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田间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6269.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田间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6269.pdf(4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项目名称:河北省XX 县田间工程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单位:XX 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项目建设地点:XX 县 XX 村、XX 村 项目设计单位:XXX 设计院 工程设计证书编号:工程设计资质等级:方案编号:院长:总工程师:工程设计负责人:工程设计参加人员:总 目 录 一、实施方案说明 二、实施方案概算 三、实施方案概算表 四、实施方案图纸 附件:附件1、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北省农业厅、河北省水利厅关于下达河北省2010 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附件2、申报单位法人证书复印件 附件3、申报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附件4、河北省XX 县财政局配套资金承诺 附件5、基本农田保护的证明 附件
2、6、未实施同类项目的证明 附件7、水资源平衡报告 附件8、环评意见 附件9、河北省建设项目招标方案和不招标申请表 1 第一部分 实施方案说明 目 录 第 1章 总说明.1 1.1 前言.1 1.1.1 项目名称.3 1.1.2 建设单位和法人代表.3 1.1.3 建设地点.3 1.2 设计依据.3 1.3 项目选址和自然条件.4 1.3.1 项目选址.4 1.3.2 自然条件.4 1.4 实施方案与概算概况.5 1.4.1 建设规模.5 1.4.2 建设内容.6 1.4.3 项目概算.6 第 2章 总体规划.7 2.1 总体布局.7 2.1.1 建设田间工程区总图布置.7 2.2 主要技术指标
3、.9 第 3章 工艺设计与设备选型.10 3.1 项目技术工艺.10 3.1.1 田间工程工程措施.10 3.2 农艺技术措施.12 3.2.1 田间工程农艺流程.12 2 3.2.2 土壤地力、墒情监测技术.12 3.2.3 地力监测农艺流程.13 3.2.4 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14 3.2.5 颗粒掺混肥料(BB 肥)生产技术.14 3.2.6 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技术.15 3.3 设备选型依据和原则.15 3.4 现有地力、墒情检验监测设备.16 3.5 新增地力、墒情检测监测仪器设备.16 第 4章 田间工程.18 4.1 设计依据.18 4.1.1 设计依据.18 4.1.2
4、田间工程设计内容.18 4.2 地下防渗管道工程设计.18 4.2.1 项目区农田灌溉现状.19 4.2.2 灌溉水量供需平衡分析.19 4.2.3 低压管道输水总体规划.20 4.2.4 灌水定额和灌水周期.20 4.2.5 防渗管道输水灌溉设计.21 4.3 土地平整畦化工程设计.25 4.3.1 项目区土地平整畦化现状.25 4.3.2 土地平整畦化要求.26 4.3.3 土地平整畦化工程建设.26 4.4 道路工程设计.27 4.4.1 项目区道路现状.27 4.4.2 道路布局.27 4.4.3 道路断面设计.27 3 4.5 农田防护林带.28 4.6 土壤墒情检测点建设.28 4
5、.7 新建机井.28 4.7.1 项目区机井现状.28 4.7.2 新建机井设计.29 4.8 维修机井.30 4.8.1 项目区原有机井现状.30 4.8.2 维修机井工程设计.30 4.9 标志牌设计.32 第 5章 环境保护.33 5.1 环境现状.33 5.2 主要污染及治理措施.33 5.3 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33 5.4 节能与节水.34 5.4.1 节能.34 5.4.2 节水.34 第 6章 项目组织管理.35 6.1 项目实施组织管理.35 6.1.1 项目组织管理模式.35 6.1.2 项目实施组织管理机构与职能分工.35 6.1.3 项目实施各阶段管理方案.36 6.2
6、 项目建成后运行组织管理.36 6.2.1 管理机构、职能、人员定编及管理制度.36 6.2.2 运行管理机制方案.37 6.2.3 运行经费的解决方案.38 4 第 7章 建设期限和实施进度安排.39 7.1 建设期限.39 7.2 实施进度(见表7-1).39 7.3 项目实施及验收.40 7.3.1 项目实施.40 7.3.2 项目竣工验收.40 第 8章 招投标方案.41 8.1 招标依据.41 8.2 招标方案.41 8.3 招标.41 8.3.1 田间工程招标.42 8.3.2 招标方式.42 1 第 1章 总说明 1.1 前言 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也是当前扩大内需、
7、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取得巨大成就,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但必须清醒地认识,随着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粮食增产制约因素增多,利用国际市场调剂国内粮食余缺空间有限,我国粮食安全依然面临严峻挑战。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建立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地方政府抓粮积极性,着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在2009 年4 月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讨论并原则通过的全国新增1000 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
8、2009-2020 年)提出,到2020 年,我国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1000 亿斤以上,比现有产能增加1000 亿斤;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 亿亩,基本农田面积15.6 亿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5.8 亿亩以上,粮食单产水平达到700 斤。为此,要科学确定粮食增产技术路线,重点从改造中低产田、选育推广优良品种、提高复种指数、推广重大技术措施、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加大病虫害防控等 6 个方面挖掘粮食增产潜力。要发挥比较优势,完善粮食生产区域布局。增强粮食主产区产粮大县商品粮调出能力,提升非主产区产粮 2 大县的区域自给能力,适度开发粮食生产后备资源,提高其他地区粮食生产水平,重视节水灌溉和生态保
9、护。要完善政策,增加政府投资,调动金融机构、农业企业和农民增加粮食生产投入的积极性。会议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强指导协调,认真抓好规划的组织实施,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实现新增粮食生产能力目标。自 2004 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下发的中央1 号文件中,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粮食发展的政策措施恢复粮食生产。国务院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粮食生产工作,对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作出了全面安排和部署。在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部署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重大战略任务,提出要加快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
10、设的首位。国家发改委和农业部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为了提高粮食主产区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决定进一步加大投入,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水利部联合下达新增1000 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2010 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支持我省54 个县市建设高产稳产粮田,XX 县是其中之一。XX 县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平原黑龙港流域,为农业大县,以生产小麦、玉米等粮食为主,属粮食主产区范围中筋麦优势产区。近几年,随着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民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粮食产量虽然逐年上升,人均占有粮食也不断增加,但是仍然存在着种粮效益相对偏低,重产出轻投入,农田基本建
11、设、土地整理标准不高,节水灌溉 3 措施推广步伐缓慢,水资源利用水平较低,由于农民偏重化肥施用,造成土壤养分失衡,土壤板结,肥料利用率低,浪费严重,地力下降,农作物防灾、抗灾能力下降等问题。为此,建设高产、稳产粮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对促进全县农业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1.1.1 项目名称 河北省XX 县田间工程建设项目 1.1.2 建设单位和法人代表 建设单位XX 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属事业单位,中心负责全县农业生产区域布局规划、农业生产项目的的实施等,长期以来从事农业生产指导,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工作。XX 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现有职工59 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7人。技术人员中有
12、高级农艺师职称4 人,中级职称22 人,初级职称31 人,形成了比较合理的技术结构,在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积累了较成熟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能够保证项目实施的需要。法人代表:XXX,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兼土肥站站长,高级农艺师,农学专业,本科学历,曾多次主持或参与重大项目的实施,业务水平高,工作能力强,对项目的组织、领导和管理有丰富的经验,多次受到农业部、省、市表彰。1.1.3 建设地点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XX 县 XX、XX 两个行政村。1.2 设计依据 4 1、基本建设计划管理办法;2、基本建设项目申报审批管理规定;3、基本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4、建设项目监督检查规定;5、河北省建筑
13、工程预算综合基价;7、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北省农业厅、河北省水利厅关于下达 河北省新增1000 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2010 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 项目选址和自然条件 1.2.1 项目选址 田间工程项目区共涉及X 个行政村,总耕地面积X 亩,人均耕地X 亩。田间工程项目用地均为农田保护区,30 年不会转为非农占地。1.2.2 自然条件 XX县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地处东经11519至 11540,北纬3804至3821之间。境内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耕地土壤主要有潮土、底砂潮土、漏砂潮土。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6.4g/kg,全氮0.95 g/kg,速效磷2
14、2.82 mg/kg,速效钾152mg/kg,气候属于亚洲东部的季风气候,为温带半干旱区,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热同季,常年平均日照 2526.7 小时,年平均气温12.4,大于10积温4351.9,平均无霜期190 天,平均降水541.1mm,而且雨热同季,适合多种作物生长,可满足作物一年两熟。项目区内土地均为保护农田,质地适中,地势平坦,土层深厚,5 物理性状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强,项目区土壤母质为河流冲积物,耕地土种主要有轻壤质潮土、中壤质潮土。2007-2009 年耕层农化样养分分析结果平均为有机质15.3g/kg、全氮0.913g/kg、速效磷18.2mg/kg、速效钾126mg/kg
15、。土壤耕层20 厘米,属中等水平。地力能保证中产,但距高产、稳产尚有一定差距,有机质含量不高,养分失衡,产量中等偏上,产量不稳。项目区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季风气候,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降雨541.1mm,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地下水补充。项目区控制灌溉面积15000 亩,水源类型为机井。据调查,项目区内机井静水位保持在35米左右,动水位保持在45 米左右,机井出水量稳定,水质良好,水量和水质完全能够满足农作物灌溉要求。项目区采用井水灌溉,出水量稳定可靠,所以这里的用水量平衡计算主要为核实机井出水量是否满足灌溉要求。种植作物为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面积15000 亩。根据我县多年观测资料,当冬小麦处于扬
16、花期(5 月上中旬)时作物日耗水量最高,平均取值为5.8mm/d。结果可得出15000 亩项目区内,如果机井总出水不低于6703m3/h,农作物的灌溉用水可以得到保障。目前,项目区平均单井出水量35m3/h,共有机井186 眼,总出水量为6510m3/h,实际出水量小于需求出水量,所以机井出水量不能满足灌溉要求。1.3 实施方案与概算概况 1.3.1 建设规模 建设高标准良田1.5 万亩,完善田间工程基础设施建设,购置仪 6 器设备29 台(套)。项目建成后,与实施前三年水平比较,亩增小麦28 公斤,总增42 万公斤;亩增产玉米45 公斤,总增产玉米67.5 万公斤;亩节水60 立方米,共节水
17、90 万立方米。1.3.2 建设内容 1、田间工程 项目的田间工程主要包括铺设地下防渗管道11.4 万米,新打机井及配套10 眼,维修机井15 眼,新建机耕路20000 平方米(4 米宽),维修田间路48000 平方米(3 米宽),土壤平整畦化5000 亩,土壤培肥15000 亩,农田防护林带5000 株,土壤墒情监测点75 个,标志牌2个。2、仪器设备购置 项目购置相关仪器设备29 台(套)。1.3.3 项目概算 项目总概算投资为750 万元,其中田间工程投资概算为660.8 万元,仪器设备购置投资概算为33.9 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投资概算为24.5 万元,预备费投资概算为30.8 万元。
18、7 第 2章 总体规划 2.1 总体布局 河北省XX 县田间工程项目建设地点位于XX 县 XX、XX 两个行政村。2.1.1 建设田间工程区总图布置 1、根据集中连片的原则,田间工程区建在XX县 XX、XX两个行政村,河北省XX县田间工程建设项目粮田净面积为1.5万亩。3、河北省XX县田间工程建设项目中铺设防渗管道总长11.4万米。4、河北省XX县田间工程建设项目中修建机耕路20000平方米。5、河北省XX县田间工程建设项目中维修田间路48000平方米。6、河北省XX县田间工程建设项目中新打机井及配套10眼。7河北省XX县田间工程建设项目中维修机井15眼。8、河北省XX县田间工程建设项目中营造
19、防护林5000株。8 表 2-1 XX 县田间工程项目建设任务一览表 村名 项目区面积(亩)铺设防渗 管道(米)机耕路(平方米)田间路(平方米)新打机井(眼)维修机井(眼)平整土地 畦化(亩)土壤培肥(亩)防护林(株)XX村 2632 20000 4800 15000 2 3 1200 XX村 1522 11570 2140 5370 1 2 535 合计 15000 114000 20000 48000 10 15 5000 15000 5000 9 2.2 主要技术指标 田间工程项目总图主要技术指标详见表2-2。表 2-2 主要技术指标一览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值 备注 1 建设规
20、模 亩 1.5 2 建设目标 2.1 耕地地力提高 等级 0.6 2.2 农田水分生产率提高%15.7 2.3 肥料利用率提高%10 3 产品方案 3.1 新增小麦 万公斤 42 3.2 新增玉米 万公斤 67.5 4 建设内容 4.1 田间工程 4.1.1 地下防渗管道 万米 11.4 125 PVC 管 4.1.2 机耕路 平方米 20000 宽 4 米 4.1.3 维修田间路 平方米 48000 宽 3 米 4.1.4 平整土地畦化 亩 5000 4.1.5 土壤培肥 亩 15000 4.1.6 田间防护林带 株 5000 速生杨 4.1.6 土壤墒情监测点 个 75 4.1.7 新建机
21、井 眼 10 4.1.8 维修机井 眼 15 4.1.9 标志牌 个 2 4.2 仪器设备 台(套)29 5 总投资 万元 750 5.2 田间工程 万元 660.8 5.3 仪器设备 万元 33.9 5.4 工程建设其它费用 万元 24.5 5.5 基本预备费 万元 30.8 6 资金来源 6.1 中央投资 万元 600 6.2 省配套 万元 75 县配套 万元 75 7 建设期限 年 1 10 第 3章 工艺设计与设备选型 3.1 项目技术工艺 根据田间工程项目建设的要求,田间工程项目区中,实施田间工程建设技术、土壤地力墒情监测技术;采取深耕深松、玉米秸杆还田、铺设地下防渗管道、土地平整畦
22、化、修建机耕路、维修田间路、新建农田防护林带、建设土壤墒情监测点、新建机井、维修机井、修建标志牌等田间工程措施,改善农田基本设施条件,所选择采用的主要工艺和农艺技术方案如下:3.1.1 田间工程工程措施 1、地下防渗管道 田间节灌设施节灌保证率应达到75%,减少农作物灌水渗漏;机井灌水区,在地下设置直径125mm 的低压PVC 管防渗管道,埋藏深度在0.8 米以上,每30 米设置1 个出水口。灌溉时在地上配置小白龙防渗垄沟,能保证在作物需水的关键期每10.6 天以内完成一次灌溉。地下防渗管道使用年限要求达到20 年以上。2、土地平整畦化 采用深耕、深松技术,耕作深度35cm 左右,每三年轮换一
23、次。耕地平整按小平大不平的原则,即在同一个工程单元内,应保证耕地的平整,地面平整度应不超过0.25m/km,在不同工程单元间可有一定阶差。平整土地采用挖高填低,客土填低,土地平整满足十年一遇6-7 小时大雨条件下不产生径流。11 对不规则布局、不便农机通行与操作、不便节灌水通行的农田重新规划布局,达到畦化的要求。一个畦格单元面积为20-50m2。3、修建机耕路 机耕道路路面宽4 米,路面材料为粘土砖,基础为厚度30 厘米三合土,以连接各个工程单元。机耕路两边配排水渠,上口宽0.8 米,下口宽0.3 米,深0.5 米。4、改造田间路 田间路路面宽3m,对原有田间路进行平整改造,以连接各个工程单元
24、。5、农田防护林带 建设田间防护林,构建农田防护林网,控制区比较空旷无林的农田地区。使田区相对湿度提高10%20%,蒸发量减少8%12%,土壤有效含水量增加20%左右,降低风速20%30%,减少土地风蚀20%40%,增加耕作层土壤有机质30%50%。完善的农田林网能使农作物产量在现有基础上增产5%15%。6、土壤墒情监测点 土壤墒情监测点75 个,共需建设和监测费用7.5 万元。7、新建机井 项目区现有机井186 眼,出水量40m3 h。项目区地下水静水位约为35m,水质符合农田灌溉用水水质标准的相关规定。为了科学利用地下水,保持水资源平衡,满足项目区优质专用小麦良种繁育田的灌溉需水要求,需要
25、新打机井10 眼,结构为混凝土管,井径35cm,井 12 深 150m,单井出水量40m3 h。8、维修机井 项目区内有15 眼机井淤积严重,井口坍塌,机电设备老化,需要对进行修复,使之达到出水量40m3 h。其主要维修内容为更换潜水电泵及配套设备、机井清淤、清洗滤水管、修建砼井台。9、标志牌 在项目边界位置配套建设2 个标志牌,每个5000 元,共需投资1 万元。3.2 农艺技术措施 3.2.1 田间工程农艺流程 田间工程农艺流程见图1。图 1 田间工程农艺流程 3.2.2 土壤地力、墒情监测技术 利用现代仪器定期对土壤水分、土壤养分和田间小气候进行检测,取土化验平衡施肥土地平整播前灌溉种植
26、玉米或小麦深松或耕作水肥监测节水灌溉成熟收获秸秆还田 13 收集记载数据并进行分析,以便掌握田间工程中的各种情况;同时进行科学施肥试验、示范,指导大田生产。耕地土壤监测是通过常年定点和非定点采样观测、调查,及时掌握耕地土壤肥力、墒情、环境质量和耕地利用与管理现状及动态变化状况等信息的一种科学方法。抽样监测是普查观测的延伸和补充,是掌握信息变化及现状的经济有效手段。监测可常年进行,而普查观测则不可能也没必要常年进行。结合耕地土壤监测,并进行肥料质量监测和农户利用与管理耕地情况调查,可较全面掌握土、肥、水资源利用与管理现状及变化等信息;并充分应用计算机和网络高新技术、信息采集与处理先进设备和GIS
27、 数据平台,建立省、市、县各级土肥水信息数据库,高效管理与应用信息数据,充分发挥信息的作用。应用监测信息,充分指导农业决策和合理利用与管理土、肥、水资源。3.2.3 地力监测农艺流程 图 2 地力监测农艺流程 技术 培训 田间 调查 土样 采集 化验 测 分析 专家 配 系统 田间试 验示范 供肥 供 站点 配肥 产 工厂 测土施肥 通 知 单 农户 施 应用 应用信 息反馈 14 相关技术说明:地力监测化验准确度误差要小于1 个百分点;对土壤墒情、温度、风力等相关数据要定期进行准确观测与记载;土地平整畦化后能满足满足10 年一遇大雨条件下36 小时不产生径流;深耕深松深度在35 厘米以上;作
28、物生长期的田间灌溉,亩用水量要根据田间的土壤含水量而定,深井区一般要在40 方左右,浅井区一般要在30方以上;还田的玉米秸秆碎度不大于3 厘米。3.2.4 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 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是综合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能力、肥料效应和农业生产要求,在施用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产前提出所需施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肥料的适量,适时、适法施用的科学施肥技术。平衡施肥技术主要包括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五个技术要点。在小麦、玉米播种前以200 亩为一个取样单位,通过对土壤大量元素(氮、磷、钾)、有机质等项指标测试分析;配方即综合分析处理信息数据,确定所需养分的合理施
29、用量和配方,提出合理施肥建议,开展技术宣传与培训;配肥即实行技物结合,按所确定配方,生产配制专用肥;供肥即开展农化服务,将优质专用肥及时供应到农民手中;施肥即通过技术培训和田间示范指导农民按施肥建议施肥。推广应用该技术,可促进土壤养分平衡,培肥改良缺素障碍土壤,提高土壤肥力0.5-1 个等级,肥料利用率提高10%,农作物增产10-15%,且品质明显改善,亩增收一般40-80 元。3.2.5 颗粒掺混肥料(BB肥)生产技术 15 颗粒掺混肥料(BB 肥)生产技术是指以所需各种颗粒单质化肥和(或)复合肥料为原料,按适宜的肥料养分配方,采用掺混工艺生产复混合型肥料的技术。该技术相比物理混合造粒和喷浆
30、造粒工艺生产复混合型肥料更加简便易行,且不受生产工艺限制,可任意配制所需配方的复混合型肥料,原料市场易购。采用该技术及采用该技术所生产的肥料,是推广应用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中物化技术,实行技物结合的最佳选择。颗粒掺混肥料(BB 肥)产品的生产与应用,关键在于产品的适宜配方技术含量。3.2.6 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技术 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可以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的供保水、肥能力。利用作物秸秆和杂草配合使用生物菌腐熟沤制有机肥;利用草木灰和牲畜粪便积造农家肥。各种有机肥亩使用量达到4 方以上。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在小麦成熟后,利用小麦联合收割机进行收割,然后带茬播种玉米,脱粒后的麦秸完全运出田外
31、,再覆盖在玉米田或用生物菌剂沤制有机肥,每亩用量200 公斤以上。在玉米成熟后,留秆收穗,然后利用玉米秸秆粉碎机在田间直接进行粉碎,然后再进行耕作,每亩可回田玉米秸秆400 公斤以上。通过以上措施,可以使土壤的肥力状况达到中等偏上和高等肥力水平。3.3 设备选型依据和原则 根据项目类别、工艺技术要求、建设标准,在原有仪器设备基础上,依据“填平、补齐”原则,选择三证齐全、质量达到国标的正规厂家购进仪器设备。16 设备选型依据:依据总投资及设备投资规模,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在充分考察论证可供选择的仪器设备、供应商资质条件和信誉的基础上,确定仪器设备供应商以及供应种类。3.4 现有地力、墒情检验监测设
32、备 项目建设单位现有地力、墒情检验监测主要仪器设备共有26 台(套),详见表3-1。表 3-1 现有地力、墒情检验监测主要仪器设备表 序号 名 称 单位 数 量 用 途 1 紫外分光光度计 台 1 养分测定 2 数显酸碱度测定仪 台 1 PH 值测定 3 万分之一电子天平 台 1 养分测定 4 百分之一电子天平 台 1 养分测定 5 GPS 台 2 卫星定位 6 纯水器 台 1 制化验用纯水 7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台 1 微量元素测定 8 火焰光度计 台 1 养分测定 9 便携式土壤水份速测仪 台 1 土壤墒情观测 10 计算机 台 5 数据处理 11 水浴恒温振荡器 个 3 震荡、浸提待测
33、物 12 恒温干燥箱 台 1 药品肥料烘干 13 电子可控电热板 个 1 养分测定 14 空调 台 2 仪器室恒温 15 电冰箱 台 1 药品、试剂存放 16 真空泵 台 1 17 磁力搅拌器 台 1 18 马弗炉 台 1 合计 26 3.5 新增地力、墒情检测监测仪器设备 新增仪器设备详见表3-2 和表3-3。17 表 3-2 新增实验监测设备表 序号 名 称 单位 数量 单价/元 投资/万元 用 途 1 小型气象数据采集站 套 1 13500.00 1.35 数据采集 2 小型气象站围栏等辅助设施 套 1 10000.00 1.00 保护设施 3 土壤采样器 套 3 1500.00 0.4
34、5 土壤采样 4 土壤墒情指标评价体系 套 1 10000.00 1.00 土壤墒情评价 5 土壤墒情与旱情信息管理专家系统 套 1 35000.00 3.50 6 土壤农化信息采集系统 套 1 15000.00 1.50 信息采集 7 万分之一电子天平 台 1 7000.00 0.70 样品称量 8 千分之一电子天平 台 1 3800.00 0.38 样品称量 9 打印机 台 1 7800.00 0.78 10 蒸馏装置 套 2 820 0.164 检测 11 真空干燥箱 台 1 8000 0.8 干燥 12 恒温水浴锅 台 1 3500 0.35 13 土钻 套 6 410 0.246 合
35、计 21 12.22 表 3-3 新增农机设备 序号 名 称 单位 数量 单价/元 投资(万元)用 途 1 90 马力拖拉机 台 2 81800.00 16.360 动力机械 2 深松机 台 2 13000.00 2.600 深松 3 旋耕机 台 2 5800.00 1.160 旋耕 4 秸秆还田机 台 2 7800.00 1.560 秸秆还田 合计 8 21.68 18 第 4章 田间工程 4.1 设计依据 4.1.1 设计依据 1、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北省农业厅、河北省水利厅关于下达 河北省新增1000 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2010 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
36、的通知(冀发改投资【2010】1833 号)2、土地开发整理标准(TD/T 1011 10132000)3、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4、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5、农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20203-2006)6、低压输水灌溉用硬聚氯乙烯管材(GB/T13664-2006)7、机井技术规范(SL256-2000)8、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9、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和要求 4.1.2 田间工程设计内容 项目的田间工程主要包括铺设地下防渗管道11.4 万米,机耕路20000 平方米(4 米宽),维修田间路48000 平方米(3 米宽)
37、,土地平整畦化5000 亩,土壤培肥15000 亩,农田防护林带5000 株,土壤墒情监测点75 个,新打机井及配套10 眼,维修机井15 眼,标志牌2 个。4.2 地下防渗管道工程设计 19 4.2.1 项目区农田灌溉现状 项目区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季风气候,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降雨 541.1mm,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地下水补充。现有机井186 眼,据调查,项目区内机井静水位保持在35 米左右,动水位保持在45 米左右,机井出水量稳定,水质良好,水量和水质完全能够满足农作物灌溉要求。种植作物为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面积15000 亩。根据我县多年观测资料,当冬小麦处于扬花期(5 月上中旬)时作物
38、日耗水量最高,平均取值为5.8mm/d。结果可得出15000 亩项目区内,如果机井总出水不低于6703m3/h,农作物的灌溉用水可以得到保障。项目区平均单井出水量35m3/h,186 眼机井,总出水量为6510m3/h,实际出水量小于需求出水量,所以机井出水量不能满足灌溉要求。4.2.2 灌溉水量供需平衡分析(1)项目区需水量计算 项目区以种植冬小麦和夏玉米为主,根据当地群众积累的多年节水丰产经验,75%保证率年份,冬小麦、夏玉米全生育期灌水共为267立方米/亩。项目区灌溉面积1.5 万亩,农田灌溉年需水量为400.5 万立方米。(2)灌溉供水量 项目区现共有农田15000 万亩,全部依靠地下
39、水灌溉,区内地下水可开采量为409.5 万立方米,水质符合农田灌溉水质要求。现有机井 186 眼,静水位35 米左右,动水位45 米左右,出水量40m3 h,20 现有机井平均控制面积为80.6 亩/眼。依据项目区目前水利基础设施状况,为满足使用需求,此项目计划新打机井10 眼,维修旧井15 眼,出水量为40 m3 h,平均控制面积为76.5 亩/眼。(3)灌溉水量供需平衡分析 该项目实施前,项目区1.5 万亩共需水400.5 万立方米,平水年能维持平衡,枯水年份则略有缺陷。项目实施后,亩节水60 立方米,总节水90 万立方米,项目区内需水量可降为310.5 万立方米,尚有99万立方米开采潜力
40、,能完全满足区内小麦、玉米生育期所需水分,不会由于地下水开发而导致本区或邻区产生水质变化、水源枯竭、地面沉降等系列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问题。4.2.3 低压管道输水总体规划 根据农业部对河北省XX 县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经设计人员会同建设单位人员的现场考察,按照项目区的自然条件、工程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节水灌溉设计规范的要求,确定该项目区采取地下埋设聚氯乙烯(PVC)管输水低压管道和地上移动式管道结合的输水方式。地下输水管道主要布设在出水流量较大且稳定、单井控制面积大的机井灌区处,主要为现有186 眼和新打的10 眼机井。管道分布在整个项目区,耕地面积为1.5 万亩。4.
41、2.4 灌水定额和灌水周期 小麦是需水量大的作物,玉米生长期正逢雨季,适时补灌即可,所以设计时以小麦需水量最大的灌浆期确定灌水定额。1、设计灌水定额(设计灌水定额以满足冬小麦生长为例)21 m=667 H(上-下)/土壤容重,g/cm3,为壤土,取1.47;上、下适宜土壤含水率上下限,上=0.9田持=21.6%,下=(0.6-0.65)田持=15.6%;田持为田间持水率,取24%;H 计划湿润层深度,取0.6 米;灌溉水利用系数,不低于0.8。m=6671.470.6(21.6%15.6%)/0.86=41m3/亩=61.5mm 2、灌水周期的确定(根据当地冬小麦生育阶段的耗水强度确定)T=m
42、/Ep T 冬小麦生育期中最大日需水强度时的灌水周期,单位天;m 设计灌水定额,此处取61.5mm,Ep 作物耗水高峰期日耗水均值,mm/d,取5.8。将上述数值代入公式计算得:T 10.6 天。4.2.5 防渗管道输水灌溉设计 项目区防渗管道输水灌溉利用已有186眼机井及新打的10眼机井做为水源,机井大多分布在田间道路旁,只能根据现有的井位铺设管道。管网以单井为一个单元进行布置,力求控制面积最大,管道总长度最短,管线平顺,尽量减少折点。灌溉水源井位在灌溉控制面积的路边中心位置。安装方式详见图纸CST-6 机井及管道系统布置图。1、典型区布局 项目以76.5 亩作为典型田块,典型田块内设有1
43、眼机井。干管顺 22 种植方向布置,长102 米,支管垂直种植方向布置,总长480 米。支管上给水栓间距30m,双向控制。每个出水口加一砼预制构件保护装置,防止田间作业机械对给水栓的破坏。给水栓保护口为一砼预制圆管,正对水流出流方向设U 形槽口。2、典型区工程设计(1)设计灌水流量 由于灌水持续时间和灌水定额一般是固定的,所以控制面积与井出水量有直接关系,在单井控制范围内,一般采用轮灌灌水方式,机井集中分组供水,取单井出水量做为管道干管设计流量。设计灌水流量由下式计算:Q=TtAm设667.0=40m3/h 设计灌水流量小于单井出水量,故采用单井出水量40m3/h 为管道设计流量。(2)管径计
44、算 Q=V =d2/4 d=1.13(Q/V)0.5 V塑料管的经济流速为11.5m/s;Q管道设计输水流量,m3/s。经计算,取干管管径 125mm,支管管径 125mm,全部采用聚氯乙烯(PVC)管材,工作压力小于0.32MPa。23(3)水泵扬程计算 管道系统工作水头 Hmax=Z2-Z0+Z2+hf2+hj2 Hmin=Z1-Z0+Z1+hf1+hj1 式中Hmax管道系统最大工作水头,m;Hmin管道系统最大工作水头,m;Z0管道系统进口高程,以管道系统进口点处地面高程为基准,管道系统进口高程按-0.85m 计;Z1距水源最近出水口地面高程,项目区地势平坦,地面高程变化不大,取0;Z
45、2距水源最远出水口地面高程,取0;Z1最近出水口中心线与地面的高差,按0.3m 计;Z2最远出水口中心线与地面的高差,按0.3m 计;hf1、hj1分别管道系统进口至最近出水口的管路沿程及局部水头损失,按下式计算。LdQfhbmf L管道长度,m;Q设计流量,m3/h;f管道摩阻系数,硬塑料管取0.948 105;m流量指数,硬塑料管取1.77;b管径指数,硬塑料管取4.77;24 d管道内径,mm;局部损失按沿程损失的10%计算 经计算hf1=1.5m hj1=0.1 hf1=0.15m hf2=10.8m hj2=0.1 hf1=1.08m Hmax=0-(-0.85)+0.3+11.9+
46、1.19=14.24m Hmin=0-(-0.85)+0.3+1.68+0.17=3m 管道系统设计工作水头 设计工作水头H0 按最大和最小工作水头的平均值近似取用,按下式计算:2minmax0HHH=(3+14.24)/2=8.62m 水泵扬程计算 Hp=H0 Z0-Zd+hf0+hj0 其中:Hp水泵的设计扬程,m;Zd 机井动水位,按15m 计;hf0、hj0分别为水泵吸水管进口到管道系统进口之间的管道沿程及局部水头损失,两项合计按3m 估算;Hp=8.62+(-0.85)-(-40)+3=50.77m(4)防渗管道灌溉系统出水池设计。该出水池与给水栓保护口为一体结构,主要用于防渗管道灌
47、溉水出流和防止农田作业机具误撞损坏防渗管道出水口。出水池为圆柱形混凝土结构。规格为内径500mm,高500mm,壁厚40 毫米,地下埋 25 深 700m,底部设高200mm,宽250mm 的 U 型槽口。3、典型区材料量、工程量 根据典型区管网布设,所需材料量、工程量如下表所示:表 4-1 地下低压输水管道典型区材料量、工程量表 名称 单位 数量 典型区面积 亩 76.5 125mmPVC 管 m 582 机井首部 个 1 PVC 三通 个 2 出水口 个 18 给水栓 个 18 4、地下低压输水管道灌溉区材料量、工程量 以地下低压输水管道典型区作为扩大指标,1.5 万亩地下低压输水管道灌溉
48、区所需管道材料量及工程量如表4-2 所示。表 4-2 地下低压输水管道灌溉区材料量、工程量 名称 单位 数量 125mmPVC 干管 Km 114 机井首部 个 196 PVC 三通 个 392 出水口 个 3528 给水栓 个 3528 4.3 土地平整畦化工程设计 4.3.1 项目区土地平整畦化现状 土地整理以田间规划设计和土地平整为核心,是提高播种质量,蓄住天降水,保住土中墒的重要措施。近年来,XX 县的广大农民对 26 土地整理的认识程度不够高,农田凹凸不平,高低差值明显,已经成为影响提高农业生产综合能力的主要因素。因此,对项目区实施土地整理既是长远目标,又是当务之急,必须精心设计,周
49、密安排,抓实抓细。4.3.2 土地平整畦化要求 土地平整程度是地面灌溉节省用水的重要措施之一。对平整土地的要求是:(1)紧密结合田间沟、路、林、渠的全面规划,避免造成返工和浪费;(2)注意尽量保持土壤原有肥力,不打乱熟土层结构;(3)紧密结合当年农业生产,平整一块收效一块,不影响农业生产;(4)地形复杂平整工作量较大的土地分阶段进行,先低标准后高标准,最后达到设计要求;(5)对 灌 溉 地 平 整 后 要 保 留 一 定 的 田 面 坡 度,田 块 纵 坡 为0.001-0.004,横向坡度小于纵向坡度。4.3.3 土地平整畦化工程建设 1)田间工程耕地平整 采用深耕、深松技术,耕作深度35c
50、m 左右,每三年轮换一次。耕地平整按小平大不平的原则,即在同一个工程单元内,应保证耕地的平整,地面平整度应不超过0.25m/km,在不同工程单元间可有一定阶差。平整土地采用挖高填低,客土填低,土地平整满足十年一遇6-7小时大雨条件下不产生径流。27 2)畦化布局 对不规则布局、不便农机通行与操作、不便节灌水通行的农田重新规划布局,达到畦化的要求。一个畦格单元面积不大于30m2。4.4 道路工程设计 4.4.1 项目区道路现状 目前项目区机耕路少,且太狭窄,不利于大型农机作业,为推进农机装备,加速机械化进程,方便农机作业,促进现代农业发展。需在已有田间路基础上进行维修改建。项目区田间路多年失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