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2年高中生物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题库3050.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2022年高中生物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题库3050.pdf(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 (每日一练)人教版 2022 年高中生物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题库 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同一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组成一般是相同的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现象 女儿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 受精卵中全部的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有些植物没有 X、Y 染色体,但有雌蕊和雄蕊 ABCD 答案:A 解析:1).孟德尔把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2).作为基因的载体
2、,某些染色体的出现与组合和性别紧密关联,这些染色体被称为性染色体,而其他的染色体则被称为常染色体。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性状在遗传时与性别联系在一起,因此这类性状的遗传被称为伴性遗传。同一个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数一般是相同的,都是体细胞的一半,但染色体组成一般不同,错误;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正确;女儿的性染色体为 XX,其中有一条一定来自父亲,正确;2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可以控制性别,如 X 染色体上的红绿色盲基因,错误;受精卵细胞核中全部的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错误;有些植物没有 X、Y
3、染色体,但有雌蕊和雄蕊,如豌豆等无性别划分的植物,正确。综合以上可知,只有正确。故选 A。2、下列有关教材实验的方法、思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利用了假说演绎法 B现代分子生物学将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应用了荧光标记法 C艾弗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与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实验的设计思路是相同的 D鲁宾和卡门的实验应用了放射性同位素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 答案:D 解析:1)、假说演绎法:基于对大量数据的分析而提出假说,再设计新的实验来验证。主要过程: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提出假说,解释问题演绎推理,验证假说得出结论。2)、艾弗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的设计
4、思路:设法将 DNA 和蛋白质分开,直接地单独地观察各自作用。3)、1941 年鲁宾和卡门(美国),将 H218O2和 C18O2分别给予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发现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A、摩尔根采用假说演绎法,通过研究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A 正确;B、现代分子生物学通过荧光标记法确定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B 正确;C、艾弗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与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实验的设计思路都是将蛋白质和 DNA 分开,单独地去研究它们的作用,C 正确;D、鲁宾和卡门(美国),将 H218O2和 CO2给予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18O2,将 H2O 和 C18O2给予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5、释放 O2,说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该实验中用到的18O 为稳定性同位素,D 错误。3 故选 D。3、芦花鸡的羽毛有黑白相间的横斑条纹,控制芦花的基因在 Z 染色体上,芦花对非芦花是显性。养鸡场为了多养产蛋母鸡,要大量淘汰公鸡,你建议如何配种来达到这个目的()A芦花母鸡非芦花公鸡 B芦花公鸡非芦花母鸡 C芦花母鸡芦花公鸡 D非芦花母鸡非芦花公鸡 答案:A 解析:已知芦花鸡羽毛有黑毛相间的横斑条纹,由 Z 染色体上显性基因 B 决定;当它的等位基因 b 纯合时,鸡表现为非芦花,羽毛上没有横斑条纹;则芦花鸡的基因型为 ZBZB、ZBZb、ZBW,非芦花鸡的基因型为 ZbZb、ZbW,据此答题
6、。A、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 ZW 型,非芦花公鸡(ZbZb)和芦花母鸡(ZBW)进行杂交,后代中雌性都是非芦花ZbW,雄性都是芦花 ZBZb(方便淘汰),A 符合题意。B、芦花公鸡非芦花母鸡,即 ZBZ-ZbW后代雌雄都有可能有芦花鸡,不能从毛色判断性别,B 不符合题意;C、芦花母鸡芦花公鸡,即 ZBWZBZ-后代公鸡均为芦花,但母鸡有芦花,不能从毛色判断性别,C 不符合题意;D、非芦花母鸡非芦花公鸡,即 ZbWZbZb后代无论雌雄均为非芦花,不能从毛色判断性别,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4、对下列相关数学模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 1 中在 b、d 段时用 x 射线照射可诱发基因突变,在 a、
7、c 段时用秋水仙素处理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4 B图 2 中的温度在 b 时酶分子结构没有改变,只是活性较低 C图 3 中 bc 段和 de 段的变化都会引起 C3含量下降 D图 4 中造成 cd 段下降的原因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是相同的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 1 中,a 和 c 表示分裂间期,b 和 d 表示分裂期;图 2 中,a 时温度低,酶活性降低,而 b 时温度过高,酶变性失活;图 3 中,bc 段和 de 段下降的原因不同,bc 段是由于温度过高使气孔关闭,导致细胞中二氧化碳浓度降低,而 de 段是由于光照强度降低;图 4 中,ab 段形成的原因是 DNA 的复
8、制,bc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cd 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的分裂。A、图 1 中的 a、c 段是分裂间期,容易发基因突变,用 x 射线处理可诱发基因突变;b、d 段是分裂期,用秋水仙素处理,可抑制纺锤体形成,使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A 错误;B、图 2 中 b 时,温度太高,酶活性已失去,分子结构被破坏,B 错误;C、图 3 中 bc 段是由于温度过高使气孔关闭,导致细胞中二氧化碳浓度降低,所以 C3 含量下降;而 de 段是由于光照强度降低,光反应减弱,C3含量升高,C 错误;D、图 4 中 cd 段变化的原因是由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9、,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是相同的,D 正确。故选 D。小提示:5、下列关于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精(卵)原细胞产生 4 个精子(卵细胞)B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二分裂时期 C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5 D交叉互换都发生在染色单体形成染色体时 答案:C 解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
10、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A、一个精原细胞可形成 4 个精子,但一个卵原细胞只形成一个卵细胞,A 错误;B、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分裂时期,B 错误;C、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都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C 正确;D、交叉互换都发生在减数第一分裂前期,而染色单体形成染色体发生在减数第二分裂后期,D 错误。故选 C。多选题 6、下列有关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受精卵中全部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 B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粒分裂伴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
11、离 C基因型(XBY)果蝇,在产生的成熟生殖细胞中同时具备 XB和 Y D联会不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粒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AD 6 解析: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 DNA 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纺锤体中;(3)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2)、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
12、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A、受精卵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于卵细胞,另一半来自于精子,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存在于染色体上,即受精卵中全部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A 正确;B、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粒分裂伴随着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B错误;C、基因型为 XBY 的果蝇,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经过了减数分裂过程,同源染色体已分离,故在产
13、生的成熟生殖细胞中只含有 XB或 Y,C 错误;D、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不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粒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 正确。故选 AD。7、某种遗传病由 X 染色体上的基因 b 控制。一对夫妇(XBXbXBY)生了一个患病男孩(XbXbY)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患病男孩只有生殖细胞中含有 b 基因 B若患病男孩长大后有生育能力,理论上产生的含 Y 染色体的精子占 1/3 C患病男孩的染色体异常是由母亲减数第一次分裂 X 染色体未分离导致的 D患病男孩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祖辈中的外祖父 7 答案:ABC 解析:一对夫妇(XBXbXBY)所生后代的基因型应为
14、 XBXB、XBXb、XBY、XbY,现生了一个患病男孩(XbXbY),说明发生了染色体变异,是母亲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含 b 基因的 X 染色体未分离导致的。A、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细胞中基因组成相同,患病男孩体细胞中也含有 b 基因,A 错误;B、若患病男孩长大后有生育能力,产生的配子有 XbXb、Y、Xb、XbY,比例为 1:1:2:2,其中含 Y 精子的比例理论上为 1/2,B 错误;C、结合分析可知,患病男孩的染色体异常是由母亲减数第二次分裂 Xb染色体未分离导致的,C 错误;D、患病男孩的致病基因 Xb来自母亲,母亲的致病基因 Xb 来自祖辈中的外祖父或外祖母,
15、D 正确。故选 ABC。8、研究人员在研究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现了如图 1 所示的“逆反”减数分裂现象,并经过对大量样本的统计研究发现其染色体的分配情况如图 2 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逆反”减数分裂是获得重组染色体概率高的卵细胞的途径之一 B“逆反”减数分裂形成的卵细胞中 DNA 数与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 C“逆反”减数分裂中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D“逆反”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 答案:AC 8 解析:题图分析:“逆反”减数分裂过程:M时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同源染色体未分离;M时,同源染色体分离。A、由图 2 染色体分配情况可知,通过 M可获得概率较高的重组染色体的卵细胞,故“逆反”减数分裂是获得重组染色体概率高的卵细胞的,A 正确;B、“逆反”减数分裂形成的卵细胞中,与体细胞中染色体相比,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又因无染色单体,核 DNA 数与染色体数一致,故核 DNA 与染色体数仍是体细胞中的一半,B 错误;C、据图分析可知,“逆反”减数分裂中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在 M,C 正确;D、由图可以看出,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发生了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减数第二次分裂发生了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都可以发生基因重组,D 错误。故选 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