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阅读分析1135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阅读分析11355.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阅读分析 式微 这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以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直抒胸臆,堪称“饥者歌其食,芳者歌其事”的经典之作。重章换字,押韵和谐。体现了一唱三叹、余味无穷的特色。体现了诗经精巧凝练的语言,兼有长短的句式,节奏感强。式微诗短短 32 个字,就包含了三言、四言和五言等多种变化,工整与灵活相整合,参差错落,能极力地表达主人公思想感情的起伏。而其句式的选择又是随着诗的内容和思想感情而灵活变化的,增强了诗的节奏感。总之,式微运用语言的艺术,非但韵律和谐优美,而且用词精巧。子衿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表现了这位热恋中的女子焦急不安、情深意切的真挚感情。全诗五
2、十字不到,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眼前。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于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诗中表现这个女子的动作行为仅用“挑”“达”二字,主要笔墨都用在刻画心理活动,如前两章对恋人既全无音信、又不见影儿的埋怨,末章“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独白。两段埋怨之辞,以“纵我”与“子宁”对举,急盼之情中不无矜持之态,令人生出无限想象,可谓字少而意多。末尾的内心独白,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可谓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本诗的作者是 唐 代著名的诗人孟浩然。2本诗前四句描绘 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后
3、四句写 渴望出仕和希望得到对方援引 的心情。3描绘“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所展现的画面。水汽蒸腾笼罩整个云梦大泽,洞庭湖水波涛汹涌彷彿就要撼动岳阳城一般。4杜甫诗“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的壮阔之美,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与杜诗有异曲同工之妙。5“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句中的“蒸”和“撼”两个动词用得好,好在哪里?“蒸”是“弥漫”之意,写出了水气蒸腾笼罩云梦泽的朦胧景象,突出了洞庭湖的壮阔;“撼”是“摇动”之意,运用夸张,写出了波涛翻滚汹涌的气势,突出了洞庭湖的壮观。6分析尾联的表达技巧,并说说它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化用了“临渊羡鱼
4、”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能够得到张丞相的举荐,入朝为官,报效朝廷的思想 7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借望洞庭湖有感,婉转地向张九龄表白了自己的心愿,前四句描绘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后四句抒写渴望出仕和希望得到对方援引的心情。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阅读练习与答案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1.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B)(错在“离别”和“宦游”是一个词语不能分开,在这里它们起修饰作用)A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2.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A这是一首五言
5、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错在对诗句意思的曲解。诗人与朋友已在外做官了)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3.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说说它好在哪里。答: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而王勃的这两句诗则全无悲伤之情,写得昂扬乐观,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这种对待离别的积极态度值得称道。4.杜少府之任蜀州关于这首唐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B)A、首联点明送别地点与友人去处。一个
6、望字暗寓惜别之情。B、颔联是对友人的劝慰,既是惜别,又是宽慰,惜别中表现了诗人阔大胸襟。C、颈联以好男儿志在四方的哲理来送别好友,令友从倍感温暖与鼓舞。D、全诗语壮情深,表现了诗人宽阔胸襟、真挚友情及以天下为已任的政治抱负。5.对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望”字将送别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州”联系起来了。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表现了依依不舍的伤感之情。(这两句诗意以悲而旷达之胸襟可见,所谓“依依不舍的伤感之情”不能成立)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富于哲理,隐含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意思。D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真挚的情谊和对友人的深情慰勉。6
7、.这首诗表达出来诗人的思想感情是(C)(3 分)A.悲伤流泪 B.离愁别绪 C.深厚情谊 D.黯然伤别 7.对本诗首联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3 分)A.“城阙”指长安,送别之地,“五津”采用借代手法,泛指四川,杜少府上任之地。B.在长安而望“五津”,可“望”并不是实写,这是诗人的想像,使人感到气象宏伟。C.既“望”中可见,则此行并非远别,因而有不必伤别之意,这两句为全诗奠定抒情基调。D.这两句承题,叙将别之时的景象,借景抒情,有依依不舍之意。8.出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B)(2 分)A.首联语句工整,写得十分壮阔。在写景中抒情,暗示了与友人从此天各一方,会面很难。B.颔联写对友人的安慰:彼此处
8、境相同“同是宦游人”,感情一致。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C.“望”字将送别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属州”联系起来了。D.尾联这两句承上作结: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此为邻,别时则不应有儿女之态。9.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说说它好在哪里。(4 分)答: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而王勃的这两句诗则全无悲伤之情,写得昂扬乐观,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这种对待离别的积极态度值得称道。10.此诗的作者是王勃,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11.下列对诗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B)A、这是一首送别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出了送行的
9、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写景气势宏伟,寓不必伤别之意。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写对友人的安慰:彼此处境相同,感情一致。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全句一扫离情别绪,把缠绵的儿女之情一笔撇开,代之以豁达锭观的感情,表现了他不平凡的胸怀和抱负,给人以莫大的鼓舞和安慰。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句承上作结: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此为邻,别时则不应有儿女之态。12.说说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好在哪里?答案: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含深情而寓含哲理。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而这两句则全无伤感之情,写得昂扬乐观,能给友人以安慰
10、和鼓励,这种对待离别的积极态度值得称道。13.本诗中你最欣赏哪一联,请从内容或艺术手法角度作一赏析。答:颈联,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含深情而寓含哲理,一洗以往送别诗中的感情,给人以莫大的安慰与鼓舞。1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为什么能成为诗歌中的不朽名句?答:作者以理性的议论展现友情和别情的新境界,运用形象的比喻写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的深情与厚谊,气象阔大,志趣高远,表达了真正的友谊不受时间限制和空间阻隔,既是永恒的,也是无所不在的新意,成为送别诗中的不朽名句。15.本诗中的破题句是(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16.本诗中最能体现作者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的一联诗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
11、邻)。17.说说“风烟望五津”中“望”字的表达效果。“望”字跨越时空个,将相隔千里的两地连在一起,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同时也为下文面对离别时的乐观积极态度作铺垫。18.“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颂的名句,说说它们好在哪里。答:这两句一扫离别诗情感悲伤、基调低沉的特点,显得昂扬乐观,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19.此诗中,王勃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寄予远方朋友,表明只要心心相印,哪怕距离遥远,也会觉得近在咫尺。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阅读分析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1请描述颔联画面:竹丛小路弯弯曲曲,一直通向幽深的后院,禅房掩映在花丛树林深处。2“万籁此都寂”与“但余钟磬音”是否矛
12、盾,为什么?不矛盾,这是以声衬静。当万物之音全都沉寂,仅有禅院的钟磬之音袅袅不绝,使寂静的禅院更显空寂。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诗中通过描写后禅院的幽静,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送友人 1本诗的作者是 唐 代著名的诗人 李白。2分析本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作者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3赏析首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远处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流过(画面)。运用拟人,生动形象;动静结合,以美景衬哀情,抒发了作者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4赏析“横”与“绕”两字的妙处。“横”是横卧之意,青山横卧外城北面,“横”字运用拟人,生动形象地勾勒出青山的静姿,以美景衬
13、哀情,抒发了作者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绕”是围绕之意,清澈的水围绕着东城,“绕”字,生动地描绘出白水的动态,以美景衬哀情,抒发了作者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5赏析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天上的白云随风飘浮,就像即将远行的友人行踪难定,漂流他方;一轮夕阳缓缓下沉,似乎不忍落山,就像诗人对朋友依依难舍的心情。运用比喻,以浮云孤飞,来去不定,喻游子之心;落日将下,依依不舍,喻故人之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6请简要分析本诗以“萧萧班马鸣”收笔的妙处。诗的最后写诗人与友人挥手告别。两匹马仿佛理解主人的心情,禁不住萧萧长鸣。马尚且如此,人的感情自然不言而喻,不写人而写马,将离
14、别之情渲染得更加深切动人。用马鸣犹作别离之声,衬托离情别绪。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1、从全词的内容上来看,词中的核心形象是什么?词人是怎样来描写其形象的?2、这首词的主旨历来说法不一。有人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词,也有人认为这是一首影射、刺时之作,还有人认为这首词是写作者的寂寞之情的。对此,你是怎么看的?请自选一个角度,结合全词具体分析。答案:1、从内容上看,核心形象是孤鸿。上片用缺月疏桐、漏断人静来烘托它的孤独形象,下片用它不肯随意栖息的行为来表现它孤傲又遭遇冷落的形象。2、这首词借月
15、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作者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抒发了作者的寂寞之情。上片前两句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后两句,既是实写,又通过人、鸟形象的对应,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下片,作者以象征手法,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背景概述】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上片写鸿见人,下片写人见鸿,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全词借物比兴,写景兴怀,托物咏人,物我交融,含蕴深广,风格清奇,为词中名篇。【白话译文】弯弯月亮挂在梧桐树梢
16、,漏尽夜深人声已静。有时见到幽居人独自往来,仿佛那缥缈的孤雁身影。突然惊起又回过头来,心有怨恨却无人知情。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栖息,甘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冷。【作品赏析】苏轼被贬黄州后,虽然自己的生活都有问题,但他是乐观旷达的,能率领全家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渡过生活难关。但内心深处的幽独与寂寞是他人无法理解的。在这首词中,作者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上阕写的正是深夜院中所见的景色。“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漏”指古人计时用的漏壶:“漏断”即指深夜。在漏壶水尽,更深人静的时候,苏轼步出庭院,抬头
17、望月,这是一个非常孤寂的夜晚。月儿似乎也知趣,从稀疏的桐树间透出清晖,像是挂在枝桠间。这两句出笔不凡,渲染出一种孤高出生的境界。接下来的两句,“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周围是那么宁静幽寂,在万物入梦的此刻,没有谁像自己这样在月光下孤寂地徘徊,就像是一只孤单飞过天穹的凄清的大雁。先是点出一位独来独往、心事浩茫的“幽人”形象,随即轻灵飞动地由“幽人”而孤鸿,使这两个意象产生对应和契合,让人联想到:“幽人”那孤高的心境,正像缥缈若仙的孤鸿之影。这两句,既是实写,又通过人、鸟形象的对应、嫁接,极富象征意味和诗意之美地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物我同一,互为补充,使孤独的形象更具体感人。张为臻博客。
18、下阕,更是把鸿与人同写,“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这是直写自己孤寂的心境。人孤独的时候,总会四顾,回头的寻觅,找到的是更多的孤独,“有恨无人省”,没有谁能理解自己孤独的心。世无知音,孤苦难耐,情何以堪?“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在寒枝间飞来飞去,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度过这样寒冷的夜晚。这里,词人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作者与孤鸿惺惺相惜,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孤鸿的心理活动,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加以对象化,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这
19、首词的境界高妙,前人谓“似非吃烟火食人语”,这种高旷洒脱、绝去尘俗的境界,得益于高妙的艺术技巧。作者“以性灵咏物语”,取神题外,意中设境,托物寓人;对孤鸿和月夜环境背景的描写中,选景叙事均简约凝练,空灵飞动,含蓄蕴藉,生动传神,具有高度的典型性。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写作背景】陆游一生的政治生涯:早年参加考试被荐送第一,为秦桧所嫉;孝宗时又为龙大渊、曾觌一群小人所排挤;在四川王炎幕府时要经略中原,又见扼于统治集团,不得遂其志;晚年赞成韩侂胄北伐,韩侂胄失败后被诬陷。我们读他这首词,联系他的政治
20、遭遇,可以看出它是他的身世的缩影。词中所写的梅花是他高洁的品格的化身。【诗歌大意】驿站外的断桥边,寂寞地开放。已是黄昏时刻,她独自愁思,更加还有风雨摧残。她花开在百花之先,并非有意苦苦地争夺春光,听凭着群芳心生嫉妒。即使零落成泥,清香却如故。【主题与赏析】这是一首典型的“托物言志”的词章。上片写梅花的遭遇:它植根的地方,是荒凉的驿亭外面,断桥旁边,加上黄昏时候的风风雨雨,这环境被渲染得多么冷落凄凉!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下片写梅花的品格:一任百花嫉妒,却无意与它们争春斗艳;即使凋零飘落,化为尘泥,依旧保持着清香。这首词上片写梅花在风雨交加的寒冬黄昏中孤独地开放着,这正是作
21、者不幸遭遇的形象化。作者以梅花自喻,借梅花孤高正直、操节自守、矢志不渝的高尚品质,抒发自己请缨无路、壮志难酬的苦闷和炽热的爱国情感,其实也正是作者一生标格孤高,绝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不渝的铮铮傲骨的真实写照,故历来为后人称颂。全词用清俊的语言,白描的手法,形象地写出梅的品格、姿态,隐喻表达了作者矢志不移,坚持理想的高尚品质。【练习】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以梅花自喻,借梅花孤高正直、操节自守、矢志不渝的高尚品质,抒发自己请缨无路、壮志难酬的苦闷和炽热的爱国情感,也正是作者一生孤高,绝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不渝的铮铮傲骨的真实写照。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法?托物寄意,物我相融。借梅花的品格自明心迹,自抒怀抱。3“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中的哪个字用的好,试作评析。一个“碾”字,显示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的凄惨境遇。梅花凋落了,被践踏成泥土了,被碾成尘灰了,但不屈服于寂寞无主、风雨交侵的威胁,只是尽自己之能,一丝一毫也不会改变,为下句写梅花的高洁品质作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