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古文基础知识答案538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古文基础知识答案5385.pdf(3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第一章 工具书一、本章内容要点 1 简答 什么是工具书?工具书的作用是什么?所谓工具书,是指按一定的排检次序将有关知识、资料或事实加以汇编,专供检索查考的书籍。它具有解释疑难、辅助自学、指示门径、提供线索、搜集资料的作用 使用部首检字法,应注意哪些问题?了解各种字(词)典的部首差异;分析字形结构,找出哪一个偏旁是形符;熟悉部首的变体;有些字本身就是部首,不要拆开查找;不容易看出部首的难查字,可以查找“难查字表”或“检字表”。以康熙字典为例,说明汗字部首的位置。汉字绝大多数为合体字,合体字中表示意义的部分称为写形符。康熙字典以形符为部首。其位置主要有以下几种:药、芹、岑、宫,部首在上;然、焚、
2、惫、裳,部首在下;涨、衫、辅、挞,部首在左;放、形、歉、割,部首在右;问、圑、舆、向,部首在内;固、围、闾、阎,部首在外。工具书的编排方法最常见的有哪几种?最常见的有部首编排法、笔划编排法、音序编排法、主题事类编排法。下列各字分别在康熙字典、新辞海、新辞源、汗语大字典的哪一部首?闻:康熙字典、新辞源在耳部,新辞海、汉语大字典在门部:衢:康熙字典、新辞源在行部,新辞海、汉语大字典在彳部;瓣:康熙字典、新辞源在瓜部,新辞海、汉语大字典在辛部;衷:康熙字典、新辞源、汉语大字典在衣部,新辞海在亠部;慕:康熙字典、新辞源、汉语大字典在心部,新辞海在艹部;肥:康熙字典、新辞源在肉部,新辞海、汉语大字典在月
3、部;肓:康熙字典、新辞源在肉部,新辞海在亡部,汉语大字典在月部;近:康熙字典、新辞源、汉语大字典在辵部,新辞海在辶部:陡:康熙字典、新辞源、汉语大字典在阜部,新辞海在“阝(左)”部;苗:康熙字典、新辞源、漠语大字典在艹部,新辞海在艹部。2 填空 工具书按其功能特点主要可分为字典、辞书、书目、索引、文摘、类书、丛书、政书、年鉴、手册、年表等。我国最早的字典是说文解字;最早的词典是尔雅。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文献是班固所撰的汉书艺文志。我国现存最大的中医类书是清代陈梦雷等人编撰的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我国最早的中医专业词典是谢观主编的中国医学大辞典。康熙字典是张玉书、陈廷敬等人编纂的,用的是部首编排法
4、,释字体例是先音后义。说文解字首创部首编排法,分为540部,收字9353个。我国最新的大型字典是汉语大字典,最新的大型词典是汉语大词典。辞通的编撰者是朱起凤,联绵字典的编撰者是符定一,这两部书都是查检古汗语联绵词的专书。中国医籍考 的编撰者是丹波元胤,这是一部中医目录专着。词诠的编撰者是近人杨树达,这是一部查检古汉语虚词的专着。3 选择。A 查找一般字、词的 B查找人物的 C查找地名的 D查找成语典故的 E查找中医药词语的 F查找中医文献的 珍本医书集成F 简明中医词典E 康熙字典A 中医图书联合目录F 中国人名大辞典B 汉语成语词典D 中药大辞典E 中国医籍提要F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C 医学
5、史论文资料索引F 二、课外阅读 1 标点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一卷/国朝徐大椿撰/大椿字灵胎/号洄溪/吴江人/世传/神农本草经/三卷/载药三百六十五味/分上/中/下三品/今单行之本不传/惟见于唐慎微本草所载/其刊本以阴文书者/皆其原文也/大椿以旧注但言其当然/不言其所以然/因于三品之中/采掇一百种/备列经文/而推阐主治之义/有常用之药而反不收入者/其凡例谓辨明药性/使人不致误用/非备品以便查阅也/凡所笺释/多有精意/较李时珍/本草纲目/所载发明诸条/颇为简要/然本草虽称神农/而所云出产之地/乃时有后汉之郡县/则后人附益者多/如所称久服轻身延年之类/率方士之说/不足尽信/大椿尊崇太过/亦一一究其所
6、以然/殊为附会/又大椿所作/药性专长论/日/药之治病/有可解者/有不可解者/其说最为圆通/则是书所论/犹餍筌蹄之末/要于诸家本草中为有启发之功者矣/2 词语注释 国朝:本朝。此指清朝。阴文:此指凹下的文字。推阐:阐发。乃:竟然。率:大都。殊:甚。3 句子今译 又大椿所作药性专长论曰药之治病有可解者有不可解者其就最为圆通则是书所论犹屑筌蹄之末要于诸家本草中为有启发之功者矣 另外徐大椿所写药性专长论说:“药物治病,有可以理解的,有不可以理解的。”此就最是灵活。那么这部书论述的问题,仍然属于治病手段一类非根本性的内容,估计在各家本草中是具有启发作用的啊。4 文意理解 文中指出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有哪些不
7、足之处?一是常用之药不收入;二是因过分尊崇神农本草经,而对方士久服轻身延年之说,也逐一考证其所以然,多有附会。第二章 汉字 一、本章内容要点 1 简答 “六书”的定义各是什么?分别两个字例说明。象形字:说文解字叙云:“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如:“止”象人足趾形;“羊”象羊头形,以羊头形代表羊的整体。指事字:“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如:“寸”短线指示手隙下一寸处,表示寸口部位;“本”,以短线指示木下,表示树根。会意字:“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如:“步”象前行时两足一前一后,表示行走;“秉”手持一束禾,表示禾束。形声字:“形声者,以事为名
8、,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如:“屈”,说文:“连也,从尾,出声”“亭”,说文:“民所安定也,亭有楼,从高省,丁声。”转注字:“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因尚无定论,字例从略。假借字:“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如:表示兵器的“我”假借为第一人称代词;表示鸟名的“难”假借为“困难”的“难”。最基本的汉字类型是什麽?举例就明汉字是如何以基本类型为基础发展的。最基本的汉字类型是象形字。如:“木”像树木形,以此爲基础,加指事符号,就有了“本”、“末”等指事字;舆其他象形符号组合使用,就有“杲”、“杳”等含意字;在形声字中作形符用,有“松”、“桃”等,作声符用,有“沐”、
9、“休”等。形声字包含哪两个结构成份,它们在形声字的组合中各有什么功能?形声字包含形符表意与声符表音两个结构成分。形符表示字的类属意义,声符表示字的读音。下列形符(部首)各表示什麽意羲?其中有些形符在组字时书写形体有何变化?又:表示人的右手形。宀:表示房屋。歹:表示剔去肉的残骨。肉:表示切成块的肉。组字为“月”。攴:表示扑擎。组字为“夂”。贝:表示贝壳,上古以只为货币。酉:表示酒。辵:表示行走。组字为“辶”。邑:表示邦圆。组字为“阝(右)”。阜:表示山阶。组字为“阝(左)”。页:表示人头。何谓通假字?何谓古今字?试举例说明。通假字:本有其字未使用,却借写了当时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其他字,而这两个字
10、在意义上并不相同,古人的这种用字方式称为通假,也称通借,借写的字即为借字。如:太素顺养“夜卧蚤起”的“蚤”通“早”。古今字:指在一个原有字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或改换形符另造新字,以分担原有字一部分义项的文字现象。如:灵枢外揣“故远者,司外揣内”的“司”同“伺”。2 解释下列条文中加附篆文的文字的造字结构 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形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会意);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形声);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形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象形);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形声)。肝
11、(形声)、心(象形)、脾(形声)、肺(形声)、肾(形声),五藏皆为阴(形声);胆(形声)、胃(象形)、大肠(形声)、小肠、膀(形声)胱、三焦(形声),六府皆为阳(形声)。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形声),闻(形声)而知之谓之圣(会意),问(形声)而知之谓之工(象形),切(形声)脉而知之谓之巧(形声)。丹(象形)沙(会意),味(形声)甘(象形),微(形声)寒(会意),主身(指事)体(形声)五藏(形声)百病(形声),养(形声)精神,安(会意)魂(形声)魄(形声),益(会意)气明(会意)目(象形)。3 指出下列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 歧:从止,支声。伯:从人,白声。经:从糹,至声。络:从糹,各声。腧:从肉,
12、俞声。瘈:从疒,契聱。疭:从疒,从声。胸:从肉,匈声。膺:从肉,雁声。窍:从穴,敫声。闷:从心,门声。羸:从羊,声。瘦:从疒,叟声。恬:从心,舌声。憺:从心,詹声。罔:从网,亡声。辨:从力,辡声。错:从金,昔声。昃:从日,仄声。历:从日,厤声。历:从止,厤声。疬:从疒,历声。考:从老省,丂声。感:从心,咸声。旗:从 ,其声。时:从日,寺声。膈:从肉,鬲声。髀:从骨,卑声。霜:从雨,相声。鍼:从金,咸声。独:从犬,蜀声。物:从牛,勿声。瓣:从瓜,辡声。收:从攵,丩声。脩:从肉,攸声。旌:从 ,生声。应:从心,雁声。颖:从禾,顷声。4 写出下列繁体字相应的简化字 辨:办。補:补。纔:才。徹:彻。麈
13、:尘。衝:冲。醜:丑。導:导。尋:寻。對:对。發:发。髮:发。礬:矾。複:复。複:复。靈:灵。盧:庐。竅:窍。竊:窃。歡:欢。頭:头。無:无。獻:献。厭:厌。壓:压。與:与。棗:枣。雞:鸡。獲:获。舊:旧。劇:剧。稱:称。審:审。態:态。檯:台。臺:台。颱:台。風:风。濕:湿。麤:粗。圍:围。涩:涩。穀:谷。浅:浅。癧:疬。癘:疠。5 辨识并注明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古字、异体字 (1)用“某,通某”格式注明通假字 夫卧,使食靡宵,散药以流行者也。辟卧于食,如火于金,故一昔不卧,百日不复。靡:通“糜”。辟:通“譬”。昔:通“夕”。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友鬓颁白。颁:通“斑”。肝悲哀动中则伤魂,
14、魂伤则狂忘不精。忘:通“妄”。若不结胸,但头汗出,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也。剂:通“齐”。孙真人方:主脚气及上气,取鲫鱼一赤长者作脍,食一两,顿差。赤:通“尺”。(2)用“某,同某”格式注明古字 君有病,往四五日,君要胁痛。要:同“腰”。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支:同“肢”。府:同“腑”。阳气畜积,久留而不写者,其血黑以浊。畜:同“蓄”。写:同“泻”。病在内,脉来上大下兑,濡滑如雀之喙,曰平。兑:同“锐”天府二穴,在掖下三寸,臂臑内廉动脉。掖:同“腋”。(3)用“某,某的异体字”格式注明异体字 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胷中,是谓大悗。故气乱于心,则烦心密嘿,俛首静伏。胷:“胸”的异体字。
15、悗:“闷”的异体字。俛:“俯”的异体字。治伤寒时气温病方:取生杼木削去黑皮,细切里白一升,以水二升五合煎,去滓,一一服八合,三服差。杍:“梓”的异体字。是动则病:凄凄然振寒,善伸数欠,颜黑。病至,人与火。:“恶”的异体字。五里二穴,主嗜卧,四胑不欲动摇。胑:“肢”的异体字。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冐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冐:“冒”的异体字。6 综合运用本章第二、三节的知识,注释下列文字中加点号的字的音义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 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欬者,小柴胡汤主之。:音 xi,“胁
16、”的异体字。嘿嘿:音 m m,同“默默”。鞭:音 yng,“硬”的异体字。欬:音 k,“咳”的异体字。心欲酸,食苦则皮稿而毛 ,谓火胜金也。稿:音 go,同“槁”。:音 b,“拔”的异体字。小品方云:伏苓丸治任身姐病,患心中烦闷,头重眩目,憎闻饭臭,便欧逆吐闷颠倒,四支委热,不自胜持,服之即效。伏:音 f,同“茯”。任:音 r,同“妊”。身:音 shn,通“娠”。姐:音 z,“阻”的俗体分化字。欧:音 u,通“呕”。支:音zh,同“肢”。解散大麦麨方:取大麦,炒令汗出,燥便止,勿令太焦。春去皮,净淘,蒸令熟,暴干,熬令香,细末,绢下,以冷水和服三方寸匕,日再。:音 mi,“”的繁体字。:音 c
17、hio,今作“炒”(炒米或麦,名词义)。春:音 chng,“舂”的误字。浮:音 jng,“净”的异体字。暴:音 p,“曝”的古字。7 根据文字知识和中药知识,辨识以下图片中的文字 右起第一行新修本草菜部卷第十八(青山求精堂藏书画之记)(森氏)右起第二行 司空上柱国英国公臣绩等奉 敕撰 右起第三行菜上 白瓜子 白冬瓜 瓜蒂 冬葵子 葵根 右起第四行苋实 苦菜 荠 芜菁 莱菔 右起第五行 龙葵 菘芥 苜蓿 荏子 右起第六行 蓼实 葱实 韭 白襄荷 菾菜 右起第七行 苏 水苏 假苏 香薷 薄荷 二、课外阅读 1 标点 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
18、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史官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乂/万品以察/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着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19、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事/依声托事/令/长/是也/及宣王太史籀/着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至孔子书六经/左丘明述春秋传/皆以古文/厥意可得而说也/黄帝史官仓颉如何创造文字?仓颉最初创造文字是根据物类画出形体 “文”和“字”有什么不同?“文”是事物的本象,“字”是“文”的孳生,使文字的数量增多。第三章 词义 一、本章内容要点 1 简答 词义演变的主要现象有哪些?各举例说明。词义演变的主要现象有扩大、缩小与转移。扩大如:硕,说文页部:“硕,头大也。”今义则谓大。缩小如:子,本为孩子的统称,包括男孩与女孩,后来缩小为男孩。转移如:汤,本义为热水,
20、转移为煮熟食物的汁液义。词义引伸的一般规律有哪些?各举例说明。词义引伸的一般规律有由具体义到抽象义、由特定义到一般义、由实词义到虚词义。由具体义到抽象义的如:“气”本义是云气,亦即气体,除了可以引申出元气、卫气、脉气等具体义,还可以引申出气质、气势等抽象的意义。由特定义到一般义的如:“登”本义特指上车,后来引申为凡上升的都可称为登,如登山,登机等的一般义。由实词义到虚词义的如:“颇”的本义是头偏,引伸为凡偏之称,这些都是实词义,偏有大偏、小偏之称。大偏则有很、甚义,小偏则有稍微义,这些都是虚词义。何谓同形词语?各举例说明。古今同形异义词语称为同形词语。主要可分为四类:今语一个双音词与古语两个单
21、音词同形。如丹溪翁传“时方盛行陈师文,裴宗元所定大观二百九十七方。”“时方”不是相对与“经方”而言的双音名词。而是没有结构关系的两个单音节词。“时”指“当时”,“方”为“正在”的意思。今语双音词与古语双音词同形。如:养生论:“驰骋常人之域,故有一切之寿。”其中的“一切”意为“一般”、“普通”,而不是今义“全部”、“一律”。今语双音词与古语词组同形。如:大医精诚:“邀射名誉,甚不仁矣!”“名誉”不是双音名词,而是联合词组,意为名声和赞誉。今语词组与古语词组同形。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其中的“体重”不是偏正词组“身体的重量”之意,而是主谓词组“身体重滞”之意。何谓复
22、用词语?各举例说明。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多见于两个)词根(现称单音词)合成的词称为复合词(现称复用词语)。通常分为三类:同义复用词语。如:医话四则:“岂知脉理微茫,又有不可臆断者。”“微”与“茫”都有“模糊不清”义,“术数”、“微茫”属同义复用词语。反义复用词语。如:神农本草经卷三:“狗脊,味苦平,主腰背强、关机缓急。”,“缓急”偏义于“急”。类义复用词语。如:灵枢痈疽:“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营气”偏义于“营”。何谓简称词语?各举例说明。所谓简称词语,即以简略的词语表示所指事物的全称。人名简称如:开宝重订本草序:“至梁贞白陶景乃以 别录参其本经。”“陶景”
23、即陶弘景。书名简称南阳活人书张葳序:“葛稚川作肘后,孙真人作千金,陶隐居作集验,玄晏先生作甲乙。”肘后是肘后备急方的简称,千金是备急千金要方的简称,集验是集验方的简称,甲乙是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的简称篇名简称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别着原补一篇,使不预三法。”原补是推原补法利害非轻说的简称。药名简称。良方自序:“如乳石之忌参、术,触者多死。”“参”、“术”是“人参”、“白术”的简称。方名简称瘟疫论类编自序:“第人以瘟疫证候有类伤寒,故往往以治伤寒之法治之,即有心知其未稳者,亦不过于麻、桂、青龙等汤中加以凉药而止。”“麻”、“桂”、“青龙”是“麻黄”、“桂枝”、“大青龙”、“小青龙”等汤的简称。穴
24、位名简称标幽赋:“二陵二蹻二交,似续而交五大;两间两商两井,相依而别两支。”“二陵”谓阴陵泉、阳陵泉两穴,“二蹻”谓阴蹻、阳蹻两穴,“二交”谓阴交、阳交两穴,“两间”谓二间、三间两穴,“两商”谓少商、商阳两穴,“两井”谓天井、肩井两穴。何谓略用词语?各举例说明。所谓略用词语,是指古书中只用一个单音词,其义却包含与之相反或相类的某个单音词的意义。如:本草纲目旋覆花:“水泽边生者,花小瓣单;人家栽者,花大蕊簇:盖壤瘠使然。”“水泽边生者,花小瓣单”其原因是“壤瘠”;“人家栽者,花大蕊簇”,其原因当是“壤肥”。“瘠”谓“瘠肥”义。此是一词而兼有与其相反之义。脉经诊损至脉:“身安卧,卧不便利,耳目不明
25、,是魂损也。”“耳目不明”谓耳目不聪明,即耳不聪,目不明,“明”谓“聪明”义。此是一词而兼有与其相类之义。古代医书中的表数词语有哪几种?各举例说明。古代医书中的表数词语有表序数、表乘数、表虚数、表比较数、表分数等。表序数如:千金要方诸风:“中风大法有四:一曰偏枯,二曰风痱,三曰风懿,四曰风痹。”表乘数如:素问六节藏象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表虚数如: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244条:“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十日”表示多日。表比较数如:中藏经寒热论:“阴中之阴中者,一生九死;阳中之阳中者,九生一死。”“一生九死”与“九生一死”,通过“一”与“九”的比较,说明生与死概率之大
26、小。如:五十二病方:“竈黄土十分升一。”“十分升一”即十分之一升。辨别词语意义的方法主要有哪些?各举例说明。辨别词语意义的方法主要有根据上下文意、依照对举词语、遵循使用惯例、联想词语组合等。1 根据上下文意如: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356条:“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据上文“先治水”,知下文“却治其厥”的“却”当意为“后”。此是据本句文意。针灸大成医案:“男子尺脉固宜沈实,但带数有力,是湿热所致,有余之疾也。医作不足治之,则非矣。性畏针,遂以手指于肾俞穴行补泻之法。”首句既明言为邪气有余之疾,次句又指出他医作正气不足疗治之非,则末句所述正碓治法就不会是既补又泻,
27、而应为泻法,可知“补泻”义偏于“泻”。此是据本段文意。2 依照对举词语如:标幽赋:“头风头痛,刺申脉与金门:眼疗眼疼,泻光明于地五。”“于”并非介词,而是表并列的连词,这可从它的对举之词“与”得知。此是依照对举的同义词语。素问调经论:“取分肉间,无中其经,无伤其络,卫气得复,邪气乃索。”“索”与“复”对举,“复”谓恢复,可知“索”谓离散。此是依照对举的反义词语。3 遵循使用惯例如:侣山堂类辨自序:“余家胥山之阴,峨嵋之麓。”“阴”与“山”搭配,“阴”指北。此是词语搭配惯例。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自序:“现行医方山积,便可指示,何用此为?”“为”用于句末,是表疑问的语气助词。此是用词位置惯例。4 联想
28、词语组合如:本草约言自序:“因命曰约言,公之海内,庶几案头箧际,可披可携。”联想现代汉语有双音词“披阅”,置入句内,讲得通,可知“披”即披阅义。此是联想同义连用。脉经序:“诚能留心研穷,究其微赜,则可以比踪古医,代无夭横矣。”成语有“比肩接踵”保留了“比”的“并列”义。此是联想成语古义。2 单项选择题 含有比较数的是(B)A 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B 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C 邪退六七,急宜补之;虚回五六,慎毋再补。D 设令向壁卧,闻师到,不惊起而盻视,若三言三止,脉之咽唾者,此诈病也。与水名搭配,“阳”所指方位是(D)A 东 B南 C西 D北 “诸”意为“之乎”的条件是处于(D)A 陈
29、述句句末 B祈使句句末 C 感叹句句末 D疑问句句末 含有略用词语的是(B)A 桂葛投,鼓邪出,外疏通,内畅遂。B 趺阳脉不出,脾不上下,身冷肤硬。C 尝见人臀股间受箭伤者,未必即死,此之利害不过如是。D 元始五年,举天下通知方术本草者,在所为驾诏传诣京师。在“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沈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中,据上文的“寸脉”,可知下文的“下部脉”指(B)A 关脉 B尺脉 C趺阳脉 D人迎脉 在“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中,据上文“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可知下文“脉不远”后含有的意义是(D)A 手足厥冷 B手足不厥冷 C手足温 D手足不温 3 多项选
30、择题 “缓急”偏义于“急”的是()(B)(C)()A 病势有轻重,则取之有缓急。B 狗脊,味苦平,主要背强,关机缓急。C 凡古今病名率多不同,缓急寻检,常致疑阻。D 有性急者遭迟病,更医而致杂投;有性缓者遭急病,濡滞而成难挽。此缓急之为害也。含有同形词语的是(A)(B)()(D)A 当备后事为要,此终于二十七朝前后足矣。后果至期而殁。B 一老妇年近七旬,背疮已过半月,形势全然可畏。C 男子脉微而涩,为无子,精气清冷。D 味有质,故下流于便写之窃。含有类义复用词语的是(A)(B)(C)(D)A 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B 士大夫不耐痛养,必欲除之。C.补者,以谷肉果菜养口体者也。D.营卫稽留于经脉
31、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含有分数的是()(B)(C)(D)A 三而三之,合则为九。B 检其平日所服,寒凉者十六,补肝肾者十三。C 丸散云刀圭者,十分方寸匕之一,准如梧桐子大也。D 用千金神秘汤加麻黄,一服喘定十之五。属于对举词组的是(A)(B)()()A“嗜欲煎其内,权位牵其外”的“嗜欲”与“权位”B“暴过不生,苛疾不起”的“暴过”与“苛疾”C“数月运腕,始成篇帙”的“运腕”与“篇帙”D“暨炎晖纪物,识药石之功”的“炎晖”与“药石”说法正确的是(A)(B)(C)(D)A“粤”用于句首,是语气助词。B“为”用于句末,是语气助词。C“云”用于句末,是话气助词。D“之”用于主语与谓
32、语之间,是结构助词,没有实际意义。说法正碓的是(A)()(C)(D)A“屈信”搭配,“信”通“伸”。B “亡”与“虑”、“何”、“失”、“如”等搭配,“亡”通“无”。C“得无(或毋、非、莫、不、勿等)乎(或欤、哉等)”意为“莫不是吧”。D“特(或但、徒、独、第、直等)耳(或尔、而已等)”意为“只是罢了”。含有虚数的是(A)(B)()(D)A 人一呼则八万四千毛窃皆阖,一吸则八万四千毛窃皆开。B 其变状多端,乃至三十六种、九十九种,而方不皆显其名也。C 阴中之阴中者,一生九死;阳中之阳中者,九生一死。D 紫石英,味甘温,主心腹咳逆、邪气,补不足,女子风寒在子宫,绝孕十年无子。二、课外阅读 1 标
33、点 人身有九窍/阳窍七/眼耳鼻口是也/阴窍二/前后二阴是也/阳气走上窍/而下入于阴位/则有溺泄腹痛之候/阴气走下窍/而上入于阳位/则有窒塞耳鸣之候/故人当五十以外/肾气渐衰于下/每每从阳上逆/而肾之窍开于耳/耳之聪司于肾/肾主闭不欲外泄/因肝木为子/疏泄母气/而散于外/是以谋虑郁怒之火一动/阴气从之/上逆耳窍,/窒塞不清/故能听之近不碍/而听远不无少碍/高年之体大率类然/然较之聋病/一天一渊/聋病窍中另有一膜遮蔽/外气不得内入/故以开窍为主/而方书所用石菖蒲/麝香等药/及外填内攻等法者/皆为此而设/至于高年/阴气不自收摄/越出上窍/此理从无一人会及/反以治少壮耳聋药及发表散气药/兼带阴虚为治/
34、是以百无一效/不知阴气至上窍/亦隔一膜/不能越出窍外/只于穷中泊泊有声/如蛙鼓蚊雷/鼓吹不已/以故外入之聋为其内聱所混/是以听之不清/若气稍不逆上/则听稍清/气全不逆上/则听全清矣/余潜心殚虑/悟明此理/凡治高年逆上之气/屡有奇效/方中大意/全以磁石为主/以其重能达下/性主下吸故也/而用地黄/龟/胶群阴之药辅之/更用五味子/山茱萸之酸以收之/令阴气自旺于本宫/不上触于阳窍/由是空旷无碍/耳之于聱/似谷之受响/万籁之音/尚可细聆/岂更与人声相拒/艰于远听耶/此实至理所在/但医术浅近之辈不能知之/试观人之收视而视愈明/返听而听愈听者/然后知余之斯言非臆说也/谨论/2 词语注释 候:证候。司:主管。
35、一天一渊:一天一地。形容差别甚大。殚:竭尽。本宫:此指耳窍。上:向上。收视:无视。形容尊心致志。返听:无听。形容专心致志。臆说:主观的说法。谨:恭敬。3 句子今译 是以谋虑郁怒之火一动,阴气从之,上逆耳窍,窒塞不清,故能听之近不碍,而听远不无少碍。高年之体大率类然。因此思虑忧郁愤怒的肝火一旦发作,阴气随从它,逆向朝上聚于耳窍,遂使耳窍阻塞不清,所以听近处声响没有一点阻碍,但是听远处声响就有一些阻碍。老年人的身体大致如此。耳之于声,似谷之受响,万籁之音,尚可细聆,岂更与人声相拒,艰于远听耶?耳窍对于声响,好像空荡的山谷受纳回聱,各种声响尚且可以仔细聆听,难道还同人聱阻格,对听取远处声音艰难吗?4
36、 文意理解 高年耳聋的原因是什么?肾衰。少壮耳聋与高年耳聋的治则有何不同?少壮耳聋以开窍为主,高年耳聋以滋阴沉降为主。第四章 语法与修辞 语法与词义句意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各举例说明。何谓词类活用?主要有哪些种类?各举例说明。所谓词类活用,是指古文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及数词等,在特定的语言环境即上下文中,其属性(词性)、作用和意义常常临时发生变化,具有了其原本没有的属性(词性)、作用和意义的语法现象。主要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如:丹溪翁传“非其友不友”的后一个“友”。名词活用作状语,如:丹溪翁传“始皆心服口誉”中的“心”,“口”分别表示“服”,“誉”的方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如:扁鹊传“
37、过邯郸,闻贵妇人”中的“贵”。使动用法如:扁鹊传“臣能生之”中的“生”。意动用法如:扁鹊传“轻身重财”中的“轻”和“重”。何谓使动用法?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有何异同?各举例说明。简言之,就是“主语使宾语具有谓语所表达的意义。”对使动词的解释,都是“使(让、令、叫)使动词”的格式。动词的使动用法如:扁鹊传“闻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名词的使动用法如:新唐书孙思邈传“帝叹曰:“有道者”欲官之。”;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如:刘宾客文集医药“过当则伤和,是以微其气也。”何谓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有何异同?各举例说明。简言之,就是“主语认为宾语具有宾语所表达的意义”或“主语把宾
38、语当做谓语所表达的意义。”名词的意动用法即“主语把宾语当做谓语所表达的意义。”如:扁鹊传“其后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主语认为宾语具有宾语所表达的意义”如:扁鹊传“轻身重财,二不治也。”特殊语序有哪些种类?其形成的原因或规则主要是什么?各举例说明。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一般是为了强调谓语。如:本草纲目原序“予窥气人,睟然貌也”为了强调“貌”。宾语前置:1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一定置于谓语之前,从而形成宾语前置。如:扁鹊传“血脉治也,而何怪?”中的“何怪”。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一定置于谓语之前,从而形成宾语前置。如:伤寒论序“下次以往,未之闻也。”3用“
39、唯(惟、维)是(之)”、“是(之)”作格式或标志,将宾语置于谓语之前,形成宾语前置。如:伤寒论序“惟名利是图务”4介词宾语前置。如扁鹊传“是以阴阳缓急,故爆促而死。”定语后置:以“者”、“之者”最为常见的格式或标志。如:扁鹊传“问中庶子喜方者”修辞与词义、文意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各举例说明。何谓明喻、暗喻、借喻?各举例说明。明喻:正文、喻文和喻词都出现。如:黄帝内经素问序“有如列宿高悬,奎张不乱。”暗喻:略去喻词,只出现正文和喻文。如:本草经集注序录:“甘草国老,大黄将军。”借喻:喻词和正文都不出现,只用喻文来表示。如:养生论“或益之以畎澮,而泄之以尾闾。”借代、割裂、举隅三者有何异同?
40、各举例分析说明。借代:当两事物虽然不相类似,却有不可分离的联系时,即可借助这一联系,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的修辞手法。如寓意草“余蹙额欲为救全,而无治法。”“蹙额”是思考的结果,表示思考,是以结果代原因。割裂:截取古书中成语的一部分表示本意的修辞方法。如:伤寒论序“忘身寻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冰谷”取自诗经小雅小宛“揣揣小心,如临于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以“冰谷”表示“临于谷”、“履薄冰”之意举隅:举一义或局部之义而兼见他义的修辞方法。如:新修本草序“五味或爽,时昧甘辛之节。”上言“五味”则下之“甘辛”自然是遍指酸苦甘辛咸五味。乃举偏概全之法。何谓分承?有何作用?举例分析说明。分承:在
41、一个句法结构中,至少有两个并列的片语的修辞手法。作用:言简意赅,避文句板滞之嫌。如:华佗传“耳目聪明,齿牙完坚。”“耳目聪明”谓耳聪目明,“齿牙完坚”谓吃完牙坚,都是下文两语依次承受上文两语,分别构成两套平行的主谓结构,是主谓并举的顺承式分承。何谓互备?有何作用?举例分析说明。互借:上下文各言一语而其义互相具借的修辞手法。作用:两物各取一边而省文。如:素问痹论“五脏有俞,六府有合。”“五脏”与“六府”互备。上言“俞”,下文讲“合”上下文都有俞、合的意思。即五脏六府都有俞有合。2 单项选择题 含有名词活用作动词的句子是(D)A 于是诸医笑且排者,始皆心服口誉。B 国之大臣,荣其宠禄,任其大节,有
42、灾祸兴,而无改焉,必受其咎。C 华佗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D 图像虽显,而意有未达者,不翼以说,其奥难窥。含有意动用法的句子是(B)A 世所谓走方者是也,人每贱薄之。B 抗志以希古人,虚心而师百氏。C 闻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D孔安国序尚书曰:“伏羲、神农、皇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含有定语后置现象的句子是(C)A 是拒于德而后游于艺者也,宜其得心应手,驱遣鬼神。B 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衡,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C 虑此外必有异案良方,可以拯人,可以寿世者,辑而传焉。D 普依准佗治,多所全济。含有借喻的句子是(C)A 庶厥昭彰圣旨,敷畅玄言,有如列宿高悬,奎张不乱,深泉净
43、滢,鳞介咸分。B 先生过小国,幸而举之,偏国寡臣幸甚,有先生则活,无先生则弃捐填沟壑。C 或益之以畎澮,而泄之以尾闾。D 有素不相识,遇延辨证,病家既不识医,则倏赵倏钱;医家莫肯任怨,则惟芩惟梗。含有分承的句子是(B)A 是以春夏归阳为生,归秋冬为死。B 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C 夫一人向隅,满堂不乐,而况病人苦楚,不离斯须。D 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3 多项选择题 含有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句子是(ADE)A 世所谓走方者是也,人每贱薄之。B 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颈鹤顾,引挽腰体。C 若夫发天则地,随应而动,和之者若乡,随之者若影。D 为问今之乘
44、华轩,繁徒卫者,胥能识证、知脉、辨药,通其元妙者乎?俨然峨高冠、窃虚誉矣。E 亦皆负论著而薄诸生,相继引去。含有使动用法的句子是(BC)A 志存救济,故亦曲碎论之,学者不可耻言之鄙俚也。B 帝叹曰:“有道者!”欲官之。C 病方近,则不治其太甚,固守元气,所以老其师。D 其后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E 子不以人所共信者传先人,而以所共疑者传先人,得毋以“艺成而下”之说为斤斤乎?含有宾语前置现象的句子是(ACE)A 取其色之美,而不必唯土之信,以求其至精,凡为此也。B 不此之责,而反诮我为何哉?C 及乎近代诸家,尤不过顺文敷演,而难者仍未能明,精处仍不能发,其和裨之与有?D 时方盛行陈师文,裴宗元所
45、定大观二百九十七方,翁穷尽昼夜是习。E 则圣人不合启金腾,贤者曷为条玉版?可以表示假设的虚词有(AC)A 使 B自 C或 D顾 E设 含有借代的句子有(CD)A 邪客于臂掌之间,不可得屈,刺其踝后,先以指按之,痛乃刺之,以月死生为数。B 迄明,始有吴鹤皋之集医方考,文义清疏,同人脍炙,是以梨枣再易。C 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D 迄今三易星霜,而筋力犹然与往昔无异。E 余蹙额欲为救全,而无法治。(二)课外阅读 1 标点 扁鹊医如秦鉴烛物/妍媸不隐/又如奕秋遇敌/著著可法/观者不能察其神机/仓公医如轮扁斲轮/得心应手/自不能以巧思语人/张长沙如汤武之师/无非王道/
46、其攻守奇正/不以敌之大小皆可制胜/华元化医如庖丁解牛/挥刃而肯綮无碍/其造谐自当有神/虽欲师之而不可得/孙思邈医如康成注书/详于训诂/其自得之妙/未易以示人/味其膏腴/可以无飢矣/庞安常医能启扁鹊之所秘/法元化之可法/使天假之年/其所就当不在古人下/钱仲阳医如李靖用兵/度越纵舍/卒与法会/其始以/颅顖方/着名于时/盖因扁鹊之因时所重/而为之变尔/陈无择医如老吏断案/深于鞫谳/未免移情就法/自当其任则有余/使之代治则繁剧/许叔微医如顾恺写神/神气有余/特不出形似之外/可模而不可及/张易水医如濂溪之图太极/分阴分阳/而包括理气/其要以古方新病自为家法/或者失察/欲指图为极/则近乎画蛇添足矣/刘河间
47、医如橐驼种树/所在全活/但假冰雪以为春/利于松柏而不利于蒲柳/张子和医如老将对敌/或陈兵背水/或济河焚舟/置之死地而后生/不善效之/非溃则北矣/其六门叁法/盖长沙之绪余也/李东垣医如丝弦新絙/一鼓而竽籁并熄/胶柱和之/七弦由是而不谐矣/无他/希声之妙/非开指所能知也/严子礼医如欧阳询写字/善守法度而不尚飘逸/学者易于摹倣/终乏汉晋风度/张公度医专法仲景/如简斋赋诗/并有少陵气韵/王德肤医如虞人张罗/广络原野/而脱兔殊多/诡遇获禽/无足算者耳/2 词语注释 鉴:镜子 著著:著,同“着”下棋走一步,就叫着 肯綮筋骨结合处。肯,骨头上附着的肉。綮,筋肉结节处 假:给予写神:描绘神情 家法:汉初传授经
48、学,各家有异,弟子不得改变老师所授,谓之家法,故家法实指一派或一家的学说 绪余:残馀。同义词复用。絙:旋紧。竽籁:泛指美好的乐声 希声:极细微的声音。(11)开指:初学弹奏乐器的人。此喻初学医之人。3文意理解 如何理解“指图为极”?其中“图”和“极”分别比喻什么?指图为极:谓把太极图图营作太极。周敦颐的太极图本是对太极的图解,太极为源,太极图为流。“指图为极”则混淆了两者的关系。这里以图比喻张氏的学说,以太极比喻内经,说张氏的学说本渊源于内经,后人不察,而以流为源。如何理解刘河间“但假冰雪以为春,利于松柏而不利于蒲柳”?冰雪:比喻寒凉药。春:比喻愈病之药或恢复生机的手段。松柏:论语子罕:“岁寒
49、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因其耐受严寒,用以喻强健的体质。蒲柳:晋书顾悦之传:“蒲柳常质,望秋先零。”蒲柳即水杨,因其早雕,用以喻衰弱的体质。这里是说刘河间治病多用寒凉药物 如何理解张子和“医如老将对敌,或陈兵背水,或济河焚舟,置之死地而后生”?陈兵背水:把部队陈列于背依河流的阵地,以示死战。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军皆殊死战,不可败。”济河焚舟:过河以后烧掉渡船,以示不欲生还。左传文公三年:“秦伯伐晋,济河焚舟,取王官及郊。”杜预注:“示必死也。”这里运用“陈兵背水”、“济河焚舟”两则典故,比喻张从正善用攻治之法,使垂危病人绝处逢生。第五章 注释 一、本章内容要点 1
50、 简答 古代医书注释包含哪些内容?各举例说明。古代医书注释包含注明字音、解释字词、串讲句意、单发义理、分析语法、说明修辞、剖析句读、揭示旨意、校勘正误等内容。注明字音如:灵枢淫邪发梦“及居深地窌苑中”张志聪注:“窌音教。”此是直音法。太素寒热相移“胆移热于脑,则辛烦鼻淟”杨上善注:“淟,他典切,垢浊也。”此是反切法。解释字词如:灵枢玉版“闚门而刺之者,死于家中”张志聪注:“闚窥同。”此是解释异体字。素问腹中论:“帝曰:善。何以知怀子之且生也?岐伯曰:身有病而无邪脉也。”王冰注:“病谓经闭也。”此是解释特定含义。串讲句意如:太素尺寸诊:“脉小弱以涩者,谓之久病。”杨上善注:“小弱以涩,是阴阳虚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