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解答实验探究大题综合复习(附答案)完整35999.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解答实验探究大题综合复习(附答案)完整35999.pdf(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解答实验探究大题综合复习(附答案)完整 1下图是人类生殖与发育过程的部分示意图,请分析回答:(1)图中的表示受精卵,是新生命的起点。正常情况下,它是由_和卵细胞在_内结合形成的。(2)胎儿是在妈妈的_内生长发育的,发育所需营养通过脐带和_从母体获得,妈妈十月怀胎期间在心理和生理各方面负担都很重,所以我们应该懂得珍爱生命,感恩父母。(3)记得小时候的自己喜欢挑食、偏食,妈妈带我去医院,结果发现自己患有贫血症。医生要求我多吃含_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2某小组的同学尝试测定一粒核桃仁中含有的能量。首先,取一粒核桃仁,称其重量为 5克,切取一部分用做实验材料,称其重量为 0.5g。
2、然后,组装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用点燃的核桃仁给锥形瓶中的水加热。水量多少合适呢?水量过多,温度变化过小,不易读数;水量过少,则可能出现_现象,从而造成较大的误差。所以,将水量定为 20 毫升。(2)要获得较为准确的测量结果,什么时候将燃烧后的核桃仁从锥形瓶下移开,并记录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呢?经过讨论,形成了以下三种不同意见,其中最为科学合理的是_(填字母)。A火焰熄灭时 B核桃仁灰烬凉透时 C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不再升高时(3)已知 1 毫升水每升高 1,需要吸收 4.2 焦的能量。测定锥形瓶中水的温度升高了10,请计算每克核桃仁中含有的能量_焦,这粒核桃含有的能量是_焦(不考虑能量散失
3、造成的误差)。(4)从这粒核桃仁上再取相似大小的两块,分别用相同的装置、同样的做法重复测量,计算出这粒核桃仁中含有的能量分别是 8544 焦、8610 焦。根据这三次计算的结果,确定最接近这粒核桃仁含有能量真实值的数值。_焦。3每年的 5 月 20 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了解消化系统结构与合理营养知识,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请根据人体消化系统结构模式图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回答问题:(1)如图中,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是_,其内表面有许多的环形皱襞,在皱襞的表面又有很多突起,称为_,这样就大大增加了的_。(2)图中所示器官为_,它所分泌的_中不含酶,能促进脂肪变成脂肪微粒,以利于
4、进一步消化。(3)青少年处于长身体的关键阶段,在保证图中第一、第二层食物足够的摄入量的同时,还应多吃些处于第三层和第四层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可以提供丰富的_。(4)从平衡膳食的角度来看,下列午餐食谱所选食物搭配最合理的是_。A炸鸡腿、薯条、奶油饼干、可乐 B面包、香肠、巧克力、牛奶 C馒头、红烧肉、煎鸡蛋、玉米粥 D米饭、酱牛肉、炒豆角、西红柿鸡蛋汤 4图中甲为模拟呼吸运动的装置图,乙为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模拟的器官是_,它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2)乙图中,表示的结构为_。其外面包绕着丰富的_。(3)当模拟的结构处于_状态时,表示吸气过程。当吸气时,图中都鼓了起
5、来,空气中_(填“氧气”或“二氧化碳”)进入血液,血液中的_(填“氧气”或“二氧化碳”)进入图中,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血液由 A 到 B 过程中,血液变化是_。(4)进入血液中的氧气,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_。5下图为呼吸过程示意图,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 A 过程代表_,它是通过_实现的。(2)图一中 B 代表_过程,D_过程,两过程都是通 过_实现的。(3)图二中的 a 代表的气体是_,血液从毛细血管的 4 端流到 5 端,成分变化 是_(气体)含量增加。6如图是肺泡里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_。(2)A 表
6、示_血管,D 表示_血管。(3)从 FD 的过程实际上是血循环中的_循环过程,血液发生的主要变化是氧含量_(增加或减少)。血液由_血变成了_血。7图甲乙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及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图丙为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在选择活小鱼时,应选尾鳍色素_的(填“多”或“少”),以利于观察。(2)用湿纱布包住小鱼的头部和躯干部,目的是_。(3)观察前,先要使小鱼的尾鳍平贴在培养皿上,然后用_(填“低”或“高”)倍镜进行观察。(4)图乙中的血管是_。理由是_。(5)丙图经过物质交换后从该血管流出的是_血。进入组织细胞内的氧气,最终在组织细胞的
7、_内被利用。8血管是人体内血液流通的管道如图是人体三种血管关系示意图,“甲”“乙”和“丙”分别表示三种血管,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 (1)为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提供动力的主要器官是_(2)当病菌侵入人体内时,血液中的_细胞能将病菌包围吞噬,它是人体与疾病斗争的“卫士”(3)图中_(填“甲”或“乙”或“丙”)管壁最薄,流速最慢,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4)若该图表示的是小肠的三种血管关系,饭后 0.5 小时,丙内血液的葡萄糖含量比甲内的更_(填“高”或“低”);若该图表示的是甲状腺的三种血管关系,甲状腺细胞分泌的激素可直接进入图中的_(填“甲”或“乙”或“丙”)(5)某老师身体健康,
8、血型为 AB 型,他可为_血型的失血者供血 9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心脏各腔。请据图回答问题:(1)在和、和之间,存在着防止血液倒流的_。(2)与_相连的血管名称是_。(3)人体内二氧化碳浓度和含氮浓度始终保持最低的血管分别是_和_(填字母代号),在肾脏两侧,_侧血液含氧量较高(填代号)。(4)B 为_,其内流动着_血。(5)在小肠内才开始消化的营养物质是_,其消化后的产物主要经_吸收进入血液循环。10如图表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 A、B、D 表示系统。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食物中的淀粉在 A 系统的_中开始初步消化,它的最终分解产物葡萄糖经过生理过程 a 进入循环系统,则
9、 a 表示_。(2)人在呼吸时,呼出的气体中比吸入的气体中含量明显减少的是_。(3)b、c 表示与尿液形成有关的两个生理过程,完成 c 过程的主要结构是_(填“肾小球”或“肾小管”)。当膀胱中的尿液达到一定量时,会刺激膀胱内壁有关神经进而产生排尿反射。排尿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反射活动,属于_(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4)血液在体内不停地循环流动是依靠循环系统中_的搏动来提供动力。11如图是人体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人体内每个肾单位由_、_和_等部分组成。(2)图中中的液体叫做_,正常情况下,它与中液体的成分相比,缺少_和大分子蛋白质。(3)图中是一个毛细血管球,从这里出来的
10、血管中流动的血液属于_。(4)图中能够重新吸收管内液体中的全部_,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5)某成年人排出的尿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医生初步判断可能是_处出现了病变。12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学生均可享受国家免费提供的面包、牛奶等营养餐。下图表示某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据图回答:(1)面包中的淀粉在口腔中被初步消化为麦芽糖,此过程需要_的参与,麦芽糖及未消化的淀粉在小肠中被彻底分解为(a)_。(2)图中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此过程后,血液变成了营养丰富的_血。(3)物质 a 进入血液后,至少需要_次流经心脏,才能到达下肢肌肉细胞。(4)肌肉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随血液流到肾脏,经过_的滤过(过滤
11、)作用和肾小管的_作用,形成尿液,最终排出体外。13每年 12 月 2 日是“全国交通安全日”,遵守交通规则应成为我们的行为规范。请据图,结合所学生物知识回答有关问题:(1)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是必须遵守的准则,在城区内行车要做到礼让行人,少鸣笛,车辆的“鸣笛声”会刺激甲图一定的区域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 _传递,最终在乙图 A 处形成听觉。(2)司机看到红灯刹车这一反射属于_反射,形成视觉的感受器位于丙图上,红灯发出的光线主要经过晶状体的折射,最终在_(填文字)形成物像。(3)当救护车停在远方再缓缓向你开过来的途中,的变化是_。(4)某司机在交通事故中受伤,医生用针刺其指尖,
12、他能缩手也有痛觉,其产生疼痛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_(请用乙图和丁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5)司机在行车过程中能够有意识的控制排尿说明:_。142018 年 3 月 14 日凌晨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威廉霍金因病去世,享年 76 岁。他因患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禁锢在轮椅上达 50 年之久。ALS 俗称“渐冻人症”,是一种运动神经元(负责将大脑和脊髓发出的信息传到肌肉和内分泌腺,支配效应器活动的神经元)疾病。患病者会出现肌肉无力、萎缩等症状。(1)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_的基本单位。霍金因运动神经元死亡,导致反射弧中的结构_(填图中序号)受损,不能完成运动。(2)ALS 患者因长期不能运动
13、,导致肌肉萎缩,发生萎缩的结构是_(填序号)。(3)医生用小锤叩击霍金膝盖下方的韧带时,他_ A有感觉,不发生膝跳反射 B没感觉,发生膝跳反射 C有感觉,发生膝跳反射 D没感觉,不发生膝跳反射(4)霍金虽然不能运动,但视觉和听觉都相当敏锐,产生听觉的部位是_。15下面是人体的神经系统及感觉器官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一辆汽车由远而近驶来,我们一直看的非常清晰,主要是由于图甲中 _的曲度可以调节近视眼的主要原因是_甚至眼球的前后径变长,需要佩戴_加以矫正(2)刚进电影院时眼前一片黑,什么都看不到,片刻后才逐渐看见周围物体,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眼球的 _变大所致不同人种,_的颜
14、色不同。(3)图乙是耳的基本结构,听觉感受器位于 _内,产生神经冲动后沿听神经传至_形成听觉(4)图丙中 1 是_,4 是_,某人慎被尖锐物体刺到手指,他立刻缩手请用图丙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出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_,他缩手后又感觉到疼痛,由此说明了脊髓的两大重要功能是_和_ 1精子 输卵管 子宫 胎盘 铁 【详解】(1)受精卵是由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结合形成的,爸爸产生的生殖细胞是精子;(2)胎儿主要是在妈妈的子宫内生长发育的,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得。(3)贫血可能是缺铁或蛋白质引起的,因此,贫血患者要多吃含铁和蛋白质的食物。【学科网考点定位】人类的生殖和发育【名师点
15、睛】本题主要考查人类生殖和发育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理解生殖发育的过程。2C 解析:沸腾 C 1680 8400 8610 【解析】【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种子的成分包括有机物(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和无机物(水和无机盐)。有机物含有碳,能够燃烧;而无机物一般不含有碳,不能燃烧。(3)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设置重复组的必要性。【详解】(1)用点燃的核桃仁给锥形瓶中的水加热,水要适量(20 毫升)。水量过多,温度变化过小,不易读数;水量过少,则可能出现沸腾现象,从而造成较大的误差。(2)火焰熄灭时,还有余热,此时若及时
16、计数,会导致数据偏低,A 错误;核桃仁灰烬凉透时,由于这一过程热量的散失,会导致数据偏低,B 错误;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不再升高时,说明不再有热量产生,此时记录数据比较科学,C 正确。(4)已知 1 毫升水每升高 1,需要吸收 4.2 焦的能量。测定锥形瓶中水的温度升高了10,请计算这粒核桃仁中含有的能量:4.2 焦20 毫升1010=8400 焦。每克核桃仁中含有的能量是:84005=1680 焦。(5)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因此应该设置重复实验(或重复组),多做几次,然后取平均值。即(8400+8544+8610)38518。【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学会测量食物
17、的热价。3D 解析:小肠 小肠绒毛 吸收面积(消化面积消化吸收面积小肠上皮面积内表面积表面积面积)肝脏 胆汁 蛋白质 D 【分析】图示中,是唾液腺,是口腔,是食道,是肝脏,是胃,是胰腺,是小肠,是大肠,是肛门,是小肠绒毛。平衡膳食宝塔:第一层是含糖类丰富的食物,第二层是含维生素和无机盐丰富的蔬菜、水果类,第三层和第四层的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第五层是脂肪多的食物。【详解】(1)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因为小肠长约 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
18、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2)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肝脏分泌胆汁,胆汁不含消化酶,具有乳化脂肪(属于物理性消化)的功能。(3)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应多食用“平衡膳食宝塔”中第三级和第四级的食物,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4)我们所吃的食物能为人体提供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所以我们应均衡的摄取这些营养物质,本着粗细搭配、荤素搭配、主副食搭配的原则,只有 D 项营养物质比较全面。【点睛】解答此类题型时,既要熟知平衡膳食宝塔中的每层食物的作用,又要熟知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9、。4肺 肺泡 毛细血管 收缩 氧气 二氧化碳 静脉血变成动脉血(或“暗红色变成鲜红色”)组织细胞 【分析】图甲中:玻璃管代表的是气管,小气球代表的是肺,钟罩代表的是胸廓,橡皮膜代表的是膈肌。图乙中:是肺泡,是毛细血管。【详解】(1)图甲中,玻璃管代表的是气管,小气球代表的是肺,钟罩代表的是胸廓,橡皮膜代表的是膈肌。(2)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图乙中:是肺泡,是毛细血管。(3)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胸腔
20、扩大,肺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气体进入肺内,是吸气;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胸廓缩小,肺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气体排出肺,是呼气。所以,当膈肌于收缩状态时,完成吸气,图中肺泡都鼓了起来,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图中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整个过程中,血液变化是静脉血(含氧少,二氧化碳多)变成动脉血(含氧多,二氧化碳少)。(4)进入血液中的氧气,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将细胞内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内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发生在细胞内的线粒体里。【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呼吸运
21、动的原理。5A 解析:肺通气 呼吸运动 肺的换气 组织换气 气体扩散 二氧化碳 氧气 【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其功能是从大气中摄取代谢所需的氧气,排出代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图片表示呼吸过程示意图,其中 A 是肺的通气,B 是肺内的气体交换,C 是气体在血液里的运输,D 是组织里的气体交换,a 代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b 是氧气,c 表示吸气,d 表示呼气。【详解】(1)A 描述的是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即肺的通气,这个过程是通过呼吸运动完成的,呼吸运动是指呼吸肌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节律性的扩大和缩小,包括吸气运动和呼气运动。因此 A 过程代表肺的通气,它是通过呼吸运动完成的。(2)B 描
22、述的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即肺内的气体交换(肺的换气);D 描述的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即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组织换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与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来完成的,即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3)图二中 a 代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b 是氧气,血液从毛细血管的 4 端流到 5 端后,其成分变化是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减少,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点睛】明确呼吸的全过程,正确识图,是解答此题的关键。6A 解析:肺 (肺)动脉 静脉(上、下腔静脉)体 减少 (含氧丰富的)动脉 静脉 【分析】(1)一种气体总是从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直到
23、平衡为止,这是气体的扩散作用;图甲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图乙表示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它们都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2)如图是的肺泡里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示意图,图示甲表示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图示乙表示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图示 A 表示肺动脉,B 表示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C 表示肺静脉,E 表示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F 表示体动脉,D 表示体静脉。【详解】(1)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
24、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2)由分析以及图示可知:图甲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则 A 表示肺动脉,为动脉血管,C 为肺静脉;图乙表示组织里的气体交换,F 为体动脉血管,D 为体静脉。(3)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体循环是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对照血液循环图可知:从 FD 的过程实际上是血液循环中的体循环过程,血液发生的主要变化是氧含量减少,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点睛】此题考查了体内气体交换的过程,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它们都是通过气体的
25、扩散作用实现的。7少 保证小鱼正常呼吸 低 动脉 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 静脉 线粒体 【分析】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血液流动的速度最快;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小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连通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图中是动脉,是毛细血管,是静脉。【详解】(1)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流情况时,为了便于观察,应选取尾鳍色素少的活鱼,若尾鳍的色素较深时,不易观察到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情况。(2)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
26、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3)观察前要先把这条小鱼放在培养皿里,使尾鳍平贴在培养皿底部,然后用低倍镜进行观察。因为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倍数越小,视野越亮,小鱼尾鳍内的毛细血管中有血液,颜色较重,因此我们要用低倍镜观察,视野较亮。(4)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流向主干的是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图中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的是血管是动脉,图中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的是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血管是毛细血管。据此可知,是动脉,是毛细血管,是静脉。(5)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
27、脉血变为含氧少的静脉血,故经过物质交换后,流出的是静脉血。氧气和营养物质进入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这个结构进行了呼吸作用,释放出能量,供给人体的生命活动。【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到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并能识别各血管的名称。8A 解析:心脏 白 乙 高 乙 AB 【分析】动脉的功能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故动脉内的血液流动方向是从主干流向分支,静脉的功能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故静脉内的血液流动方向是从分支流向主干,毛细血管管腔小,红细胞只能成单行通过。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解答即可。【详解】(1)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能够自动
28、有节律的收缩和舒张,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2)当病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并将病菌吞噬,对人体有防御保护作用。(3)乙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管壁最薄,流速最慢,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4)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甲是肠动脉、丙是肠静脉,从小肠出来的是营养物质丰富的静脉血,若该图表示的是小肠的三种血管关系,饭后 0.5 小时,丙肠静脉内血液的葡萄糖含量比甲肠动脉内的更高;甲状腺属于内分泌腺,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若该图表示的是甲状腺的三种血管关系,甲状腺细胞分泌的激素可直接进入图中的乙毛细血管。(5)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某
29、老师身体健康,血型为 AB 型,他可为 AB 血型的失血者供血【点睛】此题的知识点较多,仔细审题是解题的关键。9B 解析:瓣膜 左心室 主动脉 B E F 肺静脉 动脉 脂肪 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 【分析】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图中是左心房、是左心室、是右心房、是右心室;A 是肺动脉、B 是肺静脉、C 是小肠动脉、D 是小肠静脉、E 是肾静脉、F 是肾动脉。【详解】(1)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具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具有动脉瓣,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
30、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因此,在和、和之间,存在着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2)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的循环,在体循环中,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所以与左心室相连的血管名称是主动脉。(3)肺是呼吸器官,血液流经肺时,二氧化碳减少。肾脏是形成尿的器管,从肾脏流出的血液含氮废物减少。肾脏两侧 E 为肾静脉流静脉血,F 是肾动脉流动脉血。所以人体内二氧化碳浓度始终保持最低的血管是 B 肺静脉;含氮废物的浓度始终保持最低的血管是 E 肾
31、静脉。在肾脏两侧,F 侧血液含氧量较高。(4)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 A 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 B 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所以 B 为肺静脉,其内流动着动脉血。(5)脂肪只能在小肠内消化,先在胆汁的作用下变成脂肪微粒,再在肠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被分解甘油和脂肪酸,这两种物质是先经过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血液在循环过程中成分的变化。10A 解析:口腔 吸收 氧气 肾小管 条件 心脏 【分析】图甲中的 A 表示消化系统,B 表示呼吸系统,D 表示泌尿系统,表示呼吸运动,a 表示吸收,b、c
32、分别表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详解】(1)食物中的淀粉在 A 消化系统的口腔中开始初步消化成麦芽糖。再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经过生理过程 a 吸收进入循环系统,则 a 表示吸收。(2)人在呼吸时,呼出的气体中比吸入的气体中含量明显减少的是氧气,因为氧气被组织细胞利用,并产生了二氧化碳。(3)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b 表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c 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膀胱中的尿液达到一定量时,会刺激膀胱内壁有关神经进而产生排尿反射。排尿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反射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完成,属于非条件反射。(4)心脏是
33、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血液在体内不停地循环流动是依靠循环系统中心脏的搏动来提供动力。【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尿的形成过程,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11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原尿 血细胞 动脉血 葡萄糖 肾小球(或)【分析】观图可知:是入球小动脉、是肾小球、是出球小动脉、是肾小囊、是肾小管、是集合管,解答即可。【详解】(1)人体内每个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 1肾小管等部分组成。(2)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图中为肾小囊,其中的液体叫做原尿,正常情况下,它与肾小
34、球中液体的成分相比,缺少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3)图中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许多毛细血管相互缠绕而成。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只发生了滤过作用,没有进行气体交换,因此从这里出来的血管出球小动脉中流动的血液属于动脉血。(4)图中肾小管能够重新吸收管内液体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5)正常情况下肾小球不能过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若肾小球病变,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原本不能过滤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进入了原尿,而肾小管又不重吸收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因此尿液中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所以某成年人排出的尿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医生初步判断可能是肾小球处出现了病变。【点睛
35、】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和尿的形成过程以及正确识图。12唾液淀粉酶(或唾液)葡萄糖 吸收 静脉 2 肾小球 重吸收 【解析】【分析】图示表示了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生理过程,包括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呼吸、血液循环、尿的形成等生理过程;图示中,a 是葡萄糖,表示消化,表示吸收,表示尿的形成。【详解】(1)淀粉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部位是口腔和小肠,开始消化的部位是口腔,在口腔中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淀粉被初步消化成麦芽糖;然后进入小肠,再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因此,面包中的淀粉在口腔中被初步消化为麦芽糖,此过程需要唾液淀粉酶(或唾液)的参与,麦芽糖及未消化的淀粉在小肠中被彻
36、底分解为【a】葡萄糖。(2)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吸收,经小肠绒毛吸收营养物质后的血液,小肠的细胞大量消耗了血液中的氧气,因此流经小肠后变成了含氧低、含营养物质丰富的静脉血。(3)葡萄糖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最后经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需要通过肺循环再回到心脏的左心房、左心室,最后进入主动脉。具体路线是: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下肢的毛细血管网下肢肌肉细胞。可见,葡萄糖进入血液后,至少需要 2 次流经心脏,才能到达下肢肌肉细胞。(4)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虑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
37、的滤过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尿液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因此,肌肉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随血液流到肾脏,经过肾小球的滤过(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肾小管作用,形成尿液,最终排出体外。【点睛】正确识图有助于做好该题。从图示可知:营养物质的吸收、尿的形成和排出都离不开血液循环。134 听神经 条件 视网膜 曲度变大 abcgA 大脑可以控制简单反射 【分析】图甲表示耳的结构,1 是鼓膜,2 听小骨,3 是耳蜗,4 与听觉有关的神经。
38、图 解析:4 听神经 条件 视网膜 曲度变大 abcgA 大脑可以控制简单反射 【分析】图甲表示耳的结构,1 是鼓膜,2 听小骨,3 是耳蜗,4 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图乙表示脑的部分结构,A 大脑皮层,B 小脑;图丙表示眼球的结构,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图丁表示反射弧的结构,a 是感受器,b 是传入神经,c 是神经中枢,d 是传出神经,e 是效应器,f 下行传导束,g 上行传导束。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受大脑皮层的控制,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不受大脑皮层的控制。【详解】(1)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
39、1 鼓膜,引起鼓膜震动,震动通过 2 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 3 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 4 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 A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2)反射需要一定的神经结构,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视觉感受器位于视网膜上。司机看到红灯刹车这一反射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属于条件反射。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对光线有折射作用的结构主要是晶状体,
40、能感受光的刺激的结构是视网膜。(3)人体能看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通过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完成的。人视近物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大;视近物时,正好相反。因为看近物时瞳孔变小,限制进入眼内的光量,使成像清楚,看远物时瞳孔扩大,增加进光量。即瞳孔由大变小,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4)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灰质内,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功能。感到疼痛说明神经冲动传导到大脑皮层,说明脊髓具有传导功能。具体途径是:a 感受器b 传入神经c 神经中枢g 上行传导束A 大脑皮层。(5)某人在行车的过程中突然尿急只能有意识的憋尿,这种反射的特点是条件反射,有意识的憋尿反射的途径是 abcgAfcde,能够有意
41、识的憋住尿说明非条件反射受大脑的控制。【点睛】解答此题要结合图示解答视觉,听觉的形成,还要认识眼球,耳朵,脊髓的结构模式图。14结构和功能 FD E A (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详解】图中 A 感受器、B 传入神经、C 神经中枢、D 传出神经、E 效应器、F 下行传导束、H 上行传导束。(1)神经系统的 解析:结构和功能 FD E A (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详解】图中 A 感受器、B 传入神经、C 神经中枢、D 传出神经、E 效应器、F 下行传导束、H 上行传导束。(1)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
42、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ALS 俗称“渐冻人症”,是一种运动神经元(负责将大脑和脊髓发出的信息传到肌肉和内分泌腺,支配效应器活动的神经元)疾病。患病者会出现肌肉无力、萎缩等症状。所以霍金因运动神经元死亡,导致反射弧中的结构 F 下行传导束和 D 传出神经受损,不能完成运动。(2)反射弧中的 E 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所以 ALS 患者因长期不能运动,导致肌肉萎缩,发生萎缩的结构是 E。(3)霍金的“渐冻人症”,属于运动
43、神经元(负责将大脑和脊髓发出的信息传到肌肉和内分泌腺,支配效应器活动的神经元)疾病,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所以医生用小锤叩击霍金膝盖下方的韧带时,他有感觉,不发生膝跳反射。(4)听觉的形成:外界声波通过介质传到外耳道,再传到鼓膜。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细胞而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听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所以霍金虽然不能运动,但视觉和听觉都相当敏锐,产生听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15 晶状体晶状体的曲度过大凹瞳孔虹膜 4 耳蜗大脑(大脑皮层)感受器传出神经 12345 反射传导【解析】【分析】(1)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
44、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 解析:晶状体晶状体的曲度过大凹瞳孔虹膜 4 耳蜗大脑(大脑皮层)感受器传出神经 12345 反射传导【解析】【分析】(1)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图甲中的角膜、晶状体、瞳孔、虹膜、巩膜、睫状体、玻璃体、脉络膜、视网膜、视神经。(2)图乙中 1 是鼓膜,2 是听小骨,3 半规管,4 耳蜗。(3)图丙反射弧包括 1 感受器、2 传入神经、3 神经中抠、4 传出神经、5 效应器五部分。【详解】(1)在眼球的
45、结构中,图中晶状体透明、有弹性,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睫状体内有平滑肌,通过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从而使眼睛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当看到有物体由远及近而来,它的曲度变化是由小变大。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使晶状体的曲度过大,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眼球壁的最内层)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2)图示中虹膜中央有 3 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光线强,瞳孔变小;光线弱,瞳孔变大。刚进电影院时眼前一片黑,什么都看不到,片刻后才逐渐看见周围物
46、体,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眼球的 3 瞳孔变大的缘故。虹膜中含有许多色素细胞,在这些细胞中所含色素量的多少就决定了虹膜的颜色。(3)在听觉的形成过程中,首先接受声波刺激的是鼓膜,在声波的撞击下,引起鼓膜的振动;然后经过中耳的三块听小骨将振动传到 4 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觉感受器发出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听神经传导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然后形成了听觉。(4)图丙中 1 是感受器,4 是传出神经。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路线: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缩手反射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12345。此人手缩回来以后,感觉到被刺了一下,说明脊髓具有反射作用,而疼觉的形成必须有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的参与才能形成,说明脊髓具有传导的作用。【点睛】正确识图是做好该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