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练习题答案版44504.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雎不辱使命练习题答案版44504.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唐雎不辱使命 1.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易:交换 B.请广于君 广:宽广,广阔 C.岂直五百里哉 直:只,仅仅 D.休祲降于天 休:吉祥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布衣:指平民 B.非士之怒 士:指有才能有胆识的人 C.休祲降于天 休:休整 D.长跪而谢之日 谢:道歉,谢罪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以头抢地 抢:撞 B.休祲降于天 祲:不祥 C.秦王色挠 挠:屈服 D.寡人谕矣 谕:下令(通“喻”,明白。)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A.秦王怫然怒 怫然:盛怒的样子 B.以头抢地 抢:撞 C.天下缟素 缟素:黑色(白色)的丝织品,这里指穿丧服 D.寡人谕矣 谕:明白 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项是 (D )A.易安陵(变换)加惠(恩惠)虽然(这样)B.布衣(平民)休祲(不祥)请广于君(增广、扩充)C.尝闻(曾经)庸夫(平庸)以头抢地(碰,撞)D.谢之(感谢)徒跣(赤脚)寡人谕矣(明白,懂得)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C)A.此庸夫之怒也 夫战,勇气也 B.天下缟素 可以弹素琴 C.秦王色挠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D.亦免冠徒跣 徒属皆曰:“敬受命。”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C )A.安
3、陵君其许寡人 其岸势犬牙差互 B.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C.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8.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A.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B.天下缟素 吴广素爱人 C.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受任于败军之际 D.怀怒未发 野芳发而幽香 9.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B )A.彗星袭月 B.仓鹰击于殿上 C.休祲降于天 D.秦王色挠 10.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B )例: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用)A.以君为长者(把,拿)B.以头抢地
4、耳(用)C.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凭借)D.徒以有先生也(因为)1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C )A.天下缟素B.公将鼓之 C.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D.腰白玉之环 12.下列句子中的“之”字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C )A.天子之怒(主谓之间,不译)B.专诸之刺王僚也(主谓之间,不译)C.皆布衣之士也(助词,的)D.布衣之怒(主谓之间,不译)1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D )A.秦王不说 B.故不错意也 C.仓鹰击于殿上 D.长跪而谢之曰 14.下面句子表达反问语气的一项是 (A )A.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B.公亦尝闻天子
5、之怒乎(疑问句)C.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判断句)D.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判断句)15.下面选文中的句子,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 )A.安陵君其许寡人祈使句 B.此庸夫之怒也 C.非士之怒也 D.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16.下列语句停顿不当的一项是 (D )A.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B.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C.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D.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17.下列句子分别揭示了秦土的什么态度?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句后的括号里。A.前倨后恭 B.以势压人 C.恐吓威胁 D.不可一世 E.虚伪狡诈(l)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E )(2)安陵君其
6、许寡人!(D)(3)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B)(4)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C)(5)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A)18.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A.选文第一自然段写唐雎出使到秦国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过程,并写出了斗争的结局。B.选文第二自然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表现出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第三自然段写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C.选文绘声绘色地塑造了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通过对话,鲜明地表现了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D.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不畏强暴。19.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D
7、 )A.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不畏强暴。B.此文第三自然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最高潮。C.唐雎引用专诸三人行刺的故事,来反击秦王,表现出他要与秦王斗争到底的决心。D.文章三四段主要通过神态和动作的描写,表现唐雎的凛然正气和不畏强暴的布衣精神。(本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与动作描写,故 D 错误。)20.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文中以“怫然”“色挠”描写秦王神态,共同表现了秦王盛气凌人、骄横凶暴的特点。(色挠表现欺软怕硬,阴险狡诈的特点)B.“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唐雎用反问激怒秦王,揭穿
8、秦王的骗局,维护本国国土的尊严。C.唐雎以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表明自己要效法他们的态度,同时表达了要跟秦王斗争到底的决心。D.唐雎以“士之怒”回应秦王的“天子之怒”,表现了唐雎不畏强权和敢于为国牺牲的大无畏精神。21.下列内容中表明唐雎出使取得阶段性胜利的一项是 (D )A.秦王怫然怒 B.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C.挺剑而起 D.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根据文意,唐雎取得阶段性胜利.是指秦王脸色变了,跪地而道歉。)22.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C )A.文章第三段写唐雎以“士之怒”反击“天子之怒”,这是这场斗争中的高潮。B.骄横狂暴的秦王在斗争中多次向唐雎施加压力,直到
9、他说“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时,依然是一副骄态。C.这一场斗争以秦王的“长跪而谢”告终,这表明在交锋中,秦王被唐雎的气势所压倒,并对先前的掠夺念头产生了深深的悔愧之意。秦王并没有对先前的掠夺念头产生悔意,而是被唐雎的过人胆量所折服。D.三四段主要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生动表现了唐雎的凛然正气和不畏强暴的布衣精神。23.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第自然段交代了唐雎在吞并与反吞并斗争的背景下出使秦国,看出了任务的艰巨,为下面的情节也做了铺垫。B.第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矛盾斗争进一步发展的部分。C.第自然段写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
10、,最后付诸行动,“挺剑而起”,成为这场斗争的高潮。D.第自然段通过秦王道歉的话,正面塑造了唐雎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形象特点。第自然段从侧面描写唐雎是一个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有胆有识的谋臣。24.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C )A.选文第三段写唐雎以“士之怒”反击“天子之怒”,是这场斗争中的高潮。B.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不畏强暴。C.秦王被专诸三人的正义打动,觉得唐雎也是有见识的人,不愿为难他。秦王听了专诸三人的事感到害怕,怕唐雎威胁到自己的生命安全而被迫做出了退步。D.选文主要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唐雎的凛然正气和不
11、畏强暴的布衣精神。25.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选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经过,以及斗争的结局。B.选文第二自然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最高潮部分。选文最高潮部分应当是第二段秦王与唐雎之间的矛盾冲突,唐雎以“布衣之怒”与秦王的“天子之怒”相抗衡,惊心动魄,扣人心弦。C.选文第三自然段写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D.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不畏强暴。26.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D)A.课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土进行针锋相对的外交斗争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B
12、 课文主要通过绘声绘色的对话来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C.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残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不畏强暴。D.课文第二段是文章的高潮部分。27.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止确的一项是 (B)A.秦王极力描绘由天子之怒引致“伏尸百万”的可怕场景,目的是用武力来恫吓唐雎。B 唐雎用专诸、聂政、要离这些平庸之人(布衣之士)因怒行刺的故事,表明要效仿他们跟秦王拼命。C.文中唐雎佩剑人朝要与秦王拼命这一情节,强烈地表达了作者要颂扬正义的思想感情。D 无论秦王是真屈服还是假屈服,“长跪而谢”都表明唐雎在这场较量中取得了胜利。28.下列对本文的
13、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B )A.本文记叙了唐雎奉命出使秦国,与秦王针锋相对,不辱使命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即使是弱国,也是可以战胜强国的。B.本文的成功之处在于多方面地进行对比,比如“易”与“不易”的对立态度,水火不容的对立人物,秦王暴戾、唐雎谦恭的对立策略,成败相易的对立结果。唐雎不是谦恭,而是临危不惧据理力争 C.本文的人物对白用得十分巧妙:用对白交代事情的缘由,用对白推进情节的发展,用对白展现斗争的情景,用对白刻画人物的性格。D.本文第二至四段集中描写了唐雎和秦王斗争的场面,第三段中的“挺剑而起”,把这场斗争推向了高潮。29.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14、A.几千年的祭祀传统,牵动着中国人一种最隐秘而质朴的情感,一头系着对亲人的思念,一头连着对未来的祈福和期盼。B.在学校追逐教育效率的进程中,相关政府部门需要证明并履行自身职责,发挥监督和调控功能,要对非正当、无界限抢夺优质资源加以规范。动宾搭配不当,动词“证明”与宾语“职责”不搭配,删去“证明并”C.备受关注的 2016年全国小型电动车测试大赛,5 月 25 日在山东德州举行,有近 50 家左右的电动车生产企业参赛。“近”与“左右”重复,删去其中一个。D.据悉,目前只有部分省份使用高考课标卷,该“阵容”包括由海南、吉林、河北、河南、陕西等省份组成,且队伍日趋壮大,加入的省份数量不断增加。句式杂
15、糅,“包括”与“由组成”句式杂糅。30.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B)A.近两年,“打虎上无禁区,拍蝇下无死角”的反腐举措,极大地促进了老百姓对未来的期许、对国家的自信。搭配不当,应把“促进”改为“提高”B.通过学校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对于奠定和谐社会基础,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C.阳光小学“打造阳光课堂,实施阳光教育”的系列活动深得全社会和各级领导的肯定与好评。并列不当,“全社会”包含“各级领导”D.思维对于作文审题来说无比重要,运用正确思维方法审清材料是能否打开作文视野之窗很关键的一步。一面对两面,删去“能否”31.文中写秦王玩弄诈骗伎俩,装出一副施恩加惠面孔的句子是: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32.文中表现秦王骄横无理、盛气凌人的句子是: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33.唐雎维护领土的立场十分坚定,其“不易地”的理由是: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34.秦王恼羞成怒,以“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相威胁。唐雎慷慨陈词,历数专诸、聂政、要离三个刺客,以“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歌颂其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