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沉淀实验48269.pdf

上传人:得****3 文档编号:83683024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30.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由沉淀实验48269.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自由沉淀实验48269.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由沉淀实验48269.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由沉淀实验48269.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下载可编辑.实验一 颗粒自由沉淀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自由沉淀特点、基本概念及沉淀规律的理解。2.掌握颗粒自由沉淀的实验方法,并能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整理,计算和绘制颗粒自由沉淀曲线。二、实验原理 沉淀是水污染控制中用以去除水中杂质的常用方法。根据水中悬浮颗粒的凝聚性能和浓度,沉淀通常可以分成四种不同的类型:自由沉淀、絮凝沉淀、区域沉淀、压缩沉淀。浓度较稀的、粒状颗粒的沉降称为自由沉淀,其特点是在静沉过程中颗粒互不干扰、等速下沉,其沉淀在层流区符合 Stokes(斯托克斯)公式。但是由于水中颗粒的复杂性,颗粒粒径、颗粒密度很难或无法准确地测定,因而沉淀效果、特性无法通过公式求得而是

2、通过静沉实验确定。由于自由沉淀时颗粒是等速下沉,下沉速度与沉淀高度无关,因而自由沉淀可在一般沉淀柱内进行,但其直径应该足够大,一般应使 D100mm,以免沉淀颗粒受柱壁的干扰。自由沉淀所反映的一般是沙砾、河流等的沉淀特点。具有大小不同颗粒的悬浮物静沉总去除率 E 与截留速度 u0、颗粒质量分数的关系如下:dpuuiPEp0001)1(1-1)式中 E总沉淀效率;P0沉速小于 ui的颗粒在全部悬浮颗粒中所占的百分数;1-P0沉速大于或等于 ui的颗粒去除百分数;ui某一指定颗粒的最小沉降速度;u小于最小沉降速度 ui的颗粒沉速。公式推导如下:设在水深为 H 的沉淀柱内进行自由沉淀实验。实验开始,

3、沉淀时间为 0,此时沉淀柱内悬浮物分布是均匀的,即每个断面上颗粒的数量与粒径的组成相同,悬浮物浓度为 C0(mg/L),此时去除率 E=0。实验开始后,不同沉淀时间 ti,颗粒最小沉淀速度 ui相应为 ui itH (1-2)ui此即为ti时间内从水面下沉到取样点的最小颗粒di所具有 图 11 自由沉淀实验示意 的沉速。此时取样点处水样悬浮物浓度为 Ci,未被去除之颗粒即示意 ddi的颗粒所占的百分比为 取样口 ui u .下载可编辑.Pi=0CCi (1-3)因此,被去除的颗粒(粒径 ddi)所占比例为 E0=1Pi (1-4)实际上沉淀时间 ti内,由水中沉至池底的颗粒是由两部分颗粒组成。

4、即沉速 uui的那一部分颗粒能全部沉至池底;除此之外,颗粒沉速 uui的那一部分颗粒,也有一部分能沉至池底。这是因为,这部分颗粒虽然粒径很小,沉速 uui,但是这部分颗粒并不都在水面,而是均匀地分布在整个沉淀柱的高度内。因此只要在水面下,他们下沉至池底所用的时间能少于或等于具有沉速 ui的颗粒由水面降至池底所用的时间 ti,那么这部分颗粒也能从水中被去除。沉速uui的那一部分颗粒虽然有一部分能从水中去除,但其中也是粒径大的沉到池底的多,粒径小的沉到池底的少,各种粒径颗粒去除率并不相同.因此若能分别求出各种粒径的颗粒占全部颗粒的百分比,并求出可颗粒在时间ti内能沉到池底的颗粒占本颗粒粒径的百分比

5、,则二者乘积即为此中颗粒粒径在全部颗粒中的去除率。如此分别求出 uui的那些颗粒的去除率,并相加后,即可得出这部分颗粒的去除率。为了推求其计算式,我们绘制 Pu 关系曲线,其横坐标为颗粒沉速 u,纵坐标为未被去除颗粒的百分比 P,如图所示。由图中可见 P=P1-P2=01CC02CC=021CCC (1-4)故 P 是当选择的颗粒沉速由 u1降至 u2时,整个水中所能多去除的那部分颗粒的去除率,也就是所选择的要去除的颗粒粒径由 d1减到 d2时水中所能多去除的,即粒径在 d1d2间的那部分颗粒所占的百分比。因此当 P 间隔无限小时,则 dP 代表了直径为小于 di 的某一粒径 d 的颗粒占全部

6、颗粒的百分比。这些颗粒能沉至池底的条件,应是在水中某 图 12 Pu 关系曲线 点沉至池底所用的时间,必须等于或小于具有沉速 为 ui的颗粒由水面沉至池底所用的时间,即应满足 xuxiuH 即 xixuHu (1-5)由于颗粒均匀分布,又为等速沉淀,故沉速 uxui的颗粒只有在 x 水深以内才能沉到池底.因此能沉到池底的这部分颗粒,占这种颗粒的百分比为Hx,如图 1-1 所示,而 Hx=ixuu (1-6)此即为同一粒径颗粒的去除率。取 u0=ui,且为设计选用的颗粒沉速;us=ux,则有 .下载可编辑.ixuu=0uus (1-7)由上述分析可见,dPs反映了具有沉速 us的颗粒占全部颗粒的

7、百分比,而0uus则反映了在设计沉速为 u0的前提下,具有沉速 us(u0)的颗粒去除量占本颗粒总量的百分比。故 0uusdP 正是反映了在设计沉速为 u0时,具有沉速为 us(u0)的颗粒所能去除的部分占全部颗粒的比率。利用积分求解这部分 us u0的颗粒的去除率,则为dpuups000。故颗粒的去除率为:E=(1-P0)+dpuups000 (1-8)工程中常用下式计算:E=(1-P0)+0uPus (1-9)三、实验仪器与装置 1.自由沉淀装置(沉淀柱,储水箱,水泵空压机),如图 13;2.计时用秒表或手表;3.100ml 量筒、移液管、玻璃棒、瓷盘等;4.悬浮物定量分析所需设备:电子天

8、平、带盖称量瓶、干燥皿、烘箱、抽滤装置、定量滤纸等;5.水样可用煤气洗涤污水、轧钢污水、天然河水或人工配制水样。.下载可编辑.图 13 颗粒自由沉淀实验装置 四、实验步骤 1.了解管道连接情况,检查是否符合实验要求。2.启动水泵,水力搅拌 5min,使水槽内水质均匀。3.打开进水阀,让水平稳的从沉淀筒底进入沉淀柱中,直至 120cm 高度,停泵,沉淀实验开始。3.开动秒表开始计时,此时 t=0,当时间为 0、5、10、20、30、50、80min 时,由同一取样口取样 50ml,并记录沉淀柱内取样口到液面高度。4.测定各水样悬浮物含量。将所取水样过滤(滤膜预先放入称量瓶内,与称量瓶一起烘干至恒

9、重,并称量)。过滤完毕后,用镊子取出滤膜放入称量瓶中,移入烘箱中于 103105下烘干一小时后移入干燥器中,使冷却到室温,称其重量。反复烘干、冷却、称量,直至两次称量的重量差0.4 mg 为止。计算悬浮物浓度。5.记录实验原始数据,填入表 11 中。表 11 颗粒自由沉淀实验记录 静沉时间/min 滤纸 编号 滤膜称量瓶质量/g 取样体积/ml 纸SS称量瓶质量/g 水样 SS质量/g SS 浓度/(mg/L)沉淀高度 H/cm 0 1 5 2 10 3 20 4 30 5 50 6 70 7 100 8 五、实验结果整理 1.实验基本参数整理 实验日期:水样性质及来源:配制的石灰水 沉淀柱直

10、径(m):沉淀柱高:水温():原水样悬浮颗粒浓度 C0(mg/L)2.实验数据整理 表 12 实验原始数据整理表 沉淀高度/cm 沉淀时间/min 5 10 20 30 50 70 100 水样 SS/(mg/L)原水 SS/(mg/L)未被移除颗粒 百分比 Pi/%颗粒沉速 ui/(mm/s).下载可编辑.表中不同沉淀时间 ti 时,沉淀管内未被移除的悬浮物的百分比及颗粒沉速分别按下式计算未被移除悬浮物的百分比 Pi=0CCi100%式中:C0 原水中 SS 浓度值,mg/L;Ci 某沉淀时间后,水样中 SS 浓度值,mg/L 相应颗粒沉速:ui=iitH(mm/s)3.以颗粒沉速 u 为横

11、坐标,以 P 为纵坐标,在普通格纸上绘制 uP 关系曲线。010203040506070809010000.511.522.53u/mm/sP/%图 14 Pu 关系曲线 4.利用图解法列表计算不同沉速时,悬浮物的去除率。表 13 悬浮物去除率 E 的计算 序 号 沉淀时间 t/min uo(mm/s)P0()1-P0(%)P(%)usP(%)0suuP E=(1-P0)+0uPus 1 5 2 10 3 20 4 30 5 50 6 70 7 100 5.根据上述计算结果,以 E 为纵坐标,分别以 u 及 t 为横坐标,绘制 Eu,Et 关系曲线。六、注意事项(1)向沉淀柱内进水时,速度要适中。既要较快完成进水,以防进水中一些较重颗粒沉淀,又要防止速度过快造成柱内水体紊动,影响静沉实验效果。(2)取样前,一定要记录沉淀柱水面至取样口的距离 H0(cm)。(3)取样时,先排除管中积水而后取样,排空约 2050mL 积液。.下载可编辑.(4)测定悬浮物时,因颗粒较重,从烧杯取样要边搅边吸,以保证水样均匀。贴于移液管壁上细小的颗粒一定要用蒸馏水洗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