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燃料电池行业实施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氢燃料电池行业实施方案.pdf(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氢燃料电池行业实施方案 -20 xx 年 xx 月 预测到 2030 年氢燃料电池汽车全球市场规模将超 198 万辆,市场增长潜力巨大。预测 2030 年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规模将超百万辆,随着各国政府对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扶持及关键技术的突破,未来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托资源优势,加快产业发展,促进结构调整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行业指导,推进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一批大企业、大集团,推动产业做大做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地发展。为加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依据国家和 xx 省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区域产业 xx 年发展
2、情况,制定该规划,请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第一章规划思路 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明确重点任务,实现产业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和可持续发展,大力推动产业跨越式发展。第二章发展原则 1、组织引导,市场推动。坚持组织引导,以政策、规划、标准等手段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综合使用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手段,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实现市场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化。2、区域协同,部门联动。深入推进区域产业发展协同发展,在更大区域范围内打造产业发展链条,形成错位发展、共同发展格局;加强部门间的统筹协调,建立联动机制,形成合力。3、因地制宜,科学发展。充
3、分结合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条件,分地区、分类型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路线,指导推动产业现代化发展。4、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树立产业发展全寿命期理念,综合考虑投入产出效益,选择合理的规划、建设方案和技术措施,避免盲目的高投入,实现可持续发展。5、创新驱动,集聚发展。加快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探索跨界融合、开放共享的集成创新模式,促进区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转移承接,推动龙头项目落地和关联产业集聚,培育特色产业园区、集群,提高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第三章产业背景分析 氢能源汽车是以氢为主要能量作为移动的汽车。一般的内燃机,通常注入柴油或汽油,氢汽车则改为使用气体氢。燃料电池和电动机会取
4、代一般的引擎,即氢燃料电池的原理是把氢输入燃料电池中,氢原子的电子被质子交换膜阻隔,通过外电路从负极传导到正极,成为电能驱动电动机;质子却能够通过质子交换膜与氧化合为纯净的水雾排出。这样有效减少了其他燃油的汽车造成的空气污染问题。氢能源汽车分为两种,氢内燃机汽车(HICEV)和氢燃料电池汽车(Fuelcellvehicle-FCEV)o当前,发展 氢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燃料电池因风口。随着氢能源汽车的发展进入成熟阶段,产量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时期,氢燃料电池市场需求也将大大打开。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氢能源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5 年中国燃料电池出货量为 10
5、.5MW,同比增长 14.1,出货量首次超 lOMWo 预计 2018 年中国燃料电池出货量将为15.39MW。未来燃料电池市场将持续增长,预计到 2021 年中国燃料电池出货量将达 20MWo 当前,因为燃料电池技术难度髙、系统的复杂程度高,燃料电池的成本较高。随着行业及技术进步、以及企业规模化生产,燃料电池成本将下降。在年产 50 万套燃料电池产能下,预计 2020 年燃料电池系统成本将从53 美元/千瓦降至 40 美元/千瓦。随着传统化石能源长期使用所带来的环境压力,推动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和能源的高效利用势在必行。氢燃料电池汽车阴其具有良好的环境相容性、能量转换效率髙、噪音小、续航里程长、
6、加注燃料时间段、无需充电等特点,被视为很有前景的清洁能源汽车,且在在、能源资源获取上,氢气具有多种来源渠道、如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通过电解水方式获取,从工业废气中提纯获取,不会受到传统能源资源的限制。随着氢燃料电池技术的突破、国家对清洁能源的日益重视。中国开始加大对氢燃料电池领域的规划和支持力度。中国制造2025提出实现燃料电池汽车的运行规模进一步扩大,达到 1000 辆的运行规模,到 2025 年,制氢、加氢等配套基础设施基本完善,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区域小规模运行。预测到 2030 年氢燃料电池汽车全球市场规模将超 198 万辆,市场增长潜力巨大。预测 2030 年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市
7、场规模将超百万辆,随着各国政府对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扶持及关键技术的突破,未来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第四章区域发展环境 一年来,区域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持续向好,发展质量稳步提升。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XX%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XX 亿元,增长 XX%,考虑政策性减收因素同比增长 XX%。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XX%左右。粮食产量达到 XX 亿斤,创历史最高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XX%左右。居民消费价格上涨 XX%,低于全国 XX 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 XX 万人,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X 元和 XX 元,分别增长 XX%和 XX%O 去年政府工
8、作报告确定的 XX 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实现“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XX%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XX%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XX%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XX%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XX%;居民消费价格涨幅 XX%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镇新增就业 XX 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 XX%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 XX%以内;单位 GDP 能耗持续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上述预期目标,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
9、收官相衔接,兼顾需要与可能,以体现既积极进取又切实可行的要求。经过多年的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又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展望 十三五”,既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存在诸多风险挑战。从国际形势看,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发达国家加快 推动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其他发展中国家竞相推进工业化进程,我国产业发展面临高端回流和中低端分流的“双向挤压,作为传统重工业城市受到的冲击更加明显。同时,随着全球产业升级调整出现新趋势,新科学、新技术不断进步,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后发优势,为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强对外合作提供新机遇。从国内形势看,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
10、拥有的传统要素优势逐步减弱,实现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接替产业培育还需要较长的过程。另一方面,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国家对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倒逼必须激发内生动力、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发展动力、转变发展方式。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核心战略,实现发展动力转换。紧紧围绕知识产权、新型研发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新技术企业“四大抓手”,完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制度环境,加快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一)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优先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增强企业创新主导作用。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重点,推进科技型龙头企业和中小微创新型企业协同发展。(二)打造创新型人才高地 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吸引
11、国内外优秀人才来创新创业。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将人才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三)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加强协同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鼓励企业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创新,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实现科技创新能力“跨越式”大发展。(四)构建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 参与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试点省的建设,融入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完善激励和保护创新的制度体系,建成区域创新重要节点城市。优化创新区域布局。开展学习赶超创新先进城市行动,加强区域创新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提升主城区创新驱动服务能力,发挥现代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引领作用。(五)挖掘发展动
12、力新空间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时期,提高创新资源利用效率,发力市场供需两端升级,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为发展动力提供新空间。第五章规划目标 主要经济指标:XX 年增加值达到 XX 亿元,年均增长 XX%;主营业务收入达到 XX 亿元,年均增长 XX%;利税达到 XX 亿元,年均增长 XX%。产业组织结构调整目标:进一步提高集中度,重点企业由当前的近XX户,减少到 XX 户。第六章主要任务(一)发展壮大产业集群,优化产业布局 充分发挥产业基地的产业区域集群优势,打造区域产业中心。努力巩固区域作为产业中心的地位,聚集若干大企业(集团)。加强统筹协调,做好有关规划的衔接,做好重要产
13、业基地和产业集群的分工和协作,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各产业集群向国际化接轨,把各产业集群培育成国际釆购中心和知名品牌集散地。(二)提髙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骨干企业为重点,在规划期内培育若干家创新示范企业。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积极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三)实施重点企业培育工程 加大对产业重点企业扶持力度,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引导各类资源要素向行业龙头企业集聚,鼓励龙头企业跨地区、跨行业并购重组。引导中小企业开展专业化配套、承担重点产业化项目、参与制定相关标准。(四)推进产业快速
14、发展 通过实施分层次产业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健全产业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形成闭合的监管体系,为产业监管提供法制保障。科学制定每年产业目标责任制考核任务,并加大考核力度,使产业目标任务真正落实到位。第七章实施保障(一)强化规划实施监督 全面落实本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完善规划监督考核机制,做好规划中期评估,促进规划目标和任务顺利完成。加强各行业主管部门与各区、各产业功能区的沟通对接,进一步发挥产业联盟、行业协会、商会等的作用,健全规划政策制定、重大项目协调、监测分析预警工作体系。(二)加强质量管理 推动行业建立全员、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深入推进重点产品的质量对标和达标工作。结合产
15、品标准、质量管理规程与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加强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三)增强规划指导作用 按照国家要求,分解落实约束性发展指标,强化考核,确保规划有效实施,发挥规划投资指导作用。强化规划与产业政策、标准体系、运行监管的配合,发挥好规划对行业发展规范、引领作用。完善规划实施跟踪评价和定期评估制度,结合实施中重大问题适时调整规划内容。(四)加大科研力度,推动产业配套 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加快技术研发推广,对符合条件的项目,优先列入各级科技专项计划,优先给予成果奖励。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和新工艺的研发。(五)改善行业管理 完善运行监测网络和指标体系,加强行业运行监测,强化信息监
16、测分析,定期发布行业信息。注重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在加强行业管理、推动社会责任建设、开展行业自律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六)健全政策法规 加强产业政策研究制定,完善涉及产业的地方立法,优化区域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强化产业政策导向,进一步加强与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科技政策、贸易政策、文化政策的衔接,健全区域市产业政策法规体系。建立科技重大专项和科技计划产业目标评估制度,促进创新成果转移转化。(七)开展宣传推广 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宣传发展产业现代化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广泛宣传产业相关知识,提高社会认知度认可度,营造各方共同注重、支持产业现代化发展的良好氛围,促进产业现代化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八)激活市
17、场需求 选择部分重点领域,统筹实施应用示范工程,带动产业整体提升。完善标准体系,促进产业跨界融合发展。第八章产业示范项目 产1业示范项目:XX(集团)有限公司XX项目 一、项目概述(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XX 项目 2、承办单位名称:xx(集团)有限公司 3、项目性质:扩建 4、项目建设地点:xx 产业示范基地 5、项目联系人:xxx(一)主办单位基本情况 展望未来,公司将围绕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在“梦想、责任、忠诚、一流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围绕业务体系、管控体系和人才队伍体系重塑,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和管理及业务模式的创新,加强团队能力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把公司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
18、供应链管理平台。公司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总体原则基础上,坚持优化结构,提质增效。不断促进企业改变粗放型发展模式和管理方式,补齐生态环境保护不足和区域发展不协调的短板,走绿色、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道路,不断优化供给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牢 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提升创新能力为主线,降成本、补短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对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的新常态,公司在企业法人治理机构、企业文化、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着力探索,提升企业综合实力,配合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同时,公司注重履行社会责任所带来的发展机遇,积极践行“责任、人本、和谐
19、、感恩”的核心价值观。多年来,公司一直坚持坚持以诚信经营来赢得信任。(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规模 项目选址位于 XX 产业示范基地,占地面积约 160.00 亩。(四)产品服务规划方案 根据建设规划,项目规划设计方案为:XXX/年。二、项目建设环境 当前时期,仍处于能够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诸多发展机遇: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仍是时代主流,世界经济增长态势总体趋好;国家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扶持中西部地区培育新的增长点,支持贫困地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城乡协调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城乡基础设施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产业和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市场活力动力更加
20、强劲,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空间广阔、潜力巨大。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新常态下面临的挑战更加复杂严峻。主要表现在:传统增长动力逐步减弱,新兴增长动力难以接续,稳增长压力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科技创新能力薄弱,转型升级困难多;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土地等资源供需矛盾加大,保持良好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低,区位优势和作用未能充分发挥,辐射带动能力弱;_多、贫困面广,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不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城乡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等等。新常态下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难度加大,必须积极主动适合新常态,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阶
21、段性的新要求,抢抓新机遇、激发新动力、创造新条件、夯实新基础,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坚持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以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为核心,积极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新兴产业引领作用,着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构建生态文明引领、资源高效利用、产业相互融合的循环型的现代工业体系,大力推行新型工业化,塑造生态型工业城市特色,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三、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和流动资金。根据估算,项目总投资80087.48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68897.52 万元,流动资金 11189.96 万元。四、资金筹措方案(一)项目资本金筹措方
22、案 项目总投资 68897.52 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44783.39 万元。(二)申请银行借款方案 根据估算,本期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 24114.13 万元。五、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1、项目年预期营业收入(SP):154318.33 万元(含税)。2、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24400.24万元。3、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16.05%0 4、全部投资回收期(Pt):4.54 年(含建设期 13 个月)。六、项目建设进度规划 项目计划从立项到工程竣工验收、投产运营共需13 个月的时间。产业示范项目:XX有限责任公司XX项目 一、项目投资单位概况(一)项
23、目投资主体 XX 有限责任公司(二)项目负责人 XXX(三)项目单位简介 公司坚持诚信为本、铸就品牌,优质服务、赢得市场的经营理念,秉承以人为本,始终坚持“服务为先、品质为本、创新为魄、共赢为道”的经营理念,遵循“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坚持高端精品战略,提高最高的服务价值”的服务理念,奉行“唯才是用,唯德重用的人才理念,致力于为客户量身定制出完美解决方案,满足高端市场髙品质的需求。公司不断推动企业品牌建设,实施品牌战略,增强品牌意识,提升品牌管理能力,实现从产品服务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公司积极申报注册国家及本区域著名商标等,加强品牌策划与设计,丰富品牌内涵,不断提高自主品牌产品和服务市场份额。推进
24、区域品牌建设,提高区域内企业影响力。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依然错综复杂。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复苏乏力,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中小企业外贸形势依然严峻,出口增长放缓。从国内看,发展阶段的转变使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从髙速增长转向中髙速增长,经济增长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增长动力从物质要素投入为主转向创新驱动为主。新常态对经济发展带来新挑战,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尤为突出。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新环境,公司依然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资本、土地等要素成本持续维持髙位。公司发展面临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重大机遇。随着改革的深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
25、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 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举措的加速实施,企业发展基本面向好的势头更加巩固。公司将把握国内外发展形势,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抓住发展机遇,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依靠创业创新开辟发展新路径,赢得发展主动权,实现发展新突破。二、项目背景 当前阶段,面临的发展形势和国内外环境错综复杂,有利与不利因素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世界经济总体态势趋于稳定。全球化在曲折中前行,科技和产业变革孕育新突破,移动互联网与云计算、人工智能与先进机器人、3D 打印技术广泛应用,并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引发影响长远
26、的产业变革,为世界经济创造新的增长空间。同时,世界经济复苏还存在诸多变数,新的增长动力源尚不明朗,大国货币政策、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方向都存在不确定性,发达国家加快实施“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战略,东南亚等新兴经济体低成本竞争优势对国际投资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全球投资和贸易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革。我国发展仍处于能够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结构调整进入攻坚阶段,我国经济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更加复杂多变,但更要看到的是,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前景依然十分广阔。经过发展,我国的物质技术基础更加雄厚,人力资本的规模和累积效应正在逐步显现,综合比较优势
27、仍然显著;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三期叠加的负面影响将逐步消减和弱化,结构调整的成效将进一步显现,创新驱动、内需拉动、改革推动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将大幅提升;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孕育着巨大发展潜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将释放巨大制度红利、激发新的发展动力。“十三五”是发展历史上重大机遇最为集中的时期。区域协同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为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拓展发展新空间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还有诸多独特发展优势。同时,也清醒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很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一是新常态下传统支柱产业市场需求大
28、幅萎缩,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效益大幅下滑,虽然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较快,但短期内恐难形成有效支撑,经济下行压力大。二是产业结构依然偏重,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投资类产品生产的局面没有根本扭转,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总体偏低,化解过剩产能、大气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任务艰巨。三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研发投入不足,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创新平台数量偏少、规模偏小,推动科技创新的领军人才匮乏。四是协调发展的任务艰巨,区域、城乡发展不够平衡,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还不相适合,城市能级和辐射带动能力有待提升。五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亟待深化,对外开放水平较低,开放带动能力不强。六是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人民群众期盼还存在较大差距,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