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课例《5-1-1相交线》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29800.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教学课例《5-1-1相交线》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29800.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初中数学教学课例5.1.1 相交线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数学 教学课例名称 5.1.1 相交线 教材分析 本小节的主要内容是相交线所成的角邻补角和对顶角,重点内容是对顶角的性质.教科书从剪刀剪布片过程中角的变化来引出研究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的问题,如果把剪刀的构造看作是两条相交的直线,剪刀就构成了一个相交线模型,如果慢慢地握紧把手,两个把手之间的角度就会不断地变化,当然两条相交线所形成的角也在不断地变化,但是这些角之间存在不变的位置关系,这样自然地可引出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因此,教科书在这一实际背景之后,设置了一个内容丰富的“探究”栏目,先通过两条相交直线形成的四个角中的两组角1 与
2、2、1 与3 的位置关系引出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再通过度量,发现它们的数量关系,并结合图形,给出邻补角、对顶角这两个概念的描述,便于学生在图形中辨认.紧接着,教科书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以“同角的补角相等”为依据,用文字语言的说理形式说明“对顶角相等”,并随之给出规范的“因为所以”的符号表示形式,这有利于逐步培养学生规范的推理表达.教材在最后还安排了一个例题 和一个练习,用来加强对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和“对顶角相等”性质的理解、复习,并为后面引入垂线作准备.教学目标 1、了解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角,理解并掌握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和性质。2、理解对顶角性质的推导过程,并会用这个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
3、。3、通过辨别对顶角与邻补角,培养识图的能力。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学生不能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使用预习卡增长学生的认知能力 利用反馈练习增长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教学过程【课前预习案】1、知识回顾:两个角的和是,这样的两个角叫做互为补角,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同角或的补角。2、下列各图中1、2 是邻补角吗?为什么?(1)(2)(3)3、下列各图中1、2 是对顶角吗?为什么?(1)(2)(3)【课内探究案】探究点一:邻补角、对顶角 1、邻补角:有一条(),而且另一边()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2、对顶角:如果两个角有一个(),而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角两边
4、的(),那么这两个角叫对顶角.3、总结: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邻补角有对。对顶角有对。对顶角形成的前提条件是两条直线相交。问题 1:如图:(1)1 的对顶角是()A、BOCB、BOE 和AOF C、AOED、AOD(2)1 的邻补角是()A、AOFB、BOE 和AOF C、BOCD、BOC 和AOF 探究点二:邻补角、对顶角的性质 1、邻补角的性质:邻补角。如图:1 与2 互为邻补角 1+2=2、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的性质是由邻补角的性质推导出来的,想一想,完成推理过程。如图:证:1+2=,2+3=(邻补角定义)1=1800,3=1800(等式性质)1=3(等量代换)由上面推理可知,对
5、顶角的性质:对顶角。问题 2:如图,已知直线 a、b 相交。140,求2、3、4 的度数。解:1+2=1800()2=1800-1=3=1=,4=2=()你还有别的思路吗?试着写出来。变式 1:若2 是1 的 3 倍,求3 的度数?变式 2:若2-1=400,求4 的度数?拓展提升:1、如图,直线 a,b,c 两两相交,1=23,2=65,求4 的度数.2、如图,直线 AB,CD 相交于点 O,OE 平分AOD,AOC=120,求BOD,AOE的度数.3、直线 AB、CD、EF 相交于点 O,AOE=30,AOC=2BOC,如图,求DOF 的度数。【课堂小结】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疑惑?2、预习时的疑难解决了吗?【当堂检测】(1)如下图,直线 AB、CD 交于点 O,OE 为射线,那么()A)AOC 和BOE 是对顶角;B)COE 和AOD 是对顶角;C)BOC 和AOD 是对顶角;D)AOE 和DOE 是对顶角。(2)如上图中直线 AB、CD 交于 O,OE 是BOC 的平分线且BOE=50 度,那么AOE=()A)80 度 B)100 度 C)130 度 D)150 度 课例研究综述 通过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识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