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正畸学综合考试题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正畸学综合考试题库.pdf(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试卷 A17.关于Crozat矫治器的适应症,不正确的是一、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60 分)A纠正颌间关系的异常 B个别错位牙的矫治1。Bionator功能矫治器的组成C修 复 前 的 正 畸 治 疗D扩 大 牙 弓AB+C BA+B C支托、E严重拥挤者尖牙曲和基托18.翼外肌功能不足可形成D基托、唇颊弓 E腭弓A近中错牙合 B远中错牙合 C2.制作FR矫治器工作模型时,上颌的前庭沟应中性错牙合骀A按牙槽的解剖形态向深方延伸 3mm B按牙槽的解D对刃牙合胎 E牙列拥挤剖形态保持不变19。现代人类错胎约占C按牙槽的解剖形态向深方延伸 7mm D唇颊系带处A35 B489 C50 D要修正
2、70 E45E按牙槽的解剖形态适当缓冲20。标准方丝弓矫正器关闭间隙采用3。度深覆牙合是指上前牙牙冠覆盖下前牙牙冠的A弹力结扎 B小圈曲 C连续垂直曲 DA1223 B23以上 C1312闭合曲 E滑动法D不足13 E全部牙冠21.第一磨牙远中关系,上颌切牙舌向倾斜属于4。直丝弓矫治器与方丝弓矫治器相比说法错误的是A安氏类错牙合 B安氏类第2分A弓丝上消除了第二序列弯曲 B弓丝上减少了弯类亚类错牙合曲C安氏类第1分类亚类错牙合 D安氏类第2分C理论体系相同 D弓丝上消除了第一类错牙合序列弯曲 E不用完制弓丝E安氏类错牙合5.使用activator治疗时下颌每前移1mm可以产生22。关于acti
3、vator,叙述不正确的是A100g力 B150g力 C200g力 D300g力A一般磨牙区垂直打开约 4mm BE50g力是一种生物调节器6.使用activator治疗时下颌垂直打开8mm可以产生C下颌前移量与垂直打开量之和一般在81OmmA300g以上力 B500g以上力 C350g以上力D下颌前移的数量以磨牙关系达中性为准 ED800g以上力 E400g以上力矫正力来源于咀嚼肌7.从婴儿到成人上骨的宽度增长23.临床最常用的方丝托槽槽沟是A5倍 B16倍 C2倍 D4倍 E3倍A0220028英寸 B0180025英寸8。据北医大对口腔正畸病因统计,口腔不良习惯占各类错C0.160022
4、英寸 D018022英寸牙合畸形病因的E022025英寸A12 B14 C1324。度深覆盖是指上下前牙切端前后向距离为D15 E16A5mm以上 B8mm以上 C35mm D9.记存模型座的厚度约为尖牙到前庭沟底总高度的03mm E58mmA34 B12 C13 D23 E1 25。环托式矫治器是谁设计研制的4A陈华 B毛燮均 C朱希涛 DAngle10.关于上颌斜面导板矫治器,叙述正确的是ETweedA适用于覆牙合深者 B适用于下颌后缩者26。Andresen矫治器不适用于C目的是升高 后牙D适用于反牙 合者A安氏类1分类错牙合 B安氏类2分类E目的是压低下前牙错牙合11。关于箭头卡环,叙
5、述错误的是C安氏类拥挤错牙合 D安氏类错牙A多用直径0708mm的不锈钢丝弯制合B用在牙冠小、倒凹较小者可将两箭头伸进邻间隙内E开合畸形C连接体埋人基托内的部分应离开模型组织面01mm27.口外前方牵引矫正器的组成,不包括D又称Adams卡环A颏兜 B牙合垫 C面具式前方牵引架 DE多用于磨牙,也可用于前磨牙、尖牙和切牙上颈带 E口内矫正器12.切导斜度是指28。Crozat矫治器的舌弓一般用A义齿前牙切道与眶耳平面的交角 B义齿前牙切A1mm钢丝 B2mm钢丝 C4mm钢丝 D道与水平面的交角09mm钢丝 E3mm钢丝C颗状突与水平面的交角 D颗状突与眶 29.关于FR-矫正器,叙述不正确的
6、是耳平面的交角A颊屏的上颌部分与齿槽间有3mm的间隙 B唇挡和E颗状突与关节窝的关系颊屏的厚度不超过25mm13。Begg矫治器带环颊面管的长度为C下唇挡是为了消除下唇对下颌的压力 D唇挡下A75mm B70mm C59mm D5mm缘在龈上至少75mmE63mmE唇挡截面呈泪滴壮,上缘厚下缘薄14。Bionator功能矫治器的基托覆盖上颌的30.口外后方牵引器的组成,不包括AB+C B前磨牙 CA+B D前牙 EA上颌矫正器 B上颌唇挡 C牵引皮圈磨牙D头帽 E面弓15.儿童生长发育期牙弓长度每年增长约31。丝圈式缺隙保持器A2mm B3mm C4mm D6mm E5mmA丝圈应离开牙槽嵴0
7、5lmm B丝圈应离开牙槽16.反牙合解除后双侧胎垫每次应磨除嵴23mmA0510mm B1/3 C020mm DC丝圈应离开牙槽嵴05mm D与牙槽嵴贴近05mm以内 E12E丝圈应离开牙槽嵴12mm32。关于FR-矫正器,叙述正确的是错牙合骀A工作模修整时,前庭沟加深的部位在上颌 B铺缓D对刃牙合胎 E牙列拥挤冲蜡时,至下唇挡外约5mm44。ICP又称为C工作模修整时,前庭沟加深的部位在下颌 D唇挡A下 颌 姿 势 位B正 中 牙 合 位截面呈泪滴状,下缘厚上缘薄C牙尖交错位E在上前牙近牙龈13处刻出1mm的深线,以利唇弓贴合D下颌后退接触位 E息止牙合位33。安氏错牙合分类法的提出是在4
8、5。舌习惯矫治器舌刺,需于何处伸出A1890年A上前牙舌侧离基托边缘23mm处 B上前牙舌B1899年侧离基托边缘45mm处C1928年C上前牙舌侧离基托边缘56mm处 D上前牙舌D1907年侧离基托边缘12mm处E1889年E上前牙舌侧离基托边缘34mm处34。关于上颌平面导板矫治器,叙述不正确的是46.牙列拥挤分三度,其中度拥挤是A适用于反牙合者 B目A间隙相差35mmB间隙相差3mm以内的是压低下前牙C间隙相差48mmC下前牙咬在导板上时后牙应离开152mmD间隙相差8mm以上 E间隙相差24mmD目的是升高后牙 E适 47。度深覆盖是指上下前牙切端前后向距离为用于覆胎深者A5mm以上
9、B58mm C35mm D35.戴用平面导板矫治器前牙咬在导板上时后牙离开58mm以上 EO3mm6mm48.慢速腭开展一般每周开展A可能会咬坏 B会出现最后一对磨牙先A2mm B15mm C3mm D1mm接触其他牙开牙合E05mmC不会出现以上情况 D压低前牙效果好49。改良生物调节器下切牙帽的厚度应E压低效果反而差A3mm B5mm C2mm D5mm36。斜面导板矫治器适用于E1mmA下颌正常、上颌后缩的远中错牙合者 B上颌前 50。弯制口外弓的外弓用突、下颌正常的远中错牙合者A1 41 6mm钢丝 B1 01 2mm钢丝 CC上颌正常、下颌后缩的远中错牙合者 D前牙过14mm以下均可
10、高、后牙过低的深覆牙合者D1214mm钢丝 E0910mm钢丝E上颌前突、下颌后缩的远中错牙合者51.平面导板矫治器适用于37。关于Begg矫治器不正确的是A前牙过低、后牙过高的深覆牙合者 B前牙过高、A整个矫治过程分三期后牙过低的深覆牙合者B轴簧一般用于第二和第三期,是矫正牙齿扭转的簧C以上都对 D前后牙都过低的深覆牙合者 EC第一期完成时前牙应达对刃关系前后牙都高的深覆牙合者D由托槽、带环颊面管、弓丝、栓钉、弹力皮圈、正轴52.关于activator,叙述不正确的是簧、扭转簧、各种辅弓组成A用于安氏类拥挤者效果较好 B可以用E不需要口外力于安氏类和开合畸形者38.正畸治疗后牙槽骨由过度性骨
11、到正常C可以改善颌骨的矢状关系和垂直关系 D主要适A大约2年到3年的调整时间 B大约1年半到2年用于安氏类1分类患者的调整时间E一般磨牙区垂直打开约4mmC以上都不对 D大约半年到1年 53.FR-矫治器的唇挡下缘在的调整时间A牙龈上方至少 75mm B牙龈上方至少 6mmE大约1年到2年的调整时间C牙龈上方至少4mm39.由新生儿到成人上颌骨的长度增加约D与牙龈平齐 E以上都不对A3倍 B以上全不对 C35倍 D2倍 54。关于大连接体的要求正确的是E25倍A根据情况设置大小、外形及厚度40。上颌斜面导板矫治器的导板与牙合平面呈B宽4mmC宽3mmD厚4mmA75 B30 C45 DE厚3m
12、m40 E5055.度开胎是指上下前牙切端垂直向间隙在41。弯制活动矫治器的双曲舌簧常用A8mm以上 B35mm C5mm以上 DA直径为0708mm的钢丝 B直径为0503mm E58mm06mm的钢丝56.牙列拥挤分三度,其中度拥挤是C直径为0405mm的钢丝 D直径为08A间隙相差24mmB间隙相差3mm以内09mm的钢丝C间隙相差8mm以上E直径为08mm的钢丝D间隙相差35mm E间隙相差48mm42.关于舌习惯矫治器舌刺,叙述正确的是57.翼外肌功能过强可形成A息止颌位时延伸至下牙舌面 B尖端应圆钝A近中错牙合B远中错牙合C目的是扎刺舌头防止前伸 D需于上前牙C中性错牙合舌侧离基托
13、边缘23mm处伸出D牙列拥挤 E对刃牙合E常设计67根58。排牙实验锯开模型时,应从43.翼外肌功能不足可形成A牙颈缘线 45mm处的连线锯开 B牙颈缘线A近中错牙合 B远中错牙合 C中性34mm处的连线锯开C牙颈缘线 56mm处的连线锯开 D牙颈缘线肌肉是23mm处的连线锯开A 颞肌 B 翼内肌 C 咬肌 D 上下唇方肌 E 以上都E牙颈缘线12mm处的连线锯开不是59。改良生物调节器就位后磨牙区应打开10、上下牙弓狭窄其矫治原则为A56mm B45mm C34mm D6mm以A 缩小上牙弓宽度,或扩大下牙弓宽度,或二者并用 B上 E23mm升高前牙或压低后牙60。改良生物调节器下切牙帽唇侧
14、应C 扩大牙弓,推磨牙向后 D 矫正颌间关系A盖过15牙冠高度 B盖过13牙冠高度E 扩大上牙弓或用肌能训练矫治法,并加强营养及咀嚼功能,C盖过23牙冠高度以促进颌骨及牙弓的发育D盖过12牙冠高度 E盖过14牙冠高度11、牙齿拥挤度一般分为三度,度拥挤是指牙冠宽度的二名词解析(共 10 分)总和与牙弓现有弧形的长度之差是1.保持器A 24mm B 48mm C 8mm 以上 D 16mm 以上 E2.釉质脱矿以上都不是3。序列拔牙12、在错牙合畸形的检查诊断中,下列哪项不符合4.旋转中心A 无需询问有无全身性疾病及鼻咽部疾病 B 对牙弓检查5.间接骨吸收时要进行牙拥挤度测定三、简答题(共 20
15、 分)C 要检查上下中切牙间的中线关系 D 询问幼年时有无1简述替牙期间的暂时性错合表现。口腔不良习惯2正畸拔牙的原则。E 需要进行牙,颌,面的一般检查3。根据作用力类型简述早期生长控制的常见治疗方法。13、上前牙冠覆盖下前牙冠超过 1/3 者称为深覆牙合,其分四、问答题(10 分)为三度,度深覆牙合为1.试述下颌骨的三向生长?A 覆盖为 35mm B 上前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冠 1/3 而不试卷 B足 1/2 者一、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60 分)C上前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冠1/2而不足2/3者 D上前牙1、暂时性错牙合发生的机制是冠覆盖下前牙超过冠 2/3 者A 恒切牙萌出初期,出现轻度拥
16、挤现象,可能因恒牙E 以上都不是较乳牙大,随着颌骨的增大和乳磨牙与恒磨牙的替 14、上下前牙切端的前后距离超过 3mm 以上者,称为深覆换等变化可自行调整盖,分为三度,度深覆盖为B 多生牙占据了恒牙的位置,常引起恒牙的错位萌出A 35mm B 58mm C 8mm D 1mm E 01mmC 唇系带异常可造成上中切牙之间出现间隙15、矫治前必须有记录患者牙牙合情况的模型,称之为D 咬上唇习惯容易形成前牙反牙合,下颌前突及近中A 记存模型 B 石膏模型 C 上颌模型 D 初模型 E错牙合等畸形终模型E 以上都不是16、矫治器不能引起何处发生变化2、呼吸功能异常易引起的错位是A 颌骨 B 牙周支持
17、组织 C 错位牙齿 D 枕骨 E 牙A 单侧后牙反牙合B 后牙锁牙合 C 佝偻病D 下颌槽骨后缩畸形E 以上都是17、下列哪项不是活动矫治器的组成部分3、口腔不良习惯不包括A 箭头卡环 B 邻间钩 C 双曲唇弓 D 带环 E 双曲A 吮指习惯B 异常吞咽习惯C 舌习惯D 唇习惯舌簧E 咬物习惯18、纠正前牙反牙合常用的活动矫治器是4、以理想正常牙合为标准,错牙合畸形的患病率是A 上颌双侧牙合垫矫治器 B 单侧牙合垫矫治器 C 标准的A20.33B40.92C60D86.81%Hawley 保持器E91。2D 平面导板矫治器 E Crozat 矫治器5、属于恒牙正常萌出顺序是19、功能性矫治器的
18、主要使用对象A 上颌:6134257B 上颌:6123A 混合牙列期 B 乳牙期 C 成人期 D 恒牙期 E 青春后457期C 下颌:6123547D 上颌:6124 20、口外上颌前方牵引矫治器的目的是537A 利用口外力促进生长发育期的上颌骨发育 B 促进成人E 以上都对上颌骨发育6、暂时性错牙合的临床表现是C 限制成人上颌骨发育 D 限制生长发育期上颌骨发育A 后牙反牙合B 个别前牙反牙合C 上颌侧切牙初E 只能使上前牙唇倾萌出时,牙冠向远中倾斜21、下齿槽座点为D 度深覆牙合,度深覆盖E 度牙列拥挤A。S 点 B。关节点 C。B 点 D.Gn 点 E.D7、理想正常牙合是点A 对于生理
19、功能无大妨碍者,都可列入理想正常牙合 B 22、SNA 角个别正常牙合A 反映上颌相对于颅部的前后位置关系 B 反映下颌相对C 反牙合D 深覆牙合于颅部的位置关系E 保存全副牙齿,牙齿在上下牙弓上排列得很整齐,上下C 反映下颌的突缩程度 D 代表下颌体的陡度,下颌角的牙的尖窝关系完全正确,上下牙弓的牙合关系非常理想大小,也反映面部的高度8、下列哪项是错牙合畸形的病因E 代表上唇与鼻底的位置关系A 牙列缺失 B 遗传因素 C 楔状缺损 D 四环素牙 E 23、SNB 角氟斑牙A 反映上颌相对于颅部的前后位置关系 B 反映下颌相9、面部肌肉建牙合的动力平衡中,与向后的动力有关的 对于颅部的位置关系
20、C 反映上下颌角对颅部的相互位置关系 D 越大表示下 37、研究颅面生长发育常用的研究方法是颌越前突A.咬合片 B。牙片 C.X 线头影测量 D。胸片 E。E 越大表示上颌的相对突度越大口腔颌面部 CT 常规扫描检查24、乳牙期矫治适应症38、全颌曲面断层片A 前牙反牙合,下颌前突 B 上颌左右中切牙萌出早A 可全面观察全口牙齿发育情况及上下颌骨情况 B 可用期即出现间隙于研究颅面生长发育情况C 上颌侧切牙初萌时,牙冠向远中倾斜C可显示上下牙的牙冠部 D 可显示上颌前部全貌 E 可显D 上下颌第一恒磨牙建牙合初期,可能为尖对尖的牙合关示下颌体颌牙弓的横断面影像系39、N 点为E 恒切牙萌出初期
21、,出现轻度拥挤现象A 蝶鞍影像的中心 B 鼻额缝的最前点 C 外耳道之最上25、乳牙期前牙反牙合,下颌前突的矫正年龄一般为点 D 枕骨大孔前缘之中点A 12 岁 B 23 岁 C 36 岁 D 6 岁以上 E 01E 眶下缘之最低点岁40、S 点为26、恒牙期矫治错牙合的最好时期为A 硬腭后部骨棘之尖 B 上齿槽座点 C 上中切牙切A第二恒磨牙于12岁左右萌出时 B第三磨牙萌出时 C缘之最前点36 岁D 下颌角的后下点 E 蝶鞍影像的中心D 712 岁 E 18 岁以后41.弯制活动矫治器的双曲舌簧常用27、牙周病患者在何时可以进行正畸治疗A直径为0708mm的钢丝 B直径为05A 任何时候牙
22、周病患者陡不能进行正畸治疗 B 只要控06mm的钢丝制牙周病后就可以进行C直径为0405mm的钢丝 D直径为08C 只要牙槽骨吸收不到 1/2 时,就可以进行正畸治疗09mm的钢丝D 牙周病患者牙槽骨吸收不到 1/2 时,控制了牙周病后方E直径为08mm的钢丝可进行正畸治疗42.关于舌习惯矫治器舌刺,叙述正确的是E 牙周病患者任何时候都可进行正畸治疗A息止颌位时延伸至下牙舌面 B尖端应圆钝28、力值较弱,作用力范围小,通过牙在生理范围内的移C目的是扎刺舌头防止前伸 D需于上前牙动,以矫治错牙合畸形的力是舌侧离基托边缘23mm处伸出A 矫形力 B 摩擦力 C 吸附力 D 正畸力 E 剪切力E常设
23、计67根29、牙冠与牙根作相反方向的移动,是那种移动43.翼外肌功能不足可形成A 整体移动 B 伸长移动 C 旋转移动 D 压低移动 EA近中错牙合 B远中错牙合 C中性倾斜移动错牙合骀30、在正畸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牙齿移动类型为D对刃牙合胎 E牙列拥挤A整体移动 B控根移动 C伸长移动 D旋转移动 E 44。ICP又称为倾斜移动A下 颌 姿 势 位B正 中 牙 合 位31、关于正畸疼痛的影响因素,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C牙尖交错位A 年龄 B个体差异D下颌后退接触位 E息止牙合位C 矫治力的大小45。舌习惯矫治器舌刺,需于何处伸出D 牙周膜受压缺血,出现炎症反应 E 急性根尖炎A上前牙舌侧离
24、基托边缘23mm处 B上前牙舌32、下列哪项不符合矫治器的基本要求侧离基托边缘45mm处A 容易洗刷,便于清洁,不影响口腔卫生 B 矫正器对口腔C上前牙舌侧离基托边缘56mm处 D上前牙舌软,硬组织及颌面部无损害侧离基托边缘12mm处C 恢复缺损部位的外形,改善面容E上前牙舌侧离基托边缘34mm处D 不与唾液起化学反应,不影响牙颌面的正常生长发育和 46。牙列拥挤分三度,其中度拥挤是功能A间隙相差35mmB间隙相差3mm以内E 结构简单,牢固,发挥弹力好,力量易于控制,效果好C间隙相差48mm33、下列哪项是固定矫治器的缺点D间隙相差8mm以上 E间隙相差24mmA 固定良好 B 能控制矫治牙
25、的移动方向 C 能矫治 47。度深覆盖是指上下前牙切端前后向距离为较复杂的错牙合畸形A5mm以上 B58mm C35mm DD 固定矫治技术相对复杂,临床上椅旁操作时间较长8mm以上 EO3mmE 体积小48。慢速腭开展一般每周开展34、支抗设计在与矫治牙的同一牙弓内,利用一些牙作为A2mm B15mm C3mm D1mm支抗而使其他一些矫治牙移动,这种支抗是E05mmA 颌内支抗 B 颌间支抗 C 颌外支抗 D 枕部支抗 E 49。改良生物调节器下切牙帽的厚度应黏膜支抗A3mm B5mm C2mm D5mm35、下列哪项不是临床上加强支抗的方法E1mmA 增加用作支抗牙齿的数目 B 将支抗牙
26、连成一整体而加 50。弯制口外弓的外弓用强支抗作用A1 41 6mm钢丝 B1 01 2mm钢丝 CC 用口外唇弓来增强支抗 D 使用方丝弓矫治技术 E14mm以下均可Nance 弓D1214mm钢丝 E0910mm钢丝36、在口腔正畸临床诊断,制定治疗计划中一个重要的步 51。平面导板矫治器适用于骤是A前牙过低、后牙过高的深覆牙合者 B前牙A模型分析 B 牙齿,口腔卫生检查 C 颞下颌关节检查 D过高、后牙过低的深覆牙合者询问全身情况 E 询问病史C以上都对 D前后牙都过低的深覆牙合者E前后牙都高的深覆牙合者A、理想正常颌 B、典型正常颌 C、功能正常52。关于activator,叙述不正确
27、的是颌 D、个别正常颌,A用于安氏类拥挤者效果较好 B4、Angle 分类法以下何为正确 D可以用于安氏类和开合畸形者A、AngleI 类是正常颌 B、Angle II 类多为反C可以改善颌骨的矢状关系和垂直关系 D颌主要适用于安氏类1分类患者C、AngleIII 类多为深覆盖E一般磨牙区垂直打开约4mmD、右侧为 Angel III 类关系,左侧为 Angle I 类关53.FR-矫治器的唇挡下缘在系时也属于错颌A牙龈上方至少 75mm B牙龈上方至少5、反映上颌骨相对于颅部的前后位置关系 D6mm C牙龈上方至少4mmA、颌凸角 B、面角 C、Y 轴角 D、D与牙龈平齐 E以上都不对SNA
28、 角54.关于大连接体的要求正确的是6、反映下颌骨相对于颅部的前后位置关系 CA根据情况设置大小、外形及厚度A、颌凸角 B、Y 轴角 C、SNB 角 D、B宽4mm C宽3mm D厚4mmY 轴角E厚3mm55.度开胎是指上下前牙切端垂直向间隙在A8mm以上 B35mm C5mm以上 D03mm E58mm56。牙列拥挤分三度,其中度拥挤是A间隙相差24mm B间隙相差3mm以内C间隙相差8mm以上D间隙相差35mm E间隙相差48mm57.翼外肌功能过强可形成A近中错牙合 B远中错牙合C中性错牙合D牙列拥挤 E对刃牙合58.排牙实验锯开模型时,应从A牙颈缘线45mm处的连线锯开 B牙颈缘线3
29、4mm处的连线锯开C牙颈缘线56mm处的连线锯开 D牙颈缘线23mm处的连线锯开E牙颈缘线12mm处的连线锯开59。改良生物调节器就位后磨牙区应打开A56mm B45mm C34mm D6mm以上 E23mm60.改良生物调节器下切牙帽唇侧应A盖过15牙冠高度 B盖过13牙冠高度 C盖过23牙冠高度D盖过12牙冠高度 E盖过14牙冠高度二名词解析(共 10 分)1.牙齿的过度矫治2.早期矫治3。咬合重建4.旋转中心5.间接骨吸收三、简答题(共 20 分)1 简述人体不同组织系统发育与年龄的关系。2前牙深覆盖按病因机制可分为哪几类?3.根据作用力类型简述早期生长控制的常见治疗方法。四、问答题(1
30、0 分)1.试述下颌骨的三向生长?西 安 交 通 大 学一、选择题(20 分)1、乳尖牙滞留容易形成 CA、近中错颌 B、牙列拥挤 C、恒尖牙错位萌出 D、远中错颌。2、牙列拥挤最常见的病因 CA、伸舌吞咽 B、咬物习惯 C、乳牙早失D、偏侧咀嚼3、错颌畸形的矫治目标是 D7、目前唯一的固定式功能矫治器是 AA、Herbst 矫治器 B、肌激动器 C、FR 矫治器 D、生物调节器8、口外正畸力力值范围是 BA、125-300gB、340-450gC、800-1100g D、500-1000g9、牙列拥挤的发病率为 DA、91-98 B、85%-90 C、80-93%D、60-7010、中度拥挤
31、为牙弓拥挤度在 CA、2-4mm B、3-5mm C、5-8mmD、8-10mm二、名词解释(15 分)1、支抗.是指正畸矫治过程中,任何矫治器作用于牙,牙弓或颌骨产生使其移动的力,必然同时产生一个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力,而支持或对抗这种作用力引起的反作用的能力称为支抗。2。bolton 指数。是指上颌牙近远中宽度与下颌牙近远中宽度的比例关系.包括前牙比和全牙比。3.个别牙错颌.是指个别牙偏离正常位置,出现唇向或颊向错位,腭向或舌向错位,近远中错位,高位,低位,旋转,斜轴,易位等。4.模型分析.是指三维角度对记存模型上牙齿,牙槽骨及基骨的形态和位置进行的评价,可为口腔畸形临床诊断,矫治计划的制
32、定提供参考指标。5,牙弓拥挤度.牙弓应有长度与牙弓现有弧形长度之差或必须间隙与可用间隙之差.三、填空(30 分)1、颅面骨骼的三种发育方式软骨的间质及表面增生,骨缝的间质增生,骨的表面增生。2、与上颌骨长度增长相关的四条骨缝是额颌缝,颧颌缝,颧颞缝,翼腭缝。3、面部侧貌型包括 直面型,凹面型,凸面型4、Tweed 三角由 FMA,FMIA 和 IMPA构成.5、牙倾斜移动时,如为单根牙,则其牙周变化呈现2个压力区和 2个牵引区,双根牙的根周组织出现 4个压力区和 4个牵引区。四、简答题(35 分)1、tweed 三角组成。Tweed三角由眼耳平面,下颌平面及下颌中切牙长轴所组成,通过分析twe
33、ed三角确定矫治目的评估治疗效果,简单,直观。2、ANB,SNA,SNB 的意义。SNA 角:反应上颌骨相对于颅部前后向位置关系。SNB 角:反应下颌骨相对于颅部前后向位置关系。ANB 角:反应上下颌骨之间相对于相互前后向位置关系。3、牙齿移动的种类。牙齿移动的种类倾斜移动,整体移动,转矩移动,垂直移动,旋转移动4、矫治器的基本性能.无毒无害,简单高效,卫生健康,舒适美观。5、固定矫治器的优点。固位良好,支抗充足,能实现多种形式的牙移动,能矫治较复杂的错颌,体积小舒适,不影响发声,疗程较短,复诊加力间隔时间长,患者不能自行取戴,矫治力作用持续而稳定。五、问答题(10 分)1、加强支抗的方法。(
34、一)固定矫治器加强支抗的方法1,使用支抗磨牙舌侧装置,包括腭杆,舌弓,腭托等2,合并使用第二磨牙带环3,头帽,口外弓等颌外支抗.4,弓丝上应用停止曲和后倾曲5 种植支抗(二)可摘矫治器加强支抗的方法1 增加支抗牙的数目,可在可摘矫治器上增加卡环或邻间钩等固位装置2 增大可摘矫治器的基托面积,并保持与组织面密贴3 将支抗牙连成一整体以增强支抗作用4 在应用颌内,颌间支抗的同时,加用口外唇弓,颌外支抗来增强支抗作用,以防止支抗牙的移位.口腔正畸学试题答案(口腔 2000 级七年制)一 名词解释1 个别正常合轻微的错合畸形,不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在此范围内,不同个体的合型不尽相同,故称个别正常合。2
35、 支抗牙齿移动产生的抵抗能力。任何施于矫治牙使其移动的力必然同时产生一个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力,支持这种牙移动矫正牙引起的反作用力的情况称为“支抗”.3 矫形力又称整形力。作用力范围大,力量强。主要作用在颅骨,颌骨上,使骨骼形态改变,对颜面形态改变作用大。4 深覆合上前牙切缘覆盖下前牙牙冠唇面长度在 1/3 以上;或下前牙切缘咬合于上前牙牙冠舌面切 1/3 以上,称之为深覆合。5 类错合上下颌及牙弓的近,远中关系正常的错合畸形。即当正中合位时,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于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沟内。二 填空1 软骨的间质及表面增生;骨缝的间质增生;骨的表面生长2 颌内支抗;颌间支抗;颌外支抗
36、3 金属弹性丝;各种橡皮圈;永磁体;肌肉收缩力;4 1s;2 15 倾斜移动;整体移动;牙伸长或压低;旋转移动;控根移动6 牙冠宽度的总和与牙弓现有弧度的长度之差;相差24 毫米;相差 48 毫米;相差超过 8 毫米三 选择题C;B;A;C;D;A;D;B;B;C;C;C;B;A;B四 简答题1 暂时性错合由于恒牙的暂时萌出及乳牙的替换,可出现下列现象:a 上中切牙萌出早期出现间隙b 颌侧切牙初萌时,由于尖牙压迫侧切牙牙根使牙冠向远中倾斜c 恒切牙萌出初期,由于较乳牙大而出现轻度拥挤d 上下颌第一恒磨牙建合初期,可能为远中尖对尖的合关系e 上下颌切牙萌出早期的暂时性深覆合。随着生长发育的进行,
37、以上错合一般可能自行调整,不需要矫治.2 临床合适矫治力的特征a 无明显的自觉疼痛,只有发胀的感觉b 扣诊无明显反应c 松动度不大d 移动的牙位或颌位效果明显e X 片显示:矫治牙的根部牙周无异常3 恒牙期牙列的拥挤的矫治原则恒牙期解决牙列拥挤的方法主要是增加骨量或减少牙量。一般来说,轻度拥挤可采用扩弓或者是推磨牙向后的方法获得所需间隙。重度拥挤采用拔牙矫治。中度拥挤可拔牙可不拔牙的边缘病例应结合颅面硬软组织形态,选择合适的手段,能不拔牙时尽可能不拔牙,在严格掌握适应症和规范操作的前提下,也可以选择邻面去釉的方法。4 牙齿倾斜移动的主要组织学反应;单根牙其牙周其变化呈现 2 个压力区和 2 个
38、牵引区;双根牙的牙周组织出现 4 个压力区和 4 个牵引区.近牙冠区与对侧根尖区的牙周组织是承受着同一种性质的矫治力.一般牙支点的位置被认为是在牙根中 1/3 与牙根尖 1/3 的交界处.如自唇侧加力于前牙时,牙冠向舌侧倾斜,这时唇侧牙周组织变化上下不同。支点冠方的牙周膜纤维拉紧伸长,牙周间隙增宽,骨质增生,支点根方的牙周膜纤维压缩松弛,牙间隙减小,骨质吸收。舌侧的变化则与之相反.倾斜移动的最大压力与张力区是在压根尖和牙颈部.5 保持器应具备的条件a 尽可能不防碍各个牙齿的正常生理活动。b 对于正在生长期的牙列,不能防碍牙颌的生长发育.c 不防碍咀嚼、发音等口腔功能,不影响美观。d 便于清洁,
39、不易引起牙齿龋蚀或牙周组织的炎症。e 结构简单,容易摘戴,不易损坏.f 容易调整。五 病例分析1 该患者的诊断安氏 1,毛氏 2112 该患者的矫治目标解决牙列拥挤,排齐上下牙列;内收上前牙,减小上唇突度及开唇露齿的程度,纠正前牙深覆合、深覆盖,;调整磨牙关系至中性.3 矫治计划拔除两侧上颌第一双尖牙及下颌第二双尖牙,上颌强支抗,下颌弱支抗,直丝弓矫治器。矫治步骤:a 排齐上下颌牙齿b 矫正深覆合c 关闭剩余间隙d 精细调整。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 15 分)1Idea normal occlusio n:理想正常河:是 Angle 提出来的,即保存全副牙齿,牙齿在上下牙弓上排列得很整齐
40、,上下牙的尖窝关系完全正确,上下牙弓的合关系非常理想,称之为理想正常合.2 Anchorage:正畸矫治过程中,任何施于施治牙使其移动的力必然同时产生一个方向相反、大小相同的力,而支持这种移动矫正牙体引起的反作用力的情况称作“支抗”。3 Deep overbite:上前牙冠覆盖下前牙冠超过 1/3者称为深覆合,可分为 3 度。度深覆合上前牙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冠 1/3 而不足 1/2 者.度深覆合上前牙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冠 1/2 而不足 2/3 者。度深覆合上前牙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冠 2/3 者。4Leeway space:替牙间隙(leeway space)乳尖牙及第一、二乳磨牙的牙冠宽度
41、总和,比替换后的恒尖牙和第一、二双尖牙大,这个差称为:替牙间隙,即:替牙间隙(+)-(3+4+5).在上颌单侧约有 0.91mm,在下颌单侧为 1.72mm.5Interceptive Treatment:阻断矫治(InterceptiveTreatment)是对正在发生或刚发生的畸形用简单的矫治方法阻断畸形的发展,使之自行调整成为正常合或采用矫治的方法引导其正常生长而成为正常合。二、填空题:(每空 0.5 分,共 20 分)1X 线头影测量常用的基准面前颅底平面、眼耳平面、Bolton 平面.2支抗的种类:颌外支抗、颌内支抗、颌间支抗。3矫治力以力的来源分,可分为:颌内力_,_颌间力_,_颌
42、外力。以力的强度分,分为_重度力:_ 力强度大于350gm、_轻度力:强度小于 60gm _、_中度力:为 60gm350gm 之间_。以力的作用时间分,分为_间歇力_、_持续力_。以矫治力产生的方式分_机械力_、_肌能力_、_磁力_。以力的作用效果分_正畸力_、_矫形力_。4。在恒牙萌出后,面部在三维方向的生长发育以高度增加为最大,其次是深度,宽度增加最少.5 替牙期的暂时性错合有:上颌左右中切牙间隙、上颌侧切牙牙冠向远中倾斜、恒切牙萌出初期出现轻度拥挤现象、磨牙建合初期、可能为尖对尖的合关系、前牙深覆合_。6颅面骨骼的生长发育方式有_软骨的间质及表面增生_、_骨缝的间质增生、骨的表面增生_
43、。7 面部长度与高度的增长有重要影响的 4 条骨缝为额颌缝、颧颌缝、颧颞缝、翼腭缝_。8 常见的儿童口腔不良习惯有:_吮指习惯_、舌习惯_、唇习惯_、偏侧咀嚼习惯_、_咬物习惯_、_睡眠习惯_.三、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 毛氏 II 类 4 分类错合不可能出现或伴有的牙合特征为:A(A)前牙反合(B)前牙拥挤(C)后牙中性关系(D)前牙深覆合(E)上切牙唇倾2 X 线头影测量可做如下分析,除了:B(A)颅面部生长发育(B)双侧髁突对称性(C)牙、合、面畸形的机制分析(D)外科正畸的诊断和分析(E)矫治前后牙合、颅面结构变化3 功能矫治器最常用于:D(A)任何年龄的下颌后缩(B
44、)乳牙期反合(C)恒牙期 III 类错合(D)替牙期近远中错合(E)恒牙初期拥挤病例4 全颅底长为:E(A)N-Ar(B)S-Ba(C)N-Bolton(D)NP(E)NBa5 吮拇不良习惯不可能造成的错合是:A(A)前牙反合(B)腭盖高拱,牙弓狭窄(C)前牙开合(D)远中错合(E)上前牙前突6 为使牙齿在牙弓达到正常的近远中倾斜度,标准方丝弓技术采用:B(A)在托槽上预置冠舌向角度(B)在弓丝上弯制第二序列弯曲(C)改变托槽底的厚度(D)在弓丝上弯曲第一序列弯曲(E)在弓丝上弯曲第三序列弯曲 7唇裂是因一侧或双侧的:C(A)侧鼻突和上颌突未联合(B)上颌突和下颌突未联合(C)球状突和上颌突未
45、联合(D)侧腭突和前腭突未联合(E)侧鼻突和前腭突未联合8面部生长发育完成的顺序为:C(A)宽度、高度、深度(B)高度、宽度、深度(C)宽度、深度、高度(D)深度、宽度、高度(E)高度、深度、宽度9与建合动力平衡关系不大的肌肉是:D(A)舌肌(B)嚼肌(C)颊肌(D)二腹肌(E)翼内肌10毛氏 II3意味着:D(A)。磨牙中性、前牙深覆盖(B)。磨牙远中、前牙深覆盖(C)。磨牙近中、前牙反合(D)。磨牙中性、前牙反合(E)。磨牙中性,前牙开合四、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1 简述方丝弓矫治器的原理和三个序列弯曲。方丝弓矫治器使牙齿移动有 2 个原理:一是使被弯曲矫治弓丝的形变复位
46、。具有良好弹性的矫治弓丝,当被弯曲成各种形态时,便有趋于回复到原来位置的作用,当这种弓丝的原来位置与理想的牙齿移动位置相一致时,亦即将弓丝弯曲成各种形态及弯制成各种弹簧加力单位,将其结扎在矫治牙上,此时,弓丝有回复到原来位置的作用,也就对矫治牙产生矫治力,使发生所需要的移动.二是应用保持性弓丝作为固定和引导。保持性弓丝是指本身不具有变形能力,而与牙弓形态相一致的弓丝.这类弓丝结扎在支抗牙或需矫治的牙上,对牙齿的移动能起引导和控制作用.这一类弓丝的作用力是要外加的,最常用的是借助于橡皮弹力牵引圈或螺旋弹簧,而使矫治牙移动或改正颌间关系.(1)第一序列弯曲(first order bend):是在
47、矫治弓丝上作水平向的一些弯曲,主要有两种基本类型的弯曲。1)内收弯(inset):所成弯曲的弧度向内凹。2)外展弯(offset):所成弯曲的弧度向外凸.上颌矫治弓丝的第一序列弯曲包括在两侧中切牙与侧切牙间弯制内收弯及在两侧侧切牙与尖牙间、两侧第二双尖牙与第一恒磨牙间弯制的外展弯,并在弓丝末端插入末端管后部位向舌向弯曲。下颌弓丝的第一序列弯曲包括在两侧侧切牙与尖牙间,第一双尖牙近中面后移 0。5mm 处,及第二双尖牙与第一恒磨牙邻接部位后 1mm 处作外展弯,而无内收弯。弓丝末端亦需作向舌侧的弯曲。(2)第二序列弯曲(second order bend):是矫治弓丝在垂直向的弯曲,这类弯曲可使
48、牙升高或压低,亦可使牙前倾或后倾。第二序列弯曲有后倾弯(tip back bend),末端后倾弯(terminal tip back bend),前倾弯(tip forward bend)及前牙轴倾弯(axial positional bend)。(3)第三序列弯曲(third order bend):只能在方形弓丝上完成。这类弯曲是在方形弓丝上做转矩(torque),而使产生转矩力。转矩力的应用主要为对矫治牙作控根移动,使牙根作唇颊、舌向的移动,同时,可在拔牙矫治病例中使牙齿移动时保持牙根平行。转矩可分为根舌向转矩(lingual root torque)及根唇(颊)向转矩(labial r
49、oot torque).2简述前牙反合的早期治疗原则。1、乳前牙反合,反覆合浅者:可采用调磨法即调磨下切牙切缘的唇侧部分、上切牙切缘的舌侧部分,使上下前牙解除反合牙锁结关系。2、乳前牙反合,反覆合中度者:可选用上颌垫式活动矫治器附双曲舌簧推上前牙向唇侧并后退下颌.3、乳前牙反合,反覆合深者:反覆深的患者可以设计下颌联冠式斜面导板。4、反覆盖过大的乳前牙反患儿,可先戴头帽、颏兜(chin cap)后移下颌并抑制下颌骨的生长,待反覆盖减小后再视反覆合的深度选择上述口内矫治器进行矫治。如果患者有明显的遗传性下颌发育过度趋向时,应尽早纠正前牙反合,同时戴头帽、颏兜抑制下颌的生长。研究表明,颏兜对下颌骨
50、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去除颏兜后,下颌仍向前生长.由于儿童生长发育的时间很长,很难长期戴颏兜.(图 833)颏兜主要的作用是改变下颌的生长方向,减少水平向生长,增加垂直向生长.使用颏兜时应注意不能用过大的向后牵引力而将下颌骨的形态改变,使下颌骨变形,下颌角前切迹加深、下颌体下旋、前下面高增大而影响面形。对遗传趋势很强、下颌发育过大、颏兜不能抑制下颌生长的患者,应等到成年后做正颌外科手术进行矫治,切不可用过大的矫形力使下颌变形,给以后的正颌外科手术带来困难。、混合牙列期个别恒切牙反合的矫治矫治的适应症及方法:()上切牙舌向错位所致个别恒牙反合患者:反覆浅者可用咬撬法反覆中度者可用上切牙斜面导