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学试卷三3259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政策学试卷三32595.pdf(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公共政策学复习题 3 课程名称:公共政策学 考试形式:学习中心:_ 考试时间:90 分钟 姓 名:_ 学 号:一、多项选择题(共计 10 分,2 分/小题)(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有多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括号。)题号 1 2 3 4 5 答案 1、政策议程建立的障碍包括()A.政治原则的偏离 B.价值体系的排斥 C.政治体系的封闭 D.承受能力的超重 E.表达方式的失当 2、政策目标的特征是()A.层次性 B.多样性 C.科学性 D.系统性 3、群体决策的形式是()A.群体参与决策 B.领导群体决策 C.非理性决策 D.理性决策 4、群体决策往往比个人具有更大的冒险性,其原因是(
2、)A.责任分散 B.领导者为表现自己而做出高风险的选择 C.社会比较的作用 D.领导者为表现自己而做出低风险的选择 5、一票否决规则的特点是()A.决策者的决策权不平等 B.决策者平等分享决策权 C.决策者至少有一方会受到利益损害 D.决策者中没有人利益受损 二、名词解释(共计 10 分,3 分/题)1、公众议程 2.政府议程 3.触发机制 4.政策规划 5.头脑风暴法 三、简答题(共计 40 分,10 分/小题)1、简述社会问题的特征。(10 分)2、简述政策议程的类型。(10 分)3、简述政策规划的原则。(10 分)4、简述政策目标的作用。(10 分)四、论述题(共计 40 分,20/小题
3、)1 论述政策议程建立的影响因素。(20 分)2、论述政策规划程序。(20 分)公共政策学复习题 3 答案 课程名称:公共政策学 考试形式:学习中心:_ 考试时间:90 分钟 姓 名:_ 学 号:一、多项选择题(共计 10 分,2 分/小题)(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有多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括号。)题号 1 2 3 4 5 答案 ABCDE ABD AB ABC BD 1、政策议程建立的障碍包括()A.政治原则的偏离 B.价值体系的排斥 C.政治体系的封闭 D.承受能力的超重 E.表达方式的失当 答:ABCDE 解释:政策议程建立的障碍包括:政治原则的偏离;价值体系的排斥;政治体系
4、的封闭;承受能力的超重;表达方式的失当。见教材 P186 政策议程建立的障碍。2、政策目标的特征是()A.层次性 B.多样性 C.科学性 D.系统性 答:ABD 解释:政策目标的特征是:层次性、多样性、系统性。见教材 P223。3、群体决策的形式是()A.群体参与决策 B.领导群体决策 C.非理性决策 D.理性决策 答:AB 解释:群体决策的形式是:群体参与决策和领导群体决策。见教材 P245。4、群体决策往往比个人具有更大的冒险性,其原因是()A.责任分散 B.领导者为表现自己而做出高风险的选择 C.社会比较的作用 D.领导者为表现自己而做出低风险的选择 答:ABC 解释:群体决策往往比个人
5、具有更大的冒险性,其原因是:责任分散;领导者为表现自己而做出高风险的选择;社会比较的作用。见教材 P 246。5、一票否决规则的特点是()A.决策者的决策权不平等 B.决策者平等分享决策权 C.决策者至少有一方会受到利益损害 D.决策者中没有人利益受损 答:BD 解释:一票否决规则的特点是:决策者平等分享决策权;决策者中没有人利益受损。见教材 P247。二、名词解释(共计 10 分,2 分/题)1、公众议程 答:公众议程,也称系统化议程,是指某个社会问题已引起社会公众和社会团体的普遍关注,他们向政府部门提出政府诉求,要求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这样一种政策议程。解释:见教材 P168。2、政府议程 答
6、:政府议程是指某些社会问题已经引起决策者的深切关注,他们感到有必要对之采取一定的行动,并把这些社会问题列入政策围这样一种政策议程。解释:见教材 P169。3、触发机制 答:触发机制是指公共政策的催化剂,通俗地说就是引发政策议程产生的事件。解释:见教材 P178。4、政策规划 答:政策规划是指在既定原则下寻求方案优化的一系列分析和抉择活动。解释:见教材 P189。5、头脑风暴法 答:头脑风暴法是指通过大家的畅所欲言、任意遐想来产生创新思想的方法。解释:见教材 P212-213。三、简答题(共计 40 分,10 分/小题)1、简述社会问题的特征。(10 分)答:1.社会问题是一种客观条件;2.社会
7、问题是一种主观定义;3.社会问题受价值判断的影响;4.社会问题是关系到大多数人的问题;5.社会问题的形成具有阶段性特征;6.社会问题多带有系统性特征。解释:见教材 P156-158。2、简述政策议程的类型。(10 分)答:1.外在创始型议程:是指政策诉求由政府系统以外的个人或团体提出,经阐释和扩散进入公众议程,然后通过对政府施压使之进入政府议程。2.政治动员型议程:是具有权威作用的政治领袖主动提出其政策意向,并使其进入政府议程。3.在创始型议程:是政策诉求源于政府机构部的工作人员或部门,以使决策者将问题列入政府议程。解释:见教材 P170。3、简述政策规划的原则。(10 分)答:信息原则;系统
8、原则;预测原则;客观原则;智囊原则;择优原则;效益原则;可行原则;兼听原则;时效原则 解释:见教材 P190-200。4、简述政策目标的作用。(10 分)答:1.政策目标是方案设计和择优的基础依据;2.政策目标是政策执行的指导方针;3.政策目标为政策评估提供了参照标准。解释:见教材 P222。四、论述题(共计 40 分,20/小题)1 论述政策议程建立的影响因素。(20 分)答:1、私人诉求:当一个人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告知公众和媒体,或将与之有类似看法的人组织起来,掀起一场群众运动,这就使得私人诉求影响政策议程的可能性增大。2、团体推动:任何利益集团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在社会中它们往往会寻找某
9、种合理的平衡状态。如果出现某种情况威胁到这种平衡状态的存在,那么它们就肯定会做出必要的反应,推动政策议程的建立。3、领袖因素:政治领袖作为决策系统的核心,其对政策的影响力往往来自制度的授权,其政策建议几乎可以自动地提上政府议程。4、体制功能:政府体制涉及组织结构、工作程序、代表制度、选择制度等因素,这些因素对政策议程的建立有很大的影响。5、传媒作用:1.传播少数人发现的问题;2.制造强大的舆论压力;传媒是连接公众与政府的桥梁,使公众参与决策;4.传媒能发挥政府决策系统外脑的作用,是政府决策系统了解和掌握社会信息的重要工具。6、问题本身:社会问题的明朗化程度对政策议程的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解
10、释:见教材P171-177。2、论述政策规划程序。(20 分)答:一、政策目标的确定(一)政策目标的作用:1.政策目标是方案设计和择优的基础依据;2.政策目标是政策执行的指导方针;3.政策目标为政策评估提供了参照标准。(二)政策目标的特征:1.层次性;2.多样性;3.系统性。(三)确定政策目标要遵循的原则:1.针对性;2.可行性;3.系统性;4.规性;5.具体性。(四)政策目标的选择,首先要考虑价值前提和事实前提的区分。二、政策方案的设计 (一)政策方案设计的含义:1.政策方案是指一个或一组为解决问题、实现目标所设计的行动准则和容,它具体规定实现政策目标的步骤、途经和方法。(二)方案设计的步骤
11、:1.轮廓设想。2.细部设计 (三)方案设计的容及要点:1.容:做什么、为什么做、谁去做、何时做、何地做和怎么做。2.要点:(1)成本;(2)稳定性;(3)可靠性;(4)牢固性;(5)灵活性;(6)风险性;(7)传播性;(8)功效性;(9)简单性;(10)相容性;(11)可逆性;(12)强韧性。(四)方案来源及寻求方法:1.来源:以“与现状相符且尚未实施过的方案”为起点,然后通过他人经验、案例调查、类似问题类推、学者专家意见、权威人物要求、参与者想法、法律条文规定、技术条件的提供等相关容,逐渐形成自己的方案框架。2.寻求方法:(1)消极等待法;(2)主动寻求法;(3)触类旁通法。三、预测性分析
12、 (一)预测的含义 1.预测是指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知识和经验为依据,运用各种预测方法和技术,分析和判断所掌握的的多种信息,对事物未来发展的可能状态做出合理的估计和推断。(二)预测的形式:1.推断:是基于目前和历史趋势向未来进行外推的一种预测形式。2.预言:是以明确的理论假设为基础的一种预测。3.猜测:是根据专家对未来社会状态的判断进行的预测。(三)预测的方法:1.专家会议法:是指以专家为索取信息的对象,通过会议讨论的形式进行预测的方法。2.德尔菲法:是指采用匿名通信和反复征求意见的形式得出预测结果的方法。3.投入-产出分析;4.时间序列法;5.回归分析;6.趋势外推法;7.马尔可夫模型。(四
13、)可行性分析:1.即在方案实施的主客观条件和政策预期效果方面的可行性问题。2.可行性分析的容:(1)政治可行性(2)经济可行性(3)行政可行性(4)法律可行性(5)技术可行性,即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实现政策目标的可能性。(6)社会可行性,即社会对政策方案的认同和支持的可能性。四、政策方案的选择 (一)方案抉择的主要环节:1.确定标准。2.比较性分析 (二)达成共识的途径:1.交换;2.说服;3.强制 (三)选择的简单模型(涉及三个步骤):1.对需要采取行动的问题进行界定。2.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备选方案的相应结果。3.在比较的基础上,选择能够产生最佳结果的方案,即满足需要、价值、机会等要素的方案。(四)非确定型决策的决策依据:1.乐观原则(大中取大原则,最佳收益原则);2.悲观原则(小中取大原则);3.乐观系数原则;4.等可能原则;5.后悔值原则。解释:见教材 P22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