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基新能源及其石化产品发展分析」46607.pdf

上传人:得****3 文档编号:83678692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27.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基新能源及其石化产品发展分析」46607.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煤基新能源及其石化产品发展分析」46607.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基新能源及其石化产品发展分析」46607.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基新能源及其石化产品发展分析」46607.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煤基新能源及其石化产品发展分析 发布时间:20806-1 发展背景 自 200年开始,我国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发展之中,DP 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石油和化学工业同宏观经济同步发展,且增长速度高于经济总体发展速度。经济和石油化工业的发展对能源和资源的需求大幅度增长,而资源开发和储备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导致我国原油进口不断增加,进口依存度不断提高,能源供应风险增大。此外,原油价格的持续上涨,对我国相关产业发展已经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为保障我国能源供应安全和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开辟能源和资源供应渠道,减轻对原油的依赖度和进口依存度十分必要。70 年,我国原油产量为 17 亿 t,同比增长 16

2、%;进口量为1.3 亿,同比增长 1.%;出口量为 400 万 t,同比下降 3.6;消费量为 3.46 亿 t,同比增长 7.3%;原油进口依存度为 47.%。综上所述,我国原油产量增长有限,进口依存度将继续提高,供求矛盾显著,石油供应价格与安全面临较大挑战。00 年,我国天然气产量为93 亿 m3,同比增长 231%;进口量9 亿 m3;出口量6 亿 m3;表观消费量为6 亿m,进口依存度 55%。近年来我国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但需求量增长更快,供求矛盾显著,天然气面临价格上涨压力,国家已经限制天然气用于化工原料。00 年,我国煤炭产量为5.23 亿 t,同比增长 6.0%;进口量为00

3、万,同比增长 36.8%;出口量 530万 t,同比下降5 9%,表观消费量为 25.22 亿 t,同比增长 7.42。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煤炭消费量的增长速度高于产量增长,说明能源生产和煤化工发展速度较快,同时也表明国家调控煤炭产业发展收到效果。因此,我国煤炭出口在减少,而进口在大幅度增加。我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通过调控煤炭的生产和进出口,基本上可以满足能源生产和煤化工发展之需要。因此,通过煤炭加工转化,生产替代石油的煤基新能源和石化产品具有较好的资源条件。发展煤基新能源和煤基石化产品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手段,符合我国能源发展战略。但根据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在今后

4、相当时期内,石油基能源仍将占据主导地位,煤基新能源及其石化产品是必要的补充。煤基新能源及其下游石化产品发展必须遵循经济、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原则,总体发展规模应适度。2 主要品种及其市场分析 煤基新能源及其石化产品主要包括燃料甲醇、二甲醚、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甲醇制汽油、煤基低碳烯烃(包括 MTO 和 MP)和煤制乙二醇等。二甲醚主要用于替代液化石油气(LPG)和柴油;用作民用燃气和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燃料。燃料甲醇主要是与汽油掺混使用。煤制油作为清洁燃料主要替代原油炼制的柴油(低硫高十六烷值),联产部分石脑油、芳烃、PG、石腊,可作为石化产品深加工原料。煤制天然气可替代常规天然气,开辟新的

5、天然气来源渠道,缓解天然气资源短缺矛盾。煤基低碳烯烃主要是乙烯和丙烯,可替代石脑油裂解制得的低碳烯烃,节省原油和石脑油资源。煤基低碳烯烃可进一步向下游发展煤基石化产品(乙烯和丙烯等深加工产品),缓解石油和烯烃资源短缺矛盾。煤基乙二醇可替代石油基乙二醇。发展煤基乙二醇产品,可缓解烯烃供应矛盾,满足合纤单体市场需求。2.1 甲醇 甲醇是最重要的煤化工基础产品,也是重要的化工生产原料。主要用于甲醛、醋酸、甲基叔丁基醚、二甲醚和其他化工产品生产。07 年,我国甲醇产量约为 1076 万,同比增长.2%;进口量为万,下降2%;出口量为 5万 t,增长 16.3%;消费量为 1105 万 t,增长 20。

6、产量、消费量和出口大幅增长,进口下降。预计到2010年和2015年,我国甲醇年需求量将分别达到209万t和4260万。2.2 二甲醚 二甲醚(DM)在民用和汽车代用燃料方面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我国政府对DME 的发展持积极态度。建设部已发布了城镇燃气用二甲醚产品标准(/T25-200),自 2008 年 1 月日起实施。目前,一批大型 DME 项目正在建设。乌审旗图克 300万 t/aDM项目已完成可研报告。新奥和久泰也分别启动了 10 万/aDME 项目的一期工程。预计到 210 年和 25 年,我国二甲醚年产量将分别达到 30万 t 和 1000 万 t,甲醇年消耗量分别为 40 万 t

7、和420 万 t。DM专利技术供应商主要有日本 TOYO、JPE 和丹麦 TPOE,我国的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气相法)、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气相法)、清华大学、宁波远东化工科技公司(气相法)、山东久泰(液相法)和山东科技大学(液相法)等。目前,我国一批在建的 D项目,大多采用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建设规模在 10 万-40 万 t/a 之间。国内气相法 DM技术在世界上已经具有较强竞争力,但在能耗和催化剂性能等方面尚有一定差距。2.3 甲醇燃料 汽车燃料中甲醇质量分数10称为低比例掺烧;在 1-30%之间称为中比例掺烧;5%称为高比例掺烧。甲醇燃料 M5-0(甲醇掺合比为 5-10%)可直

8、接当汽油使用,可有效提高甲醇汽油的辛烷值,车辆尾气排放物减少 10%;M1-M50 容易出现燃料分层乳化、汽车油管高温气阻、汽车发动机和橡胶件金属腐蚀溶胀、汽车发动机动力下降和油耗增高等问题,故掺烧时必须使用添加剂;M85M100 虽然不需使用添加剂,但需对发动机进行改造。8甲醇燃料具有冷启动性能好、不分层和提高发动机压缩比等特点,因此 M8甲醇燃料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关注。002 年,我国汽油消费量为 5552万。预计 201年和15 年我国汽油需求量分别为 6500 万 t 和 8700 万 t。如果甲醇掺合比按 5%计算,则燃料甲醇需求量分别为 3万 t 和 435 万 t;若按 1 帆掺

9、混,则甲醇需求量分别为 650 万 t 和 870 万 t。国内相关部门对甲醇燃料的研究和应用做了大量工作,但目前国家尚未对甲醇燃料发展提出明确的政策和意见。国内有关部门和专家对甲醇燃料发展存在很大争议,未来发展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24 煤制油 我国煤制油产品市场前景好,发展空间很大。0年,我国柴油产量为 1.24 亿 t,消费量为 1.5 亿 t。尽管我国柴汽比已经较高,但由于市场需求强劲,柴油供求矛盾一直比较尖锐。导致进口量大增,出口受到严控。预计这种状况近期难有改善。通过煤制油生产柴油,可缓解原油供求紧张状况。预计010 年和015年我国柴油需求量分别为8万 t 和8080 万 t。70

10、2 年,我国液化石油气消费量为 2305 万 t,其中国内产量 14 万 t,进口量 405 万,进口量约占消费量的7.6%。预计 2010 年和 215 年我国液化石油气的需求量分别为90 万 t 和 360 万 t。由于民用燃料和乙烯等化工生产对G需求的持续增加,预计LPG的商品量增长有限,今后供求仍有较大矛盾。煤制油的专利技术供应商主要有南非 SSL、中国山西煤化所(间接液化)和中国神华集团(直接液化),兖州矿业集团和中国石化也在进行研发。目前中国神华集团(直接液化)正在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建设 30万 t/a 煤制油工业化生产装置。此外,神华集团同时在开展宁夏和陕西两地煤制油项目(间接液化

11、)的前期工作。蒙古伊泰集团和山西潞安集团正在建设 1万 ta 的煤制油示范装置。5.2 煤制天然气 2007 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为 76 亿3,其中进口量为9 亿 m3。预计 2010 年和01年我国天然气需求量分别为07亿 m3 和 1500 亿 m3。随着环境保护法规日益强化和城市空气质量的保护,我国天然气需求将大幅度增加,国家在“十一五”期间批准建设了一批进口NG 项目,此外还将从中亚地区和俄罗斯等国家铺设天然气管道,以缓解国内天然气供应不足问题。因此,我国天然气市场前景广阔。尽管煤制天然气(SNG)市场前景较好,但其发展将会受到污染物排放、污水处理、水资源、投资和生产成本等因素制约。

12、6.2 煤制乙二醇 70 年,我国乙二醇消费量为 66 万,其中进口量为 4万 t,进口依存度高达 75.5%,市场缺口极大。预计0 年和 205 年我国乙二醇需求量分别为 7万 t 和 1150 万 t。由于在“十一五”期间我国乙二醇产能建设规模有限,乙二醇未来市场缺口仍然很大,市场前景较好,煤制乙二醇拥有较好的市场机会。煤制乙二醇与煤制天然气一样,面临污染物排放以及生产成本和产品质量等问题,应稳步、适度发展。7.2 煤制低碳烯烃 27.1 煤制烯烃 乙烯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石化原料。乙烯主要用于生产 PE、OE、PV、醋酸乙烯和乙丙橡胶等下游石化产品。目前,我国乙烯主要来源是石脑油裂解。0

13、7 年我国乙烯当量消费量为97 万 t,国内乙烯市场满足率仅为 48.33,供求矛盾很大。预计到 2年和 215 年,我国乙烯年需求量将分别达到55万 t 和 3570 万 t,市场前景广阔。煤制烯烃(MTO)的主要专利技术有美国UO/Hdm和我国的大连化物所DO技术,中国石化也在进行研发。8002 年 1 月 31 日,新加坡 Euoche技术公司旗下的 Vi公司将在尼日利亚的kk建设30 万 t/a甲醇装置,下游配套建设130 万ia 的 MTO装置,采用 UPHro 的 MTO 技术和 TotaVUOP 烯烃裂解工艺技术(OCP),组成 MTO-P 加工技术方案,计划 202 年建成投产

14、。TotaVUOP 烯烃裂解工艺技术可将联产的低价值 C 礼重质烯烃转化为丙烯和部分乙烯。我国神华集团公司采用 UP 技术,正在内蒙古包头建设 MTO 工业化生产装置。27.甲醇制丙烯 丙烯主要用于生产 PP、PPG、苯酚丙酮、丁/辛醇、丙烯酸及酯和乙丙橡胶等下游石化产品。目前,我国丙烯来源主要是石脑油裂解制乙烯联产和炼厂液化气分馏、催化裂解(C)。20年,我国丙烯当量消费量为 13万 t,国内丙烯市场满足率为 6.05,供求矛盾较大。预计到010 年和201年,我国丙烯年需求量将分别达到 200 万 t 和60 万 t,其中甲醇制丙烯(MTP)产能将分别达到 50 万 t/a 和 150 万

15、 t/a,市场前景广阔。MTP 专利技术供应商有德国LUR公司和我国清华大学。我国大唐国际和神华宁煤采用德国 LUGI 公司TP 技术,正在内蒙古多伦和宁夏宁东建设 MTP 工业化生产装置。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清华大学和安徽淮化集团有限公司正在合作开发 MT技术。在安徽淮化建设工业试验装置(规模为年处理甲醇3万t,年产丙烯万t,计划209年月投料试车),对我国 MP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08 年 2 月 19 日至日,安徽省发改委邀请省内外专家,召开了“甲醇流化床制丙烯技术”开发项目初步设计审查会。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我国替代石油的煤基新能源和煤基石化产品市场正处于成长期,发展前景

16、广阔;随着大型煤基石化产品装置的建成投产,下游产品出口量在不断增加,如甲醇、醋酸等,而进口量在逐步下降;随着石油和天然气价格持续上涨,煤基新能源和下游石化产品竞争力日益突显,发展速度会进一步加快;今后影响产品市场的主要因素将是产品标准、应用标准、安全标准、运输标准、储运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替代石油的煤基新能源和煤基石化产品工艺技术正在不断完善和工业化,但尚有验证、改进、稳定和系统磨合之处。3 存在问题与挑战 .1 水资源 煤基新能源和石化产品耗水量高于原油和天然气原料路线,水资源是最大的制约条件。1万/甲醇项目耗水量约为 1700 万-700 万 t/a,而同样规模的天然气甲醇耗水

17、量仅为 400 万-50万/a。因此,煤基新能源和石化产品的发展规模应根据水资源可获得数量来定。同时在项目建设中要全面采用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减少外排量。运输与物流 能源重化工产业物流运输量相对较大,而基础资源又大多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终端产品市场则主要在华东和华南地区,生产和消费两地相距较远,面临运力、运费和安全问题。铁路运力不足和干线禁运是最大瓶颈,而公路运输运量有限,且运费高昂(300-500 元/)。因此,运输和物流费用是能源重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建议部分产品就地深加工成固体产品。外运产品可通过长输管道和中转基地输送。3.3 污染物排放 煤基能源重化工产业污染物排放量(C2

18、、S0、N、OD、NH3-N、粉尘与烟尘等)要高于石油和天然气路线,大规模能源重化工产业发展受到环境总量限制。应采取必要的治理手段,全面实施循环经济理念,努力实现零排放。3.4 国家产业政策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 2006 年 7 月 7 日颁布的关于加强煤化工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发改工业200130 号)指出:“一般不应批准规模在万 ta以下的甲醇和二甲醚项目”,煤基烯烃为 6万 t,煤制油为0 万 t/a,设立的门槛较高。100 万 t甲醇项目投资一般在5 亿-5亿元,煤炭需求量在 20 万 t/a 左右;煤基烯烃和煤制油投资均为数百亿元,煤基能源项目的融资和资源配置难度

19、都较大,应全面评估项目风险。53 宏观经济政策 目前,我国经济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通胀较高,基础原材料价格上涨(钢铁、水泥等)。国家对宏观经济发展的调控(频繁调高贷款利率),以及未来能源价格上涨的趋势,加大了能源重化工项目建设风险设备订货周期延长,设备材料费增加。3.能源与产品价格 预计我国能源价格将进一步与国际接轨,煤炭价格、天然气价格和水资源价格有可能进一步走高,而煤基能源产品和石化产品价格因大量产能释放和行业高峰期的结束,有可能下滑。综合作用下,会加大项目投资风险,削弱盈利能力。譬如,007 年 12 月份,山西省煤炭(24 MJ/k)“上站”价格为 330-3元/(不含税),上涨了 15元t。4 发展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