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成本控制.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3406207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57.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章成本控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十章成本控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章成本控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章成本控制.pdf(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01/8 第十章 成本控制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能达到以下学习目标:1成本控制类型、原则、程序 2成本差异的类型及标准成本的制定 3成本差异分析方法 4采购经济批量控制、最优生产批量控制 成本控制就是在生产阶段对产品成本的控制,具体就是运用一定的方法对生产过程中构成产品成本的一切耗费,进行科学严格的计算、现值和监督,将各项实际耗费中预先确定在预算、计划或标准的范围内,并通过分析造成实际脱离计划或标准的原因,积极采取对策,以实现全面降低成本目标的工作。一、成本控制的类型、原则和程序 成本控制可按不同的标志进行分类:(一)按照控制的时间分类,可以分为事前成本控制、事中成本控制和事后成本控制。事前成

2、本控制的主要目的是防患于未然;事中控制主要是日常的控制;事后控制是对性成的产品成本进行总和分析和考核。(二)按照控制的原理分类,可以分为前馈性成本控制、防护性成本控制和反馈性成本控制。前馈性成本控制属于事前成本控制;防护性成本控制是辅助控制,也属于事前成本控制;反馈性成本控制主要进行的是日常或事后的成本控制。(三)按照控制的手段分类,可以分为绝对成本控制和相对成本控制。绝对成本控制主要着眼于节约支出;相对成本控制是开源与节流并重。(四)按照控制的对象分类,可以分为产品成本控制和质量成本控制。产品质量控制是对生产产品全过程的控制;102/8 质量成本控制是质量管理与成本管理的有机结合,通过确定最

3、优质量成本而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五)按照控制时期分类,可以分为经营期成本控制和使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经营期成本控制侧重于控制经营期内的成本;使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则要坏死兑现取得成本和使用成本的双重控制。成本控制应遵循以下原则:全面控制的原则、讲求效益的原则、目标管理及责任落实的原则、物质利益的原则以及例外管理的原则。二、成本差异的类型及标准成本的制定 成本差异就是在一定时期双重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实际成本总额与标准成本总额之间的总差额。(一)标准成本的制定 标准成本是按照成本项目事前制定的,在已经达到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有效经营管理条件下应当达到的单位产品成本目标。标准成本虽然属于未来成本,但

4、不同于预算成本的总成本的范畴,而是单位成本的范畴。标准成本的制定,有利于企业编制预算、考核评价各个部门的工作业绩,并为正确进行经营决策提供依据。标准成本的制定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直接工资标准成本的制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包括 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 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1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是单位产品应耗用直接材料的成本目标,是由直接材料价格和直接材料用量两个因素决定的。103/8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该种直接材料用量标准格(某种直接材料标准价 2直接工资标准成本的制定 直接工资的标准成本是指单位产品应耗用直接工资的成本目标。在采用

5、计件工资形式的企业中,直接工资标准成本直接表现为计件工资单价;在采用计时工资形式的企业中,直接工资标准成本是由工资率标准和直接人工工时用量标准两个因素决定的。工资率标准标准工时总数预计直接人工工资总额 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工资率标准直接人工工时用量标准 3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 变动性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是由变动性制造费用的分配率标准和工时用量标准两个因素决定的。变动性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标准工时总数额变动性制造费用预算总 单位产品变动性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变动性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工时用量标准 4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 固定性制造费用通常是根据事先编制的固定预算来控制其费用总额。在变

6、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费用属于期间费用,不必在各种产品间进行分配,因而不包括在单位的编制成本中。但在完全成本法下,制定固定性制造费用的编制成本可采用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分别确定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分配率标准和工时用量标准,104/8 然后计算两者的乘积;第二种方法是直接按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额除以预算产量。5单位产品标准成本的制定 通过制定以上的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和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可以逐项汇总确定出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二)成本差异的类型 1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 价格差异是由于特定成本项目的实际价格水平与标准价格不一致而导致的成本差异。其计算公式为:价

7、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产量下的实际消耗量 价格差实际产量下的实际消耗量 数量差异是由于特定成本项目的实际耗用量与标准耗用量不一致而导致的成本差异。其计算公式为:数量差异标准价格(实际产量下的实际耗用量实际产量下的标准耗用量)标准价格实际产量下的用量差 2纯差异与混合差异 纯差异就是把其他因素固定在标准的基础上,计算出来的差异。纯用量差异就是标准价格与用量之积;纯价格差异则是价格差异与标准用量之积。混合差异是总差异扣除所有纯差异之后的剩余差异,等于价格差与用量差之积。对混合差异的处理方法有三种:第一,将它分离出来,单独列示;第二,将混合差异平均或按一定的比重在纯差异之间分配;第三,不单独

8、计算混合差异,而将其直接归并于某项差异。3有利差异与不利差异 有利差异是指因实际成本低于比重成本总额而形成的节约差。不利差异105/8 是指实际成本高于标准成本总额而形成的超支差。但要注意,有利与不利是相对而言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4可控差异与不可控差异 可控差异是成本控制的重点,是与主观努力密切相关的成本差异。不可控差异的形成或变动主要受客观因素制约,与主观努力的关系不大。三、成本差异的分析方法 一般情况下,成本差异的分析要从价格因素和数量因素两个方面来进行。具体分解要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四个方面进行。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直接材料的成本差异是指实际产量

9、下直接材料实际总成本与其标准总成本之间的差额。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材料实际价格直接材料标准价格)实际产量下直接材料标准耗用量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直接材料耗用量差异 其中: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直接材料实际价格直接材料标准价格)实际产量下直接材料实际耗用量 直接材料耗用量差异直接材料标准价格(实际产量下直接材料实际耗用量实际产量下直接材料标准耗用量)【例 102 P351】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就是在实际产量下直接工资总成本与其标准成本总额的差额。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实际工资率实际产量下的实际人工工时标准工资率实际产量下的标准人工工时 工资率差异人工效率差异 106/8 其中:工资率差异(

10、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际产量下的实际人工工时 人工效率差异标准工资率(实际产量下的实际人工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人工工时)【例 103 P352】3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变动性制造费用是在实际产量下变动性制造费用的实际发生额与其标准发生额之间的差额。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变动性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 变动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变动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其中:变动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变动性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 变动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

11、)【例 103 P353】4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是在实际产量下固定性制造费用实际发生额与其标准发生额之间的差额。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实际产量下固定性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标准固定性制造费用 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差异分解可采用两差异分析法和三差异分析法。两差异分析法是将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成本差异分解为预算差异和能量差异。三差异分析法是将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成本差异分解为开支差异、生产能力差异和效率差异。107/8 在标准成本控制体系中,对本发生的各类成本差异需要在会计期末分别按直接处理法、递延法或稳健法进行账务处理 【课堂练习】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某月产量 400 件,耗用原材料

12、 900 公斤,实际成本 1720 元,该企业单位产品直接材料用量标准为 2.5 公斤,价格标准为 2 元/公斤。要求:计算直接材料差异总额、用量差异和价格差异。解答:差异总额=17204002.52=280(元)用量差异=2(9004002.5)=2(100)=200(元)价格差异=(17209002)90080(元)280=(200)(80)四、批量成本控制 1采购经济批量控制 材料采购经济批量是在保证生产经营需要的前提下,能使全年材料相关总成本最低的采购批量。一般情况下,与经济批量控制相关的成本,包括变动性储存成本和变动性订货成本两项。订货成本是企业为订购有关材料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储存成

13、本是指企业为储存有关材料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在简单条件下,材料采购的经济批量控制模型表示如下:相关总成本2QCQAP 表示每次订货的变动性订货成本 表示全年订货次数(QA)表示全年需用材料总量 表示每次从外部购买材料的数量 108/8 表示单位材料年平均变动性储存成本 经济批量CPA2 最低相关总成本PAC2 2最优生产批量控制 在最优生产批量控制的过程中,主要应考虑调整准备成本和储存成本两个相关因素。调整准备成本是指每批产品投产前为做好准备工作而发生的成本。储存成本是单位产品或零部件在储存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作优生产批量控制的模型如下:最优生产批量)1(2pdCAS 最优批量的全年总成本)1(2pdAS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