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pdf(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9 第十周第 1 课时 课题 14.小马过河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本课 14 个生字。会写 8 个生字。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学习联系上下文和使用查工具书等方法理解词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不能光听他人说,要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这样才干把事情做好。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懂得“光听他人说,自身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这句话的意思。难点:为什么说“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学习 课前准备 信息技术:学乐云平台授课神器、PPT、微课 其 它:学习任务单 课前布置学生观看微课,完
2、成学习单。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同学们一定会觉得很有趣。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读正确,重点解决生字的读音,大致了解故事的内容 1、学生自由小声读课文一、二遍,要求目视双行,读准生字的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2、分段指名读课文,学生听、议;检查生字的读音,教师用生字卡片正音。注意下面一些生字的读音。3、把生字带入课文中去读,直到读熟。4、教师范读(或听朗读录音)课文。学生考虑: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主要讲小马过河时发生的事)二、交流预习单。三、引导学生读第一、二自然段 理解小马已经长大了,愿意帮妈妈把麦子驮到磨坊去。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让
3、学生说说老马和小马住的地方。理解“马棚”(养马的地方)、“一匹”等词。2、先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再分角色读 考虑:从老马和小马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知道了小马长大了,很愿意协助妈妈做事。从“您”看出小马不但爱劳动,而且有礼貌)3、选择几个重点词语加以指导,并结合指导朗读。如“连蹦带跳地说”,写出2/9 小马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表示小马愿意做事。还可以换上“一蹦一跳”“蹦蹦跳跳”“跳呀蹦呀”等词语。四、自由读第三至六自然段 考虑:小马驮着麦子到磨坊去,遇到了什么困难?它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在阅读中找出有关词句,做上记号。1、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小马来到河边,为什么为难了?它想到了什么?读有关的
4、句子。“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河水哗哗地流着。”小马过不了河,为难了。“去路”,指往前走的路。“挡住了去路”,就是没法再往前走。小马是怎么想的?读有关的句子,指导读出语气。小马想的话,轻读。2、小声读第四至第六自然段。边读边想:小马过不了河,它是怎么做的?老牛说河水浅,松鼠说河水深,它们说的对不对?为什么?(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考虑:小马问老牛,老牛怎么说?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这里要注意的是老牛的小腿)(2)指名读第五自然段,从“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注意“立刻”)说明小马没动脑筋想,准备过河 小松鼠说河水很深。和老牛说的比较,为什么它们的说法不同?边读书,教师边出示
5、挂图(小河、老牛、松鼠的图片或幻灯片)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白,小马要过河,老牛说河水浅,小松鼠说河水深。它们之所以说法不同,是因为它们的身体条件不同,感受也不同。老牛身材高大,河水可能只没过它的小腿;松鼠个子小,河水可能会淹死它。这里可要求学生按“因为老牛.所以说.;因为松鼠.所以说.”的句式回答。(3)指名读第六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小马连忙收住脚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句话的意思。老牛说河水浅,小马“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过河;松鼠说河水深,小马“连忙”收住脚步。“立刻”、“连忙”两词的意思相近,都含有“快”的意思,说明小马没动脑筋想。小马听了老牛和松鼠完全相反的话,不敢过河了。小马既不动脑筋
6、想一想,又不敢试一试,所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五、指导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至第六自然段,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1、小马问老牛的话,后面是问号,要用疑问的语气读。老牛的回答,说得平静,因为它认为河水很浅,要读得平缓。可以让女同学读小马的话,男同学读老牛的话,分角色练习朗读。2、松鼠的话同老牛的话就不同了,“拦住他大叫”,后面的话用的是感叹号,表示语气加重。“小马!”一声大叫,要读得急促些,声音要高中一年级点,两个“别过河”,速度要快一些,连着读,第二个“别过河”语气要加重些。3、“小马惊讶地问”,不是一般地问,“惊讶”,吓了一跳,表示小马害怕,紧张。教师可示范,读出语气来,再让学生练读。4、第六自然
7、段中小马“叹了口气”说的话,是拿不定主意,无可奈何,只好回去问妈妈,要读得轻缓。5、四人一组练习分角色朗读。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学习生字 一、朗读第七自然段 3/9 考虑:小马的妈妈是怎么说的?妈妈的话是什么意思?你从它的话中懂得了什么?1、指名读,找出小马妈妈说的话,用小黑板出示:“光听他人说,自身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2、联系上下文稿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小马来到河边,老牛说河水浅,它“立刻”准备过河;松鼠说河水深,小马“连忙”收住脚,不敢过河了。全句的意思是说,不要只是听他人一说就信以为真,一定要自身动脑筋想一想,在考虑的基础上,再亲自试一试。因为他人说的,往往只适合他人
8、。他人说的对不对,要想一想,并实践一下,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二、指名读第八自然段 考虑:小马是怎么过河的?过了河它有怎样的感受?1、把写小马感受的话找出来,教师用小黑板出示:“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2、小马的这种感受是怎么得来的?读有关句子。这是小马自身试着过了河才知道的。因为小马既不像老牛那样高大,也不像松鼠那样矮小。三、指导朗读第七、八自然段 小马妈妈的话,要用诱导、亲切的语气读。小马的话中“过.过不去”,“没.没想过”,这两处的省略号不表示省略了某些内容,而表示说话时心里很为难,所以是断断续续的。要指导学生用难为情的语气读 四、总结全文 抓住老马的话,让学
9、生联系全文理解,各抒已见;让学生明白:做什么事都要动脑筋,要去试一试才行。五、指导书写生字,分析记忆字形 1、重点指导以下几个生字的字形和书写。2、练习写字。(1)每个字写三遍。(2)自身对照范字,评一评,自身哪个字写得好,还有什么缺乏。(3)组内相互评议,在写得好的字下面加点。(4)在评议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再练写生字。六、重新组合学习小组,选择合作完成下列一项任务 1、分角色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评一评,读得怎么样。2、讲小马过河的故事。其他同学评一评,讲得怎么样。3、编课本剧扮演小马过河。其他同学评一评,扮演得怎么样。4、想象,小马过了河,在回答的中上,又遇到松鼠、老牛,回到家里,见到妈妈,
10、它会说些什么?其他同学评一评想象得怎么样。板书设计 14.小马过河 老牛 松鼠 妈妈 教学反思 第十第 2 课时 课题 口语交际 4/9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学生热爱图书,爱惜书本的意识。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他人进行小组合作。主动发表意见,养成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2.表达,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教学重难点 1.积累词语,会模仿例句写话,能根据图片内容,发挥想象,完成写话。2.积累有关诚信的古代名言,知道诚实守信的重要性。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学习 课前准备 信息技术:学乐云平台智慧课堂、PPT、微课 其 它:学习任务单 课前布置学生观看微课,
11、完成学习单。教学内容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看看我们的图书角,我们班已经有了上百册的课外书了,为了方便大家每个人都可以看这些书并且保护好我们的图书,我们现在需要制定一个图书借阅公约,让大家有秩序的借书还书。今天,我们的课堂主题就是制定图书借阅公约。(板书:图书借阅公约)二、合作探究(一)出示提示:1、什么时间借阅图书。2、一次能借几本书。3、一次借书能借多长时间。4、翻阅图书应该注意哪些问题。5、设置图书管理员。6、违规处罚办法。(二)小组讨论 1、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34 名同学。2、围绕着给出的提示问题,小组逐一将结论讨论出来,最后统一结果,由组长汇总。3、老师巡视,参与学生
12、的小组讨论,掌握学生的讨论进度。(讨论要求:每个学生轮流说自己的观点看法,其他同学认真听)4、每组组长最后汇总小组讨论结果,最后在全班汇报讨论总结。5、综合各组讨论结果,把条例逐条列出来,写在黑板上。6、综合考量,拟定出最终的图书借阅公约。7、全班齐读公约。三、课堂小结 在我们共同讨论,通力合作的基础上,制定出我班的图书馆借阅公约,希望每位同5/9 学都能自觉遵守。图书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每个人都要爱护她。四、课后完成 将图书借阅公约打印出来,张贴到图书角,方便每个人都能看到,严格遵守。板书设计 图书借阅公约 一、开放时间:二、排队取书,轻拿轻放,切忌推、挤、抢。三、登记后方可借阅,每人每次限
13、借一本。四、每本图书借阅时间不超过 15 日,15 日内未看完可登记续借。五、借阅人有责任保存好图书,归还图书时,图书管理员应仔细检查,如出现破损、缺页、随意涂画或图书遗失等情况,借阅人应按所借图书原价赔偿,情节严重者加倍赔偿。教学反思 第十周第 3 课时 课题 语文园地五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认识生字词,熟读生字词,学习偏旁“厂”“穴”。2.理解各种表现笑的词语之间的区别。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根据不同的语境读出句子不同的语气。2.并背诵弟子规节选部分,培养学生热爱经典文化的情感。3 培养热爱阅读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1.掌握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两字词语。
14、2.能根据不同语境读出句子不同的语气。3.初步学习弟子规,理解意思,熟读并背诵,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学习 课前准备 信息技术:学乐云平台智慧课堂、PPT、微课 其 它:学习任务单 课前布置学生观看微课,完成学习单。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1.出示生字卡,老师领读,学生跟读,开火车读,检查生字认读情况。2.出示生词,学生自由读生词。同桌之间相互检查、正音。3.分两组出示生字卡,请同学们找找这些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相同的偏旁“厂”和“穴”)6/9 4.课件出示古代汉字及相应图片,教师讲解“厂”和“穴”所表示的含义以及 二、词语积
15、累(一)笑得不一样 1.播放剪辑视频。教师:这些都是不同的笑,场合不同时笑的方式和程度也不一样。我们来学习一下这些笑都叫什么名字吧!2.出示 9 个关于笑的词语,老师领读,学生跟读。3.理解词意。理解每一种笑是什么样的。(播放视频,一边放一边讲解,一一对应)4.读一读。教师读词语,全班学生来演一演,看谁反应最快,演得最像。(二)我的发现 1.出示 6 个词语,学生自由朗读词语。2.教师:“寻找”这个词中的“寻”是找的意思,“找”也是找的意思,那么“寻”和“找”是同义词,它们组成的词“寻找”的意思和它们差不多。你从中发现了什么?(指导:两个意思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语,词的意思也与它们差不多)3.举例
16、,验证猜想。观察剩下 5 个词语,验证这个规律。4.小结:我们学过这种类型的词语还有很多,两个字表示同一个意思,那么它们组成的词也和它们意思差不多,掌握了这个规律,更加有利于我们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2.请写出几个描写笑的词语。微笑 三、句子朗读 1.出示 3 句带加点字的句子,指名读句子。2.加点的部分,应该怎样读出相应的语气呢?(怎样读好加点部分)教师指导:“连蹦带跳”读出欢快、兴奋,声音洪亮,语速较快,可带动作读;“难为情”读出勉强、愧疚的感觉,声音低,语速慢;“和颜悦色”读出和蔼、平易近人的感觉。3.指导读句子。分小组比赛读,全班齐读。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五 微笑 狂笑 傻笑 笑眯眯 笑呵
17、呵 教学反思 第十周第 4 课时 课题 语文园地五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认识生字词,熟读生字词,学习偏旁“厂”“穴”。2.理解各种表现笑的词语之间的区别。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根据不同的语境读出句子不同的语气。2.并背诵弟子规节选部分,培养学生热爱经典文化的情感。3 培养热爱阅读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1.掌握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两字词语。2.能根据不同语境读出句子不同的语气。7/9 3.初步学习弟子规,理解意思,熟读并背诵,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学习 课前准备 信息技术:学乐云平台智慧课堂、PPT、微课 其 它:学习
18、任务单 课前布置学生观看微课,完成学习单。教学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弟子规 1.播放弟子规朗读视频,初步感受弟子规的韵律美和节奏美。2.教师简单介绍弟子规。3.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本 69 页弟子规节选,把不理解、不会读的地方画出来。4.教师范读。同桌互读。分小组比赛朗读。5.教师讲解弟子规的内容。6.学生自由背诵弟子规。全班齐背弟子规。二、我爱阅读 1.学生自由读故事,读完思考:这个短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分段指名读。3.小组讨论这个短文的故事内容,主要任务、事件有哪些。4.分角色朗读短文。分四个角色:老奶奶、大儿子、小儿子、老爷爷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五 弟子规 好天气和坏天气
19、教学反思 第十周第 5.6 课时 课题 阅读课 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学重难点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积累好词好句。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学习 课前准备 信息技术:学乐云 智慧课堂、PPT 其 它:8/9 教学内容 一、提出阅读要求 1、出声读,做到读正确、流利。2、注意力要集中。3、边读边想象文章的画面 二、自主阅读 桌间巡视、督促、指导、解疑。三、摘录优美句段。对学生摘录的词语、句子把好关。四、交流阅读感受。引导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在班上交流阅读感受。板书设计 1、出声读,做到读正确、流利。2、注意力要集中。3、边读边想象文章的画面 教学反思 第
20、十第 7 课时 课题 横平竖直 教学目标 1、掌握横、竖两种笔画在汉字中的书写方法。2、在书写汉字时做到横平竖直 教学重难点 掌握汉字书写中横平竖直的方法。教学内容 一、复习左右结构和包围结构汉字的书写规则,激发学习兴趣 二、学习横、竖的书写方法 1.出示汉字:十 请小朋友观察:写“十”字时横、竖要做到什么?2.老师讲解、示范:字中的横画,尤其是长横,要写得平稳,不能太斜。字中的长竖及中间的短竖,要写得正、直有力,端正稳定。三、书写汉字:1.出示汉字:立 再 千 刚 百 量可 井 真 2.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书写这些汉字时要注意什么?立:上点居中,中间点、撇对称,下横长而平稳。再:三竖画直而正,下横长而平稳。千:短撇略斜,横长偏上,竖长、居中。刚:竖向笔画排列均匀,竖钩的竖画要长而有力。百:字形略小,要注意横平竖直。量、真:字形较长,横画紧凑均匀。9/9 井:横、竖皆向中靠拢,要写得横平竖直。可:竖钩的竖画正、直,“口”略小。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写字姿势。4.描一描,写一写 注意横平竖直 苗 问 共 什 才 虫 5.评一评,改一改 四、总结,小组内评一评谁的字写得漂亮。教学反思 2018.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