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施工方案.docx29914.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施工方案.docx29914.pdf(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锚杆支护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述 贵州黔北发电厂“上大压小”异地新建运灰道路工程,K1+543.838-K1+720 段、K1+775-K1+950 段边坡由于用地红线范围限制,放坡条件有限,故该段人工高切坡采取坡率法放坡结合挂网锚喷的支护形式。根据地勘报告,K1+543.838-K1+720 段、K1+775-K1+950 两段边坡长度分别为 176.2 米、175 米最高有 35 米左右,边坡由于夸方后形成坡比不一,上部为 1:0.3 左右下部为 1:0.4 左右场区内未见断层及活动性大断裂通过,地质构造简单;未发现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二、编制依据 根据建设单
2、位提供的施工图纸、文件、资料和所参照的技术规范 等:2.1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2.2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GB50086-2001 2.3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 2.4 建筑边坡支护技术规范 DB50/5018-2001 2.5 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 CECS 22:89 2.6 喷灌工程技术规范 GB/T 50085-2007 2.7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92 2.8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T50107 2.9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50119-2003 .2.10 建筑施工 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
3、J 80-1991 2.11 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11 三、施工部署 3.1、施工总体顺序及安排 3.1.1、总体顺序 该工程的施工内容沿高程分布大体分为截水沟、锚杆、锚喷及 水沟等几个部分,顾虑到岩体本身的不稳定性和后期处理的难度、安 全等因素及后期路基工程,拟采用边坡整体一次完成,在实施过程中,搭设脚手架将作业面锚杆、锚喷完成后,需迅速拆除脚手架,给下一 步路基工序留出作业面。3.1.2、工期安排 因该边坡支护工程与公路工程以流水作业的施工方法同步进行,故在该新增边坡处理及支护工程工期上以路基工程工期延后 40 天为 准(路基工程工期在整体施工方案中已作阐述)。四、施工方
4、法及措施 4.1、锚杆、锚喷 4.1.1、主要施工顺序及流程;采用从上往下,主要施工顺序根据平基顺序并按平基进度进行。(如下)施工准备 .搭脚手架 边坡清理 测量放线 钻进成孔 清 孔 锚孔验收 锚杆制作 锚杆安放 注 浆 砂浆养护 钢筋下料 钢筋网制安 钢筋网验收 安装沉降缝 坡面喷射混凝土 验 收 4.1.2、搭设脚手架 脚手架搭设要求:4.1.2.1 沿边坡外围距离边坡 60cm 搭设脚手架,搭设的架台平台 为 2 米宽,脚手架外侧设 1 米安全防护距离(含排水沟),脚手架搭设范围总宽度 3.6 米,长度沿需支护边坡距离布置,其基底全面积用人工清理找平,离地 0.2 米高设置一道扫地杆,
5、大横杆间距 1.25 米,.小横杆同大横杆连接,另一端支撑在边坡上,增强脚手架的稳定性。4.1.2.2 为了防止脚手架外倾,提高整体稳定性,每隔 6 米设剪刀撑一道,脚手架下部 1 米处和中间部位设斜支撑,在边坡上以向下 45角钻孔,孔径 38mm,间距为 2.5 米,深 1 米,锚入 22 钢筋,外露 0.3 米长,向上弯曲与边坡平行,将脚手架与钢筋连接牢固,避免施工时脚手架倾覆,并且在作业层的下方设置水平兜网进行安全防护。4.1.2.3 脚手架立杆底座必须加垫板或垫块,相邻立杆接头应相互错位,所有扣件应拧紧,每天交接班时应对扣件松紧进行检查,脚手架搭设范围内四周的地基用人工开挖 30cm
6、30cm 水沟作好排水处理,特别是沿削坡方向的位置,设置 1 个主排水沟,同样以人工开挖的方式开挖 30cm 30cm 排水沟,将沿坡流下的雨水和钻锚的施工用水引流至指定的区域或者相邻排水系统,防止施工用水及雨水侵蚀到脚手架附近的范围内,造成脚手架歪斜等安全事故。.2.0 脚手架搭设平面示意图 .25 安全绳锚筋 操作平台 外立杆 内立杆 斜撑 剪刀撑 排水沟 脚手架斜支撑立面示意图 .4.1.3、边坡清理 4.1.3.1 该边坡面积约 6000 平方米;并在进行喷锚施工工序前必须将坡面松散的风化浮渣和松石人工清除干净,按设计坡度从上到下进行修整。4.1.3.2 边坡清理前,在清理部位两端设置
7、人工安全警戒哨,用警戒线圈出落石范围,禁止行人及车辆从此经过,在坡面清理结束后确保安全通行条件后进行放行。边坡清理完成必须在坡面上口进行二次放线,保证削坡后的上口边线,并且随时检查坡度,坡面与路基出现偏差。4.1.3.3 边坡清理至上而下进行,避免在不同高度立体作业严禁在不 同高度同一坡面进行清理作业。4.1.3.4 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作业员,必须佩带基本劳动保护用品(安 全帽、安全带、防滑鞋、手套)身系安全绳。4.1.3.5 在作业面坡顶安全距离(距离坡顶 3m-5m)设置安全绳锚固 钢筋,锚筋采用 25mm 用风钻锚入岩层 1m 端头留有弯钩的钢筋设置,安全带紧扣安全绳上,安全绳与坡面相接
8、处部位采用橡皮包裹防止安 全绳与坡面进行摩擦。4.1.4、钻孔 4.1.4.1 按锚孔对应的位置在钢管脚手架上搭设 2 米宽的钻孔及 喷射操作平台,并安装、配备相应的安全栏杆,搭设的平台必须有足 够的刚度和稳定性,并检查操作平台的平整度,以确保钻孔、下锚、灌浆过程安全、稳定作业。4.1.4.2 检查钻机运行情况,严禁设备带病施工。4.1.4.3 钻孔设备的选择应考虑在脚手架上作业安全及钻孔深度、孔径等特点,施工拟采用开山潜孔钻机,选用硬质合金液压回钻机械 .岩芯管钻进成孔(孔径 91mm),倾斜 15,成孔深度应超过设计长度 0.5 米。4.1.4.4 钻机安装应做到牢固周正,开钻前应准确校正
9、立轴角度,立轴中心与钻机中心应在同一条直线张,开始时应轻压慢转,并随钻 孔加深逐步加长粗径钻具,确保钻孔倾角符合设计要求。4.1.4.5 钻进时应视岩层情况选择最佳转速与压力,以提高钻孔 效率,钻遇破碎岩层孔壁坍塌时,可采用跟管钻进或扩大后下入护壁 套管,待钻孔灌浆后拔出孔内套管。4.1.4.6 钻进压力应适中,防止因钻压过大造成脚手架倾覆。4.1.4.7 钻孔达到设计深度仍不能满足锚固要求时,应立即向监 理工程师报告,以决定是否增加钻孔深度。4.1.5、清孔 钻孔完成后,灌注砂浆前用 0.3-0.4Mpa 的压力将清水通过注浆管压 入锚孔底部由下至上反复冲洗锚孔,直至溢出清水中基本无沉砂为
10、止,同时抽出孔内积水(如果用风钻成孔后不需要清孔),成孔后对 孔径、孔深和倾角检查必须满足设计要求。4.1.6、锚杆制作与安放 4.1.6.1 锚杆钢筋,应有专门的库房堆放,避免污染和锈蚀;4.1.6.2 钢筋用前要平直,除锈去油污,表面无损伤,有产品合 格证,质理保证书和合格复检报告;4.1.6.3 锚杆钢筋在加工房按孔深下料。下料应采用砂轮锯切割,严禁采用电焊机、氧气切割;4.1.6.4 锚杆安装时外露端应满足设计要求,设计外露端预留长度 为 1000mm 且成 90直角弯起,弯起段锚固置于喷射砼层钢筋网内侧。.4.1.6.5 按设计要求锚杆系全长粘结型锚杆,且处于无腐蚀环境 中,加砂浆保
11、护层不小于 2.5cm,故不需要做特别防腐处理。4.1.6.6 锚杆制作时按设计应在每根锚杆中轴线以下焊接 6.5 的两个钢筋支架(支架高 26.5mm),其目的是为了加强锚杆能锚固 于孔洞中心,同时也保证了锚杆的保护层。4.1.7、压力灌浆 4.1.7.1 灌浆材料为 M30 的水泥砂浆,浆体内加入适量早强剂和 微膨胀剂,以更好地保证锚杆的质量和危岩滑坡体的稳固。施工过程 中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配制。4.1.7.2 锚杆锚固砂浆采用 M30 水泥砂浆,水泥用普通硅酸盐水 泥(42.5),砂采用中砂或细砂,砂浆坍落度应为灌浆泵能压出为宜,注浆时将注浆管放入锚孔内,内端头距底宜为 50-100mm
12、,用 0.5Mpa 压力注入 M30 水泥砂浆,直至孔内返出浓浆为止。4.1.7.3 灌浆完后,不得敲击和碰撞锚杆。4.1.7.4 锚杆质量的检查:锚杆成孔,灌浆完毕,待锚杆砂浆达 到 28 天养护期后,对其抽样进行抗拔试验并保证其强度不低于设计值。4.1.8、钢筋网钢筋的的制作和安装 4.1.8.1 钢筋网钢筋应严格按设计规格、型号进行采购,每批钢 筋进场时要请监理工程师进行抽样送检,经检验符合要求才能使用。4.1.8.2 钢筋网根据设计采用 8 钢筋,应先对钢筋进行拉伸调直 (可起到除锈作用),然后才能根据实际情况对照现场进行计算下料 长度。4.1.8.3 钢筋下好料后应按要求分类堆放在指
13、定地点,以便安装 时方便快捷不易出错。.4.1.8.4 钢筋网安装:根据本工程施工要求应从上至下逐级施工,钢筋网格间严格按设计要求 250mm 250 mm 进行控制。钢筋网应按规 范要求对各网格进行梅花形绑扎牢固,使其网片钢筋交接处不产生位 移现象为准。4.1.8.5 钢筋网应随受喷面起伏铺设,与锚杆相接处锚杆应锚入 钢筋网内与钢筋网焊接牢固,使其喷射混凝土后边坡锚喷整体性能良 好。4.1.9、挂网及喷射混凝土 4.1.9.1 喷射混凝土施工要求对受喷面上的松动岩块和强风化土 进行彻底清理,对一些凸凹较多的区域应注意局部修坡或采用短钢筋 局部锚固,然后采用高压风、水彻底清理、清洗干净,湿润岩
14、层表面,同时尽量保持壁面的粗糙,以确保混凝土与岩石见有足够的黏结力,对遇水易潮、泥化的岩层,则应用高压风清扫岩面。4.1.9.2 埋设控制喷射混凝土厚度的标志,以确保混凝土喷射过 程中的厚度控制。4.1.9.3 喷射平台应该搭设牢固,并配有安全栏杆。4.1.9.4 喷射作业前,应认真清除作业面边墙或边坡底部的岩渣 和回弹物料,以防止边墙或边坡混凝土喷层出现失脚现象。喷层失脚 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会逐步破坏支护结构。4.1.9.5 在清理、加固、湿润的岩面上喷射第一层混凝土,初喷 混凝土厚度为 60mm,待混凝土具有一定强度后进行挂网,第二层喷 射前,先用高压风清除其上的浮皮及松渣、用高压水清
15、洗喷层,润湿 表面,第二次即最后一次喷至设计厚度 100mm。4.1.9.6 网喷混凝土应采取分段、分片,自上而下依次进行。4.1.9.7 为减少回弹,喷头到工作面的距离应保持在 80100cm,.喷头与受喷面应该垂直。4.1.9.8 施工中难免有回弹料出现,且回弹料多集中在边坡坡脚水沟位置,为保持水沟排水畅通,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不定时派专人对排水沟进行清理,但需请示现场监理及建设单位现场代表同意之后进行。4.1.9.9 施工中不得使用污水、PH 值小于 4 的酸性水,不得使用 高铝水泥。4.1.9.10 喷区每 1520 米设一道宽 23cm 的纵向伸缩缝,缝内 塞填沥青麻丝。.水 泥、砂、石
16、堆放及钢筋堆放、制作区域平面图 .4.1.10、养护 4.1.10.1 喷混凝土终凝 2 小时后开始喷水养护,每天至少喷水 4 次,养护时间不得少于 7 天。14 天内保持湿润状态并不得受水流直 接冲刷。4.1.10.2 在终凝后第一次喷水养生时,压力不宜过大,以防止冲 坏喷面。4.1.10.3 在养生过程中如果发现喷层剥落、外鼓、裂纹、局部潮 湿、色泽不均等不良现象,应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修补,以防后 患。4.1.10.4 拆除脚手架、清理场地、平堆场、转移材料及相关机械 设备,给路基施工让出施工面。4.1.11、施工清场 4.1.11.1 施工完毕后,卸除坡顶不稳定人为荷载,清理场地。4
17、.1.12、排水沟施工 4.1.12.1 坡底设置排水设施,排水沟大样看设计施工图 五、施工用水、用电措施 锚杆施工时需要消耗大量的水、电,我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拟 采用下列方案:5.1、水 5.1.1、水有水车运输到现场施工部位,在宽阔稳定地做一个流动水 池。供应施工中足够的施工用水量。5.2、电 5.1.2、施工用电,能用动力电的情况尽量用,或租用柴油发电机组 现场发电供给施工用。施工用电量前期用电(110KW)后期施工工期 缩短大约用电量(210KW)。由于水、电措施的费用较高,必须在得到 .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现场确认后才能实施。六、安全控制措施 6.1 现场施工和管理人员应了解锚杆施
18、工工艺,施工方法和操作要点,以及可能出现的事故和应采取的预防处理措施。6.2 时常检查机具设备的运转情况,机架有无松动或位移,如发现情 况,及时报告并处理。6.3 每天上班前检查脚手架是否牢固可靠:扣件是否松动、脚手架与 边坡上的斜支撑,拉接钢筋是否松动,脚手架下放是否牢固等。6.4 随时查看施工附近地面和岩面有无开裂现象,脚手架搭设区域四 周排水沟排水是否畅通,防止岩面坍塌和积水浸泡引发脚手架倾斜或 下沉。6.5 每次钻进前,应对钻机及配套设备进行全面检查。6.6 喷浆处于高空作业,所有上架工作人员务必系好安全带,安全绳,戴好安全帽,谨防高空坠落及坠物伤人。6.7 施工机具及材料堆放区域应布
19、置在安全地带,且不和施工区域打 搅。6.8 施工中定期检查电源线路和设备电器部件,确保用电安全,处理 机械故障时,必须使设备断电、停风,向施工设备送电、水、风前应 通知有关人员。七、现场质量管理与检测 7.1、现场质量管理措施 7.1.1 严把钢筋、水泥、砂石、速凝剂等原材料质量关,并严格 按配合比施工。7.1.2 严格操作规程:根据生产需要进行技术交底,使每一位施 工人员都熟悉并掌握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要求工人严格按操作规程 .施工,加强对其责任心的教育。7.1.3 加强对操作人员培训。7.2、现场质量检测 7.2.1 强度检测:喷射砼必须做抗压强度试验,试块在工程施工 中抽样制取,在喷射作
20、业面附近,将模具敞开一侧朝下,以 80 度左 右的水平夹角置于墙脚,先在模具外的边墙上喷射,待操作正常后,将喷头移至模具位置,由上而下,逐层向模具内喷满砼,将喷满砼的 模具移至安全地方,用三角抹刀刮平砼表面,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 7d 后,将砼加工成边长为 10cm 的立方体试块,继续在标准条件下养 护至 28d 龄期后,进行抗压强度实验。7.2.2 厚度检测:用凿孔法检测。根据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 术规范“每个断面上,全部检查孔处的喷层厚度,60%以上不应小于 设计厚度;最小值不应小于设计厚度的一半;同时,检查孔处厚度的 平均值,不应小于设计厚度值。”7.2.3 外观感检测:观感检测一般采用
21、人工观测的方法,包括目 测法和实测法两种。工程完工后,坡面应平顺,线型流畅,无漏喷、离鼓、钢筋网外露现象,地表及坡面排水处理得当,无漏水现象,符 合规范及设计要求。八、质量保证措施 认真了解地质情况,并编排好施工顺序,做好施工前技术交底和 安全交底,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采取有效防范 措施。.九、劳动力组织计划 劳动力计划表 序号 工种 人数 1 脚手架 10 2 风钻 8 3 锚杆钻孔 20 4 灌浆 3 5 钢筋制安 10 6 喷射混凝土 8 7 设备维修 2 8 电力维护 2 9 测量 1 10 库管 1 11 勤杂 7 合 计 72 人 .十、机械设备组织计划 拟投入的
2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序 机械或设备 型号规格 数量 产地 额定功率 号 名称(KW/台)1 钻机 开山 P2.5 3 浙江 4 2 砂浆搅拌机 L-200 1 四川 5.5 3 注浆泵 BW-150 1 重庆 5.5 4 砼喷射机 PZ-5 2 河南 7.5 5 电焊机 13X1-500 1 成都 33 6 钢筋切割机 40 1 重庆 2.5 7 钢筋调直机 GT3 1 河北 5.5 8 钢筋弯曲机 GW6-4 1 河北 5.5 9 空压机 VY-13/7-2 2 柳州 75 10 清水泵 D50 3 自贡 4 11 搅拌机 JDY-350A 2 成都 5.5 12 风镐 5 重庆 13 电钻
23、 4 2.2 其他若干小型机具根据现场情况配备。.序 工程名称 号 施工项目 1 脚手架 2 脚手架 3 脚手架 4 脚手架 5 高空作业 6 高空作业 危险源辨识及 DEL 法风险评价表 作业中危险性评价 危 作业活动 危险因素 可导致 L E C D 险 事故 级 现有控制措施及有效性 别 搬运脚手架 人在排架上行走 轻伤 6 6 3 108 3 排架上不得存放管件,必须及时 清理到地面 斜杆及扫地杆未 井架组装环向斜杆、径向斜杆和 脚手架安装 死亡 3 2 15 90 3 扫地杆必需及时跟上,严禁后补 及时安装 施工 脚手架安装 管扣件未拧紧 伤残 6 6 7 252 4 管卡安装分工落
24、实,反复检查 脚手架安装 安全带挂在管活 伤残 6 6 7 252 4 高空作业的安全带严禁挂在活 口上 口管头上,配合人员监护 边坡清理 作业跳板没固定 重伤 6 6 3 108 3 临时作业跳板使用落实到人头 未设置警戒哨 负责,地面配合人员协助监护 站位不当、设备 作业跳板使用落实到人头负责,钻孔与清空 不完好、未使用 死亡 3 3 15 135 3 地面配合人员协助监护 安全设施 实施人 监测人 屈天虎 陈兴华 屈天虎 陈兴华 屈天虎 陈兴华 屈天虎 陈兴华 屈天虎 陈兴华 屈天虎 陈兴华 .7 高空作业 锚杆及钢筋 作业平台未固定 死亡 3 3 15 135 3 作业跳板使用落实到人
25、头负责,屈天虎 陈兴华 网片安放 地面配合人员协助监护 8 站位不当、操作 作业跳板使用落实到人头负责,屈天虎 陈兴华 高空作业 压力灌浆 失误、未使用安 死亡 6 6 7 252 4 地面配合人员协助监护使用安 全设施 全设施 9 站位不当、操作 作业跳板使用落实到人头负责,屈天虎 陈兴华 高空作业 喷射混凝土 失误、未使用安 死亡 1 6 15 90 3 地面配合人员协助监护使用安 全设施 全设施 电气 临时用电 施工临时电线受 施工电线排放整齐,设置良好保 屈天虎 陈兴华 10 死亡 3 3 15 135 3 护,经常检查碾压处,发现问题 损 及时处理 .工程项目:C 线运灰道路 K1+
26、543.838-K1+720、K1+775-K1+950 段边坡喷锚 作业过程/活动:执行时间:序号 危险因素描述 措施 控制措施 序号 1 管扣件未拧紧 1 管卡安装分工落实,后面复检 2 安全带挂在管活口上 2 高空作业的安全带严禁挂在活口管头上,配合人员监护 3 作业面未铺设脚手板 3 施工作业面脚手板 4 站位不当、操作失误、未使用 4 作业跳板使用落实到人头负责,地面配合人员协助监护使用安全 安全设施 设施 5 电源箱无锁、闸设置 10 施工电源箱必须专人专锁管理,严禁在脚手架上拉设临时电源 线。并布设接地线。编制:审核:批准:注:控制方法:W:见证 H :停工待检 S:连续监护 R :记录确认 控制时机:P:作业开始前 D :每天至少一次 T :活动连续过程停顿或中断后重新开始作业 机组号:00 控 制 方法 时机 实施人 监测人 W P 屈天虎 陈兴华 W P 屈天虎 陈兴华 W P 屈天虎 陈兴华 W P 屈天虎 陈兴华 S D 屈天虎 陈兴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