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诸子论“和”》阅读练习844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诸子论“和”》阅读练习8441.pdf(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1 最新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诸子论“和”阅读练习 一、课文原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 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荀子)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礼记)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管子)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庄子)二、加点字解释 道(宇宙本源)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万物负阴而(连词,表示并列关系)抱阳,冲(冲突,交融)气以为(成为,形成)和(和谐)。(老子 列星(群星,布列于天空的恒星)随旋,日月递(交替)照,四时(四季)代御(交替处于支配地位),阴阳大化(这里指气候的寒暖发生很大的变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和气)以(来)生,各得其养以成。(荀子)乐者,天地之(的)和(和谐)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都)化;序,故群物皆别。(礼记)畜(养育)之以(按照)道则民和(和睦、和谐),养之以德则民合(合作、协作)。(管子)子曰:“君子和(和睦)而(却)不同,小人同而(却)不和。”(论语)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这)为美。”(论语)
3、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团结)。”(孟子)与人和者,谓之(代词,它)人乐(人世的欢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天然生成的快乐)。(庄子)三、课文翻译 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万物都包含阴阳二气,背面是阴,正面是阳。阴阳二气相互激荡,形成均调和谐的状态。布列于天空的恒星互相伴随着旋转,太阳,月亮交替照,四季交替处于支配地位,阴阳二气发生很大的变化,风雨普遍地施加于万物。万物各自得到阴阳形成的和气而产生,各自得到风雨的滋养而成长。音乐表现的是天地之间的和谐,礼表现的是天地的有序性。和谐,才能使百物都化育生长;有序,才使
4、群物都有区别。按照客观规律养育人民,人民就和睦;按照道德来养育人民,人民就团结。孔子说:“君子和睦相处,但不盲目荷同。小人表面迎合别人,但内心深处却并不和谐友善。”2 有若说:“礼的作用,贵在使人的关系和谐。古代帝王治国,就以这样为美。”孟子说:“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跟人谐和的,称作人世的欢乐;跟自然谐和的,就称作天然生成的快乐。四、背景介绍 诸子,指“先秦诸子”。“先秦”指秦始皇焚书之前的段时间,史称东周之春秋战国。我国主要的学术思想都起源于这个时期。子,当时对人的尊称。诸子,现在特指孔子、老子庄子、墨子
5、、孟子荀子等人物。百家一般指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兵家、纵横家等学术流派。汉书艺文志记载,有名的共有 189家,4324篇著作;后来约有 10 家发展成了学派。诸子百家是后世对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学术思想人物和派别的总称,其中儒家、道家、法家成就最高。五、主题思想 “和”不仅限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包括国与国、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天人)之间的关系,“和而不同”,相互融合,相互吸取。六、内容理解 1 诸子论“和”,含义有异。请结合课文,说说自然界的“和”与社会生活中的“和”含义有何异同。“和”最初的含义是指自然界阴阳二气相互融合,达到统一的状态,引申到社会生活领域,是指人际关系和语,协调
6、相处。2.就战争的条件而言,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种思想在现代是否已经过时了?为什么?没有过时,在现代战争中,虽然高科技的武器装备常常是取胜的决定性条件,但气候、地理条件,尤其是人心的向背,仍然是重要的因素,如果没有广大人民的支持和积极参与,任何战争都不可能取得最终的胜利。3.查词典,找出五个以上含有“和”字的双音节词,了解这些词的意义。1.和声:配合协调的乐音 2.和谐:配合适当而又匀称 3.和睦:相处得好 4.和善:对人态度温和而又善良 5.和平,没有战争的状态 6.平和:温和,不剧烈 7.样和:气氛安定平和 8.维和:保持和平的局面 9.和解:平息纷争,重归于好 10
7、.和议:交战双方关于恢复和平的谈判 11.和局:不分胜负的结局 4.如何理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前一句话讲的是老子的字宙生成论。这里老子说的“一、二、三“乃是”指“道”创生万物的过程。后一句话是讲矛盾的双方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事物相反相成,双方并非不变,而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表达了老子辩证法思想。3 5.荀子“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的进步意义在哪里?荀子认为:天的具体作用表现在星辰运转、日月普照时变化及刮风下雨。也就是说,自然界就是天,而且自然界的变化运动是有规律的,是不依任何人的意志而
8、转移的。荀子把“天”看作独立于人的自然界。6.怎样理解“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中的“和”与“合”?所谓“和”“合”二者,应当说各有其基本前提,前者的前提是“畜之以道”中的“道”,而后者的前提则是“养之以德”中的“德”;换言之,只有“畜之以道”,才能使“民和”(即和睦、和谐),只有“养之以德”,才能使“民合”(即合作、团结)。7.“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中“和”与“合”是什么关系?所谓“和”“合”二者,既有相同点,都含有和谐、和睦的意思,但表达的意思也有侧重。“和”前者的前提是“畜之以道”,强调的是“道”;合”的前提是“养之以德”,强调的是“德”。换而言之,只有“畜之以道才能
9、使“民和”,即使民和睦、和谐;与此同时,也只有“养之以德”,才能使“民合”,使民合作、协作。“合”是“和”的更高境界的表现。8.诸子论“和”,含义有异。请结合课文,说说自然界的“和”与社会生活中的“和”含义有何异同。同:自然界的“和”与社会生活中的“和”,都有“和顺、和谐”的意思,“冲气以为和”“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 和以生”,这是自然界之“和”;“乐者,天地之和也”“畜之以道则民和”等,这是社会生活之“和”。这其中音乐表现的是天地之间的和谐;按照客观规律养育人民,人民就会和睦。异:自然界的“和”强调“天行有常”,顺应自然,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社会生活中的
10、“和”更加强调“人”的作用,“和”中含着团结、人心相向的意思。无论是孔子的“和而不同”,有子的“和为贵”,还是孟子的“人和”,庄子的“与 人和”“与天和”,莫不如此。9.就战争的条件而言,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种思想 在现代是否过时了?为什么?没有过时;孟子提出的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用两个“不如”突出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即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现代社会中越来越重视“人和”的重要性。只有“人和”才能最终打赢现代战争,取得彻底的胜利。否则,即使占据“天时”“地利”,失去了“人和”,那一切也只不过是空谈。10.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请说说你怎么理解“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这主要是在为人处事方面。“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对我们今天的学习与生活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