。词人托鸿雁向他们问

20、候,是表示对他们境况的关切,是对他们抗争的声援,同时也表达了南方爱国志士对北方骨肉同胞的思念之情。然而,何时才能完成统一大业呢?这却是无言可说了。 词的下片,作者的想象翅膀随着鸿雁的北去而翱翔,呈现出祖国大好山河如今残缺冷落 、人民流散、田园宫室荒芜的景象。“ 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浙河西面,指浙江西路,包括镇江一带即当时接近宋、金分界(淮河)的前线之地。地处边防,却悄寂无声,反映南宋当局的苟且偷生,防务废弛,当然更谈不上复原的打算。淮河以北,是金人占据的地区。炊烟少,指在斗争破坏和被金人奴役掠夺之下,人烟稀有,一片荒芜。这里真实地揭示了广阔民众的苦难生活。最终两句,感情浓烈而深厚

21、 :“ 宣和宫殿,冷烟衰草。”宣和,北宋徽宗年号。北宋的汴京,到徽宗时期,城市的旺盛,宫廷的奢华到了极点。北宋末年统治者“竭府库之积聚,萃天下之伎艺”,大兴宫殿,广植花木,穷奢极欲,激起人民的抗拒,导致金人的入犯无力抵挡,结局是身为俘虏,生灵涂炭,而逃到南方的赵宋统治集团,则又在西子湖畔营造起安乐窝,在那里醉生梦死,将祖宗故国抛在脑后。刘克庄借鸿雁的眼光展示了北宋宫殿的凄凉景色,抒发出故宫黍离、国家衰亡的悲愤,也是对南宋当局的剧烈指责。这一句表达的感情不禁让人想起李后主虞美人中的名句“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只是后主抒发的是物是人非的感慨,而刘克庄在这一句中抒发的只怕是物也非、人也非的更为深厚的慨叹。这两句不用动词和虚字而把时间、地点、景象和人物感情自然地组合起来,构成一幅雄浑苍凉的广袤图画,显明形象,而含意却非常深远,耐人玩味 ,与李白忆秦娥的“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可谓同曲同工。 描写梅花闻名的经典诗词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6页 共16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