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精品全册】22860.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精品全册】22860.pdf(4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植物 1、我看到了什么学案 一、课前预习 二人小组互查互说。1、树有哪几部分构成 2、树叶都是一样吗?二、课中探究。课中探究 1、看照片上的树发现有哪些特点,小组合作完成。树 ,树 ,树 ,树 。课中探究 2、这样带着目的去仔仔细细看大树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学生小组交流并汇报完成下列问题:1)什么是观察?2)当我们想要知道的更多,了解的更多,带着这样的目的去 大树的时候,我们的 活动就开始了。课中探究 3、观察一棵真正的树,回答下列问题:(5 人小组合作完成)1)我们可以借助(),()等简单工具对大树进行观察和测量。2)观察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的 ,观察会使我们发现大树原来是一个 的
2、 世界。4、展示交流。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设导学部分的问题 2、当我们着-去看的时候就是观察。3、我们应该怎样去观察一颗大树,并说一说。5、解疑释难。(5 人小组合作完成)1、快乐填一填、()是人们对自然现象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如果借助()来观察细小物体,我们会看得更清楚。2、争当小法官。所有的树、树皮都是粗糙、高低不平。()竹子的枝干都是笔直、图吧、挺拔的。()树长得茂盛的一面是向着阳光的。()我们应该爱护小树,不胡乱摇、折它们。()有些树上住着小鸟、小虫子、菌类等。()三、课后延伸。竹子的枝干与杨树、柳树的树干有什么区别?可以自己动手查资料?2、校园的树木学案
3、 一、课前预习 二人小组互查互说。、一颗树大树有()、()、()、()、()、()组成。2、我们应该怎样观察大树?二、课中探究 课中探究 1 1、把你对大树的观察记录下来?2、观察大树的顺序和方法特征是什么?课中探究 2 整理我们的观察记录 1.整理:分小组根据观察记录整理成观察笔记。2.描述:分小组描述一棵树:这是我们组的观察记录,能猜出是校园里的哪一棵树吗?4,展示交流 1、怎样拓印树皮的拓片?2、写好观察日记有什么要求?5、解疑释难 1、填空、树的形由(),(),()组成。()、()、()是科学观察记录的重要手段。杨树的叶子像什么()、槐树的叶子像()、玉米的叶子像()、松树的叶子像()
4、。2、争当小法官。树的特征各有不同()从一张树皮的拓片可以了解一颗树()。我们可以根据树叶的特征来判断它是颗什么树()。所有的树都有果实()。千年的古树开了花,说明所有的树都能够开花。()。3、画出两颗形状不同的树.三,课后延伸 大树的生长一般都需要什么条件?不了解的可以查资料。3、大树和小草学案 一、课前预习 二人小组互查互说。1、什么是草本植物?什么是木本植物?2、大树生长需要什么条件?二、课中探究。课中探究 1:观察记录狗尾草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不同的草,找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2、不同的小草千姿百态,各有差异,但是它们之间存在哪些共同特征?课中探究 2: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1.引
5、导讨论:可以从哪些方面比较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之处?2.比较完成对比表格:4、自学解疑。(一)、填空题。1 狗尾草()的,很像()。2、我们可以在这些地方找到蒲公英如;()、()、()、()。(二)、回答题、1、什么是草本植物?什么是木本植物?举例说明。2、大树和小草相同和不同之处。5、解疑释难(一)、判断题。1、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2、所有的小草都是草本植物。()3、小草没有大树那么有用,我们可以任意践踏它们。()(二)、回答题。树木和小草对人类有哪些贡献?想一想,查一查,写一写。三,课后延伸 请你为校园里的花草树木设计标语,提醒同学们要爱护它们。4、水生植物学案 一、课前预
6、习 二人小组互查互说。1、植物都有哪几种?2、大树和小草各是什么植物?二、课中探究。课中探究 1:观察水葫芦和金鱼藻回答下列问题。1 水葫芦和金鱼藻有哪些相似之处?2 它们是水生植物,它们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课中探究 2:比较水葫芦和狗尾草回答下列问题。1、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与陆生植物狗尾草等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2、与前堂课学生总结的陆生植物的唯恩图进行比较,再次填写维恩图,完成对植物生命体特征的梳理。4、自学解疑。(一)、填空题。1、绿地上生长的植物叫()植物,水中生长的植物叫()植物。2、水葫芦叶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是它浮在水面的原因。3、水葫芦和的相同点有(),()、和();有(
7、)、()、()、;都会();寿命()都是()。(二)、我问你答。水生植物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举例说明。5、解疑释难。(一)、快乐填一填。1、绿地上生长着许多植物,()也生长着许多植物。2、()和()是两种常见的水生植物。3、我知道的水生植物还有()、()。(二)、争当明星小法官。1、水花生是绿生植物。()。2、水葫芦和金鱼藻是两种常见的水生植物。()3、绿地上长着许多植物,水中也长着许多植物()。4、车前草和柳树都是水生植物。()。三、课后延伸。分别画出一种水生植物和一种陆生植物。然后再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5、植物的叶学案 一、课前预习 二人小组互查互说。1、柳树发芽时长出的小叶片是()色的
8、。2、你见过哪些植物的叶子,长的什么形状?二、课中探究。课中探究 1:观察比较树叶。回答下列问题。1、质疑:我们小组共有几种树叶?这些叶子是同一种叶吗?2、讨论: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是同一种叶?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不是同一种叶?同一种叶的主要特征有哪些呢?3、比较:同时观察所有完整的叶,我们能发现不同种叶有什么相同的结构吗?是呀,大部分叶具有叶柄、叶片结构,叶片上还有叶脉。课中探究 2:观察叶的生命特征。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比较新鲜的叶与落叶,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思考:长在树上的新鲜叶与落叶的最大的不同表现在哪里?是呀,新鲜的叶是活的,而落叶是死的。2、观察一种植物的叶,我们能从中看
9、出叶的生长变化过程吗?能找到这条树枝上有几种不同的生长阶段的树叶吗?4、自学解疑。(一)、填空题。1、植物的叶千姿百态,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树叶形状有()、()、()、()等。2、我们看到的叶子的颜色大多是()色,此外还有()色,()色,()色,所以,我们说叶片的颜色是多种多样的。(二)、我问你答。1、贴一片完整的叶。描述这片叶的特征;2、植物的叶是有哪几部分组成的?5、解疑释难。(一)、判断题。1、叶片有绿色,黄色,红色等各种颜色。()2、秋天是落叶的季节,这个时候去树林可以捡到各种各样的落叶。()3、同一棵树上落下的叶子,不管是否被虫咬过,都应该属于同一种叶子。()4、同一棵树上的树叶,春
10、天它的颜色是绿色,秋天它的颜色是黄色,所以这棵树上应该有 两种树叶。()5、先准好一张有方格的纸,再把2片不同的叶子描画在纸上,然后用数方格的方法就可以比较出树叶的大小。()(二)、补充完整下列各题。1、植物的叶是由(),()构成。2、叶片上的一些纹路就是叶子的()。3、叶脉是为叶子输送()的通道。(4)、回答题。植物的叶子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三、课后延伸 用一张黑色的纸将植物的一片叶子包起来,并用胶带纸粘紧,不让叶子照到阳光,一星期后将纸取下,你有什么发现?想一想,这是什么原因呢?6、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一、课前预习 二人小组互查互说。1、植物的叶子大都在什么季节落?2、描述叶的特征
11、?二、课中探究。课中探究 1:观察叶的生长变化回答下列问题。1、从一棵树的树叶大小不同、软硬不同中,我们知道了什么?2、从一片树叶的颜色变化过程中,我们又知道了什么?课中探究 2:实地观察记录植物的茎、叶。回答下列问题。1、活动:根据讨论的结果,我们分小组按计划到校园内进行观察,记录下第一手资料。(活动时间约 15 分钟)2、交流:汇报我们的观察数据,思考这些数据能说明什么问题?课中探究 3:记录一种植物的变化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我们还可以同时观察田野、路边和家里的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2、通过观擦植物一年有什么变化?4、自学解疑。(一)、填空题。1、植物落叶的季节是()。2、植物的变化是(
12、)的特征之一。3、植物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等方面。(二)、判断题。1、新鲜的树叶是黄色的。()。2、夏天是树木落叶的季节。()。3、植物的变化是生命体的特征之一。()。4、菊花一般在秋天开花。()。5、解疑释难。(一)、快乐填一填。1、春暖花开的季节,许多种植物很快进入(),发芽,()、()结果。2、我们可以量叶片的()和()的方法来比较叶片的大小。(二)、快来判对错。1、叶是有生命的。()。2、有些树木秋天大落叶,所以它们的叶没有衰老过程。()。3、同一颗树木的树叶大小、软硬也有可能不同。()。三、课后延伸 秋天里,植物发生了哪些变化?你观察到了什么?7、植物有哪些共同特点
13、 一、课前预习 二人小组互查互说。1、植物的叶子有哪几部分构成?2、植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二、课中探究。课中探究 1:了解植物的一生 学习课本内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植物的一生经历了哪些变化?课中探究 2;植物有哪些共同特点和不同点。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2、植物作为生命体它有哪些重要特征?4、自学解疑。(一)、填空题。1、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它们的寿命有()有()。2、根据生存的环境不同,植物可以分为()植物和()。3、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二),我问你答。、植物分为哪两类?各举两个例子。、;植物有哪些共同特点?5、解疑释难
14、。(一)、判断题。、植物都是有生命的生物体。()、植物正常生长只需要水和空气,不需要阳光。()。、植物的一生是有周期的,任何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植物和人类一样具有生命,我们应该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植物。()。(二);回答题。、为什么我们要保护植物?、从一粒这种子开始,植物是怎样成长成熟的?三、课后延伸。从一棵大树的一生中你感悟到了什么?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吧。动物 1、寻找小动物 一、课中探究。(一)理解小动物。(二人小组交流)1、教师问:“听到动物这个词我们想到了那些动物?”“大动物我们能想到那些动物?”“小动物我们能想到那些动物?”2、学生用举例的方法来区分大动物和小动物。(二)回忆
15、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 1、5 人小组回忆、交流在一定范围内见过那些小动物。(4)寻访活动的准备。1、组织讨论,明确寻访的任务、寻访的时间、地点和观察与调查的方法。2、5 人小组讨论,并明确组内的分工。3、5 人交流寻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二、展示交流。调查记录 观察到的小动物共有()种。4 年级 姓名:4、巩固训练。(二人小组讨论、交流,并列出。)发现地点 观察到的动物 1、填一填。(1)校园的草丛中,生活着()、()和()。(2)九月里校园的花坛里生活着(),泥土里生活着(),砖块下生活着许多不如名的小虫。(3)小动物有的会(),有的会(),有的会()。2、在观察动物
16、的活动中,我们怎样做的?5、课后延伸。秋天我们容易观察到的小动物有哪些?课后,在大自然中找找看,并做好记录。2、蜗牛(一)一、课前预习。在观察动物的活动中,我们该怎样做?(二人小组互说)二、课中探究。(二)观察蜗牛的身体。1、组织讨论观察蜗牛的身体的顺序,讨论记录的方法。2、学生观察、记录蜗牛的身体。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3、用放大镜观察蜗牛,我们看到了什么?(4)观察蜗牛的运动和反应。1、5 人小组讨论观察蜗牛运动的方法和记录的方法。2、5 人小组观察、记录蜗牛的运动。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3、蜗牛用身体的哪一部分爬行?用小棒轻轻触碰蜗牛的身体,它有什么反应?4、展示
17、交流。1、填一填。(1)蜗牛的颜色是()的。(2)观察蜗牛反应时,用()或()轻轻触碰蜗牛的身体。(3)蜗牛的足叫(),它是靠()爬行的。(4)蜗牛生活在(),光线不太()的环境中。(5)观察蜗牛时要有(),()地观察,不要()它的活动。2、蜗牛用身体的哪一部分爬行?5、巩固训练。1、仔细观察蜗牛,我们能看到什么?2、我们来养蜗牛。(1)环境:(2)食物:(3)观察:三、课后延伸。饲养蜗牛。1、5 人小组讨论、交流饲养蜗牛的方法和注意事项。2、学生饲养、观察蜗牛并记录发现和产生的新问题。3、蜗牛(二)一、课前预习。二人小组交流饲养蜗牛的经验和发现: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2、交流饲养蜗牛过程
18、中的发现。二、课中探究。(二)观察蜗牛吃食。(5 人小组合作学习)1、整理有关蜗牛排泄的信息,引出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2、小组设计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的实验。3、小组用实验验证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并作好记录。蜗牛的食物记录表 食物 吃“”,不吃“”。白菜 苹果 橘子 梨 馒头 肉片 (4)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1、指导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的方法。2、学生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1)蜗牛吃了食物之后,从什么地方排出粪便?(2)它的粪便是什么样的?4、展示交流。1、填一填。(1)蜗牛用()吃食。(2)蜗牛的呼吸用(),气孔在内膜上。(3)蜗牛休眠了,要唤醒它,把它放在()中就行了。2、蜗牛不能吃的食
19、物有哪些?至少写出4 种?5、巩固训练。(二人小组交流完成)1、对号入座。(1)蜗牛喜欢吃()。A、苹果 B、饼干 C、糖(2)蜗牛用()呼吸。A、鼻 B、气孔 C、鳃(3)蜗牛用()寻找食物。A、触角 B、眼 C、鼻子 2、蜗牛选择什么样的食物?3、蜗牛吃了食物以后,从什么地方排出粪便?它的粪便又是什么样的?三、课后延伸。继续观察蜗牛 课后继续饲养蜗牛、并观察和记录获取的信息。4、蚯蚓学案 一、课前预习。总结:观察蜗牛的方法。(二人互说)二、课中探究。观察蚯蚓的身体。1、5 人小组讨论观察蚯蚓的身体的顺序,讨论纪录的方法。2、5 人小组观察、记录蚯蚓牛的身体。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
20、。我观察到蚯蚓 蚯蚓身体是怎样的?能找到蚯蚓的口、肛 门和环带吗?观察蚯蚓的运动和反应。1、5 人小组讨论观察蚯蚓运动的方法和记录的方法。2、5 人小组观察、记录蚯蚓的运动。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1)蚯蚓是怎样爬行的?(2)用笔轻轻触碰蚯蚓的身体,观察它的反应是怎样的?(3)把它放入水中看它有什么反应?4、展示交流。1、填一填。(1)蚯蚓生活在()、()、(),()的土壤中。(2)蚯蚓的身体有()、()、()等。(3)观察蚯蚓的反应时,用()轻轻触碰蚯蚓的身体就行。(4)把蚯蚓放在水中,别把蚯蚓()放在水里。(5)观察完蚯蚓后,把它送回()的地方。2、蚯蚓生活的环境是什么样的?5
21、、巩固训练。(二人小组交流完成)对号入座。1、蚯蚓的头部在()。A、离环带较近的一端 B、离环带较远的一端 C、两端都是头部 2、()是蚯蚓的生殖器官。A、口 B、肛门 C、环带 3、关于蚯蚓的运动描述正确的是()。A、用腹足爬行 B、全身缩前行 C、呈“S”形前进 4、夏天雨后,蚯蚓都爬出了地面,这是因为()A、地里全是水,呆久了会闷死 B、地下太热,出来凉快一下 C、饿了,出来寻找食物 三、课后延伸。1、比较蚯蚓和蜗牛的相同和不同。蜗 牛 蚯 蚓 2、小结蚯蚓和蜗牛的相同点和不同点。3、鼓励学生饲养蚯蚓,以获取更多有关蚯蚓的信息。5、蚂蚁学案 一、课前预习。1、蚯蚓生活在()、()、(),
22、()的土壤中。2、蚯蚓的身体有()、()、()等。3、蚯蚓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二、设问导读。1、室外观察蚂蚁。(1)交流有关蚂蚁的经验。(2)观察蚂蚁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观察蚂蚁的方法。(3)教师整理学生的意见并根据学生意见适当补充观察的注意事项。(4)5 人小组到校园找好的地方观察蚂蚁,并作好记录。2、室内观察蚂蚁(用于补充室外观察的不足或校园内找不到蚂蚁的情况)(1)教师问:“蚂蚁要乱跑,怎样才能很好的观察蚂蚁呢?”(2)5 人小组讨论方法,组长整理。(3)选用合理的方法进行限制蚂蚁活动而又不伤害蚂蚁的观察并记录。(4)蚂蚁的身体是怎样的?分成几个部分?每部分都长着什么?4、展示交流。1、填空
23、。(1)蚂蚁是()动物,有时排着队伍前进。(2)蚂蚁是()动物,我们的()和()是它们喜爱的食物。(3)蚂蚁是我们常见的小动物,()里、()边、()处、()上,到处都能找到它们的身影。(4)别用()直接捉蚂蚁,这样会伤害它的。2、蚂蚁的身体外形是怎样的?分几部分?5、巩固训练。1、填空。(1)观察蚂蚁时,可以把它放在薄一点更透明的()里。(2)静静地观察蚂蚁,请别()蚂蚁的身体,可以放在昆虫盒里观察,观察完后,把它送回家。(3)蚂蚁找到食物后,通常会寻找()搬运食物。(4)蚂蚁是用()和同伴进行交流。2、根据你对蚂蚁的观察,尽可能准确的把它画出来。三、课后延伸。进一步观察蚂蚁:1、在观察蚂蚁的
24、过程中,我们有什么新的发现?蚂蚁是怎样交流信息的?2、蚂蚁在进行的过程中,会分泌一种(),它会引导后面的蚂蚁走()的路线。3、如果我们用手划过蚂蚁的行进队伍,干扰了蚂蚁的信息素,蚂蚁就会失去(),到处乱爬。所以我们不要随便干扰蚂蚁的()。6、金鱼学案 一、课前预习 蚂蚁的身体分为几部分?分别叫什么?组内互查。二、设问导读 1、观察金鱼的外形和运动 小组合作观察金鱼的外形和运动,并记录下来。_ 2、小组交流有关金鱼在吃食和呼吸方面的经验。讨论、设计观察金鱼吃食和呼吸的方法,观察并记录。_ 3、小组合作把上节课学的蚂蚁的特点写在左边圆圈里把金鱼的特点写在右边的圆圈里,相同的特点写在中间。4、自学解
25、疑 1、池塘、小河中生活着很多的小动物,数量最多的是()。2、金鱼的食物有()、()、()等。3、金鱼的食量(),喂得太多会把金鱼()。4、金鱼呼吸时,水流过金鱼的()、鱼腮就利用水中的()进行呼吸。5、金鱼的体形()、(),很美丽。5、巩固训练 金鱼的身体怎样?身上长着什么?它怎样运动?_ 三、课后拓展 思考金鱼与其它动物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蚂蚁 金鱼 7、动物有哪些相同特点学案 一、课前预习 金鱼身体上长有什么?组内互查。二、设问导读 1、小组讨论 5 种小动物的共同特点,把结果记在课本上。2、各小组到校园静静的观察校园的植物和动物。回教室汇报。3、小组合作讨论人与其他动物、植物的共同特
26、点 4、自学解疑 1、关于动物的共同点,说法正确的是()。A、蜗牛和蚂蚁都用卵繁殖后代 B、蚂蚁和蚯蚓都喜欢在潮湿的环境中生活。C、金鱼和蚯蚓的呼吸器官都是气孔。2、动物和植物都属于(),他们都是有生命的物体。A、动物 B、植物 C、生物 5、巩固训练 连线 大象 世界上最大的鸟 长颈鹿 世界上最小的鸟 蜂鸟 陆地上最大的动物 鸵鸟 世界上最高的动物 三、课后拓展 你对生物还有哪些了解?我们周围的材料 1、我们周围的材料学案 一、课前预习 找出自己的文具,看看他们都是什么?二、课中探究。课中探究 1:找出六种最常见的材料,说说他们的特性。小组合作完成下表:材料名称 特性 课中探究 2:调查身边
27、的材料。看看自己和同学们身上穿的,戴的,以及携带的物品都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小组合作完成下表:我们身上的物品 名称 可能使用的材料 校服 扣子 拉锁 钥匙 发夹 4、展示交流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设导学部分的问题。2、观察书包里的物品,他们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5 人小组成员互相说说书包里的物品由什么构成?)3、分析铅笔由哪些材料构成?5、解疑释难(5 人小组合作完成)1、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是由哪些材料做成的?2、比较一下生活中那些物品看的不一样,可是材料却是一样的。3、分析一下电视机,门,电灯,风扇这些物品是由哪些材料构成的?4、填空。(1)铅笔是由()材料构成的(2)4 角板是由()材料构
28、成的。(3)窗户是由()材料构成的。5、判断。(1)不同的材料能构成不同的物品。()(2)相同的材料能构成不同的物品。()(3)小刀是由金属构成的。()三、课后延伸 1、我们身边的材料有哪几类?2、找一找资料看看生活中还有哪些新的材料,把它记录下来。2、哪种材料硬学案 一、课前预习 1、说出常见的六种材料。2、文具盒里的文具都是由哪些材料构成的?二、课中探究 课中探究 1:你们觉得这 5 种物品从硬到软怎样排列呢?介绍用刻画的方法 完成下列表格 用来划的材料 划痕 被划的材料 木条 卡纸 铁钉 塑料尺 木条 卡纸 铁钉 塑料尺 给这 5 种材料按硬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课中探究 2:金属有什么
29、特性?4、展示交流 1、完成课中探究部分的问题。2、怎么证明金属的导电性?3、金属有哪些种类?4、喝完饮料的铝罐我们应该怎么处理?5、解疑释难 1、木条,卡纸,铁钉,塑料尺这 5 种物品的硬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2、金属有()特性。3、生产铝罐利用了金属的()特性。三、课后延伸 我们应怎样合理使用消费金属材料?3、比较韧性学案 一、课前预习 1、常见的材料有那些?2、(金属、塑料、木头、纸片)这 5 种材料谁最硬呢?谁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他们排列一下?二、课中探究 课中探究 1:什么是韧性?课中探究 2:不同的材料它的韧性相同吗?我们就来比较不同材料的韧性。课中探究 3:生活
30、中有哪些物品是用塑料做成的?它们分别利用了塑料的什么性质。4、展示交流 1、出示 5 种材料:铁片、木条、塑料条,纸卡条这 5 种材料哪一种的韧性更好呢?猜猜看!2用自己想到的办法或者喜欢的方法来比较它们的柔韧性,并把比较的结果排一排序。(学生汇报比较结果。)3、宽度、厚度相同的木条、卡纸条、塑料条、不锈钢条,可以怎样研究它们的柔韧性?不同材料的弯曲程度 伸出的长度 木条 卡纸条 铁片 塑料条 5 厘米 10 厘米 15 厘米 木条,卡纸条,铁片和塑料条谁的弯曲程度大?谁的弯曲程度更小?弯曲程度大说明了什么?5、解疑释难(一)填空 1、塑料有()的特性。2、弯曲程度大说明了()。3、塑料可以做
31、()。4、韧性指得是()。(二)比较木条,卡纸条,铁片和塑料条的韧性,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给他们排顺序。三、课后延伸 1、学习了比较韧性,你有什么收获?2、认识可回收标志,以后我们在使用塑料制品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4、它们吸水吗学案 一、课前预习 二人小组完成下列问题 我们来看几张图片,请说说图片上是什么物品,它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二、课中探究 1、出示餐巾纸、塑料片、铁金属片、木片各一片,你们认为这5 种材料,它们的吸水能力有什么不同呢?2、同学们可以将纸撕开,看看纸里面有些什么?3、用过的纸还能再利用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用过的纸?4、展示交流 讨论:(1)通过刚才观察、交流,你们发现不同材
32、料的吸水性一样吗?(2)哪钟材料吸水性最强?其次是什么?塑料和金属呢?()(3)纸吸收的水到哪里去了?()纸的观察 猜测纸的组成和结构。观察纸的组成和结构,画在记录单上。5,解疑释难 填一填。1、纸的特性是()。2、木 片,金 属 片,塑 料 片,纸 的 吸 水 性 强 弱 分 别 是()。3、纸是由()发明的。三、课后延伸 1、小小设计师:设计制作一张有特色的纸。2、小小收藏家:收集不同种类的纸,做成纸样标本。5、材料在水中的沉浮学案 一、课前预习。1、纸有什么特性?2、我们应该怎么样合理利用纸张 二、课中探究 金属、塑料、木头这些都是我们常见的物品,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呢?用什么方法才能知
33、道呢?我们先来预测一下这些物品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每种物品你组有几人认为是沉几人认为是浮,记录下来。为了记录方便用箭头表示,箭头向上表示浮,箭头向下表示沉。常见物品在水中的沉浮 材料名称 预测 实验结果 4、展示交流 我们看了这么多的图片,你觉得木头有哪些特性。5、解疑释难 判断 1、塑料可以浮在水面。()2、木头的特性有弯曲性。()3、我们应该合理利用树木。()三、课后延伸 介绍一棵树成材的过程,当前森林资源的状况。说一说我们应该怎么做。6、砖瓦和陶器、瓷器学案 一、课前预习。二人小组合作完成。木头,纸,金属,塑料这些常见材料放入水中,它们哪些会上浮?哪些会下沉?二、课中探究。课中探究 1:在
34、我们的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见过砖和瓦?砖瓦和陶器、瓷器的主要用途是什么?课中探究 2:研究砖瓦和陶器,瓷器的硬度、韧性、是否容易吸水和在水中的沉浮。完成下表 硬度 是否容易吸水 在水中的沉浮 是否容易折弯 砖 瓦 陶瓷 瓷器 4、展示交流 1、示范做实验:注意按顺序操作。用钉子来研究它的硬度,用手掰一掰,看看它们会不会弯曲?用滴管一次一次地滴,来测验它们的吸水性能,把它们放在水中,看它们的沉浮现象判断它们的沉浮能力。2、黏土的变化 观看制作过程录象;了解砖和陶瓷的制作过程,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和疑问吗?5、解疑释难 说一说 砖瓦,陶瓷,瓷器性质上的区别?三、课后延伸 砖瓦和陶瓷是人类了不起的发明,
35、但是砖瓦和陶瓷的生产都需要消耗大量的黏土、煤和其他燃料,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我们应怎样做才能降低环境污染呢?7、给身边的材料分类学案 一、课前预习。二人小组合作完成 你在这个单元的前几节课里都学会了什么呢?知道有哪些材料吗?它们又有什么样的特点呢?二、课中探究 1.出示各种用不同材料制成的物品图片。小组合作,根据各种物体使用材料的不同进行分类,填入书本 P61 表中。2、出示表格。这些是我们这单元研究过的材料,它们都有哪些特性呢?我们来进行一次盘点总结。4、展示交流 1、归纳这些材料的特性 木条 卡纸 铁片 砖 瓷 塑料尺 痕迹 沉还是浮 易折弯吗 易吸水吗 2、说一说你知道哪些天然材料,
36、哪些人工制造的材料。3、有些材料可以回收后再利用,有些材料却不能,课前同学们搜集了关于可再利用材料的资料,和全班同学来分享一下吧。5、解疑释难 1、说一说你知道哪些天然材料,哪些人工制造的材料。2、举例说说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与环境的关系?三、课后延伸 1.阅读资料库:“材料的发展历史”及“复合材料”。2.展示自制复合纸,建议学生课后进行复合纸与普通纸的对比研究。水和空气 1、水学案 一、课前预习 二人小组互查互说。、水是什么颜色?、水有什么用处?二、课中探究。课中探究 师:在这几个袋子中分别装有石头、木块、树叶、水、醋、牛奶、空气这些物质。(出示几个不透明的袋子)在不打开袋子的前提下,你们有什么
37、办法猜测里面装的是什么,回答下问题。、水又装在哪个袋中?、醋装在哪个袋子中?、你是用什么方法辩别出来的?4、自学解疑。(一)、填空题。、水是一种没有()、会()、的物体,像水这样的物体叫()。2、我们把物体分为()、()、()4 类。3、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它存在于()、()、()、()中。4、水有 4 种状态;固态的()、液态的()、气态的()。(二)、连线题。(相应的叙述连起来。)把观察水的方法与观察到的特点连接起来。用眼睛看 光滑 用鼻子闻 无色透明的 用舌头尝 没有气味 用手摸 没有味道 5、解疑释难。(一)、快乐填空。1、地球有-左右的面积被是谁是谁覆盖。2、地球表面上-的面积都被厚
38、厚的空气包围着。水、醋、牛奶等是-体,石头、木头、树叶等是-体,空气为-体。(二)、判断题。1、水没有固定的形态。()2、水是白色的液体。()3、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在生产生活的许多方面,它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4)、我问你答。通过你的观察和学习,水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三、课后延伸 水都存在于哪里?它和我们人类有着怎样密切的关系?2、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一、课前预习 二人小组互查互说。1、你们知道生活中哪些物质是液体?2、什么叫液体物质?二、课中探究。课中探究 1:比较水和油的轻重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方法进行实践,判断水重还是食用油重。(这一实验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为演示实验)根据实验回答
39、下列问题。1、水和食用油相比有哪些差异?2、请学生将观察所得的结果补充到维恩图中。课中探究 2:借助多种容器,进一步观察水和食用油的相同点回答下列问题。1、借助多种容器,进一步观察水和食用油的相同点是什么?2、食用油、水和洗洁精谁流动的快?这说明了什么?4、自学解疑。(一)、填空题。1、我知道的液体有()、()、()等。2、对于液体缺乏了解时,不能轻易()、或()。3、谁是谁和食用油相比,在()、()、()、()、()、()、等方面有差异,不能轻易()或().(二)、判断题。1、世界上所有的水都是液体。()2、通常情况下,油比水轻。()3、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食用油和水的唯一区别是;食用油有颜色
40、,水没有颜色。()(4)、回答题。我们平时住做饭时为什么油花飘在饭的上面?5、解疑释难(一)、补充题。1、盐水、糖水、牛奶 4 种液体中-是没有气味、无色透明。2、沙子、可乐、纸属于液体的是-。3、洗洁精、植物油、汽油到入水中,-会沉下去。(二)回答题。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三,课后延伸 矿泉水和可口可乐是我们小朋友常喝的饮料,你能说出它们有哪些不同和哪些相同吗?3、谁流得更快一些学案 一、课前预习 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点?组内互查。二、设问导读 1、小组合作设计“流动比赛”的方案,小组内成员交流:怎样做才能保证流动比赛是公平的?哪个方法最好,为什么?讨论后确定一个比赛方法。2、请小
41、组成员根据自己选择确定的方案进行流动比赛,并记录。液体名称 洗洁精 食用油 水 猜测 实验结果 3、4 种液体的相同点,固体具有吗?固体和它们相比,有哪些不同?小组讨论交流,完成固体和液体比较的记录。4、自学解疑 1、()、()、()等都是液体 2、水()流动、油()流动,其他的液体也会()。5、巩固训练 判断 1、液体都会流动。()2、水的流动速度最快,因为水没有粘性。()3、液体是透明的,固体是不透明的。()三、课后拓展 对于“水是怎样一种液体”我们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固体 液体 4、比较水的多少学案 一、课前预习 洗洁精、水、食用油谁流的更快一些?组内互查。二、设问导读 1、出示 4 个
42、不同的瓶子,里面装有不等量的水。小组交流猜测,哪个瓶子里的水最多,哪个瓶子里的水最少,并说明理由。2、怎样才能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小组交流讨论,比较不同的方法,选择操作最简单的方法进行实践操作。3、有自制的刻度线测量水的多少,并记录下来。1 号瓶中的水 2 号瓶中的水 3 号瓶中的水 测量结果 4、请小组合作用量筒测量 4 瓶水的多少,并汇报测量结果。1 号瓶中的水 2 号瓶中的水 3 号瓶中的水 测量结果 4、自学解疑 1、液体的体积单位是()。2、量筒带有刻度,专门用于测量液体的多少,即液体 的()。5、巩固训练 用量筒测量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_ _ 三、课后拓展 比较液体的多少还
43、有哪些好方法?5、我们周围的空气学案 一、课前预习。二人小组合作完成 1、水有什么特点?2、水和生物有什么关系?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水资源?二、课中探究 1、你知道的空气是什么样子的呢?现在同学们用手中的塑料袋收集一些空气来观察空气到底是什么样的?2、你们有什么方法能够证明空气的存在呢?请各小组同学来比赛,看哪组的方法多 3、空气真的存在吗?我们都说袋子中有空气,怎样才能证明袋中确实装有空气?4、空气和水相比较,又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呢?4、展示交流 1、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证明空气的流动?2、既然空气确实存在,那么空气和水相比较,又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呢?相同点 不同点 水 空气 5、解疑释难 1、填空。
44、空气有、特点。空气和水的相同点是。2、你用什么方法证明空气的流动?3、说一说空气和水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三、课后延伸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周围生活的环境,才能使空气更加清新。6、空气占据空间吗学案 一、课前预习 1、空气有什么特点?2、空气和水相比,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二、课中探究 1、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会占据空间吗?2、空气占据空间和水占据空间有没有什么不同呢?3、空气占据空间(体积)大小可不可以变化的?4,展示交流 1、在活动一中你们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2、空气和水占据空间有什么特点?5、解疑释难 为什么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会变化,能被压缩呢?三、课后延伸 1、生活中我们每家每户都有下
45、水道,它弯曲埋在地下,生活中的废水都从这里流走了,可是有些进时候不小心它会被脏物堵住了,关于这个难题你们有办法利用今天的知识将它通开吗?用什么工具?2、其实,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在生活中还有着广泛的应用,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体应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7、空气有重量吗学案 一、课前预习。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会变化吗?二、课中探究。石头和水有重量吗?那空气有没有重量呢?4、展示交流 1、两次称量的结果相同吗?谁来帮我们算算这个球里的空气有多重呢?2、石头、水有重量,空气有重量吗?空气的重量和沙、水比较怎样?5、解疑释难 空气的重量有什么特点?三、课后延伸 拓展应用 1、填写石头、水、空气对比表。这 4 种物质,有哪些特征是相同的,有哪些不同。2、根据这些特征由此把它们划分为固体、气体和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