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知识及运用15416.pdf

上传人:得****3 文档编号:83546819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知识及运用15416.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语言知识及运用15416.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言知识及运用15416.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知识及运用15416.pdf(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z.语言知识及运用 考点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本考点的命题特点是:1题型为客观型试题,以单项选择的形式出现,要求考生在四个备选项中选出字音都不一样或字音全一样的一项来。2备选项中所列词语,既有双音词,又有成语,双音词多于成语。所列双音词和成语均为常见常用双音词和成语,在书面、口头交际中使用频率较高,表现力较强。生僻偶用的双音 词和成语不予列入 3所选词语中加点的字,有形声字,有多音多义字,有同音字等。形声字的声符,由于语音的,声符表音呈现出了复杂的情况,命题人就此设置迷惑点,以考察考生辨析的能力。一字多音多义是汉字的一个特点,命题人就此设置迷惑点,以考察考生就语境辨析多音多义字音

2、随义变的能力。解题思路 要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除熟悉掌握汉语拼音及其拼写规则以外务须注意以下几点:1以新华字典作为正音的依据。2要在各选项所列加点字中,准确识别同音字。如果该选项有了同音字,读音就不可能全部一样,因此就非正确选项。3 正确运用形声字音义结合的规律。形声字由形符与声符组成。形符通常表示字的意义范围,声符表示字的读音或读音范围。在语音的历史开展中,有局部声符失去了标音的作用,如不顾语音变化的事实,简单根据声符定音,就容易产生误读,如将“畸形之“畸(j)读成 q,将“开拓之“拓(tu)读成 sh等。4掌握多音多义字音义对应关系。由于汉语词汇丰富而汉字有限,有的汉字具有两个或两

3、个以上读音,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这就为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读音带来困难,因此必须了解该字在不同词语中的意义根据音、义结合的习惯,研究该字的读音,如“强在“强大中读 qing,是力量大的意思;在“勉强中读 qing,是尽力的意思;在“倔强中读 jing,是强硬不屈的意思。5注意形似字的读音。手形相似,读音不同,是形似字的特点,因此不可因其形近而误以为音同,如“棘手之“棘j,不能读为“刺c;“谄媚之“谄ch.n,不能读为“陷*in,“破绽之“绽 zhn,不能读为“锭 dng。-.z.6注意纠正习惯性误读。如“粗暴之“犷,读 gu.ng,不读 kung;“酗酒之“酗,读*,不读*ing;“哨然

4、之“哨,读 qi.o,不读 qio;“参差,读 cn c,不读 cnch。考点 2: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的字形 本考点的命题特点是:1题型为客观型试题,在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与题旨相符,具体形式为:以下各组词语(或句子)中,没有(或有)错别字的一组(或一句)是什么。2备选各项有的是由词语组成,有的是单句。词语中常将双音词与成语对应地组成各个选项,以常见双音词、常用成语为选用对象。所选词语均是考生在书面与口头交际中经常用到的,或阅读中随时遇到的,因此考试时只要静心思考,字的正误是不难判断的。3与识记字音相比,所示词语更为习见,更为浅显,不注意也更易写错其中*些字,粗心人也最容易一晃而过,以错为对。

5、有误的字为别字,即本当用甲字却用了与之同音的乙字。解题思路 要想正确辨识词语中或句子里的错别字,一要查原因;二要得方法。错别字出现的原因是:偏旁错用致误,如将“狭隘写成“狭溢,“赝品写成“膺品;形体近似致误,如将“宽阔写成“宽敝,“肄业写成“肆业;读音近似致误,如将“提纲写成“题纲,“奉献写成“供献;意义近似致误,如将“掠夺写成“略夺,“融合写成“溶合;音形义均近似末误,如将“急躁写成“急燥,“倾泻写成“倾泄。原因明,识别错误就有了方向。识别错别字的方法是:1养成好的习惯 平时学习汉字,既要读准字音,又要认准字形,还要理解字义,把握住汉字形音义相统一的特点,也即把握汉字构形的理据。理据明,汉字

6、的用法就清楚了,什么词语中该用何字也就清楚了。遇到没有把握的汉字,要勤查字典、词典,切不可想当然地、无所依据地随意认读书写。2.注意区分同音字 同音字是指读音一样而形义不同的字。同音字在汉语中大量存在,组词时如不精细选用,就会出现音对字错的现象。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把“副食写成“付食,“部署写成“布署,“舞会写成“午会,“诡计写成“鬼计,都是不注意区分同音字所致。同音字有三种类-.z.型:一是形声手与形声字同音,如:“蝼与“髅、“据与“拒、“俱与“剧;二是形声字与非形声字同音,如“刻与“克;三是非形声字与非形声字同音,如“友与“酉。3正确分辨形似字 汉字中有些字的形体相似,正因为相似所以容易混用

7、,如“天与“夭(字形不同)、“冶与“治(笔画数不同)、“未与“末(笔画位置不同)、“冠与“寇(部首偏旁不同)。形似字分辨的主要方法是:一要平时写字时多注意形似字的细微差异;二是仔细辨析不同形旁的意义,如“赡养的“赡,形符为“贝,表示赡养父母要用财物,而“瞻仰的“瞻,形符为“目,表示用目看的意思,两字形虽似而义不同;三要留意掌握形似字所在的词语确实切含义,因为词义对进入该词的字有极严格的选择,只有字义与词义一致的字才能被词所接纳。4注意成语的书写和运用 汉语中成语大量存在,无论辨音辨形,成人高考从成语中选用词语是习以为常的。粗心的考生对成语往往想当然,不作细心辨析,常常写错别字,如将“英雄辈出写

8、成“英雄倍出,将“一筹莫展,写成“一愁莫展,将“并行不悖写成“并行不背,究其原因,都是不明成语的整体意义,在加点字上想当然,望文生义造成的。考点 3:正确使用常见词语包括成语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本考点的命题特点是:1客观题型,以单项选择的形式出现,所设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旨要求,让考生选出来。有的要求判断四个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是否用得正确,有的要求考生依据例句的语境判断四个选项依次排列的词语填入与之对应的句子里最恰当。2试卷中设二至三题,以考实词为主,虚词为辅。所示词语均为考生交际应用中容易用错的词语,或用法分辨不清的词语,如“以至与“以致,“启事与“启示等。3考测的重点在于应

9、用。要求给词释义,或释义正确与否的判断选择题,近几年很少出现。词语的含义全含在应用中考测了。4考测的词语全在一定的语境中,让考生充分利用语境考察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是否与语境一致。解题思路 要正确使用常见词语,务必做到:1充分研究语境语境分内部语境与外部语境。内部语境指书面语的上下文和口语的前后语,外部语境指交际方进展书面、口头交际-.z.时所关涉的背景、环境等。语境的作用很大,它既可以确定*词的意义,又可以显示*词的变化意,言外意,情感义。高考对语义的考察,一般不是考察词语的词典义,而是考察词语的语境义。因此,充分研究词语所在的语境是十分重要的。2精心辨析同义词辨析同义词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1

10、)从词的一般意义来辨析就一般意义讲,词义有轻有重,词义适用的范围有大有小,词义感情色彩有褒有贬,如“成绩与“功绩相比,前者词义轻,后者词义重;“时代“时期相比,前者范围大,后者范围小;“果断与“武断相比,前者是褒,后者是贬。(2)从词的一般使用来辨析就一般使用讲,使用对象、使用习惯、使用场合不尽一样。如:“夸奖与“夸耀相比,前者用于对人,后者用于对己;“发挥与“发扬相比,前者常与“作用等搭配使用,后者常与“精神等搭配使用;“诞辰与“生日相比,前者常用于书面语,后者常用手口语。(3)从词的性质和功能来辨析词性不同,功能不同;词性一样,功能未必一样。如:“阻碍与“障碍相比,前者为动词,可以作谓语带

11、宾语,后者为名词可以作主语或宾语;“旅游与“游览相比,虽同为动词,但后者可以带宾语,前者却不可以带宾语。说“游览颐和园可以,说“旅游颐和园则不行。用同义词时,如果能作如此细致的辨析,同义词表情达意的细致、准确、全面、深刻的审美功能就可以得到充分的表达。此外,具体辨析时,还要讲究点技巧。辨析时,一要注意与选项搭配的前后词语的提示,选取最贴切的词语;二是注意语境所涉及的人、事、景、物,选取最形象的词语;三是注意语境所表现出来的情趣,选取最有味的词语。例如:1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有的把车放在有些阴凉的地方,坐在车上打盹,有的进小茶馆去喝茶。A.跑 B.溜 C.钻 D.走 2草地的气候就是奇

12、怪,明明是月明星稀的好天气,突然一阵冷风吹来,浓云像从地上()出来似的。A.飞 B.跑 C.拱 D.冒 3海水,轻轻地()细软的沙滩,发出温柔的刷刷声。A漫上 B涨上 C抚摸着 D抚慰着 句中用“钻字最贴切传神,句中用“冒字最生动形象,句中用“抚摸着最具有人情味。3准确区别反义词反义词是指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如“动一-.z.静、“荣一辱、“迟一速等。辨析反义词,主要是看三方面:一看两词是否性质一样,一样者是,相异者非;二看两个语言单位层级是否一样,一样者是,相异者非,因为词和短语是不能成为反义词的;三看*词是否是另一词的否认形式,如果是就不能构成反义词,因为一个词的否认形式是不能构成反义词的。

13、区分反义词,还须注意:(1)一个词不一定只有一个反义词,往往有几个反义词;反过来说,几个词往往有一个共同的反义词。(2)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里,可以有不同的反义词。如开门一关门,花开一花谢,开口一闭口,开仓一封仓,开馆一闭馆。(3)不是所有的词都有反义词,只有那些反映存在对立关系事物的词才有反义词。(4)反义词以形容词为多,动词次之,名词较少。4 细心品味词语的感情色彩词语色彩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词语的感情色彩,指说话人怀着赞扬、喜爱、尊敬、以礼相待的情感去表达、描写、议论所敬仰的人、所肯定的事,其所遣之词,所造之语,就带有表扬的情感色彩;相反,带着贬斥、憎恶、轻蔑、鄙夷的情感去表达、描写、

14、议论所否认的人或事,其所遣之词,所造之语,就带有贬抑的情感色彩。带有表扬意味的词叫褒义词,带有贬抑意味的词叫贬义词。品味词语的色彩,恰中选用褒贬词语,不仅可以表现说话人的鲜明爱憎态度,而且可以使被表达、描写、议论的人或事,美者更美,丑者更丑。词语的语体色彩,指说话人根据交际目的、任务、内容、范围、方式的不同,在交际过程中所运用的不同风格色彩的语言,因此,语体色彩,又叫语体风格。从语言形式看,语体色 彩可分为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两种。比拟一下“完工与“竣工、“想与“思考、“胡说与“信口雌黄就明白了,前者口语味浓,后者书面语味浓。一般场合用口语,自然生动,正式、严肃场合用书面语,庄重得体。5准确使用

15、成语成语历来是高考中词语考察的重点,因此正确识记和使用成语十分重要。使用成语时,要注意几点:(1)弄懂意义。成语大多来源于古代寓言、历史故事和古典作品中的语句,年代长远,整体性强,有的要弄懂各个语素的含义,有的要了解它的引申义和比喻义,有的则要了解它的来源,这样才能真正弄懂它的含义,正确使用。如:栉风沐雨:栉(zh),梳头发。沐,洗头。-.z.风梳发,雨洗头,形容人经常在外面辛苦奔波。不了解“栉“沐的含义,就无法理解整个成语。大放厥词:厥(ju),义同“其,他的。原是指铺陈词藻,或畅所欲言。现在则用来指大发议论,而且含贬义。这是在原义根底上的引申。指鹿为马:原于史记,讲的是赵高想篡夺秦二世的帝

16、位,又怕群臣不服,用指鹿为马的方法试验群臣的故事。以后多用此成语比喻成心颠倒事实,混淆是非。如果不了解这个成语的来源,就不能真正理解它的含义,正确使用它。(2)辨明色彩。成语从它诞生的时刻起,往往就带上了鲜明的褒贬色彩,我们使用时要特别注意。例如:褒义:德高望重、威武不屈、奋不顾身、丰功伟绩、高歌猛进、高瞻远瞩、奋不顾身、孜孜不倦 贬义:低三下四、故作镇静、鬼哭狼嚎、粉墨登场、附庸风雅、刚愎自用、自食其果、挖空心思(3)明确对象。有些成语适用于什么场合、什么对象是固定的,不可错用。如“破镜重圆这个成语的适用对象是固定的,只能是夫妻,不能是别的关系;又如“豆蔻年华这个成语只适用于指少女,因为“豆

17、是一种植物,其花鲜艳,常用以比喻少女。(4)注重标准。成语有其自身的完整意义和构造形式,具有 极强的稳定性,不能随意改变成语的读音、字形。考点 4:辨识并修改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构造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本考点的命题特点是:1在选择题局部,有一道病句辨析题,属主观型试题。表述形式是:“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什么;或“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什么。在试卷中有一道修改病文的阅读题,要求读后予以修改,属主观型试题。2客观型试题只考辨析判断选择,不要求修改;主观型试题,既要求辨析确认,又要求修改,难度明显大于前者。解题思路 辨析病句,如医生治病,必须注

18、意三点:一是要清楚病的病症,二是要通过一定手段查清病因,三是对症下药,予以医治。1了解病句类型 考纲所列六种类型,每类中又有各种情况,现分述如下:(1)语序不当汉语由于缺乏形态变化,构造句子主要靠虚词与语序,-.z.因此语序不当,必然影响句意的表达效果。语序不当之病一般发生在多项定语、多项状语、并列词语作句子成分 的运用过程中。例如:屋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鲁迅过去所使用的东西和书籍。例属运用多项定语造成的错误,应将“鲁迅过去所使用的放到“各式各样之前,因为多项定语的顺序一般是领属语在前,数量语在中,形容或描写语在后。(2)搭配不当词按语序组成句子以后便形成了一个特定的 言语环境,如前所述这个言语

19、环境除了显示词义以外,对于进该语境的词有选择作用,什么样的词可以与什么样的词搭配是有条件的;如果乱点鸳鸯谱,胡乱搭配,就会造成错误,出现主谓、动宾、定中、状中、关联词搭配不当的病象。特别是动宾搭配的错误,尤应引起考生注意。例如:当我们赶到的时候,夜幕已经深沉了。我们一定要努力实现改革开放的重大任务。代表队精彩的表演和技术水平,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有时吹来一阵冷风,而且阳光晒到身上却很暖和。例属于主谓搭配不当。主语“夜幕的谓语应该是“降临一类词;只有主语为“夜色时,谓语方可用表程度的“深沉。例属于动宾搭配不当。动词谓语“实现的宾语不应是“任务;如果让“任务充当宾语,动词谓语就应改为“完成

20、。(3)成分残缺或赘余现代汉语的完全句应是主、谓、宾俱全的,如缺*种成分,句子就不完整了;相反,如果叠床架屋造成赘余,句子就不简洁了。在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中,考生尤应注意主语的残缺。例如:这个事实中,证实了党的正确领导。他那光明磊落的情操,崇高无上的品质。例属于主语残缺。由于有“从与“中作怪,主语变没了;删去“从与“中主语“这个事实就凸显出来了。在现代汉语里“从.中是介宾短语,只能作状语。例属于谓语残缺。句中由于“那的存在,本来完整的句子一下子变成半截了,缺少了谓语:将“那,改成“有,让“有作谓语,句子就完整了,主语为“他,宾语为“情操、“品质。一个句子的成分是否多余,均应从各词的意思是否

21、相似人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近义词同时充当*种成分,其中一个必然是多余的。-.z.(4)构造混乱现代汉语不同类型的句子的构造形式是不同的,如果将两种不同的构造形势混用一起,就会造成混乱,表意便不明确。例如:对于滥用方言的做法是应该受到批评的。关键在于人生观起决定作用。例属于主动句与被动句的混用。如以主动句表达,应是:“应该批评滥用方言的做法。如以被动句表达,应是:“滥用方言的做法应该受到批评。原句由于“对于的运用,句 子便没有主语了。例属于两句不同的话混用在一起而造成的构造混乱。分开说应是:“关键在于人生观和“人生观起决定作用。修改时,保存一句就可以了。(5)表意不明遣词造句,目的在于明确表达*

22、种意义;否则,会影响表达效果。例如:你借他的书怎么还不还 为教师对自己要求很严,所以我很感谢他。例于用词产生歧义而造成表意不明。这句话由于“借的两种理解“借给和“借来,而有了两层意思:一是说,你借给他的书,他怎么还不还?二是说,你把他的书借来,你怎么还不还?修改时,依据表达的需要,保存一种即可。例中的“自己应改为“我;否则容易产生歧义:一是说教师对本身要求严,二是说教师对学生(我)要求严。(6)不合逻辑语言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思维水平的上下,思维的逻辑性制约着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用形式逻辑的方法来分析语病,能使我们对语病的病因有不同于语法角度的认识。病句的逻辑错误,主要表现在自相矛盾、主客颠倒

23、、概念不清、否认失当等方面。例如:们要求稿件字数不得超过一千字左右。数学对我很感兴趣,成绩一直很好。桌子上放着水壶、杯子、台灯等水具,很方便。例一属于自相矛盾。既然要求“不得超过一千字,只能在千字以内,而“左右是指既可写千字以上,又可写千字以下,这样就自相矛盾了,因此必须删掉“左右。例二属于主客颠倒。“数学,是“我感兴趣的对象,非“我是“数学感兴趣的对象,因此“数学与“我应易位。例三属于概念不清。句中“台灯并非“水具,不能与“水壶、“杯子并列置于“等水具之前,或者改为“桌子上放着台灯和水壶、-.z.杯子等水具,或者改为“桌子上放着水壶、杯子等水具和台灯。2.检查病句的根本方法 根据广阔语言工作

24、者的长期实践,检查病句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语感直觉检查法凭借阅读经历,对语句是否有病直接作出判断叫语感直觉检查法。一句话,读读听听,觉得很别扭,不符合一般语言习惯,就可初步断定为有语病,随后依据 语病类型对照分析,便可确诊。2句子成分检查法通过分析句子成分,发现句子有无语病的方法。检查主干成分时,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看有无应该有的主干成分,二是看主干成分之间在语法、语义上能否搭 配;检查枝叶成分时,要特别注意从语义上去考察定语、状语、补语对中心语的限制、修饰是否恰当,是否严密。3排除检查法这是一种不做句子的主干成分、枝叶成分等句法分析,从头依序往后检查,在检查中逐步排除没有语病的成分,最后针对

25、有问题的局部来分析改正的方法,如“几天 前,人们用一种平静、带着些许不服气的眼光目送中国女排夺得亚军而去。依序逐一查去,“几天前、“人们“用一种.“平静、带着些许不服气的眼光目送都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目送中国女排夺得亚军而去,这里动宾搭配不当,“目送的宾语应是“夺得亚军的中国女排离去。4类比检查法这是一种依照自己拿不准正误的句子,造出构造相似、各成分词性一样的句子,看看它们能否成立,以此检查其是否有病的方法。例如:“围墙用的是红砖砌的。这个句子读起来很别扭,但似乎也可以这样说,于是可仿造“桌子用的是红木做的、“文章用的是英语写的、“衣服用的是毛线织的等句子,读一读也感别扭,由此断定原句一定有

26、毛病,改成“围墙是用红砖砌的,就顺嘴了。5 逻辑审视法有些句子从语法构造上检查,似乎看不出毛病,但是却不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也不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样的句子也是病句,如“古典文学 作品都是用天言写的,不容易读懂。古典文学作品不都是用文言写的,唐代的变文、唐宋明清的话本,以及明清*些小说,如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作品都是用古白话写的。原句“都字前加一“大字才符合逻辑。考点 5:语言表达要准确、鲜明、生动;语言运用要简明、连贯、得体-.z.本考点的命题特点是:1可以用客观题型考察,具体表述形式如:以下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什么;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与上下文

27、衔接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什么。可以用主观题型考察,具体表述形式如:用一个单句准确而简明地表述以下几点内容;简述下面一段话表达得体与否的理由。2 本考点检测以连贯、得体为重点。各题涉及内容与考生生活、学习、工作实际联系严密,即或没有联系,也是考生应当关注、知晓的社会现实问题。3从考生实际出发,近两年在选择题里,没有设题考察。语言运用问题在现代文阅读局部表达出来。解题思路 要恰如其分地用语言写人、叙事、绘景、状物,说理,重要的是把握语言运用的三个标准,其次是正确排列语言顺序,最后才是运用行之有效的鉴别方法。1.牢记语言运用的三个标准(1)简明 语句表意时,在清清楚楚表达意思的前提下,要力求简要明白

28、。简要指不重复啰嗦,不拖泥带水;明白指表达没有歧义费解之处。简而明,好;简而不明,不好。(2)连贯 积句成章时,要注意句子之间的联系。联系严密,好;松散脱节,断了气,不好。把意思大致一样的句子,组成一个句群时,不仅要注意句与句间的关联衔接,还要保持语气的通畅一致。(3)得体“得体之“体,既不是指文体,也不是指语体,而是指在书面或口头交际中遣词造句用语,务必恰如其分地表达意思。程度的深浅,色彩的浓淡,范围的大小,语气的强弱等,均要做到分寸感强,与语境保持和谐一致。这是语言运用的最高标准,以此求得语言运用的最正确效果。简明是要求说得明白,连贯是要求说得顺畅,得体是要求说得完好。2正确排列语句顺序

29、语序在汉文学语言中极为重要。句序排列,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1)通读各句,辨明文体。文体不同,语言顺序排列各有各的要求。(2)抓住中心句,旁及其他。-.z.(3)理清文脉,找准展开方式。是按时间推进、空间转移,还是按对照、总分等形式安排。(4)抓住语言标志,如表时间的词语、表方位的词语、表地点的词语、表关联的词语等。(5)小范围调整,大范围组合。(6)把握住说明性、议论性、记叙性语言组织的特点,以此为准进展语言组合,了解语句之间的构造关系。例如:下面六个句子排成怎样的顺序才适宜,选出恰当的一项。语言的变化,短时间内不容易觉察,日子长了就显出来了。不光是古老的话后世的人听不懂。久而久之也会这个地

30、方的人听不懂那个地方的话,形成许许多多方言。同一种语言在不同的地方经历着不同的变化。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永远在那儿运动、变化、开展,语言也是这样。比方宋朝的*熹,他曾经给论语做过注解,可是假设当孔子正在跟颜回、子路他们谈话的时候,*熹闯了进去,管保他们在讲什么,他是一句也听不懂的。A B C D 这是一个说明性语段,说明的中心是语言的变化,说明的顺序是先时间后空间,句子的构造关系是总分关系。经过几个层次的判断,不难看出,C 项排列顺序是正确的。3检查语言运用是否简明、连贯、得体的方法(1)成分分析法 单句运用简明、连贯、得体与否,要从分析句子成分人手,看主要成分搭配好不好,次要成分限制、修饰、补充

31、得对不对,看语序安排得当不得当。(2)语境分析法 词用得对不对,要放到句子的上下文中去品味推敲,句子用得好不好,要放在句群中去辨析,或研究其与邻近句子的关系。(3)语气分析法 一段文字,语言的语气通常是一致的,前后矛盾或频繁变换,均影响表达,造成语气的错乱,既不连贯,也不得体,甚至难以做到简-.z.明。(4)逻辑分析法 表达一件事,论说一个理,说明一种物,描写一处景,其间总有固有的不可任意变动的内部规律也即逻辑性。一组散乱的语句要使之复原成一段表意简明,句意连贯、表达得体的文字,就务必抓住所叙之事、所论之理、所说之物、所写之景本身的固有逻辑,方可一线串珠,成为一个完美的艺术体。考点 6:辨析和

32、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排比、对偶、设问、反问 本考点的命题特点是:1用客观题型检测。具体表述形式是:“以下各句依次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或“以下各句中用了*种修辞方法的一项为哪一项什么,或“以下各句使用的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什么,或以下句中在修辞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什么,或“对以下古诗中加点局部讲解不当的一项为哪一项什么,等等。2近两年在选择题局部虽没有有关修辞的题,但不一定说明今后不考修辞。修辞检测重在考察考生对修辞方法辨析的能力,一般不要求考生运用*种修辞方法写一段文字。实际上,在判断讲解恰当与否的题中已间接考察了考生运用修辞方法写景、状物等方面的能力。不会

33、运用,凭什么判断呢!解题思路 要提高辨析和运用常见修辞方法的能力,善于并巧于解答有关修辞方面的问题,就务须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切实掌握各种修辞方法的概念、形式、用法和作用;二是区分相关修辞方法的异同;三是牢记典型范例以便推此及彼。1.牢记八种修辞方法的概念、形式、用法、作用(1)比喻用乙事物来形象地比方甲事物,甲乙两类事物应是本质相异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运用比喻可以使描景状物形象具体,生动可感;可以使说理论证深入浅出,透辟可信;可以使叙事抒情,引发联想,含蕴深厚。常见的比喻有明喻、暗喻、借喻几种。明喻通常用“像、好似、如同、似等比喻词将本体与喻体联结起来,明快,显豁,具有直接描写的作用;暗喻是本

34、体喻体同时并举,中间多用“是、当做、成了等判断词作比喻词,因而能更直接、更形象、更深刻地表达本体的内容;借喻是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而由喻体直接代本体,因而更耐人思索寻味,对本体的认识也更为深刻,更为鲜明。-.z.(2)比拟把非人的事物或抽象概念当做人来描绘表达,把非物的人或抽象概念当做物来描绘表达,就是比拟。这样的写法可以渲染气氛,能更好地传情达意,又能增强表达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唤起联想,开阔意境,使表意更为深厚蕴藉,如鲁迅的秋夜:“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闪闪地映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作者把天空人格化,似乎天空有“眼,甚至

35、是“冷眼和“微笑,颇带有不屑一颐的神态,寓意极为深刻。比拟有拟人与拟物两种形式。拟人是把物当做人来描写,使物“人性化;拟物是把人当做物来描写,或把此类物当做彼类物来描写,使人“物性化。(3)借代借用与本体事物密切相关的事物的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就是借代。运用借代能使语言更加鲜明生动,易于引起读者联想,加深感受。如叶圣陶小说多收了三五斗:“先生,给现洋,袁世凯,不行么“袁世凯是指铸在民国初年流通的一种钱币上的标记袁世凯的头像。如此称呼银币,是借用了它的特征,既生动形象,又新颖别致。借代中的借体往往带有褒贬倾向,或憎或爱,或抑或扬,因此运用时应注意区别对象,掌握分寸。借代通常有对代与旁代两种

36、。对代指借与本体事物相对的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如特指与泛指相代、局部与全体相代、具体与抽象相代、原因与结果相代;旁代指借伴随的事物的名称代主干事物,如以事物的特征代事物本身、以事物的所在或所属代事物本身、以事物的作者或户地代事物本身、以事物的材料或工具代事物本身。(例略)(4)夸*根据表达需要,对人、事物或其*些方面作尽力 扩大或缩小的描述,就是夸*:运用夸*可以竭力表现特别强烈的感受和极为浓烈的感情,或突出强调人或事物*方面的特征,从而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产生强烈共鸣。一般只适用于文学作品,不宜用于准确性、科学性很强的文体中。当代作家沈虹光的小说散失中写道:“李杵头这人,盐水泡鹅卵

37、石也能下酒,哪一顿桌上没酒眼睛就鼓起来了。通过“盐水泡鹅卵石的夸*、形象地突出了人物嗜酒如命的特征,给人留下的印象极深。夸*一般有扩大、缩小两种。所谓扩大,是指将人、事物的*些特征往大、多、长、高、深、强等方面进展描写;所谓缩小,是指将人、事物的*些特征往小、少、短、低、浅、弱等方面进展描写。例如:“肚子里一点油水也没有,馋的,连跑过去的猪都想啃一口(*-.z.辛欣我们这个年纪的梦)扩大夸*)人物馋劲之强烈被夸*渲染得无以复加,令人掩卷难忘。“生怕这气大了,吹倒了姓林的;气暖了,吹化了姓薛的。红楼梦)(缩小夸*)用“气大吹倒了来夸*形容林黛玉的“弱不禁风之态,用“气暖吹化了来夸*形容薛宝钗肤色

38、的洁白、细嫩、丰盈,不仅奇特,而且诙谐有趣。5 排比用三个或三个以上构造一样或相似,意义相似或相关,语气一致的词、短语、句子或分句等,成串地排列起来以表情达意,就是排比。排比的作用是:构造形式整齐匀称,音律节奏有力而铿锵,语言气势贯穿酣畅。用以写景状物,可以使景物毕现,情景交融;用以写人,可以细致人微,使人物形神兼具;用以抒情,可以淋漓尽致,畅达奔放;用以议论,可以把道理阐述得全面深刻。例如*志摩的散文自剖“我恨的是这时代的病象,什么都是病象:猜忌、诡诈、小巧、挑拨、残杀、互杀、自杀、忧愁、作伪、肮脏。我不是医生、不会治病,我就有一双手,趁它们活灵的时候,我想,或许可以替这时代翻开几扇窗,多少

39、让空气流通些,浊的毒性出去,清的干净的进来。作者连用十几个词进展排比,将他极度憎恶的时代病象一一罗列出来,以此表现他要疗救病象的决心。6对偶用一对构造一样或相似,字数相等或相近的句子或短语来表达相类、相关或相反的意思,就是对偶。对偶可以使语句形式整齐,构造匀称,看起来醒目,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并能鲜明地提醒事物的内在联系,反映事物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文章中的对偶,一般说,形式比拟灵活,但务求整齐匀称。例如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与“肩住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背着因袭的重担与“肩住黑暗的闸门形成了对偶,尽管对句多了个“了字。7

40、设问首先提出疑问,然后自己答复,或者光问不答,就是设问。运用设问可以引人注意,启发思考,增强语气,引出下文,并使文意和言语波澜起伏,跌宕有致。例如郭小川的诗歌出钢的时候:“呵,那里喷出的仅仅是钢花吗不,那是伟大的思想的火花!呵,那里闪耀的仅仅是火花吗不,那是豪情壮志所织成的彩霞!呵,那里仅仅是钢水出炉吗不,那是无穷的生命力的迸发!层层设问,层层作答,表达了对劳动创造现代工业文明的礼赞之情。8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就是反问。反问用不着答复,答案已包含在问语中。运用反问可以表达强烈的感情,以加强语气,引起读者的深思或共鸣。例如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历-.z.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

41、人民消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一个反问句胜过直接宣告他们的败亡,雄辩有力,感情色彩极浓,给人们的感染极强。反问有以肯定形式表否认和以否认形式表肯定两种。上例属于第二种形式。2注意相关修辞方法的区别(1)比喻和比拟的区别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比拟是仿照拟体的特征模拟本体,重点在“拟,此其区别之一。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有主、从之分,不管本体出现与否,喻体都必须出现;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此其区别之二。(2)排比和对偶的区别排比是三个以上语言单位的平列,在构造上要求大体相似,字数要求根本平衡;对偶是两个语言单位的对称,在构造上要

42、求对称,字数要相等。此其区别之一。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提醒语,使句子互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之感,不避重字;对偶的上下两句尽量防止同字重出。此其区别之二。排比用字不计平仄对仗;对偶讲究平仄对仗的工稳。此其区别之三。(3)反问和设问的区别反问要求明确地表示肯定和否认的内容,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认什么;此其区别之一。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此其区别之二。反问只问不答,答在其中;设问有问有答,自问自答;此其区别之三。反问通常有反诘副词“难道、“岂不之类,设问则没有,此其区别之四。(4)反复和排比的区别反复的语言单位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局部反复;排比是三个语言单位以上,此其区别之一。反复的各语言单位的意义是一样的,排比的各语言单位的意思是相关的,此其区别之二;反复的局部是同语重出,排比的各语言单位只有个别字词一样,此其区别之三。(5)借喻和借代的区别借代建立在两事物“相关的根底上,重在指称;借喻是建立在两事物“相似的根底上,重在描绘:此二者区别之一。借代不能换成明喻的形式,借喻可以换成明喻的形式:此二者区别之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