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珠海市2021届新高考生物四模试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珠海市2021届新高考生物四模试卷含解析.pdf(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广东省珠海市 2021 届新高考生物四模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5 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为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国作为湿地公约缔约国,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开发和建设责无旁贷。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湿地生态系统能调节气候、蓄洪防旱,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湿地生态系统演替的速度,但不能改变演替的方向C少量生活污水流入人工湿地不会造成明显影响,这说明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D湿地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提高群落的丰富度和增加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答案】D【解析】【分析】1、初生演替:是指
2、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1)直接价值:是指能为人类提供形式多样的食物、纤维、燃料和建材等;(2)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平衡、生物圈稳态的调节功能;(3)潜在价值:指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详解】A、湿地生态系统能调节气候、蓄洪防旱,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A 错误;B、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湿地生态系统演
3、替的速度和演替的方向,B 错误;C、少量生活污水流入人工湿地不会造成明显影响,这说明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C错误;D、湿地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提高群落的丰富度和增加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D 正确。故选 D。2将鸡肉瘤的无细胞提取液注射到健康鸡体内,会诱发新的肉瘤(癌细胞),研究发现引起肉瘤的是Rous病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提取液中的Rous病毒属于化学致癌因子B肉瘤细胞因表面的糖蛋白增加而易于转移C与正常细胞相比,肉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变长D与正常细胞相比肉瘤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答案】D【解析】【分析】Rous病毒属于病毒致癌因子,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
4、胞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由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癌细胞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详解】A、鸡肉瘤的无细胞提取液中有Rous病毒,Rous病毒是病毒致癌因子,A 错误;B、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容易扩散和转移,B错误;C、与正常细胞相比,肉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变短,C错误;D、肉瘤细胞属于癌细胞,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的,其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D 正确。故选 D。【点睛】答题关键在于掌握细胞癌变有关知识,包括: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致癌因子、癌变的机理。3为研究R 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 型的转化因子是DNA
5、 还是蛋白质,进行了下图所示的转化实验。对本实验作出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本实验通过酶解去除单一成分进行研究B甲、乙组培养基中只有S 型菌落出现C蛋白酶处理结果显示提取物仍有转化活性D本实验结果表明DNA 使 R 型菌发生转化【答案】B【解析】【分析】格里菲斯的实验证明,在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但是不知道转化因子是什么。在艾弗里证明遗传物质是 DNA 的实验中,艾弗里将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糖类等物质分离开,单独的、直接的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另外还增加了一组对照实验,即DNA 酶和 S型活菌中提取的DNA 与 R型菌混合培养。【详解】A、本实验通过加蛋白酶和DNA 酶解去相应的物质,将
6、 DNA、蛋白质分开,用单一成分进行研究,A 正确;B、甲组是混合培养,乙组是出去蛋白质后再混合培养,均能发生转化,但转化率低,培养皿中有R型及S型菌落,B 错误;C、乙组实验中加蛋白酶处理后,培养皿中有S型菌落,则说明提取物仍有转化活性,C正确;D、丙组实验中加入DNA 酶后,没有S型菌落,说明DNA 的结构被破坏了,若是结构完整,则有S型菌落,进一步对照说明DNA 使 R 型菌发生转化,D 正确;故选 B。4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各国的普遍关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某湖泊的水质持续恶化与该湖泊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有关B过度放牧导致草原生态系统退化,牲畜的环境容纳量会变小C雾霾现
7、象可自行退去,说明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D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过度使用化石燃料【答案】A【解析】【分析】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1、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2、人类利用强度大的生态系统,应有相应的物质和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详解】A、某湖泊的水质持续恶化主要与该湖泊生态系统的正反馈调节或人类持续排污有关,A 错误;B、草原生态系统退化,牲畜的环境容纳量一定会变小,B 正确;C、环境由差变好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体现,C 正确;D、全球气候变暖,也就是温室效应,而温室效应主要是化石燃料的过量燃烧,排放
8、过多温室气体所致,D 正确。故选 A。5皮肤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沿反射弧的传入神经纤维传导,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兴奋在传入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B兴奋部位膜内侧的Na+浓度低于膜外侧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化学信号的形式传导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不消耗能量【答案】B【解析】【分析】神经冲动的产生: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
9、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详解】A、在生物体内,机体感受器产生的兴奋沿反射弧传导,即:感受器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所以在传入神经上也是单向传导的,A 错误;B、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K+浓度膜内高于膜外,兴奋时,膜上的Na+通道开放,Na+内流,形成动作电位,此时膜外Na+浓度仍高于膜内,B正确;C、神经纤维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形成了电势
10、差,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沿神经纤维传导,C错误;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需要消耗能量,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要求考生识记神经冲动的产生过程,掌握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及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6下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中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单位J/cm2 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 B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80 B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400 C能量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20%D畜牧业中,放养与圈养相比,可提高图中C/B 的比值【答案】B
11、【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其中A 表示该营养级摄入的能量;B 表示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C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D 表示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的能量;E表示粪便中的能量。【详解】A、图中 B表示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即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80J/cm2?a,A 错误;B、图中 B 表示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即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80J/cm2?a,按能量最高传递效率20%计算,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8020%=400J/cm2?a,B 正确;C、由于第三营养级能量只知道摄入量,不知道同化量,不能计算能量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
12、效率,C错误;D、B 表示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C 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放养自身呼吸消耗较多,畜牧业中,圈养与放养相比,可提高图中C/B 的比值,D 错误。故选 B。7 如图分别表示真核生物与A 基因(核基因)有关的转录和翻译的生命活动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 1 生命活动一般发生在细胞的整个生命历程中B图 1 中 加到 末端C图 1 中 就是图 2 中的 D若 A 基因中一个碱基缺失则翻译出的蛋白质长度与原来相比的变化可能是不变、变短或变长【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1 以基因 A 的 的互补链为模板,表示转录过程;图2 以 RNA 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13、,表示翻译。【详解】A、细胞时刻需要酶等蛋白质,所以转录一般发生在细胞的整个生命历程中,A 正确;B、转录时原料是加到RNA的末端,B正确;C、图 1 表示转录,翻译所需的tRNA 和 mRNA 都来自转录,所以图2 中 和 是图 1 中的 加工而来的,C错误;D、若 A 基因中一个碱基缺失,则翻译出的蛋白质长度与原来相比的变化可能是不变、变短或变长,D 正确。故选 C。【点睛】本题结合转录、翻译过程图,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意在考查学生提取图文信息,分析归纳能力,难度不大。8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溶酶体的存在,可避免水解酶破坏整个细胞B将离体的溶酶体和液泡放于蒸馏水中均会
14、发生破裂C高尔基体是真核细胞中的物质转运系统,承担着物质运输的任务D将叶绿体中所有磷脂分子铺展成单分子层,其面积约是叶绿体表面积的4 倍【答案】D【解析】【分析】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细胞器分布形态结构功能线粒体动植物细胞双层膜结构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植物叶肉细胞双层膜结构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内质网动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网状结构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高尔基体动植物细胞单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动物细胞高尔基体与分泌有关;植物则参与细胞壁
15、形成)核糖体动植物细胞无膜结构,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溶酶体动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液泡成熟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内含细胞液(有机酸、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中心体动物或某些低等植物细胞无膜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详解】A、溶酶体有“消化车间”之称,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所以溶酶体的存在使水解反应局限在一定部位,不会破坏整个细
16、胞,A正确;B、将离体的溶酶体和液泡放于蒸馏水中,由于溶酶体内浓度和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均会吸水涨破,B 正确;C、高尔基体是真核细胞中的物质转运系统,承担着细胞内物质运输的任务,C正确;D、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除此之外,类囊体薄膜也属于生物膜,因此将叶绿体中所有磷脂分子铺展成单分子层,其面积约大于叶绿体表面积的4 倍,D 错误。故选 D。9小明同学的手不小心碰到滚烫热水,他会立即缩回手(反应 1)并马上用冷水冲洗(反应 2)。下列有关反应 1 和反应 2 的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 1 与眼睛受到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都属于非条件反射B在反应1 和反应 2 中,都会发生电信号-化学
17、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反应 1 中,兴奋在小明的神经纤维上发生双向传导D反应 1 和反应 2 都与人体的高级中枢大脑皮层有关【答案】B【解析】【分析】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体对体内外的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反射活动要通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题干中反应1 属于非条件反射,而反应2 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属于条件反射。【详解】A、反应 1 手碰滚烫的热水,立即缩回手属于非条件反射,而眼睛受到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不属于反射,A 错误;B、在反应 1 和反应 2 的反射弧中,体内都会发生兴奋的传导与传递,因此都会有电信号-化学信
18、号-电信号的转变,B正确;C、在反应1 的反射弧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发生的是单向传导,C错误;D、反应 1 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与大脑皮层无关,反应2 与大脑皮层有关,D 错误。故选 B。10下列有关人体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碳元素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BNa+在细胞内的含量远比细胞外高C血红蛋白中含有Fe元素D不同组织细胞中mRNA 的种类相同【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鲜重是O,干重是C;神经细胞内外Na+分布不均;无机盐在细胞中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详解】A、C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但
19、是在人体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A 错误;B、一般而言,Na+在细胞内的含量远低于细胞外,B 错误;C、Fe2可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C正确;D、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同组织细胞中mRNA 的种类不完全相同,D 错误。故选 C。【点睛】解答此题需要熟记常见的元素与化合物中含量与功能,并能结合选项分析作答。11某雌雄同花植物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研究小组随机取红花和白花植株各60 株均分为三组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相关推断不正确的是组别杂交方案杂交结果甲组红花 红花红花:白花=9:1 乙组红花 白花红花:白花=7:1 丙组白花 白花全为白花A根据甲组结果,可以判断红
20、花为显性性状B甲组结果没有出现3:1 性状分离比最可能的原因是发生突变C乙组亲本的红花植株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3:1 D乙组的杂交结果中红花植株都为杂合子【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表格:甲组实验中,红花和红花杂交,后代出现白花,说明红花对白花为显性性状,设控制红花的基因为 A,则甲组亲本基因型有AA AA、AA Aa、AaAA、AaAa;乙组亲本基因型为AA aa、Aaaa;丙组亲本基因型为aaaa。【详解】由分析可知,根据甲组结果,可以判断红花为显性性状,A 正确;由分析可知,甲组结果没有出现3:1性状分离比的原因是红花亲本中并非都是杂合子,因此甲组结果没有出现3:1 性状分离比,
21、B 错误;乙组中的白花个体为隐性纯合子,因此 F1中 7 红花:1 白花就代表了亲代中的所有红花亲本产生的配子比例为显性基因:隐性基因=7:1,即红花植株中AA:Aa=3:1,C正确;根据分析可知,乙组亲本基因型为AA aa、Aa aa,故乙组杂交的后代中红花均为杂合子,D 正确。故选 B。12薇甘菊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有害植物之一,在适生地能攀援、缠绕于乔木、灌木,重压于其冠层顶部,阻碍附主植物的光合作用,继而导致附主死亡。科研人员研究了薇甘菊不同入侵程度对深圳湾红树林生态系统有机碳储量的影响,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有机碳储量未入侵区域轻度入侵区域重度入侵区域植被碳库51.85 50.
22、86 43.54 凋落物碳库2.01 3.52 5.42 土壤碳库161.87 143.18 117.74 总计215.73 197.56 166.70 A植被碳库中的碳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其主要去路是以食物的形式流向下一营养级B土壤碳储量减少可能是因为薇甘菊根系密集,增加了土壤氧含量,使土壤中需氧型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增强C与薇甘菊未入侵区域相比,薇甘菊重度入侵区域的总有机碳储量约减少了22.7%D随着薇甘菊入侵程度的加剧,凋落物碳储量显著增加,原因是薇甘菊的入侵导致附主死亡【答案】A【解析】植被碳库中的碳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其主要去路之一是以食物的形式流向下一营养级,A 错误;薇甘菊根
23、系密集,增加了土壤孔隙度,使得土壤氧含量增加,从而使土壤中需氧型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增强,使得土壤碳储量减少,B 正确;与薇甘菊未入侵区域相比,薇甘菊重度入侵区域的总有机碳储量约减少了(215.73-166.70)/215.73=22.7%,正确;随着薇甘菊入侵程度的加剧,凋落物碳储量显著增加,原因是薇甘菊的入侵导致附主死亡,D 正确。13下图为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示意图,图中18 表示基因。不考虑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 与 2、3、4 互为等位基因,与6、7、8 互为非等位基因B同一个体的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也应含有基因1 8 C1 与 3 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分离
24、,1 与 2 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分离D 1 分别与 6、7、8 组合都能形成重组型的配子【答案】B【解析】【分析】由图可知,图中为一对同源染色体,1 与 2、5 与 6、3 与 4、7 与 8 为相同基因,1(或 2)与 3 或 4 可能是等位基因,5(或 6)与 7 或 8 可能是等位基因。【详解】1 与 2 是相同基因,1 与 3、4 可能互为等位基因,1 与 6、7、8 互为非等位基因,A 错误;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与其进行减数分裂时形成的初级精母细胞含有的染色体的数目和基因种类、数目均相同,故均含有基因 18,B 正确;若不考虑交叉互换,1 与 3 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随同源染色体
25、的分开而分离,1 与 2 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随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而分离,若考虑交叉互换,则1 与 2可能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1 与 3 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随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而分离,C错误;1 与 5 在同一条姐妹染色单体上,5 与 6 是相同的基因,因此1 与 6 的组合不能形成重组配子,D 错误。故选B。1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效应 T细胞能在内环境中特异性识别靶细胞B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细胞代谢的速率明显下降C内环境的成分含有乙酰胆碱、胰高血糖素、解旋酶D手掌磨出的水泡消失的原因是水泡中的液体全部渗入毛细血管中【答案】A【解
26、析】【分析】1、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主要由组织液、淋巴和血浆组成。2、血浆、淋巴、组织液中物质: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详解】A、效应 T细胞与靶细胞的识别,是细胞之间的作用,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A 正确;B、内环境遭到破坏时,细胞代谢会出现紊乱,但不一定代谢速率都明显下降,B 错误;C、解旋酶是DNA 复制所需要的,存在于细胞内,C错误;D、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可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D 错误。故选 A。15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
27、的是()A可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将“寨卡病毒”染色,以观察DNA 和 RNA 在该病毒中的分布B绿叶中色素的分离实验中,叶绿素b 随提取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最慢C若被调查的鲫鱼中仅标记个体被乌鱼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高D为了调查不同空间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与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进行调查【答案】C【解析】【分析】种群是指占有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体,它由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个体组成。群落是指在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度。群落中各种生物的数量是不一样的,因此必须计算各种生物数量之间的比例,也就是各个物种的相对数量。【详解】A
28、、每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A错误;B、色素的分离实验中,叶绿素b 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最慢,B错误;C、若被调查的鲫鱼中仅标记个体被乌鱼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高,C正确;D、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与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进行调查,D错误。故选 C。16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标志重捕法是估算动物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B群落中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C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等都会直接影响种群密度D各种群关系和边界范围等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答案】C【解析】【分析】1、种群的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
29、组成和性别比例。2、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变化,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详解】A、大部分动物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常用标志重捕法是估算动物种群密度,A 正确;B、捕食者的存在避免了生态系统中某一物种占绝对优势,为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空间,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B正确;C、种群的年龄组成,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动,C错误;D、各种群关系和边界范围等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D 正确。故选 C。17血细胞计数板是对细胞进行计数的重要工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每块血细胞计数板的正中央有1 个
30、计数室B计数室的容积为1mm 1mm 0.1mm C盖盖玻片之前,应用吸管直接向计数室滴加样液D计数时,不应统计压在小方格角上的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每块血细胞计数板的正中央有2 个计数室,A 错误;每个计数室的容积有1mm 1mm 0.1mm,B 正确;向血细胞计数板中滴加样液前应先盖上盖玻片,让样液自行渗入计数室,若先滴加样液,统计结果会偏大,C 错误;计数时,需统计小方格内以及小方格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细胞,D 错误。故选B。18在前人进行的下列研究中,采用的核心技术相同(或相似)的一组是 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 用紫外线等处理青霉菌选育高产青霉素菌株 用 T2噬
31、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 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细胞染色,观察核酸的分布A BCD【答案】B【解析】【分析】1、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2、诱变育种原理:基因突变,方法: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脂等)来处理生物,使其在细胞分裂间期DNA 复制时发生差错,从而引起基因突变,举例:太空育种、青霉素高产菌株的获得。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 标记噬菌体 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证明DNA
32、是遗传物质。4、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分布实验的原理: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 和 RNA 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可使DNA 呈绿色,吡罗红可使RNA呈红色,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同时显示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的结果是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说明 DNA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 主要分布在细胞质。【详解】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采用诱变育种的方法用紫外线等处理青霉菌选育高产青霉素菌株;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用T2噬菌体浸染大肠杆菌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采用颜色鉴定法用甲基绿和呲罗红对细胞染色,观察核酸的分布;所
33、以,采用的都是同位素标记法。故选 C。19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对生命科学的深入探索,生物科学技术会为人类的繁荣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下列关于生物科学技术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可采用质壁分离实验检测制备的原生质体的活性情况B在生产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不需要考虑B 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之间的免疫排斥C利用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方法得到克隆动物是培育新物种的一种方式D设计试管婴儿涉及体内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答案】B【解析】【分析】1、体细胞杂交可以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操作过程包括:原生质体制备、原生质体融合、杂种细胞筛选、杂种细胞培养、杂种植株再生以及杂种植株
34、鉴定等步骤。2、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B 淋巴细胞;诱导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进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即用培养基培养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单克隆抗体。3、动物体细胞核移植: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克隆动物。克隆动物具备双亲的遗传特性,因为其细胞核基因来自提供细胞核的生物,而细胞质基因来自提供细胞质的生物,但其性状主要与提供细胞核的生物相似。4、试
35、管婴儿技术是通过体外受精获得许多胚胎,然后从中选择符合要求的胚胎,再经移植后产生后代的技术。【详解】A、在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去掉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不能采用质壁分离实验检测制备的原生质体的活性情况,A 错误;B、免疫排斥是机体对移植物(异体细胞、组织或器官)通过特异性免疫应答使其破坏的过程,细胞之间不存在免疫排斥,B 正确;C、通过核移植技术产生克隆动物属于无性繁殖,不能培育新物种,C错误;D、培育试管婴儿涉及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综合考查植物体细胞杂交、单克隆抗体制备、核移植技术和试管婴儿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识记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及采用的方法,
36、识记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识记核移植技术过程、试管婴儿培育过程,根据题干进行筛选。20 科学家从动物的胰脏中分离到一类低分子量的蛋白质(Ub),能对细胞中的异常蛋白(靶蛋白)贴上“标签”,被贴标签的靶蛋白随即被蛋白酶水解,其过程如下图所示,相关说法错误的是()(注:AMP 为一磷酸腺苷)A Ub 为靶蛋白贴标签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B靶蛋白水解过程与人消化道内蛋白质水解过程不同CUb 在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态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D Ub 在靶蛋白水解过程中起到催化的作用【答案】D【解析】据图可知,Ub 与靶蛋白的结合过程需要消耗ATP,A 项正确;靶蛋白水解过程需要消耗ATP,人消化道内蛋白质水解过程不
37、需要消耗ATP,B项正确;细胞中的异常蛋白被水解有利于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C项正确;Ub 在靶蛋白水解过程中起到“标签”的作用,而不是催化作用,D 项错误。21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正确的是()A制作果醋时,通气的直角玻璃管内塞有脱脂棉球,用以过滤空气B振荡培养能增大微生物与培养液的接触面积,从而促进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C测定样品中亚硝酸盐含量时,将水放入比色杯中,直接测其OD值,作为空白对照D亚硝酸盐可在碱性条件下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产物再与N-1-萘基乙二胺偶联,形成紫红色产物【答案】A【解析】【分析】亚硝酸盐测定的原理亚硝酸盐可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氨化反应,这一
38、产物再与N-1-萘基乙二胺偶联,形成紫红色产物,可用光电比色法定量。【详解】A、制作果醋时,通气的直角玻璃管内塞上脱脂棉球的目的是过滤空气,A 正确;B、振荡培养能使微生物与培养液充分接触,但没有增大微生物与培养液的接触面积,B 错误;C、作为空白对照的水中也应与样品组一样,加入氯化铵缓冲液、乙酸和显色液,C错误;D、亚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D 错误。故选 A。【点睛】熟知亚硝酸盐浓度的测定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果醋的制作流程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22某自花传粉植物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当花粉含A
39、B 基因时不能萌发长出花粉管,因而不能参与受精作用。若该植株自交,所得子一代表现型及比例为宽叶抗病:宽叶感病:窄叶抗病:窄叶感病5:3:3:1,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该亲本植株的表现型为宽叶抗病植株C上述 F1宽叶抗病植株中双杂合的个体占3/5 D若纯种宽叶、窄叶植株杂交,F1出现窄叶个体,则肯定是基因突变所致【答案】D【解析】【分析】AaBb 可以产生四种配子即AB:Ab:Ab:ab=1:1:1:1,雌雄配子的组合有4 4=16 种,若所有的配子都可以参与受精作用,则后代中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为9:3:3:1。【详解】A、根据该植株自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可知,控
40、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 正确;B、根据自交后代同时出现宽叶和窄叶可知,亲本为宽叶杂合子Aa,根据后代中出现抗病和感病可知,亲本为抗病杂合子Bb,B 正确;C、由上分析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F1宽叶抗病植株中AaBB:AABb:AaBb=1:1:3,其中双杂合的个体占 3/5,C正确;D、若纯种宽叶AA、窄叶 aa 植株杂交,F1基因型为Aa,若出现窄叶个体,则可能是基因突变,也可能是环境影响,D 错误。故选 D。2313 三体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遗传病,患儿的畸形和临床表现比21 三体综合征更严重。该病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约为1/2500,女性
41、明显多于男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可根据患儿中女性多于男性推测出该病受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B患儿多出的13 号染色体若来自母方,则可判定原因是形成卵细胞时着丝点未分裂C临床上可以通过基因测序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该病D可以取胎儿体细胞在显微镜下检查,通过分析染色体形态数目来辅助临床诊断【答案】D【解析】【分析】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1)产前诊断: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产前诊断可以大大降低病儿的出生率。(2)遗传咨询: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有效的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3)禁止近亲婚配: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详解】A、该病是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不是
42、X 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A 错误;B、患儿多出的13 号染色体若来自母方,则可能原因是形成卵细胞时着丝点未分裂,也可能是减数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成功分离的缘故,B错误;C、该病为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可以通过显微观察确定,而不可以通过基因测序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该病,C 错误;D、该病的检测可以取胎儿体细胞在显微镜下检查,通过分析染色体形态数目来辅助临床诊断,D 正确。故选 D。24某同学在观察果蝇细胞中的染色体时,发现一个正常分裂的细胞中,共有8 条染色体,呈现4 种不同的形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该细胞此时存在染色单体,则该果蝇的性别是雌性B若该细胞此时没有染色单体,则该细胞可
43、能取自卵巢C若该细胞正处于分裂前期,则不可能在发生基因重组D若该细胞正处于分裂后期,其子细胞的大小可能不同【答案】C【解析】【分析】果蝇体细胞中有4 对同源染色体,8 条染色体,性染色体组成为XX或 XY。一个正在分裂的果蝇细胞,共有 8 条染色体,呈现4 种不同的形态,说明有两个染色体组。该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详解】A、若该细胞此时存在染色单体,则该细胞应处于有丝分裂前、中期或者是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由于细胞中染色体呈现4 种不同的形态,则该细胞只能来自雌果蝇,如果是雄果蝇则有5 种不同的形态,A 正确;B、若该细
44、胞此时不存在染色单体,则该细胞应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则该细胞可能取自卵巢,B 正确;C、若该细胞此处在分裂前期,则该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可能发生交叉互换(基因重组),C错误;D、若该细胞正处在分裂后期,则该细胞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若为卵原细胞的分裂过程,其子细胞的大小可能不同,D 正确。故选 C。25细胞是多种元素和化合物构成的生命系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C、H、O、N 等化学元素是构成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基础,在细胞中含量丰富B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C酶、激素、抗体和
45、神经递质等都是细胞中的微量高效物质,作用后都立即被分解D同一生物体内不可能具有两种无氧呼吸方式的一系列酶【答案】A【解析】【分析】1、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对生命活动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激素调节的三个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2、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或RNA),具有高效性、专一性等特点。3、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后,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神经元,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4、抗体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主要分布在血清中。5、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蛋白质,其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 四种;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和固醇组成元素为C、H、O,磷脂
46、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其组成元素为C、H、O、N、P;糖类只由C、H、O 组成;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详解】A、由分析可知,C、H、O、N 等化学元素是构成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基础,在细胞中含量丰富,A 正确;B、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在有氧存在时发生在线粒体中,在无氧时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 错误;C、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发生作用后立即被分解或被相应的细胞回收,酶是生物催化剂,发挥催化作用后不被灭活,抗体和抗原特异性结合后可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C 错误;D、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产乳酸,
47、其植株的叶片无氧呼吸产物为酒精,D 错误。故选 A。【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和化合物的理解,要求考生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判断。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 个小题,共50 分)26如图甲表示某豆科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CO2释放和 O2吸收速率的变化趋势;图乙表示该豆科植物叶肉细胞中C3的相对含量在夏季某天24h 内(有一段时间乌云遮蔽)的变化趋势;请据图回答:(1)图甲中,在12-24h 期间,萌发种子的呼吸方式主要是_,判断的依据是_;第 48h 后,萌发种子O2吸收速率超过CO2释放速率,其原因是细胞呼吸的底物中可能还有 _等物质。(2)图乙中,叶肉细胞进
48、行光合作用的区间是曲线_段对应的时间,乌云消失的时间可能是曲线上_点对应的时刻。与F点相比,G 点叶绿体中NADPH 的含量较 _(填“高”或“低”)。【答案】无氧呼吸CO2释放速率很大,而 O2吸收速率很低(只答CO2释放速率大于O2吸收速率不准确)脂肪BI D 高【解析】【分析】分析图甲:种子萌发过程中,当胚根未长出时,种子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进行细胞呼吸作用,消耗细胞中的有机物,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和营养,有机物的总量下降;当胚根长出后,种子可以从土壤中获取营养物质;细胞呼吸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吸收的氧气量等于呼出二氧化碳的量,可释放出大量的能量;根据图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量的变化
49、,可以判断12h 24h,种子主要进行无氧呼吸,胚根长出后,种子的有氧呼吸呼吸速率明显增大。分析图乙: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由于该图表示夏季的某天,因此影响该植物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为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由于题干中提出“有一段时间乌云遮蔽”,这会导致光照强度减弱,光反应减弱,这将抑制暗反应过程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而二氧化碳固定仍在进行,因此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将上升,对应曲线中的CD段。【详解】(1)据图可知,在1224h 期间,CO2释放速率很大,而O2吸收速率很低,表明此时的呼吸作用主要是无氧呼吸;48h 后,消耗的氧气大于释放的二氧化碳,所以细胞呼吸底物
50、不只是糖类,还有脂肪等。(2)图乙中,AB 段时间为0 点到 6 点,此时无光照且C3的含量不变,只有呼吸作用,从B到 I,C3的含量在降低,说明叶肉细胞在利用C3,且这段时间有光照,因此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有乌云时,光照强度降低,C3的还原减慢,二氧化碳固定生成C3的速率不变,故C3含量一直升高,当乌云消散,光照强度增加,C3的还原加快,C3含量开始下降,故为D 点;G 点相对 F点,中午气温较高,气孔关闭,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二氧化碳的固定速度减慢,C3的含量减少,还原所需要的NADPH减少,故NADPH 含量高。【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细胞呼吸的过程及意义以及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