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派”的新风格500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格派”的新风格5001.pdf(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战期间,荷兰作为中立国与世隔绝,艺术上也自成一派。没有愤怒、虚幻、打破或传承,在极少外来影响的情况下,以蒙德里安和凡.杜斯堡为核心的史称“风格派”的本土前卫流派成立。风格派涉及绘画、雕塑、设计、建筑等诸多领域,从一开始就追求艺术的抽象和简化,排除了一切无用的表现成分而致力于纯粹精神表达的探索。这在当时只有毫无负担的荷兰才能做到。同时,虽然领土狭窄导致设计领域竞争意识强烈,但悠久的尚艺传统和健全的文化资助系统,很大程度上帮助荷兰设计师避免了疲于奔命,自然而然也就供养出了专精纯粹的创作氛围。荷兰设计一贯的“从容”,大抵得见于此。丰富的自然元素通过提炼,压缩为有一定关系的造型表达,直抵“宇宙基本特
2、征”荷兰风格派的艺术手法至今仍是许多欧洲设计风格的母体。以毫不废话的严谨套路将直觉总结到一个神秘高度。这种“从容”孕育出的精确如数学般的艺术处理方式,后来渗入到现代设计的各个领域,成为现代设计永不过时的万能指令,堪称传奇。中落与困惑 然而,全然理性的工业时代风格在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后,还是得迎来社会需求变化的挑战。设计是一种时代现象,与其诞生、发展的社会环境和历史阶段息息相关。20 世纪 20 年代至 50 年代,西方着迷于功能和形态,是因为这两点在当时的日常用品中极为罕见。到了今时今日,生活环境日趋安逸,生活结构越分越细,时间空间、生活态度等主观形而上的需求早已覆盖了一百年前单调粗糙的功能需
3、求了。并不是说功能和形态就此要被淘汰,但至少不应再是设计的全部,设计面对的毕竟是买方市场。荷兰设计的老牌地位近些年就面临着这样的尴尬。单调僵化的极简风格,缺乏人情味的工业产品,无一不在暴露着荷兰因融合过度而没有民族特征的缺点,以及趋利避害导致无功无过的历史。“兼容并包”、“开放语境”,本是荷兰人引以为傲的传统,此时此刻却成了机械化、标准化的温床。太多个性就是没有个性。从风格派开始的“笔笔中锋”,到整个工业时代背景下的现代主义成熟期,荷兰不知不觉从一个先锋者身份慢慢演变成设计话语掌权者,进而落入了意料之中的窠臼,一切自然得毫无惊喜。同时,由于风格派的过分著名,也掩盖住了荷兰设计的其他声音。半个世
4、纪以来,荷兰的许多独立设计师其实对风格派讲究编排的单调方法早已持有异议。设计大师彼得.兹瓦特从青年时期开始,就在努力探索风格派纵横编排以外的画面平衡方法;平面设计大家格特.顿巴、保罗.舒马特更是终其一生都在挣脱风格派阴影。而即便在风格派内部的发展道路上,凡.杜斯堡与蒙德里安也因是否使用斜线的争执最终分道扬镳了,甚至在此后的风格派传承中,杜斯堡“向空间伸展”的主张也逐渐埋没在了蒙德里安的横平竖直之下。都是意料之中的事。任何一个光芒耀眼的主流背后都有许多股反叛力量。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如果说蒙德里安的风格派是针对巴洛克的批判,那么针对风格派提出的批判大概就都出自扯着“个性”旗号的队
5、伍了。然而蒙德里安与风格派却始终未被篡位成功过。荷兰的百年设计,不论荣辱,至今在国际上都难逃“风格派”紧咒。而荷兰设计本身的高度理性主义、精细微妙的细节处理和从未动摇的稳健风格却被武断地忽视了。人们完全忘了,创造风格派的民族,也有一颗可以创造其他风格的头脑。这番难言之隐伴随着荷兰名声在外的“江湖地位”多年,慢慢地将荷兰设计者的改革之心催熟了。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种种对现代主义设计的修正案就已出现,尝试也不算少。但过度包容带来的藩篱,过多祖荫带来的桎梏,让这些实验绵软如同乌托邦,起不到真正作用。到信息时代更为开放和立体的观察方式普及后,一切变得更加短暂易变,艺术对观众的说服力越来越弱,
6、辉煌历史终于成了烫手山芋。发达到一定程度的文明,其实比千疮百孔的烂摊子更难收拾得多。“本能”与景观中的语境 如何再造“本土语境”一切旧繁荣在没落以后都要问这个问题。所幸的是,荷兰人并没有像现代中国在内的许多民族一样,以全盘推翻的姿态挽救没落。他们没有忘记上一次成功的诀窍,就是植根于它们自己的民族本能荷兰文化素来拥有的和谐、平衡、和自我约束的特点。带着“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这个古老哲学命题出现的“本能”展览,正是基于这种创意思维趋向的选集。“本能”出自荷兰导演保罗.费尔胡芬的惊悚片名,用这个名字办展似乎说明了一种态度和决心,另一方面,也暗合了寻找原动力的清零行为。信息时代来临,一切
7、都变得昙花一现,如何在开放立体的观察方式下还能体会丰富细腻的情感知觉这显然不是一百年前的计算速度可以应付的。但“本能”无意对荷兰创意文化下一个单一的定义。现在这个时代已经不再要求标本,定位也彻底过时,追逐意义的速度甚至赶不上意义坍塌的速度。荷兰曾经的辉煌和沉疴都在,艺术和时尚也仍旧有它自己的标识和准则,但在今天到底是否还有必要去讨论何为荷兰特色荷兰在国际语境中对民族和身份的关注并非无中生有,它只是不那么锐利和明显而已。我们必须接受多元的世界里有一种温和的拷问存在,它所创造的感官体验彰显着曾经优越的荷兰文化和创意思维。“本能”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展览,它还是一幅全景蓝图。构成“本能”的六处“景观”
8、(观察角度、无设计化、柔软未来、都市光影、缓慢前行、圆顶剧场),分类不分界,并行穿插地从历史传统中走来,如同马赛克一样拼接起荷兰的现代社会,再在期待中走出工业化的、集体的、标准化的设计主流,把荷兰设计带入一个立足具体语境的创意理念。关于“景观”这种全局性的视角,最早来源于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的佛兰德斯油画。应用在展览的设置中,则是一种基于密集空间展示所需要,但又不拘泥于类型化这一单一维度的分类。在“本能”里,每一个景观都精炼浓缩,有指向性,以它为基础的空间布置系统完全平行,没有主次之分。例如:“观察角度”的空间设置是一个复杂多层面的棱镜建筑;“缓慢前行”则侧重于展现手工艺和科技材料创新间的互动。
9、如此呈现出的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网络,也有利于观众将不同的作品联系起来,同时建立起适合自己的感官星图。策展组此举意在破除荷兰设计如今给人的保守印象,但也不介意“顽固地恪守现实主义精神”这种荷兰标签被重提。在荷兰设计者的眼里,理性的设计传统、具体化精神和形式上的厚重感是他们的瓶颈也是他们的根基,无论是简约还是炫酷,荷兰都不愿意走到极端,即使在破旧立新时期。要以恰当的眼光看待历史,这就是顺应自然的荷兰人的性格。只是如此“中庸”的荷兰设计,究竟能给我们的带来什么惊喜实验、跨界、混合不同文化元素以及勇往直前的自由如果批判地看待这些口号,这都不是荷兰所擅长的,世界也不缺乏这些。荷兰人需要开垦的是所有激进派
10、与保守派都触及不到的那片领域,那片最难掌握的灰色地带。因为荷兰人精于“是”与“不是”之间,精于一种悖论,精于一种精密仪器般的哲学高度,而不是单纯的凌厉或温婉的艺术方式。而这也是最难形容和界定的一种艺术形式。所以策展人卢卡认为这样的展览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知它具体指什么它绝不仅仅是风格、色彩或者造型的角度可以定义的。虽然好的展览既须能够以批判性术语诠释其学术背景,同时又意义明确,即使没有象形补充也易于理解。但艺术和应用艺术本就是一种模糊语言,而其大部分的魔力也来源于这个沟通历程。无论如何,在这次的展览中,当代思维影响下的荷兰创意,带来的不仅是一种“后风格派”时期的集体改良,也不仅是一种新派审美,而是它“全球-当地化=未来”的独特新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