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人力资源管理06088管理思想史考点串讲(四川版)4863.pdf

上传人:得****3 文档编号:83569992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人力资源管理06088管理思想史考点串讲(四川版)4863.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自考人力资源管理06088管理思想史考点串讲(四川版)4863.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考人力资源管理06088管理思想史考点串讲(四川版)486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人力资源管理06088管理思想史考点串讲(四川版)4863.pdf(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06088管理思想史第一章 绪论 1、简述管理的概念:广义的管理哈罗德。孔茨为代表,管理学,是一种活动,它发挥某些职能,以便有效地获取、分配、利用人的努力和物质资源,来实现某个目标。狭义的管理法约尔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职能活动,去有效配置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2.管理思想史的研究对象:管理思想史是一门研究管理科学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学问。它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1)影响管理科学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2)管理科学产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过程(3)管理科学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4)通过对各种管理思想的广泛运用而产生的主要社会影响。3.管

2、理思想史的研究方法:三个基本的研究视角:(1)时间系列的视角(2)研究领域系列的视角(3)研究方法系列的视角。概括为:将各种管理思想放入相应的时间系列、研究领域系列和研究方法系列中,以理清各种思想产生、形成和发展的环境条件、主要过程和历史地位,进而揭示管理科学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4.促进管理思想演进的主要原因:(1)文化的经济内容:反映不同资源的关系(2)文化的社会内容:反映特定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3)文化的政治内容:反映个人与国家的关系。5.简述新教伦理准则 浪费时间是万恶之源;乐于工作,不劳动者不得食;劳动分工和专业化是神的意志;超过基本需求的消费是浪费,是有罪的。6.简述现代管理思

3、想的萌芽 1)关于管理的重要性 2)关于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3)关于管理体系和管理职能 4)关于劳动分工问题 7.新世纪对管理学的挑战:1.知识经济时代对管理学的挑战: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产权、人才为宝贵资源,竞争体现在科技实力和人才的竞争。2.信息爆炸时代对管理学的挑战:信息总量速度迅速增长和更新,一方面充足的信息供人们使用,另一方面,人们难以及时搜索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3.经济全球化对管理学的挑战:市场导向、国际贸易联盟,资源、劳动力、市场国际范围内配置,应对机遇和挑战。4.文化和利益多元化对管理学的挑战:互惠互利,多赢局面 5.生态和环境问题对管理学的挑战 6.新经济体制对管

4、理学的挑战 8.管理学未来发展的新趋势:1.创新仍然是未来管理学发展的主旋律:1.管理视角的创新 2.管理内容的创新 3.管理方法的创新。2.学科体系的完善是未来管理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3.社会效用的进一步扩大是未来管理学发展的重要动力。古代早期的主要管理思想:(1)圣经中出埃及记:分权原则、管理幅度适当原则和例外原则等(2)苏格拉底:成功的指挥者要懂的如何雇佣人(3)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管理和组织的见解:1.论劳动的专业化 2.论部门分工 3.论集权、分权及代 表制 4.论协作 5.论领导(4)孔子:按才能选拔和提升官员的制度,演变为科举(5)古印度查纳卡雅。考底里耶 政事论:经济、社会和政治管理

5、问题,行政管理人员的任职管理和 职务说明书。(6)汉高祖刘邦用人之长原则。(7)古代典籍:周礼墨子孙子兵法 中世纪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1、托马斯阿奎那的管理思想:托马斯阿奎那,中世纪著名的神学家和经院哲学家,其神学大全被誉为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百科 全书。2、尼科洛马基雅维利的管理思想: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历史学家,著有君主论、战争的艺术、佛罗伦萨史 等。管理思想:1)“性本恶”的人性假定;2)物质利益决定论(人们冲突的根本原因是物质利益);3)共和制优于君主制的政体观;4)强调了领导者的素质问题(君主论中,运用“案例分析”法 3、托马斯莫尔的管理思想:欧洲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

6、创始人,著有乌托邦,英国。观点:1)指出私有制是一切罪恶的根源;2)提出了“乌托邦”的构想;3)主张按民主的方式治理国家;4)设想整个社会经济按照一定的统一原则管理。工业文明的形成与现代管理理论的萌芽:1、工业文明形成的时代背景:诞生了资本主义精神的三大支柱:1)新教伦理-1517 年,马丁路德在德意志发起宗教改革,提出了“天职”的概念;-瑞士的加尔文在宗教改革中进一步提出“选民”和“弃民”的概念。-伦理准则:(参见简答题)2)自由意志的伦理-约翰洛克通过其代表作政府论体现了自由主义思想。3)市场伦理-亚当斯密的代表作国富论提出“看不见的手”2、资产阶级革命 3、工业革命 4.现代管理思想的萌

7、芽:1)关于管理的重要性: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特斯萨伊明确提出管理是生产的第四要素 2)关于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3)关于管理体系和管理职能 4)关于劳动分工问题:-詹姆斯斯图亚特爵士,1767年,政治经济原理研究,先于亚当斯密提出劳动分工概念(是最早研究分工的人)-亚当斯密国富论观点 5)关于工厂的生产经营管理 管理科学的历史演进路径:1.丹尼尔A雷恩勾画的管理科学的历史演进路径:例如:组织行为来理论发源于早期人道主义思想。2.芮明杰教授勾画的管理科学的历史演进路径:对广义管理学的研究内容的观点:组织研究、管理方式方法研究、经营理论研究 3.本书勾画的管理科学的历史演经路径 第二章 古典管理理

8、论的形成与发展 古典管理理论: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韦伯的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 第一节(古典管理理论形成的时代条件)1、古典理论形成的宏观背景:(1)市场和企业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工业革命为火车带来了蒸汽动力,便利的交通使市场迅速扩大(2)对企业制度化管理的重视程度投入增强:大规模的生产和销售要求更大的资本投入(3)管理者和管理者组织的出现:在工业革命中,在设计和安装工业设备过程中,工程师发挥着重要 作用,因此,他们常常成为企业的管理者 2、古典管理理论形成的现实原因:1.劳资关系及激励问题 2.管理人才的缺乏 3.工人掌握技能及工人的劳动效率问题 4.政府机关如何提高管理效

9、率 第二节(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弗雷德里克泰勒:科学管理之父,是美国的发明家、工程师、科学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1895计件工资制1903工厂管理,1912科学管理原理 1、简述泰勒认为工人“磨洋工”的原因:1.管理问题:管理者不懂得用科学方法来实施管理 2.工人认识问题:工作快了会造成失业 3.工人的传统习惯问题:没有正确的操作方法和适用的工具。2、实验法(实验目的提高效率):(1)铁块搬运实验(2)铲掘实验(3)金属切削实验 3、科学管理思想的前提假设:1.科学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资源利用率,解决当时普遍存在的劳资问题 2.工人是“经济人”关心的是如何提高物质收益 3.

10、单个人可以取得最大效率,集体行动反而导致效率下降 4、科学管理的目的是获得最高的效率,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5、科学管理思想的内容:1.作业管理:1.首先把每次操作分解为动作,动作细分为要素,研究动作、要素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依据经济合理的原则对必要动作进行改进。2.观察分析每项动作要素所需时间及人的生理状况,将动作的频率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3.同时研究工具、机器、材料和环境的标准化问题。4.作业管理通过动作的合理性和人的生理特征相结合,并通过工具和环境等标准化,探索高效率的标准化操作方法。2.工人的选择和培训:为实现高效率,科学的选择工人,为发掘工人潜力,进行培养和教育。3.激励性的

11、报酬制度:差别工资制:通过作业研究,根据科学原理制定工作定额;工资的支付对象是工人,是根据工人的实际表现。当工人达到工作定额时,获得 100%的定额工资,超过定额,提高工资支付率,125%,没有达到定额,工资的 80%支付,黄色工票警告,如不改进被解雇。4.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 计划部门的主要任务:1.进行调查研究并把它作为确定定额和操作方法的依据 2.制订有科学依据的定额和标准化的操作方法 3.拟订计划,发布命令4.把标准和实际情况进行比较,以便进行有效控 制并完善标准。选择:体现分工思想和控制思想。5.职能工长制:职能工长制是泰勒根据工人的具体操作过程,对车间工作进行分工形成的一种管理制

12、度。认为,一名职能工长不可能同时具备工长必备的全部素质,需要使每个工长只承担一种管理职能。工作命令工长:指示卡片管理员,负责提供有关工具、材料、计件工资和资金,以及其他操作指示的情况 工时成本工长:时间和成本管理员,负责花费的时间及耗费的成本的表单的发送和回收 工作程序工长:工作流程管理员:负责决定工人和机器的工作流程 纪律工长:车间纪律管理员,负责记录工人的优缺点,担任调节人,条学和解雇工人 工作分派工长:班组领班,把材料放到机器之前的工作 速度工长:把材料放到机器之后的工作,包括工具、切削和机器的速度 修理工长:照管维修机器 检验工长:检查工作结果 6.例外原则:是指企业的管理人员把一般日

13、常事务授权给下属人员负责处理,自己保留对例外事项、一般也是重要事项的控制权,如重大的企业战略问题、重要的人员更替问题等 7.管理哲学:科学管理哲学它的真正基础在于相信劳资双方的利益的一致性,科学管理是一种管理哲学,是一场“心理革命”,所有这些方法都是其管理哲学支配下的“有益的辅助手段。”6、对泰勒科学管理思想的评价:1)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在管理学上的突破是全面的、划时代的。2)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和成功,是人类理性的强大力量在管理领域的证明,为管理学的全面发展和繁 荣奠定了基础。3)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在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中冲破了传统的经验管理方法的束缚。第三节(法约尔的一般管理思想)亨利法约尔(

14、1841-1925):是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人之一,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出生于法国。其管理著作有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国家在管理上的无能-邮政与电讯、公共精神的觉醒。法约尔认为他的思想与泰勒的思想是相互补充的。1、法约尔的思想最初未被重视的原因:1.当时法国对美国派往法国的军队在建造船坞、修路和建立通信线路等方面运用泰勒制所取得的成绩和效率感到惊异,当时法国陆军军部命令陆军管辖所有工作必须研究和应用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 2.法国学者亨利勒夏特利埃和夏尔费雷曼维尔把泰勒管理著作译成法文,并在法国建立一个“泰勒主义”组织,在法国普及和推广泰勒的科学管理理 泰勒的职能工长制与法约尔管理工作十四条原则

15、的第四条统一指挥明显对立,认为二人理论相互竞争有明显差别 2、论述法约尔的五项管理职能: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任务企业的活动分为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和管 理活动,管理活动是所有活动的核心。管理有五项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1.计划:指挥探索未来和制定行动方案 1)计划的基础:公司的资源目前正在进行的工作性质公司所有活动的未来发展趋势 2)好的计划的四个特点:统一性,总体计划和具体计划连续性,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灵 活性,应付意外事件精确性,客观性,不带主观臆测 2.组织:建立企业的物质和社会的双重结构 1)企业出现的金字塔组织机构是职能增加的结果,职能的发展

16、是水平方向的。2)基层管理 1:15,以上各级 1:4 3)组织中的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和品质:身体条件:健康、强壮,精力充沛,谈吐清晰智力条件:具有理解和学习能力、判断能力和适应能力精神条件:有主动性、勇于承担责任,忠诚和遵守纪律,有尊严等通用知识:全面的教育,知识不限于所从事的工作专门知识:任何职能所特有的知识,且较熟练经验:本职工作中获得知识,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3.指挥:使其人员发挥作用,是一种以对工人的品质和对管理一般原则的了解为基础的艺术 合格的指挥人员应做到:透彻了解自己的下属淘汰不胜任的员工通晓约束企业和员工的协议做好榜样,以身作则定期检查组织帐目召开会议不在细节上浪费精力保持

17、职工的团结 4.协调:连接、联合、调和所有的活动及力量,使企业的一切工作和谐配合以有利于企业经营的顺利进行 并且有助于企业取得成功。什么是“部门墙”,即法约尔提出的关于企业需要进行协调工作的依据:1.各部门不了解也不想了解其他部门,不关心整个企业,不关心毗邻部门 2.一个部门内部各科室之间互不通气,各自最关心是使自己的职责置于公文命令和通告的保护下 3.谁也不考虑企业整体利益,没有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忘我的工作精神 解决部门墙的方向:沟通 5.控制:证实企业的各项工作是否与计划相符,指出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进行纠正避免重犯,对物、对人、对计划都可以进行控制 3、论述法约尔的十四项管理原则:(1)专

18、业分工:提高工作效率,适用于技术、管理工作,要有一定限度,使各层级人员各司其职,新 手变熟手(2)权责对等:权利与其承担的责任相符,权利源于企业组织、制度、标准、默契,愿承担多大责任,就可以也应该获得相应的执行权力(3)遵守纪律:纪律是企业领导人同下属人员之间在服从、勤勉、积极、举止和尊敬方面所达成的一 种协议。纪律要在保证企业行为规范性的同时,保证让个人有最大的自由发挥空间,不干扰他人,不脱轨。(4)统一指挥:组织内的每个成员都应接受而且只能接受一个上级的命令,不要界限不清,不要越权。更不要双重领导(5)统一领导:凡是具有同一目标的活动,只应有一个领导人和一套计划。统一指挥是“对人”,统 一

19、领导是“对事”(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企业目标应尽可能多的包含个人的目标,使企业目标实现的同时满足个 人的合理需求。1.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优先考虑集体利益。2.个体目标 不能妨碍整体目标,3.必要时牺牲个体目标,成就集体目标,获取长期回馈的效益(7)合理报酬:报酬制度要公平、合理,对工作成绩与工作效率优良者应有奖励,奖励不应超过适当 的限度,激起职工的热情又不会有副作用(8)适当集权与分权:提高下属重要性的办法是分权,降低这种重要性的方法是集权,关键是尺度,根据企业的条件和环境、人员的素质、组织的规模来恰当的决定集权和分权的程度(9)等级制度:从最高权利机构层层延伸到基层管理

20、人员的领导系列,表明权利等级的顺序和信息传 递的途径(10)秩序:秩序:是指“凡是各有其位”。任何物品都要排列有序,人员要有自己确定的位置,正 确的物和人的秩序以物的特征、工作的要求、人的特点为依据,同时确保有利于工作的 高效率和人的特长发挥。(11)公平:公平原则就是“善意”加“公道”。公道是实现已订立的协定,管理者应善意对待下属。公道可能变成不公道,要及时改变情况。(12)保持人员稳定:效率的一个重要保证管理的一项重要原则(13)首创精神: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提出具有创造性的想法或发明,给员工快乐,刺激员工努力 工作的最大动力之一。鼓励全体成员发挥首创精神(14)人员团结:最有效的方法是严

21、守统一指挥原则,加强企业内部交流 法约尔指出:十四项管理原则的应用,关键是一个尺度的问题,没有死板的绝对的东西。“法约尔桥”:在需要沟通的两个同级部门之间建立横向的沟通渠道,以使组织中不同等级中的相同层次的人员能在有关上级同意的情况下直接联系,以提高沟通的效率。4、简述法约尔对管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观点:1.认为各种组织中的管理存在着共性,存在着适用于各类组织的一般管理知识 2.认为低层级人员的技术能力较为重要,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管理层级的上升,管理能力越发重要,要进行管理知识的教育。3.认为管理存在着普遍的规律,此规律可以传授,因此在高等学校开设管理方面的课程培养管理人才。第四节(韦伯

22、的行政组织思想)马克思韦伯(1864-1920):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历史学家;其学术研究领域: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现代社会学奠基人之一,“组织理论之父”1、论述马克斯韦伯的“理想的行政组织”学说:1.理想的行政组织是通过职务和职位来管理的,而不是通过传统和世袭地位来管理 2.以知识为依据进行控制 3.依据客观事实而不是凭主观意志来领导 4.管理者应具有胜任工作的能力 5.组织中所有环节都是由专家来承担各种任务 6.组织规定每个成员的职权范围和协作形式,使得各级人员都能正确行使职权,减少冲突,提高效率 2、认为理想的行政组织应具备以下特征:1.确定的目标 2.分工明确 3.

23、指挥链 4.非人格化的人员关系 5.规范录用 6.实行任命制 7.管理职业化 8.公私有别 9.遵守纪律 3、简述韦伯对权力的分类:1.合理的法定权力:依法任命,赋予行政命令的权力 2.传统的权力:人的地位的正统性为依据的 3.神授的权力:建立在对个人的崇拜和迷信的基础上的,三种权利当中只有合理的法定的权力才是行政组织的基础 4、韦伯的“理想的行政组织”的评述:1.韦伯知道他所论述的组织是不可能在现实中看到的。2.韦伯的理想的行政组织可以理解为人类理性在组织管理中可以达到的极限。3.韦伯的理想的行政组织有很强的刚性。第五节(古典管理理论的传播和发展)1、科学管理理论的传播:埃默森:有名的效率工

24、程师,提出了提高组织效率的 12 条原则。库克:将科学管理的范围拓展到了教育、市政等非盈利性组织 甘特图:运用表达生产日期和产量关系的图示来控制生产计划的执行,也叫生产计划进度图或线条图,在实际工作中是进行有效计划和控制的常用工具 弗兰克吉尔布雷斯:动作研究之父 莉莲吉尔布雷斯:“第一位女管理学家”玛丽派克福莱特认为协作是管理的核心 玛丽派克福莱特认为协作的特点:1.协作是由有关人员直接接触形成的 2.协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3.协作在工作的早期阶段就存在了 4.协作涉及全部要素 2、工业管理教育 哈洛泊森:大学为研究生开设管理课程,推动科学管理在时间和理论上的传播及在高小教育中的普及作出了杰出

25、的贡献。泰勒协会主席。德克斯特金布尔:美国管理教育家,大学开设一门泰勒的科学管理课程 雨果迪默:美国,管理教材的编写者,写了一些影响很大的管理教科书,最早主张把工业管理列入教学大纲的中心任务之一 3、古典管理理论的系统化:林德尔福恩斯厄威克:英国,管理备要管理的要素,组织设计理论主要代表,厄威克最大贡献是 对古典管理理论进行了综合,形成泰勒-法约尔-厄威克等的古典管理学派 卢瑟哈尔西古利克:美国,管理学家,提出了有名的管理 7职能论,缩写为 POSDCORB,包括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 4、对古典管理理论的简单评述:(1)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理性的方法来探讨管理问题(2)肯定

26、了管理的重要性和普遍性(3)创造性的提出了一些管理原则和管理职能,并取得了实践的支持(4)没有深入研究外部环境对管理活动的影响(5)更多的停留在生产部门,其研究方法和结论的系统性方面也有不足(6)以其特有的理论观点和科学有限的方法,对管理学未来的发展拓展出必要的空间,并在管理学领 域获得不朽的地位 第三章 行为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行为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研究概况)2、行为科学的含义:广义的理解把行为科学视为包括研究人的行为(以至于动物的行为)的一个学科群,它不单是指一门学科,而是包括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的那个多种学科。狭义的理解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而不是学科群 3、行为科学研究的主要

27、内容:1.人际关系学说 2.个体行为理论 3.群体行为理论 4.组织领导理论 第二节(人际关系学说)乔治梅奥:澳大利亚籍的美国管理学家,人际关系理论的奠基人,主持了霍桑实验,并在实验的基础上发表了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1933、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1945,霍桑实验为时 8年,美国芝加哥西部电器公司下属的霍桑工厂 1、霍桑实验:阶段一:车间照明实验照明实验 阶段二:继电器装配实验福利实验 阶段三:大规模的访谈计划访谈实验 阶段四:继电器绕线组实验群体实验 2、人际关系学说的建立: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认为人是经济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管理的关键在于提高工人的满

28、意度 第三节(个体行为理论)一、需要和动机理论:1、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主要著作人类的动机理论、动机与人格他在这两本著作中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归纳为五类 1.生理需要:最基本的需要 2.安全需要:1.对现在安全的需要 2.对未来安全的需要 3.社交需要:1.社交欲 2.归属感 4.尊重的需要:1.内部的尊重 2.外部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1.保健因素:就是那些会造成员工不满的因素,也称为维持因素,多与工作环境有关,主要有公司政策、行政管理、工资福利、工作监督以及人际关系等 2.激励因素:就是那些能使员工感到满意的因素,它们多与工作有关,主要有成就、赏识、挑战性的工

29、 作、增加的工作责任以及成长和发展的机会等 保健因素相当于马斯洛的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等较低层次的需要;激励因素相当于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较高层次的需要 3、麦克利兰: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于1966 年在促成取得成就的事物中提出了 1.成就需要:追求卓越、争取成功的一种需要 2.权利需要:影响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一种需要 3.亲和需要:渴望被他人喜爱和接纳的一种需要 成就需要与工作绩效的关系:1.卓越的成就需要者喜欢的是能使他承担责任、风险适度、反馈迅速的工作环境,在这种工作环境下,他们可以被高度激励,卓越的成就需要者适合经营自己的企业或者在大公司中管理独立的部门 2

30、.卓越的成就需要者不一定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反之,优秀的管理者并不一定是一个卓越的成就需要 者,尤其是对于规模较大的组织而言 3.权利需要和亲和需要与管理的成功密切相关,最优秀的管理者拥有巨大的权利需要和低亲和需要 4.卓越的成就需要者是人类社会的精英,组织和社会的发展,与他们拥有卓越的成就需要者的多少密切 相关 5.成就需要可以通过教育和培训获得 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的特别之处在于:1.麦克利兰所列三种需要,是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同时存在并同时发生作用的,他客服了马斯 洛理论中各层次仅为单一类型需要的缺陷 2.麦克利兰否定了马斯洛的“未满足的需要产生激励,已满足的需要失去激励模式”,

31、认为不论是这 种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它都具有激励作用 3.麦克利兰指出人的需要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揭示了教育对于需要培养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4、弗鲁姆: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1964 年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了期望理论:M(激励力)=V(目标效价)E(期望值)激励力:即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激发出人的内部潜力的强度 期望值:个人对目标达成的可能性评估 5、合激励理论:综合激励理论主要内容:1.努力=f(效价期望值),即人们的努力及努力的程度取决于对事物的效价和期望值的评价 2.人的的工作绩效取决于他的能力大小、努力程度以及对所需要完成任务理解的深度 3.奖励必须以工作绩效为前提,因为它会影响人们衡

32、量下次完成同样事情的期望值 4.奖励不一定能带来员工的满意,员工会将自己的奖励与他人对比,如果认为奖励是公平的,他就会满 意,反之则会不满意 5.满意感会影响员工的效价评价。如果员工感到满意,将会提高同样任务的效价评价,导致进一步的努 力,反之则会降低效价评价,导致员工不努力 二、人性理论 1、麦格雷戈:美国社会心理学家,1957年在管理评论杂志发表企业的人性方面一文,提出了 X-Y理论:X理论:1.人生性好逸恶劳,尽量避免工作 2.人生性不愿负责,为了逃避承担责任,宁愿被人领导 3.人生性以自我为中心,只关注自身需要而漠视组织需要 4.人生性保守,反对变革 5.人生性愚蠢,易于受骗,随时被煽

33、动者当做挑拨是非的对象,做出不适宜的举动 以 X理论为指导思想的管理工作要点包括:1.管理者要以利润为出发点把各项生产要素(金钱、物资、人员、设备)组织起来 2.管理过程就是指挥、控制并矫正员工不恰当的行为,使之适合于组织需要的过程 3.管理方法就是胡萝卜加大棒,即以金钱为激励手段,以严格的制度为控制手段 Y理论:1.人并非生性好逸恶劳,要求工作是人的本能,如同要求游戏和休息一样自然 2.人并非生性不愿负责,在适当条件下,人们不但能接受,而且会追求责任,逃避责任是经验的产物而 非人的本性 3.人并非生性以自我为中心,只要管理适当,人们会把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统一起来 4.多数人都具有相当高想象力

34、、灵敏度和创造力以做出决策,人的潜能往往只部分发挥,没有充分利用 以 Y理论为指导思想的管理工作要点包括:1.管理者要通过有效的综合运用各项生产要素(金钱、物资、人员、设备)来实现经营目标 2.管理过程是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引导、辅助、教育员工实现组织目标和自身需要的过程 经济人假设:相当于麦格雷戈 X理论 1.人类工作的动机是为了满足金钱的需要,是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2.经济利益受组织的控制,所以人类总是被动的在组织的左右、驱使和控制下工作 3.人以一种合乎理性、精打细算的方式行事 4.人的感情是非理性的,因此组织按照控制人们感情的方式设计,以免感情干扰了人们对经济利益的不 合理追求 社

35、会人假设:首先由梅奥提出 1.人类工作的主要动机是为了满足社交需要,而人际关系是形成人们认同感的基本要素 2.工业革命和工作合理化使工作变得单调而无意义,工作的意义必须从工作中的社会关系里寻找回来 3.非正式组织的社会影响比正式组织的经济刺激对人的影响更大 Y 1.人类工作的动机是由多种需要组成的一个层次系统,由低级和高级的区别,但最终都是为了达到自我 实现的需要 2.人们力求在工作中有所成就,实现自我独立,培养自己的专长和能力,并以较大的灵活性去适应环境 3.人们能够自我激励和自我控制,外来的刺激物和控制很可能对人变成一种威胁,造成不良后果 4.个人的自我实现和组织的目标并不冲突,如果给予适

36、当机会,人们愿意调整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 复杂人假设:沙因自己提出 1.人的需要是多样的,工作动机是复杂的 2.人们在组织中可以学到新的需求动机 3.人们在不同组织或者是同一组织不同部门,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需要和动机 4.人们是否感到心满意足,是否肯为组织尽力,取决于本身的需要动机和他同组织之间的关系 5.人们根据自己的动机、能力、工作性质,对不同的管理方式作出不同的反应 第四节(群体行为理论)一、勒温的群体动力学理论 库尔特勒温: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当代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主要著作有人格的动力理论1935、拓 扑心理学原理1935、解决社会冲突1948 1938年,勒温指出个人的一切行为(包括心

37、理活动)是随其本身所处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即 B(行为)=f(函数)PE P(个人)E(环境)二、群体成员相互之间关系的理论 会计量学刊使该理论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2、贝尔斯:于 1950年提出了团体成员相互影响分析法 第五节(领导行为理论)一、领导品质理论 1工作当成乐趣和兴奋点,对其关注和追求超过对报酬和职位晋升的关注和追求 2敢于承担责任,干劲大,希望迎接工作的挑战 3尊重上级,认为上级水平高、经验多,能够帮助自己上进和提高,与上级关系好 4组织能力强,把混乱的事情组织的很有条理 5决断力强,能在较短时间内对各种备选方案加以权衡并迅速做出决断 6思维敏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能从有限的材

38、料中预测出事物的发展动向 7自信心强,对自己的能力有充分的自信,目标坚定,不受外界干扰 8极力避免失败,不断接受新任务、树立新目标,驱使自己前进 9讲求实际,重视现在,而大不关心不肯定的未来 10眼睛向上,对上级亲近而对下级较疏远 11对父母没有感情上的牵挂,而且一般不同父母住在一起 12忠于组织,忠于职守 2质是:诚实、有远见、鼓舞人心、能力卓越 二、领导方式理论 1、斯托格迪尔:美国,领导四分图理论:结构维度:领导者以工作为中心,注重组织需要,强调自己与下属的角色差异 关怀维度:领导者以人际关系为中心,注重职工需要,同下属建立相互信任、相互体谅的关系 低结构高关怀:最关心与部下的关系 高结

39、构高关怀:两者都关心 高结构第关怀:最关心工作 低结构低关怀:两者都不关心 2、布莱克和莫顿:美国心理学教授,1964年出版的管理方格一书中提出管理方格论:五种典型的领导方式:1.1型领导贫乏型领导:领导者对员工和工作都漠不关心,放任自流 1.9型领导俱乐部型领导:对员工关怀备至,不关心工作,认为只要职工精神愉快生产成效自然好 9.1型领导任务型领导:领导者只注重工作的完成,不关心员工需要,把员工看成是机器 5.5型领导中庸型领导:对员工和生产的关心保持平衡,喜欢民主作风,但部鼓励创新,希望维持 现状,只能维持一般的工作效率 9.9型领导团队型领导:对员工和对工作的关心都达到了最高点,把个人的

40、需要和组织的目标有效 的结合,使员工了解组织目标,关心工作成果,形成团结高效的工作团队,最理想的领导方式 三、领导权变理论 该理论以沙因的“复杂人”假设为出发点,认为领导行为的效果随领导者、被领导者和环境相互作用 权变模型领导效用的新方向1974、领导游戏:人与环境的匹配。1951 年提出领导权变模型:首先,确定领导风格:分为“关系导向型”“任务导向型”其次,分析情境因素:三项权变因素: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任务结构、领导者的职位权利 最后,进行领导与情境的匹配 人情境领导二,共同完善了情境领导理论,又名“领导生命周期理论”,首先由卡曼提出:四种领导风格:1、指示型(高工作低关系):领导者给

41、予下属具体、清晰的指令,告诉他怎么做、做什么 2、推销型(高工作高关系):领导者给予下属指导的同时也鼓励下属双向交流,其领导行为既是工作 性的也是关系性的 3、参与型(低工作高关系):领导者主要给予下属支持,与下属进行交流,共同决策 4、授权型(低工作低关系):领导者给予下属的指导与支持都较少 下属成熟度的四个阶段特点:第一阶段:低成熟度的员工,适合指示式领导 第二阶段:中低成熟度的员工,适合推销式领导 第三阶段:中高成熟度的员工,适合参与型领导 第四阶段:高成熟度的员工,适合授权型领导 第六节(对行为科学理论的评价)一、行为科学理论对管理思想的历史贡献:1、管理对象的重心由物转移到了人 2、

42、管理的范围由正式组织扩大到了非正式组织 3、管理的方法由监督管理转变为人性化管理 4、借鉴和吸收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形成了完善的学科体系 二、行为科学理论的局限性:1、研究对象存在片面性 2、研究方法过于简单化 第四章 管理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管理科学理论产生和特点)管理科学理论:指以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最新成果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人力、物力、财力能够系统的定量分析,并作出最优规划和决策的理论。系统思想:关于事物的整体性观念、相互联系的观念、演化发展的观念。管理科学理论的主要特点:1、将数学应用到组织管理中:用数学模型分析管理问题是管理科学学派的主要特点 2、在

43、管理中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管理科学将数学应用到组织管理中去,是以计算机技术作为其实现 手段的。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和应用是管理科学形成的物质基础之一。3、将系统观念引进到管理方法中:运用系统观念来分析管理问题,用系统观念指导应用科学与数学方 法,解决管理问题。4、生产和经营管理各个领域的各项活动都以经济效果好坏作为评价标准:要求行动方案能以总体的最 少消耗获得总体的最大经济效益。第二节(运筹学)运筹学:缩写 OR,“运用研究”或“作业研究”。S.BEER 提出,指一种近代科学的研究,研究人、机器、材料与资金在其周围环境中所发生的有关管理与控制的概率性地承担意外风险问题。其独特的技术是根据情况利用科

44、学模式,经由测量、比较以及对可能行为的预测而提出一个管制策略。过度优化:是建立模型的精确程度超过了必须的程度,导致所花的费用超过了这种过度精确带来的收益。不符合从系统观点出发,以整体利益为目标这一原则。1、运筹学的基本内涵:(1)研究对象是有组织的系统,解决的是其中的管理问题(2)应用的工具是科学的方法、技术与工具,以模型方法和数学定量方法最多(3)最终目的是使有组织系统中的人、财、物和信息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使系统的产出最大化 2、运筹学的主要特征:(1)系统导向性(2)多学科性(3)重视效益与费用的比较,在降低成本费用的基础上追求系统效益和产出的最优化 3、运筹学研究的程序(1)明确问题(采

45、用观察、类比、运作分析、运作实验、虚拟事实等方法)(2)构造模型(通常分为确定性、随机性、决策性三种模型)(直接分析、类比、数据分析、实验分析、构想五种构造方法)(3)提出解决方案(4)检验模型与方案(5)应用与控制方案 4、运筹学研究的目的:运筹学理论认为,运筹学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将科学的原理、方法和工具应用于各 种管理活动,制定出管理决策的数学和统计模型,并通过电子计算机求解这些模型,为管理 活动提供行动方案,降低不确定性,以便投入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得到最大的经济效果 5、运筹学研究的主要问题:(1)规划问题:有限资源的最优安排(2)排队问题:服务台收益、服务强度、顾客需要作出合理安排

46、(3)对策问题:局中人(拥有策略的参与竞争者)、策略集、得失函数三个要素组成的系统(4)决策问题:决策人根据自然状态发生的统计规律来选择自己的最优策略(5)库存问题:缺货损失和存储损失的矛盾(6)搜索问题:根据搜素目标、手段、方案之间的系统关联,综合考虑效益与代价 6、运筹学的主要特点:(1)从系统观点出发研究各种功能关系(2)应用多学科交叉配合的方法(3)应用模型化和定量化来解决问题(4)随情况的变化而修改模型,求出新的最优解 第三节(系统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指应用系统理论的范畴、原理,全面分析、研究企业和其他组织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的理论。重视对组织结构和模式的分析,并建立系统模型。系

47、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它不断同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而维持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系统管理:系统观点和系统分析可运用于对各种资源的管理。把企业或机构作为系统来安排和经营叫系统管理。“老三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新三论”:协同学、突变论、耗散结构论。控制论:维纳:控制论: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提出生物和机器关于控制和通讯有着共同的规律:所有的系统都可以通过设计使其能够控制自己,即通过信息路线的反馈,使系统能够自动调节来适应其环境。信息论:申农,狭义:传输效率特征和准确性、噪声和频率特性等问题 广义:一门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信息处理和信息

48、传递的学科。具体的说,在信息控制管理系统中,研究信息的计量、传递、交换、存储和使用规律的科学。1、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的主要观点:该观点是研究和发展各种专门知识的基础,是研究和发展管理理论的基础,主要观点包括:1.整体观点,即一切有机体都是一个整体系统 2.动态观点,即一切生命现象都处于一种积极的活动状态,并趋于某种稳定 3.层次观点,即各种有机体都是按照严格的等级层次组织起来的。2、肯尼思博尔丁的观点:把控制论和信息论结合,提出具有一般意义的因素:1.个体 2.每个个体由自己的结构决定行为 3.增长 4.情报和信息联系。3、博尔丁在确定每一种系统的要素和范畴以后,列出由简到繁的 8个等级系统

49、:1.静态系统 2.简单的动态系统:蒸汽机,发电机 3.简单的控制论系统:恒温器 4.开式或自我维持系统:火焰和河流 5.植物生命 6.动物 7.人:这个系统有自我意识,不仅知道,而且能意识到自己知道 8.社会组织 系统分析:美国兰德公司 1949年提出,就是对一个系统内的基本问题,用逻辑推理和科学分析计算的方法,在确定条件或不确定条件下,找出各种可行的备选方案,加以分析比较,进而选出一种最优方案。换种说法,系统分析是以系统的整体最优为目标,有步骤的探索和分析,给决策者提供判定最优方案所需的信息和资料的方法,又叫系统工程。4、系统分析时要遵循的准则:1.对备选方案分析选择时,应紧密围绕建立系统

50、的目的来进行 2.要从系统的整理利益出发,使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3.在进行系统分析时,即要考虑当前利益,又要考虑长远利益 4.做到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以达到选优目的 5.进行系统分析时,要抓住关键,不要陷于细枝末节而忽略问题的关键部分。5、简述系统分析的步骤:1.确定目标是系统分析的重要一步,是起点 2.收集资料,拟定对比方案 3.建立各种分析模型 4.分析对比各种方案的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然后进行综合分析或试验,以便确定方案 5.实施、总结、反馈 6、系统管理的特点:1.以目标为中心,始终强调系统的客观成就和客观效果 2.以整个系统为中心,决策时强调整个系统的最优化 3.以责任为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