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巢湖市2021届新高考生物第一次调研试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巢湖市2021届新高考生物第一次调研试卷含解析.pdf(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安徽省巢湖市 2021 届新高考生物第一次调研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5 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酵母菌和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线粒体的功能不同B对细胞膜成分的探索是从膜的通透性开始的C病毒进入人体后,淋巴细胞首先对其发起攻击D消费者通过消化系统可以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答案】B【解析】【分析】线粒体是真核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与能量的供应有关。人体的免疫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免疫细胞可以分为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详解】A、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产生ATP的主要场所,功能相同,A 错误;B、该选项考查
2、了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的科学史,欧文顿通过500 多种物质的实验,发现脂质优先通过细胞膜,从而得出,细胞膜的成分中有脂质,B正确;C、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参与特异性免疫,病毒首先被吞噬细胞识别摄取处理,C错误;D、消费者通过消化系统可以将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D 错误;故选 B。2基因在表达过程中如有异常mRNA 会被细胞分解,如图是S基因的表达过程,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异常 mRNA 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图中所示的 为转录,为翻译过程C图中 过程使用的酶是反转录酶D S基因中存在不能翻译成多肽链的片段【答案】D【解析】由图可以直接看出异常mRNA 出现是对前体RNA 剪
3、切出现异常造成的,不是基因突变的结果,A 错误;图示 为对前体RNA 剪切的过程,不需要反转录酶,BC错误;S基因转录形成的RNA 前体需经过剪切才能指导蛋白质合成,说明S基因中存在不能翻译多肽的序列,D 正确。3下列是应用同位素示踪法进行的几种研究,其中错误的是()A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某种氨基酸进行示踪,可得出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的途径B用单细胞绿藻做14CO2示踪实验,不同时间点对放射性碳进行分析可得出暗反应的途径C给予某人131I 通过测定甲状腺的放射性可以反映甲状腺的功能状态D将某噬箘体的DNA 和蛋白质分别用32P 和35S标记进而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答案】D【解析】【分析】
4、同位素标记法也叫同位素示踪法,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在生物学研究中,用于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光合作用过程中水的来源和二氧化碳的转移途径等方面。【详解】A、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某种氨基酸进行示踪,可得出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的途径,即核糖体内质网 高尔基体 细胞膜,A 正确;B、用单细胞绿藻做14CO2示踪实验,不同时间点对放射性碳分析可得出暗反应的途径是14CO214C3(14CH2O),B 正确;C、I 是合成甲状腺细胞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给予某人131I,通过测定甲状腺激素的放射性可以反映甲状腺的功能状态,C正确;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分别用32P
5、标记 DNA、35S标记蛋白质的噬菌体去侵染细菌,观察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D 错误。故选 D。4为探究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将同一品种玉米苗置于25条件下培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此实验共有两个自变量:光照强度和施肥情况BD 点比 B点 CO2吸收量高原因是光照强度大C在土壤含水量为40%60%的条件下施肥效果明显D制约 C点时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主要是土壤含水量【答案】A【解析】【分析】通过图解可以看出实验的自变量有光照强度、土壤含水量、有无施肥,因变量为CO2吸收量。解决本题应注意以下几点:光照强度、温度、土壤含水量、肥料供应情况均可影响植物光
6、合作用强度;若单独改变某一条件,可以使光合作用强度继续增强,则该条件为此时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在设计对照试验时,除自变量不同外,所有无关变量应相同;应确定适合观察的因变量,以对实验进行结果的统计与分析。【详解】A、本实验有不同光照强度、是否施肥、土壤含水量三个自变量,A 错误;B、D 点和 B点的自变量为光照强度不同,D 点光照强度大于B点,所以CO2吸收量高,B正确;C、通过图解D 点与 E点(或 B点与 F点)的 CO2吸收量比较,可看出施肥影响明显是在含水量在40%60%的条件下,C正确;D、C点土壤含水量较少,光合作用强度较低,在C点基础上增大土壤含水量,可提高其CO2吸收量,因此 C
7、 点条件下限制玉米CO2吸收量的主要因素是土壤含水量,D 正确。故选 A。【点睛】本题通过坐标曲线的分析,考查考生对坐标曲线、光合作用限制因素的分析能力以及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措施;还通过实验的设计与分析,考查考生对对照实验中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的控制能力,以及实验结果的预测与分析能力。5下列关于DNA 聚合酶、RNA 聚合酶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者的合成场所是细胞核B二者的结合位点都在DNA 上C二者不会在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发挥作用D二者均能催化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形成核苷酸链【答案】B【解析】【分析】1、DNA 分子的复制是指DNA 双链在细胞分裂以前进行的复制过程,复制的结果是一条双链变成两
8、条一样的双链,每条双链都与原来的双链一样。DNA 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场所主要是细胞核。2、转录以DNA 一条链为模板,以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在RNA聚合酶的催化作用下合成RNA 的过程。【详解】A、二者都属于蛋白质,合成场所是核糖体,A 错误;B、DNA 聚合酶是催化DNA 复制,以 DNA 两条链为模板,RNA 聚合酶是催化转录过程,以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故二者的结合位点都在DNA 上,B 正确;C、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也有少量DNA,也会发生DNA 复制和转录过程,即也需要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发挥作用,C错误;D、DNA 聚合酶是催化D
9、NA 复制,即催化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形成脱氧核苷酸链,RNA 聚合酶是催化转录过程,即催化游离的核糖核苷酸形成核糖核苷酸链,D 错误。故选 B。6已知控制玉米某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但偶然发现这两对基因均杂合的某玉米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该染色体上其中一对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A发生 180 颠倒B重复出现C移至非同源染色体上D发生丢失【答案】C【解析】【分析】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分析题意可知
10、:控制玉米该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应遵循连锁定律;而这两对基因均杂合的某玉米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则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分离比。根据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可知,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该染色体上其中一对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移至非同源染色体上。故选 C。7动作电位是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足够强刺激时,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快速、可逆转、可传播的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变化。如图所示为刺激强度与膜电位变化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刺激位点就会出现大量钠离子内流现象B图中曲线峰值表示动作电位,该峰值大小与刺激强度呈正相关C动作电位恢复到静息电位时
11、,膜外电位由负电位转变成正电位D神经细胞兴奋部位的Na+内流需要消耗能量【答案】C【解析】【分析】静息时,神经纤维膜动物为外正内负,兴奋时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从图中看出只有当刺激强度达到S5时,才产生了动作电位,并且刺激强度增大,动作电位的值没有发生改变。【详解】A、从图中看出,必须刺激达到一定的强度才出现动作电位,因此可以推测必须刺激达到一定的强度才会出现大量钠离子内流现象,A 错误;B、从图中看出刺激强度增大,动作电位的值没有发生改变,B错误;C、动作电位是外负内正,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所以动作电位恢复到静息电位时,膜外电位由负电位转变成正电位,C正确;D、细
12、胞外Na+浓度大于细胞内,所以神经细胞兴奋部位的Na+内流不消耗能量,D 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了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掌握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原理,分析图中动作电位的产生和刺激强度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8下列关于变异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单倍体育种目的是得到具有优良性状的单倍体B人工诱变处理可大幅度改良生物的性状C通过杂交、筛选,可定向集合亲本的优良基因D DNA 重组技术可克服物种间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答案】A【解析】【分析】1、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方法杂交 自交 选优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秋水
13、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原理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2、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 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详解】A、单倍体育种的主要目的是可以在明显缩短育种年限,A 错误;B、自然条件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用紫外线、X 射线诱变处理能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大幅度改良生物的性状,B 正确;C、杂交育种是指通过杂交、筛选,定向集合亲本的优良基因,可将多个优良性状组合在同一个新品种中,C 正确;D、基因工程技术可对目的
14、基因进行定向操作,克服物种间远缘杂交障碍,D 正确。故选 A。【点睛】本题考查生物变异及其应用,要求考生识记生物变异的类型,掌握生物变异在育种工作中的应用;识记几种常见育种方法的原理、方法及优缺点等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项。9下列关于果酒、果醋和泡菜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制作果酒时,反复冲洗葡萄以避免杂菌污染B控制好温度和酸碱度既有利于目的菌的繁殖,又可抑制杂菌的生长C制作果醋和泡菜的主要微生物是原核生物,但呼吸类型不完全相同D发酵过程中所有材料都需要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以免杂菌污染【答案】B【解析】【分析】果酒制作的菌种是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的真核生物;果醋制作的菌种是醋酸
15、菌,醋酸菌是好氧菌,且是原核生物,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泡菜制作的菌种是乳酸菌,乳酸菌是厌氧菌,且是原核生物。【详解】A、果酒制作过程中不能反复冲洗葡萄,以免葡萄皮上的酵母菌丢失,A 错误;B、控制好温度和酸碱度给目的菌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既有利于目的菌的繁殖,又可抑制杂菌的生长,B正确;C、制作果醋和泡菜的主要微生物分别是醋酸菌、乳酸菌,它们都是原核生物,但呼吸类型不同,醋酸菌是好氧菌,乳酸菌是厌氧菌,C错误;D、传统发酵的操作过程中进行消毒处理,但没有进行灭菌处理,D 错误。故选 B。10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
16、能的效率B衰老的细胞只发生形态和结构的变化,细胞中的生理状态不发生改变C细胞的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其对于多细胞生物体稳态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D癌症是由癌变细胞恶性增殖和转移引起,与癌细胞膜成分改变有关,与基因有关,与心理状态也有一定关系【答案】B【解析】【分析】1.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是细胞和生物体的正常的生命现象,与细胞坏死不同。2.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和不变性;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
17、达;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的种类增多,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细胞功能趋于专门化。3.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内的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某些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率减慢,新陈代谢减慢。1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无限增殖;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细胞易扩散转移。【详解】A、细胞分化的结果是产生不同的器官和组织,从而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
18、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A 正确;B、衰老的细胞不只发生形态和结构的变化,而且细胞中的生理状态也发生改变,B错误;C、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其对于多细胞生物体稳态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C正确;D、癌变与癌细胞膜成分改变有关,与基因有关,与心理状态也有一定关系,癌变的发生与诸多因素有关,但其本质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所致,最终发生的癌症是由癌变细胞恶性增殖和转移引起,D 正确。故选 B。11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O2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图所示。据图中信息推断错误的是A氧浓度为a 时酵母菌没有有氧呼吸,只进行无氧呼吸
19、B当氧浓度为b 和 d 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过程会不同C当氧浓度为c 时,2/5 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酒精发酵D a、b、c、d 不同氧浓度下,细胞都产生H和 ATP【答案】C【解析】【分析】酵母菌有氧呼吸反应式: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无氧呼吸的反应式为:C6H12O62C2H5OH+2CO2+少量能量;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产生的CO2摩尔数之比为 13,据此分析。【详解】A、根据曲线图分析可知,氧气浓度为a 时,产生的酒精量等于释放的CO2量,这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不进行有氧呼吸,A 正确;B、氧气浓度为b 时,产生CO2的量多于产
20、生的酒精量,此时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氧气浓度为d 时,不产生酒精只产生CO2,说明该点只进行有氧呼吸,不进行无氧呼吸,B 正确;C、当氧浓度为c 时,产生酒精的量为6mol,则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为6/2=3mol,同时产生6molCO2,则有氧呼吸产生CO2为 15-6=9mol,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为9/6=1.5mol,用于酒精发酵的葡萄糖所占比例为3/(3+1.5)=2/3,C 错误;D、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均可以产生H和 ATP,D 正确。12发菜属于蓝藻类,具有降血压的独特功效,深受人们的喜爱。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发菜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
21、发菜具有降血压的功效,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发菜的遗传物质是DNA 和 RNA D发菜属于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以发菜为素材,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生物价值等。常见的蓝藻有蓝球藻(色球藻)、念珠藻、颤藻、发菜等。蓝藻是一类藻类的统称,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蓝藻细胞中不含叶绿体,但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型生物。【详解】A、发菜属于蓝藻类,是原核生物,细胞中不存在线粒体,A 错误;B、发菜具有降血压的功效,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错误;C、发菜的遗传物质是DNA,C错误;D、发菜能够进
22、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是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D 正确。故选 D。13下图表示酵母菌培养过程中其数量的变化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酵母菌达到的最大值与起始数量有直接关系Bab 段酵母菌数量下降可能是营养不足或pH 下降导致的C若 bc 段过滤掉培养液中的有害物质并增加营养,酵母菌数量将持续增加D cd 段酵母菌的数量基本不变,说明在这个阶段酵母菌不进行繁殖【答案】B【解析】【分析】“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酵母菌培养过程较为符合S型增长趋势,据此分析作答。【详解】A、酵母菌达到的最大值(K 值)与环境
23、条件有关,起始数量可能会影响达到K 值的时间,但不会改变K的数量,A 错误;B、ab 段酵母菌数量下降可能是酵母菌数目增多导致营养不足或代谢产物引起pH 下降导致的,B正确;C、若 bc 段过滤掉培养液中的有害物质并增加营养,酵母菌数量可能会增加,但由于环境条件限制,不会一直增加,C错误;D、cd 段酵母菌的数量基本不变,说明在该阶段酵母菌的出生率与死亡率基本相等,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知识,属于图形分析题,利用好相关的知识,读懂图意,进行图文转换即可得出正确选项。14果蝇的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且基因A/a 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甲、乙两试管果蝇,甲试管
24、的果蝇全为灰身,乙试管的果蝇有灰身和黑身,甲、乙试管中的果蝇具有连续的亲子代关系,但是不知道谁是亲代,谁是子代。下列条件可以作为乙试管的果蝇为亲代,甲试管的果蝇为子代的判断依据的是()甲试管的灰身果蝇有纯合子和杂合子 乙试管的灰身果蝇全部为纯合子 乙试管的黑身果蝇全为雌性或全为雄性 乙试管的灰身果蝇既有雌性也有雄性A BCD【答案】B【解析】【分析】果蝇的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且基因A/a 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乙试管的果蝇为亲代,甲试管的果蝇为子代,甲试管的果蝇全为灰身,乙试管的果蝇有灰身和黑身,则乙试管都为纯合子,乙试管的黑身果蝇只有一种性别,就此答题。【详解】、若甲试管中的灰身果蝇
25、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即存在AaAa、AAAa和AAAA的交配类型,后代有黑身和灰身,甲可能是乙的亲本,错误;、若乙为甲的亲本,乙中黑身果蝇只能有一种性别,否则黑身雌雄果蝇自交,后代都为黑身;若乙试管中的灰身果蝇全部为纯合子,乙试管的黑身果蝇只有一种性别,此时若甲为乙的亲本,则甲要产生黑身子代必然存在AaAa的交配,后代灰身果蝇存在杂合子,与假设矛盾;若乙为甲的亲本,乙的灰身果蝇基因型全部为AA,后代全为灰身,符合题意;、若乙试管的灰身果蝇有雌性和雄性,该灰身果蝇可能为甲的子代,错误。综上所述,符合题意。故选 B。15大豆中含有大豆异黄酮,其分子结构与人体雌激素相似,进入人体后能发挥微弱的雌激
26、素效应。下列有关大豆异黄酮作用的推测,错误的是()A能与人雌激素受体特异性结合B可缓解雌激素水平降低者的症状C可能作用于下丘脑的雌激素受体D会引起垂体分泌更多的促性腺激素【答案】D【解析】【分析】性激素的分级反馈调节:下丘脑通过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来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则可以促进性腺的活动,合成和释放性激素,当性激素达到一定浓度后,这个信息又会反馈给下丘脑和垂体,从而抑制两者的活动,这样性激素就可以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详解】A、由于大豆异黄酮发挥微弱的雌性激素效应,能与人雌性激素受体特异性结合,A 正确;B、由于大豆异黄酮,其分子结构与人雌性激素相似,进入人体后能发挥
27、微弱的雌性激素效应,故可缓解雌性激素水平降低者的症状,B 正确;C、由于雌性激素可通过反馈调节作用于下丘脑,故可能作用于下丘脑的雌性激素受体,C正确;D、大豆异黄酮进入人体后能发挥微弱的雌性激素效应,通过反馈调节会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量减少,D错误。故选 D。16稳定性选择和单向性选择是自然选择中的两种类型,前者是把种群中趋于极端的变异个体淘汰,而保留中间型的个体,后者是在种群中保留趋于某个性状中某一极端的个体,而淘汰另一极端的个体。下列关于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受工业发展影响,桦尺蠖黑化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桦尺蠖黑化现象是工业污染导致其发生定向变异B工业污染前后由于桦尺蠖物种没有改变,则其没有发
28、生进化C单向性选择导致某基因频率逐代增加,其等位基因频率逐代下降D桦尺蠖黑化现象属于自然选择中的稳定性选择【答案】C【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稳定性选择是把种群中趋于极端的变异个体淘汰,而保留中间型的个体,单向性选择是在种群中保留趋于某个性状中某一极端的个体,而淘汰另一极端的个体”具体作答。【详解】A、变异是不定向的,A 错误;B、工业污染前后由于桦尺蠖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物种发生了进化,B错误;C、单向性选择导致某基因频率逐代增加,保留趋于某个性状中某一极端的个体,中间型的个体逐步淘汰,C 正确;D、桦尺蠖黑化现象属于自然选择中的单向性选择,D 错误。故选 C。17黑龙江黑河至云南腾
29、冲的“胡焕庸线”,既是一条我国人口疏密程度的分界线,又是我国自然生态环境的分界线 由东部的青山绿水变成了西部的草原、大漠与雪山。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胡焕庸线”两侧人口疏密程度的差异属于人口的空间特征B“胡焕庸线”两侧的野兔难以进行基因交流故属于不同物种C区别西部草原、大漠、雪山中的生物群落首先要分析其物种组成D东部青山绿水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种群,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答案】C【解析】【分析】1、种群是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集合体。种群的特征包括数量特征、遗传特征和空间特征,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
30、定向改变。2、群落的空间结构:(1)垂直结构: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表现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性,其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2)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照强度地形明暗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上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详解】A、“胡焕庸线”两侧人口疏密程度的差异属于人口的数量特征,A 错误;B、“胡焕庸线”两侧的野兔由于地理隔离难以进行基因交流,但要判断它们是否为不同物种,需要看它们间是否存在生殖隔离,B错误;C、区别不同的生物群落首先要分析其物种组成,C正确;D、青山绿水(不同区域)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种群,主要体现的是群落的水平结构,D 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物种的概念、种
31、群的特征、群落的结构,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18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性生殖的个体可发生的变异有突变和基因重组B肺炎双球菌R 型转化为S型的过程属于基因重组C四倍体西瓜花药离体培养后可得到二倍体纯合子D T-DNA 插入到豌豆的淀粉支酶基因中,可引起该基因突变【答案】C【解析】【分析】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
32、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此外,某些细菌(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在人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产生基因重组。(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详解】A、有性生殖的个体可以发生的变异类型有突变和基因重组,A 正确;B、肺炎双球菌R 型转化为S型的过程属于基因重组,B正确;C、四倍体西瓜花药离体培养后得到的是单倍体,C错误;D、T-DNA 插入到豌豆的淀粉支酶基因中,可引起该基因突变,D 正确。故选 C。19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
33、的是()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C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答案】D【解析】【分析】几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及其特点:1、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1)男患者多于女患者;(2)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伴 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 性佝偻病,其发病特点:(1)女患者多于男患者;(2)世代相传。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
34、指、软骨发育不全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5、伴 Y染色体遗传:如人类外耳道多毛症,其特点是:传男不传女。【详解】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的平方,A 错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的平方+2 该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正常基因的基因频率,B错误;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的平方+2 该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正常基因的基因频率,C错误;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
35、因的基因频率,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几种常见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实例,掌握各种遗传病的特点,能结合所需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0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 X染色体上,含有基因b 的花粉不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B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C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D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答案】C【解析】【分析】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中,基因型XX代表雌性个体,基因型XY代表雄
36、性个体,含有基因b 的花粉不育即表示雄配子Xb不育,而雌配子Xb可育。【详解】由于父本无法提供正常的Xb配子,故雌性后代中无基因型为XbXb的个体,故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性植株中,A 正确;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为XBX-,宽叶雄株的基因型为XBY,若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当雌株基因型为XBXb时,子代中可能会出现窄叶雄株XbY,B正确;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为 XBX-,窄叶雄株的基因型为XbY,由于雄株提供的配子中Xb不可育,只有Y配子可育,故后代中只有雄株,不会出现雌株,C错误;若杂交后代中雄株均为宽叶,且母本的Xb是可育的,说明母本只提供了XB配子,故该母本为宽叶纯合子,D
37、正确。故选C。21某二倍体植物(AaBbCcDd)一条染色体上的4 个基因的分布和表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A这 4 个基因与其等位基因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B酶 4 与精氨琥珀酸结合后,酶4 的形状发生改变C该二倍体植株自交后代中能产生精氨酸的个体所占比例是3/4 D这 4 个基因之间能发生基因重组【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和分离。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基因分离定律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详解】A、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
38、离,故这4 个基因与其等位基因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A 正确;B、题意显示,酶4 能催化精氨琥珀酸转变为精氨酸,故酶4 与精氨琥珀酸结合后,酶4 的形状发生改变,B 正确;C、图中的四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故可看成是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可推知该二倍体植株自交后代中能产生精氨酸的个体所占比例是3/4,C正确;D、图中的四个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则这四对等位基因之间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D 错误。故选 D。22下图显示了细胞的部分质膜(细胞膜)及其周围物质,下列关于其中符号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可表示囊泡,包裹着大分子或颗粒从细胞内释放出来B 可表示信号分子
39、,据图分析,该物质很可能不能穿过细胞膜CY 可表示糖蛋白,可将细胞膜一侧的信号传递到另一侧D可表示磷脂双分子层,是膜的主要成分,具有流动性【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囊泡在经过细胞膜会和细胞膜发生融合,因此不会出现在细胞外,A 错误;B.图中可以看出 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Y物质发生结合,因此该物质可表示信号分子,B 正确;C.Y物质能与 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进行信息的传递,C 正确;D.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是膜的主要成分,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 正确。故选 A。考点:本题考查了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题目所给的图形
40、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23关于细胞生命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衰老过程中线粒体和细胞的体积不断增大B效应细胞毒性T 细胞裂解靶细胞的过程属于细胞坏死C单细胞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不会出现细胞分化D癌细胞是细胞异常分化的结果,与正常分化的本质相同,遗传物质不发生变化【答案】C【解析】【分析】1.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
41、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详解】A、衰老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随细胞年龄增大而减少,但体积随年龄增大而变大,细胞体积减小,细胞核体积增大是细胞衰老的特征,A 错误;B、效应细胞毒性T 细胞裂解靶细胞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B错误;C、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个体,在生长过程中不会出现细胞分化,C正确;D、癌细胞是细胞异常分化的结果,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因此遗传物质发生改变,D 错误。故选
42、 C。【点睛】易错点: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4人体的体温调定点,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 。如果体温偏离这个数值,则通过反馈系统将信息传回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此中枢会整合这些信息并与调定点比较,相应地调节散热机制或产热机制,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体温调定点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正常人体因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下图为发热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激素甲和激素乙都是通过体液运输发挥作用B体温上升期,骨骼肌不自主收缩有
43、助于增加产热C体温升高后的持续期,人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D体温调节过程体现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是相互联系的【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示为体温调节过程,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激素甲表示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乙表示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图中增加产热的方式有骨骼肌收缩和甲状腺激素调节使代谢增强,减少散热的方式是皮肤血管收缩。【详解】A、激素调节的特点之一是通过体液运输,所以激素甲和激素乙都是通过体液运输发挥作用,A 正确;B、体温上升期,产热量大于散热量,骨骼肌不自主收缩有助于增加产热,B正确;C、体温升高后的持续期,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C错误;D、由图可知,体温调节
44、过程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D 正确。故选 C。25关于激素、抗体、酶和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B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能产生酶的细胞一定能产生激素C激素通过管道运输到体液中,一经靶细胞接受即被灭活D乙酰胆碱与特定分子结合后可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答案】D【解析】【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较温和。2、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3、抗体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 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
45、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详解】A、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或靶器官,而抗体只能作用于特定的抗原物质,A 错误;B、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激素是由特定的内分泌细胞产生的,因此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但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B错误;C、激素是由血液(体液)运输,C 错误;D、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其与特定分子结合后可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D 正确。故选 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 个小题,共50 分)26黑茶常被压缩为茯砖茶,其内的金黄色菌落俗称“金花”,主要是冠突散囊菌,其内含丰富的营养素,对人体极为有益。回答下列问题:
46、(1)为分离茯砖茶中的冠突散囊菌,制备马铃薯琼脂培养基无菌水浸泡黑茶31min 过滤获得菌液取12mL 稀释液接种在培养基平板上,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形态并计数。由培养基的配方可知,冠突散囊菌属于_(填“细菌”、“真菌”或“放线菌”)。若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应先做系列稀释再涂布培养,确保以11 倍等梯度稀释的操作是每次均从上一个稀释倍数的试管中取1mL 菌液,再加入 _中进行稀释,移液管使用过程中的无菌操作有_(答出两点即可)。(2)冠突散囊菌能分泌淀粉酶催化茶叶中的淀粉转化低聚糖,也能分泌氧化酶催化多酚类化合物氧化,使茶叶汤色变棕红,消除粗青味。酶催化作用的机理是_;欲将多种相对
47、分子质量不同的酶进行分离,可用_法;淀粉酶适合采用_法固定化技术生产麦芽糖浆;若要模拟冠突散囊菌分解茶汤中的成分,应该采用固定化细胞技术而非固定化酶,理由是固定化细胞能_,使冠突散囊菌能发生连续的酶反应,分解茶汤中的成分。【答案】真菌9mL 无菌水移液管需要灭菌;操作时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转移菌液等操作不能接触任何物体显著降低反应需要的活化能凝胶色谱法化学结合和物理吸附固定一系列酶【解析】【分析】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适于培养细菌、麦芽汁琼脂培养基适于培养酵母菌、马铃薯琼脂培养基适于培养真菌等,真菌能够大量生成淀粉水解酶,利用培养基中的淀粉。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的比较:【详解】(1)马铃薯葡萄糖琼
48、脂培养基一般用于真菌培养,故冠突散囊菌属于真菌,稀释涂布平板法在稀释菌液时,一般用无菌水稀释,确保以11 倍等梯度稀释,则需要加入1mL 菌液,再加入9mL 无菌水稀释,涉及到的无菌操作包括移液管需要灭菌;操作时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转移菌液等操作不能接触任何物体等;(2)酶催化作用的机理显著降低反应需要的活化能,分离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酶可以采用凝胶色谱法,由于酶分子较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因此酶更适合采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固定法,固定化细胞可以催化一系列的酶促反应,有利于冠突散囊菌分解茶汤中的成分。【点睛】本题考查常见培养基、微生物培养过程、固定化酶技术和细胞固定化技术的相关知识,意在考
49、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难点在于真菌的判断,根据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的特点来判断冠突散囊菌的类型。27某地弃耕的农田经若干年的演变逐渐形成了树林,成为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某科研小组对该地区生活在弃耕农田的动物甲进行了十年的调查与研究,甲的种群数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调查该种动物的数量采用了取样器取样法,原因是_。(2)据图可知,t5之后动物甲的环境容纳量是_,环境容纳量的含义是_。(3)在以上演替的过程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_(增强/减弱/不变)。(4)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中,储存在生产者有机物中的能量,一部分随着_而释放出来,另一部分
50、则被 _。(5)恢复生态学的目标是,重建某一区域历史上曾经有的植物和动物群落,使这一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恢复到受干扰前的状态,其主要利用的理论是_。【答案】动物甲有较强的活动能力,且身体微小K1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增强残枝败叶等被分解者分解初级消费者摄入体内生物群落演替【解析】【分析】1、种群密度的调查一般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植物及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适用于样方法,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适用于标志重捕法。统计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一般用取样器取样法。2、K 值又称环境容纳量,是在一定条件下环境所能容纳的种群的最大数量。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