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期间院前急救中院内感染的常见因素及处理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冠疫情期间院前急救中院内感染的常见因素及处理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新冠疫情期间院前急救中院内感染的常新冠疫情期间院前急救中院内感染的常见因素及处理方法见因素及处理方法结合日常工作中救护车的使用情况,对救护车内造成院内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救护车的消毒处理方法进行简单总结。【关键词】救护车;院内感染;消毒措施院前急救是在院外对患者进行抢救,特点是随机性较强和救治条件较差,这使得院前急救工作中会存在不同程度的院内感染风险,尤其在新冠疫情爆发以后,如何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防止通过院前急救这一途径引起院内感染显得尤为重要。现将院前急救中造成院内感染的常见原因和相应处理措施作如下介绍。1.院前急救中常见的感染原因1.1 急救现场环境随机院前急救的患者可能处在家中、商
2、场、路边,甚至是田间、工地等环境中,现场会混有泥沙、油污等污染,致病微生物的种类复杂,患者容易受到感染,人员情况也较为复杂密集,且相对缺乏相关的感染预防知识和意识,使得工作中交叉感染的危险性增加。1.2 救护车内污染严重救护车每天接送不同的病人,是院前急救工作中转运病人的重要工具。使用后的救护车污染严重,是最容易造成院内感染的一环。1.2.1 空气消毒技术规范 类环境卫生标准中空气细菌菌落总数500cfu/m3,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10cfu/m2。而使用后的救护车车内空气细菌含量平均为 4967cfu/m3、最多可达6240CFU/m3,当细菌总数为7001800cfu/m3 时,就可能会通
3、过空气导致感染。可见使用后的救护车空气污染严重,会造成交叉感染。1.2.2 患者体液、血液、呕吐物及分泌物院前急救的患者种类多样,如外伤、呕血等造成血液污染;醉酒、脑血管意外等病人容易在颠簸的车内呕吐大量胃内容物或失禁造成污染,这些因素均有机会污染担架、监护仪、座椅及呼吸机等器械。在救护车内可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及肺炎克雷伯杆菌等 13 种致病菌,如果消毒不彻底,会加重病人之间的交叉感染。1.2.3 情况紧急,医疗操作增大感染机会急救现场可能需要静脉穿刺和气管插管等侵入性操作,这会破坏患者的防御功能,增加感染机率;并且患者往往需要边抢救边转运,狭小的车内空间以及颠簸的路途增加了无菌
4、操作的难度,医务人员也容易忽视无菌操作的要求,人为地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机会。1.3 病史缺乏急救患者大多病情复杂、危重,很多患者可能本身带有传染病,如新冠肺炎、肺结核、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在医疗救治中,医务人员不可避免地要接触患者的分泌物和体液等,特别在公共卫生事件中,患者身份不明、既往史不明,感染风险极高。1.4 缺少院内感染的培训和监管,医务人员意识和能力缺乏院前急救单位的管理水平及医务人员个人能力不同,导致预防感染意识和能力参差不齐。在一项针对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的感染防控知识调查中,仅 55.31%的医务人员知识得分为良,53.05%的医疗机构感染防控行为为良,医务人员保持手部卫生的依从
5、率和正确率最高为 83.33%和 69.44%,最低为 44.44%和 22.22%。救护车内空气及常用器械消毒质量监测合格率分别为 70.8%、75.0%。因此需要提高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对于预防院内感染的知识、防控态度和监管措施。2.相应的处理措施2.1 创造相对稳定的急救环境在急救现场时应注意维护现场的急救环境,在不影响患者的前提下尽快转移至救护车内进行医疗诊治,形成一个相对稳定良好的急救诊疗环境。在急救现场使用过的物品,包括纱布、绷帶、注射器等,均应视为受到污染的物品,应收集在专用的医疗废弃物塑料袋中带回,然后进行相应处理。2.2 救护车内空气的消毒救护车内空间狭小,应经常打开车窗及换气
6、扇,保持车内空气的新鲜流通。每辆救护车内均配备了紫外线消毒装置,只需 30分钟的照射,便可杀灭车内 97.92%的自然菌。每个急救站点内也都配有小型气溶胶喷雾消毒器,可以制造过氧化氢喷雾,对于车厢环境内空气的终末消毒效果完全符合环境要求,并且物体表面的微生物要明显低于未消毒时。院前急救的医务人员应在运送患者,特别是有传染病的患者或者怀疑有传染病的患者以及在每日工作结束后,对救护车进行消毒。2.3 救护车内物品的消毒车内受到污染最严重的地方基本分布在担架床、止血带、喉镜镜片、球囊面罩、听诊器、血氧检测仪等区域,医务人员可以运用含氯消毒液,如高效、低毒、覆盖广的“84”消毒液,采取浸泡及擦拭即可取
7、得良好效果。同时在车内也应划分出清洁区(驾驶室)、半清洁区(操作台)和污染区(担架床),可以在半清洁区的操作台放置药箱及急救器械,在污染区的担架床铺设一次性床单,并及时收集清理患者留下的血液、痰液、呕吐排泄物等。2.4 按照操作流程处置患者院前急救工作中即使情况紧急、路途颠簸,在进行静脉穿刺、气管插管等侵入性操作时也应该遵守无菌原则,尽可能地减少院内感染的可能性。在工作之余,应反复进行相关操作流程的培训,加强操作的意识和熟练度。2.5 采集病史应全面院前急救的每个患者都是潜在的传染病对象,尤其是意识障碍、没有家属的患者。在急救过程中,应尽可能全面地采集患者的相关病史,及早鉴别出具有传染病史患者
8、,特别是新冠疫情爆发以来,这一点尤为重要,接诊医生应详细询问患者是否前往过高风险地区或接触过来自高风险地区的人,如有怀疑医务人员应穿戴隔离衣、护目镜等装备作好防护措施,如有必要也应让患者穿戴隔离衣、口罩、帽子及护目镜。2.6 注重院内感染的相关培训,提高防控意识和能力在岗前和定期培训中增设院内感染的知识培训,加强相关知识并考核,以此提升相关意识和能力,比如在运送患者时根据患者类型做好相应的个人防护;在接触完病人后,要保证手部卫生,利用流动水、洗手液或免洗消毒酒精进行手部消毒,避免交叉感染发生;定期进行车内空气和物品消毒等。并且院前急救单位需建立救护车消毒登记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流程,以医生为主登记每日消毒情况,建立督察小组不定时抽查,对消毒不合格的情况进行分析整改并与人员经济情况挂钩,减少救护车内感染的发生。3.展望随着区域内人口的增长以及群众对于院前急救需求的增加及要求的提高,作为急救必备工具的救护车,其使用率已经逐年提高。再加上新冠疫情的爆发,对于如何降低院内感染,保障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安全已经是势在必行。期待更加详细完善的急救人员和医疗器械相关的消毒流程及消毒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