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pdf

上传人:l*** 文档编号:83456648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初一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一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pdf(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16 第一章复习提纲 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 1、人的一生的生长时期: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青春期中年期老年期 2、青蛙一生的生长时期:受精卵胚胎蝌蚪幼蛙成蛙 3、蝌蚪与成蛙的比较 生活环境 运动器官 运动方式 呼吸器官 蝌蚪 水中 躯干和尾部 游泳 鳃 成蛙 水中与陆地 四肢 游泳、跳跃 肺和皮肤 4、完全变态发育:从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在生活和形态结构上要发生很大改变的发育类型叫做完全变态发育。5、昆虫的发育类型: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完全变态发育: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四个阶段。(如:蚕、蝶、蛾、蚊、蝇等)不完全变态发育:受精卵、幼虫、成虫 三个阶段。(如:蝗虫、蟋蟀、蝼蛄、

2、螳螂、臭虫)6、动物的生长时期:动物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等生长时期。7、动物的生命周期:由生长时期构成。生命周期的时间就是这种动物的寿命。第二节:走向成熟 1、精子和卵细胞 新生命都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精子和卵细胞: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而精子有尾巴,能够移动。精子和卵细胞属于 性细胞,其细胞核内都携带着遗传物质。2/16 2、人的生殖系统 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输精管、精囊、前列腺等器官组成。睾丸的主要功能: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 组成。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熟卵细胞

3、,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卵巢的主要功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3、受精与妊娠 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妊娠: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到子宫后,经过数次分裂逐渐形成胚胎,并附着在子宫壁上,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妊娠。(注意: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在输卵管就开始分裂。而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4、胚胎发育主要在子宫(发育时间约 280 天或约 9 个月)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当植入子宫后胚胎发育的营养和氧气来自母体。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5、分娩和养育 分娩:胎儿从母体内产

4、出的过程叫做分娩。分娩过程分为宫颈扩张、胎儿娩出和胎盘娩出三个阶段。试管婴儿:(P7)人工完成受精过程,然后将受精卵植入子宫内继续发育。(本质上是种有性生殖)婴儿:产出的胎儿叫婴儿。新生婴儿主要靠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还含有抗病物质。1、青春期发育的主要特征是性发育、性成熟。2、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称为第一性征。除生殖器官外的男女差异称为第二性征(P83)。3/16 3、青少年在青春期的最大变化是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4、月经是女孩的卵巢发育成熟,能产生卵细胞的标志。遗精是男孩的睾丸发育成熟,能产生精子的标志。第三节:动物的生长时期 1、动物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需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

5、合)。昆虫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鲨、蝮蛇 受精方式 体内 体外(水中)体内 胚胎发育方式 卵生 胎生 卵胎生 幼体发育场所 体外 体内(子宫内)体内 营养来源 卵黄 母体(主要来源)卵黄 无性生殖(不需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分裂生殖(代表动物:变形虫);出芽生殖(代表动物:水螅)。动物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 受精方式 胚胎发育方体内受精 体内受精 无性生殖 胎生 卵胎生 卵生 出芽生殖 分裂生殖(鱼、两栖)(昆虫、爬行、鸟、哺乳)(昆虫、鱼、两栖、爬行、鸟)(哺乳)(鲨、蝮蛇)(单细胞动物变形虫、草履虫)(水螅)4/16 2、胎生与哺乳对哺乳动物的繁殖的意义:为哺乳动物的幼体提供

6、了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营养,成活率有很大提高。3、衰老的最终结果是死亡。死亡的主要特征是心脏、肺和大脑停止活动。死亡的主要标志:大脑停止活动。4、克隆技术是无性生殖。第四节:植物的一生 1、种子的结构 胚芽 胚轴 果皮与种皮 胚 胚根 胚乳 子叶 菜豆种子 子叶 玉米种子(双子叶)胚芽 (单子叶)种皮 胚轴 胚 胚根 2、植物的胚是新植物提体的幼体,它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3、根据胚中的子叶数目,可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小麦、玉米、水稻、高粱、甘蔗)(菜豆、大豆、棉、黄瓜、花生、橘)4、根据种子里有无胚乳,可分为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小麦、玉米/水稻、蓖麻、柿)(菜豆、大豆、棉

7、、黄瓜、花生)5/16 (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5、有胚乳的种子中,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胚乳里;在无胚乳种子中,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子叶中。(淀粉遇碘会变蓝。)6、种子萌发时需要充足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7、种子萌发后长成的幼苗能独立生活的主要标志是胚芽发育成茎、叶并转绿。8、种子萌发过程中,首先是胚根发育成根,其次胚芽发育成茎和叶。9、根据芽的着生位置,芽分为顶芽 和 侧芽。叶原基发育成幼叶,芽轴发育成茎。顶芽的生长会使植物的茎增长,侧芽的生长会在植物体上形成侧枝。10、顶芽发育较快,往往抑制侧芽的发育,摘除顶芽,就会促使侧芽发育,多长侧枝。11、(P97)12、植物经过开花、传粉之后,经

8、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13、植物的一生经过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发育、植株开花、结果等生长期后,将会死亡。14、植物的种族是在生命周期的循环运动中得以延续的。第 5 节: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一,植物有性生殖 1、雄蕊中的花粉从花药中散出来,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传粉的方式主要有自花花的结构 花冠(由花瓣组成)花蕊 雄蕊 雌蕊 花药:里面有花花丝 柱头 花柱 子房:里面有胚花托 花萼(由萼片组成)6/16 传粉和异花传粉,其中较普遍的传粉方式是异花传粉。2、根据传粉的不同途径,花分为虫媒花和风媒花;前者主要靠昆虫传粉,后者主要靠风力传粉。3、被子植物受精过程

9、:花粉 柱头 花粉管 形成两个精子 4、植物受精后,受精卵发育成胚,珠被发育成种皮,子房壁发育成果皮,整个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 果皮 子房 珠被 种皮 果实 胚珠 种子 受精卵 胚(子房内的胚珠数决定了果实内的种子数)5、为使作物的大多数雄蕊都能得到花粉,可以用人工的方法给作物传授花粉,这种方法叫做人工授粉。第二章 对环境的察觉 第一节 感觉世界 1人的感觉。(1)人体具有多种感觉器官,可以感受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如温度、气味、颜色、声音,等等。(2)人的感觉器官包括:眼、耳、舌、鼻及皮肤等。人类具有不同的感觉器官,所以可以感受外界环境的不同刺激,并产生不同的感觉。各种生物也有自己的感觉器官

10、,这对于生物的生存、繁衍具有重要的作用。(3)生物的感觉器官能够感受不同刺激的原因在于:感觉器官中有不同的感激的原因在于:感觉器官中有不同的感受器。2皮肤的感觉功能。昆虫/风黏 液 刺(胚珠内的)卵细受精卵 7/16(1)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它具有冷觉、热觉、触觉、痛觉等多种感觉功能。(2)冷、热觉:感觉环境温度的变化。(3)触觉:感觉外界物体与人体的触碰以及强弱程度。(4)痛觉:是触觉的过强反应,痛觉能感受对身体损伤性的刺激,它对人的健康生活有重要的积极意义;皮肤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3嗅觉的形成过程。环境中物质的气味刺激鼻腔中的嗅神经末梢(嗅觉感受器),嗅神经将物质

11、的气 味刺激传到大脑皮层的嗅觉中枢,从而形成嗅觉。嗅觉特点:嗅觉疲劳;嗅觉适应;嗅觉敏感度因年龄、动物种类和味种类等的不同而不同。4舌和味觉。(1)舌具有味觉功能,可以感知酸、甜、苦、咸等各种味道。舌感觉的过程是:小凸点味蕾味觉细胞。(2)舌的不同部位对酸、甜、苦、咸等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不同:对苦味最敏感的区域是舌根,甜味是舌尖,酸味在舌两侧的中间部位,咸味则在舌两侧的前部。(3)味觉感受器对液态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麻、辣、涩等味觉是多种刺激综合后 产生的感觉;味觉、嗅觉等各种感觉密切相关。第二节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因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2声音的传播

12、。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形式:声波。传播速度:声音的传播速度与温度、传播介质有关。温度越高,声音的传播速度越 快;声音在固态物质中传播得最快,液态其次,气态最慢。在空气中(150C),传播速度 为340m/s。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传播实质:把声源的振动传播出去。遇到障碍物,声波将发生反射,形成回声。8/16 第三节 耳和听觉 1耳的结构和功能。结构 功能 外耳廓 收集声波 外耳道 声波进入外耳道后撞击鼓膜 结构 功能 鼓膜 产生振动 鼓室 与咽鼓管连通 听小骨 骨性传导、放大振动 耳蜗 内有听觉感受器,把振动转化为声音信号 前庭 内有位觉感受器 半规管 内有位觉感受器 2听觉的

13、基本知识。(1)听觉的形成:声波通过耳廓一外耳道一鼓膜一听小骨一耳蜗一听神经一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形成听觉。(2)听觉的减弱与丧失:人的听觉与人的年龄有关,年龄越大,听觉能力越弱,直到丧失。鼓膜、听小骨受到损伤或发生障碍会造成传导性耳聋;耳蜗、听觉中枢和与听觉有关的神经损伤会造成神经性耳聋。(3)人的听觉:人类的听觉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可以听到频率在 20 赫到 20 000 赫之间的声音。据此,人们将低于 20 赫的声音称为次声,超过 20 000 赫的声音称为超声。物体在 1 秒内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其单位为赫兹。不同的动物,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不同。3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我们感觉到的声

14、音的高低叫音调。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响度:人们主观上感觉到的声音强弱叫响度。距离声源越近,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声音的响度用分贝来表示,分贝是声音大小的单位。9/16 音色:曾叫音品,是人们对声音质的感觉。音色与发声体的性质、形状以及发声的方法等有关。4噪声。狭义上讲凡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所发出的声音,均属于噪声;从声波对人的干扰讲,凡是环境中不需要的声音都可判定为噪声。预防噪声: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耳朵处减弱。第四节光和颜色 1光源。正在发光的物体。2光传播的特点。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固体、液体、气体)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最

15、快,空气中次之,水中最慢;在真空中的速度为 310千米秒。3光的色散。白光是复色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多种单色光组成。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的色光的颜色决定的。(其他色光被吸收)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的颜色决定的。(其他色光被吸收)白色物体可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物体则能吸收所有颜色的光。4光线。在科学上,人们往往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传播的路线与方向,称为光线,其中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第五节光的反射和折射 1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均匀的物质射向另一种均匀的物质时,光会在两种物质的分界面上发生传播方向的改变,从而又返回到原先的物质中的现象。(2)特

16、点光的反射定律。10/16 光反射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分类:根据反射面的情况不同,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漫反射使我们从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物体。光在反射时光路可逆。(4)应用平面镜成像规律:像和物等大,像和物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平面镜成的是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生活中的应用:一是成像,二是改变光路。2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透明介质射向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2)特点折射定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物质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17、分居在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其他透明物质斜射人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或减小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或减小。第六节眼和视觉 1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对光线有汇聚作用 老花镜 放大镜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近视镜 2焦点和焦距。(1)主光轴: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连线。(2)光心:位于透镜的中心,光通过它时传播方向不变。(3)焦点: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汇聚在一点,这个点叫焦点(F)。凸透镜有 2 个焦点。(4)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5)每个凸透镜的焦距是一定的。3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 U: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 V:像到凸透镜的

18、距离)物距 U 像距 V 像的性质(倒立或正立实像或虚象放大或缩小)应用(P24)U2f fv2f 倒立实像缩小 照相机 U=2f V=2f 倒立实像等大/11/16 fu2f 倒立实像放大 幻灯机、投影机 U=f 无 无无无/Uf 正立虚象放大 放大镜 4眼的结构和功能。结构 功能 眼睑 随时闭合,保护眼睛 睫毛 遮挡雨水、灰尘 泪腺、鼻泪管 分泌泪液,润滑,除尘杀菌;与鼻子相通 眼肌 使眼球灵活转动 眼球壁 外 角膜 和房水、晶状体、玻璃体一起形成折光系统 膜 膜 巩膜 坚韧外壳,保护眼球 虹膜 中央是瞳孔,可根据光线强弱调节瞳孔的大小 内 脉络膜 给眼球提供营养 膜 视网膜 上有感光细胞

19、,接受光刺激,产生兴奋 睫状体 睫状肌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改变眼球的焦距 球 内容物 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和角膜一起形成折光系统 5视觉的形成。光线通过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在视网膜上成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光的刺激产生兴奋,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形成视觉。6人类的视觉限制。(1)近视:视网膜距晶状体过远,或晶状体曲度过大,远处物体的光线经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前,需佩戴凹透镜矫正。12/16(2)远视:远处物体的光线经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后,需佩戴凸透镜矫正。(3)色盲:人类不能辨别颜色的现象,它是由先天遗传决定的。根据不能辨别的颜色种类,色盲可以分为红色盲、

20、红绿色盲、黄蓝色盲和全色盲。(4)保护眼睛:近视大多数是因为长期用眼不科学造成的。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的发育期,应该养成正确的用眼习惯。第七节信息的获取和利用 1信息的含义与重要性。信息反映的是事物的状态、特性和变化,人类总是根据所获得的信息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及行为方式。2信息获取、利用的途径与技术。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储存等都有许多办法。通过人类的感觉器官可以直接获得信息,借助各种工具可以获得更加准确、全面的间接信息。用于获取、传递、处理和利用信息的技术称为信息技术。3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电磁波。电磁波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 射线、y 射线等,除了在信息传播中广泛应用外,还有许

21、多其他用途。光也是电磁波中的一员。第二章 运动和力 第一节 运动和能的形式 1运动的多种形式。物质有许多不同的运动方式,如机械运动、声运动、光运动、电运动、热运动、生命运动等。2能的多种形式。动能:物体运动时所具有的能称为动能。势能:物体被举高或发生弹性形变时所具有的能称为势能。13/16 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会判断各种形式的能,如动能、势能、化学能、电能、声能、光能等,并知道它们的应用。第三节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称为机械运动。机械运动的特点是物体位置发生变化。2参照物。研究某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3

22、机械运动的分类。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直线运动又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4控制变量法。在研究某物理量是否与某个因素有关时,控制其他因素,使其保持不变,以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实验方法就叫控制变量法。5速度和平均速度。(1)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计算公式为 V=S/t (2)平均速度。当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时,由公式 V=(S1+S2+SN)/(t1+t2+tN)算出来的速度。第三节力的存在 1力的作用效果。(1)改变物体的形状。(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和物体运动的方向。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甲物体对乙物体有力的作用时,乙物体也会对甲物体产生力的

23、作用。3弹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14/16 4力的单位。力的单位是牛顿,单位符号是 N。5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测力计。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秤。第四节力的图示 1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2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第五节物体为什么会下落 1重力。(1)定义: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2)方向:竖直向下。2重力与质量的关系。重力与质量成正比,计算公式为 G=mg 第六节摩擦的利和弊 1摩擦力。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产生的阻碍物体发生相对运动的力。2增大摩擦的方法。(1)增大压力。(2)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减小摩

24、擦的方法。(1)减小压力。(2)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第七节牛顿第一定律 15/16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静止的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的保持原有速度的大小和运动方向的性质。第八节二力平衡的条件 1二力平衡。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两个力是平衡的。2二力平衡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第四章 1.2.3 节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 太阳和月球 1.太阳概况:直径:约 140 万 千米 体积:为地球的 130 万 倍 质量:为地球

25、的 33 万 倍 表面温度:约 6000 中心温度:高达 1500 万 太阳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发热的 气体 星球 日地平均距离:约为 1.5 亿千米 2.太阳大气层: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3.太阳黑子: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发生在光球层。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约为 11 年,黑子数最多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峰年,极少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谷年。耀斑:太阳表面出现的一些突然增亮的斑块。日珥:太阳表面一些气状喷发物。耀斑、日珥都发生在色球层。4.太阳风:太阳上吹出的一些粒子流,发生在日冕层。5.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扰乱电离层,影响

26、无线电短波通讯。(2)产生“磁暴”现象,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3)南北极地区形成极光。(4)影响地球的气候、水文、地质及人类的生活。(5)太阳活动危及星际航行。第二节 地球的自转 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16/16 2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1)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2)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3地球自转的周期:约 1 天(约 24 小时)。4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1)太阳东升西落 (2)昼夜交替 5昼夜现象: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昼夜交替现象:地球不停地自转。6晨昏线(圈):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由晨线和昏线构成。(1)昏线

27、:随着地球的自转,逐渐由昼变成夜的界线。(2)晨线:随着地球的自转,逐渐由夜变成昼的界线。第三节地球的绕日运动 1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方向:地球自西向东绕太阳不停地旋转,公转时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地球的公转周期:365.2422 天(一年)2太阳高度:太阳光与地面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夹角大,太阳高度大;夹角小,太阳高度小。(1)一天中太阳高度正午最大,杆影最短。(由于地球自转)(2)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夏季最大,杆影最短,冬季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杆影最长。(3)同一时间,太阳高度从直射点向两侧减小,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越小。3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为 900):地表接受太

28、阳垂直照射的点叫做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随着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春分日(3 月 21 日前后)直射赤道 1、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夏至日(6 月 22 日前后)直射北回归线 2、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两次直射 秋分日(9 月 23 日前后)直射赤道 3、回归线上直射一次 冬至日(12 月 22 日前后)直射南回归线 4、其他地区无直射 4.昼夜长短的变化:(1)赤道全年昼夜等长(2)北半球其他地区:夏至日白天最长,冬至日白天最短,北半球夏至日时,南半球冬至日。(3)夏季,南极圈,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冬季出现极夜。(纬度越高,昼夜变化最大)极昼现象:极地地区某些时候太阳整日不落,称之为极昼。极夜现象:极地地区某些时候太阳整日不出,称之为极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