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农村劳务输转工作调研报告5886.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研报告】农村劳务输转工作调研报告5886.pdf(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1/2 农村劳务输转工作调研报告 按照工作安排,近期,我们利用一月时间,深入原安、灵芝、城川、雷大、治平和贾河 6 乡 18 村,采取走访农户、座谈交流、听取乡村汇报及核算对比等点面结合、归纳梳理的方式,对 XX 年以来农村劳务输转情况进行了调查。为确保调研结果的准确性和实效性,分别选择县域内位于北、中、南不同区域的好、中、差村进行了调查,共走访农户 414 户,填写调研资料 432 份。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劳务输转现状 所调查的 6 乡 18 村共有 109 个村民小组,4106 户 1.9 万人,现有劳动力8270 人,耕地 6.1 万亩,人均 3.2 亩,现有果园 1.7 万亩,
2、饲养大家畜 3930头。调查显示,20 xx 年,18 村共输出劳动力 2030 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 24.5%,户均输出 0.5 人,实现劳务纯收入 1442 万元,农民人均增收 757元,占当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36.4%。(一)劳务输转规模。调查村 XX20 xx 年三年来输出劳动力分别为 2264人、2147 人和 2030 人,整体上人数呈现小幅下降趋势,年均递减 3.6%,输出人员主要集中在西北部和中南部山区贫困村。但灵芝乡苗堡、原安乡乔岔、水股、雷大安乐、曹河等果品产业发展滞后的部分山区村劳务输转人数几乎没有发生变化,劳务仍然是实现其增加收入的主导产业,占其家庭收入的
3、 70%以上。(二)劳务输转人员构成和输入区域。外出务工人员中,男性占 81.3%,女性占 18.7%;年龄构成上,1835 岁占 52.6%,3545 岁占 38.5%,45 岁以上占6.1%,18 岁以下占 2.8%,整体上中青年男性劳力是劳务输出的主流,但 45 岁以上务工人员主要来源于山区贫困村;从文化程度上看,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 2/2 占 86.5%,高中(含中专)及以上占 13.5%;从就业地点看,主要分布在省外宁夏、新疆、内蒙、北京和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及省内兰州、静宁等地。(三)劳务输转方式和从事的行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劳务输转从自发无序的流动,逐步开始向有组织、上规模、有序
4、化、市场化的输转方式转变。有组织输出和县内“北劳南移”的劳务输转人员比例开始增长。据调查,20 xx年,有组织输出占输出人数的 5.2%,较 XX 年的 3.1%提高了 2 个百分点。但自发性输出和亲朋介绍输出仍是我县目前劳务输转的主要方式,分别占输出人数的 61.2%和 33.6%。在务工行业种类上,输出人员主要从事建筑、工业、加工、餐饮、家政、汽车驾驶、社会服务等行业为主,以泥瓦工、技术工、缝纫工、服务员、保安、保姆、司机等职业为主。调查数据显示,建筑行业占 73%,工厂技工和服务行业占 14.7%,其它行业占 12.3%。(四)劳务输转人员培训、就业时间和维权情况。在就业时间上,20 x
5、x年,在外就业 612 个月的占输出总数的 57.7%,务工兼务农,就业时间在 6 个月以下的占 27.2%,一年以上的占 15.1%(含整户外出打工者)。其中,源自中南部乡镇的务工人员就业时间普遍在 612 个月内。在就业培训方面,培训后输出的不到输出总数的 2%,主要以职教中心等机构培训的初高中毕业生为主。在权益维护方面,劳务人员法律意识比较淡薄,约有 90%的务工人员就业时仅签订了口头合同,书面合同签订者仅 10%左右,在劳动保障上始终处于被动的劣势地位,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调查中出现的 5 位工伤人员中,用工方仅为他们开销了医院费用,补全了工伤期间工资,对于后期治疗和劳动保障等一系列问题并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