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训练两篇(人称作用)968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叙文阅读训练两篇(人称作用)9683.pdf(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记叙文阅读训练1.人称作用及叙述视角(1)不同人称的表达效果第一人称:以“我”,“我们的口吻或角度叙述经历、见闻,使文章更具真实性,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二人称:以“你”“你们”的口吻来叙述,可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增加亲切感,利于交流感情;用于物时有拟人效果,将物人格化,利于直接抒情,表达感情。第三人称:以“他”“他们”的口吻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经过告诉读者。直接客观展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反映现实更自由。用于物时有拟人效果,将物人格化。(2)叙事中人称变化的作用文章以第一人称作为全文的基本视角;偶尔插入第二人称、第三人称,构成多种不同人称的相互交叉。(表现形式)作用:
2、不同人称的出现丰富了文章的叙事手段,有助于作者思想情感的表达;营造了一种亲切的氛围,拉近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距离。(3)叙述视角全知视角(第三人称或特定人物):能洞悉一切作品中的人物、故事、场景,对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进行加工处理。有限视角:儿童视角:使我们见到的往往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儿童世界。童年视角:运用童年视角叙事,可以增添真实感,从而丰富了小说意蕴。成人视角:审视、反思、批判往事、揭示主题。2.内容概括(分条罗列)(1)标题扩展。是“人物”的补充事件,是“事件”的补充人物及相关情节,是“中心”的围绕六要素展开。(2)要素串联。提炼六要素,用“何人十在什么情况下十做何事十结果如何”的句式组合。(
3、3)段意合并。概括段意,根据文意取主舍次,用过渡词语串连关键句。(4)句段摘录。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概括性句、议论句、抒情句、主旨句。(5)关键词提炼。表示时空转换、提示语境、总起、概括等有提示作用的词语。模板:(六要素)什么人十什么时间十什么地方十做了什么事十结果怎么样。一粒稻米的一生王婉霞我是一粒稻米。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被吃进嘴里,进入生物的食道肠胃,通过消化转变为生物的能量来源。金秋八月,万物皆满,我变得饱满灿黄。为了此刻的丰硕,在过去半年里,我不遗余力地汲取养分,充分接受太阳的洗礼,遇暴雨骤至,我拼命蜷缩成一团,竭力不被雨水击落。终于,我赶上了秋日。抢秋开始了,农人手持镰刀收割,稻穗
4、从根部被割断,收敛在一起,马不停蹄地送到打谷人手上,打谷人用力击打稻穗,稻谷被分离开来,变成一粒粒金黄的稻粒。不幸的是,在收割之际,我被撞到了地上。农人来来往往,却没有人看见我。“还有我!还有我!”我拼命地大喊,几乎要跳起来。然而稻田渐渐空旷,农人渐渐离去。望着他们的背影,我陷入了深深的绝望。就在这时,孩子们来了!他们背着背篓,捡起地上的遗穗。我又振奋起来。一个孩子看见了我,他拾起我放在背篓里,背回家同其他稻谷放在一起。失而复得的狂喜萦绕着我。“鹏儿,再去地里看看还有没有漏掉的稻谷。粒粒皆辛苦啊。”农人说。“好。”孩子答。晾晒了半个月,农人开始为我脱亮,我变成了米粒。农人抓了一把米煮成了白米饭
5、,他盛了一碗米饭,虔诚地端起来敬了敬天地,说了些感谢的话语,2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始吃饭,他连连感慨:“今年的新米真香啊。”沉醉的模样仿佛米饭是他的孩子。那一刻,我为自己是一粒稻米而备感自豪。我开始期待,我也会被农人煮熟,他诚恳地感谢自然的慷慨,如获至宝似的将我吃进肚里。然而,突然有一天,我被装进了口袋,经过了长途跋涉的颠簸,我终于再见到了光明。这里是厨房,堆积了许多食材,许多厨师忙碌着,我被放入了锅里。哦,我终于要被煮熟端上饭桌了吗?我的一生都在为这一刻准备着。锅盖掀开,我被盛了出来端上了餐桌。桌上的情形与往常不同。往常,农人每顿饭只做两三个菜,他会将所有饭菜吃完,若剩一点便喂给牲畜。但眼前却有
6、一大桌饭菜,牛肉、鱼、猪肘丰富极了,看着桌前的 4 个人,我不免怀疑起来,他们能吃完所有饭菜吗?他们开始吃饭,我等待着,等待着他们吃掉我。然而,过了好一会儿,他们却一个接一个放下了筷子。难道他们吃完了吗?我惊诧,可他们明明才吃了三分之一的饭菜。我毕生的愿望就是被人吃进嘴里,可我好不容易被端上了餐桌却还是不能达成愿望吗?我用尽全身的力气喊:“嘿!快吃我!快吃我呀!”一旁的筷子笑起来:“小稻米,别喊了,这里的人向来都会剩很多饭菜,你不过是他们浪费的食物中最不起眼的一粒米罢了,没有人在乎你的。”怎么会呢?我汲取了大地精华、穿越了四季时空、经历了物竞天择才得以成熟,我是天地的恩赐,是农人的勤劳,是自然
7、与生物和谐共处的标识。我不甘心,继续挥舞着双手:“你们快吃了我呀!我会让你们的身体充满力量”我话音未落便被人收了起来,干净利落地倒进了潲水桶。难道我的一生就这样结束了吗?我做了那么多准备,在浪费面前却一文不值。我无奈,为什么要浪费粮食呢?为什么要如此冷漠地对待我?我分明看见门上写着:“浪费可耻,节约光荣。”天快黑了,有人搬起了潲水桶,然后,我便被倒进了一个大坑,恶心的油水缓缓浸入土壤,我和固体食物散落在坑里,另一层土壤覆盖上来他们在掩埋我们,想要依靠微生物的力量降解我们。土壤遮挡住了最后一点光亮,我此生的光辉岁月结束了。1请按照时间顺序,将“一粒稻米”的经历补充完整。变得饱满灿黄收割之际,被撞
8、到地上脱壳变成米粒又被运走被倒进潲水桶2联系上下文,结合加点词语,赏析下面语句。(1)抢秋开始了,农人手持镰刀收割,稻穗从根部被割断,收敛在一起,马不停蹄地送到打谷人手上,打谷人用力击打稻穗,稻谷被分离开来,变成一粒粒金黄的稻粒。(2)我话音未落便被人收了起来,干净利落地倒进了潲水桶。3文章以“一粒稻米”的视角记叙有什么好处?4你认为本文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珍惜那些麻烦你的人父亲在老家算是半拉木匠,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父亲师出无门,所有木工活儿的手艺皆属自学成才。而让我曾一度颇为不解的是,父亲虽不以此为业,但却颇喜欢置办工具,锛凿斧锯,样样俱全。如此一来,倒是大大方便了四邻八舍的
9、乡亲们。谁家要是锯块木头、安个锄把啥的,便会很顺脚的来我3们家借。每每父亲不但笑脸相迎,而且一旦遇到有点技术含量的活儿对方却一窍不通的主儿,还会连人带工具一块被“借”走。每次被帮的那人,都会很感激地说着客套话:真不好意思,又给你添麻烦了。“不麻烦,顺手的事儿。”父亲爽朗地笑着,随后便大步流星的跟着人家走了。因为有时候恰巧赶上吃饭,或者自己手头也正有活儿在忙,父亲却二话不说,立马就走。所以母亲难免会唠叨两句。父亲并不急,还很耐心地对母亲说:“这样做原因有二,一是举手之劳给人帮帮忙,其次便是对咱这些工具的一种保护。另外咱不要怕麻烦,人家之所以肯来麻烦你,那就说明人家觉得你这人还行。不就是搭会儿功夫
10、的事儿吗,再说你那工具闲着也是闲着,长期不用,弄不好还会生锈呢。”母亲虽尚有余怨,但却不再唠叨。而让母亲以及我们全家人都彻底折服的是在我十二岁那年,家里盖房时的“盛况”。那也是我记事以来我们家历史上的第一次大兴土木。众所周知,修房盖屋和婚丧嫁娶乃乡下人的两件头等大事。那是上世纪 80 年代初,还没有什么包工头和建筑队啥的,所以谁家建房盖屋的都是靠乡亲们义务来帮忙,东家只需尽其所能地管管饭就可。记得那年村里同时盖屋的有两家,一是我们家,还有一家就是村西头的奎爷。奎爷当时在镇上的供销社干经理,整天大背头梳得铮亮,走路老爱仰着头背着手,很有派的样子。大概是总觉得自己无求于这些穷乡亲吧,反正他只要一进
11、家,就马上大门紧闭,跟村里人鲜有来往。奎爷不但走南闯北的见过大世面,而且还是我们村的首富。所以一不小心跟他家赶在一块盖屋,母亲甚是发愁。因为同样是帮忙,人家奎爷家喊出的伙食是猪肉白菜炖豆腐加净面的大白馒头,而且还有好酒好烟好茶叶随便享用。而我们家的条件却只能是玉米面的窝头加不见丁点儿荤腥的菠菜汤。烟酒倒也备了,不过只能是旱烟和廉价的散白酒。可是,出乎母亲预料的是,那天一大早乡亲们就好像相互约好了似的,呼啦啦地涌进了我们的家院,有的怀里还抱着两棵白菜,或者几棵大葱,一把香菜。大家连水都没喝一口,就开始热火朝天地干起来。而听他们议论说,那天西头的奎爷家却只有两三个人过去,而且还都是他自家的族亲。也
12、正是这件事情之后,父亲的形象在我们全家人的面前,一下子就高大起来。变化最大的当属母亲,再遇父亲连人带工具一块被“借”走的事情时,不但毫无怨言,而且还会笑脸相送。后来,我参军离开家乡,然后又转业到了现在居住的这个城市。受父亲影响,平日里不管是对同楼而居的邻居,还是同舟共济的同事,亦或素未平生的路人,只要有求于我,我都尽力为之,能力所及的事儿自不必说,无能为力的事情我也会实言相告。尤其那些老家来的亲戚或者发小、同学和战友,只要找到我,我都会热情款待,最起码让他们在异乡,多多少少也能体会到一丝举目有亲的温暖。每当目送他们满意而归的背影,我都感动地想:一个人在世间行走,其实就是生活在相互的麻烦之中,在
13、麻烦之中解决事情,在事情之中化解麻烦,继而在麻烦与被麻烦中加深感情,体现价值,这就是生活,不要怕,更不必躲,因为倘若果真有一天,当孩子不麻烦你的时候,可能已经长大成人远离你了;当父母不麻烦你的时候,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了;当朋友不再麻烦你的时候,可能已经有隔阂了。所以,请好好珍惜身边那些麻烦过你和曾经被你麻烦过,亦或正在麻烦着你的人吧!因为正是这些“麻烦”才让你的人生因此变得更加丰盈,也更有况味。1结合全文,围绕我们家人对父亲为人处世的态度变化来补充故事情节。父亲热心助人,_。_,母亲有余怨却不再唠叨。邻居助我家盖房后,_。_,_。2.文中写奎爷和我家同一天盖房的目的是什么?3.请简要分析本文从“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的好处。4.文章第两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