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实验箱教案124277.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拟实验箱教案124277.pdf(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实验一、仪嚣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复习万用表的使用 2掌握示波器的使用 3掌握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 4了解实验箱、及实验输模块。二、实验容 1函数信号发生器及示波器的使用 步骤:1给所有的仪器通上电源。2 从函数信号发生器调幅值 Ui为 1V,频率 f 为 1000KHz 的正弦波、三角涉及其方波信号。3分别接到示波器,读出相应的幅度,及频率,并画出波形注意调节幅度旋钮及时间旋钮,保证观察的波形最正确状态 4整理数据,填写下表 波形 周期 TS 频率 fHz 幅值 UOPPV 示波器所示波形 正弦波 方波 三角波 2实验箱的使用,及万用表的复习 步骤:1)用万用表测量实验箱所提供的电源电压
2、 2整理数据,按下表要求填写 实验箱提供电压 万用表的量程 指针的格数 实际测量的值-实验二、二极管及三极管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1、学习使用万用表测量 PN 结的正、反向电阻的方法 2掌握用万用表识别二极管和三极管电极的方法。二、实验原理 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接入正向电压导通,正向电阻很小,接入反向电压截止,反向电阻很大。三极管可以近似认为是由两个 PN 构造成。万用表部存在电源,由于红表笔接部电源的负极,黑表笔接部电源的正极。三、实验容 1测量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 步骤:1调好适宜的万用表的欧姆量程,注意调零 2测量正向电阻,用万用表的黑表笔接二极管的 P 极,红表笔接二极管的 N 极,
3、读出读数 3测量反向电阻,用万用表的黑表笔接二极管的 N 极,红表笔接二极管的 P 极,读出读数 4整理数据,按下表要求填写 量程 指针读数 结果 正向电阻 -反向电阻 2三极管的电极识别 步骤:1调好适宜的万用表的欧姆量程,注意调零 2用万用表的黑表笔固定*三极管*一电极,用红表笔测量另两个电极,观察红表笔转换时万用表指针的变化:a万用表指针指示,所有阻值非常小,并读出确切数值,则黑表笔所接为基极B NPN型,阻值较小时,红表笔所接为发射极E,否则为集电极C b万用表指针指示,所有阻值趋于无穷大,用黑表笔固定另外一个电极,重复上面步骤。c万用表指针指示,一阻值趋于无穷大,另一阻值非常小,则用
4、红表笔固定该三极管*一电极,重复上面步骤。3整理数据,并填写下表 型号 发射结电阻 集电结电阻 管子类型 基极所接表笔 正 正 反 反 正 正 反 反 实验三、三极管的输入、输出特性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三极管的输入特性 2掌握三极管的输出特性 二、实验原理:输入特性:当 UCE不变时,输入回路中的电流 IB与电压 UBE之间的关系。-输出特性:当 IB不变时,输出回路中的电流 IC与电压 UCE之间的关系。三、实验容 1输入特性的测量 步骤:1按右图连接线路 2改变 VBB的电压从 0V2V 变化,用万用表测量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用直流电流表测量对应的基极电流。3 整理数据,填写下表,
5、并画出输入特性曲线。UBEV 0V 0.2V 0.4V 0.7V 1V 1.2V 2V IBmA)2输出特性的测量 1按右图连接线路 2设 IB0mA,改变 UCE的电压值从 0V12V 改变,用直流电流表测量对应的集电极的电流。3设 IB20uA,80uA,重复步骤 2。4整理数据,填写下表,并画出输出特性曲线。IB(uA)0 20 80 UCE(V)0 2 4 8 0 2 4 8 0 2 4 8 IC(mA)实验四、三极管静态工作点及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静态工作点确实定 2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 90131KR1A-3理解电压放大倍数 4学习并熟练掌握电压放大倍
6、数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静态工作点确定:当外加输入信号为零时,在直流电源 VCC 的作用下,三极管的基极回路和集电极回路存在着直流电流和直流电压,这些直流电流和电压在三极管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上各自对就的一个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出信号没有明显失真情况下,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变化量之比。三、实验容 1静态工作点的测试 步骤 1按右图连接线路图。2调整 RP 为*一值,用万用表监测使 VCE=6V;3按照下表,用万用表测量各个值 VBEQ,VCEQ,Rb 4整理数据,并计算出 IBQ、ICQ的数值 测量值 计算值 VBEQ VCEQ Rb(K)IBQ ICQ 2电压放大倍数的测试 步骤 1重复
7、容 1 的步骤 1、2 2将信号发生器调到频率 f=1KHz,幅值 Ui=5mV 左右,接到放大器的输入端 Vi。3用示波器观察 Vi 和 Vo 端的波形,并比拟与输入端的相位 4按照下表改变 Vi 的幅值注意不改变频率 f,用示波器观察 Vo 不失真时RL=的最-大值 5整理数据,填写下表,并计算电压放大倍数。测量值 计算值 IBQ ICQ Vi VO AU=UO/UI AU=RL/rbe 实验五、各极元件参数对放大电路的影响。一、实验目的:分析电路参数的变化对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及输出波形的影响。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容 步骤:1按上图调整静态工作点 2按照下表要求,测量各个值,
8、并由测量值计算相应的值。3整理数据,填写下表 条件 测量值 计算值 Rb RC RL VBEQ VCEQ VO 输出波形 IBQ ICQ AV 适宜值 2 K 2.2 K 3.9 K 最小 2 K -最大 2 K 实验六,放大器的输入电阻与输出电阻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掌握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容 1输入电阻的测量 步骤:1按右图连接线路图 2确定静态工作点 3将信号发生器调到频率 f=1KHz,幅值 Ui=100mV 左右,接到放大器的输入端 Vs。4用双踪示波器测量 Vs 及 Vi 两端的的电压,填写下表,并计算。测量值 计算值 VS Vi Ri 100mV
9、2输出电阻的测量 步骤:1按右图连接线路图 2确定静态工作点 3将信号发生器调到频率f=1KHz,幅值 Ui=100mV 左右,接到放大器的输入端Vs。4用双踪示波器测量负载与空载时Vo 电压,填写下表,并计算。测量值 计算值 VS VO VOL RO RP680KRb151KRc12KRc23.9KR12KRL22KQ?2N3904C210uFC10uF231K2K1K312V-100mV 实验七 射极跟随嚣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射极跟随器的特性 2测试频率响应特性。二、实验原理 输入电阻高;输出电阻低;输出与输入信号同相;输出电压能够在较大围跟随输入电压作线性变化。三、实验容:1测量静态工
10、作点 步骤:1按右图连接线路。4 从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 f=10kHz,幅度 Ui10V 的电压,在电路 C 点参加。3用示波器观察 A 点的输出波形,调整 RP,保证调整 RP,输出波形最大且不失真。5 断开 C 点的输入信号,用万用表测量晶体管各极对地的电位。5整理数据填写下表。测量值 计算值 VBEQ VCEQ Rb(K)IBQ ICQ 2测量射极跟随器的跟随特性 1按右图连接线路,接入负载 2K。9013Rb51KRe110012Rp100KRe22KC110uFVo2.2KViR44.7K-2从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 f=1KHz 的正弦信号,在电路 Vs 点参加。3按下表要求,改变
11、输入信号幅度 Vi的大小,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不失真时的所对应的峰峰值 VOPP。4求出电压放大倍数 AV,并说明原因。Vi(V)0.2 0.5 1 2 VO(V)AV 3测试频率响应特性 1从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幅度 Ui100mV 的电压,在电路 Vs 点参加。2改变频率从 0.2Hz16MHz 变化,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的波形,并按下表要求用晶体管毫伏表记录不同频率的电压值。3整理数据,填写下表,并画出幅频特性曲线 f fL fm1 fm2 fH UO(V)实验八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运算放大电路的调零方法 2掌握反相比例运算放大电路的特点性能 3掌握反相比例运算放大电路
12、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函数关系 4掌握估算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容 1调零-步骤:1按电路图接好线后,确保无误后,通电。2将各输入端接地,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是否出现自激振荡,否则需要理换集成块 2)将各输入端接地,调节调零电位器,用万用表 0.25V 量程监测使输出电压为零。2反相比例放大器 步骤 1按电路图接好线后,确保无误后,通电调零。2将 DC 信号源转换开关置于适宜位置,按下表要求,调节电位器输出适宜的电压,接入反相比例放大器的输入端。3)测出相应的输出信号,填入下表,并按要求计算。直流输入电压 VImV 30 100 300 1000 输出电压 实测值mV 理论估算值
13、mV 误差mV 3估算输入输出电阻 步骤 1按图连接线路不接负载,检查无误后,通电。2将输入接地,通电调零,使 V0=0,再分别测出 VAB、VR3、VR1的值 3将输入端接 DC 信号源,调整电位器,使 VI=800mV,再分别测出 VAB、VR2、VR1的值。4整理数据求出它们的变化量,并估算出该反相比例放大器的输入电阻 5保持 VI=800mV,输出端不接负载测出 VO的值。6保持 VI=800mV,输出端接负载电阻 RL=2K时,测出 VO的值。-7整理数据,求出输出变化量,并估算出该反相比例放大器的输出电阻。RI=RO=VI(V)VAB VR3 VR1 RL V0 测量值 0 0.8
14、 2K 计算值 差值 实验九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运算放大电路的调零方法 2掌握同相比例运算放大电路的特点性能 3掌握同相比例运算放大电路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函数关系 4掌握估算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容 1调零 步骤:1按电路图接好线后,确保无误后,通电。2将各输入端接地,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是否出现自激振荡,否则需要理换集成块 3将各输入端接地,调节调零电位器,用万用表 0.25V 量程监测使输出电压为零。2同相比例放大器 步骤-1按电路图接好线后,确保无误后,通电调零。2将 DC 信号源转换开关置于适宜位置,按下表要求,调节电位器输出适宜的电压,接入反相比
15、例放大器的输入端。3测出相应的输出信号,填入下表,并按要求计算。直流输入电压 VImV 30 100 300 1000 输出电压 实测值mV 理论估算值mV 误差mV 3估算输入输出电阻 步骤 1按图连接线路不接负载,检查无误后,通电。2将输入接地,通电调零,使 V0=0,再分别测出 VAB、VR3、VR1的值 3将输入端接 DC 信号源,调整电位器,使 VI=800mV,再分别测出 VAB、VR2、VR1的值。4整理数据求出它们的变化量,并估算出该反相比例放大器的输入电阻 5保持 VI=800mV,输出端不接负载测出 VO的值。6保持 VI=800mV,输出端接负载电阻 RL=2K时,测出
16、VO的值。7整理数据,求出输出变化量,并估算出该反相比例放大器的输出电阻。RI=RO=VI(V)VAB VR3 VR1 RL V0 测量值 0 0.8 2K -计算值 差值 实验十 求和运算电路 一、实验目的:1掌握反相比例运算放大电路的特点性能 2掌握反相比例运算放大电路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函数关系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容 1反相求和电路 步骤:1按右图连接线路,检查无误后,通电 2将所有的输入端接地,调节调零电位器,使输出电压为零;3按下表的要求改变输入端的输入信号,并测出相应的输出值;4整理数据,填写下表,并计算理论值 Vi1(mV)300-300 Vi2(mV)200 200 VO(
17、V)实测值 理论值 2双端输入求和电路 步骤:1按右图连接线路,检查无误后,通电 2将所有的输入端接地,调节调零电位器,使输出电压为零;3按下表的要求改变输入端的输入信号,并测出相应的输出值;-4整理数据,填写下表。Vi1(mV)100 2000 200 Vi2(mV)500 1800-200 VO(V)实验十一 积分电路 一、实验目的 1学会用运放、电容、电阻等构成积分电路 2熟悉积分电路的特点和性能。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容 1积分电路 步骤:1按右图连接线路 2调零,将输入端接地,将图中 K1闭合,调节调零电位器使输出为 0误差0.5mV 3输入频率为 200Hz、幅度6V 的方波信号,
18、用示波器观察 U0和 UI的波形,记下它们的形状并标明周期和幅值,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档测量输入电压的有效值 4输入步骤率为 160Hz、有效值为 1V 的正弦波,用示波器观察 U0和 UI的波形,记下它们的形状并标明周期和幅值,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档测量输入电压的有效值 5改变正弦输入信号的频率50300Hz,观察 U0和 UI的相位关系是否变化,U0和 UI的幅度值是否变化。6改变 R1、R2的电阻值为 1K重复步骤 2345。实验十二 微分电路 一、实验目的-1学会用运放、电容、电阻等构成微分电路 2熟悉积分、微分电路的特点和性能。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容 1微分电路 步骤:1按右图连接线路 2
19、调零,将输入端接地,调节调零电位器使输出为 0误差0.5mV 3输入频率为 1KHz、幅度5V 的方波信号,用示波器观察 U0和 UI的波形,记下它们的形状并标明周期和幅值,在微分电路中电阻 R2的两端并联一个 1000pF 或2200pF 的电容 4输入步骤率为 1KHz、有效值为 1V 的正弦波,用示波器观察 U0和 UI的波形,记下它们的形状并标明周期和幅值,注意观察它们的相位差 5改变正弦输入信号的频率200Hz2KHz,观察 U0和 UI的相位关系是否变化,U0和UI的幅度值是否变化,并记录。实验十三 有源低通LPF滤波器的测试 一、实验目的 掌握 LPF 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 LP
20、F 频率越低,输出信号越大,随着频率的升高,输出信号逐渐减小。三、实验容 步骤:1按右图连接线路注意:连接实验板上的直流电压值 2从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幅度 Ui1V 的电压,在电路的 Vi 点参加。-3按下表改变频率,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的波形,并读出正确的数据。4整理数据,填写下表。并画出其幅频特性曲线。f(HZ)10 20 30 50 70 100 150 200 300 400 VO(V)实验十四 有源高通HPF滤波器的测试 一、实验目的 掌握 HPF 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 HPF 频率越高,输出信号越大,随着频率的降低,输出信号逐渐减小。三、实验容 步骤:1按右图连接线路注意:连接实验
21、板上的直流电压值 2从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幅度 Ui1V 的电压,在电路的 Vi 点参加。3按下表改变频率,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的波形,并读出正确的数据。4整理数据,填写下表。并画出其幅频特性曲线。f(HZ)10 20 30 50 70 100 150 200 300 400 VO(V)实验十五 电压比拟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比拟器的构成及特点 2学会测试比拟器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将一个模拟量的电压信号与一个参考电压相比拟,在二者信号相等的附近,输出电压将产生-跃变。三、实验容 1过零比拟器 步骤:1按右图连接线路图,确保无误后,通电 2用函数发生器调出频率 f 为 500Hz,有效值用万用
22、表的交流电压档校准为 2V 的正弦波,接入电路的输入端。3用双踪示波器观察 Ui和 Uo的波形,并记录它们的形状、周期、幅度的特征;4改变 Vi的幅值,观察 V0的波形变化。2反相滞回比拟器 a测出使 VO由+VOM变为-VOM和 VO由-VOM变为+VO时 Vi的临界值 步骤 1将 RF调到 100K,按右图连接线路图 2将实验电路 Vi 端接实验箱电源 1 任一电 DC 电压源5V的输出 3用万用表的直流电压档监测电路的输出信号Uo,缓慢改变 DC 电压源的输入电压,注意观察电路输出电压的变化,当输出电压发生跳变时,测出相应的输入电压的值,并记录,4再向相反的方向改变输入信号的大小,注意观
23、察电路输出电压的变化,当输出电压发生跳变时,测出相应的输入电压的值,并记录 b输入正弦信号 步骤 1用函数发生器调出频率 f 为 500Hz,有效值用万用表的交流电压档校准为 1V 的正弦波,接入电路的输入端 2用双踪示波器观察 Ui和 Uo的波形,并记录它们的形状、周期、幅度的特征;-c将电路中 RF调为 200K,重复 a、b 步骤 实验十六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2了解电容滤波电路的作用。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容 1按右图连接线路图,从实验箱引出 15V 的电压接入实验板的输入端。2用示波器观察输入信号及任一个二极管两端的波形,并描出图形。3改
24、变负载电阻 RL,观察 Ud的变化,并记录相应的波形及电压值方法:按下示波器的DC 及 AC 按钮,观察转换按钮时,波形跳变的幅度,即为整流后的电压值,同时测出相应的电阻值。4整理数据,计算相应的负载电流值。测量值 计算值 Ui Ud RL最小 RL中间 RL最大 Id=UD/RL 幅值 波形 实验十七 根本稳压管稳压电路 一、实验目的-了解根本稳压管稳压管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容 步骤 1按照右图,连接线路成根本稳压管稳压电路 2用万用表测出稳压电路输出的电压值 Ud和没有接入负载 Uw值。3接入负载 RL并改变 RL,用万用表测出 UW的变化 4整理数据,填写下表,并说明 RL
25、改变,UW不能稳定的原因 测量值 计算值 Id Ud UW(没有负载 RL)UW(有负载 RL)(没有负载)有负载 RL RL最小 RL中间 RL最大 RL最小 RL中间 RL最大 实验十八、串联型稳压电源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串联型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 2掌握串联型稳压电源技术指标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容 1测量稳压电路输出电压 UDO的调节围 步骤 1按右图连接电路图,并检查无误前方可通电 2接入负载电阻 RL,调节 RW用万用表电压档监测输出电压是否可调。3测量 UDO的最大值对应的输入电压 Udi和调整管 T1的管压降 VCE1。-4测量 UDO的最小值对应的输入电压 Udi
26、和调整管 T1的管压降 VCE1。5整理数据,并将结果填写下表。UDo Udi VCE1 2测量稳压电路的外特性。步骤 1按右图连接线路图 2空载时调 RW使 UDO=10V 3接入负载 RL负载电阻在整流输出后,由 510 电阻和 470 电位器组成 4改变负载电阻,按下表测量相应的 UDO和电阻的阻值 5整理数据填入下表,计算,并画出外特性曲线。RL UDo IL=UDo/RL 3短路保护实验 步骤 1按右图连接线路图 2空载时调 RW使 UDO=10V 3接入负载 RL负载电阻在整流输出后,由 510电阻和 470电位器组成 4选择适宜的负载,并按下表测量相应的数据 5将负载短路,并按下表测量相应的数据 6整理数据,并将结果填入下表-UDo Udi VCE1 RL IL=UDo/RL 短路前 短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