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专业十一五建设与发展规划5460.pdf

上传人:得****3 文档编号:83611910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39.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务英语专业十一五建设与发展规划5460.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商务英语专业十一五建设与发展规划5460.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务英语专业十一五建设与发展规划5460.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务英语专业十一五建设与发展规划5460.pdf(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10 页 广 东 工 贸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十二五”建设规划 一、基本情况 1.1 行业状况及本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电气自动化产业是国民经济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电气自动化产业的产生、发展与壮大是在引入大量的国外资本、技术、管理的条件下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珠三角已成为世界电气自动化产品的重要生产加工基地。广东省电气自动化产业的飞速发展,对各种层次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电子集成电路、电气工程、自动控制、信息服务、机械、计算机、通讯等专业更需要大量的生产、管理、销售、服务第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技术蓝领)。“人才是最高贵的资源”。电气自

2、动化产业是以人的智力劳动为主的高技术产业,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本。这些年来,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培养了一批电气自动化人才,但是这与我国信息产业发展需求相比,仍有很大缺口。与社会的需求相比,目前我省职业教育发展还相对滞后,准备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没有充分体现出职业教育紧跟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特征;很多职业院校由于实训基地条件差,设备陈旧,数量不足,实训教师水平不高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气自动化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这一方面导致电子产品生产领域应用型人才的严重短缺,另一方面导致职业院校毕业生不被社会认可,从而严重制约着广

3、东制造业的发展。因此,很有必要扩大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办学规模,形成跨越式的发展,为广东制造业发展作出贡献。作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如何适应和满足电气自动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客观要求,必须了解市场、适应市场、依托市场和开发市场。再拓宽到其它相近的电气自动化设备制造、使用企业,对本专业的人才需求就更为可观。可以预计到的是,随着广东省产业的升级和工业品的更新换代,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另外,广东造纸、印刷、食品、日用化妆品生产等行业领域的发展,也为本专业办学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为电气自动化专业群的建设和发展在实践教学、师资需求、学生就业等方面提供了可靠的保障。电气自动化技术集电子产

4、品设计与制造、电气自动化技术、检测传感技术、计算机及信息处理技术等几个方面于一体,随着自动控制技术、电子技术的突飞猛进,电气自第 2 页 共 10 页 动化技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其专业领域宽广,发展前景良好。1.2 专业已有建设基础和发展优势 1.2.1 专业发展历史 本专业根据广东珠三角地区对电气自动化人才的强劲需求,紧紧围绕着市场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努力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和“双证书”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电气自动化技术行业培养应用型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1.2.2 本专业的办学特色 本专业定位准确、办学思路清晰,被批准为学校重点建

5、设专业后,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努力实践,专业改革和建设取得明显的成效,具有以下三方面特色:本专业是以传统的电信技术为基础,学生进入学校后即介入专业,增强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兴趣;课程设置实用性强,创造性地设置了一批特色课程。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为任务组织教学,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建立以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的教学体系,突出了高职教育特色,特色与创新主要体现在:实行“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双证制”的教学模式,增强创新能力。以电子产品行业的优势企业为依托,形成“任务引领、校企互换,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二、专业建设目标 2.1 人才培

6、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文化素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掌握坚实的电气自动化工程及相关专业理论知识,能够在电子产品的开发制造、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等领域,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本科职业型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除了具有国家承认学历的毕业证外,还具有一门职业资格证。双证书率达100%,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 2.2 专业建设目标 总体建设目标:第 3 页 共 10 页 通过实施省级高职院校示范性重点专业建设项目,构建以“保障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顺利运行”为任务的核心课程体系;实施校企联合,共同建设融教学、培训、技能鉴定和

7、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深化校企合作,建立校企互换式的学生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方式;建立一支精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把本专业建成广东省电气自动化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带动电信专业群内其它专业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对广东省的同类院校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具体建设目标:人才培养模式 大力加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探索与完善“任务引领、校企互换,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构建以满足电子产品设计与制造为首要任务的核心课程体系,突出专业能力的培养。重点建成5 门优质核心课程,其中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 门、5 门院级精品课程;建设校企合作的专业教材3 部

8、。实施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融通”,将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的技能融入专业课程之中。以电气自动化工程专业情境性教学为主线,积极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做”教学改革,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积极探索其他形式的教学改革,摸索出适应本专业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建设精通电气自动化工程技术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到 2012 年,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将拥有专业主讲教师 1215 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 67 名,占主讲教师的 50%以上;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的比例要达到 70%以上,90%以上都是“双师型”教师,专兼职教师的比例达 1:1,从根本上改变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知

9、识结构。实训实习条件建设 新建电气自动化技术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5 个,“教学车间”一个,融教学、培训、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以满足与校外顶岗实习的有机衔接与融和。新增 34个校外实训基地,以充分满足本专业的各项技能训练和顶岗实习的需要。今后几年内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年招生规模将保持 200 至 220 人,在册学生规模600 人以上。三、专业建设主要内容 第 4 页 共 10 页 3.1 专业建设的总体思路 根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及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结合电子设备生产行业和广东省的经济及社会发展需求,确定专业建设的总体思路为: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培

10、养;加强“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以就业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基本技能培养为目的,建立具有本专业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建立充分满足工学结合需要的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3.2 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与完善“任务引领、校企互换,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典型工作任务引领以就业岗位要完成的工作任务为基础,以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为主线来重构课程体系,整合课程内容,以“校企互换”等方式来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同时国家设立了职业准入制度,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内容设计过程中,根据岗位职业能力标准,将专业技能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完成“电子 CAD”、“电工上岗证”、“中/高

11、级电工维修数证”等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融通”。3.3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3.3.1 课程体系改革 首先根据问卷调研、直接到企业调研、召集毕业生座谈会及学生实习调研等多种形式,明确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确定将来学生的工作岗位,调整才培养目标和确定核心课程,同时将典型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融入核心课程之中,把必须掌握的知识融汇在具体工作岗位之中,以岗位能力需求驱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图 3-2 所示。现确定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有:电路图的识别与绘制、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PLC 与自动机的控制;然后再确定相关的辅助课程。目的:注重能力

12、培养,加强实践训练,跟踪现代技术。具体内容如下:1)根据每年的调研情况修订人才培养计划,确定教学改革内容,推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2)内容上尽量反映最基本、适用和最新的知识和技术,编排上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教学实际。采用“核心课程+辅助课程+实践课程+顶岗实习”的课程体系,强化核心课程,整合辅助课程;第 5 页 共 10 页 3)打破理论与实践课程分离的教学模式,强化工作过程中职业能力的培养,提倡项目导向、任务驱动、顶岗实习等多种教学模式,并且与生产相结合,在学校建立仿真性生产实训室,使学生能在与工厂相同的环境下进行实习,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环境;4)努力把握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工艺、设备

13、、材料的应用情况,使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符合生产技术发展和职业岗位资格实际要求。对教材及时修订和补充,提高学生的专业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5)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该专业在生产实际中的要求相一致,将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的有关内容镶入到相关的课程之中,即将高职教育与职业岗位能力有机结合,实现“双证融通”,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而且使毕业生更加符合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提高了学生就业的对口率与就业率;6)加强校企合作共同育人的工作,到2012年,力争将45%的实验在相关工厂进行,学生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题目 80%以上与工厂的生产紧密联系在一起,第56 学期 8

14、0%以上到工厂顶岗实习,使学生拥有一定的生产经验。图 3-2 课程体系改革示意图 本专业核心课程如表3-1:表 3-1 部分核心课程规划表 课 程 名 称 建设内容要求 负责人 电路图的识别与绘制 1.电路图的制图规范与应用训练 2.电路图软件的使用技能训练 3.电路图绘制综合训练 4.中、高级电子绘图员证书考核训练 彭卫东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1.单片机的制作,使用、操作应用培训 2.单片机的使用技能训练 3.单片机的应用实例培训 侯益坤 典型工作 任务分析 企业 岗位 分析 核 心课程 工作过程 调研 实习 第 6 页 共 10 页 知识能力及课程体系如图 3-3:图 3-3 专业知识与能力

15、训练项目及课程体系 3.3.2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积极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推广先进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1)强调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知识结构涵盖了电气自动化工程技术的主要知识点。在教学方法改革中,首先由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使其明确未来的职业和所需技能,从而明确学习方向;其次进行一系列专业核心课程和辅助课程的学习和实训;再次进行电子技术应用能力专项技能的培训;最后PLC 与自动机的控制 1.PLC 的编程应用训练 2.自动机的控制、使用技能训练 3.用 PLC 控制自动机的运行综合训练 4.自动生产线安装、维护、操作技术证

16、书考核训练 王艳芬 专业知识与能力 主要训练项目 核心课程 目标 电子基本知识与能力 基本控制芯片的专项技能 专业综合技能 电气自动控制基本能力 机械识图、绘图和 CAD 运用、Protel 电子元器件的制图设计 电气、电子线路与元器件设计、焊接、调试 单片机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分析 单片机的制作与调试、运行查障与检修 ARM 嵌入式系统设计及应用 PLC 与自动机控制 电子信息岗位的顶岗实习 电气自动控制实训、电工技能训练 电路图的识别与绘制 基础类核心课程 Protel 电子元器件的制图 单片机制作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PLC 与自动机的控制 了 解 专业,明确学 习 方向 掌 握 机械、

17、电子等 基 本知 识 与能力 PLC 和单片机原理的应用 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岗位适应与就业能力。第 7 页 共 10 页 进行综合技术应用能力训练: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基地的资源优势,将课堂教学引入实训、实习场所,将理论知识融入生产实际中,使教育和生产相结合;其次强调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在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过程中,聘请企业有经验的能工巧匠参与,共同确定核心课程,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和教改方法。长时间到专业实习基地跟班实习时,对学生的管理和要求与企业一线职工相同;最后始终强调教学与学生未来的职业相吻合,使学生基本知识扎实,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能

18、适合企业的基本岗位要求,有利于学生未来的持续发展。2)实施“校企互换”:学生在工厂的实习过程中,由于企业提供的岗位和指导人员的限制,看的多,动手的少,技能掌握的不理想。因此学校根据企业要求,在校内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培训后再到企业由企业师傅一对一的指导,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顶替师傅进行实际操作。此时,企业员工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到学校接受教师的专业培训。2)以生产过程为导向,建立校内“教学车间”,实现一体化教学。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中,按照“教、学、做一体化”的要求,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同步进行,手脑并用,知识应用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现场遇到的实际技术问题从理论上进行辅导,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进而提高学

19、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实施“一体化”教学有助于打破封闭的办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3)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的教学方法,寻找最佳的知识切入点和兴趣点进行课堂教学,教学方法灵活、多样;4)举办学术讲座。聘请外单位的技术专家来本专业进行讲座,开阔学生的视野。3.4 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因此,对于该学科中的部分课程进行改革,开发配套的特色教材,是本专业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3.4.1 课程建设 1)核心课程建设 鼓励教师根据本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专业知识主编或参编教材:每年编写电路图的识别与绘制、电工基础、单片机原理等核心课程教材 2

20、3本;2)网络课程建设 鼓励教师进行网络课程建设,每年建设 23 门网络课程。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网络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第 8 页 共 10 页 3)精品课程的建设 争取到 2015 年前力争拥有 1 门省级精品课程、5 门院级精品课程。4)与实习基地、合作企业多方位共同研讨和参与,开发配套特色专业教材,确保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顺利实施。3.4.2 教学资源库建设 由于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跃发展,将专业教学资源共享成为现实,因此将本专业教师的优质教学资源如教学标准、精品课程、多媒体课件与素材、教学视频、教学案例等和国内外相关行业资源进行适当的整合,形成本专业的教学资源库,通过

21、学校校园网平台和学校正方网络教学系统平台,供全校师生使用。同时也可以使其成为全校教学资源库的子系统供社会使用。经过三年建设,完成 5 门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电路图的识别与绘制、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工基础、数字电子技术、电子制作技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对专业群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也要逐步进行。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库包含的主要内容有:1)基本资料:核心课程的专业背景、培养目标、课程标准、教学重点与难点、授课教案、岗位工作任务、职业技能、学习领域、考核办法等;2)其他资料:电子教案和多媒体课件,与课程有关的课外资料、相关网站链接等。同时还应具有如下功能:1)教师可利用教学平台进行教

22、学活动,如布置作业、及时解答学生提出问题、发布通知、组织学生开展讨论等等;2)学生可以在网上自由学习,如自由查看教学资源库中基本资料和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等,同时还能向教师提问、要求教师批改作业等。3.5 师资队伍的建设 根据学院总体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特点,在制定本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时,重点放在“双师”素质队伍建设上。具体解决办法为:“一引进”是指积极引进学历层次较高、具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实师资队伍,具体为引进具有工程师职称或高级工程师职称的硕士研究生 23 名,教授或副教授 12 名;“二提高”是指积极提高现有教师“双师素质”的水平和能力,鼓励硕士研究生攻第

23、9 页 共 10 页 读在职博士 12 名;将中青年骨干教师 46 名送到电信类相关企业实践考察半年或国内名牌大学做访问学者,以提高中青年高职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科研水平,使“双师”教师比例达 90%;“三外聘”是指从企业聘用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同时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有计划地聘请省内外部分知名专家学者担任本系的客座教授。另外,本校还建立了专业带头人制度,通过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方法来提升专业带头人的工作能力,使其成为同行公认的行业专家:能把握专业建设方向、教学与科研能力突出、熟悉本行业技术的最新动态,在学校能发挥带头作用,在行业和社会上有较大的影响力。实行“双导师

24、”制度,对于“顶岗实习”,除学校老师外,还在企业聘请既精通专业一线工作程序,又具备一定教学指导能力的技术骨干、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并对其进行“教前培训”,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把他们推向实践技能课程教学一线。目标是建立一支责任心强、业务素质好、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要达到以上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应由各系提出具体的计划及要求:数量要求、结构要求、素质要求、水平要求、专业带头人要求、骨干教师要求等,再由学校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同时专业教师队伍定期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更新观念,积极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提高以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课程开发能力和教学过程设计能力。3.

25、6 实训实习条件建设 3.6.1 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 虽然现有的实训基地能满足现在的教学和实训的需要,但由于有些实训室建立的时间较长,因此必须进行完善,同时还应考虑专业未来的发展和跟上相关企业技术进步的步伐,在充分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配置的基础上,促进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群的协调发展,重点建设电气自动化技术生产性实训基地,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服务功能为一体,为企业及高职院校提供电气自动化技术培训、实训和技术服务:1)电气自动化技术实训中心:培养学生电子产品的设计、制造与维修能力,通过学生亲自设计、焊接电路板,再购买相应的外围设备,能组装成具有一定实用功能的产品,如本校的有线和无线抢答

26、器等,指导学生完成职业鉴定培训、考证等工作。第 10 页 共 10 页 2)控制技术实训中心(过程控制实训室):加强生产过程控制,配置个人计算机和电气、PLC 和气动综合实验台,可以完成电气实验、气动实验和 PLC 控制实验,培养学生的自动控制综合实践能力、使用组态软件的能力、使用自动化仪表的能力,为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提供技术保障。3)电子智能控制实训室(PLC 综合应用实训室):加强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和相关专业的 PLC、PROFIBUS 现场总线、变频器、传感器和触摸屏等实训;将机械和电类知识有机融合,完成电气实训、气动实训和 PLC 控制实训;培养学生气压传动应用能力、机械和电气控制有

27、机结合的能力。4)电机与电气控制实训室:培养学生对交流电机、直流电机进行控制的能力,培养学生测量电机的主要技术参数的能力;5)新建一个“教学车间”:教学车间配备车床、铣床、钻床、电焊机等设备,配备气动机械手、教学机器人等设备,还配备电子线路板制造的全套设备;在教学车间内学生和教师共同将课程设计转化为实物、产品,改变以往课程设计仅停留在纸上的现象;同时在教学车间内还能实施课程设计改革方案,建成校内“工学结合”的基地;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开发社会服务功能。3.6.2 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由于我省机器人产品和自动化生产线的水平只能达到发达国家上一世纪 7080 年代的水平,因此企业一直在大力引进国外的生产技术,所以本专业除了和现有企业保持良好关系外,还大力建设新的校外实习教学基地:在已有的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再增加 34 个稳定的、运行良好的校外实习基地,满足本专业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实习、运行与维护实习、技术改造与技术管理实习、顶岗实习等不同阶段的实习教学需要。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研室 2015.9.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