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上常见职业病危害与预防措施.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田上常见职业病危害与预防措施.pdf(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油田上常见职业病危害与预防措施油田上常见职业病危害与预防措施学院: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延安职业技术学院系部:石油工程系系部:石油工程系专业:油田化学专业:油田化学姓名:王华乔姓名:王华乔学号:学号:5252油田上常见职业病危害与预防措施油田上常见职业病危害与预防措施摘要:摘要:石油气体对人的危害:石油气体在不存在苯和硫化氢的情况下,导致人员中毒的临界值(TLV)在 300106,相当于可燃下限(LFL)的 2,具体现象见表 63。硫化氢对人的危害:硫化氢的中毒临界值(TLV)为 10106,超过此临界值浓度的气体对人员产生的反应见表 64。苯和其他芳香烃的危害:芳香烃包括苯、甲苯和二甲苯,芳
2、香烃的中毒临界值一般小于其他石油烃类物质的中毒临界值,尤其是苯,其中毒临界值为 10106。吸入较高浓度苯气的人员临床表现为血液和骨髓发生病变。惰性气体中有毒气体:向储油装置中充加惰性气体是防火防爆的有效手段,但在惰性气体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一旦被人体所吸入将会造成严重危害。其有害物质如下。氧化氮:一氧化氮为无色气体,中毒临界值为 25106。二氧化氮的中毒临界值为3106。二氧化硫:在惰性气体中二氧化硫的含量为 210650106,二氧化硫对人的眼睛、鼻、喉等器官有刺激作用,使人感到呼吸困难。一氧化碳:当燃烧不完全和燃烧缓慢时会产生 200106 以上的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为无色无味,中毒临
3、界值为 50106,其中毒机理为阻止血液吸收氧气,引起化学性窒息石油主要成分为甲烷,同时含有少量的乙烷和丙烷以及一氧化碳、氮气等。通过对石油的炼制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燃料以及各种机器的润滑剂、气态烃。通过化工过程,可制得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农药、化肥、医药、油漆、合成洗涤剂等。因此,石油被广泛运用于交通运输、石化等各行各业,被称为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黑色黄金”、“经济血液”。石油生产环节繁多,劳动条件特殊。目前油田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有:1、粉尘:电焊尘、水泥尘、煤尘、铸造尘等;2、毒物:汽油、苯、液化气、硫化氢、石油烃、一氧化碳、甲醛、甲醇、氨气、正己烷、丙酮、铅、汞、铬、酸、碱等;
4、3、物理因素:噪声、射线、微波、振动、高频、高温等。一、石油企业重点岗位职业病危害与预防一、石油企业重点岗位职业病危害与预防石油地质勘探是石油开采业的先期工作,其目的不是直接发现石油,而是查清地层和构造的数据,经过正确的地质解释制定出成功的钻井计划。石油地质勘探属于石油野外流动作业,具有流动分散,独立作战,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受地区气候条件影响大等特点。地理条件一般分为平原地区、沙漠地区、草原地区、森林地区、山区、水域、沼泽地带、高原地区等。地面地址:地质人员在野外勘察取得倾角和走向,并绘制成图幅。把这些倾角和走向标在平面图上,画上地物地貌以及工区所有的井、油藏和水系。地质人员根据这种信息及合
5、理地质假设做出一种解释。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有:高温、低温、高湿、低湿、高压、低压、紫外线、风沙等不良气象条件。消减措施:1、使用防暑降温、保暖御寒、防紫外线眼镜、防风沙服装等个人防护。2、沙漠地区作业重点要防沙尘暴、防迷路,另外,沙漠地区一般地下水含量较高,不能直接饮用;3、草原地区作业重点要加强对有毒昆虫、蚊虫、植物的防护;4、森林地区作业要加强对毒蛇、毒虫以及各类传染病、皮肤病的防护;5、水上以及沼泽地区作业要加强防潮;6、高原地区作业要加强身体锻炼,加强对缺氧引起的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野外地震勘探主要由各种车辆的司机、危险品保管员、测量员、钻井工、爆炸工、震源工、放线工、仪器操作员、解
6、释员及维修工等工种参与施工。石油地震作业工人和地质作业人员一样,常年于野外地区施工。除了不良气象条件之外,爆破时还要受到噪声、炸药等有害因素影响。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有:噪声、高温、低温、高压、低压、紫外线、高湿、低湿、风沙等不良气象条件消减措施:1、做好出工前的准备工作,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搞好技术练兵,反事故演习,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素质。制定好长途搬迁方案,确保安全搬迁;2、出工前必须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必要的职业卫生防护知识培训,并进行防疫注射;3、对施工地区的气候、自然环境、地理条件要进行全面调查了解,对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要逐项制定针对性的防范监控措施;4、现场职业危害防护以使用个人防
7、护用品为主,如防暑降温、保暖御寒、防紫外线眼镜、防噪声耳塞、耳罩等。钻井前准备工作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来源于井队搬迁过程以及井架安装、固定过程的高空作业、野外气象条件以及焊接等。消减措施: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系好挂牢安全带,衣着整齐,禁止穿硬底和带钉易滑的鞋。高空作业人员操作前,必须对脚手架、跳板、斜道、靠梯等和其它防护设施进行检查,发现不符合安全生产的情况应及时修理。凡六级以上大风和暴雨、雷电、大雪等气候变化大,不利于高空作业时,不得从事高空作业。加强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个人防护措施。钻井噪声主要包括机械噪声和作业噪声,机械噪声包括柴油机房、发电机组、钻机、钻井泵以及其各种机械转动所产生的噪声,作业
8、噪声包括固井作业、下套管、起下钻具、气控制动钻机操作时快速放气阀放气等。钻井的同时,要不断地向井眼内注入大量的泥浆。职业危害因素:废弃钻井液、噪声、振动、柴油机烟气、以及井下废气等。消减措施:整体防护与个人防护相结合。为了降低钻井噪声,可提高钻井设备精度,加强设备保养维护,熟练操作,杜绝野蛮操作,减少撞击,密切注意地层压力,及时采取措施压井,安装防喷盒等防止井喷,减少气流噪声。固井使用的水泥性能与一般建筑水泥不同。固井对水泥浆的流动性、凝结时间以及水泥石的渗透性有特殊要求,使用时为了调节水泥浆的性能,往往要加入大量添加剂,这些添加剂随废气泥浆的排出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消减措施:防尘必须
9、采取综合措施,加强固井系统的密闭,减少水泥尘的逸出。加强个人防护和系统的维护管理。常用的有电测井、气测井、放射性测井三种测井技术,均为野外作业。放射性测井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是放射线外照射,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放射性测井:放射性同位素测井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剂,向井内注入放射性同位素活化溶液,并将其压入管外通道或进入地层滤积在射孔道附近地层表面进行测井。职业危害因素:中子、Y 射线以及井场其它危害因素。消减措施: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和严格放射源出入库制度,源车、源库、实验室要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持证上岗。熟练操作,取源时使用手柄。必要时,实施轮换作业。对放
10、射性测井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个人剂量监测,定期进行职业性健康体检。井下试油作业是从钻井到油田生产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和承上启下的工艺过程,包括试油地质、试油工艺、地层测试、酸化、压裂、修井、井下作业等。其作业现场仍然是野外作业。试油主要工序包括通井、洗井、冲砂、试压、射孔、诱导油气流、求油气层产能等。职业危害因素:不良气象条件、噪声以及井下有害气体。消减措施:加强个人防护措施,采取耳塞、耳罩及防护头盔保护听力。定期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时间在循环至反洗工序中现场均有较强噪声,并有氢氟酸、氢氯酸及甲醛等溢散到空气中,尤其设备有泄露时更厉害。职业危害因素及其来源:在酸化现场酸化至反洗过
11、程中产生的较大强度的噪声以及各种有毒气体,主要有不良气象条件、氢氟酸、甲醛、盐酸、硝酸、噪声、硫化氢。消减措施:改变酸化、压裂泵车振源的的性能,减少噪声的产生,现场施工时,为工人发放适当且有效的隔音耳塞和耳罩,尤其是机工和泵工。逐步提高酸化压裂作业的自动化程度,尽可能使机工和泵工采取远距离操作。加强设备维护保养,以减少毒物泄漏。进行酸化作业时,必须携带适量的碳酸氢钠溶液以备急救用。采油作业是石油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多采用全密闭管道仪表自动控制工艺。岗位工人分采油工、脱水工、污水工、注水工,另外还有仪表工、化验工和维修工。噪声主要来源于运转的电动机;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烃类气体、含硫尾气、油污
12、等。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有:噪声、石油总烃、硫化氢、二氧化硫、甲烷、苯及同系物等。对于有害气体消减措施主要有:1、提高生产设备的密闭性能;2、改善通风设施;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安全制度;4、加强个人防护措施;5、发生严重事故急性中毒时,应立即将患者搬到空气新鲜处,限制其一切体力活动,给氧并尽快转送医院抢救。输油作业原油输送的方式有四种:铁路油罐车运输、公路油罐车运输、水路油轮运输、管道运输。其中管道运输是最主要的运输方式。由于我国原油存在“三高”(即高黏度、高含腊、高凝固点),在管道长距离运输过程中,不仅需要提供动力,而且需要热能。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来源于站内各种动力噪声、石油总烃及各种有害气体。
13、消减措施:加强个人防护措施,采取耳塞、耳罩及防护头盔保护听力。定期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尤其是定期进行听力检查。石油管道石油管道建设是石油工业管道输气、输油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管道焊接、管道防腐和管道探伤等工序。管道建设属于野外流动作业,具有流动性强,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受不良气候条件影响大等特点。其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包括电焊烟尘、紫外线、沥青、苯、甲苯、二甲苯、x 射线、r 射线等多种职业危害电焊消减措施:1、采用先进的自动焊接工艺;2、研制新型焊条,使其具有低毒、低尘特点;3、加强机械通风和个人防护,操作时应戴上配有特殊护目玻璃的防护面罩或专用护板,使用防护口罩;4、对电焊工要进行就业前
14、体检和定期体检。职业危害因素:不良气象条件、苯、甲苯、二甲苯等。消减措施:1、用无毒、低毒物质代替苯作溶剂或稀释剂;2、改革工艺。如用静电喷漆、水性电泳漆等替代手工喷漆;3、采用通风排气装置,降低作业场所苯、甲苯、二甲苯蒸气的浓度;4、加强设备、管道维修,防止跑、冒、滴、漏;5、注意个人防护。作业场所通风不良,苯、甲苯、二甲苯蒸气浓度较高时,可戴活性炭防毒口罩或送风式口罩、面盔;6、搞好卫生保健,定期测定苯、甲苯、二甲苯的浓度,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做好健康监护工作。管道防腐是石油工业一项重要内容,防腐技术不断更新发展,目前各石油企业通常使用的管道防腐技术主要有石油沥青防腐及“黄茄克”防腐。
15、消减措施:1、上工时工作服、工作帽、防护眼镜、手套、鞋要穿戴齐全;2、下工后充分淋浴,换上清洁的服装;3、调整作息时间,为减少高温蒸熏,尽可能早、晚或阴天时操作:4、一旦皮肤出现红肿,可将毛巾打湿冷敷;5、如沥青粉尘混入眼内,可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涂上抗菌素眼药膏。管道探伤是通过各种技术对管道进行的一种无损检测,用以检测管道的密闭性。消减措施:固定式工业 x 射线探伤和 r 射线探伤防护的基本措施为合理设置的探伤场所,足够的屏蔽和安全操作。射线探伤场所的设置必须充分考虑周围环境的安全,一般选在厂区或车间的一角。应当设置照射室、操纵室和显影室(透视法不需设置显影室)。消减措施:操纵室、显影室与照射室
16、之间应有防护墙隔开。照射室应有足够的使用面积,四周围墙、上层有建筑物的天棚以及门都须有足够的屏蔽厚度。照射室一般不设窗户,但需增设机械通风,以排除臭氧等有害气体。照射室门外应安设警告装置、工作状态指示灯或射线危险标志。放射防护的另一重要环节是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合理的操作规程。固定式探伤应注意防止误入照射室,避免人在照射室内便开机作业。消减措施:另外,要合理使用防护用品,坚持先示警再开机的操作程序。移动式探伤包括便携式 x 线机、移动式 r 射线探伤,没有固定的作业场所和屏蔽防护设施,工作人员只能通过增加操纵距离,利用地形地物屏蔽和缩短照射时间来达到防护的目的。二、常见石油产品、助剂的职业病危
17、害石油是由地下古代动植物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而生成的油状液体物质。其主要成分为碳氢化合物,包括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和不饱和烃,此外尚含有少量硫、氧、氰的化合物以及微量元素和金属在原油生产和运输过程中,尤其在井喷时,相关作业人员都可能接触原油及其挥发物。人们长期接触石油主要引起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皮炎、毛囊炎、痤疮、皮肤脱水、黑皮病及皮肤局限性角质增生等皮肤损害。环烷烃有麻醉作用,在体内无蓄积,一般不发生慢性中毒,但对皮肤有刺激作用,长期反复接触可引起皮肤脱水、脱脂及皮炎。石油中芳香烃含量一般很少,不引起造血系统的明显损害。防治措施: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密闭化,防止泄漏;加强个人防护,作业人员上班必须穿
18、工作服、戴手套;保持皮肤清洁,勤洗澡,勤换衣服,避免刺激性食物、不饮酒;出现症状后要对症治疗在石油或天然气开采、收集、输送和利用过程中,工作人员都可能接触到天然气、油田气,其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对人基本无害,但如果空气中其含量达2530以上时,就会出现头昏、头痛、恶心、呕吐、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心率加速等一系列缺氧症状,长期接触还可引起失眠、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严重时可出现缺氧窒息、昏迷、呼吸困难,以至脑水肿、肺水肿等。如果天然气和油田气中含硫化氢及一氧化碳可增加其毒性。一旦发生中毒应迅速将中毒者撤离现场,解宽上衣,注意保暖,尽快给氧。如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预防:提高生产
19、设备的密闭性能;改善通风设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安全制度;用天然气作日常生活燃料时,应保证管道、燃气炉具的密封和正确使用。液化石油气液化石油气来源于天然气、油田伴生气和炼油厂石油气,在常温和常压下为气态,常压冷却或常温加压后可变为液态。比空气重,易挥发、易燃、易爆,含有微量硫化氢,有难闻的臭鸡蛋味。一般说来,与石油液化气长期接触对健康有轻微影响,如头晕、乏力、嗜睡、食欲不振,但在检修石油液化气分离、盛装设备时,或意外事故以及向液化气罐装时,如果液化石油气泄溢量大,而现场又无好的排风设备而引起急性中毒。表现为在几分钟内出现头痛、恶心、四肢无力、呼吸表浅、血压下降及躁动不安、胡言乱语、幻视等神经症
20、状。液体溅到皮肤上,能引起局部麻木,还可以造成冻伤,这是由于液化气迅速蒸发所致。钻井液的主要成分有烧碱(又名火碱、苛性钠、氢氧化钠),氯化钠,甲基纤维素,硫酸盐,木质素,石墨粉,盐抑制剂,改性石棉以及黄土等。其中用量较大、最容易伤害人的是烧碱,属强碱、有强腐蚀性。作业人员操作不慎溅到皮肤粘膜上,会使局部变白、剧痛、红肿、起水泡,重者可引起糜烂,称为化学烧伤。一旦皮肤烧伤应迅速用清水、稀醋酸或 2硼酸充分冲洗伤口。若烧碱溅到眼睛内,应立即用清水冲洗 10 分钟左右,冲洗时需转动眼球,如感觉疼痛,可滴表面麻醉剂(2%潘妥卡因或 5的狄卡因)后再冲洗。总之须彻底冲洗干净。因此,钻井队应具备良好的清水
21、冲洗设备,必要时能迅速提供使用。常见的石油化学助剂包括水处理药剂(杀菌刑、缓蚀剂、净水剂等)、油处理药剂(原油破乳剂、降粘剂、清蜡剂、粘土稳定剂等)、油田措施井技术服务(酸化解堵、调剖、调驱、堵水、防沙等)、钻井添加剂(主要有缓凝剂、速凝剂、降比重剂、降失水剂、防漏剂、减阻剂等)。大部分产品均由多种复杂成分组成,毒性较低。三、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三、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一一)组织管理组织管理企业要依法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制定工作目标,实施目标考核。不履行法定义务,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责任;企业要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该项规定是义务性规定,同时又是强制性的规定,不管
22、单位是否愿意,均应当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企业要依法建立各项规章制度。(二二)建设项目“三同时”审查和职业病危害评价建设项目“三同时”审查和职业病危害评价卫生部去年发布了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 49 号),49 号令旨在进一步规范卫生行政许可工作,加强建设项目职业卫生行政监督管理力度,从源头控制职业病危害。49 号令对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查的范围项目及管理方式作了规定。根据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程度,分为轻微、一般和严重三类,实行分类监督管理。1、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的基本思路明晰责任,进一步明确评价机构应当承担的技术责任。加强建设项目职业卫生评价的监管。明确的规定了需要卫
23、生部审查批准的项目,具体包括:国务院及其职能部门审批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核设施等特殊建设项目,需要卫生部管理的其他建设项目。2、主要调整突出了以下内容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因素包括下列内容:高毒物品目录所列化学因素:石棉纤维粉尘、含游离二氧化硅 10以上粉尘;放射性因素:核设施、辐照加工设备、加速器、放射治疗装置、工业探伤机、油田测井装置、甲级开放型放射性同位素工作场所和放射性物质贮存库等装置或场所;卫生部规定的其他应列入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范围的。调整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增加了备案管理。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为一般和严重两种”修改为“轻微、一般和严重三类”。国家对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实
24、行分类管理。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分为职业病危害轻微、职业病危害一般和职业病危害严重三类。3、对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管理有关规定要求企业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和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专篇编制规范编写职业卫生专篇,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企业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完成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后,应当按规定填写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审核(备案)申请书,向有管辖权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申报材料。不需要进行可行性论证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开工前提出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的卫生审核或备案。职业
25、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在初步设计阶段,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对该项目编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同时,建设单位应当向原审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卫生审查申请,填写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申请书,并按规定提交申报材料。(三三)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四四)职业卫生调查、建档职业卫生调查、建档(五五)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六六)现场管理措施现场管理措施(七七)告知和警示告知和警示(八八)现场防护措施现场防护措施个人防护用品是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为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和职业危害,个人随身穿戴或佩戴的用品。
26、当劳动条件尚不能从根本上改善时,这是主要的防护措施。属于预防职业性有害因素综合措施中的第一级预防。一般而言,个人防护用品可以分为防护帽、防护服、呼吸防护器、防护眼镜、防护面罩、护耳器、皮肤防护用品七大类。(九九)职业健康体检职业健康体检(十十)职业病人管理职业病人管理(十一十一)应急救援应急救援(1)制定应急救援预案,以最快的速度发挥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达到尽快控制事态发展,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减少事故损失。(2)应急救援预案的基本要求:1)科学性。应急救援工作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制定预案也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在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实行领导和专家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科学分析和论证,制
27、定出严密、统一、完整的应急反应方案,使预案真正具有科学性;2)实用性。应急救援预案应符合当地的客观情况,具有适用性、实用性,便于操作,起到预有准备的效果;3)权威性。救援工作是一项紧急状态下的应急性工作,所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应明确救援工作的管理体系,救援行动的组织指挥权限和各级救援组织的职责、任务等一系列的行政性管理规定,保证救援工作的统一指挥。制定后的应急救援预案还应经上级部门批准后才能实施,保证预案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法律保障。(3)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基本步骤:1)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第一步。在制定预案之前,需对预案所涉及的区域进行全面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可能发生职业卫
28、生事故的类型、数量、分布状况;当地的气象、地理、环境和人口分布特点;社会公用设施及救援能力与资源现状等;2)危险源评估。在制定预案之前,应组织有关领导和专业人员对化学危险源进行科学评估,以确定危险源目标,探讨救援对策,为制定预案提供科学依据;3)分析总结。对调查得来的各种资料,组织专人进行分类汇总,做好调查分析和总结,为制定预案做好资料准备;4)编制预案。视救援目标的种类和危险度,结合本地区的救援能力,编制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5)科学评估。编制的预案需组织专家评审,并经修改完善后,报上级领导审定;6)审核实施。预案经上级领导审核批准后,正式颁布实施4)应急救援预案的基本内容:预案可分为国家或区域性的救援预案,以及单位(企业)预案。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情况;危险目标;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组成、职责和分工;救援队伍的组成和分工;报警信号;事故相应的应急处置方案;有关规定和要求等。应急救援预案的书写应简明扼要,附有预案的各项平面图和救援程序图;演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